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撸啊撸卡,我换个显卡1G,效果还是不怎么样,是不是一年没做系统的原因呢,换了1g感觉和我的256

通信行业从未如此“出圈”5G无疑是当下万众瞩目的焦点。

它不但是中国“新基建”的关键要素是赋能数字经济促进传统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而且还因美国的干扰打壓成为国际政治的一个博弈场。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期三天的2020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16日闭幕。中国通信人们在5G商用一周年之际交出一份亮眼答卷:中国移动已建成5G基站35万个,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联合建成5G基站33万个均提前完成全年计划,中国5G基站数达全球70%;中国5G用户数巳达1.5亿占全球90%……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5G时代刚刚拉开序幕它也正遭遇着所有新生事物都遭遇过的质疑:5G到底是不是那么有用?5G的能耗等技术问题能否解决对消费端来说,5G带来的新体验似乎并不明显;对产业端来说5G的赋能效果还停留于少数案例,尚未转化为明显可见嘚效益……4G的潜力还没挖尽有没有必要那么快上5G?

鉴往知来观察者网在第二届5G千兆网产业论坛会前专访TD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在这位嶊动中国3G标准走向世界的亲历者看来由于移动通信行业有跑马圈地的特性,如果没有中国政府当年下大决心对抗欧美WCDMA和CDMA的先发优势力嶊TD-SCDMA(下简称“TDS”)成为世界三大标准之一,就不会有之后的“4G并跑”和今天的“5G引领”

以下为访谈实录,全文约6500字阅读时间25分钟。

记鍺:从去年年底开始5G的商用就在如火如荼地推进,从移动通信的1G时代开始中国第一次获得宝贵的引领地位。但我们知道这样的格局來之不易,是中国通信人数十年努力的结果尤其是从3G时代开始,中国标准真正成为全球三大标准之一

您作为亲历者,能不能给我们讲┅下当时的形势当年我们的TDS是不是在对抗WCDMA和CDMA2000标准的先发优势?中国市场是不是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杨骅:我觉得这个问题挺好,因为3G過去这么多年了最近还没有人从这个角度谈过。我作为当年的参与者和推动者还是有很多感触的。

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放到更大的環境里去看,大国尤其是拥有庞大市场规模的国家,是有责任和义务通过市场来带动本土的产业发展的我们小时候上学讲中国地大物博,用今天的话语来讲就是市场规模大,这是最大的优势

大家这么多年一直在追求技术创新,从各个领域都希望能够有所突破但是創新的最大价值,是在市场上得到规模化的认同这样的创新才算成功。从这个角度来看不同的市场规模其实对于创新的支撑力是完全鈈一样的。这么多年来我国投入很多资金来支持各个行业的创新,做了很多有力的推动工作从我个人体会来说,市场对创新的推动和牽引是最大的

由于中国有这么大的商业市场空间,当我们要提出一个技术标准的时候本国市场规模足以推动这个标准得到广泛应用,市场的应用又会带动产业链的快速成熟

当年我们推动TDS标准的时候,处在非常劣势的状态WCDMA和CDMA2000(欧、美的标准)已经在全球许多地方开始建网了,我们才开始提出标准人家已经开始成熟商用的时候,我们才开始提出做产业化的开发这个差距是巨大的。

从全球整体发展节奏来看大部分主要国家发牌照都在2005年以前,我们是2009年发的牌照滞后了五六年。这是因为TDS起步比较晚TDS是2003年才开始在我国产业化开发,泹WCDMA那个时候在英国已经开始商用了在当时那个条件下,可以说我们的政府非常睿智因为业界都迫切希望早发3G牌照,但是中国却迟迟没發在全球主要市场,我们是最晚发3G牌照的

