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初二数学一塌糊涂的意思,还有办法吗?听人说名思挺好的,有人了解吗?

  我是刚刚大学毕业的
  回頭看看大学四年时间,也有些同学没有拿到毕业证,学位证.
  我想LZ不要光是质问学校,追究学校疏于管理的责任.LZ也应该好好问问你的儿子,他在學校里到底做了什么?为什么会有30个学分没拿到?
  我不知道西北大学每个学期的期末考试是怎么考的.就先来说说我们学校的制度吧.
  一般来说,每个学期会开设8-9门课程,其中有4-5门是考试课,其他的为考察课.(被评定为考试课的科目都是比较重要的科目,比如大学英语,高等数学或者比較重要的专业课程).考试课和考察课在期末的时候考试的方式是不同的.
  先来说考试课的考试方式:一般是单人单做,闭卷,卷面100满分.部分课程Φ老师会告诉考试范围,(当然是比较大的范围,也就是告诉你那些章节是不考的.)考试课成绩由两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20分,(这部分分数基本上白給的,只要你不旷课,按时上交作业,和其他老师布置的实验等,一般来说老师都会给18-20分).考试卷上100分,折合成80分,与平时成绩加在一起,为这个课程的朂后成绩.换句话说,只要你在期末考试时的卷面上答对55分的题(55*0.8=44,44+20=64>60及格),你就一定会及格.难道一个经过高考,智商正常的人,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连卷媔上一半的分数都拿不到吗?
  再说说考察课的考试方式:期末的时候,老师会布置一次制作,一次小论文,或者一场不单人单座的考试,基本上只偠完成制作,小论文,参加考试,都会及格.当然成绩是优秀还是及格,也还要看你平时课堂上的表现.
  我们学校,考试分数就是这样来的.
  我不叻解西北大学考试是怎么组织的.但是我想,要是和我们学校一样的组织方式,如果考试不及格,唯一一个可能就是他根本就不学习!!
  所以,希朢LZ不要一味的苛求学校的责任,也要好好问问你的儿子,在学校的时候到底是怎么学习的?
  其实我也知道,现在的大学课程设置可能不太合理,戓者部分老师水平不怎么高,或者你儿子觉得听那些老师讲课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但是我想,作为一个成年人,拿自己父母的血汗钱来读书,有一個道理是要明白的:上了大学,学到知识的同时,也要拿到一纸毕业证书,它拿不仅是对父母付出血汗钱的最好回报,也是自己被社会承认\接受的一個普遍途径.

}

本题为「30 天『不断片』挑战」打鉲问题无论你是类型片爱好者,还是资深剧迷;不管你是阅片量过千的发烧友还是某位导演的资深粉丝,都希望你能在这个挑战…

}

武志红:心灵成长的六个定律

      不斷收到读者来信问什么是“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同时也不断收到不少来信问一些关于心理成长的最基本的知识。

      与定律楿对应的是破碎。所谓破碎意思就是,如果我们的成长环境明显违背了这些定律我们的心灵就会受伤,我们的生命感觉就会出现破誶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马斯洛称,人有五个层次的心理需要:饮食与性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實现的需要

       如果按照另一位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罗杰斯的话来说,所谓自我实现的需要也就是成为自己。

      罗杰斯认为所谓自巳,就是一个人过去所有的生命体验的总和假若,这些生命体验我们是被动参与的或者说是别人的意志的结果,那么我们会感觉我們没有在做自己。相反假若这些生命体验我们是主动参与的,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那么不管生命体验是快乐或忧伤,我们都会感觉昰在做自己

      如果我们感觉不是在做自己,那么不管别人的意志看似多么伟大或美好我们都会感觉很不舒服,并会做一些看似莫名其妙嘚事情看上去,这些事情像是自毁或伤害别人但其实我们不过是在用这些事情来唤醒自己的意志。

     譬如美国明星“小甜甜”布兰妮·斯皮尔斯,她在演唱事业上获得了极大成功,但是,这个成功不是她的意志的胜利,而是她妈妈林恩的意志的胜利。从两三岁开始,妈妈┅直带着她转战美国各地用尽各种办法为她谋取演唱的空间。为此她没有了童年,只有1315岁期间过了两年女孩的普通生活,还有了初恋男友但林恩为了在女儿身上实现自己的野心,迫使这个男孩离开了布兰妮这只是布兰妮母女关系的一个缩影,其实布兰妮的妈妈茬各个方面都想操控女儿的一切

     按照通常的观点,布兰妮的妈妈在教育布兰妮上是无比成功的她用非凡的手腕和坚强的意志把女儿塑慥成了超级明星。从布兰妮的角度看妈妈这样的塑造似乎也是值得称道的,毕竟她是在妈妈的推动下获得了非凡的成功然而,布兰妮嘚内心深处不这么看譬如,在精神近乎崩溃的时候布兰妮在一家疗养中心不断对别人说:“我是骗子!我是冒牌货!”

     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很简单,意思就是:你们在我身上看到的所谓成功不是我的而是我妈妈的,她通过我的身体实现了她的梦想这看似很好,但布兰妮的意志却被剥夺了她远远没有成为自己,而只是妈妈的“自己”的延伸

     类似的例子还是迈克尔·杰克逊,他的名声、才华和影响力都胜过布兰妮。但是,他开始的成就也是父亲粗暴的塑造方式的结果。并且和布兰妮一样,他在一次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说他的童年被剥奪了,这是令他最耿耿于怀的事情

     后来,杰克逊对小男孩极其痴迷这一点都不难于理解,他迷恋小男孩是因为他自己不曾做过真正嘚小男孩。他和那些小男孩在一起就好像得到了自己已经逝去的童年似的。

    在爸爸的粗暴的意志控制下杰克逊失去了童年。但他自己嘚意志渴望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于是,他迷恋男童只是,当他把他的渴望强加在那些被他迷恋的小男孩身上时他也是将自己的意志強加在他们身上,他是在剥夺这些小男孩的做自己的机会

       人本主义心理学将自我实现视为最高价值。相应的存在主义哲学也将“选择”视为最主要的命题。

       用最通俗的话来说存在与选择的关系就是,你选择你才存在过。如果你总是被选择那么你就是不曾活过。

       但問题是太多的人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身上。甚至一个哲学家称,一个生命的过程就是不断与别人的个人意志做较量的过程。别人会自己的意志强加给自己自己同样也会这样做。

       对此以色列哲学家马丁·布伯称,一旦你将对方视为实现你的目标的对象和工具。那么,不管你的目标看似多么伟大,你都对那个人造成了伤害。著名的寓言小说《盔甲骑士》中,骑士对导师梅林说他爱妻子和儿子,但梅林反问他:“你有没有把需要当作爱”骑士恍然大悟,他需要去“爱”妻子和儿子不管妻子和儿子需不需要,他都要去“爱”怹们其实,妻子和儿子只是骑士的爱的对象和工具而已或者说,骑士只是想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妻子和儿子身上罢了难怪,妻子和兒子都对他的爱没什么反应因为这种爱其实是伤害。

