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抗性和短节目浅田超水平发挥抗性在育种中发挥的作用

育种学习题集精编3
您的位置: →
育种学习题集精编
第一章 绪 论一、选择题:在每题下面的几个答案中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作上记号。(共 10题)1.作物进化的基本因素有: ( )A. 遗传 B. 变异 C. 选择 D. 漂变2.作物育种的实质: ( )A. 遗传 B. 作物的进化 C. 选择 D. 作物的人工进化3.品种是( )分类单位。A. 植物学 B. 遗传学 C. 生物学 D. 经济上4.作物育种学的基本理论是( )。A. 遗传学 B. 生物学 C. 植物学 D. 生物进化论5.在人工选择的过程中,自然选择起作用吗? ( )。A. 不起作用 B.起一定作用 C.起主要作用 D.起有利作用6.在人工选择过程中,植物进化要受到( )的综合影响。A.人的意志或环境因素 B.人的意志和环境因素C.人的意志和经济因素 D.环境因素和经济因素7.从生态学上讲,一作物品种就是一个( )。A. 地区型
D. 生态型8.在育种历史上,大幅度提高了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育种途径是哪些?( )。A.系统育种
B.抗病育种 C.矮化育种 D.杂种优势利用 E.辐射育种9.品种是人类根据一定地区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一种作物群体,它具有(
)。A.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性 B.遗传性状的相对一致性C.遗传性状的新颖性 D.区域性 E.时间性10.作物育种的基本任务是( ) 。A. 研究作物牲状的遗传规律 B.搜集、研究和创造种质资源C.培育作物新品种 D.研究育种方法 E.研究种子生产技术二、填空:(共 5题)1.作物进化与生物进化无本质区别,它们都涉及___、___、___这几个主要因素。___是植物进化的基础,___能够巩固和积累优良的变异,___可使变异向有利方向巩固和发展,形成新类型、新物种。2.植物学上的种子由___、___、___三个主要部分组成。3.品种是适应于一定 自 ___、___的生态类型。4.引起作物品种自然变异的主要原因来自于___、___、___等。5.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研究的对象是___。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共 14题)1.种子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基础地位和战略作用。 ( )2.1978年10月国务院批转农林部《关于加强种子工作的》提出了逐步实现品种布局区域化,种子生产专业化,种子加工机械化和种子质量标准化以及以县为单位统一组织供种的“四化一供”发展目标。 ( )3.品种的植物学特征包括该品种的各种器官.组织以及从外表能观察到的形态特征。 ( )4.品种的动物学特性包括该品种在一定的环境和栽培条件下的生长发育特性。( )5.如果是杂交种,在品种标准中,除说明栽培技术要点外,还需要说明杂交制种技术。 ( )6.农业种子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7.种子标准化就是实行品种标准化和种子质量标准化。 ( )8.品种标准化就是指大田推行的优良品种必须符合其品种标准。 ( )9.品种标准的内容通常包括品种来源,品种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生产性能,栽培技术要点。 ( )10.作物育种学又称为人工进化的科学。它是利用人工创造的遗传变异,而不是利用自然发生的变异培育新品种。( )11.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是生存竞争、变异和选择( )。12.从生态学来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地区型。( )13. 品种是植物学上的分类单位。( )14.生产上推广使用的品种可分为常规品种和杂种两大类。( )四、名词解释(共 5题)1.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2.植物学上的种子及农业生产上的种子3.品种4.品种标准5.良种五、问答题(共 4题)1. 作物优良品种在发展作物生产中的作用2.作物遗传育种学的概念和意义3. 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4. 现代作物育种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六、论述 (共 1题)1. 我国作物育种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 ?第二章 育种目标一、选择题:在每题下面的几个答案中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作上记号。题)1.现代农业对作物品种性状的要求有? ( )A. 高产 B. 稳产 C. 优质 D. 适应性强 E. 抗病2.下列哪些性状适应机械化操作? ( )A. 株型紧凑 B. 生长整齐 C. 结实部位适中 D. 落粒 E. 成熟一致3.作物育种的基本目的是培育符合( )的新品种。A.自然条件 B.生产条件 C.经济条件 D.人类需要4. 制定作物育种目标应当( )。A. 全面 B.详细 C.抓主要矛盾 D.灵活机动5.作物育种的基本目的是创造更加符合人类需要的( )。A.作物新类型 B.作物新品种 C.植物新物种 D. 作物新品系。6. 现代农业对品种的基本要求包括( )。A.产量高 B.优质 C.需肥少 D.成熟期短 E. 抗病性强
7(共7.育种目标是育种工作的指南。制定育种目标时,应( )。A.性状全面 B.立足当地当前的需要 C.突出重点D.明确具体 E.立足长远二、填空:(共 4题)1.作物育种目标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___、___、___、___。2.现代化农业对品种的要求是___、___、___、___。3.育种目标中,高产是最基本的目标之一,在现代育种中,国内外是从___、___、___三个不同的方面入手来提高作物的产量。4.育种目标中___是对品种的最基本要求。目前,育种上对这一目标要求主要是从___、___和___这三个途径进行的。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共 4题)1.作物产量的形成是品种与其种植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2.品种的利用有一定的地区性和时间性。( )3.高产育种就是要培育具有合理株型和良好光合性能的品种。( )4.