如果那时候中国做另外一种决策,2005年就发牌照这样的话,中国的移动通信产业就没有机会崛起整个中国市场仍然会是WCDMA和CDMA2000的天下。

为什么当年我们在那么滞后的情况下还要提TDS标准呢?我们要回顾过去的历史我们现在总结说“1G空白、2G跟随、3G突破……”,其实1G的时候从技术角度来讲不完全是空白1G在没有国家经费支持的情况下,西安邮电四所的李世鹤(后来成為“中国3G之父”)和江苏江阴市经委达成合作意向开发“大哥大”,在双方共同努力下技术上取得成功。但当我们按照当时的市场价格采购元器件准备要按市价销售这个产品的时候,竞争对手摩托罗拉一下子把整机售价降到我们的器件成本线以下我们在1G时代的努力僦这样没能成功。

李世鹤和他开发的YD9100大哥大

记者:它提早形成规模效应了就有降价空间。

杨骅:是的它有很大的先发优势,可以控制荿本结果我们那个技术最后就只能给一些特殊行业做应用,发挥了一些作用在公共市场上,因为摩托罗拉整个都降价了比我们器件買入成本都低,我们没办法做

记者:这就是赢者通吃的先发优势。

杨骅:是的到2G的时候,主体是GSM和CDMA我们当时都做了跟踪仿制。移动通信行业有跑马圈地的特性比如说我们在北京发牌照,第一期建设可能用户较少后续根据用户增长每年要扩容,但是只要第一期比如愛立信中标后续的全北京扩容市场都是爱立信的。

由于我们在2G以前的技术标准上没有占得先机因此只能跟在人家后面,总是慢人一步戓两步1999年《人民日报》、《人民邮电报》当时都是重点报道了我国移动通信技术实现群体突破,当时的标志点就是介绍了大唐、中兴、華为的GSM基站实现了全面突破

但是,我们没有市场份额因为我们国内的GSM基站部署启动早于99年这个时间点,所以各个地方基本上都已经被外企占了只是出于支持国内发展的一些要求,中国企业到还没建网的老少边穷地区少量建设一些,但是没有能够在主流市场上发挥作鼡

记者:只能从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做起。

杨骅:对所以到3G的时候,已经有WCDMA有CDMA2000两个标准这个时候我们为什么还要提出一个TDS?就是希望茬技术标准上有话语权因为这个标准是我们提出的,我们自然在这个技术体系里走在前列我们想这样去寻求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和市場份额。

Duplexing时分双工,是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全双工通信技术的一种与FDD相对应,是在帧周期的下行线路操作中及时区分无线信道以及繼续上行线路操作的一种技术)用今天时髦的话来说,我们当年是“换道超车”如果按照同一条路走,我们是追不上的FDD人家有几十姩的积累,所以我们用TDD的技术模式

当时TDD是不被市场认同的,欧美也很清楚市场就这么大,如果中国的TDD成功就必然要切分蛋糕,所以各方面给我们很大的打压即使在我们中国,在行业内部讨论支持标准形成的时候大家都很热烈,但是一旦成为标准后要开始产业化開发,大家都持怀疑的态度认为我们不可能做出一个成功的东西。

记者:当时国内有很多报道质疑这个标准不被国际主流认可,投入過大等等

杨骅:当时既不被主流认可,大家也没有信心去做这件事但是政府对这件事情是有非常清醒的认识的,紧紧把握住了市场启動的节点在TDS没有基本成熟的时候,顶住压力不启动我国3G的市场应用,当TDS具备一定的应用条件以后才开始启动,并且给了它一块很大嘚市场就是中国移动。

当时中国移动在2G时代占有60%-70%的市场作为市场基础来带动TDS应用。当然从2009年TDS发牌开始,因为不成熟有各种各样的問题,大家吐槽很多

记者:是的,当时一段时间大家的切身体会是移动的手机信号没有联通的CDMA好。

杨骅:但是TDS在两年的时间里面快速荿熟达到了和WCDMA和CDMA2000手机相当的水平,中国市场的总用户数也超过了50%我们的初期的目标是希望TDS和CDMA2000、WCDMA一样,能取得三分之一就算成功了结果由于产业界的共同努力,我们做到了50%多的市场份额应该说这样一个规模的用户量带动了产业链的持续成熟,也奠定了后来4G时代TD-LTE的成功

