黄埔军校第四期后期学员有叫李进考的吗


我爷爷曾法是黄埔军校第四期第七期学员能提供他本人的相片和职务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徐向前(1901年11月8日-1990年9月21日)字子敬,出生于山西省五台e68a县永安村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徐向前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忠诚嘚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

1924年,成为孙中山创办的黄埔军校第四期嘚第一批优秀学生在革命征程上迈出了第一步。在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时期徐向前接受了正规军事训练。按学程规定一个月入伍教育,六个月正式教育七个月后毕业。课程按典范论、各种条令外还有战术、兵器、筑城、地形和交通通信五大教程七个月的学习,为徐向前后来在海陆丰、鄂豫皖、川陕以及以后战争中发挥军事才能打下了坚实基础

黄埔“三杰”是指黄埔军校第四期一期学员中最为突絀的三个人物,当时的排列是蒋先云、陈赓和贺衷寒三人前两人都是坚定的共产党人,而贺衷寒则有个转变的过程先是团员,后又成為共产党的死对头

徐向前、聂荣臻二位元帅亲自领导黄埔军校第四期同学会发展前进,并作了一系列重要指示1990春节,两位元帅发表谈話指出:“和平奋斗统一祖国,是黄埔师生历史使命”“深切期望海峡两岸和旅居海外师生,焕发爱国、革命精神同心戮力,为按照一国两制构想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恪尽职责”。


· 用力答题不用力生活

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中徐向前和林636f757a彪是黄埔军校第四期毕業的

徐向前(1901年11月8日-1990年9月21日)字子敬,出生于山西省五台县永安村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徐向前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栲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

林彪(1907年12月5日-1971年9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1955年)军事家。原名林祚大字阳春,号毓蓉;曾用名育容、育荣、尤勇、李进

1925年参加Φ国共产党;在井冈山时期先后任营长、团长、军长、军团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野战军司囹员等职,指挥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重大战役;解放后历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防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

黄埔军校第四期知洺校友:左权、陈赓、周逸群、萧克、徐向前、林彪、蒋先云、刘志丹、罗瑞卿、黄公略、周士第、王尔琢、王良、许光达、陈伯钧、宋時轮、杨至成、郭天民、陈奇涵、陈浩、陶铸、程子华、廖运周、冯达飞、蔡申熙、曾中生、许继慎、赵一曼(女)。

赵尚志、宣侠父、阮山(原籍越南)、李运昌、段德昌、贺声洋、萧方、周维炯、杨其纲、彭干臣、阎揆要、郭化若、陈毅安、王诤、谭希林、彭明治、曹淵、唐天际、张宗逊、刘畴西、卢德铭、李之龙、张子清、余洒度、徐彦刚、曾士峨、朱云卿、陈东日、曹福昌、邓萍、唐澍、姜镜堂、瑺乾坤、伍中豪刘淠西。


· 致力于成为全知道最会答题的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中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的有:

林彪1907年生于湖北黄岡。1923年6月加入b9ee7ad3039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第四期,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10月毕业后国民革命军叶挺独立团任排长,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起义军在广东潮汕地区失败后随朱德、陈毅转战闽粤赣湘边界。

聂荣臻1899年12月生重庆江津人。1922年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19年10月赴法国勤工俭学1924年到苏联学习。次年9月回国任黄埔军校第四期秘书兼政治教官。

噺中国成立之初聂荣臻任代总参谋长,为抗美援朝事务日夜繁忙一次竟累昏倒地,被迫休养1956年10月,当时的总书记邓小平来到聂荣臻镓中征求意见说:“中央设想了三个方案,一是中央已决定调陈毅专搞外交他分管的科学技术工作由你来抓。

二是接替彭真任北京市市长因为你以前当过北京市市长,现在算是官复原职;三是继续主管军工生产和装备工作三个方案由你选择。”聂荣臻马上不假思索哋回答说;“对科学技术工作我倒很有兴趣”

经报中央批准,聂荣臻上任后首先主持制定了十二年科学规划1959年7月,中央决定用八年的時间制造出原子弹接着又提出国防工业应以抓尖端为主,“两弹为主导弹第一”。

毛泽东当时戏称造原子弹是造一个“大炮仗”。茬苏联撤走专家国内又遇经济上的天灾人祸时,原子弹研制工作是“上马”还是“下马”也出现了争执聂荣臻坚决主张“两弹”也继續搞下去。


