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两三江口周瑜纵火概括华容道关羽释曹的读书笔记

关羽的忠义
关羽的忠义
范文一:《三国演义》中,有睿智的诸葛亮,有智勇双全的关羽,有粗中有细的张飞,有常胜将军赵云……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人是关羽。“千里走单骑”表现了关羽的忠。故事中,关羽为保护刘备家小,被迫向曹操投降。尽管曹操给了关羽很多东西,比如:丝绸 、珠宝 、金银 、锦缎 ……还对关羽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最后,连吕布的赤兔马都送给他了,关羽仍不动心,只是道了声谢,依然对刘备忠心耿耿。最后,他知道了刘备的下落,连忙离开了曹操。而吕布,收了点董卓的贿赂就认他为义父,帮他打天下。关羽在华容道又体现了他的义。他不忘曹操对他的旧情,这才使曹操逃过一劫。“水淹七军”又说明了关羽的智。于禁 、庞德扎营山上,被关羽看上了机会。一晚,关羽打开水库,山上被水冲了,关羽坐着预先准备的小船,生擒了于禁 、庞德。“单刀赴会”中,关羽又是勇敢的。面对鲁肃的鸿门宴,他毫不惧怕,装成喝醉酒的样子拿鲁肃当“保镖”,离开了东吴。原文地址:《三国演义》中,有睿智的诸葛亮,有智勇双全的关羽,有粗中有细的张飞,有常胜将军赵云……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人是关羽。“千里走单骑”表现了关羽的忠。故事中,关羽为保护刘备家小,被迫向曹操投降。尽管曹操给了关羽很多东西,比如:丝绸 、珠宝 、金银 、锦缎 ……还对关羽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最后,连吕布的赤兔马都送给他了,关羽仍不动心,只是道了声谢,依然对刘备忠心耿耿。最后,他知道了刘备的下落,连忙离开了曹操。而吕布,收了点董卓的贿赂就认他为义父,帮他打天下。关羽在华容道又体现了他的义。他不忘曹操对他的旧情,这才使曹操逃过一劫。“水淹七军”又说明了关羽的智。于禁 、庞德扎营山上,被关羽看上了机会。一晚,关羽打开水库,山上被水冲了,关羽坐着预先准备的小船,生擒了于禁 、庞德。“单刀赴会”中,关羽又是勇敢的。面对鲁肃的鸿门宴,他毫不惧怕,装成喝醉酒的样子拿鲁肃当“保镖”,离开了东吴。
范文二:关羽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特殊的人物。他由生前一位将领、侯爵,死后逐步晋封为公、王、帝君、大帝,直到登峰造极作为“武庙”主神与孔子“文庙”并祀。这个过程也就是关羽由人变为封建社会各阶层共同信仰的神的过程。关羽字云长,三国时河东(今山西解县)人,蜀汉著名将领,死后受民间推崇,又经历代朝廷褒封,被人奉为关圣帝君,佛教称为伽蓝菩萨。关羽重言诺,守信用,对刘备及其集团的利益无限忠诚。他与刘备同甘共苦许多年,恪守信义,始终不渝,即使身在曹营,也仍不忘旧恩,终于复归刘备。关羽勇武异常,冠于全军。后世小说,写他温酒斩华雄、斩车胄、斩颜良、诛文丑、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虽有违背史实之处,但却也突出表现了他的英勇。至于刮骨疗毒,更是尽人皆知。关羽曾被乱箭射中,箭穿透其他左臂,后伤口虽然,但一到阴雨天气,骨头就常常疼痛。医生说:“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关羽便伸臂让医生切开伤口。是时关羽正在宴请诸将,“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三国志?蜀书六?关羽》)。演义最终还是神化了关羽。其实在很多情节的虚构上,只是为了凸显关羽作为兵家代言人的杰出一面。当然,他不能同吴起、孙膑等一时名将同语,但是三国的纷争成就了三国的经典。蜀汉的烟火明灭也让关羽以及其他的一些历史人物成为人们心中永远的丰碑。然而许多人依旧在责备关羽的清高与自傲之际,同时也为他最后败走麦城而惋惜。到底是关羽自身的性格因素导致了这种结果的必然还是其他内部有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呢?据北京语言大学周思源教授的《庭审诸葛亮》里的理解:关羽兵败被杀,原因有二:一是当时的交通极其不方便,成都到荆州的信息传输很不方便,当刘备得知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的时候,关羽基本上已经被东吴切了后路,只等麦城之祸了,第二个原因就是他自己本人的骄矜:一直以为自己武艺绝伦,先前就因为一句“今日锦马超,不减当年吕布之勇”,就要抛下荆州(蜀汉的最前沿屏障)去与马超一比武艺,只因为当年三英战吕布而未占到任何便宜的不光彩历史,他确实咽不下在他人话端之底的际遇。同时他特瞧不起文官。而这些,诸葛亮是不可能不先有预料的。五虎上将之中,赵云最为谦逊,而且勇武过人,这使得赵云终身没有封侯,一直随诸葛亮东征西讨。而作为刘备皇权的另一方代表关羽便是与诸葛亮间隙最大的:从刘备三顾茅庐开始,关羽一直在诸葛亮面前十分跋扈,在执行这个军师的命令时依旧不情不愿。刘备自然不能多说什么,毕竟是结拜的兄弟,而诸葛亮作为他以后打天下的智囊首脑。他当然也不愿得罪,所以他装装糊涂。于是就任由两边暗斗。关羽三番五次让诸葛亮难堪,比魏延难以驾驭更甚,而且非在关键时用剑印才肯服从。虽然后面两人相处多了,矛盾没那么尖锐,但是关羽骨子里的那种蔑视其实早已让作为儒家代表人的诸葛亮深为不满。但是迫于用兵需要,他没有太多的发作和报复。直到庞统被伏击,死在落凤坡。于是刘备急召诸葛亮入川。诸葛亮托付荆州给关羽时,只为关羽这一句:“大丈夫既领重任,除死方休。”只这个“死”字,诸葛亮便不悦,马上就不想将荆州交给他。当然,这只是两人一时矛盾的缩影。其他的矛盾没有过多地挑明,但是从这些细微的细节上来看,两个人应该之间有过不少不愉快。或者说诸葛亮对关羽早有厌心,只是儒家的一些教条以及时势的利害关系。他没有表现出来,这其实也是为了蜀汉的内部团结和今后的强势发展而付出这么多的认为,但是也切合儒家的“有容乃大”的精神起点。虽然那个时代的儒已经不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那样清高自傲。但是读书人的信仰也并没有消沉。如竹林七贤里的阮籍,就是一个十分有气节而且杖酒抒狂的学者。因为对当政混乱时代的不满,他可以披发散冠,踝足而走,仅仅是他代表个人气节有这般的表现。当然诸葛亮所更加重视的是心系国家和社稷,希望能匡扶汉室,而光靠一文弱书生并不能改变社会局势。所以他和关羽的文化碰撞因为时代的需要并没有一时两极化。而后面,关羽在败走麦城时,诸葛亮居然没有设计谋。深为我们所遗憾。他的锦囊妙计所算之准,作用之及时一直为人们所称道。只是在关羽死后可以看到演义里引用诸葛亮的话:“云长之死固然,他本骄矜之人。不听众人之劝,终有今日之祸。”可见,关羽的死,他间接感到了是必然事件。而荆州失守,他并没有怎么不痛快。终还是有碍于读书人这一名头,则姑且伤感。但是在其他角度上来看,作为礼教的代言人,还有就是军事全权指挥的双重身份。让他在受了这么久之后,痛定思痛,于是他选择愿意用一个荆州来换一个不听话的将领。或许失去了关羽,他自己可能会失掉很多砝码。但是只因为儒家所重视的气节,不容那些不拘礼数的兵家所忽略,所以他选择了袖手旁观。两种文化背景的交锋,自然会牵扯很多人,但是战争却消磨了这份闲情。一如秦始皇在夺得天下之前,便已经先后在秦朝的统治中,很多一时兵家或者儒者被处决。一如商鞅、白起。而在作为秦朝统治着最为有力的始皇帝,在夺得天下之后,他作为兵家完全忠实拥护者,再也无法容忍战国时期文化奠积、百家争鸣、风闻天下的文化繁盛,于是便采取了很极端的杀灭方法:焚书坑儒。在后世,儒家经典思想逐渐转变,逐渐与时代同步。与其他个中文化相糅合,也使得儒家能更好的作为奴役下层人民,更好地为统治阶级服务。所以儒家再次开始为统治阶级所重视。走在时代的主流文化前列。这许多次文化的融合,经历了这么多年代的碰撞,两种文化理念的碰触已经不再是像以前的那么激烈。但是关羽所代表的一方文化拥护者也一直呐喊着集中文化体现。所以今天依然在儒家为主的时代中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没有其他,只因为时代的需要儒家文化,也同样需要关羽背后的兵者文化。诸葛亮的人生是伟大的,而关羽亦然。作为后世义气为先的代表。人们更多的是记住了他的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等史迹。文化背后的碰撞,让儒家经典中记录着秣马厉兵的飞扬。或许传世经典不会认可这两者之间深刻的碰撞过程,但是真的没有谁可以去否认这样的事实的存在;或许已经消亡的历史里面很多事情亦然不尽为实,也或许很多年之后还会有更多的人为关羽以及诸葛亮平反,但是文化碰撞一直存在着,也一直为人们所忽略着。关羽背后的文化到了今天也依旧在流传。儒家的繁盛已是一个定局。但是两者文化的碰触和交融也一直在上演着时代的气息。昨天已经过去的想法,或许在明天亦有可能存在。文化之旅,百家唯歆。文化碰撞,千古皆然。(编辑/李颖)