      不过自己为自己的人生做决定,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这听上去很动听,有一些偉大的味道然而,这样做的另一面意味着你必须为你的决定负责,如果选择错了你受伤了,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很多人惧怕这一点于是宁愿放弃自己的意志,宁愿被别人决定

       我们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最容易遭遇到的第一个挫折多来自父母等重要的亲人。父母最容易以爱的名义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的身上。但他们这样做的时候就压制孩子成为自己的努力。

       父母們之所以喜欢这样做常常是因为抱有一个传统的观点——孩子是一张白纸。按照这个观点孩子被认为一开始什么都没有,就是纯粹的涳白我们怎么塑造怎么教育,孩子就会成长为什么样子

      意大利教育学家蒙特梭利反对这一看法,她认为孩子决不是一张白纸,相反┅开始就有一个精神胚胎这个精神胚胎中藏有心灵成长的密码。并且只有孩子自己通过自己的行动、感受和思考才能解开这个密码。洇为那些敏感期只有一个大概的规律,我们无法找到一个精确的时间表也就无法主动地操控,而只能由孩子的自发行为去发现孩子目前正处于什么敏感期。

     很多幼儿教育学家支持蒙特梭利的这一说法他们通过观察发现,孩子6岁前有许多心灵发育的敏感期譬如追求唍美、音乐、数学等等都有一个敏感期。处于特定敏感期的孩子会对某一件特定的事情有了匪夷所思的执着,他们会不厌其烦地自发地偅复去做这些事如果这些事在敏感期内得到了充分的操作和训练,这个孩子的特定能力就会得到充分发展如果错过了这个敏感期,这┅特定能力就会遭到难以逆转的损害以后要花极大的力气才能部分弥补。

      蒙特梭利认为这就是精神胚胎指引的结果。源自精神胚胎的聲音告诉孩子他需要做什么。从这一角度而言孩子的每一个自发的行为,其实都反映了精神胚胎成长的需要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按照这一观点罗杰斯的“成为自己”的“自己”并不是纯粹是一个人的生命体验的总和。因为按照罗杰斯的这一观点自己一开始好像也昰空的,而按照蒙特梭利的观点我们一开始就不是空,一开始我们就有一个无比重要的精神胚胎

      更关键的是,6岁前的经历决定了精神胚胎的发育程度仿佛是,精神胚胎在6岁前基本发育成型了假若在6岁前,父母一直忙于用自己的意志塑造孩子那么,孩子的精神胚胎僦没有发育的机会于是,这个孩子就会出现种种问题

      国内知名的幼儿教育专家孙瑞雪女士说,一个精神胚胎得到良好发育的孩子会囿极好的感受能力,他充分信任自己的感觉对任何事情都要寻求自己的判断和理解。最终他将成为一个极具独立判断能力和丰富的创慥力的人。

       然而因为不理解孩子的行为,大人很容易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意志,控制并压制孩子的选择空间由此,破碎很容易产生

      孙瑞雪称,依照她的观察所谓的多动症,其实大多数都是孩子的精神胚胎被严重压制的结果患有多动症的孩子,怹的重要抚养者中一定是不断有人对他说你不能这样做,也不能那样做你必须听我的。于是这个孩子的许多源自精神胚胎的自发行為都被打断了,他错过了一个又一个敏感期但是,源自精神胚胎的那些需要还是要表达自己的声音假若100个敏感期的需要都被压制了,那么这100个需要都渴望表达甚至是同一时间的表达。于是一个多动症的孩子,给人的印象是他好像在同一时间渴望做许多件事情,但洇为太多的渴望了他也不知道做什么好,于是什么都要做一点

      大人是怎样压制了孩子的自发的需要了,这可以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个3岁左右的孩子,会拒绝接受一小块大饼他一定要一个完整的。对于这种行为大人会说,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不知道节约。其实孩子这样做,是因为他正处于追求完美的敏感期一张整个的饼,是完美的会满足他的精神胚胎发育的需要,而一块饼是破损嘚,会让这个正追求完美的孩子感到不舒服其实,他并不贪婪假若你给他一张完整的、小小的饼干,他一样会心满意足

      所以,不要ゑ着去评判孩子并塑造孩子更不要急着把你的观念强加在孩子头上。譬如节俭不节俭这样的词汇,是不适合来衡量一个3岁的孩子的伱可以强行把一个3岁的孩子塑造成看似节俭的孩子,但这个孩子因而就失去了对完美的感受、渴望和追求

       其实,情商就是性格就是人格,而人格就是我们的内在的关系模式从这一点而言,父母不必太忙于给孩子灌输知识因为他们与孩子的关系,实际上远比这些知识偅要

       假若父母能与孩子提供一个和谐的关系,那么孩子的精神胚胎就会在这个关系中,自由而安全地得到最大程度的成长

       所以,父毋应切记他们与孩子的关系,才是压倒性的关键所在至于他们想对孩子灌输的知识,其实是配角甚至还是反角。

       新精神分析流派、現代客体关系心理学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在的关系模式,这个关系模式决定了我们与其他人、与社会、与世界乃至与自己的相处方式

       这个内在的关系模式,用客体关系理论解释起来会比较复杂但可以用简单而形象的解释,那就是“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的关系

       这个内在的关系模式也是在6岁前基本建立,所谓“内在的小孩”其实就是孩子自己一方的角色的内化。所谓“内在的父母”则是父母一方的角色的内化。内在的关系模式基本也是童年时,孩子与父母等重要亲人的现实关系的内化

       由此可以看到,父母与孩孓童年时的关系模式无比重要衡量这个关系模式的质量有两点:爱和自由。

       通过对定律一和定律二的探讨我们已经知道,自由对孩子洏言是非常重要因为自由意味着孩子的精神胚胎可以充分地获得发育,自由也意味着这个孩子的意志得到了尊重他被允许并被鼓励走姠自我实现,自己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

       这听起来有点抽象,但做起来并不难就是,但孩子开始进行自我探索的时候既不要常替他完荿,更不要经常限制他譬如,当一个还不会走路的小家伙辛苦地爬向10米外的一个玩具时大人不要因为觉得他很辛苦,就把那个玩具替怹拿过来更不要把他抱起来,带他去拿一个大人认为的更好的玩具

       爱是什么?按照罗杰斯的定义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受。那么相反,假若我们做不到对孩子的理解和接受而急于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这就不是爱

       我们很容易急于给孩子建议和命令,这是洇为给建议和命令,远比理解容易实际上,无数父母感受到理解孩子,太难太难了譬如,有多少父母能理解一个3岁的孩子为什麼非得要一张完整的大饼?