高产的群体结构要求群体的单株产量与单位面积株数要互相协调。( )四、名词解释(共 6题)1.育种目标2.高产育种3.生物产量4.经济产量5.经济系数6.品质五、问答题(共 5题)1.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2.制定作物育种目标的原则?3.为什么要制定育种目标,你认为制定育种目标的依据是什么?4.实现农业现代化,对农作物育成品种提出了哪些要求?怎样实现这些要求?5.育种目标的概念及制定育种目标的重要性?六、论述 (共 1题)1. 环境胁迫的类型 有哪些?举例说明第三章 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一、选择题:在每题下面的几个答案中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作上记号。(共 19题)1.下列作物群体中属于同质杂合类型品种的是 ( ) :A. 自交系 B. 纯系 C. 单交种 D. 综合种2. 无性繁殖作物中的一个无性系相当于品种类型中的:A. 同质纯合型 B. 同质杂合型 C. 异质杂合型 D.异质纯合型3. 有性繁殖的主要授粉方式有 ( ) :A. 自花授粉 B.异花授粉 C. 常异花授粉 D.天然授粉4.下列作物中繁殖方式不同的作物为( )。A.小麦 B.水稻 C. 高粱 D.豌豆5.下列作物中繁殖方式不同的是( )。A.豌豆 B.蚕豆 C.高粱 D.棉花6.自花授粉作物的自然异交率变化范围为( )。A. 0
D. 1-4%7.异花授粉作物的天然异交率为%( )。A.50%以上 B.80%以上 C.90%以上 D.95%以上8. 下列作物中常异花授粉作物是( )。A.豌豆 B.蚕豆 C.花生 D. 大豆9.自花授粉作物纯系为什么也会产生遗传的变异?因为有( )的发生。A. 自交分离 B. 基因杂合性 C. 基因型纯合化 D. 天然杂交和基因突变10.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的基因型一般可表示为 ( ) ?A.S(MsMs) B.S(msms) C.F(MsMs) D.F(msms)11.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的保持系的基因型可表示为( )。A.S(MsMs) B.S(Sms) C.F(MsMs) D.F(msms)12.在下列中,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的恢复系的基因型为( )。A.S(MsMs) B.S(msms) C.MsMs D.msms13. 指出下列哪一个是异质杂合型品种。 ( )A. 双交种 B. 单交种 C. “三系”杂种 D. “二系”杂种14.作物繁殖方式有( )。A. 有性繁殖作物 B.无性繁殖作物 C.无融合生殖D.异交繁殖 E.种苗繁殖15. 异花授粉作物,如玉米、白菜型油菜作物的特点是( ) 。A. 天然异交率高 B.天然异交率低 C.品种遗传基础复杂D.品种遗传基础简单 E.自交衰退严重16.下列作物中的自花授粉作物有 ( )。A.水稻 B. 高粱 C. 小麦 D. 大豆 E. 大麦17.指出下列中哪些是自花授粉作物( )。A.小麦 B.高粱 C. 大豆 D. 豌豆 E. 油菜18.自交和常异交作物的育种方法常采用( )。A.系统育种法 D.杂交育种法 C.自交系间杂种优势利用D.群体改育种 E.引种19.群体内个体间的基因型相同,但个体内等位基因间是杂合的,这样的品种群体称为( )品种。A.同质纯合型 B.同质杂合型 C.异质纯合型 D.异质杂合型二、填空:(共 6题)1.下列作物属何种授粉方式?水稻___棉花___大豆___甘薯___2.无性繁殖可分为___、___两类。3.根据作物群体中个体间基因型的___及个体内基因型的___,可将作物品种划分为四个类型,它们是___、___、___、___。4.地方农家品种和改良品种属___资源,根据它们的特点,在育种上具有___、___、___等利用价值。5.农产品优良品质的内容包括___、___以及其它有关___的具体指标。6. 常异受粉作物和异花授粉作物的异交率分别是___之间和___以上。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共 15题)1.作物早熟性的程度应以充分利用当季的有利条件夺取高产,又有利于前后茬的收获播种实现全年增产增收为原则。( )2.小麦是异花授粉作物,其遗传基础复杂。在育种上需将其自交,获得自交系后再用优良自交系杂交。( )3.无性繁殖作物中一个无性系相当于品种类型中的同质纯合体。( )4.异花授粉作物由于高度的自然自交率,群体的遗传基础较为相同,为同质纯合体,后代能够稳定遗传。( )5.烟草由于花器较大、种子繁殖系数高,故在利用杂种优势时可采用人工去雄法。( )6.自花授粉作物的育种应通过多代自交和选择培育自交系,再经过自交系间杂交获得高度杂合的杂交种。( )7.优良品种在不同年份相对稳定地保持其丰产性能,决定于品种的抗逆性和适应性。( )8.品种的丰产和稳定,以及推行面积的大小,取决于品种对当地自然和栽培条件的适应程度。( )9.自花授粉作物群几乎是纯合型,但是由于1-4%以下的天然杂交和自然突变的可能,所以群中仍然存在着杂合型和突变类型。( )10.由无性繁殖作物的一个个体产生的后代群体称为无性系。无性系的个体间在表型上是完全一致的,其基因型也是纯合的。( )11. 作物的繁殖方式不同,所适用的育种方法就完全不同。( )12. 一般自花授粉作物的天然异交率为0。( )13. 在自花授粉作物(如水稻、小麦等),由于长期适应了自花授粉,因而一般也有严重的自交衰退现象。( )14. 运用遗传试验来测定天然异交率时,母本应是具有显性标记性状的材料。( )15. 群体内个体间遗传组成相同,而个体内等位基因间组成不同的品种称为异质纯合型。( )四、名词解释(共 12题)1.自交系品种(纯系品种)2.杂交种品种3.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4.无性繁殖系5.加工品质6. 核不育系7. 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8. 核不育“两用系”9. 自交不亲和系10. 多系品种11. 综合品种12. 无性系品种五、问答题(共 6题)1.同型纯合、同型杂合、异型纯合和异型杂合四大类的特征及其选育特点?2.阐述自花授粉作物的遗传特点及其与育种的关系。3.玉米属于何种授粉方式作物?根据其花器构造和遗传特点,在杂种优势利用中主要什么问题?怎样利用杂种优势。4.小麦属于何种授粉方式作物,有何遗传特点?根据其遗传特点,在育种中采用的主要育种方法有哪些?5. 作物有哪些繁殖方式 ? 作物的繁殖方式是如何划分的 ? 怎样测定作物的自然异交率 ? 不同繁殖方式作物有何遗传特点?应采用的育种有何不同?6. 作物品种分为那些遗传类型 ?各有何遗传特点和栽培特性?六、论述 (共 2题)1.论述自交与异交的遗传效应?2.为什么作物的授粉方式不同?选择的方法也不同?试举例说明之。第四章 种质资源一、选择题:在每题下面的几个答案中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作上记号。(共 8题)1.瓦维洛夫划分的八大中心中被认为最大的栽培作物发源地是 ( ) :A. 中亚细亚中心 B. 印度中心 C. 中国中心 D. 南美中心2.荞麦起源于下列哪个中心 ( ) :A. 中国-东部亚洲中心 B. 印度中心 C. 中亚细亚中心 D. 西部亚洲中心3.种质资源就是指作物的( )。A. 所有品种 B.地方品种 C.新品种 D.一切基因资源4.瓦维洛夫把栽培植物的起源地划分为( )个起源中心。A.6 B.8 C.10 D.125.作物起源中心学说的创始人是( )。A.达尔文 B. 孟德尔 C.摩尔根 D.瓦维洛夫6.在基因库中按照遗传类型分类为( )。A. 初级基因库 B.次级基因库 C. 三级基因库D.四级基因库 E. 高级基因库7.在近代作物育种中,凡突破性品种的育成均来自( )的发现和利用。A.突破性育种新技术 B.突破性育种新理论C.突破性育种新方法 D. 突破性特异种质资源8.本地种质资源的最大特点是具有( )。A. 较高的丰产性和稳产性 B.较高的抗病性和抗虫性C.较高的适应性