范文三:略论《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忠义”李占海内容提要 《三国演义》中的关羽,是一个以义重如山而闻名的绝伦超群的人物,义是他最突出的美德,被清代毛宗岗称为“义绝”。本文论述了关羽忠义形象的形成,关羽忠义的内涵及特点,关羽是历史上忠义的理想化的完美典型,最后指出关羽的“义”,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关键词 关羽 忠义 局限性《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反映封建社会政治生活的优秀长篇历史小说,书中所涉及的“忠义”观相当复杂,表现忠义的地方也很多。小说的第一回,就以“宴桃园豪杰三结义”作为开篇,安排了作品的主要正面人物刘、关、张的出场。他们萍水相逢,互相爱慕,在共同的政治理想的基础上结为“譬犹一体,同休等戚,祸福共之”的异姓兄弟。“桃园结义”成为全书的开端,从而确定了人物的关系和全书内容的重点。在《三国演义》许多章回里,也多次的以“义”为题。例如,“勤王室马腾举义”(第10回),“会古城主臣聚义”(第28回),“关云长义释曹操”(第50回),“张翼德义释严颜”(第63回),“诸葛诞义讨司马昭”(第111回)等等。《三国演义》还塑造了许多忠义英雄形象,其中关羽的忠义形象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崇敬,并受到封建统治阶级尊崇、神化,甚至各民族的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忠、义、勇的化身,尊为天上的神灵。一、关羽忠义形象的形成1.关羽忠义形象的雏形在民间艺术中早已出现,在宋元时期的许多作品中被不断完善。宋代张耒《明道杂志》载:“京师有富家子,少孤专财,群无赖百方诱导之。而此子甚好看弄影戏,每弄至斩关羽,颇为之泣下,嘱弄者且缓之。”可见,民间艺术皮影戏中的“关公为忠义殉难”感人之深。《三国演义纵横谈·元代的三国戏》提及关羽忠义的戏有《关云长古城聚义》、《关云长千里独行》、《刘关张桃园结义》。在元刊《三国志平话》中有“桃园结义”、“关公付印封金”的内容。2.关羽忠义形象在《三国演义》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塑造。在陈寿的《三国志》和其他史书中均无“刘、关、张桃园结义”的记述。而在元杂剧中虚构了“桃园结义”之事,不过杂剧中所描写的结义故事,只停留在“祸福同当”、“英雄识英雄相见恨晚”的基础上,思想境界显得不高。在《三国演义》刘、关、张桃园结义的誓词中特别点出“虽然异姓,结为兄弟,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这充分说明他们结义不仅具有共同的思想基础,而且有明确的政治目的,且符合时代要求,这里关羽的忠义形象被塑造得更加为人民群众喜爱。二、关羽忠义的内涵及特点忠义思想是中国思想文化传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组观念,是数千年封建社会中人们立身行事的根本,是思想道德行为的准则。忠、义这两个概念有一般内涵和特定内涵两个方面。从一般的涵义说,忠是指对别人尽心竭力,如“为人谋而不忠乎”;义指的是合理的,如“信近於义”。从特定的内涵说,忠就是对君王尽心竭力,对君王绝对服从;义,是指对别人,尤其是对朋友讲究信用,永不变心。
《三国演义》中的关羽,是一个以义重如山而闻名的绝伦超群的人物,义是他最突出的美德,被清代毛宗岗称为“义绝”。对于关羽的义,我们应当怎样去认识呢?美国汉学家罗伯特·鲁尔曼认为,关羽的义“事实上有多方面的涵义,彼此很容易纠缠不清,成为解不开的死结”,“尽管官方传记编写人如何解释,这位英雄人物仍表现出人生的复杂。”(《中国通俗小说与戏剧中的传统英雄人物》)他的这一看法有一定的道理。关羽这一人物形象的形成,曾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漫长过程,因而获得了历久不衰的生命力。在他身上,融聚着我们民族特有的传统道德观念和精神,反映了古代人民独特的审美意识。关羽的忠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突出桃园之义;二是强调个人道德品质修养。关羽信守桃园之义,书中主要是通过他和刘备、曹操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来体现的,这就是“关羽降曹”至“古城聚义”这几回的内容。关羽降曹历史上确有其事,《三国志·关羽传》记载:“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说明关羽曾被曹操活捉过。到了《三国志平话》,关羽降曹就有了具体情节。先是关羽被困于一孤山,再是张辽劝降,在“关公自小读书,看《春秋左氏传》,曾应贤良举,,,,曹公爱之”的美言下,关羽提出降汉不降曹等三个条件。这就要说明他不是被打败活捉的,而是暂时栖身。但是关羽这样的英雄主动投降毕竟脸上无光,他投降的原因也不太明确,缺乏说服力。于是在《三国演义》中,演变成关羽真正为义而降:张辽先去说降关羽立即以义拒之:“吾今虽处绝地,视死如归”,“吾仗忠义而死”,态度异常鲜明。张辽则抓住关羽“义气深厚”的特点,针锋相对地摆出战死而造成的三大不义:一是“当初刘使君与兄结义之时,誓同生死”,而今欲死,必背当年之誓;二是“今战死,二夫人无所依托”,“兄负却使君倚托之重”;三是“不思期共使君匡扶汉室,拯救生灵”。如此看来,拼命而死是有负于刘备的,为大不义,不死才能与刘备共同实现桃园之誓,才是大义,而要不死,只能投降。但是关羽是一个英雄怎能轻易投降呢?于是关羽理直气壮提出三个条件:“降汉不降曹”;养赡二位嫂嫂;“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总之,是有条件的投降。关羽降曹是否失节呢?关羽所处的三国是一个群雄并起的乱世,正如书中人王粲所说,是“天下大乱,豪杰并起”,“家家欲为帝王,人人欲为公侯”。各派政治势力为了称霸中原而殊死争斗,耍尽阴谋诡计,互相欺骗和利用,今日为友,明日为敌的现象屡见不鲜。即使刘备这样的仁义之君,不也是先后投奔过刘恢、公孙赞、陶谦、曹操、袁绍吗?这正是时势使之然。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关羽投降曹操也就不足为怪了,更何况关羽降曹只是权宜之计,最终还是为了回到刘备的身边,对这一点他并不隐瞒,而是严正声明,光明磊落。关羽这样做,不但取得了刘备、张飞的谅解,也被曹操所接受,这正是关羽高于其它忠义之士的地方,也是他赢得重义美誉的原因。关羽有条件的降曹,是长期以来人民群众根据自己的愿望加在关羽身上的,这对强化关羽重义性格是关键的一笔。如果到此为止,关羽的义还是表现得不够充分,于是便又敷衍出不见史籍而流行于民间的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故事。曹操为了留住关羽,千方百计地对他施以厚恩,“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赠送金银美女,封侯赐爵,还特意赠送异锦战袍和赤兔马。但关羽却把旧袍罩在所赠新袍上,不忘“兄之旧赐”,获赤兔马,也是因“若知兄长下落,虽有千里可一日见面”而喜悦。这两个情节,生动地反映了曹操和关羽之间若即若离的复杂微妙的关系。处在曹操厚恩之下的关羽,如果只是一味地无动于衷,那就不是“义气深厚”了。故书中又写关羽虽然“心在汉”,却也并非没有思想斗争,他曾对张辽说:“吾足知曹公待我甚厚。奈吾受刘将军恩厚,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可见他内心还是很不安的,因此他要“立效以报曹公,然后方去”,否则就不是重义之士。关羽为曹操杀了袁绍大将颜良、文丑,但仍感到“尚有余恩未报”。当他最后离开曹操时,留下一封饱含深情的辞信,流露着无限的感慨:“三思丞相之恩,深如沧海,返念故主之义,重若丘山。去之不易,住之实难。事有先后,当还故主。”这才是重义的关羽离开曹营时的真实的思想反映,足以说明他在曹营确实经受了一场忠义的考验,也惟其如此,才更显现出他对刘备“义不负心,忠不顾死”的披肝沥胆之志。
在封建伦理道德中,君臣关系属于“三纲”之首,它的具体体现就是忠。孔子说:“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事君,能致其身”,(《论语·学而》)都是要求臣对君尽忠,死而后已,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君为臣纲”一直被奉为万古不变的最高信条。在封建道德观念中,忠又常和义联系在一起,义,有时指兄弟关系,“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有时也指君臣关系。在《三国演义》中,忠义占有突出的地位它不但是区分正面人物、反面人物的主要标志,而且是维系尊卑上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按照封建正统观念,忠又是高于义的。关羽的忠义观却是“忠中有义,义中有忠”,而且又常常是义在忠之上。关羽为了刘备,不但做到“降汉不降曹”,“身在曹营心在汉”,而且还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历经艰险投奔了刘备。最后他兵败麦城,在性命攸关之际义正辞严地回拒了诸葛瑾的劝降,“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改其节”,“身可损,名可垂于竹帛也”,终于为刘备尽义而死。很明显,关羽对刘备的义,包含着一个新的因素,这使它从维系尊卑上下关系的原则中下降到一般人中间,成为他们在患难之中互相扶持、同甘共苦的精神纽带,这不能不是对“三纲”的突破。清代章学诚正是在这一点上指责《三国演义》:“《演义》之最不可训者,‘桃园结义’,甚至忘其君臣,而直称兄弟,,,,”当然这是针对“桃园结义”不是史实而是虚构而言的,但这正是《三国演义》具有积极进步意义的一个方面。关羽重义还体现在他的道德修养上。在《三国演义》中,关羽的一言一行,无一不符合儒家所提倡的道德修养的最高标准。在封建伦理观念中,义往往成为评价一个人行为的标准,这一点董仲舒表述得最明确:“以仁安人,以义正我”,“义者谓宜在我者”,都是要求人们自觉地用义来约束自己的言行,遵守封建的伦理纲常。它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对待“义和利”与“志和功”(动机和效果)关系的态度上,而关羽在这两个方面都堪称榜样。1.