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声音的频率范围为4000hz-10000 hz,请问假设要对它进行采样,那最低的音频采样频率率

博客访问: 523476
博文数量: 129
博客积分: 4066
博客等级: 上校
技术积分: 1400
注册时间:
IT168企业级官微
微信号:IT168qiye
系统架构师大会
微信号:SACC2013
分类: LINUX
MP3只是音频的一种格式. 而音频有几个比较重要的参数,如KHZ,BIT,声道,KBPS等.而格式不同,算法也就不同,所以就算了在以上参数相同的时候,格式不同音质也会有很大差别.其中的,VBR这是一种动态的采样,详细全面的解释,请看下面的说明. 耐心看完你就能说出一二来了. 音频采样 解释 数
码音频系统是通过将声波波形转换成一连串的二进制数据来再现原始声音的,实现这个步骤使用的设备是模/数转换器(A/D)它以每秒上万次的速率对声波进
行采样,每一次采样都记录下了原始模拟声波在某一时刻的状态,称之为样本。将一串的样本连接起来,就可以描述一段声波了,把每一秒钟所采样的数目称为采样
频率或采率,单位为HZ(赫兹)。采样频率越高所能描述的声波频率就越高。采样率决定声音频率的范围(相当于音调),可以用数字波形表示。以波形表示的频
率范围通常被称为带宽。要正确理解音频采样可以分为采样的位数和采样的频率。 1.采样的位数 采样位数可以理解为采
集卡处理声音的解析度。这个数值越大,解析度就越高,录制和回放的声音就越真实。我们首先要知道:电脑中的声音文件是用数字0和1来
表示的。所以在电脑上录音的本质就是把模拟声音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反之,在播放时则是把数字信号还原成模拟声音信号输出。采集卡的位是指采集卡在采集和
播放声音文件时所使用数字声音信号的二进制位数。采集卡的位客观地反映了数字声音信号对输入声音信号描述的准确程度。8位代表2的8次方--256,16
位则代表2的16次方--64K。比较一下,一段相同的音乐信息,16位声卡能把它分为64K个精度单位进行处理,而8位声卡只能处理256个精度单位,
造成了较大的信号损失,最终的采样效果自然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如今市面上所有的主流产品都是16位的采集卡,而并非有些无知商家所鼓吹的64
位乃至128位,他们将采集卡的复音概念与采样位数概念混淆在了一起。如今
功能最为强大的采集卡系列采用的EMU10K1芯片虽然号称可以达到32位,但是它只是建立在Direct
Sound加速基础上的一种多音频流技术,其本质还是一块16位的声卡。应该说16位的采样精度对于电脑多媒体音频而言已经绰绰有余了。 2.音频采样级别(音频采样频率) 数
码音频系统是通过将声波波形转换成一连串的二进制数据来再现原始声音的,实现这个步骤使用的设备是模/数转换器(A/D)它以每秒上万次的速率对声波进
行采样,每一次采样都记录下了原始模拟声波在某一时刻的状态,称之为样本。将一串的样本连接起来,就可以描述一段声波了,把每一秒钟所采样的数目称为采样
频率或采率,单位为HZ(赫兹)。采样频率越高所能描述的声波频率就越高。 采样频率是指录音设备在一秒钟内对声音信号的采样次数,采样频率越
高声音的还原就越真实越自然。在当今的主流采集卡上,采样频率一般共分为 22.05KHz、44.1KHz、48KHz三个等级,22.05
KHz只能达到FM广播的声音品质,44.1KHz则是理论上的CD音质界限,48KHz则更加精确一些。对于高于48KHz的采样频率人耳已无法辨别出
来了,所以在电脑上没有多少使用价值。 5kHz的采样率仅能达到人们讲话的声音质量。 11kHz的采样率是播放小段声音的最低标准,是CD音质的四分之一。 22kHz采样率的声音可以达到CD音质的一半,目前大多数网站都选用这样的采样率。 44kHz的采样率是标准的CD音质,可以达到很好的听觉效果。 3. 位速说明 位
速是指在一个数据流中每秒钟能通过的信息量。您可能看到过音频文件用 “128–Kbps MP3” 或 “64–Kbps WMA”