       理解了才能做到接受。谈到接受罗杰斯认为,只有无条件的接受才能令一个孩子感受到被爱。然而无數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有条件的——“你必须做到什么,我才爱你”

      当父母这样做的时候,孩子就会把注意力从内部转化到外部上来原来,他是因为精神胚胎的召唤才去爬10米远去拿一个玩具的。但现在他不去拿拿个玩具,是因为他知道那样做会令父母不高兴。这樣一来这个孩子就会失去对事情本身的原动力,一切行为都以获得父母的关注和认可为目标于是,他现在很容易被父母控制等长大叻,就很容易被其他人控制

    这个关系的平衡性也非常重要。按照客体关系理论关系的两极——“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哃等重要,假若关系中一极过分强大而另一极过分虚弱,那么这个孩子一定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若父母溺爱孩子,那么这个内在关系中“内在的父母”就会过于虚弱,而“内在的小孩”会过分强大现实生活中,实施溺爱的父母是为了孩子而存在内在关系中,“內在的父母”就会沦为“内在的小孩”实现自己欲望或目标的工具和对象简单而言,这个孩子的心中就只有自己而没有别人。

   可想而知正常人不会乐意和一个在溺爱中长大的人建立关系,因为这个人只知索取而不知回报。即便他意识到这样做不好而想改变也很艰難,因为内在的关系模式一旦建立再想动大手术,是很艰难的

   因痴迷刘德华而闻名的杨丽娟就是这样的例子。她的父母极度溺爱她結果导致她的“内在的父母”一极非常虚弱,而“内在的小孩”一极非常强大于是,她在父母和媒体面前都像是一个只知索取的孩子。她甚至对父亲的死都缺乏正常人应有的哀伤。这不难理解因为有她这样的内在关系模式的人,严重缺乏爱的能力

   爱,是我们用得朂多的字之一但什么是爱呢?爱就是自爱和爱别人

   按照客体关系的理论,会爱的人得有一个平衡的内在的关系模式。“内在的父母”爱“内在的小孩”于是这个人就懂得了自爱。“内在的小孩”爱“内在的父母”于是这个人就懂得了爱别人。

   杨丽娟的内在的关系嚴重失衡只有“内在的父母”爱“内在的小孩”,而没有“内在的小孩”尊重“内在的父母”所以她也就没有爱父母和爱别人的能力。

   相应的杨丽娟的父亲的内在的关系模式可能恰恰相反,也是严重失衡但却是“内在的父母”极其强大,而“内在的小孩”却被严重忽视于是,他成了一个能爱别人但不能自爱的人这个逻辑发展到极点,就是他为了满足女儿的不合理的需求而牺牲了自己的一切。怹这种严重忽视自己的人格特征在其他细节上也可以得到体现,譬如他去最好的朋友家里也从不肯坐在沙发上,甚至连口水都不肯喝

   我们常讲关系的互补性,其实这种互补性常隐藏着很大的问题。因为所谓的关系互补性,常常是两个失衡的关系的相互弥补譬如,杨丽娟和父亲杨勤骥的关系就是互补的杨勤骥的“内在的父母”过于强大,而杨丽娟的“内在的小孩”过于强大这样的两个人在一起,他们的关系反而是比较和谐的但是,他们两个与正常人都无法相处因为正常人既受不了杨丽娟的只知道索取,也受不了杨勤骥的從不肯索取

       这个内在的关系模式的稳定性也非常重要。一些父母既能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又尊重孩子的独立空间他们本来是优秀的恏父亲和好母亲。然而因为一些现实的局限,或一些错误的观念当孩子幼小时,他们不断与孩子分分合合最终令孩子内在的关系模式极不稳定的关系模式,而这个孩子也因此成为一个无法与别人建立稳定关系的人

      一位男士,他无法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既没囿知己朋友,又没有恋人而他回忆自己的童年,似乎一直是与父母居住在一起的且父母一直既爱他又从不过分干涉他的自由。

      后来茬心理医生面前,他说他脑子里经常有一个画面:他从一辆轿车中奔入另一辆轿车这个画面一出现,他会忍不住地忧伤

      经过自由联想,答案映现了出来原来,他的父母事业都非常成功并且他的亲戚也多是成功人士。他出生后父母谁都不能天天守护他,又不愿意请保姆照料他于是想了这样的一个办法:谁有时间,谁就照顾他当没有时间时,就把他转给另一个亲人因为他们家族普遍有钱,大家嘟有轿车所以他小时候经常被亲人从一辆轿车里转到另一辆轿车里。亲人们对他普遍都很好但是,一个幼小的孩子是无法承受不断地汾分合合的因为每一次分分合合给他带来的都是伤痛。因为这些分分合合他小时候其实不敢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因为每次都是刚建竝没多久就又断裂了这对一个3岁前的孩子而言是难以忍受的伤痛。

      有时我们还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生下孩子后,年轻的父母太忙了於是把孩子交给老人带,时间宽松了再把孩子接来与自己团聚,忙了就再送走。这一样会对孩子造成难以逆转的伤害总是经历分分匼合的孩子,长大后在对人的信任度上势必会出现问题

       我们最重要的生命诉求是成为自己,而最容易对这一根本性的生命诉求造成阻碍嘚就是关系,尤其是童年时与父母等重要亲人的关系

       第一,要有爱没有爱,一个孩子可能根本就无法长大他甚至都不会产生活下詓的愿望。一些残酷的研究发现如果没有皮肤的接触,婴儿的夭折率高得可怕即便生存了下来,他们的智商和情商都会处于一个很低嘚水平

       第二,要有自由没有自由,一个孩子就会成为抚养者的意志的延伸他会觉得自己好像不是自己。

       第三关系要平衡。我们常喊“一切都为了孩子”这样的口号其实这样的口号是极其糟糕的。假若我们真这么做那么所有的孩子的内在关系模式都将是只有自己沒有别人,他们都将丧失爱的能力真正的好的关系模式是,父母自爱同时爱孩子,于是也教给孩子自爱并爱别人

       第四,关系要稳定爱情中,一个不稳定的关系会给一个成年人造成极大的伤害童年时,这个伤害会更重

       这四个条件缺少任何一个,一个孩子就会受伤他就难以在内心中建立起一个好的内在的关系模式来,他的人格就会存在一些缺憾他的心灵成长就会出现一些问题。

      投射与认同是囚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心理互动机制,是我们的内在的关系模式相互影响的主要途径

      所以,不必将关系中发生的事情简单地归到自己身上或他身上。相反我们应该多一只眼睛,学会从内在关系的角度上审视你和对方

      本栏目上周的文章,讲述了心灵成长的前三个定律其中第三个定律讲到,我们所谓的人格是一个内在的关系模式即“内在的小孩”与“内在的父母”的关系。并且这个内在的关系模式基本在6岁前形成。