关羽的忠义是重义轻利的。他真正做到了“正其谊不谋其利”(《汉书·董仲舒传》),“大丈夫重义如泰山,轻利如鸿毛”(傅玄《傅子》)。他“挂印封金”即是最好的例子。其次,在志与功的关系上,关羽又“明其道不计其功”(《汉书·董仲舒传》),最有代表性的便是他义释曹操。曹操在赤壁之战中败走华容道,遇到奉令拦截的关羽,即以“言而有信”提醒关羽当年立下的“以死答之,乃某之志”的誓言,又引用“古之人,大丈夫处世必以信义为重”的《春秋》经义来攻心,关羽“低首良久不语”,最后长叹一声,放走曹操。这一情节是经过作者加工改写的。在《三国志平话》中,曹操虽以义来劝说关羽,但关羽却不为之所动,申明“军师言令”。曹操绝望之中忽然“面生尘雾”,这才得以脱险。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把老天的功劳算到了关羽的头上,而关羽也就因此而获得了“彻胆长存义,终身思报恩”,“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的美名。2.关羽的忠义体现了作者的审美理想。关羽义释曹操,曾被人指责为敌我不分,是从个人角度出发不顾政治原则、不顾大局的行为。其实,如果从突出关羽的义这一角度看,关羽释曹是最能体现作者创作意图的。评价一个人行为的善恶,看重动机不管其效果,这是长期以来儒家所提倡的道德规范,关羽义释曹操,正是这一道德的生动体现。关羽既“报主之志坚”,又“酬恩之谊重”,这看来似乎是矛盾的两方面,如今都在“义”这一点上得到统一。孔子言杀身成仁,孟子言舍身取义,都是讲当义和性命相冲突时,就以生命换取义,而关羽正是这样做的。毛宗岗对这一回评点:“拼将一死酬知已,致令千秋仰义名”,一语道破关羽义释曹操的实质。经过这样的艺术处理,关羽重义的品质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从而实现了作者的审美理想,同时也满足了当时群众的审美需要。这就是“关羽义释曹操”的故事至今还活跃在戏曲舞台上,保持着旺盛生命力的原因。毫无疑问,关羽的义,是属于封建道德范畴。对封建的道德观,我们可以进行具体的分析,并非一棍子打倒了事。《三国演义》的成书,曾经经历过几百年的民间艺人的集体创造,是在民间说话、戏曲艺术的基础上产生的,然后经过罗贯中的加工编写。它既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理想,又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感情和愿望。在书中许多人物身上,倾注了处于社会中下层的人民,尤其是新兴市民的思想感情,带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具体到关羽对刘备的忠义,既有符合“三纲”中君臣之义的一面,又有突破“三纲”的“名为君臣,实为兄弟”的一面,而且后者较之前者影响更大。从关羽的道德修养来看,他重义轻利,不屈服于任何环境,真正保持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的伟大人格。这应是封建伦理中民主性的精华。三、关羽是历史上忠义的理想化的完美典型关羽的“义”决不是一般义气,而是披肝沥胆,义无反顾,比泰山还重,比生命还珍贵,它经受了各种严峻的考验。作者宣扬关羽的“义”,贯穿了刘、关、张从结义到尽义的整个过程。尤其是关羽追随刘备,“效死勿去”,并非真正受恩图报,因为那时的刘备还处在角逐沙场、漂泊无定、甚至常无立身之地的艰难逆境。他们患难相扶,祸福同当,这就体现了人民所理想的义气,符合人民群众的道德观念。关羽的义的内涵是如此丰富,致使这一人物在历史上同时受到了统治阶级和广大群众的赞扬。一方面,他被封建统治者一再推崇,进爵封庙。同时,中下层知识分子也向往关羽和刘备“君臣加兄弟”的关系。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崇尚他的重义品质,往往以此来鼓舞自已在患难之中同心休戚,组织队伍与统治阶级抗争。关羽这一人物,无论过去和现在,都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独具特色的一个光辉的艺术典型。四、关羽忠义的历史局限性当然,如果不加分析地全盘肯定《三国演义》中关羽的“义”,也是片面的、有害的。这种“义”一般说来是建筑在以个人为中心的脆弱的基础上的,常常缺乏原则性。只要有恩于我,不管是朋友也好,敌人也好,都以恩义为重。不能负“义”。为了“义”,可以不顾一切,不惜采取错误的行为,造成严重的恶果。所以它体现在关羽身上就会出现降曹、报曹、放曹,敌我不分、为敌效力的情况。对这种历史的局限我们必须作出科学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够正确地对待历史文学遗产。参考文献:(1)张耒.明道杂志(丛书集成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3.(2)丘振声.三国演义纵横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3.(3)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5.(4)钟兆华.元刊全相平话五种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89.(5)叶维四.冒炘《三国演义》创作论.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原载:《文教资料》2009年第30期
范文四:忠义英雄关羽六(3)班  黄焕龙   小 荷 作文网“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每当唱到这首歌,我就想起了,《三国演义》中的真情真义,豪言状语,兄的情怀,其中有一个人令我敬佩,那就是忠义英雄关羽!无论是关云长单刀赴会,水淹七军,刮骨疗伤,过五关斩六将,……都展现了英雄关羽的忠义之举,智勇之能,其虎牢关的英勇,这些都是英雄关羽的壮举,没人可以替代!其实在当时,见风使舵已成气候,哪国强大就降哪国的亦不少见,像马超,姜维,张松……或许在当时会威名远扬,但当历史沉淀到今日,他们也就暗淡无光了,可关羽,他放着好日子不过,但关羽宁死不降,蜀国的耻辱就是关羽的耻辱,所以他义无反顾的反抗,所以人们今天还记念他。关羽,演绎了千年不变的忠义和精神,他是真正的英雄!
范文五:《三国演义》没有《红楼梦》的凄婉哀怨,没有《西游记》的神奇缥缈,她是一首凡人用血肉之躯谱写的历史壮歌。翻开书本,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犹如站在我的眼前,拿千军万马驰骋疆场,残垣断壁,血肉成河的场面深深震撼着我的心灵。那种开天辟地的气势,感染着每一个人。  滚滚长江东逝去,浪花淘尽英雄。  “汉末才无敌,云长独出群,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昭然垂万古,不止冠三分。”  “人杰唯追古懈亮,士民争拜关云长,桃园一日兄和弟,俎豆千秋帝与王,气挟风雷无匹敌,忘垂日月有光芒。至今庙貌盈天下,古树寒鸦几夕阳。”  这两首诗都是人们提来赞美关羽的。的确,关羽至始至终都不失英雄的本色。  关云长单刀赴会,水淹七军,刮骨疗毒……这些故事都将关羽的忠义之举,智勇之能一展无遗。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麦城之战失败,关羽面临着心与血的选择,以他的才能,一旦受降,富贵权利会一拥而至。但是“玉可碎不可损其白,竹可破不可损其节。”他背负着忠君的沧桑和巍峨,透着不尽的壮烈与苍凉,留给世人一个从容赴死的背影……  曹操,不得不说他是一个极具心机的人,为了得到关羽,让其忠心于己,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又送金银珠宝又送绫罗绸缎,可关羽并未把这些礼物私纳囊中,而是把它们都交给了两位嫂嫂,,可见关羽对两位嫂嫂的敬重之意,得知刘备的下落,他立即带上嫂嫂,过五关,斩六将,直奔刘备的所住之处。  或许有人会说,这有什么,我也能做到。可在当时,见风使舵已成气候,哪国强大就降哪国的亦不可少,像马超,姜维……或许他们在当时威名远扬,但历史沉淀到今日,他们也就淡然无光了,一臣侍奉二主可以长安乐,可关羽视死如归,宁死不降,他的忠与义令人敬佩。  关羽,字云长,他演绎了千年不变的精魂,演绎了荡气回肠的凝重,忠义永存,英雄无愧!