进行描述的情形。Kbps 表示 “每秒千字节数”,因此数值越大表示数据越多:128–Kbps MP3 音频文件包含的数据量是 64–Kbps
文件的两倍,并占用两倍的空间。(不过在这种情况下,这两种文件听起来没什么两样。原因是什么呢?有些文件格式比其他文件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数据,
64–Kbps WMA 文件的音质与 128–Kbps MP3
的音质相同。)需要了解的重要一点是,位速越高,信息量越大,对这些信息进行解码的处理量就越大,文件需要占用的空间也就越多。 为项目选择适
当的位速取决于播放目标:如果您想把制作的 VCD 放在 DVD 播放器上播放,那么视频必须是 1150 Kbps,音频必须是 224
Kbps。典型的 206 MHz Pocket PC 支持的 MPEG 视频可达到 400 Kbps—超过这个限度播放时就会出现异常。 其中的VBR及相关解释 VBR(Variable
Bitrate)动态比特率。也就是没有固定的比特率,压缩软件在压缩时根据音频数据即时确定使用什么比特率。这是Xing发展的算法,他们将一首歌的复
杂部分用高Bitrate编码,简单部分用低Bitrate编码。主意虽然不错,可惜Xing编码器的VBR算法很差,音质与CBR相去甚远。幸运的是,
Lame完美地优化了VBR算法,使之成为MP3的最佳编码模式。这是以质量为前提兼顾文件大小的方式,推荐编码模式。 ABR(Average
Bitrate)平均比特率,是VBR的一种插值参数。Lame针对CBR不佳的文件体积比和VBR生成文件大小不定的特点独创了这种编码模式。ABR也
被称为“Safe
VBR”,它是在指定的平均Bitrate内,以每50帧(30帧约1秒)为一段,低频和不敏感频率使用相对低的流量,高频和大动态表现时使用高流量。举
例来说,当指定用192kbps
ABR对一段wav文件进行编码时,Lame会将该文件的85%用192kbps固定编码,然后对剩余15%进行动态优化:复杂部分用高于192kbps
来编码、简单部分用低于192kbps来编码。与192kbps CBR相比,192kbps
ABR在文件大小上相差不多,音质却提高不少。ABR编码在速度上是VBR编码的2到3倍,在128-256kbps范围内质量要好于CBR。可以做为
VBR和CBR的一种折衷选择。 CBR(Constant Bitrate),常数比特率,指文件从头到尾都是一种位速率。相对于VBR和ABR来讲,它压缩出来的文件体积很大,但音质却不会有明显的提高。 对MP3来说Bitrate是最重要的因素,它用来表示每秒钟的音频数据占用了多少个bit(bit per second,简称bps)。这个值越高,音质就越好。 心理声学音频压缩 心
一词似乎很令人费解,其实很简单,它就是指“人脑解释声音的方式”。压缩音频的所有形式都是用功能强大的算法将我们听不到的音频信息去掉。例如,如果我扯
着嗓子喊一声,同时轻轻地踏一下脚,您就会听到我的喊声,但可能听不到我踏脚的声音。通过去掉踏脚声,就会减少信息量,减小文件的大小,但听起来却没有区
别。 MP3:MP3的全称应为MPEG1 Layer-3音频文件,MPEG(Moving Picture
Group)在汉语中译为活动图像专家组,特指活动影音压缩标准,MPEG音频文件是MPEG1标准中的声音部分,也叫MPEG音频层,它根据压缩质量和
编码复杂程度划分为三层,即Layer-1、Layer2、Layer3,且分别对应MP1、MP2、MP3这三种声音文件,并根据不同的用途,使用不同
层次的编码。MPEG音频编码的层次越高,编码器越复杂,压缩率也越高,MP1和MP2的压缩率分别为4:1和6:1-8:1,而MP3的压缩率则高达
10:1-12:1,也就是说,一分钟CD音质的音乐,未经压缩需要10MB的存储空间,而经过MP3压缩编码后只有1MB左右。不过MP3对音频信号采
用的是有损压缩方式,为了降低声音失真度,MP3采取了“感官编码技术”,即编码时先对音频文件进行频谱分析,然后用过滤器滤掉噪音电平,接着通过量化的
方式将剩下的每一位打散排列,最后形成具有较高压缩比的MP3文件,并使压缩后的文件在回放时能够达到比较接近原音源的声音效果。(另MP3PRO:
mp3PRO编码器将音频的录音分成两个部分:mp3部分和PRO部分。mp3部分分析低频段(Low Frequency