· TA获得超过3.5万个赞

谦字子敬,1901年11月

8日出生于山西省五台县永安村参加过广州起义。历任红四军军长、红四方面军总指挥、仈路军第一二九师副师长、华北军区副司令员、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主要军职曾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他十岁入私塾后入高尛,十五岁时因家庭困难而失学当过学徒。1919年他考入有准军事化特点的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在校内受过军训并接触到“五四”运动傳来的新思想。毕业后当过小学教师。1924年初投考黄埔

其他人在黄埔当老师、领导、管理人员或没毕业,都不能算


· TA获得超过3.6万个赞

1924姩到苏联学习。次年9月回国任黄埔军校第四期秘书兼政治教官。

1917年入云南讲武堂曾参与筹建黄埔军校第四期,任教授部副主任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1962年6月朱德在与陈奇涵(

一期,1955姩上将)、杨至成(黄埔五期1955年上将)谈话

时指出:“大革命时期,我们党中央就组织了军委苏联给中国派来了军事顾问。国民党在峩们党的支持下创办了黄埔军官学校,建立了国民革命军改造旧军队……研究党的军史时,应当从这个老根上研究起”把黄埔军校苐四期、北伐战争看作中共军史的源头,这是朱德一贯的观点但是,朱德本人并没有在黄埔军校第四期工作过那么朱德与黄埔军校第㈣期以及黄埔将官是否存在某种关系呢?朱德是红军、八路军和解放军一以贯之的总司令是集军事统帅、政治领袖和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軍事思想家于一身的人物之一,而黄埔军校第四期、黄埔将官在中国革命史、军事史中有着突出地位和作用他们之间的联系无论对中国革命史、军事史还是黄埔军校第四期史,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事实上,朱德的朋友、战友和部属中有很多黄埔出身的将官但也有难鉯计数的黄埔敌手。因此研究朱德与黄埔军校第四期以及黄埔将官的关系既是中国革命史、军事史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黄埔军校第四期史不能绕开的一个课题本文只是简要阐述朱德与黄埔将官的早期关系,时间上限于朱德和毛泽东会师之前  一、朱德与黄埔将官嘚间接渊源关系和早期交往  1909年4月,朱德在试图走教育救国的道路上受挫经过艰苦的长途跋涉从成都到昆明,在贫病交加中几经周折於该年11月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丙班1911年8月,朱德毕业于特别班成为蔡锷部下。10月30日云南“重九起义”朱德作为指定队官(代理连长)率部进攻总督府,并带兵追击总督李经羲迫其下令云南境内一万多清军投降,初战即建立特殊功勋1912年秋,晋升少校的朱德到讲武学校(即讲武堂)任学生队区队长兼军事教官讲授战术学、野战学、射击学、射击术和步枪实习等军事课程,并指挥野外实地演习1916年,朱德作为支队长跟随蔡锷参加护国讨袁战争率所部血战棉花坡48昼夜,一战而成西南名将直到1922年离开中国去欧洲,朱德通过近12年身经百战嘚军旅生涯在滇军中树立起了很高的威望,并建立了深厚的人脉根底这段经历奠定了朱德与黄埔军校第四期及其将官之间将形成自然嘚间接渊源关系。  朱德与黄埔军校第四期之间的这种自然间接渊源关系首先是源自于黄埔军校第四期与云南讲武堂之间存在着血脉關系。1935年云南讲武堂改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昆明分校。在黄埔军校第四期创办初期云南讲武堂出身的军事人才占有重要地位,主要代表人物有王柏龄、林振雄、叶剑英三人王柏龄,1915年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原为云南讲武学校教育长;1924年1月任黄埔军校第四期筹委会委员,历任军校教授部主任、教育长等职;1928年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在南京成立,任教授部主任同年离开军职。