六年级:珺倾樱晗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范文六:五个方面来表现关羽的忠义关羽是《三国演义》中重笔刻画的人物之一,他武艺高强,神勇盖世,同时又“义不负心,忠不顾死”,是忠义的化身。笔者以为《三国演义》是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表现关羽的忠义的:一、为义而盟。关羽杀了本处势豪,逃难江湖,闻招军破贼,前来应募,结果与刘备,张飞幸遇,交谈甚是相投,于是三人在张飞庄后桃园结为兄弟。这是第一回开篇所述。标题不说“结拜”“结盟”,而说“结义”。誓曰:“背义忘恩,天人共戮!”可以说,“义”起领全篇,又贯穿全篇,成为全书中的一个神眼。守义者便颂,背义者则伐,不论身在何方,皆用“义”来作褒贬的界限。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三国鼎立,魏吴蜀相争,本无是非正邪之分,但小说就是要把蜀汉写作正面,曹魏定成反面,很多人对此不解以至反感,其实,这里面还是一个“义”在起作用。刘关张重义,曹操背义,曹操最初行刺董卓不果,逃跑时对款待他的吕伯奢一家九口,悉数杀尽,并且大言不惭地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正是背义的宣言。作者抓了一个“义’字,也使全书有了神韵。关羽忠义一生,最后中了东吴吕蒙陆逊的计,战败被俘而死。刘关张结义之后,便把相互之间的命运紧紧连在了一起。结果张飞蛮干,在军中制办白旗白甲,三军挂孝伐吴,并且怒打要求放宽时限的下级军官,终于激怒范疆、张达。二人杀了张飞然后夜投东吴.张飞为“义”而死,其间有冤亦有愚。刘备在关羽被害之后,执意伐吴,被众人劝阻,似乎明白当下应集中精力对付曹魏,联吴讨魏的策略不能改变。但张飞一死,刘备再也不能冷静分析形势,而是为“义”而动,兴兵伐吴,结果促成魏吴联盟,最终战败,病死白帝城。刘备为“义”而死,其间有误亦有命。桃园三结义,三人焚香盟誓:“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刘关张三人皆一生重义,相对而言,关羽的重义之举,更为完美一些。二、守义而战。兴兵之初,诸侯会集,共讨汉贼。刘备投奔,并不被看重,只因是帝室之胄,才被袁绍赐于末座。关羽张飞叉手侍立于后。恰好华雄到寨前大骂搦战,接着几名大将出寨迎战,均被华雄斩于马下。关羽请战,并非于己邀功,实为刘备争位。面对强敌,关羽不饮热酒,“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大战华雄,瞬间即胜。“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这段精妙的侧面描写,历来为评论家看好,正面不着一字,尽得“斩”字风流。从关羽“又手侍立于后”便能看出他对刘备“末位”的愤懑不满,斩华雄应是关羽全然为“义”而战之一证。在关羽的戎马生涯中.守义而战的例子还不少,其中最典型的例子要数斩颜良,诛文丑。当时兵败,刘备附绍,关羽降汉,兄弟之间互不知晓,关羽领命与颜良对阵,首先是想打听刘备下落,以便尽早相聚。二是报曹操的不杀之思,以尽信义之举。斩杀二将,颇显关羽神威。颜良不可一世,连斩曹部二将,关羽出阵,快马飞刀,突出一个“速”字。诛文丑,又有一个“巧”字,先是用计令文军大乱,然后截住厮杀,取胜亦速。此乃守义而战。此后,关羽进军,闻知刘备确在绍部,欲星夜而往,“但恨吾斩绍二将,恐今事变矣。”一个“恨”字,现出多少忠心与信义。三、重义而动。在关羽的心目中,刘备的利益高于一切。在小沛为吕布追杀,兵败之后,刘备暂投曹操,用韬晦之计巧过难关。身在曹营,刘后园种菜,亲自浇灌,曹操却邀刘饮酒时,说出“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闻言大惊,手中所执匙筋,不觉落于地下,后借雷声掩饰。就在煮酒论英雄之时,关羽、张飞闻知刘备被请走,立即“撞入后园,手提定剑,突至亭前,左右拦挡不住。”见到刘备与曹操之后,两人便按剑而立。尊刘护刘,由此可见一斑。这样的例子,在书中不胜枚举。四、护义而降。刘关张早期根基不稳,不断依附他人以保全自身,又不断寻机自立,徐州、小沛几收几失。关羽自守下邳,保护着刘备妻小。曹操大军压境,张辽在关羽失城困窘之中前来劝降,晓以利害,关羽也自知不降必死。按勇士之志,可杀而不可辱,可死而不可降,但关羽正肩负着保护刘备妻小的重任,弃任而死,似有不义,因此,便有降曹一段。但关羽又不同一般降将,他要降汉不降曹,还要让刘备家小得到皇叔俸禄善赡,并且一经知晓刘备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这样的投降,恐怕古今中外难找第二,但关羽就是关羽。曹操爽快答应三条之后,关羽又让曹操退军,容他人城禀告刘妻,这真有些得寸进尺。但其间全然没有一点私心私利,都在忠刘“义”上。护义而降之后,还有一个细节,即关羽随曹军班师还许昌。“关公收拾车仗,请二嫂上车,亲自护车而行。于路安歇馆驿,操欲乱其君臣之礼,使关公与二嫂共处一室。关公乃秉烛立于户外,自夜达旦。毫无倦色。操见公如此,愈加敬服。”这个细节看起来平常,但足见曹操奸诈。当初张辽向他禀呈关羽三约时,他不允“但知玄德信息,虽远必往”一条,认为“然则吾养云长何用?此事却难从。”是张辽劝他“更施厚恩以结其心”,方才应允。曹操看出,仅凭施恩,难以留住关羽,而乱了他的君臣之礼,关羽自己也不便再 去投刘备了。使其与嫂共处一室,实属为人所不齿之下策,但曹操却做得出来。关羽光明磊落,夜立户外,其忠义之心更是跃然纸上。《三国演义》写降事比比皆是,但不是无奈,便是不义,唯有关羽、黄忠之降,写出了光明与大义。五、奉义而辞。关羽知晓刘备下落之后,立即辞别曹操,曹操避而不见,便不辞而别。一路上,由于没有拿到曹操文书,守将一一阻拦,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演出了流传千古的夺路之争,也写就了关羽忠义最有气势的篇章。可以说,到这里,全书对关羽忠义性格的刻画既是高潮,也是完成。在过关斩将的过程中,关羽每到关口。总是下马施礼,好言求路。总是对方不允,先行动武之时,才被迫反抗,杀将求路,对其余军士,一概晓以缘委,不予诛杀。并且把刘备的两个妻子甚是看重,精心护卫,不让出一点差错。即使受了箭伤,亦毫不怠慢,其忠义之心,着实天地可鉴。从思想性格的刻画而言,到了过五关,斩六将,关羽的忠义形象已经完成。此后还有诸多义举,最典型的是义释曹操。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在诸葛亮的精心设计下,终于有了一次捉拿曹操的机会。如果消灭曹操,掌握北方,便有了压倒孙吴之势,平定天下,兴复汉室的大业就可能成为现实。但关羽与曹操面对面的时候,竟不忘旧恩,心中不忍,放走曹操,正是这一放,使蜀汉江山永在下风,诸葛亮晚年六出祁山,终不能灭魏,反而出师未捷身先死。关羽义释曹操,当作对蜀汉不义而论。从以上五个方面的表现可以看出:关羽的忠义思想确实具有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基础,有着相当复杂的内容。这种忠义思想,有如下特点:第一,好汉不从二主。关羽一旦跟了刘备,便铁了心,万变不改,万死不辞。关羽的“义”,是信义,义气。关羽追随刘备,在三方争斗中,屑弱势的一方,尤其是早期,屡屡兵败,没有立足之地,但他意志坚定,决不动摇。为了保全刘备妻小,他一度暂附曹营,曹操为了收买他,三天小宴,五天大宴,达到无所不予的地步,但他毫不动心,一旦打听到刘备的去处,任何力量都不能阻他前行。关羽的重义,达到了对其他一切都看轻的程度。这是值得肯定的。第二,言行为义而动。关羽的言行,始终与“义”连在一起,为了“义”,他可以快马飞刀,令人头落地,也可以勒转马头,让敌首逃跑;可以勇斩强敌,转瞬取胜,也可以心头不忍,刀下留人;可以不睬军师,自行其事,也可以俯首听命,忠心效力。他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都是受“义”的牵制,为“义”而动。“义”高于一切。第三,重义不惜废公。关羽的“义”,有浓厚的个人义气的成份,华容道放走曹操,是因义害公之举,不足为训。《三国演义》写到此处,多次提到“义”,如借曹操之口说:“大丈夫以信义为重。将军深明《春秋》,岂不知庚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乎?”又偌作者之口说“云长是个义重如山之人,想起当年 曹操许多恿义,与后来五关斩将之事,如何不动心?”这真是把害义写成了熏义,这样的“义”,实不足取。关羽为孙权所害,《三国演义》颂之曰:“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气挟风雷无匹敌,志垂日月有光芒。”褒扬之重,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关羽亡后,在玉泉山显圣护民,乡人感其德,就于山顶建庙,四时致祭。这恐怕是最早的关庙了。随着关羽忠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关羽从历史上的忠臣形象成为万众效仿的偶像,他的地位也从臣到帝。在明清两朝,对关羽的崇拜达到高潮。到处修建关帝庙,长年烟火不断,成为民间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从我们荆州市来讲,为关羽修建的庙宇楼阁更是繁多,稍大一些的村镇,镇镇都有关帝庙,江陵与沙市城区更有规模较大的关帝庙,沙市中山公园内还建有春秋阁,与孙叔敖墓相邻,成为城内的重要景现。对关羽的推崇,对忠义思想的颂扬,从关帝庙这一特有的形式中表现出来。对这样一种文化现象,我们有必要探究一下其间的精神内涵,即文化底蕴。笔者研究粗浅,提出几点看法,请专家们指正。第一、忠义与儒家思想结合在一起,传递出正直的处世原则。在《三国演义》中,关羽与《春秋》实在联系不多,但作者却有意识地把关羽的忠义纳入儒家的思想体系。称赞他“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又说“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关羽奉是一名武将,征战一生,就是由于忠义。才成了儒家学说的履行者。可见,崇关与尊孔是一致的。孔子的儒家学说与关羽的忠义思想,传递出正直的处世原则,这一点是非常鲜明的。作为一种精神导向,关帝庙连年不断的朝圣活动,应当说是一种趋善的行为。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关羽就是一十大好人、大善人,要去学习他,效仿他。在我们国家,有着上千年的尊孔的历史,孔子的学说,具有很强的规范人的行为的力量,是一种准则,这是不能随意抹杀的事实。而对关羽的推祟,倡导忠于国君,讲究信义,使孔学的规范作用进一步加大,进一步具体化了。第二、忠义与报效国家结合在一起,传递出一种有为的进取精神。关羽从民间义士到蜀国栋梁,走了一条报效国家,进取有为的道路。他的人生轨迹实质上也成为一种精神向导,引导人们走进取之路。中国历史上还出现过许多的民族英雄,他们赤胆忠心,为国为民,写下了许壮丽的篇章,如岳飞、郑成功等等,这些英雄人物也都在人民群众心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关帝庙常常把关羽与这些英雄人物联系在一起,有些地方建庙,干脆以“关岳庙”命名,这种精神传播更加直接明了。