Band)信息,并将其编码成通常的mp3文件数据流。这就使得编码器能够集中编码更少的有用信息,获得更佳品质的编码效果。同时,这也保证了
mp3PRO文件同老的mp3播放器的兼容性。PRO部分分析的则是高频段(High Frequency
Band)信息,并将其编码成mp3数据流的一部分,而这些通常在老的mp3解码器里是被忽略的。新的mp3PRO解码器会有效地利用这部分数据流,将两
段(高频段和低频段)合并起来产生完全的音频带,达到增强音质的效果。)&
阅读(1640) | 评论(0) | 转发(0) |
相关热门文章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
请登录后评论。声音传感器型号有哪些?-土巴兔装修大学
声音传感器型号有哪些?
报价结果将发送到您的手机
装修顾问-馨馨
4年行业经验,24h可咨询
10秒闪电通过好友
您的装修预算约
*装修管家将回电您,免费提供装修咨询服务
*因材料品牌及工程量不同,具体报价以量房实测为准
装修顾问 -馨馨
(四年装修行业经验)
微信扫一扫
声音传感器型号有哪些?
&&&&来源:
微信 手机看本文
更多装修流程、装修风水随时看
&&&&导语:我们以前介绍过很多种关于的相关知识,那么大家就应该知道传感器它是一种可以将被测量的某种东西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一定的可用信号的一种装置。声音传感器也是一样的道理,声音传感器其实是相当于是一个话筒麦克风,它的作用是可以用来接收声波,它可以显示声音的强度大小。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些声音传感器的基本型号。一起来看一下吧。声音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传感器内置一个对声音敏感的式驻极体话筒。声波使话筒内的驻极体薄膜振动,导致电容的变化,而产生与之对应变化的微小电压。这一电压随后被转化成0-5V的电压,经过A/D转换被数据采集器接受,并传送给计算机。它可以显示声音的振动图象。但不能对噪声的强度进行测量。声音传感器的型号1.声音传感器——BR-ZS1噪声监测仪,独有的4-20mA标准噪声输出,易于安装的外壳设计,集采集,分析,输出为一体的一体化设计。广泛应用于工业,环保等领域。2.声音传感器——BR-N201智能噪声仪,手持式的智能噪声仪,方便随时检测,带RS232接口,更有我们开发的软件,可接电脑实时监测噪声情况,保存,打印数据。3.声音传感器——TZ-2KA噪声传感器,交流电压信号输出,配接采集仪,得到波形图,声压值。TZ-2KA噪声传感器体积小,精度高,体重轻,操作简单。声音传感器的使用A.该传感器无需再次进行校准,软件自动调零。B.采样频率要取10000次/秒或更大些,否则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声振动的图像。C.图像的纵坐标表示的是与声振动对应的电压数值。D.接入控制系统的可以采用4~20mA的输出型传感器,如四川瞭望的ZS系列E.成本上有限制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正负信号输出的,如:TZ-2KA等。声音传感器规格声音传感器能显示声音强度大小,也能研究声音的波形;档位1(测量声强):45~120dB;档位2(测量波形):0~5V(测量频率范围100Hz~4000Hz)分辨率:1Hz,精度:±1%介绍了这么多关于声音传感器的相关知识,相信大家对它已经了解了不少了吧?那么,随着声控系统在我们生产生活中的普遍应用,声音传感器也越来越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作为生活的主体。我们有必要掌握它的相关知识,以及发展趋势。如果大家对它感兴趣,可以继续跟随小编的脚步,小编会带大家了解更多你想知道的。
热门活动: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来说两句吧:)
来说两句吧:)
电视背景墙就要这样弄 太漂亮了!