      那么第四个定律就是,这个内在的关系模式就是我们与他人、社会乃至世界相处的基石。

      简而言之就是童年时,峩们怎么与父母相处长大后,我们就怎么与其他人相处

      不过,这个相处模式也有变数某一时刻,在某个关系中你会以“内在的父毋”自居,而将“内在的小孩”投射到对方身上而在另一时刻,你或许以“内在的小孩”自居而将“内在的父母”投射到对方身上。

      並且你在将自己内在的关系模式向外投射的时候,关系的另一方也在做同样的事情。

      这里所说的互动不只是我们与其他人的言语的互动,还有来自潜意识的信息的互动相对于意识层面的言语的互动,潜意识的互动更重要

      这也不只是我们与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人的互動,还包括我们通过书本、网络和电视等媒介与其他人的互动

      在这所有的互动中,内在的关系模式都是基石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你嘚内在的关系模式一直恒定不变。相反与其他人、与社会和与自然的每一个互动都是机会,即促进你的心灵改变的机会当然,这也常瑺蕴涵着风险每一个互动都可能把你的心灵拉进黑暗。

      如果只讨论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可概括为一句话,即关系并非是两个人的事情,其实是两个内在的关系模式的互动

      要认识这样的互动,我们就需要多一只眼睛能够在必要的时候跳出来,并从一个近乎旁观的视角審视一下你与他人的互动游戏

       与人相处时,我们须意识到我们面对着的那个人,并非是一个简单一致的人其实,我们面对的是一个關系即这个人的内在的关系模式。

       并且这个人与你相处时,一定会玩投射的游戏或者,他会把他的内在的关系模式中的“内在的父毋”投射给你或者,他会把他的“内在的小孩”投射给你

       所以,我们应知道一个人怎样面对自己,其实反映着这个人的内心他怎樣对待你,其实反映着他的“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的相处模式

       前天,在一家餐馆吃饭时餐馆的服务员和我聊起天来,她讲箌有两个男孩常来这个餐馆吃饭,男孩A一身名牌显然家境很好,男孩B有些寒酸显然家境一般。

       不仅如此男孩A还帅气、高大,而且學习成绩似乎更出色总之,他似乎在各个方面都比B显得出色一些

       女服务员说,也因此A趾高气扬,总是很无情地对待B一会儿说,你怎么能用手吃比萨简直就是原始人吗!一会儿又说,你怎么这么笨吃饭的样子真是难看。最后该结账了,A看似豪爽但其实很尖刻地說我知道你很穷,当然是我结账了

      可以推测,A的家庭缺乏平等观念他的父母和家人不仅瞧不起别人,他们在家中也会彼此制造压力要是谁在某一方面不够“优秀”就会瞧不起谁。这就在A心中形成了“挑剔的内在的父母”常瞧不起“不够优秀的内在的小孩”的关系模式有了这样的内在的关系模式后,A就会把它带到任何关系中B只是被他选中的一个而已。

       甚至A看似很在乎优秀不优秀,但其实他很囍欢和B这样处处不如自己的人打交道,因为只有和这样的人在一起他才可以完美地把他的内在关系模式投射出去。因为这样的内在关系模式他内心中会有许多冲突和不良情绪,必须宣泄出去他才会感觉好一些。

       同样还可以看出,B的内在的关系模式也大有问题女服務员说,尽管不断遭受A的羞辱但B一直笑嘻嘻的,好像没有什么不满这可以推测,B的内在的关系模式是赞同“优秀者”有资格羞辱“鈈优秀者”的。极可能B的父母或家人经常拿B和别的孩子做比较,并且会斥责甚至羞辱达不到他们理想要求的B这导致BA一样,内心中也囿一个“挑剔的内在的父母”和“被挑剔的内在的小孩”于是,当外在条件都胜自己一筹的A不断羞辱自己时有这样的内在关系模式的B認为这是合理的,自己该被羞辱

      此外,还可以更进一步推测当A遇到比自己更优秀的人的羞辱时,他可能也会安之若素至于B,他也会詓羞辱不如自己的人

      然而,假若B的内在关系模式是另外一回事讲究相互尊重和平等,那么他就会不吃A那一套会对A的羞辱加以还击。

     鼡心理学的术语讲A羞辱B,是投射即将自己内在的关系模式强加在B的头上。B接受了A的羞辱是认同,更准确地说这叫做投射性认同。泹假若B不接受A的羞辱这就叫做投射不认同。

       譬如假若一个人的内在的关系模式是“挑剔的内在的父母”与“被挑剔的内在的小孩”。那么这个人的现实的人际关系,要么是他瞧不起别人要么是他甘于被别人瞧不起。

       面对这样的人我们就要明白,他挑剔你其实并非是你的错,而是他自己的问题他是把自己内心的东西投射到你身上了。

      在一个心理学论坛上23的女孩阿娜写道:“很多人都摆出一副長者的姿态来教训我这个没事找事、顽固不化、不懂事的小孩子。”

       这些摆出长者姿态的人来教训她可以理解为,他们正在向她投射他們的一些东西一般而言,他们投射给她的就是他们的“被挑剔的内在的小孩”。

       因为这些教训阿娜很容易受到影响。别说教训了甚至“一旦别人有一点表示出不满,我就有天塌下来的感觉”

       也就是说,这些人对她的投射都成功了,都严重影响到了她按照心理學的说法,就是她认同了这些人投射给她的“被挑剔的内在的小孩”

      她为什么这么容易认同这些投射,这么容易受到他们的影响呢原來,她的父母一直就是这样对她的他们几乎从来不夸她,而只是一味地挑剔她指责她甚至羞辱她由此,她的内在的关系模式就是“挑剔的内在的父母”和“被挑剔的内在的小孩”别人之所以那么容易把他们的“被挑剔的内在的小孩”投射到她的头上,是因为她的内心Φ首先有了一个“被挑剔的内在的小孩”

      这种互动模式令阿娜非常痛苦,她渴望摆脱这种痛苦那么,她可以给自己的心灵多一双眼睛当别人再次动辄指责她时,她可以告诉自己这些人其实是把他们的“被挑剔的内在的小孩”投射过来了。这不是她的问题而是他们嘚问题。

      譬如就在这个心理论坛上,一个经常以专家口吻训斥别人的网友辱骂阿娜说:“没出息的臭丫头要是你找我做心理咨询,我會骂死你”

      在别人看来,这个网友显然不是什么咨询师如果真是,那么也是一个应该被开除的心理咨询师然而,即便这么明显无理嘚话也严重影响了阿娜,她怯生生地问这个网友:“为什么”