在我们荆楚大地,不论是关帝庙还是关岳庙,都非常突出地向人们传递了报效国家,奋进有为的思想。“男儿志四海”成为民众中间的时尚与追求。一代接着一代的荆楚儿女读书习武,应考投军,每一个朝代都出了许多志士名人,他们的生活历程,都有着忠义思想的探深烙印。第三、忠义与清正廉洁联系在一起,传递出一种为国为民的人生追求。在沙市中山公园,春秋阁是专门为弘扬关羽的忠义思想而修建的,楼阁里面,有关羽塑像一座,关羽一手持着青龙僵月刀,一手捧着孔子《春秋》专心研读。在春秋阁旁,是楚国名士孙叔敖之墓,孙叔敖是春秋时期楚国令尹,为官清廉,享誉一方。据考证,孙叔敖死后,楚国出现多处他的墓冢,大多为衣冠幂,说明老百姓怀念之深。中山公园里的墓也是衣冠冢,墓与阁连在一起,不是没有道理的,这就是把忠义与清正廉洁联系在一起,人们来到这里,凭吊两位先人的英灵,传颂他们的故事,并不断用他们的事迹激励后人。因为有了这样的墓,阁景点,周围的居民都知晓其中的故事,并且用这些故事来教育小孩子,传播一种清正的文化思想。正是因为关帝庙的普及,其精神得到广泛传扬,许多家庭的家教都以此为内容,可见其深入人心,影响广泛。应该说,在长期崇尚关羽忠义思想的历史演变中,关帝庙的文化底蕴,集中了其中优秀的,本质的一面,因此,是进步的,有价值的。关帝庙得以经久不衰,也是有民众基础的。据说,《三国演义》中的另一个人物刘掸死后,也曾在成都为其修了庙宇,但这个亡国之君没有群众根基,人们讨厌,庙也被拆掉了,而关帝庙遍及全国,尤其是在荆州,历代修建,受人瞻仰,没有深刻的文化底蕴是办不到的。当然,我们也还是应当看到,关羽的忠义思想,确实有着以义害公的成份,有太重个人义气的成份,这种负面的东西,也十分自然的对后人带来负面影响,这种界限,我们现在必须分清楚。正是因为有了负面的成份,关羽本人在过关斩将之后,一直发展不顺,不是太骄,便是太软,以致最后大意轻敌,败在年轻的东吴人陆逊手中。这本身也是一个历史的教训。所以,关羽的最后悲剧,也是与“义”有关连的。新中国建立之后,城镇上的关帝庙大多被拆除了,到了文革期间,更是荡然无存。现在,在有些地方又开始复建,尤其是在一些乡镇,关帝庙又燃起了香火。时代的发展,会给关帝庙不断融入新的文化内涵,这是不容量疑的。让我们在继承中发展,在继承中扬弃。五个方面来表现关羽的忠义关羽是《三国演义》中重笔刻画的人物之一,他武艺高强,神勇盖世,同时又“义不负心,忠不顾死”,是忠义的化身。笔者以为《三国演义》是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表现关羽的忠义的:一、为义而盟。关羽杀了本处势豪,逃难江湖,闻招军破贼,前来应募,结果与刘备,张飞幸遇,交谈甚是相投,于是三人在张飞庄后桃园结为兄弟。这是第一回开篇所述。标题不说“结拜”“结盟”,而说“结义”。誓曰:“背义忘恩,天人共戮!”可以说,“义”起领全篇,又贯穿全篇,成为全书中的一个神眼。守义者便颂,背义者则伐,不论身在何方,皆用“义”来作褒贬的界限。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三国鼎立,魏吴蜀相争,本无是非正邪之分,但小说就是要把蜀汉写作正面,曹魏定成反面,很多人对此不解以至反感,其实,这里面还是一个“义”在起作用。刘关张重义,曹操背义,曹操最初行刺董卓不果,逃跑时对款待他的吕伯奢一家九口,悉数杀尽,并且大言不惭地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正是背义的宣言。作者抓了一个“义’字,也使全书有了神韵。关羽忠义一生,最后中了东吴吕蒙陆逊的计,战败被俘而死。刘关张结义之后,便把相互之间的命运紧紧连在了一起。结果张飞蛮干,在军中制办白旗白甲,三军挂孝伐吴,并且怒打要求放宽时限的下级军官,终于激怒范疆、张达。二人杀了张飞然后夜投东吴.张飞为“义”而死,其间有冤亦有愚。刘备在关羽被害之后,执意伐吴,被众人劝阻,似乎明白当下应集中精力对付曹魏,联吴讨魏的策略不能改变。但张飞一死,刘备再也不能冷静分析形势,而是为“义”而动,兴兵伐吴,结果促成魏吴联盟,最终战败,病死白帝城。刘备为“义”而死,其间有误亦有命。桃园三结义,三人焚香盟誓:“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刘关张三人皆一生重义,相对而言,关羽的重义之举,更为完美一些。二、守义而战。兴兵之初,诸侯会集,共讨汉贼。刘备投奔,并不被看重,只因是帝室之胄,才被袁绍赐于末座。关羽张飞叉手侍立于后。恰好华雄到寨前大骂搦战,接着几名大将出寨迎战,均被华雄斩于马下。关羽请战,并非于己邀功,实为刘备争位。面对强敌,关羽不饮热酒,“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大战华雄,瞬间即胜。“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这段精妙的侧面描写,历来为评论家看好,正面不着一字,尽得“斩”字风流。从关羽“又手侍立于后”便能看出他对刘备“末位”的愤懑不满,斩华雄应是关羽全然为“义”而战之一证。在关羽的戎马生涯中.守义而战的例子还不少,其中最典型的例子要数斩颜良,诛文丑。当时兵败,刘备附绍,关羽降汉,兄弟之间互不知晓,关羽领命与颜良对阵,首先是想打听刘备下落,以便尽早相聚。二是报曹操的不杀之思,以尽信义之举。斩杀二将,颇显关羽神威。颜良不可一世,连斩曹部二将,关羽出阵,快马飞刀,突出一个“速”字。诛文丑,又有一个“巧”字,先是用计令文军大乱,然后截住厮杀,取胜亦速。此乃守义而战。此后,关羽进军,闻知刘备确在绍部,欲星夜而往,“但恨吾斩绍二将,恐今事变矣。”一个“恨”字,现出多少忠心与信义。三、重义而动。在关羽的心目中,刘备的利益高于一切。在小沛为吕布追杀,兵败之后,刘备暂投曹操,用韬晦之计巧过难关。身在曹营,刘后园种菜,亲自浇灌,曹操却邀刘饮酒时,说出“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闻言大惊,手中所执匙筋,不觉落于地下,后借雷声掩饰。就在煮酒论英雄之时,关羽、张飞闻知刘备被请走,立即“撞入后园,手提定剑,突至亭前,左右拦挡不住。”见到刘备与曹操之后,两人便按剑而立。尊刘护刘,由此可见一斑。这样的例子,在书中不胜枚举。四、护义而降。刘关张早期根基不稳,不断依附他人以保全自身,又不断寻机自立,徐州、小沛几收几失。关羽自守下邳,保护着刘备妻小。曹操大军压境,张辽在关羽失城困窘之中前来劝降,晓以利害,关羽也自知不降必死。按勇士之志,可杀而不可辱,可死而不可降,但关羽正肩负着保护刘备妻小的重任,弃任而死,似有不义,因此,便有降曹一段。但关羽又不同一般降将,他要降汉不降曹,还要让刘备家小得到皇叔俸禄善赡,并且一经知晓刘备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这样的投降,恐怕古今中外难找第二,但关羽就是关羽。曹操爽快答应三条之后,关羽又让曹操退军,容他人城禀告刘妻,这真有些得寸进尺。但其间全然没有一点私心私利,都在忠刘“义”上。护义而降之后,还有一个细节,即关羽随曹军班师还许昌。“关公收拾车仗,请二嫂上车,亲自护车而行。于路安歇馆驿,操欲乱其君臣之礼,使关公与二嫂共处一室。关公乃秉烛立于户外,自夜达旦。毫无倦色。操见公如此,愈加敬服。”这个细节看起来平常,但足见曹操奸诈。当初张辽向他禀呈关羽三约时,他不允“但知玄德信息,虽远必往”一条,认为“然则吾养云长何用?此事却难从。”是张辽劝他“更施厚恩以结其心”,方才应允。曹操看出,仅凭施恩,难以留住关羽,而乱了他的君臣之礼,关羽自己也不便再 去投刘备了。使其与嫂共处一室,实属为人所不齿之下策,但曹操却做得出来。关羽光明磊落,夜立户外,其忠义之心更是跃然纸上。《三国演义》写降事比比皆是,但不是无奈,便是不义,唯有关羽、黄忠之降,写出了光明与大义。五、奉义而辞。关羽知晓刘备下落之后,立即辞别曹操,曹操避而不见,便不辞而别。一路上,由于没有拿到曹操文书,守将一一阻拦,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演出了流传千古的夺路之争,也写就了关羽忠义最有气势的篇章。可以说,到这里,全书对关羽忠义性格的刻画既是高潮,也是完成。在过关斩将的过程中,关羽每到关口。总是下马施礼,好言求路。总是对方不允,先行动武之时,才被迫反抗,杀将求路,对其余军士,一概晓以缘委,不予诛杀。并且把刘备的两个妻子甚是看重,精心护卫,不让出一点差错。即使受了箭伤,亦毫不怠慢,其忠义之心,着实天地可鉴。从思想性格的刻画而言,到了过五关,斩六将,关羽的忠义形象已经完成。此后还有诸多义举,最典型的是义释曹操。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在诸葛亮的精心设计下,终于有了一次捉拿曹操的机会。如果消灭曹操,掌握北方,便有了压倒孙吴之势,平定天下,兴复汉室的大业就可能成为现实。但关羽与曹操面对面的时候,竟不忘旧恩,心中不忍,放走曹操,正是这一放,使蜀汉江山永在下风,诸葛亮晚年六出祁山,终不能灭魏,反而出师未捷身先死。关羽义释曹操,当作对蜀汉不义而论。从以上五个方面的表现可以看出:关羽的忠义思想确实具有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基础,有着相当复杂的内容。这种忠义思想,有如下特点:第一,好汉不从二主。关羽一旦跟了刘备,便铁了心,万变不改,万死不辞。关羽的“义”,是信义,义气。关羽追随刘备,在三方争斗中,屑弱势的一方,尤其是早期,屡屡兵败,没有立足之地,但他意志坚定,决不动摇。为了保全刘备妻小,他一度暂附曹营,曹操为了收买他,三天小宴,五天大宴,达到无所不予的地步,但他毫不动心,一旦打听到刘备的去处,任何力量都不能阻他前行。关羽的重义,达到了对其他一切都看轻的程度。这是值得肯定的。第二,言行为义而动。关羽的言行,始终与“义”连在一起,为了“义”,他可以快马飞刀,令人头落地,也可以勒转马头,让敌首逃跑;可以勇斩强敌,转瞬取胜,也可以心头不忍,刀下留人;可以不睬军师,自行其事,也可以俯首听命,忠心效力。