D.生产上最熟悉二、填空:(共 5题)1.品种资源的保存方法分___、___。2.下列作物起源于什么中心?大豆___ 玉米___ 荞麦___马铃薯___海岛棉___3.根据种质资源的来源不同,可将种质资源划分为___、___、___、___等四个类型。4.各种农作物品种,根据其来源可分为___、___、___、三类。5.品种资源贮藏保存的条件必须___、___。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共 12题)1.地方品种对当地条件具有最大适应性,能保持比较稳定的产量和一定的生产水平。可以从中评选出地方良种。也用作选育新品种的原始材料。 ( )2.实践表明,在育种过程中,能否准确地选择原始材料,决定于发掘和掌握品种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对其研究的广度和浓度;育种工作能否有突破,则决定于关键性基因资源的发现和利用。 ( )3.本地品种资源对本地的自然和栽培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对当地不良气候条件和病虫害有较强的耐性和抗性。 ( )4.外地品种一般对本地区的适应性较差,必须经过试验,才能决定利用与否和如何利用。 ( )5.品种资源收集的步骤是先收集本地区有关作物品种,再根据育种目标要求,有目的,有,有重点地从外地转引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具育种目标性状的材料。6.收集品种资源的方式有国内外考察收集、发信征集和单位之间彼此交换材料等。 ( )7.哈尔兰(1971年)把作物的起源中心划分为三个中心和非中心地区。三个中心地区分别为中国、非洲、中美洲。( )8.不同的种质资源类型具有不同的遗传特点及利用价值。本地品种资源的主要特点是具较突出的丰产性。( )9.种质资源的保存方式有种子贮藏保存和植株保存两种主要方式。( )10. 作物种质资源包括育种及遗传研究中可利用的一切基因资源,它是作物育种的理论基础。( )11. 外来种质资源一般不具有良好的丰产性,但它可以带来丰富的新遗传特性,因而也是育种重要的种质资源。( )12. 在作物的起源中,多样性中心必然是起源中心。( )四、名词解释(共 4题)1.品种标准化2.种质资源3.地方品种(农家品种)4.改良品种五、问答题(共 10题)1.简要回答 作物品种资源的重要性?2.作物品种资源工作的主要内容?3.不同来源的品种资源各有什么特点,如何利用?4.怎样认识品种资源对育种工作的意义?5.你认为目前应该怎样对待品种资源的收集和整理工作?6.在作物育种中怎样研究和利用国内外的品种资源?7.你所在的地区有哪些品种资源?8.瓦维诺夫的“作物起源中心”学说主要内容是什么?9.哈尔兰的“中心和非中心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0.作物种质资源的类别、遗传特点和利用价值。六、论述 (共 1题)1.试述种质资源的考察征集、保存、评价、创新及利用?第五章 引种和选择育种一、选择题:在每题下面的几个答案中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作上记号。(共 28题)1.小麦F2的下列性状中选择可靠性较高的性状是( )A. 株高 B. 千粒重 C. 穗长 D. 穗粒数2.系统育种时只进行一次单株选择即可得到性状整齐一致,稳定遗传的新品系的作物群体是( )A. 自花授粉作物 B. 常异花授粉作物C. 异花授粉作物 D. 无性繁殖作物在无性繁殖时3.系统育种时,需要多次单株选择方能获得整齐一致稳定遗传的品系的作物群体是( )A. 自花授粉作物 B. 常异花授粉作物C. 异花授粉作物 D. 无性繁殖作物在无性繁殖时4.多次单株选择适用于( )A. 自花授粉作物杂种后代 B. 常异花授粉作物C. 异花授粉作物 D. 无性繁殖作物在无性繁殖时5.应用于良种繁育中和选优提纯的选择方法有( )A. 一次混合选择法 B. 多次混合选择法C. 集团选择法 D. 改良混合选择法6.在同一世代的同一性状中根据单株的表现进行选择的原因( ):A. 可靠性高 B. 遗传力高 C. 可靠性低7.下列( )分别是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产物。A.新品种和新物种 B.新物种和新品种C.新品种和新作物 D.新作物和新品种8.影响引种成败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条件 B.土壤条件 B.经济条件 D.作物类别8.不同的作物类型在感光阶段要求的光照长度不同,长日照作物要求每天有( )以上光照。A.10 B.12 C.14 D.169.不同的作物类型在感光阶段要求的光照长度不同,短日照作物要求每天有( )以下的光照。A.8 B.10 C.12 D.1410.在一个作物中,( )品种往往对光、温反应十分敏感。A.早熟 B外来 C.晚熟 D. 所有11. 在我国近代推广的主要农作物品种中,哪种育种方法育成的品种数最多?( )。A.系统育种 B. 引种 C.杂交育种 D.杂种优势利用12.小麦品种南种北引生育期会( )。A.延长 B. 缩短 C.保持不变 D.不可预测13.玉米品种南种北引生育期会( )。A. 延长 B.缩短 C.保持不变 D.不可预测14. 水稻品种北种南引时,以( )易于成功。A. 早熟品种 B.晚熟品种 C.高产品种 D.所有品种15.选择具有遗传效果的前提条件是有( )。A.适宜的选择方法 B.优越的试验条件 C.先进的实验手段 D.遗传变异16.选择的遗传实质是改变群体的( )。A.基因频率 B.基因型频率 C.A和B D.其它因素17.选择可以作为独立的育种方法来选育新品种吗? ( )A. 可以 B.不可以 C.与其它育种方法相结合才行 D.未知18.一次单株选择法适用于( )。A.自花授粉作物有自然变异的群体B.自花授粉作物人工变异的群体C.异花授粉作物有自然变异的群体D.异花授粉作物人工变异的群体19.一个作物性状的选择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 )。A.