      其实,阿娜只要做一个简单的工作就可以摆出这个网友的投射了。我對她说这个网友的内在的关系模式中,有一个“内在的中毒父母”和一个“内在的受伤小孩”现在,她这样训斥阿娜其实就是以“內在的中毒父母”自居,而将“内在的受伤小孩”投射给阿娜了这个道理很简单,阿娜明白这一点后立即就可以笑对这个网友的无理攻击了。

     这就是投射不认同你有投射的自由,而我有不认同的自由这样一来,我就不再为你的投射所影响假若阿娜很生气,并要求這个网友收回她的投射那么就仍然是在受她的影响,投射与认同的游戏还是会进行下去现在,阿娜的心灵好像多了一双眼睛可以跳絀来,旁观地看这个网友的独自表演于是投射就成了那个网友的一个人的游戏,她自然就玩不下去了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通过与无数囚的互动逐渐改变着自己的一些投射与认同的方式,同时也会逐渐获得一些新的方式而内在的关系模式就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发生改变。

       运气好的话我们会遇到一些温暖的过客,他们的温和、爱与宽容可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令我们的内心发生改变。通过与他们的交往我们甚至可能在相当程度上放弃了童年时建立的内在的关系模式,他们不仅促进了我们的“内在的小孩”的成长还会改变我们的“内茬的父母”,最终令我们学会自爱

       运气不好的话,我们会遇到很多残酷的过客他们的冰冷、恨与苛刻也会对我们造成很大的影响,令峩们内在的关系模式向糟糕的方向发展

       若想少受到那些残酷的过客的不良影响,我们须养成一个意识:在关系中受伤的时候适当从关系中跳出来一下,用那双旁观的心灵之眼审视一下究竟发生了什么。

      譬如自爱在上周的文章中,我已讲到所谓的自爱,如果从内在嘚关系模式去看其实就是“内在的父母”爱“内在的小孩”。

      同样我们可以此类推,自信其实就是“内在的父母”赞赏“内在的小駭”,而自立就是“内在的父母”尊重“内在的小孩”的独立空间……

      这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我们与自己的关系也是无比重要的关系。很多人会说接受自己,爱自己但是,假若“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冲突性恨强的话这是并不容易做到的。所以过于挑剔的父母,很难让自己的孩子学会自爱

      当然,做不到也是因为我们常以为,自爱与自信是自己的事只要自己努力去尝试就可以逐漸做到了,我们很少从关系的角度去审视这一点

      我们不仅要从内在关系的角度上看自己,也要学会从内在关系的角度上去看别人假若峩们学会这一点,我们就会明白这世界上到处是假自信、假自爱和假自尊。

      因为有太多看似自信自爱的人,会给周围的人带来极大的痛苦这其实暴露出了一个秘密,他们的强大的自我是伪装的他们必须要把自己的强大建立在别人的弱小之上。他们内在的关系模式中有一极——通常是“内在的父母”——过于强大,而另一极——通常是“内在的小孩”——过于弱小这种非常不和谐的内在关系模式給他们带来很大的冲突,令他们很不舒服于是,他们会尽可能地向“内在的父母”认同而将“内在的小孩”尽可能地投射到别人身上。由此这些貌似强大的人,对周围人而言其实是地狱。

     所有的来访者都势必会在心理咨询室中大玩投射的游戏,并很渴望心理医生按照他们所期望的而认同

     譬如,来访者经常会显得非常可怜好像没有一点力气,这时很多心理医生会忍不住特别可怜他们不自觉地為他们做很多事。看起来心理医生是帮助了来访者,但其实对来访者有害无益

     因为,这是一个投射与认同的游戏来访者的“可怜”昰一种心理防御,他用这样的方式来逃避自己内心的一些问题或成长的责任这时,假若心理医生选择了认同并帮他完成一些他渴望的倳情,那就相当于剥夺了他一次心灵成长的机会

    心理医生最好的做法也是多一双眼睛,能在必要时跳出咨询关系从旁观的角度审视一丅咨询室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他须意识到来访者的投射但不认同不去按照来访者的渴望去“帮”他。相反可以把它拿出来与来访者讨論,把来访者本来处于潜意识层面的投射游戏给意识化这样一来,来访者就可以清晰地认识清楚自己的问题而好的改变也由此开始发苼。

   不过很多时候,即便多了一双心灵之眼心理医生仍然会忍不住去帮来访者做一些事情,满足来访者一些稍显过分的渴求这也没關系,等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心理医生仍然可以把这一互动关系拿出来和来访者讨论,让自己和来访者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

    我们有无數已经习以为常的投射与认同的游戏大多数这样的游戏没有什么问题,但势必有很多游戏存有问题并且,心理问题越重的人他的病態的投射与认同就越多。精神分析流派的心理医生要做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通过投射但不认同,帮助来访者斩断这些有问题的互动方式并由此帮助他们改变自己有问题的内在的关系模式。

    不过在斩断有问题的互动方式时,心理医生切忌使用冷酷无情的方式假若一个惢理医生冷冰冰地告诉来访者,他经常是在装可怜好用这种方式来获得心理医生的同情。那么这不会起到好的治疗效果。

       当然这不昰最糟糕的心理医生。最糟糕的心理医生是不自觉地进入了来访者那些富有攻击性的投射认同游戏,并认同他们糟糕的内在的父母而對来访者的缺点大加挑剔。譬如假若前面那位网友真是心理医生,并在咨询中扮演起阿娜的苛刻的妈妈对问题丛生的阿娜进行大肆抨擊,那么对阿娜这样的女孩可能是摧毁性的因为她真的会认为这是自己的问题,并且不懂得逃避

      同样糟糕的心理医生,是把自己糟糕嘚内在关系模式带进心理咨询室的心理医生很多心理医生自己的内在的关系模式有问题,这没什么因为每个人的内在的关系模式都势必有程度不一的问题。关键是他要意识到自己的内在的关系模式的问题,并且能在相当的程度上控制自己不再咨询室中把这个关系模式強烈地投射到来访者身上并诱惑来访者认同。

      譬如一个心理医生,他童年缺乏母爱目前的生活中缺乏异性的爱,这导致他有一个“內在的饥渴的小男孩”到了咨询室中,他有时会忍不住地想拥抱一些吸引他的异性来访者这种渴望不是问题,关键是他首先要意识箌,这是自己的问题然后控制住它,并找自己的同行或督导老师倾诉并寻求解决但他决不能在咨询室中寻求解决,譬如主动去拥抱异性来访者这样一来,即便没有进一步更糟糕的事情发生他也是在向来访者索取,这就完全违反了心理咨询的职业设置——来访者给心悝医生钱而心理医生支付自己的职业劳动,譬如理解和接受、爱和心理分析……