他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都是受“义”的牵制,为“义”而动。“义”高于一切。第三,重义不惜废公。关羽的“义”,有浓厚的个人义气的成份,华容道放走曹操,是因义害公之举,不足为训。《三国演义》写到此处,多次提到“义”,如借曹操之口说:“大丈夫以信义为重。将军深明《春秋》,岂不知庚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乎?”又偌作者之口说“云长是个义重如山之人,想起当年 曹操许多恿义,与后来五关斩将之事,如何不动心?”这真是把害义写成了熏义,这样的“义”,实不足取。关羽为孙权所害,《三国演义》颂之曰:“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气挟风雷无匹敌,志垂日月有光芒。”褒扬之重,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关羽亡后,在玉泉山显圣护民,乡人感其德,就于山顶建庙,四时致祭。这恐怕是最早的关庙了。随着关羽忠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关羽从历史上的忠臣形象成为万众效仿的偶像,他的地位也从臣到帝。在明清两朝,对关羽的崇拜达到高潮。到处修建关帝庙,长年烟火不断,成为民间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从我们荆州市来讲,为关羽修建的庙宇楼阁更是繁多,稍大一些的村镇,镇镇都有关帝庙,江陵与沙市城区更有规模较大的关帝庙,沙市中山公园内还建有春秋阁,与孙叔敖墓相邻,成为城内的重要景现。对关羽的推崇,对忠义思想的颂扬,从关帝庙这一特有的形式中表现出来。对这样一种文化现象,我们有必要探究一下其间的精神内涵,即文化底蕴。笔者研究粗浅,提出几点看法,请专家们指正。第一、忠义与儒家思想结合在一起,传递出正直的处世原则。在《三国演义》中,关羽与《春秋》实在联系不多,但作者却有意识地把关羽的忠义纳入儒家的思想体系。称赞他“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又说“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关羽奉是一名武将,征战一生,就是由于忠义。才成了儒家学说的履行者。可见,崇关与尊孔是一致的。孔子的儒家学说与关羽的忠义思想,传递出正直的处世原则,这一点是非常鲜明的。作为一种精神导向,关帝庙连年不断的朝圣活动,应当说是一种趋善的行为。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关羽就是一十大好人、大善人,要去学习他,效仿他。在我们国家,有着上千年的尊孔的历史,孔子的学说,具有很强的规范人的行为的力量,是一种准则,这是不能随意抹杀的事实。而对关羽的推祟,倡导忠于国君,讲究信义,使孔学的规范作用进一步加大,进一步具体化了。第二、忠义与报效国家结合在一起,传递出一种有为的进取精神。关羽从民间义士到蜀国栋梁,走了一条报效国家,进取有为的道路。他的人生轨迹实质上也成为一种精神向导,引导人们走进取之路。中国历史上还出现过许多的民族英雄,他们赤胆忠心,为国为民,写下了许壮丽的篇章,如岳飞、郑成功等等,这些英雄人物也都在人民群众心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关帝庙常常把关羽与这些英雄人物联系在一起,有些地方建庙,干脆以“关岳庙”命名,这种精神传播更加直接明了。在我们荆楚大地,不论是关帝庙还是关岳庙,都非常突出地向人们传递了报效国家,奋进有为的思想。“男儿志四海”成为民众中间的时尚与追求。一代接着一代的荆楚儿女读书习武,应考投军,每一个朝代都出了许多志士名人,他们的生活历程,都有着忠义思想的探深烙印。第三、忠义与清正廉洁联系在一起,传递出一种为国为民的人生追求。在沙市中山公园,春秋阁是专门为弘扬关羽的忠义思想而修建的,楼阁里面,有关羽塑像一座,关羽一手持着青龙僵月刀,一手捧着孔子《春秋》专心研读。在春秋阁旁,是楚国名士孙叔敖之墓,孙叔敖是春秋时期楚国令尹,为官清廉,享誉一方。据考证,孙叔敖死后,楚国出现多处他的墓冢,大多为衣冠幂,说明老百姓怀念之深。中山公园里的墓也是衣冠冢,墓与阁连在一起,不是没有道理的,这就是把忠义与清正廉洁联系在一起,人们来到这里,凭吊两位先人的英灵,传颂他们的故事,并不断用他们的事迹激励后人。因为有了这样的墓,阁景点,周围的居民都知晓其中的故事,并且用这些故事来教育小孩子,传播一种清正的文化思想。正是因为关帝庙的普及,其精神得到广泛传扬,许多家庭的家教都以此为内容,可见其深入人心,影响广泛。应该说,在长期崇尚关羽忠义思想的历史演变中,关帝庙的文化底蕴,集中了其中优秀的,本质的一面,因此,是进步的,有价值的。关帝庙得以经久不衰,也是有民众基础的。据说,《三国演义》中的另一个人物刘掸死后,也曾在成都为其修了庙宇,但这个亡国之君没有群众根基,人们讨厌,庙也被拆掉了,而关帝庙遍及全国,尤其是在荆州,历代修建,受人瞻仰,没有深刻的文化底蕴是办不到的。当然,我们也还是应当看到,关羽的忠义思想,确实有着以义害公的成份,有太重个人义气的成份,这种负面的东西,也十分自然的对后人带来负面影响,这种界限,我们现在必须分清楚。正是因为有了负面的成份,关羽本人在过关斩将之后,一直发展不顺,不是太骄,便是太软,以致最后大意轻敌,败在年轻的东吴人陆逊手中。这本身也是一个历史的教训。所以,关羽的最后悲剧,也是与“义”有关连的。新中国建立之后,城镇上的关帝庙大多被拆除了,到了文革期间,更是荡然无存。现在,在有些地方又开始复建,尤其是在一些乡镇,关帝庙又燃起了香火。时代的发展,会给关帝庙不断融入新的文化内涵,这是不容量疑的。让我们在继承中发展,在继承中扬弃。
范文七:国人对关羽崇拜由来已久,现在在广东很多地方尤其风行,很多商铺都供奉关羽偶像,人们敬拜关羽是由于关羽的忠义,在这里我就关羽的忠义分析一下。
关羽的忠义表现在《三国演义》里所描述的“千里走单骑”和“华容道放曹”。
“千里走单骑”实际上是表现关羽对刘备的忠诚,在这一方面,忠诚实际上
是一种利益取向,不值得对忠诚加以推崇,要清楚的是你忠诚于什么。现代的伊斯兰恐怖分子,他们也是很忠诚于自己的信仰,敢为自己的信仰献身,但显然他们忠诚于错误的东西。另外,和关羽敌对的将领,他们也会忠诚于曹操、袁绍,在这样的忠诚所指导下,各为其主,显然是一种利益取向。所以关键看你忠诚于什么(制度、规则),而不是看你忠诚于(某个人)。我们显然不会赞扬一个忠诚的恐怖分子。一味的推崇忠诚,而不是看他忠诚于什么,最终会导致愚昧、奴性、奸诈、阳奉阴违。再有,假如历史改写,最后是由蜀国而不是魏国统一三国的话,中国人们将会在阿斗的统治之下,这样一个人的统治带给中国人的将会是悲哀多于幸福,或者未必比其他人好。所以关羽的忠诚对中国人基本是毫无意义的。他的忠诚实际上是在维护某个人(某些人)的统治,而不是正义的统治。实际上也是现在地方保护主义、山头主义的一个根源。还有一个简单的例子,狗大多是忠诚于主人的,当警察带着警犬上门抓捕罪犯的时候,罪犯的狗也会为保护它的主人和警犬搏斗,那么这个罪犯的狗和警犬哪个更忠诚呢?我想两者都是。“华容道放曹”所宣扬的关羽的义,实际上也很可能是中国腐败的一个根源,因为这是将个人利益置于国家、集体利益之上,一个简单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个观点,如果一个警察曾经得益于某甲,现在某甲犯了罪,如果这个警察因为曾经得益于某甲而放过他,那么这个警察就也构成了犯罪,而不是说这个警察有情有义。这样的利益冲突在国家机关人员当中应该是很常见的,当某个社会上的人曾有恩于某国家公职人员,现在这个社会上的人要托这个国家公职人员办理一件对他有利但违法的事,不办的话,就会难以面对这个有恩于他的人,办的话,就违法,同时可能伤害其他人的利益,伤害国家利益。关羽的“华容道放曹”的道德冲突也是这样,关羽在这里做了一个绝对错误的决定。在“华容道放曹”中,关羽放走了曹操,他的人情债倒是还了,但由于放走了曹操,导致战争还要延续很多年,直接导致了无数的百姓受战乱的伤害,多少人因此丧命,多少人失去家园。无论关羽怎样想的,他的“放曹”行为都是一种犯罪行为,因为他将个人的义置于国家(集体)的义之上,是人情大于法的源头。我们绝对不能说一个吃了强盗的包子而将强盗放过的狗是一个有义的狗。
范文八:【获奖名片】忠义双全为世虎臣【评价】1.在天下大乱之时,你奋勇而起,追随刘备,为兴复汉室,贡献一生。关云长,你是中华民族的铁血男儿!2.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水淹七军……武艺吓破曹军胆,忠义敢为万夫雄。你的勇敢热血,是中华民族赤胆忠心的魂,永远不屈屹立!你的执着信念,是天地间的浩然正气,将不灭永生!【颁奖词】智勇兼备,勇猛善战,你是武将中的神话。万人之敌,忠义双全,你是人臣中的传奇。手握青龙偃月刀,大喝一声,威震中华。【事迹】生于战火纷飞的年代,关羽从不忘记自己的道义,对兄弟不弃不离。中平元年,刘备组织了一支义勇军参与扑灭黄巾军的战争,关羽就在其中。他们桃园结义,情同兄弟,常一起同床而睡。一生追随刘备,不辞辛苦,随身守护。关羽智勇双全。与刘备下邳失散,关羽陷身曹营,刘备去投袁绍。关羽得知刘备下落,单人匹马,保护二家皇嫂千里寻兄。为护得皇嫂周全,关羽被逼无奈,过五关斩六将,最终在古城兄弟君臣夫妻相会。219年,刘备称汉中王,封关羽为前将军。同年关羽进攻荆州北部樊城,曹操派大将于禁救援。当时大雨令汉水暴涨,于禁所率领的七军都被大水淹没,将士纷纷往高处避水。而关羽则乘势坐大船进行攻击,大破敌军,威震华夏。他忠义两全,为报曹操恩义,放他败走华容道。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刘备的天下大业,用自己的一生在历史的长河中叙写了一个大大的“忠”字。真是可歌可泣!