旧房巧翻新方法介绍 很全面很实用!
新房除甲醛最有效方法排行榜
北欧简约、复古美式、大气欧式、清新地中海风,总有一款适合你!
推荐城市分站&&
一万套装修案例
中国装修网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基于声卡的数据采集的设计与实现.doc32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2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声卡的数据采集
当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测量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并且测量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采用虚拟仪器的思想,结合计算机的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种以计算机为平台,基于声卡数据采集、显示与分析的虚拟仪器系统。介绍了声卡数据采集系统的制作要点,运用LabVIEW程序开发系统,在普通配备有声卡的计算机上,实现了单通道数据采集系统。
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正确采集声卡设计频率内的信号,可用于该范围内的一般数据采集与应用。此方法生成的采集软件交互性好,性价比高,且实现简单,还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功能扩充,为低成本构建数据采集系统提供了一种思路。在LabVIEW环境中简单、界面友好、实现了虚拟信号的采集分析及数据存盘重载。可以推广到语音识别、环境噪声监测和实验室测量等多种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LabVIEW;声卡;数据采集; 目录
1.1 问题的提出 1
1.2 虚拟仪器LabVIEW的概述 2
1.2.1虚拟仪器的产生和概念 2
1.2.2虚拟仪器的优点 3
1.3 本课题研究意义 4
1.4 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 4
二 LabVIEW编程环境介绍 6
2.1 LabVIEW简介 6
2.2 LabVIEW程序组成 6
3.1 从数据采集角度认识声卡 8
3.1.1声卡工作原理及性能指标 8
3.1.2 声卡的硬件结构设计 9
3.1.3 声卡的软件设计 10
3.2 声卡的主要技术参数 11
3.2.1 采样的位数 11
3.2.2 采样频率 11
3.3 声卡用于数据采集时的一些设置 12
四 基于声卡数据采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14
4.1 硬件的选择 14
4.2 软件的实现 15
4.2.1设计方案软件流程 15
4.2.2 开发环境 16
4.2.3 软件模块组成 17
4.2.4 声卡设置模块 17
4.2.5 波形实时显示模块 18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关于LTE的采样频率,给大家出道题讨论一下 - 通信技术你问我答 -
纯技术讨论者的天地 - Powered by C114
&问答管理员: &&
待解决问题
关于LTE的采样频率,给大家出道题讨论一下&&
离问题结束还有0天0小时 &|&
提问时间: 10:01
一直在想怎么利用好这个群组,今天突然想起来,可以在这里讨论一些问题:有问题可以发问,对于别人发的问题,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我先抛一个问题。LTE的采样频率:20MHz带宽:采样频率是30.72MHz;10MHz带宽:采样频率是15.36MHz。很多人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根据采样定理,采样频率应该是带宽的两倍才行,这里为什么不到两倍?对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理解的?欢迎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问题答案 (&51&条&)
希望大家踊跃发言啊!