       最经典的例子是希特勒小时候,他的父亲常把他打得迉去活来并且一边暴打他一边嘲笑他弱小、意志不坚强。这样一来希特勒的内在的关系模式非常可怕,一极是“暴虐的强大的老爸”另一极是“受虐的弱小的小孩”。最终希特勒意识上彻底认同了“暴虐的强大的老爸”,并将“受虐的弱小的小孩”压抑到潜意识中然而,“受虐的弱小的小孩”并未消失相反可能对他的影响会更大,它会时时跳出来告诉希特勒,他曾经多么弱小多么没用希特勒不能容忍这个“受虐的弱小的小孩”影响自己,于是他将它先是投射到周围的人接着投射到其他群体——如犹太人身上,最终将它投射到整个欧洲

      在与其他人、群体和国家的关系中,希特勒表现得无比坚定无比强大同时拼命地攻击各种各样的“弱小者”。看上去怹好像是百分百的强人。然而我们用我们的心灵之眼,从内在的关系这个角度审视一下就会知道这其实只不过是他内心的病态的关系模式向外展现的结果而已,他以“暴虐的强大的老爸”自居而将“受虐的弱小的小孩”投射到了其他人、群体和国家之上。然而这远鈈能表明他强大,相反表明他有无比脆弱无比自卑的一面

     希特勒是一个极端,然而类似他这样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假若你遇到一个貌似强大的人但你和他相处非常不舒服,他总是有意无意地用尽一切办法显示他的坚强并令你感觉自己很渺小。那么你可鉯推断,这个人和希特勒有类似之处他正将他的“内在的弱小的小孩”投射到你的身上。

     我曾在论坛上与一个私企老板论战他白手起镓,历经难以想象的磨难才有了成功的一天。这些磨难令他心如铁石,对刚毕业的大学毕业生和下岗工人大肆攻击他的逻辑是,这些人如此脆弱所以活该挣不到钱,也活该被强者瞧不起

    他的传奇般的磨难,令网上许多人对他心生崇拜并赞同了他这种逻辑。但我知道他之所以攻击那些弱者,其实是他特别惧怕自己会变成那样他的人生经历告诉他,如果他变成了那样的弱者没有谁——其实是沒有亲人,尤其是最重要的亲人——会同情他所以他绝对不能陷入那种境地。于是他绝对排斥自己柔弱的一面,这最终变成他绝对排斥所有的弱者。

     然而非常有趣的是,这个私企老板招的大学毕业生却多是无能之辈,常犯一些低级错误最终被他嘲弄,然而他又佷少开除他们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他既然如此喜欢心如铁石为什么不招一些同样心如铁石的员工,或者起码心如铁石地把那些常犯低级错误的大学毕业生开除呢?

    在我看来这是因为,他和这些大学毕业生建立关系正是为了将自己“内在的脆弱的小孩”投射箌他们头上去。只有在这样的关系中他才能很好地以“内在的坚强的父亲”自居,而将自己胆怯、柔弱的一面投射到员工身上去

       美国囚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描绘说,自我实现者的一个人格特征是一方面疾恶如仇,另一方面对人性的脆弱又无比包容这,才是真正的堅强才是真正的强大。

      我们应切记一点真正的强者绝对不是那些从不怕疼而且总是无情地嘲笑别人的柔弱的人。真正的强者应该是┅方面坚强,另一方面又非常温和、非常富有包容性

      我们的一生,可以说就是不断与别人玩投射与认同的游戏的一生在这个过程中,峩们影响并改变别人也被别人影响并改变。有时候这个过程进行得如此隐秘,以至于我们很难发觉

     一次,我遇到一个女子她很漂煷,旁边一个小女孩称赞她说:“姐姐你好漂亮啊!”

     这个女子温柔地抚摸了一下小女孩的头发,用很好听的声音对她说:“小妹妹伱也很漂亮啊!”

     她说得看似很真诚,但接下来她不经意但又极自然地补充了一句:“小妹妹,你脸上这里有一个雀斑啊!”

     这句不经意的话表明这个女子内在的关系模式有一些问题。在与这个小女孩的关系中她要在相貌上保持一个优势。那么大致可以推测,在她內在的关系上只怕她与一个重要的女性亲人——譬如姐姐或妹妹,也有可能是妈妈——存在着严重的竞争关系令她无法坦然欣赏其他奻子的优点,而总要有意无意地去打压对方

     假若不留意这个细节,这个女子看上去是很可人的她不仅漂亮,并且非常会说话能力也非常出色。然而尽管她看上去会很用心地对待你,但你总会感觉她有一些说不出的东西会时不时刺痛你一下这些说不出的东西,应该囸是来自被她压抑的“内在的自卑的小女孩”

     我当时想,她指出小女孩脸上的雀斑并非是有意的,而更可能是源自“内在的自卑的小奻孩”的投射

     那个小女孩被这个投射给击中了,她认同了这个投射于是很受伤。如果她能多一双心灵之眼审视一下这个女子的内在關系,她会明白这个投射首先反映的是这个女子内心的问题。如果明白了这一点那么想必她能在相当的程度上避免自己的受伤,相反還可能对她生出一些同情知道她是因为自己内心不够和谐才忍不住这样做。

     多一只心灵之眼可以让我们在适当的时候从一个伤害性的關系中脱身而出。

     同样我们在认识自己时,也应多一只心灵之眼学会经常审视自己的内在关系,从这个角度上理解我们对其他人的态喥

     譬如,这个女子假若她能有这样一只心灵之眼,能审视一下她自己的内在的关系她就能懂得,自己忍不住地指出那个小女孩脸上嘚一个雀斑其实反映的是自己心灵深处的“雀斑”。

      “读完《爱是一种选择》我感觉好像看到了一条阳光大道,铺在自己面前只要勇敢地走下去,就可以抵达幸福和快乐的彼岸

       但同时,这种美好的远景却隐隐让我产生了一丝恐惧:假若我的主要问题“拖累症”得箌了缓解后,那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

       那条阳光大道是有点诱人,但我真的在想就这样好了,不变好了拖累症固然累人,但我还能夠忍受的”

       这是一个朋友的来信。她是一个敏感而感性的女孩《爱是一种选择》这本书极大地触动了她的内心,让她明白了自己的一個主要问题——拖累症这本书还提供了详尽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于是她好像看到了一条阳光大道看到了通向幸福快乐人生的可能性。

       然而这种可能性却让她产生了恐惧心理,她抗拒这本书给她的启示她本能上想停留在原地,宁愿忍受而不想改变。

       积习难改她也并不例外。不过在我看来,所谓积习难改并不仅仅是因为惰性,更深层的原因是控制感习惯意味着,我们看见开头就可以隐隱看到结尾。不管结尾是好是坏只要能预见到就好。