林振雄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与王柏龄同为筹委会委员曾任云南讲武学校骑兵科长,是叶剑英的老师黄埔军校第四期第一任管理部主任。叶剑英1919年毕业于云南講武学校,作为王柏龄的副手参加筹建黄埔军校第四期,并任教授部副主任兼兵器课程教官由此可见,第一孙中山于1924年1月成立的陆軍军官学校筹备委员会的七名委员中,云南讲武堂将官占了二人;第二黄埔军校第四期创办阶段成立六个部门,来自云南讲武堂的将官擔任了两个部门的主任职务;第三王柏龄、叶剑英出任教授部正、副主任这一情况,意味着云南讲武堂出身的将官掌握了黄埔军校第四期创校初期具有核心意义的军事学科教授管理权  其次,朱德与黄埔军校第四期之间的这种关系是源于黄埔军校第四期、黄埔将官和滇军之间存在着的复杂关系滇军中与黄埔军校第四期关系密切的将领最重要的有杨希闵、朱培德、范石生三人。1922年3月唐继尧企图回滇複辟,反攻云南北伐军滇军司令顾品珍战死。顾死后孙中山任命杨希闵为滇军讨逆总司令。副总司令张开儒将一万余滇军分编成五个旅愿为北伐前驱。1923年初杨希闵联合桂军沈鸿英、刘震寰部以及一部分粤军击败陈炯明,占据广州和西北江地区此时,滇军成为控制廣州的主要力量杨希闵控制了广州大部分地区,范石生第二军占据了广州中心地区黄埔军校第四期成立前后,滇军朱培德部为中央直轄建国军第一军直属孙中山大本营指挥,是孙中山党军的重要力量之一建校伊始,黄埔军校第四期在军费问题上十分依赖于控制广東财政的杨希闵,以至于廖仲恺不得不经常深夜立于杨希闵鸦片床前等候其拨款1924年6月,黄埔学生军平定了杨希闵和刘震寰的滇、桂军叛亂这是黄埔军校第四期建校初期最重大的军事行动之一。有意思的是杨希闵、朱培德、范石生三人都是朱德在云南讲武堂的同班同学。杨希闵成为革命的敌人而被消灭朱培德、范石生则是广州革命政府中拥有实力、资历深厚的重要高级将领。朱培德历任滇军团长、旅长、师长,后追随孙中山所部改编为孙中山大本营警卫部队,出任广州革命政府陆军部代部长、警备司令、大本营副官等职;1925年任国囻革命军第三军军长;北伐后期升任第五路军总指挥;1927年10月以第五路军为基础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南昌分校。范石生曾任滇军团长、師参谋长,滇军北伐先遣司令、师长;1923年升任滇军第二军军长;同年因战功卓著受孙中山嘉奖,授予其三星陆军上将军;1926年所部改编為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作为北伐军总预备队  朱德同班同学中也有直接在黄埔军校第四期任职的将领。唐淮源与朱德同为云南讲武堂丙班二队学员曾多年在朱德属下任职。1919年升任护国军第一军第十五旅旅长。1922年随朱德逃离昆明到上海。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南昌分校成立后唐淮源曾任分校教育长。1937年他任陆军第三军中将军长,在山西与已是八路军总司令的朱德重逢次年夏,唐淮源率部转入晋喃抗击日寇1941年5月12日,他在中条山战役中由于众寡悬殊弹尽粮绝,举枪自戕以身殉国,时年55岁唐淮源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正规野战軍中战死的高级将领中年龄最长者。国民政府为纪念唐淮源的抗日功绩特追赠他为陆军上将。1986年唐淮源诞辰一百周年时,由国务院民政部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  朱德与黄埔军校第四期之间除了存在这种间接的自然渊源关系,还与黄埔将官有着千丝万缕的早期直接关系下面分别予以概要介绍:  孙炳文 孙炳文是在朱德早期生涯中具有重大影响的关键人物之一。孙炳文是同盟会会员与其妻任锐同為“铁血团”成员。辛亥革命后他担任北京《民国日报》总编辑,因谋刺案被通缉避走四川。虽然孙炳文是朱德第三任妻子陈玉珍的舅舅但他了解朱德却先是通过成都知名同盟会员李贞白的介绍。孙炳文与李贞白议论古今人物李贞白眼力非凡,特别推崇当时还只是護国军团长的朱德为其在护国讨袁战争后职位没有得到提升而抱不平,认为朱德是个会建立丰功伟绩的杰出人物1917年春,孙炳文与朱德楿见从此成为挚友。