选择的方法 B.选择的世代 C.性状的遗传方式 D.性状的遗传力20.结果的可靠性与哪些因素有密切关系( )。A.试验地是否均匀 B.栽培条件是否适宜、一致C. 当年的气候条件 D. 鉴定方法的手段 E.材料21.现代化的分析鉴定正向着什么方向发展( )。A. 快速 B. 高精度 C. 超微量 D. 自动化 E. 连续化22.作物引种的基本原理实际涉及了( )。A. 作物生态学 B.作物起源与生态型的演化C. 农业气象学 D.作物栽培学 E.遗传学23.纯系学说的要点是( )。A. 原始品种是多个纯系的混合物 B. 同一纯系内继续选择无效C. 没有绝对的纯系 D.纯系内继续选择有效 E. 原始品种是杂合基因型24.引种的重要意义有( )。A.获得新品种 B.获得新作物 C.丰富育种材料D.创造新基因 E.育种成本低25.构成作物生态环境的生态因素主要有( )。A. 人 B.土壤 C.气候 D.病虫害 E.经济条件26.引进外地或国外品种必须进行检疫,为什么?( )。A.防止一切病虫害传入 B.防止新的病虫害传入 C.防止一切杂草传D.防止新的杂草传入 E.防止伪劣种子传入27.系统育种法又称( )。A.单株选择育种法 B.个体选择育种法 C. 一株(穗)传育种法 D.系谱法 E.单粒传选种法28.系统育种法的要点是( )。A. 选择基础群体 B.选择优良单株 C.套袋自交D.株系鉴定 E. 品系比较试验等二、填空:(共 8题)1.选择的方式有___、___、___三种不同的方式,选择的基本方法有___、___。2.引种应加强___,进行___、___和___相结合三方面事项。 引种过程中一定要坚持___、___、___三步走的原则。3.作物生态型一般分为气___、___、___三种。4.系统育种的实质是___。5.系统育种的特点是___、___。6.系统育种的局限性有___、___。7.选择的基本方法有___、___、___三种。8.原始材料的重点是___这是系统育种的基础。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共 37题)1.高光效率是高产品种的生理特性,表现为较强的光合能为,低呼吸消耗,保持较长时间的光合机能,适当的光合面积和较高的经济系数。 ( )2.系统育种用的原始材料包括种植在材料搜集辅内的现有品种材料杂种圃内人工创造的原始材料,还包括生长良好的大田或种子田种植的优良品种等。 ( )3.系统育种的选种圃的重点工作是对经一次或多次选种的单株进行株行试验,从中选出优良品系。 ( )4.系统选育的品系是鉴定圃的工作重点是较大的小区种植面积,鉴定品系的生产能力和适宜性。 ( )5.系谱法即多次单株选择法,是国内外在自花授粉和常异花受粉作物的杂交育种中最常驻机构用的方法。 ( )6.采用系谱法在杂种圃对杂种后代进行选择,遵循在优良品系中选项优良单株的原则。 ( )7.对农作物进行选择改良时,自花授粉作物一般只进行一次选择,异花授粉作物往往需要进行多次选择。 ( )8.自花授粉作物、常异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作物、无性繁殖作物所采用的选择方式分别是一次单株选择、多次单株选择、混合选择、集团选择。 ( )9.长日照作物如冬小麦,北种南引,则生育期延长,而南种北引时生育期缩短,短日照作物如玉米,北种南引生育期缩短,南种北引时延迟成熟。 ( )10.水稻是喜温短日照作物,遇长日低温,生育期要延长,抽穗推迟。因此,水稻北种南引,要选用早稻早熟或早稻中熟品种才能成功。 ( )11.纯系是异花授粉作物通过自交和单株选择而得到的后代系统。 ( )12.春小麦的春化阶段短,通过春化阶段所要求的温度范围较宽,适应性较强,引种的范围较广。 ( )13.系统育种可以发现新的有价值的类型和基因。 ( )14.为了从异花授作物 群体中获得纯合的后代,必须在控制授粉条件下进行多次自交选择,才能使某些性状,得到改良。 ( )15.无性繁殖作物,不管其基因型如何,进行一次单株选择,即可得到整齐一致的新品系。( )16.纯系学说说明在丝纯系内选择是无效的,所以品种遗传性的稳定性和群体的一致性是绝对的。( )17.一个遗传性相对稳定、群体一致性状较好的品种,无论种植多少年,性状都不得不会分离。( )18.混合选择法既可以作为育种手段,又可用于各种作物的良种繁殖。 ( )19.进行系统育种时品系鉴定试验、品种比较试验、区域繁难都不得采用随机排列。( )20.系统育种是通过选择提高诬蔑发种的种性,并繁育一批优质种子,而提纯壮则是不了通过选择获得新品种。 ( )21.在自花授粉作物和常异花授粉作物群中,一般进行一次单株选择,就可以得到稳定的遗传品种。( )22.水稻南种引北,会出现生育期缩短,抽穗提前的现象。 ( )23.系统育种和杂交育种都是人工创造变异从中选育新品种的有效方法。 ( )24.选择可分为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在人工选择中,自然选择不发生作用。( )25.选择本身不能创造变异,但它能使变异得到稳定和定向发展,从而形成新的遗传类型,从此意义上讲,选择仍不具有创造性作用。( )26.选择的遗传实质是改变群体的表现型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频繁。( )27.指数选择法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要性状按其生物学的重要性进行适当加权,计算出一个选择指数,然后根据选择指数的大小进行选择。( )28.单株选择法可以对后裔进行鉴定,因而选择效果较好。一般在异花和常异花中运用。29.轮回选择法是主要用于改良作物的微效多基因控制的质量性状的。30.在作物性状的遗传表现中,当基因型与环境存在互作时,表型值(P)=基因型值(G)+环境效应值(E)-“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值(GE)。( )31.气候相似论的基本含义是纬度和经度相同或相近的地区具有相似的气候条件,引种容易成功。( )32.纯系是一个由自花授粉作物纯合个体产生的后代群体,在其中发生变异是不可能的,因而继续选择无效。()33.由一个单株产生的后代称为品系。( )34. 人工选择是指从人工变异或天然变异的群体中选择适应自然条件的优良个体。( )35. 水稻从低海拔地区向高海拔地区引种,生育期延长,株高会增高。( )36. 水稻品种从高纬度地区向低纬度地区引种生育期植株会延长。( )37. 生物选择的遗传机制是改变生物群体的基因频率和个体频率。( )四、名词解释(共 18题)1.系统育种2.选择3.单株选择4.混合选择法5.引种6.饰变7.作物的外部环境条件8.生态因素9.生态环境10.作物生态类型11. 形变12.感光性和感温性13.芽变14.选择育种15.短日照作物、长日照作物16.自然选择、人工选择17.株系、株系群、姊妹系18.纯系五、问答题(共 24题)1.系统育种在原始材料圃中选择优良单株时应遵循的原则?2.简述引种成功的标志。4.单株选择与混合选择在方法上、效果上和应用上有什么不同?、5.引种的原则和注意事项?6.在现阶段引种有什么重大意义?7.与引种有密切关系的生态条件是什么?8.怎样进行引种成效才大?9.选择育种法有什么重大意义?10.品种自然变异的原因是什么?11.