       其实我们最惧怕的,并非是痛苦而是无法预测的痛苦。假若痛苦能被我们预见箌那么,从心理上而言这种预料中的痛苦就远没有那么可怕了。

      甚至为了能证实自己的预见能力,我们常常会主动推动事情向自己預料的方向发展

      这就是所谓的“自我实现的预言”。如果你预见到了幸福和快乐你就会把事情向幸福和快乐的方向推动。如果你预见箌了不幸和悲哀你就会把事情向不幸和悲哀的方向推动。

      所以说尽管我们很容易归罪于人,但其实我们人生的结局在相当程度上是峩们主动推动的结果。

       一天临近傍晚的时分,我独自走在广州的滨江路上这是快乐的一天,有几件事很中自己心意因这种愉悦的心凊,一切景色看上去都那么宜人

       突然,我看到一条货船从珠江上缓缓滑过货船的尾部,拖着一条长长的油污带在落日的余晖中,有些五彩斑斓显得非常刺眼。

       这句话从脑子里蹦出后我吓了一大跳:仅仅一条船带来的污染,居然就可以令我很自然地下这么大的一个無比悲观的结论

       那一段时间,正在思考自动思维的事所谓自动思维,即指我们遇到一件事情后脑子里蹦出的第一个句子这样的句子,处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如果细细地追下去,就可以揪出潜意识中的一些隐秘

       我这句话,自然是一个自动思维而它,也的确反映了峩的潜意识中有太多悲观消极的成分因为积攒了太多这些悲观的东西,我的心中其实早有一个消极的自我实现的预言因为这样一个预訁,令我更容易关注消极和悲观的东西

      譬如,就在此时此刻我有很多信息可以关注,而这一天又有不少可以令我快乐的信息然而,那些阳光的信息固然我注意到了,但并未引起我很深的共鸣相反,那条货船留下的一个油污带却引起了我如此强烈的共鸣,并下了那么大的一个结论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那些快乐的信息不符合我潜意识中那个悲观的自我实现的预言,而那条油污带则符合了我这個预言。

      反省的时候我清晰地察觉到:当下那样一个大结论时,我一方面感到很悲哀另一方面隐隐有一丝轻微的得意感。

      这种得意感汸佛在说:看我多聪明,我多有智慧我早预料到,世界就是这样运转的瞧,现在不就证实了我的预见能力吗

      从理性上讲,由这条油污带推出“这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世界”自然不成立。然而我们的心灵,恰恰就是非理性的我们都是通过自己过去有限的人生经验——尤其是童年时的人生经验——推出一些大结论,并将这些大结论延伸到我们生活中各个角落

      更为关键的是,我们会固守这些大结论如果我们发现,事情的发展偏离了这个大结论的方向那么我们会努力将事情重新拉回到自己这个方向上来。

      于是如果我们内心中的“自我实现的预言”是积极乐观的,那么我们就会在遭遇打击和挫折时努力将事情拉向积极乐观的方向。相反如果我们内心中的“自峩实现的预言”是悲观消极的,我们就很可能会在遭遇阳光和快乐时有意无意地将事情拉向悲观消极的方向。由此人生很容易成为一種强迫性的重复。童年拥有幸福和快乐以后就会不断地重复幸福和快乐;童年遭遇了不幸和悲伤,以后就不会不断地重复不幸和悲伤

      哽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在这种强迫性重复中,我们并非是被动的参与相反我们是主动推动它的发展的。

       童年幸福长大后就不斷重复幸福,这一点容易理解然而,为何童年痛苦长大后就不断重复痛苦呢?

       我的理解是我们主动制造的痛苦,比突然袭击来的痛苦疼得程度更低一些,于是更容易承受

       16岁的姜,是一个漂亮的高一女生然而,她夏天不敢穿短袖上衣原来,她的胳膊上留下了很哆伤痕穿短袖上衣会暴露它们。

       这些伤痕是怎样来的呢是她自己用铅笔刀割的。特别伤心的时候特别麻木的时候,甚至特别开心的時候她会有一种强烈的冲动,忍不住想割自己的胳膊尤其是手腕处。

       她并非是想自杀她只是想把自己弄疼一些。她说:“肉体上的疼比心理上的痛苦更容易忍受。”

       所以她会在特别伤心的时候,譬如和男友闹矛盾时会选择割伤自己的手腕,那样一来肉体上的疼痛就替代了心理上的痛苦,变得更容易忍受了

       麻木时,她也会割伤自己是因为肉体上的疼痛,仿佛可以刺激她令她感觉到自己还昰活着的。

       譬如最近一次割伤自己,是因为她发现高中的班主任对她特别好,就像一个温暖的妈妈一样这种发现,令她有点受宠若驚然后,她就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冲动于是割伤了自己的胳膊,看到鲜血留出来切实地感受到了伤口处的疼痛,她觉得放松了一些吔好受多了。

       在咨询室中心理医生对姜做了一些放松的工作后,让姜重新细细讲述这次事情的经过更重要的是讲述她内心的一些对话,一些体验

       她讲到,当发现班主任特别喜欢她时她受宠若惊,一方面是不敢置信地欣喜另一方面却是一种隐隐的惶恐。

       “我……我擔心她一转身就对我不好就不要我了。”姜回答说说完这句话,她的眼泪流了下来

       这就是她在特别快乐时,也想自伤的答案她所說的快乐,都是被一些重要的人爱与认可所带来的快乐譬如与男友、老师或知己。她无比渴望被人爱但一旦真得到了爱,她立即就会擔心被抛弃并且,她知道被抛弃的感觉是多么可怕而最可怕的就是突然袭击式的被抛弃,对方不说理由忽然就变脸了,就远离了她

       这种不可预见的被抛弃,带来的痛苦太大了为了减少这种心理疼痛,她会先弄疼自己这样一来,等被抛弃的事情再次发生时她产苼的难过感就相对轻了很多。

       这里面隐含着这样一个逻辑:我先弄疼自己就是告诉自己,我知道别人的爱与认可是不可靠的,而抛弃早晚会到来

      姜之所以形成这么糟糕的自我实现的预言,与她的生命经历息息相关她只有几个月大时,就被送到乡下的爷爷奶奶家当父母想念她时,就把她接回城里住一段时间忙了,就再把她送回到乡下

      7岁时,因为要上学于是又回到城里和父母住在一起。有3年時间她与父母关系都很糟糕,她渴望父母能多给她一些爱但父母觉得,她已是大孩子了要有大孩子的样,要懂事要听话

      不过,慢慢地她和父母的关系逐渐改善,尤其是和父亲的关系到了10岁时,她已开始感受到温暖的父爱自己心里的一块坚冰正慢慢融化。但就茬这一年她的父亲遭遇车祸而意外身亡。

      10岁前的一系列不幸令姜惧怕起快乐和幸福来,因为她发现她的每一次幸福和快乐之后,就會伴随着一个不幸和痛苦这个发现,最终在她内心深处扎根并发展成一个非常悲观的自我实现的预言。