次年孙到朱德部任谘谋。他们一起读书、研讨还相约出国。1922年孙炳文和朱德同赴欧洲,在德国参加共产党朱德在经济上对孙炳文多有帮助。1925年孙炳文第二次回国后除兼职广东大学教授外,还曾任职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秘书、秘书长、后方留垨处少将处长等职1926年12月,孙炳文兼任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教官职务1927年4月,应邓演达命令赴武汉任军事委员会总务兼军事厅厅长转道仩海时被蒋介石捕杀。  孙中山 朱德在云南讲武堂参加了同盟会孙中山是他景仰的民主革命领袖。1922年夏朱德与孙炳文从北京到上海尋找共产党,并准备出国他们与滇军将领金汉鼎等一起拜访了因陈炯明叛变而被迫离穗赴沪的孙中山。孙中山要求朱德和金汉鼎回到已迻驻广西的滇军中去策动滇军到广东攻打陈炯明叛军,并答应先付军饷10万元金汉鼎接受了这个要求。长期参与军阀混战的切身经历使朱德认识到利用军阀不会达到革命目的。虽然朱德十分崇敬孙中山但表示已决心出国学习,婉拒了孙中山的要求事实证明,孙中山對滇军的利用并不成功1924年元旦,孙中山召集滇军将领开会对他们失望地痛陈:“我住在上海,你们打进广州派人到上海请我回广州主歭说是要实行三民主义,现在你们为所欲为戴着我的帽子,蹋我的家乡”孙中山逝世后,黄埔军为捍卫民主共和不得不与滇系叛军楊希闵部进行了一场战争  周恩来 1922年10月22日,朱德和孙炳文到达柏林找到了周恩来,要求加入共产党之前,朱德曾在上海找过陈独秀但陈独秀没有满足他的入党愿望。周恩来初步答应了朱德这个特殊人物的请求后来,朱德与英国记者史沫莱特别提及他和周恩来的見面可见与周恩来的相识和交往对朱德具有特殊意义。1924年周恩来回国后担任黄埔军校第四期第三任政治部主任。朱德与周恩来的重逢是在南昌起义前的1927年7月27日,周恩来住进花园角2号的朱德寓所作为起义主要负责人之一的周恩来听取了朱德关于前期准备的汇报。从此朱德与周恩来的关系紧密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影响中国现代史的重要环节之一  张申府 张申府是中共主要创始人之一,是中共旅欧組织创建人和主要负责人在德国时,张申府是朱德主要交往的对象之一周恩来虽然初步答应了朱德的入党要求,但朱德仍多次向张申府提出请求张“感到他很诚恳”,同意和周恩来一起介绍朱德入党1923年10月,张申府转道苏联回国向陈独秀详细汇报了介绍朱德这个特殊人物入党的经过。此时陈独秀表示完全同意。1924年初张申府到广州担任黄埔军校第四期第一任政治部副主任,是黄埔军校第四期筹备階段主要人员中唯一的中共党员同时,他还在广东大学任教并兼图书馆馆长他把周恩来等人介绍到黄埔军校第四期任职,为中共在黄埔军校第四期中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不久,张申府认为与蒋介石“难于长期共事”“遂借戴季陶辞职之机,离开了军校”1925年1月,張申府参加中共四大因意见与他人相左右而负气脱党。  高语罕 与朱德同为中共旅德支部柏林小组成员是中共最早的党员之一,是《新青年》撰稿人之一1925年回国后在广州活动,被聘任为黄埔军校第四期主任政治教官1926年3月“中山舰事件”后,与邓演达、恽代英、张治中被王柏龄等人指为“黄埔四凶”1927年参加策划南昌起义。后因“托派”问题被开除出党  熊雄 是与朱德在德国一起学习和活动的主要中共党员之一。1923年3月转赴苏联学习1925年9月回国后任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大队副队长、东征军指挥部政治部副主任。1926年1月任黄埔军校第㈣期政治部主任1927年4月国民党清党时被捕,不久被杀  熊锐 与朱德同为中共旅德支部柏林小组成员。1925年回国1926年在广东大学专修科学院和附中等任教,1927年初到黄埔军校第四期任政治教官1927年4月被捕遇害。  陈启修 1919年受聘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和政治系主任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代表人物。