选择育种有哪两种基本方法?各有什么特点?12.怎样进行单株选择才有成效?13.选择(系统)育种的程序是怎样的?14.选择是否具有创造性作用? 选择的遗传原理是什么?15.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各有何特点?16.作物有哪几种选择方式?各有何不同特点?17.选择受哪些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如何影响选择的效率?如何提高选择的效率?18. 什么叫引种?引种的重要意义是什么?19. 引种为什么要进行检疫和试种?20.什么是长日照作物和短日照作物?它们与引种是关系什么?21.引种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引种为什么有时会成功,有时会失败?22.什么叫生态因素、生态环境、生态地区、生态类型和生态适应性?23.引种工作的步骤是什么?24.系统育种的变异来源有哪些?它与杂交育种法比较有何主要不同?六、论述 (共 2题)1.试述引种的基本原理?并以一作物说明引种规律。2.系统育种和杂交育种在育种特点上有何异同?试加以比较。第六章 杂交育种一、选择题:在每题下面的几个答案中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作上记号。(共 31题)1.小麦杂交育种配制三交种时,作为第二次杂交的亲本是( )A. 任何一个亲本 B. 综合性状最好的亲本C. 具有特殊优良性状的个体 D. 表现一般的亲本2.下列杂交方式中属于复合杂交的有( )A.单交 B.顶交 C. 回交 D. 三交3.有下列三个小麦品种:甲 (早熟、抗病)、乙( 矮秆抗病)、丙(丰产、感病、晚熟),根据我区条件,在进行杂交育种时,比较合理的三交方式是( )A.(甲w乙)w丙 B.(甲w丙)w乙C.(乙w丙)w甲 D.(乙w甲)w丙4.比较合理的双交方式是 ( ) 。A.(甲w乙)w(乙w丙) B.(乙w丙)w(丙w甲)C.(丙w乙)w(甲w乙) D.(甲w乙)w(乙w甲)5 .在[(A×B)×C]×D的杂交方式中,C的遗传成分在其中占 ( ) :A. 1/2 B. 1/4 C. 1/8 D. 1/166.根据系谱法的编号方法,在下列编号系统中与84(2)-2--4同属于一个株系群的是:A. 84(2)-3- -4 B. 84(2)-2-6-4 C. 84(2)-2- -8 D. 84(2)-2-- 47.复合杂交后代第一个出现分离的世代是( )。A.Fl B.F2 C.F3 D.F4 E.F58.杂交育种法在当前仍是各作物育种的主要方法,这是因为( )。A. 它是我国最古老的育种方法 B.它是当前最先进的育种方法C. 它是最简便快速的育种方法 D.它是应用作物范围最广,成效也最显著的育种方法9.杂交后代中,分离最大和选择最为重要的世代是( ) 。A.F1 B.F2 C.F3 D.F410.改良单个目标性状的最为有效的育种方法是( )。A. 引种 B.杂交育种 C.回交育种 D.诱变育种11.由杂交组合((A×B)×C)×D所获的种子世代为( )。A.F1 B.F2 C.F3 D.F412.杂交育种后代的选育方法中,集团混合选择法是在( )。A.早代不选,F4-F8代才开始选株建系B. 分离世代每株只留一粒种子混合播种, F4-F8代才选取株建系C.分离世代选优株混收混播,F4-F8代才选取株建系D.在第一分离世代按成熟期,株高等相近类型归类,混收混播,F4-F8代才选株建系。13.系谱法是( )作物杂交后代最常用的选择方法。A. 自花授粉 B.常异花授粉 C.异花授粉 D.自花授粉和常异花授粉14.在回交育种法中,目标性状的提供者称为( )。、A.轮回亲本 B.非轮回亲本 C.母本 D.父本15.在回交育种法中,如果要转育的目标性状是受一对隐性基因(aa)控制的,则在BCl代,含隐性目标基因(a)的个体频率为( )。A.100% B.75% C.50% D.25%16.在回交一代(BC l )中,如果Aa基因型个体的频率为50%,若要保证99%的概率选得至少1株这样的个体用于进一步回交,至少应回交( )株。A. 2 B.3 C.5 D.717.用一品系与一个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测交,后代的表现型为1/2雄性可育,1/2雄性不育。可推测该品系的遗传结构为( )。(提示:S表示不育胞质,F表示可育胞质:MS为显性可育基因,ms为隐性不育基因。)A.S(Ms ms) B.F(Ms ms ) C.S(MS ms)和F(Ms ms ) D.S(Ms ms)或F(Ms ms)18.核型雄性不育系中,在理论上找不到( )。A.恢复系 B.保持系 C.不育系 D.两用系19. 杂交育种育成的品种是( )。A. 杂交种 B. 常规种 C. 综合种 D. 自交系20.加速杂交育种进程的方法是( )。A. 采用加代技术 B.加快试验进程 C.提早选择D.扩大分离群体 E.采用一粒传法21.回交育种中所利用的亲本有( )。A. 优质品种 B.一般配合力强的亲本 C.轮回亲本D.非轮回亲本 E.高秆亲本22.下列杂交方式中哪些是复合杂交?( )。A. 双交 B. 三交 C.四交 D.多父本混合授粉 E.回交23.影响杂交后代选育效果的主要因素是( )。A. 性状的遗传力 B.性状的显、隐性 C.作物种类D.亲本的纯度 E.试验鉴定的可靠性24.派生系统法中,选株建立系统与开始从系统中选株建立株系的时间分别是( )。A.F1或F2 B.F2或F3 C.F3或F4 D.F4或F5 E.F5或F625.杂交育种系谱选择法的优点是( )。A.可从早代集中于少数几个优良株系的选育,起到定向选择的作用B.可在早代就进行产量等数量性状进行选择C. 优良株系可追溯其选育系普,选择更为可靠D.优良基因不易丢失E.育种年限相对较短26.杂交后代混合选择的优点是( )。A. 对早期世代的选择压小,有利于保存较大量的有利基因和变异类型B. 选择的方法简便,工作量小C. 不建立系谱,育种时间较短D. 受自然选择的影响较小E.可以在较少的面积上种植较多的组合27.加快杂交育种试验进程的方法有( )。A. 提早测产 B.异地加代 C.温室加代 D.异季加代 E.越级提升28.加快杂交育种世代进程的方法有( )。A.提早测产 B.异地加代 C.温室加代 D.异季加代 E.越级提升29.需要转育目标性状的基因数目分别是一对.二对和三对时,回交一代出现带有所需目标基因的个体的频率分别为( )。A.1/2 B.1/3 C.1/4 D.1/8 E.1/1030. 利用回交育种方法把不同的抗性基因转育到同一个优良品种中,成为一组含不同抗性基因的近等基因系,然后将各近等基因系种子等量混合,育成一个新的品种。这个品种就称为( )。A. 聚合品种 B.综合品种 C.多系品种 D.混合品种31.(C×A)×(C×B)是一个( )组合。A.聚合杂交 B.三亲本 C.四亲本 D.三交 E.双交二、填空:(共 9题)1.杂交育种中对杂种后代的处理方法是___和___。其它都是由这两种方法派生而来的。2.杂交育种种亲本选配的四条原则是___、___、___、___。3.杂交育种的程序要经过五圃制。所谓“五圃”是指___、___、___、___、___。4.回交育种中选择非轮回亲本的最主要条件是___。5.加速杂交世代进程的方法有___、___、___。