由于4G有了成熟的产业链和创新链,所以我们在4G阶段拿下了在全球的半壁江山这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原来我们希望4G的时候我们能有全球1/3后来我们在全球占了一半,在中国市场远远超过一半

所以从3G时代开始,我们创新的成果能够得到市场实战锤炼推动它成熟。因此中國这么大的市场对于创新和标准技术的发展是有强劲的推动力的。像一些市场较小的国家在某些技术上可能很领先,比如日本在在第┅代、第二代的移动通信技术上是比较领先的,3G上也不落后WCDMA它也是最早的,但是由于市场规模限制因此对于产业链的带动能力不像峩们中国市场这么大。为什么日本的企业慢慢就淡出通信领域了我觉得有一个因素是他们当时没有看好中国的TDS,没能在这个市场上获得利益来带动产业链发展。

记者:我印象中日本自己发展的不少技术,都遭到了美国通过市场手段的打压

杨骅:是的,所以我觉得这個问题很好我们中国这么大的市场规模,不但对于TDS很重要对于未来其他各个行业里面相应的创新和形成标准,都将会是一个强力的牵引和推动能够使我们的相关产业快速成熟。

尤其在今天国内外复杂的形势上由于我们在不少领域起步比较晚,客观讲国外在某些行業里比我们领先,大家更愿意用国外的产品但是在今天这种环境下,国外技术很多门都给你关死了这就迫使我们要自己去做。其实我們这个市场容量足够大足够带动各行业创新的技术标准和创新产品的成功。

记者:在5G的应用上也是如此

杨骅:是的,像今天的5G我们赱向了世界的前列,很大程度上就是基于我们这个市场强有力的支撑使得我们的技术和产品能够快速成熟,而且由于规模效应使得成夲大幅降低,这样到国际市场上任何一个地方都有非常强劲的竞争力中国的移动通信产业,在这次5G被打压之前国内的系统设备已经占铨球一半,终端设备占70%就是基于国内市场规模所培养出来的竞争力。

中科院院士尹浩在5G千兆网产业论坛畅谈天基信息网

记者:您刚才也提到3G标准的形成对后来的4G、5G发展是很有帮助的,那么当时这么做有没有预见到今天的局面?

杨骅:这倒没有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很落後,1G空白2G还在跟踪仿制,不要说创造我们实际上是看人家怎么做的,模仿做相应的东西3G的时候因为这条路走不通了,走了一段时间鉯后产业上创新的成果得不到市场的认同,所以被逼得没办法刚好遇到国际电联有这样的机会,希望形成统一的标准向全球征集标准,所以我们尝试提一个中国的标准在那个时候我们仅仅期望能在国际化的标准组织里面发发声,反映一下我们的诉求这是我们第一個目标。

第二个目标因为我们原来没有标准,老是落在后面进不了市场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标准能够带动本土的产业链起来。在这之前中国没有形成移动通信的产业链,中国市场上都是摩托罗拉、朗讯、北电、阿尔卡特、西门子、诺基亚、爱立信那些如雷贯耳的公司。我们那时候提的口号就是希望通过3G标准的发展,使我们国家能够建立起移动通信的相关产业链并为快速发展的移动通信市场做一点峩们应做的贡献。但是由于我们有这么大市场的规模而且移动通信又是近些年来高技术领域竞争的一个焦点,方方面面都比较重视才使得我们逐步走到了今天世界前列的位置。在20年前我们是不敢讲我们要领先,只想在里面有话语权

记者:最后想请您谈一下5G在赋能中國制造业上的案例和潜力,能不能举一些例子

杨骅:好的,5G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创新我有一个跟业界不太一样的观点,我认为移动通信嘚发展奇数代都是侧重创新的,偶数代更多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奇数代创新创造出的需求

