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诈骗演讲稿和当代大学生的关系

网络诈骗盯上大学生
关注新华网
进入大学后,不少学生都选择利用课余时间做些兼职工作。在很多大学生的微信和QQ群里,每天都有大量的兼职信息发布,工作内容多为网络刷单、打字录入等,而且普遍声称“日结工资”“回报率高”“不占时间”。然而,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兼职的背后,都隐藏着陷阱。
小李是一名大一新生,他通过QQ找到一个网络刷单返利的兼职工作。网络刷单是指,商家为了吸引更多顾客来自己网店购买商品,通过找人在自己网店进行假买和假评价,制造虚假高销售量和虚假高信誉度,以吸引顾客。从法律上来说,这种网络刷单行为也是一种违法行为。
那么,骗子们是如何行骗的?小李说,在刷第一单时,对方给他发来一个二维码,让他不要用淘宝的正规途径支付,而是扫描二维码支付。小李支付成功后,确实拿到了返现和提成。很快,第二单生意来了。小李通过对方提供的二维码,支付了两千多元钱,但对方再也没有给他返现。之后再联系,对方就不理会小李了。
面对兼职者的质疑,骗子会发来公司的“相关材料”。进入付款环节,骗子坚持让兼职者扫描二维码支付,这些行为背后,其实都暗藏着玄机,而且环环相扣。
民警介绍,公司资质是真的,是涉案QQ从网络上盗用的正规商家的信息,所发送的链接以及公司本身,跟所发送的公司资质是没有关系的。那么,为什么骗子要让小李扫描二维码支付?
民警说:“扫描二维码来付款,这个钱没有通过淘宝正规途径流向商家,而是流向了没有监管的第三方账户。”
真真假假的信息,虚虚实实的返利,除了充分的骗术,骗子们还准备了许多“话术”,将兼职人员引入陷阱,而兼职人员对获利抱有极大的期待,结果越陷越深。
民警说:“骗子返现后,被骗人会产生一种心理,觉得是真的,通过这种心理很多受害人越陷越深,结果被骗的金额就更多。”
据央视新闻
责任编辑:阅读正文 :
网络诈骗谁之过?继徐玉玉之后又一大学生宋振宁离世
所有的网络诈骗都是在与人性做斗争,利用人性的贪婪、无知与愚昧,当然或许有人会说这是善良,那么笔者只能说你对于善良的定义太过于肤浅。
能够被骗和善良与否没有半毛钱关系,只能说明两点:第一,网络诈骗太过于猖狂,信息安全以及监管部门存在极大的漏洞;第二,受害者缺乏最基本的社会阅历,对于陷阱的辨识能力基本为零。
近日来,两起网络诈骗案惊动了全国,均来自山东,接连猝死!
徐玉玉,18岁的临沂姑娘,即将踏入大学的校门正要发光发热,然而一起从天而降的诈骗案要了这位鲜活姑娘的生命。事情的起因是,有人给徐玉玉打电话说是要发放一笔助学金,需要在特定银行卡里面汇入9900元激活银行卡,才能将助学金打入这张卡里,然而一直以来处于封闭、单调生活的徐玉玉恰好也在申请助学金,最终信以为真,近1万元的学费跑进了诈骗分子的口袋,在报警后心脏骤停,不幸离世。
有人说,这是纯粹是一个巧合,如果徐玉玉没有申请助学金,也就不会被&假助学金&所骗,悲剧也就不会发生,那么接下来宋振宁的悲剧又作何解释呢?
临沭县大学生宋振宁接到了来自济南的陌生电话,自称是公安局的,并对宋振宁说他的银行卡被人购买珠宝透支了六万多元。
随后单纯的宋振宁给对方打了2000块在发现被骗的情况下,又将自己的生活费以及家里的现金存入了银行卡,最终第二笔钱也不翼而飞,不料受不了打击的宋振宁在8月23日的睡梦中永远的离开了人世。
对于这两起全国性诈骗案件,首先我们应该反思,如果是我们会不会上当受骗,遇到这些有组织、有预谋的诈骗性团伙,我们能否全身而退,在保持足够理智的前提下,我们要始终坚信天上没有掉馅饼的好事。
我们总是希望悲剧不再重演,但是在犯罪分子的无差别诱导下,总会有漏网之鱼,一旦有人受害后果将不堪设想。信息安全以及监管部门只有做到双管齐下,才能从源头上减少这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信息泄露与网络诈骗是根源,大家对于网络诈骗的薄弱防患意识更是滋长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而清华新生入学前必须先完成诈骗测评就是对于诈骗分子的无声反击,我们不能从根本上杜绝网络诈骗,只有提高自身的警惕意识才是王道。正所谓一招鲜吃遍天就是这个道理。
<div style="float: width:255 margin:1px 0;"}
精彩科技视频
厂商投稿 产品评测/网站合作/010-84383 友情链接:029- 京公网安备55号
Copyright@
驱动中国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网络诈骗事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