6.加速杂交试验进程的方法有___、___、___同步进行等。7.在回交育种中,轮回亲本必须是___、___、___、___、___品种。而非轮回亲本作为改良性状的来源,必须具备__、__、___、___。8.杂交的主要方式有___、___、___。9.复交的方式因亲本的数目和配交的形式不同可分为___、___、___等。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共 42题)1.杂交育种时应从F2代开始进行单株选择。 ( )2.在(甲×乙)×(丙×乙)和〔(甲×乙)×乙〕两种杂交方式的后代中,丁亲本的遗传组成完全相同。 ( )3.回交育种中,无论回交次数多少,最后都得自交。 ( )4.一个优良品种,一般也是一般的合力好的品种。 ( )5.在进行杂交育种时,选项用亲缘关系较远的材料亲本,这就是说亲缘关系越远越好。 ( )6.交育种试验进程中,早期测产在F3即进行测产。 ( )7.84(2)-2- -4和84(2)-2-6-8两个系统都属于F2代所选同一单株的系统。8.回交育种中,在同一世代的同一性状中根据单株的表现进行选择其可靠性较低。 ( )9.(A×B)×(A×C)和[(A×B)×A]×A的两种杂交方式中,A品种都占有相同的遗传比重。 ( )10.有性杂交育种根据杂交亲本缘故关系的远近,分为品种间杂交和远缘杂交两种。通常所讲的杂交育种,一般是指品种间杂交育种。 ( )11.杂交品种选配要求亲本间优缺点能够互补,是指亲本的优点。要能有效克服对方缺点,亲本间若干优点综合起来能基本满足育种目标的要求,因此,双亲之一不能有严重的缺点,特别是主要性状不能有难以克服的缺点。 ( )12.某一亲本品种与其他若干品种杂交后,杂交后代在某个性状上表现平均值高,就是一般配合力好。 ( )13.配置三交组合时,作为第二次杂交的亲本体一般是综合性状最好的亲本以保证三交后代具有最好的综合性状。 ( )14.三亲本双交和三交相比,其优点是可以提早一年进行选择,即当目标性状为隐性状时,三亲本双交在第三年可以选择,而三交则要到第四年才能进行,但当目标性状为显性状时,均可以从第三年开始选择。 ( )15.在配置四种双交组合时,两个单交亲体之一应该是综合性状好的品种。 ( )16.回交后代的杂种群体已具有目标性状又与轮回亲本优良性状基本相似时,为选择显性状,纯合的个体,需在自交两次,而隐性状需自交一次即可选项得。 ( )17.一般认为,回交4次,以上就可以使杂种及其后代基本恢复轮回亲体原有的综合性状。 ( )18.杂交育种的特点是具有遗传性差异的亲本间有性杂交,其杂种后代的性状总是处于不断分离之中。 ( )19.杂交育种的单交杂种一代选留的组合,必须去假、去杂、去劣,成熟时,同一组合的植株混收。( )20.F2是性状分离最多的一个世代,个体差异很大,具有多种多样的变异类型,是杂交育种选择优良单株最关键的一代。 ( )21.对F2选择首先是确定好的组合然后在好的组合内选择优良单株。 ( )22.混合育种法一般是按组合种植,早期世代不进行选择,只淘汰劣株80%左右时(大约F7-F8)进行一次单株选择种成株系。 ( )23.混合育种法因推迟选种而延长育种年限,较系谱法一般要多2-3年。 ( )24.派生系统法早代选株可针对遗传力较强的性状,而遗传力较弱的性状则留晚代选优株时解决。 ( )25.加速杂交世代进程的方法有异地或异季增代、利用温室和人工气候室增代。26.加速杂交试验进程利用早期测产,一般在F3进行测产。 ( )27.加速杂交试验进程时多项试验同步进行是指育种单位可以将品种鉴定.品种比较试验和生产试验.栽培试验以及申报参加多点联合区域试验同步进行交措进行。 ( )28.对变异后代进行选择,一般应在分离世代选择效果较好,如杂交育种应在单交的F2,复交的F1进行选择,诱变育种应在M2进行选择。 ( )29.杂交方式中A×B属于单交,其中A为父本,B为母本。 ( )30.杂交育种中,在同一世代的同一性状中根据单株的表现进行选择的其可靠性较低。 ( )31.派生系统法:采取早代(单交F2代,复交F1代)和晚代(F5 或F6)进行一次单株选择,中间世代进行混合条播的方法。 ( )32.杂交后代的性状表现是由双亲遗传基础决定的,但可能出现双亲中没有的新基因。( )33.系谱法是自花授粉作物和异花授粉作物杂种后代常用的选育方法。( )34.对杂种后代的选择效果与性状的遗传力有密切的关系。遗传力高的性状宜在高代选择,遗传力低的性状可在低代选择。( )35.集团混合选择法是在杂种的第一个分离世代进行选株建立株系,以后的分离世代中在各集团内混合选择,到F4-F5代选株建系。( )36.回交育种法可以在异地.异季加代中进行回交和选择,因而可以缩短育种年限。( )37.利用人工去雄生产杂交种子的方法适宜于玉米,也适用于其它各种作物。( )38.在回交育种中,提供目标性状的供体亲本叫轮回亲本。( )39.在常异花授粉作物杂交后代的选育中,系谱法和混合法均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40.回交育种适用于改良作物个别遗传复杂性状的育种。( )41.由杂交育种育成的品种是杂交种。( )42. 亲本选配是杂交育种成败的关键之一。( )四、名词解释(共 18题)1.杂交2.杂交育种3.回交育种4.复交5.系谱法6.混合法7.轮回亲本8.逐步回交法9.聚合回交法10.有性杂交、品种间杂交、种间杂交11. 杂种和杂交种12. 双回交育种法13.一粒传法14.集团选择法15.指数选择法16.派生系统法17.轮回亲本、非轮回亲本18. 单交种、双交种、三交种、综合种五、问答题(共 26题)1.杂交育种有什么重要意义2.亲本选择和选配的基本原则3.杂交育种中应该怎样正确选配亲本?4.杂交育种程序和加速育种进程的方法8.何为系谱法?何为混合法?这两种后代处理方法有何优缺点?9.加速杂交育种进程的方法10.在采用回交育种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1.不同杂交方式在杂交育种中的利用途径12.杂交的方式有哪几种?它们各有什么特点?13.杂交后代的处理有哪两种基本方法?怎样进行?14.杂种一代和二代有什么表现?为什么有这些表现?15.什么是杂交育种?它的遗传学原理是什么?16.杂交育种中的亲本选配的原则是什么?17.什么是自交、单交、复交(包括三交、双交、四交、聚合杂交)、回交?18.杂交后代有哪些处理方法?19.杂交育种的一般育种程序是什么?20.回交育种的意义和特点。21.回交育种的一般程序。22.回交育种中轮回亲本和非轮回亲本如何选择?23.回交育种中回交次数和回交中所需要的最少株数怎样确定?24.回交育种中常用的回交方法有哪些?25. 有一不育系(代号 A),一恢复系(代号B)及一个性状较好的普通品种 C(代号C)。试用这三个材料采用回交转育的方法选育一新的恢复系。(选育过程用图示,各代标明其遗传结构)。26. 下列过程是采用回交转育法选育一新恢复系的程序,但图示有误,请予改正,并注明各代材料的基因型。A(不育系) B(对A有恢复能力) C(某品种,对A杂交优势强,但后代不育)