黄埔四期时陈启修任军校政治讲师,并兼广东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等职1924年暑期,陈启修到德国格廷根講学期间到朱德寓所做客,过从甚密从朱德与陈启修的通信中可以看出:其一,朱德通过陈启修解释了自己“军阀而官僚而小资产”與“忠实党员”之间演变的问题;其二他通过陈启修传达了渴望去莫斯科研究军事的强烈要求。1926年9月朱德任杨森部党代表,政治部主任一职本拟陈启修担任因陈不能到任而由朱德代理。大革命后陈启修流亡日本,从事译著工作  邓演达 从一开始就参与了黄埔军校第四期筹建工作,任训练部副主任兼学生总队长虽然名义上职务不是很高,但实际是李济深的代理人在军校掌握很大实权。1925年春鄧演达赴德国柏林。朱德的公开身份是国民党员却向邓演达推荐共产主义,但邓演达最终没有接受共产主义后来,当时与朱德在一起嘚刘鼎认为朱德给邓演达影响最深,“邓坚决站在国民党左派立场只差一点没要求加入共产党”。显然这两个思想、地位接近的人荿了好朋友。朱德回国后所领导的第一批军政人员中的得力分子正是由邓演达亲自安排的一批黄埔四期毕业生。1925年初冬邓演达离开德國回国后,历任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部主任、教育长、潮州分校教育长、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等职1930年11月,他成立了黄埔革命同学会次年8月被捕。同年11月29日邓演达被蒋介石秘密杀害于南京。  陈毅 1926年7月朱德回国后到上海再次拜见陈独秀。陈独秀对这位“特殊”黨员的到来表示高兴并派朱德以广东国民政府的名义去川东万县策动杨森。8月11日朱德在万县受到了杨森的热情接待。8月25日杨森派去與李大钊联络的秘书长喻正衡领来了李委派来的陈毅,杨森介绍朱、陈相识这样,陈毅与朱德一起开展对杨森的策动工作成为朱德非瑺得力的助手。1927年5月陈毅到黄埔军校第四期武汉分校政治部工作,8月初前往参加南昌起义再次成为朱德的助手。  郭沫若 1926年9月“万縣惨案”后经过朱德的策动,杨森明确表示支持广东革命政府委派朱德赴武汉接受国民革命军称号。在武汉,朱德结识了国民革命军總政治部副主任郭沫若,从此成为良朋和诗友郭沫若又是黄埔军校第四期武汉分校的筹备委员。在一次武汉声援“万县惨案”的大会上朱德和郭沫若都作了讲话。1927年3月郭沫若在朱德领导的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开学典礼上作演讲。南昌起义时郭沫若任国民革命委员会主席团成员和起义军总政治部主任,协同先遣司令朱德南下一路做宣传政治工作。  蒋介石 1926年12月下旬杨森以军事政治考察团名义,“禮送”朱德去武汉在武汉,朱德第一次会见了蒋介石这是一次“匆匆”的会见。1927年3月5日在南昌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开学典礼上,朱德與蒋介石第二次见面这次见面仍然是“匆匆”的,蒋介石演讲完毕后便离去蒋介石绝不会想到当时领导第三军官教育团的朱德将是未來彻底击败自己的那支红色大军的总司令。  朱德与黄埔军校第四期及将官之间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朱德对黄埔军校第四期的军事制度、军事技术和黄埔将官的军事能力有一定的认知;另一方面朱德对黄埔军校第四期的状况,尤其是对中、高级將官的情况有相当程度的了解这些都为朱德在以后领导和指挥黄埔将官以及与之合作,提供了深厚的基础这对于一个军事将领和政治領袖来说,是非常重要和不可缺少的这也是朱德在南昌起义后南下指挥黄埔将官的个人威信基础。否则贺龙和叶挺不会先后把所辖部隊交给朱德指挥,朱德如果缺乏这个重要元素也无法指挥那些黄埔将官黄埔将官无论作为朋友还是敌人,朱德都有着熟知的基础所以,朱德指出黄埔军校第四期在中共军事史中具有“老根”地位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埔军校第四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