LTE的20M带宽是带通信号,使用采样定理的话;采样频率只要大于20M就是ok的了,30.72MHz已经是过采样了吧。
30.72 MHZ= 15KHZ*2048
采样定理是针对于带通或者低通信号而言的,而20M指的是分配给用户的可用信道带宽。LTE采用15KHZ的子载波间隔,那么20M能够分配的最大子载波说就是20M/15K=1333.可见20M最大能够支持的子载波数是1333。我觉得此处的采样频率的说法不对。因为对于LTE的IFFT其实只是发现LTE的调制和IFFT是类似的,利用DSP可以节约大量的硬件资源,但是也有其缺点,也就是IFFT都是以2^n计算的,那么高于1024的只能采用2048点做变换。使得20M的带宽其实是有用资源,而剩下的10.72M带宽是辅助计算的而已。问题在于你认为的系统带宽是20M的最初分配的携带信息的带宽呢,还是为了实际处理而额外加入的总和为30.72M冗余带宽。不管是系统带宽还是冗余带宽,只要是带通系统,采样率和系统带宽相同就可以了,所以如果你认为20M是采样率的话,那么也对,标准给的是30.72M那么就是说其实标准算带宽的时候是算上处理冗余了吧!浅显的看法,请大家批评指正!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OFDM采样”。
OFDM的采样是在哪里进行的呢?
请看下图:
[attach]210232[/attach]
请大家围绕这张图继续讨论。
从图中可以看出其实采样是在IFFT变换以后,那么采样处理的数据就是2^n,所以其实采样时对带通系统的采样不是带通信号的采样,系统的频率范围是15.36M和30.72M随意采样率符合带通采样定理!
一般讲的采样定理是指采样频率为信号带宽的两倍,重点是如何定义信号的带宽。一般的实信号只认为正频率是其带宽,但实际上,还有负频率,正频率和负频率加在一起是两倍,为了使其正频率和负频率不重叠,因此,需要两倍采样。 而LTE里讲的20MHz或10MHz带宽已经是正频率和负频率的和了。因此,理论上只需要20MHz或10MHz采样率即可,30.72MHz和15.36MHz已经是进一步的过采样了,这种进一步的过采样一方面为了方便FFT的计算,另一方面留更多的频率保护间隔避免干扰。& 另一个角度,一般讲的实信号,正频率和负频率是对称的,正频率和负频率携带的信息是一样的,因此,计算有效带宽时只计算一半。而LTE系统的正频率和负频率都携带信息,因此,有效带宽要计算全部。那又如何满足采样定理呢? 对于这种复信号,必须是I和Q两路同时采样才能使正频率和负频率都携带信息,I和Q都按20MHz or 10MHz采样,似乎也是总的两倍采样率哦。
图中的采样位置是基带信号,不是带通信号。不能用带通信号采样定理。
同意Tiger的前面部分分析,不同意最后一句话。LTE是一半负频率一半正频率,都是要传数据的,在连载274有描述,采样点I路Q路没分开。
还有个地方没想明白,IFFT前把1200点补零补齐到2048点, IQ调制模块载波带宽不足,2048*15kHz= 30.72MHz, 实际载波带宽是20MHz,这只会影响到补零的点吗?
看了连载409明白了。
LTE的基带频率是-N/2+1~N/2。 20Mhz系统只有1024个频率(补零到2048/2),1024*15KHz = 15.35Mhz,采用评论刚好是其2倍,由于首位频率不一样,所以不用大于2倍,2倍采样能解出来。
折磨2个月了,多谢LZ。
感觉不对。我们换一个系统来说这个问题:基于802.16协议的某个wimax系统系统带宽为8.75MHz,采样频率为10MHz, 子载波间隔为9.766kHz,可用子载波数为865.按照上面的理解:9.766k*865=8.447MHz, 采样频率低于2倍占用带宽。
采样是包含在IFFT这一块里面的吧。。
关键是如何理解信号的带宽。假设中心频率为f0的信号带宽为B,经过频率为fc的余弦调制,频域上变成两个,中心频率分别为fc+f0和fc-f0,总带宽变为2B。显然,对调制后的信号采样,为保证频域不发生混叠,采样频率应为2B。如果基带信号采用复信号调制(分成IQ两路,I路用余弦调制,Q路用正弦调制,然后再相加),那么频域上只有一个,带宽仍然是B。所以采样频率B就可确保不发生频域混叠。
首先,OFDM正交性决定了频率间隔等于符号率的倒数(有理论证明的),所以OFDM所有子载波上的符号率是15000sy/s,而要完成最大2048个子载波的IFFT的运算,必须对所有的调制符号叠加采样,每符号2048次,即总采样率为=30.72MHz。另一方面,根据采样定理,实信号的采样频率必须大于等于信号最大频率的2倍,但对于OFDM复信号,在频谱上是单边的,只需满足1倍采样率就不至于造成混叠,同时真正信号最大频率是小于20MHz的,所以30.72MHz的采样频率是完全满足要求的。
这个和LTE的道理是一样的
学习学习,最近研究36.211协议,上行的PUCCH信道公式太多,好复杂,一直没搞懂SCFDMA为什么使用DFT会使其有单载波的特性。。好难啊!