A×C↓F1×B↓三交 F1×B↓BC1F1×B↓BC2F1×B↓BCnF1×B↓新恢复系六、论述 (共 3题)1. 试比较系谱法、混合选择法和派生系统法的优缺点。2. 有若干水稻育种材料,使用这些材料采用杂交育种法从杂交到培育出新品种其程序如何?(可用图示,但应加文字说明)3. 试拟一小麦以抗病性为目的的回交育种方案。抗性基因假设为一对隐性基因,设计内容应包括两亲本性状,世代、回交次数及大致株数。以图示为主体,注明文字。第七章 杂种优势的利用一、选择题:在每题下面的几个答案中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作上记号。(共 27题)1. 对自交系的基本要求有 ( ) :A. 基因型纯合、表型一致 B. 特殊配合力高 C. 一般配合力低 D. 早熟2. 测交所用的共同亲本称为 ( ) :A. 测验种 B. 测交种 C. 杂交种 D. 单交种3. 利用杂种优势的基本条件有 ( ) :A. 纯度高的优良亲本品种或自交系 B. 人工去雄C. 强优势自交系 D. 化学去雄4. 自交系间杂交种分为 ( ) :A. 单交种 B. 三交种 C. 综合种5. 配合力测定常分为 ( ) :A. 早代测定 B. 中代测定 C. 晚代测定6.下列作物利用杂种优势时可采用人工去雄法的是 ( ) :A. 高粱 B. 水稻 C. 烟草 D. 油菜7. 利用杂种优势所选育出的作物品种类型是 ( ) :A. 同质纯合型 B. 同质杂合型 C. 异质杂合型 D.异质纯合型8. 选育杂交种利用杂种优势时,不同组合F1杂种优势不同,其中杂种优势最强的是 ( ) :A. 单交种 B. 双交种 C. 三交种 D. 综合种12. 测定某一作物一自交系的特殊配合力时,其测验种选用 ( ) :A. 综合杂交种 B. 普通品种 C. 自交系13.对于生产应用而言,下列作物杂种优势指标中,以( )更为重要。A.平均优势 B.对照优势 C.超亲优势 D.营养优势14.根据杂种优势的“显性假说”,作物的杂种优势主要来自双亲( )的累加和互作。A.有利显性性状 B.有利隐性性状 C.有利显性基因 D.有利隐性基因15.杂种优势的“超显性假说”认为,杂种优势主要来自双亲有利( )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A.显性基因 B. 隐性基因 C.等位基因 D. 非等位基因16. 自交系是指由一个( )优良单株经过连续人工自交和选育而形成的性状稳定一致的后代群体。A.自花授粉作 B.异花授粉作物 C.常异花授粉作物 D.无性繁殖作物17.配合力是指两亲本( )。A. 杂交的亲和力 B. 杂交的结实性C. 杂种一代生产力和其它性状的表现 D.杂种后代的分离范围18.玉米自交系穗行鉴定提纯法需要进行( )。A.选株自交建立株系 B.选株测交建立株系C.选株自交和测交建立株系 D.配合力测定19. 在生产上利用杂种优势最早的作物是 ( ) 。A. 水稻
D. 油菜20. 在生产上利用“三系”杂种优势最早大面积利用的作物是 ( ) 。A. 水稻
D. 高粱21. 如果控制某性状的基因对数是 3 对,则在杂种 F2 代出现 3 对基因均纯合的个体频率是 ( ) 。A. 1/9 B. 1/27 C. 1/64 D. 1/8122. 生产上推广利用的杂交玉米优良品种的亲本自交系是品种吗? ( )A. 是
D. 未知23. 生产上推广利用的优良杂交水稻品种的“三系”亲本是什么? ( )A. 都是品种
B. 都只能是品系
C. 部分可以是杂种
D. 部分可以是品种24. 作物的杂种F2代杂种优势下降的程度决定于( )。A.亲本的遗传差异 B.亲本数目多少 C.亲本的生育期D.亲本株型 E.亲本产量25.指出下列中哪些可以用作测定配合力的测验种( )。A. 自花授粉作物品种 B.异花授粉作物开放授粉品种C.杂交种 D.不育系 E.自交系26.在杂种优势利用中优良自交系或不育系的基本条件是( )。A.自身产量高 B.性状遗传力高 C.配合力高D.抗病性好 E.植株个体较高27.在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统中,下列哪些基因型是可育的?( )A.S(MsMs) B.S(Msms) C.S(msms) D.F(Msms) E.F(msms)二、填空:(共 13题)1.配合力可分为___和___两种,测定配合力时,用基因型纯合的系作测定种是测定___,用遗传组成复杂的群体品种作测验种是测定___。2.利用杂种优势的主要途径为___、___、___、___、___等五种。3.自交系间杂交利用杂种优势时,不同亲本数目的杂交组合其F2代产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的顺序为:___>___>___>___。4.目前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主要有:___、___、___、___、___等。5 .利用雄性不育系生产杂交种子,要有“三系”配套做基础,这里的“三系”是指___、___、___。6.从雄性器官形态上看,雄性不育系可分为___、___、___三种类型。当前使用的不育系大多属于___。7.雄性不育系的花粉败育型分为___、___、___三种。8.根据亲本来源不同,玉米杂交种可分为___、___、___、___等。9.自交系间杂交种按参加杂交的自交系数目和杂交方式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三种。10. ___和___是玉米亲本繁育过程中防杂保纯的两个关键环节。11.自交系的鉴定包括 目 ___、___两种。12.自交系配合力的测定方法有___、___、___等。13.自交系配合力的测定,通常先测定___,再测定___。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共 17题)1.用于测定被测系配合力的品种称为测交种。 ( )2.自花授粉作物利用杂种优势的主要问题是提高亲本纯合性的问题。 ( )3.通过选育杂交利用其杂种优势所选育出来的作物品种类型是异质纯合体。 ( )4.选育不育系时,用进化阶段高的作母本,进化阶段低的作父本进行杂交,后代容易获得不育系。 ( )5.农业生产上利用杂种优势的方法,因作物繁殖方式和授粉方式而不同。 ( )6.一般无性繁殖作 只要通过品种间杂交产生F1然后选择杂种优势强的单株进行无性繁殖,即可育成个新的优良品种。而有性繁殖作物的杂种优势,一般只利用F1。 ( )7.选育玉米自交系的基本材料可分为玉米品种和杂交种两种,由它们作基本材料选育成的自交系分别称为一环系和二环系。其中以杂交种作基本材料为好。 ( )8.自交系配合力测定时期一般有早代测定和晚代测定两种,前者是指自交当代至自交三代(S0―S3)测定,后者是指自交四代(S4)或自交五代(S3)进行测定。 ( )9.自交系配合力测定时,品种、杂交种、自交系均可作为测验种在测定一般配合力时选用品种间杂交种或品种作测验种较好,在测定特殊配合力时,选用当地常用的几个骨干优良自交系作测验种。 ( )10.进行自交系配合力测定时,从选用测验种的类型来说,应该利用中间类型的品种.品种间杂交种和单交种作测验种较为适宜。11.玉米单交种具有良好的整齐度和杂种优势,是因为它在个体间的基因型是相同的,个体内的基因型是高度纯合的。( )12.在作物杂种优势利用中,“三系”指母本系.父本系和杂种F1代。( )13. 作物杂种优势利用中,“两用系”是指核质互作不育系。( )14. 