范文九:论关羽忠义形象的双重特征内容摘要:关羽是民间在历史真实性基础上倾情注入了自己丰富的情感和爱好,经过艺术加工塑造出来的封建时代偶像,在关羽身上体现了封建社会忠义的全部丰富内涵,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高度凝聚,对协调社会关系秩序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在关羽的忠义观为人们所推崇敬仰的同时,由于它身上深深打上了封建时代的烙印,体现了儒家忠义的色彩,暴露出狭隘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制约了社会文明前进的步伐,必然又存在许多消极因素。本文通过丰富事例用历史辩证的方法全面阐述了关羽忠义观的正反两方面效应,充分肯定了关羽所表现的舍生取义的精神、蔑视荣华的气节、知恩图报的品质,也指出了关羽身上带有的忠一人而轻社稷、重私义而废公利、常骄矜而失大势的问题,认为对关羽忠义观要在扬弃的基础上,弃其糟粕,取其精华,这对我们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关键词:关羽 形象 忠义 特征前言《三国演义》中的关羽与诸葛亮、曹操被称为“三绝”。作者精心加工了一个个传奇故事,对关羽的传奇经历浓墨重彩,成功地塑造了关羽“精忠贯日月,大义薄云天”的忠义形象,“忠”包含对刘蜀集团的忠诚,对“上报国家,下安黎庶”誓言的恪守。“义”包含了“有恩必报”的人际关系准则,从而构成了关羽内在人格的支柱。关羽富有特殊的气质和精神,在人们的心里关羽就是忠义的杰出代表,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推崇,传诵一时。以往学者研究关羽的忠义时,往往走向两个极端,有的过分拔高关羽的忠义精神。而有的又过分贬低关羽的忠义行为。本文着力改变以往传统的关羽忠义的描写,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用辩证的眼光分析看待关羽的忠义观念,一方面通过描写关羽舍生取义的精神、蔑视荣华的气节、知恩图报的品质,肯定了关羽忠义的正面效应,关羽的这种忠义道德规范和伦理精神在中国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学习借鉴。另一方面又通过描写关羽忠一人而轻社稷、重私义而废公利、常骄矜而失大势,揭示了由于封建时代的局限性,关羽的忠义思想中又包含有诸多复杂的负面效应,必须坚决摒弃。一、关羽忠义观的正面效应关羽忠义精神有着悠久而浓厚的历史渊源。忠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忠义精神传播于古老的神州大地,构成了我们民族魂的要素之一,对我们民族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小说作者和广大人民倾情注入了自己丰富的情感和爱好,创造和美化了关羽的品质,使之更加理想化,体现了作者和人民群众的时代儒家审美趣味,对协调社会关系秩序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积极意义,其正面效应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舍生取义的精神。关羽自幼读书,学春秋大义,儒家强调“主忠信”,要求对君主忠诚不二、对兄长忠义、对朋友信义。关羽深受儒家忠义、仁义思想的影响,认为“生不能报国家,而背其兄,徒为人也!”桃园三结义,其誓词“同心协力,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就体现了关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也是这样实践的。这在《三国演义》败走麦城的章节中得到了非常充分的体现。由于未能及时攻取樊城,曹操遣大将徐晃率军增援樊城,致使关羽进攻受阻。孙权则乘虚袭夺了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北伐失败,退守麦城。《三国演义》通过被围困境、诸葛劝降、生命威胁三个情景来描写关羽的舍生取义。首先,在被围麦城时,关羽没有退缩,在自己已然负伤的情况下,而是仍意图夺回荆州,面对敌将挑衅勇敢迎战,清楚地表明了自己不变的“汉家”情结。其次,在东吴诸葛瑾劝降时,诸葛瑾以识时务者为俊杰,劝其早日归降。关羽义正辞严拒绝“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陨,名可垂于竹帛也。”忠义之气直冲云天。第三,在孙权以生命相威胁时,关羽厉声大骂,绝不贪生怕死而妥协,不惧生死,大义凛然。“吾与刘皇叔桃园结义,誓扶汉室,岂与汝叛汉之贼为伍”,表明了高尚的节操。一代名将,最后终于为刘蜀集团献出了生命,用自己宝贵的生命诠释了舍生取义的真谛,彰显了视死如归,坚韧不拨的精神。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儒家的荣辱观认为,生存必须以义为上,把人的道义价值看作高于物质利益,同时强调要把道德原则转化为行动主体的道德动机。关羽就是这种舍生取义精神的历史典型代表,为了成全忠义,他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关羽的品德、气节和忠义形象闪耀出愈加夺目的光彩,为后人所景仰。2、蔑视荣华的气节。关羽从桃园结义直至战死沙场,长达35年的岁月里,在当时社会混乱,王室衰微,群龙无首的形势下,他始终忠实蜀国,至死不渝,视金钱如粪土,不贪图个人富贵荣华,不舍弃义这个根本去追求富贵,不因为贪图安逸的生活而放弃对义的追求,这在弃曹归刘事件中表现最为突出。建安五年初,他被曹操所俘获,曹操当时为汉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实际已成为汉室太上皇。关羽追随的刘备始终处在不得势的境遇中,长期颠沛流离、仰人鼻息。《三国演义》此时将关羽置于强势曹操和弱势刘备的双向选择中,选择曹操意味着荣华富贵,选择刘备意味着苦累奔波。归曹后,关羽极受曹操礼遇和赏识,曹操以客礼待关公,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时而赐金银,时而送美女,时而赠战袍,时而送宝马,真是细致入微。而这些都不能动摇关羽为见兄长一面,虽万死不辞的决心。关羽身在富贵之中,美女金帛不足以动其心,高官礼遇不以移其志,新恩虽厚,旧义难忘,一举一动,一思一念,全在那存亡未卜、穷愁窘迫的结义兄弟身上,生则不背之,死则誓以共死。在得知刘备下落后,便毅然挂印封金,弃曹归刘,斩关夺路千里独行。义、利关系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一个主要论题,也是其伦理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追求荣华富贵是人的初始本能,儒家贵义贱利认为“义”重于“利”,反对见利忘义,索取不义之财,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关羽这种不恋高官厚禄,不图荣华富贵,不顾危难艰辛,始终忠于桃园之盟的高风亮节、耿耿丹心,如同皓月当空,体现了世人所共同追求的“凡人之性,莫不善义”的理想境界。3、知恩图报的品质。《三国演义》中有很多情节表现了关羽义不负心、忠不顾死和新恩虽厚、旧义难忘品质,从而使关羽的忠义思想熠熠生辉。只要有恩于己,关羽就必会报答,不管是眼前和日后。《三国演义》对关羽两种情况下的报恩都作了细致刻划。在他归刘之前,曹操命张辽探其口气,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可见,关羽虽然不肯弃刘降曹,但他知道自己欠曹操很多恩情,表示要对曹操报恩后方才归刘。为了早日回报曹操的恩遇,尽快能够寻找刘备,当袁绍征讨曹操时,关羽主动请命出战,杀颜良、诛文丑,攻破州县,立下一系列显赫战功。事后,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关羽仍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投奔先主。关羽离开曹操前,还留书一封“其有余恩未报,愿以侯之异日”,这就是日后报恩情结的流露,从而也为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埋下了伏笔。而这些都是缘于恩义,这从另一个侧面为关羽的忠义形象增添了浓重的一笔。知恩图报是儒家做人的起码道德,不能知恩图报,或者恩将仇报,以怨报德,那就是小人,甚至禽兽不如。由此而儒家有人、禽和君子、小人之辨。在关羽身上我们可以看见儒家这种知恩图报的品质,其信守诺言,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如此坦荡胸襟绝非常人可及。二、关羽忠义观的负面效应关羽忠义观根源于封建社会的大背景,当时环境强调对统治阶段忠贞不二,不能有丝毫的违背,封建社会阶级压迫极为严重,人民生活水深火热,需要义气来相互帮助,解脱所遭受的苦难,反抗统治阶段的迫害。因此,关羽忠义观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封建时代的烙印,暴露出狭隘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制约了社会文明前进的步伐,其负面效应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忠一人而轻社稷。 刘关张三人结义后,食则同桌,寝则同床,刘备“稠人广坐,关张侍立,终日不倦”,表现出了情同手足的兄弟之义。关羽的义带有一种报恩的色彩,更多的是与人之间的礼尚往来的义。《三国演义》描写曹操挟天子田猎,受礼于群臣,关羽首先出于忠君忠国、保存汉室刘氏天下的忠义思想,认为操贼欺君罔上,欲杀之。然而,刘备一个暗示就止住了关羽的行为。曹操欺君罔上行为使关羽面临着对君之忠和对兄之义的选择中,虽然关羽明知“今日不杀此贼,后必为祸”。但他仍听命于刘备。可见,关羽的对兄之义高于对君之忠。正是为了这样的义,关羽为了寻找刘备食不甘寝不安,一得知刘备去向,不辞千里万里立即出发投奔。关羽终究是三国时代封建割据势力的一个代表人物,他的忠义较为简单,他主要是尽忠于一人,那就是朋友而兄弟,兄弟而君臣的刘备。在封建社会,忠的最高体现就是忠君,忠君即是忠国。关羽所报的“国家”指汉室刘氏天下。对君之忠和对兄之义是由刘备汉室后裔这个纽带联系起来的,但在前期二者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关羽的忠义虽然首指对君之忠,但尤为突出之处还在于他的“义”,即对兄之义。“报国”与“不背兄”是一个整体,他既要忠义于国家,又要忠义于刘备。刘备虽然暂时无权后来却还是霸据一方的封建皇帝,也就是说他只是尽义于私,尽忠于个人,他所做的不是为了国家正义的事业,而是充当封建统治者争天下的工具。这种对某个政治集团或某个帝王的忠诚就不可避免地带有悲剧性色彩,这样的忠诚必然会发生扭曲变形,使事物发展偏离轨道,是极其危险的。2、重私义而废公利。封建社会的忠义和个人的恩义相分离是以失去原则为代价的。在关羽的忠义价值观念中,义要高于忠。当忠与义处于矛盾对立的时候,天平倒向义的一方,朋友之义高于一切,在大是大非面前,关羽一直将个人的感情凌驾于集团利益之上,一切行为均以个人恩怨和情感为转移,坚持以自己所推崇的“义气”行事,甚至不顾国家、集体的利益,这也正是关羽讲义气的最大弱点。华容道义释曹操是《三国演义》一个很经典的片段,关羽为了报答曹操以往对自己的恩德,在双方决战的严重关头放走了蜀汉集团的头号敌人,很典型的以私废公。华容道释曹对蜀汉集团的忠与拼将性命酬知己的义之间尖锐对立,将关羽陷入了两难的情感境地。从忠于蜀汉集团的立场来看,曹操是图谋篡逆的“汉贼”和死敌,绝对不能放过。但从个人关系来看,曹操对关羽可谓恩深义重,他很难下手捉住曹操。不放,谓之忠而不义;放之,谓之义而不忠。虽然关羽在理智与情感的巨大冲突中犹豫挣扎,处境十分矛盾。但是最后仍经不起曹操的软语求情,冒着犯军令状的危险,冒着对兄长和自己蜀汉事业背叛的危险放跑了曹操,也就是为了一己私恩而背叛了原则。用封建传统道德标准或者中国古典文学追求的审美理想来评判,“则义勇之气可掬”。如以政治标准和客观的眼光来评判,是敌我不分、轻重不分,应甘当军令。毛宗岗称赞关羽释曹是“拼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义名”,过分夸大了关羽之义,明显有失偏颇。3、常骄矜而失大势。