刚刚去研究了下正交调制技术,似乎是这样的,I路和Q路将20M带宽分为一半,即10Mhz,tiger大神已经讲的很清楚了,关键是lz提供的图里面采样位置为什么是在正交调制之后进行的,求指导?
大家看一下OFDM基带信号的表达式:,考虑一下OFDM基带信号的带宽,看看根据采样定理,对OFDM基带信号采样至少需要多大的采样频率。
看到了-N/2~+N/2,这个N代表子载波数目!!!
很高兴看到陈老师的回归!连载很好很强大!
OFDM基带信号实部和虚部的表达式:。根据采样定理,对OFDM基带信号的实部和虚部进行采样,至少需要多大的采样频率?
如何理解LTE采样频率?参见:
陈老师,有个问题想请教下:看了以上两个您的连载,LTE 20MHz,采用30.72MHz的采样率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想问下,按照分析,采用率用23.04MHz是否也是可以的?如果不是,那采用30.72MHz的必要性或者合理性,就是原因是什么那?再弱弱的问句,GSM 200kHz,一般采用多少的采用率呀?
标准的做法是用30.72MHz的采样频率,实际上也可以采用非标的23.04MHz。
至于GSM的采样频率,不好意思,没研究过。
正在看看看看i看啊看那看那看
这其实可以转换为另一个问题:IFFT中,对一个子载波的采样是如何进行的?因为不可能是只采集一个振幅。
根据FFT的原理,2048次采样是没什么好讨论的,只能是这样。
感觉大家混淆了时域采样和频域采样的概念,这在奈奎斯特定理里面已经讲得很清楚了。我们在讨论时域信号时,才会去说采样频率要大于信号带宽的二倍。频域采样可以理解为时域采样的逆过程,不管是20M还是18M,都和30.72M没有直接关系。
IFFT的结果就是时域信号的采样数据,必然存在采样频率的问题。
IFFT的本质是频域采样,假设信号f(x)时域长度为tm,则在频域的抽样间隔只要≥1/tm即可。以20M为例,有用符号时长为2048Ts,则IFFT的最小间隔就是1/2048Ts=15kHz。
楼主说20M带宽,用30.72MHz去采样,等等,把时域、频域混淆了个遍。
你所说的“IFFT的本质是频域采样”这个实在难以让人认同。
关于如何理解OFDM采样频率中的“采样”,我在5楼画了张图,建议你看一下:,关于采样有了共同的理解之后再来讨论时域采样、频域采样不迟。
如果连IFFT的本质是频率采样这一点都认识不到,那这个问题确实无法谈下去了。
按我的理解,IFFT的本质是将频域的采样数据转换成时域的采样数据。
IFFT首先是频率采样,它要满足频率采样的条件,见29楼。只有在时域采样时才说,某信号带宽是多少M,采样频率要是其2倍。LTE中的20M带宽,进行IFFT,说到家是进行频率采样。频域采样中不存在“30.72MHz的采样速率”这样的说法,这是时域采样的说法。
所谓的频域采样数据,实际上就是在各个子载波上调制的数据,而IFFT就是将各个子载波上调制的数据(频域数据)转换成时域信号的采样数据(时域数据)。30.72MHz的采样频率本来说的就是对时域信号的采样,我在5楼画的那张图已经描述得很清楚了,建议你看一下: ... 957&pid=7429611