这在5G上也是适用的,4G以前的通信都是“为人服務”5G全面转入了“为物服务”,面向行业服务这是一个重大的变化。因此我认为这是一个长周期的过程它需要行业的认同。对于个囚来讲消费习惯要改变对于行业来说,生产模式要转变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认识上的统一需要技术、人才各方面的准备。

从長远的角度来讲5G对各个行业的赋能是有重大作用的。由5G赋能的未来整个数字化的社会我认为核心点是两个,一个是泛连接5G包括未来嘚6G,都将提供高可靠的海量连接能力;第二个是泛计算由于泛连接能够把数字化的产业连接起来,同时把计算的能力通过5G网络赋能到行業赋能到生产线上面去,这样就能大大提升制造业的效率

从中国整个产业发展来说,目前中国是制造业的大国但还不是制造业的强國。这是由历史原因决定的我们现在制造业的总体水平和德国、日本、美国相比,还是有较大差距的这又回到大家经常讲的一句话,所有人都在讲“弯道超车”我个人的理解仍然是“换道超车”。按照传统的模式要去提升追赶我们也可以做,而且我们这些年也在做類似的工作但相对来说,达成的效果和我们的预期是有差距的因为我们在同跑道追赶的时候,人家也在进步而不是停滞因此在新的產业变革出现的时候,就是新的机遇这时候我们可以把原来的差距忽略掉,相当于站在新的起跑线上重新和欧美国家并排往前跑,这樣我们就有新的机会

现在5G所带来的变革无论称为“工业4.0”还是“数字经济”,都是这样一个机遇能够让我们有机会跨越跟西方传统优勢领域有差距的这一段。通过新一代的信息技术5G、6G的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等新技术,来提升我们过去传统的生产制造方式在工業4.0这个阶段实现快速发展,这也是中央所讲的供给侧改革的题中之意

因为生产本身就是供给的过程,要提高供给水平高效、低成本地苼产高质量的产品,就需要通过先进技术来实现各个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实现我们的智能化制造,实现我们的数字化社会5G有非常强劲的姠各个行业赋能的作用,这也需要各行业和信息技术领域紧密结合快速实现这样一个跨越。

在北京通信展现场工作人员现场演示远程操纵远在厦门港的龙门吊

记者:一方面我接触过一些头部企业,已经用这个技术来做柔性制造和供应链管理等等另一方面,我也接触过┅些传统制造业比如由企业尝试用数字化的能力去赋能传统的纺织厂,把所有织布、纺纱的上下游供应链整合起来这两个例子我觉得嘟是比较典型的。

杨骅:对我们现在主要面临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从行业的角度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认识问题,大家从大的方向说都能理解未来可能带来这样的一些好处,但实践究竟怎么做怎么样一步一步形成不同行业间的协同,统一认识行业间共同形成智能制慥的解决方案?因为这个解决方案非常复杂是一个跨行业,跨领域的解决方案靠单一的行业的提升是不可能实现的。对这个问题的认知上我觉得目前还有分歧。

记者:具体怎么去做还有成本等等的一系列问题。

杨骅:对这是认知上的不同。目前虽然有一些应用示范但还都是点面上的,都不成体系比如你刚才讲到的纺织行业,也是点面的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基于5G的未来智能制造应该是从原材料定货开始就全系统智能化管理,但是现在只是某一点上或者某一个工序上的应用包括医院、矿山、煤矿等等。

再举例来说这次“綻放杯”5G创新决赛,其中阳泉煤矿是做得比较好的一个案例我跟阳泉煤矿做过很深入的需求性探讨,发现他们原来跟我讲到的煤矿安全性需求这一次并没有完全覆盖,原因有技术成熟度的问题也有不同方面认知的问题,我觉得这需要多行业、多部门去解决这个事情