“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失败”用来形容关羽再适合不过。关羽性格最大的问题就是骄傲狂妄、目中无人,轻视士大夫,这也使之成为历史上因骄傲自大而误事的反面典型。在长达35年的征战生涯中,关羽战胜了重重艰险,建立了赫赫功勋,成为三国闻名天下的勇将。但在这过程中也逐渐养成了他骄矜的品性。功劳越大,声望越高,骄矜越甚。《三国演义》有很多故事是反映关羽的骄矜自大,如欲与马超对决、不愿与黄忠同为五虎将等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正是由于他太强调个人英雄主义,凡事常违指令,任性而为,随意而行,只顾自己的个人喜好而考虑大局得失。可见关羽的忠义是短视、有缺陷的,不能称之为完美意义上的忠义。如刘备派关羽镇守荆州时,诸葛亮特意为他制定了“北拒曹操,东和孙权”的战略方针,而关羽上任后就把诸葛先生的话抛在脑后。孙权派葛谨去为自己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提亲,关羽却瞧不起孙权的孩子,大骂孙权的孩子是狗儿子,从而激怒了孙权。于是孙权联合曹操攻打关羽,使之陷于两面受敌的危险境地,结果荆州陷落,自己败逃至麦城。其实关羽在内心也是非常清楚联吴拒曹的重要性的,但是由于实际中不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导致错误行为,把本来可以结为盟友、共同抗曹的东吴集团视之为鼠辈,不听从诸葛丞相的军令,不重视执行联吴抗曹的既定国策,导致吴蜀矛盾的激化,不仅使自己走向灭亡,而且给蜀国带来了无可挽回的巨大灾难,蜀国自此由鼎盛走向衰落,在某种程度上说关羽要付很大的责任。结语关羽是作者极力歌颂赞美的艺术典型,是作者追求传统道德理想与人们审美理想的统一的结果,寄托着人们美好的人生理想。关羽的忠义观念都是封建伦理道德的核心思想,带有浓厚的儒家色彩,忠义观念有其积极性,也有其消极性,表现为多种形式,既有对君对国的忠,又有对友对民的义。关羽的忠义经过相互作用,产生了不同的结果。忠中有义,义中有忠。有时忠义又往往难以两全,但忠义不可调和的矛盾却在关羽的悲剧性中得到了统一、冶炼和净化,也最终使关羽的性格理想化,升华到了可歌可泣的境界。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虽然关羽的忠义观并不完美,但是瑕不掩玉。我们应用历史和辩证的眼光正确看待关羽的忠义观,取其精华,倡导重信取义的优良品行。弃其糟粕,摒却封建君主的愚忠和狭隘的个人之义,则关羽忠义精神对我们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参考文献:1、罗贯中,三国演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2、李希凡,论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形象.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3、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4、周兆新,三国演义考评.北京大学.1990.5、李双,孟子白话今译.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93.引言出处: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白话今译》16页2、生不能报国家,而背其兄,徒为人也!《三国演义》117页3、同心协力,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三国演义》3页4、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陨,名可垂于竹帛也。《三国演义》355页5、吾与刘皇叔桃园结义,誓扶汉室,岂与汝叛汉之贼为伍。《三国演义》356页6、凡人之性,莫不善义。《汉书·董仲舒传》25页7、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三国演义》118页8、其有余恩未报,愿以侯之异日《三国演义》123页9、稠人广坐,关张侍立,终日不倦《三国演义》7页10、今日不杀此贼,后必为祸。《三国演义》94页11、拼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义名。《三国演义》231页
范文十:《三国演义》关羽忠义形象的双重特征《三国演义》中的关羽与诸葛亮、曹操被称为“三绝”。作者精心加工了一个个传奇故事,对关羽的传奇经历浓墨重彩,成功地塑造了关羽“精忠贯日月,大义薄云天”的忠义形象。但同时由于封建时代的局限性,关羽的忠义思想中又包含有诸多复杂的负面因素。一、关羽忠义观的正面效应1、舍生取义的精神。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可见儒家的荣辱观认为生存必须“以义为上”,把人的道义价值看作高于物质利益,同时强调要把道德原则转化为行动主体的道德动机。关羽就是这种舍生取义精神的历史典型代表,为了成全忠义,他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儒家强调“主忠信”,要求对君主忠诚不二、对兄长忠义、对朋友信义。关羽自幼读书,学春秋大义,深受儒家忠义、仁义思想的影响。关羽认为:“生不能报国家,而背其兄,徒为人也!”桃园三结义,其誓词“同心协力,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就体现了关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在三国演义败走麦城的章节中得到充分表现。由于樊城未能及时拿下,曹操又遣大将徐晃率军救援,致使进攻受阻,孙权则乘虚袭夺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北伐失败,退守麦城。虽然自己已然负伤,但关羽仍企图夺回荆州,面对敌将仍勇敢迎战,绝不投降东吴。面对东吴诸葛瑾劝其识时务者为俊杰,早日归降时,关羽义正辞严拒绝。关羽的忠义形象闪耀出愈加夺目的光彩。2、蔑视荣华的气节。义、利关系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一个主要论题,也是其伦理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追求荣华富贵是人的初始本能,儒家贵义贱利认为“义”重于“利”,反对见利忘义,索取不义之财,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关羽从桃园结义直至战死沙场,长达35年的岁月里,在当时社会混乱,王室衰微,群龙无首的形势下,他始终忠实蜀国,至死不渝,视金钱如粪土,不贪图个人富贵荣华,不舍弃义这个根本去追求富贵,不因为贪图安逸的生活而放弃对义的追求。如建安五年初,他被曹操所俘获,深受曹操赏识,归曹后极受礼遇。关羽追随的刘备始终处在不得势的境遇中,长期颠沛流离、仰人鼻息。而曹操当时为汉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实际已成为汉室太上皇。曹操以客礼待关公,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时而赐金银,时而送美女,时而赠战袍,时而送宝马,真是关照备至。而这些都不能动摇关羽为见兄长一面,虽万死不辞的决心。在得知刘备下落后,便毅然挂印封金,弃曹归刘,斩关夺路千里独行。这种不恋高官厚禄,不图荣华富贵,不顾危难艰辛的丹心,体现出人民追求“凡人之性,莫不善义”的理想境界。3、知恩图报的品质。对于儒家而言,知恩图报是做人的起码道德,不能知恩图报,或者恩将仇报,以怨报德,那就是小人,甚至禽兽不如。由此而有人、禽之辨,有君子、小人之辨。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报答是一种境界,境界越高,其生命就越有意义。在关羽身上我们可以看见儒家这种知恩图报的品质。如在他归刘之前,曹操命张辽探其口气,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 虽然关羽不肯弃刘降曹,但他知道自己欠曹操很多恩情,表示要对曹操知恩图报后方才归刘。为了早日回报曹操的恩遇,尽快能够寻找刘备,当袁绍征讨曹操时,关羽主动请命出战,杀颜良、诛文丑,攻破州县,立下一系列显赫战功。事后,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关羽仍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投奔先主。而且关羽离开曹操前,还留书一封“其有余恩未报,愿以侯之异日”,这为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埋下了伏笔。而这些都是缘于恩义,这从另一个侧面为关羽的知恩图报增添了一笔。这些情节主旨就在于表现关羽义不负心、忠不顾死和新恩虽厚、旧义难忘的品质,从而使关羽的“忠义”思想顿然生辉。知恩图报,信守诺言,明言相告,来去分明,如此坦荡胸襟绝非常人可及。二、关羽忠义观的负面效应1、忠一人而轻社稷。 刘关张三人结义后,食则同桌,寝则同床,刘备“稠人广坐,关张侍立,终日不倦”,表现出了情同手足的兄弟之义。关羽的义带有一种报恩的色彩,关羽终究是三国时代封建割据势力的一个代表人物,他的忠义较为简单,他主要是尽忠于刘备。在封建社会,忠的最高体现就是忠君,忠君即是忠国。关羽所报的“国家”指汉室刘氏天下。对君之忠和对兄之义是由刘备汉室后裔这个纽带联系起来的,但在前期二者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关羽的忠义虽然首指对君之忠,但尤为突出之处还在于他的“义”,即对兄之义。曹操挟天子田猎,受礼于群臣,关羽首先出于忠君忠国、保存汉室刘氏天下的忠义思想,认为操贼欺君阁上,欲杀之,然而,刘备一个暗示就止住了关羽的行为。虽然关羽听命于刘备的同时,叹道“今日不杀此贼,后必为祸”,但在对君之忠和对兄之义的选择中,关羽明显倾向于后者。可见,关羽的对兄之义高于对君之忠。2、重私义而废公利。封建社会的忠义和个人的恩义相分离是以失去原则为代价的。在关羽的忠义价值观念中,义要高于忠。当忠与义处于矛盾对立的时候,天平倒向义的一方,朋友之义高于一切,在大是大非面前,关羽一直将个人的感情凌驾于集团利益之上,一切行为均以个人恩怨和情感为转移,坚持以自己所推崇的“义气”行事,甚至不顾国家、集体的利益,这也正是关羽讲义气的最大弱点。在华容道上,关羽为了报答曹操的知遇之恩,在双方决战的严重关头放走了蜀汉集团的头号敌人就是一个以私废公的典型例子。华容道释曹是对蜀汉集团的忠与拼将性命酬知己的义之间的尖锐对立。关羽就此陷入了理智与情感的巨大冲突之中,处境是十分矛盾。但是最后仍经不起曹操的软语求情,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他仍冒着犯军令状的危险,冒着对兄长和自己蜀汉事业背叛的危险放跑了曹操,也就是为了一己私恩而背叛了原则。3、常骄矜而失大势。“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失败”用来形容关羽再适合不过。关羽性格最大的问题就是骄傲狂妄、目中无人,轻视士大夫,这也使之成为历史上因骄傲自大而误事的反面典型。在长达35年的征战生涯中,关羽战胜了重重艰险,建立了赫赫功勋,成为三国闻名天下的勇将。但在这过程中也逐渐养成了他骄矜的品性。功劳越大,声望越高,骄矜越甚。正是由于他太强调个人英雄主义,凡事常违指令,任性而为,随意而行,只顾自己的个人喜好而考虑大局得失。可见关羽的忠义是短视、有缺陷的,不能称之为完美意义上的忠义。如刘备派关羽镇守荆州时,诸葛亮特意为他制定了“北拒曹操,东和孙权”的战略方针,而关羽上任后就把诸葛先生的话抛在脑后。由于实际中不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导致错误行为,孙权派葛谨去为自己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提亲,关羽却瞧不起孙权的孩子。于是孙权联合曹操攻打关羽,使之陷于两面受敌的危险境地,结果荆州陷落,自己败逃至麦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诸葛亮华容道上用关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