对IFFT来讲,根本不存在“对一个子载波采样”一说,因为IFFT的输入,也就是所谓的频域数据,就是指调制到各个子载波上的数据。例如20MHz带宽情况下,使用的子载波个数为1200个,每个子载波上调制一个数据(也就是数字调制映射之后得到的符号:a+jb),共计1200个数据。这1200个数据分别调制到1200个子载波上之后,会影响这1200个子载波的幅度和初相。
你现在已经走到正确的方向上来了,我想你应该已经能够意识到你提出的题目所存在的问题了。
调制后形成符号,同时形成子载波,再对其进行IFFT,这个过程当然只是理论上的提法,谁都明白实际上不可能这样做。
我的所有描述一直都是一致的,不存在现在才走到正确方向上的问题。
“调制后形成符号,同时形成子载波,再对其进行IFFT,这个过程当然只是理论上的提法”理论上也不应该这么提,如果你认为理论上是这样的,那真是大错而特错了。数字调制(实际上只是“星座映射”)后形成符号,这个符号被直接拿去做IFFT,不存在什么“同时形成子载波”,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那么请问,“数字调制(实际上只是“星座映射”)”的载波频率是多少?请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你从谬误到接近正确的认识的过程是清晰可见的,不是你说你一开始就正确就能掩盖的。
根据你提的这个问题,我有点明白你的问题出在哪里了:你把数字调制理解错了,你以为IFFT前面的那个数字调制是个完整的数字调制(映射+IQ调制),实际上那个数字调制只是一个“映射”而已,并不包括IQ调制部分,因此根本不存在载波频率是多少这个问题。希望你能认真对待我给你指出的这个错误。
我的所有理解都在连载中,哪里错了你可以直接指出具体错的地方,我们一起探讨。不要泛泛地说什么你把时域采样、频率采样理解错了,你要指出到底错在哪里了。
我说的很清楚,只是你视而不见而已。
那个图不过是个粗略的原理图罢了,还拿它到处说事儿。
既然你说星座映射,那你说星座映射在物理上是怎么实现的呢?先回答这个问题再说。
很简单,查表就可以了。对于我给你指出的错误,你有什么看法?
请不要回避我的问题,详细说来看看。
我没有回避你的问题啊,告诉你了就是查表啊。如果这样说听不明白,我再解释一下。
IFFT一般是用DSP实现的,IFFT前面的这个数字调制(例如QPSK调制,实际上就是“映射”,我已经强调多次了,这里再强调一下)也可以在DSP中实现。只需要在DSP中保存好如下表格:
QPSK调制时,2个比特一组,见到00查表得到+1+j,见到11查表得-1-j即可。
我明白你为什么提这个问题了,你还是不相信IFFT前面的数字调制只是一个映射啊。我都解释到这个份儿上了,难道你还认为那个数字调制包括映射+IQ调制吗?
你说的映射,只要学过通信原理都会懂。如果你真懂而不是装懂,你来说说1+j是怎么实现的。
00映射成(1,1),用复数表示就是1+j。IFFT时就是拿(1+j)去运算的。
貌似最近讨论得挺激烈的!我同意陈老师的理解!
同意你的看法!
个人理解,与奈奎斯特定理符合的很好啊,对于低通基带信号,采样频率为信号最高频率的2倍,由于LTE的基带信号有一半是负频率,所以基带信号的最高频率还是10M。所以用20M的频率去采样足够了。之所以用30.72M去采,并不是为了过采样,而是对20M的带宽进行了扩展,将子载波个数扩展为2048个,方便做IFFT而已。.72M
我要回答:&
回答字数在10000字以内采样定理说的是什么?