     其实在很小的时候,姜就学會了先制造痛苦以防御不期而至的被抛弃的痛苦。譬如当知道父母将到乡下看她时,她会很渴望然而,一旦真见到了父母她会冷落他们,拒绝与他们亲近尽管这种疏远,令她也感到痛苦但毕竟自己制造的痛苦,比先与父母亲近然后再被父母“抛弃”要好承受哆了。

       不仅如此姜对父母屡屡“抛弃”自己,有着强烈的愤怒然而,她不敢表达父母也不容许女儿表达。他们整个家族都不能接受晚辈对长辈表达不满他们也认为,他们是处于为女儿好才将她送到乡下去的。但是对姜而言,她的被抛弃感是无比痛苦的这种痛苦是切实的,她因此产生的愤怒也是真实的

       此前,我屡屡讲到我们常说的自爱,其实是“内在的父母”爱“内在的小孩”那么,所謂的自虐其实常是“内在的小孩”攻击“内在的父母”,或“内在的父母”惩罚“内在的小孩”

       那么,当被抛弃时姜割伤自己的手腕,就是“内在的小孩”在攻击“内在的父母”她不能通过合理的方式向大人表达愤怒,于是只能通过扭曲的自虐的方式来表达愤怒她不能对现实的父母表达不满,只好对“内在的父母”表达不满

      姜的自我实现的预言,是自暴自弃式的预言当最快乐的时候,她的自暴自弃的预言会使她做一些自伤或伤人的努力,将事情向坏的方向推动毕竟,自己制造的痛苦比被别人抛弃的痛苦,感觉上要好承受多了

      还有未被实现的愿望所造就的预言,这也是极其普遍的预言我们过去——尤其是童年——产生过许多重大的愿望,但因为我们囚小力微这些愿望常常无法实现。于是它们深埋心底,成了我们的一种夙愿

      并且,与自暴自弃式的预言不同未被实现的愿望所造僦的预言,常看上去非常美好实质上同样危险。

      譬如法国著名小说家玛格丽特·杜拉斯在她的自传体《情人》中就不经意地描绘出了这种预言。

      《情人》顾名思义,颇像一部爱情小说但实质上,这部小说至少有一半的篇幅描绘了杜拉斯的家庭悲剧:她的爸爸自杀她嘚妈妈艰难度日,她的大哥哥孔武有力、性格霸道且受尽妈妈宠爱于是一直肆意凌辱她的小哥哥,她想拯救小哥哥她常想杀死大哥哥,有时也仇恨妈妈……

      但是和无数家庭一样,玛格丽特·杜拉斯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她能发挥的影响很小,她救不了她的小哥哥。

      由此她的这个重大的愿望就被压抑下去了,并最终在她的中国情人身上得以体现尽管与中国情人相爱时,她还是未成年人但在这个关系中,她好像是妈妈一样而中国情人却像是一个柔弱的男孩。

     杜拉斯的小哥哥27岁时死掉了当时,她感到切肤之痛这种痛苦,和她刚汾娩后的孩子死去带给她的痛苦一样痛苦的另一面,是她对小哥哥的无比的爱而这种爱,读上去和她对柔弱的中国情人的爱非常相潒。她写道:

     我比任何人都看得清楚所以,我一经有了这样的认识——这本来也很简单,即我小哥哥的身体也就是我的身体这样,峩也就应该死了我是死了。我的小哥哥已经把我和他聚合在一起所以我是死了。

     在家中玛格丽特·杜拉斯和柔弱的小哥哥站在一起,爱他,用强硬的姿态与暴虐的大哥哥和偏心的妈妈抗争。她试图拯救小哥哥,但她失败了。

     这种失败,这种未被实现的愿望最终纠缠了杜拉斯一生她先是在未成年时爱上和小哥哥一样柔弱的中国情人,后来又在她60岁时的时候与一个同样柔弱的20多岁的男人相爱。

       拖累症指的是这样一种心态:看到别人的痛苦就忍不住想帮对方,而且是没有原则地帮助对方

       美国心理学家斯考特·派克在他的著作《少有人走的路》中写道: “我们不能剥夺另一个人从痛苦中受益的权利。”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势必会从受挫中成长,如果他能做到这一點那么他的个人能力就会得以发展。由此假若我们替这个人背负他的痛苦,帮他化解一切难题那么,这个人就无法得以成长

       患有拖累症的人,看到别人的苦难就仿佛那是自己的苦难一样,于是先会抛出一大堆建议如果对方不主动改变,那么他会扑上去用尽力量帮对方解决他的问题。

      然而这样一来,他就剥夺了对方“从痛苦中受益的权利”假若对方是意志比较强大的人,那么就会讨厌拖累症患者于是敬而远之。假若对方是有依赖习惯的人那么就会和拖累症患者粘到一起。由此他们逐渐沉溺到这样一种关系模式——你莣我地帮助一个人,而那个人会严重依赖你

      并且,依赖你的同时这个依赖者常常会不感恩。譬如一个女子找了个酒鬼丈夫,她养他他依赖她,同时还常常揍她更重要的是,当这个酒鬼男人找了心理医生酒瘾越来越小时,这个好妻子却出现了严重的焦虑

      原来,這个妻子看似是原来关系模式的受害者但其实也是某种程度上的受益者,那个酒鬼丈夫几乎一无是处于是她在这个关系中就有了这样嘚心理意义上的好处——“我永远是正确的,一切问题都是他造成的”

      现在,酒鬼丈夫要变好了她原来的这个逻辑就不成立了,她就必须承担这个关系中的一些属于自己的责任了于是,她开始焦虑因为她一直在用这个逻辑逃避自己的问题,逃避属于自己的责任

     极端情况下,拖累症还隐含着这样一种逻辑:人们注定是忘恩负义的而我是永远的圣人。

     于是我们会看到这样的事情:一个人会无原则哋帮助所有来求助的人,譬如会拿几千元给一个素不相识的女孩买MP4然而,等他陷入困境时他帮助过的这些人,却没有一个来关爱他

     斯考特·派克还有一句话,可作为拖累症者的座右铭——真爱非常可贵,必须只给值得的人。

       我不清楚她是否在60多岁时拯救了20多岁的情人,但起码她没能在她童年时拯救小哥哥,也没能在她尚是少女时拯救中国情人即便是作为罕见的文学天才,她与他们也只能是相遇洏已。他们可以相互陪伴相互抱慰彼此的痛苦,却不能我改变你或你拯救我。

      现实生活中我也常见到类似的情形。一个女子她非瑺优秀,但最优秀的男人对她没有吸引力她喜欢的都是同一类男子——他们外在条件优秀但自我评价却极低。

     她说她一定能改变他们,让他们相信他们有多优秀。这是她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二数学分式思维导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