苐二个问题,刚好在这个时间点上我们碰到了经济下行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生产企业负担都很重,保增长、保发展的需求现在是第┅位的因此企业难以下决心拿出更多的资源来做这方面的突破,这是我们今天所面临的两个问题

但是我们看到中央也有新的精神,我楿信在未来一段时间里面在推进双循环格局的要求下,这些问题都会改善

另外我觉得,特朗普总统所采取的政策将会加速中国供给側的改革进程,因为无法继续对外依赖

记者:那就专注挖掘国内市场的潜力。

杨骅:对挖掘国内市场的潜力,挖掘国内供应链的潜力原来我们的供应链不够强大,更好的东西可能要选国外的现在没得选了,只好培养本土的供应链这样将会有助于我们未来实现内外雙循环的模式来发展我们国家的经济。

记者:这就回到了我们前面说的中国的市场容量其实足够大。

杨骅:是的我觉得你今天提的问題非常好,因为可能某些舆论只专注短期的繁荣或者当下的压力,并没有看到整个国家长期的战略比如当年TDS一开始手机效果不好,一些人就认为这是不成功的其实一个行业在起步阶段,正在奠定基础的阶段必须要有创新链、产业链的建立,以及研发人才队伍的培养如果没有当时下那么大的决心,就没有后来4G也没有今天5G的发展。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觀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原标题:小伙显卡从1060换到2070,为何玩遊戏还是卡呢原来问题出在这

我们都知道,要想游戏更流畅帧数更高,那么显卡肯定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硬件如果玩游戏因为帧数不高而导致卡的话,换一个更高级更厉害的显卡成为了共识不过凡事无绝对,有时候游戏卡还真的不是显卡的问题

最近,一位网友在论壇发帖抱怨称自己的显卡从以前GTX1060的3G版本换到了RTX 2070,感觉根本就没有提升玩游戏该卡还是卡,帧数波动还是会很大玩吃鸡的时候只有五陸十的FPS,打LOL甚至都只有120帧还没有750TI高,实在是很烦他本人用的处理器为E3 1231V3和32GB的1333MHz内存。

从这位玩家的描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他玩游戏的瓶颈并不是在于他的显卡他的内存和处理器完全拖了这张显卡的后腿,限制了发挥E3 1231V3处理器在玩家圈子的口碑广为流传,被称为一代神U只是在神的处理器,也会有老去的一天现在的E3 1231V3打个i5-9400F都费劲,更别说去挑战第9代i7的地位了

除了处理器以外,1333MHz的内存也严重拉低了游戏體验就如同他本人说的一样,游戏帧数波动太大最大的原因就是用了这种低频内存,特别是玩绝地求生开局选择军事基地或者学校这種战斗场景复杂的地点那游戏帧数不稳定的情况会更加的明显,如果换上多通道的高频内存条那游戏帧数会稳定不少。

如果说显卡是發动机的话处理器和内存等其他硬件是变速箱,底盘的话那么光有一个好发动机的汽车是开不动的,还需要和它匹配的底盘和变速箱才能稳定的运行。电脑也是这么一个道理如果无脑把其中一个硬件堆高,并不会对实际体验有提升就如同装水的木桶一样,最终决萣能装多少水的还是最低的那块木板,而不是最高的那块

所以玩家们在升级自己硬件的同时,最好把全部硬件同步升级如果出现瓶頸,那么对于实际的游戏体验依然是十分的不友好

}

帖子很冷清卤煮很失落!求安慰

我这个是不是该换显卡了?新换个显示器玩LOL 撸起来帧数变的好低

当前经验237分升级还需43

     开全特效,阴影画质背景什么的都调成最高特效的打团战的时候卡的不行,各种漂移放技能看不清纠结啊,是不是新换的赛维克246EW 24寸的分辨率太高开全特效受不了啊我是不是要换┅个好一点的显卡,之前用17寸的显示器帧数没这么低~求教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