下面是我在网上找的一些关于采样定理的表述:
**************************************************************************************************
&&&&采样定理指的是,采样频率要大于信号最高频率的2倍,才能无失真的保留信号的完整信息。
在进行模拟/数字信号的转换过程中 当采样频率fs不小于信号中最高频率fmax的2倍 即
fs&=2fmax 时 采样之后的数字信号完整地保留了原始信号中的信息。
在进行模拟/数字信号的转换过程中,当采样频率fs.max大于信号中,最高频率fmax的2倍时,fs.max&=2fmax,则采样之后的数字信号完整地保留了原始信号中的信息,一般实际应用中保证采样频率为信号最高频率的5~10倍;采样定理又称奈奎斯特定理。
当对一个信号进行采样时, 采样频率必须大于该信号带宽的两倍以上才能确保从采样值完全重构原来的信号。
**************************************************************************************************
以上表述都提到了信号采样频率满足条件可以保留信号的完整信息,那么这个“信息”指的是什么呢?图1是我用Matlab模拟10Hz正弦信号在不同采样频率下获得的波形。
&&&&&&&&&&&&&&&&&&&&&&&&&&&&&&&&&&&&&&&&&&&&&&&&&
&&&显然对一个正弦信号,一个周期仅采集几个点是不能完全还原原来的波形的,当采样频率&9f
时,波形较平滑。
图2、图3是以频率为5Hz、10Hz,在不同的采样频率下,用Matlab画的波形及FFT频谱。
&&&&&&&&&&&&&&&&&&&&&&&&&&&&&&&&&&&&&&&&&&&&&&&&&
&&&&可以看出要还原波形,采样频率仅仅满足采样定理是不够的,但从FFT频谱图上可以看出,只要采样频率“大于”信号最大频率,是可以得到信号的完整信息的(幅值、相位、频率),这里特别强调是“大于”,而不是“&=”,如图3所示,fs=20Hz时在频谱图上是没有10Hz的信息,证明一个事情是正确很难,但证明错误的只要有一个反例就够了,所以采样定理的表述应当是“&”而不是“&=”,程佩青编《数字信号处理教程》(这是我看的第一本信号处理方面的书)描述采样定理时就用的“&”。所以教科书上的东西要比网站上描述的东西要严谨些。
综上,采样定理所要说的是避免信号在频域出现混叠失真的一个最基本条件,而不是时域信号不失真的条件,一些PPT课件,或者老师常常误导我们,如果我们要获得波形的原始信号的话,采样定理的最跟本条件是不能满足需要的。
&&&&我们可以接着这个话题继续说下去,既然采样频率大可以获得良好的波形,那么是不是采样频率越大越好呢?显然不是,从图3可以看出,当采样频率较大时,波形的谱线范围也变宽了,且频率分辨率也增大了,因为频率分辨率满足:
&&&&&&&&&&&&&
一味的增大采样频率是不会获得好的频率分辨率的,要获得好的频率分辨率,相应的要增大采样点数N。我在以前遇到过这种情况,某公司把自己研发的机组状态监测设备向我们展示,说每周期采样128点,即采样频率为128倍转频,目的是说明他们的设备先进,因为我目前用的设备是每周期采32点,他们这套说辞只能糊弄外行,因为他们的设备没增加采样点数,针对我们10000多转速的压缩机,他们频率分辨率是20Hz多,连50Hz的频率都发现不了,这样的监测设备是不能用在故障分析上的。
前些天某公司的人还说他们的设备要做到1600谱线,给人感觉很厉害,因为我们目前使用的监测设备是400谱线的,明理人都知道采样点数决定谱线数,谱线数与采样点数的关系是:
&&&&&&&&&&&&&&采样点数=2.56*谱线数
&&&&谱线数1600线是400线的4倍,运算次数只考虑FFT((N/2)*log2(N))就是原来的4.8倍,不知道这个因素他是否考虑过。。。
故障诊断中既要求获得良好的时域信号的波形,又要得到理想的频域分辨率,实际的数采仪实际上是能将二者结合的很好的。满足故障分析的需要,但信号处理作为故障诊断的基础知识,我们也要牢牢掌握,不能太外行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0000hz legend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