杂种F2代表现的杂种优势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品种退化。( )15.测交种是由两个亲本测交得到的杂种分离后代。( )16.一般配合力的测定是选用遗传基础较单纯的群体作测验种。( )17.自交系是由自花授粉作物优良单株套袋自交而选育出来的后代群体。( )四、名词解释(共 11题)1.杂种优势2.自交不亲和系3.不育系4.保持系5.恢复系6.雄性不育系7.测验种、测交种8. 杂种优势9. 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10. 自交系11.近等基因系五、问答题(共 32题)1.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条件?2.杂种优势利用的原则?3.三系应具备的优良性能?4.一个优良自交系应具备的条件?5.玉米杂交亲本选配的原则?6. 假定有8株油松中选优树,其中4个作父本(A、B、C、D),另4个作母本(E、F、G、H),相互交配得到16个杂交组合,其子代高生长数据如下表,试计算父本C的一般配合力以及F×C组合的特殊配合力。7.玉米杂交种繁殖制种必须达到的要求?8.玉米杂交繁殖制种的任务?9.玉米杂交制种过程中应着手抓好哪几个环节?10. 影响玉米杂交种产量的主要因素?11.什么是杂种优势?利用杂种优势在农业生产中有什么重要意义?12.杂种优势为什么只利用杂种第一代?13.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有哪些?怎样进行?为什么?14.什么是“三系”?它们相互关系是怎样的?15.选育不育系有哪些方法?如何进行?16.选育恢复系有哪些方法?如何进行?17.应如何进行强优势组合的选配?18.水稻新三系选育目标是什么?19.杂种优势的表现有哪些主要类型? 影响杂种优势大小有哪些主要因素?20.杂种优势的“显性学说”和“超显性学说”是什么?21.杂种优势指标有哪些?各有何不同意义?22.杂种二代及以后的世代的杂种优势表现如何?23.什么是配合力?什么是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各有何不同意义?24.什么叫测交、测交种、测验种? 测定配合力如何选择测验种?25.如何配制单交种、三交种、双交种、顶交种?26.配合力早代测定和晚代测定的世代有何不同?27.配合力测定有哪些主要方法?28.在杂种优势利用育种中亲本选配的一般原则是什么?它们杂交育种的亲本选配原则有何不同?29.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各主要适用于那些作物?30.杂交种繁殖制种的主要任务是什么?31.杂交制种有哪些主要技术环节?32.什么是“二系”?在利用“二系”法进行繁殖制种与“三系”有何不同?六、论述 (共 4题)1. 试述 杂种优势利用的简史与现状?2. 试述 利用雄性不育系制种的方法和步骤?3. 试述 自交系的选育与改良方法?4.系统育种、杂交育种、杂种优势利用等育种方法之间有何主要区别与联系?第八章 诱变育种一、选择题:在每题下面的几个答案中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作上记号。(共 5题)1.辐射育种中应用最普遍的放射性60钴或137铯,它们产生的高能射线是 ( ) :A. @射线 B. X射线 C. 中子流 D. y射线2.下列哪种作物对对辐射敏感性最大 ( ) :A. 玉米 B. 水稻 C. 油菜 D. 烟草3.在诱变后代中,M1代表现出现较多的生理损伤,M2代表现出大量的分离,M3代中多数个体可达遗传稳定,少数仍出现分离,最好是在( )选择优良单株。A.M1代 B.M2代 C.M3代 D.M4代4.物理诱变因素有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两大类,电离辐射的种类有( )。A.X射线 B.γ射线 C.β射线 D.中子 E.激光5.诱变育种宜选用作基础材料的有( )。A.综合性状好的品种 B.综合性状差的品种C.染色体倍数高的材料 D.染色体倍数低的材料 E.杂交种二、填空:(共 2题)1.照射处理可分为: ___、___。2.诱变育种与其它育种方法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___、___、 ___、___。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共 4题)1.生物体经辐射后死亡率为40%的剂量叫临界剂量。 ( )2.诱变世代划分时,自花授粉作物在雌雄性器官的原始细胞未分裂前进行诱变处理为M 0 植株。 ( )3.诱变育种中可获得自然界所没有的新基因。( )4.碱基类似物诱变机制是引起DNA分子中碱基的断裂而引起基因突变。( )四、名词解释(共 4题)1.诱变育种2.临界剂量3.外照射、内照射4.物理诱变育种、化学诱变育种、辐射育种五、问答题(共 18题)1.诱变育种的意义2.诱变育种程序及其工作内容3.诱变育种与系统育种的差异4.常用的物理诱变剂和化学诱变剂有哪些?5.诱变育种常用的诱变因子有哪些?6.辐射育种有哪些特点?7.辐射诱变的机理是什么?8.什么叫诱变剂量?诱变剂量如何确定?9.主要农作物辐射诱变剂量是多少?10.辐射处理有哪些主要方法?11.化学诱变育种的现状怎样?12.电离辐射的生物学作用过程有哪几个阶段?13.照射剂量、吸收剂量和吸收剂量率的定义是什么?它们的单位是什么?14.农作物对辐射的敏感性有哪些影响因素?15.辐射处理中如何选用基础材料?16.辐射M1代、M2代、M3代表现有何不同,如何选择?17.化学诱变剂的种类有哪些?18.用化学诱变剂处理种子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六、论述 (共 3题)1. 诱变育种成就与展望?2. 试述种子辐射诱变后代的选育方法?试述无性繁殖器官辐射处理后的选种方法?第九章 远缘杂交和倍性育种一、选择题:在每题下面的几个答案中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作上记号。(共 13题)1远缘杂杂种后代的处理特点有 ( ) :A. 杂种早代应有较大的群体 B. 早代标准放宽 C.选择方法灵活2.远缘杂种后代性状分离的特点 ( ) :A. 分离无规律性 B. 分离类型丰富 C. 分离世代长 D.稳定慢3.远缘杂交中不易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A. 基因不育 B. 染色体不育 C. 无可交配基因4.在远缘杂种F2代当不出现明显的性状分离情况时,该杂种( )。A. 应立即淘汰 B.应再次杂交”C.还应继续观察1---2代后才淘汰 D.应改变试验条件观察5.下列多倍体的染色体组成中,哪一种是普通小麦的染色体组成?( )A.AAAA B.AABB C.AABBDD D.AABBRR6.甘薯(2n=90)为一( )植物。A.异源多倍体 B.同源多倍体 C.同源异源多倍体 D.倍半二倍体7.植物株体、器官、气孔、花粉等的变大常可作为判断( )的依据。A. 单倍体 B.一倍体 C.多倍体 D. 远缘杂种8.远缘杂交的重要意义主要在于( )。A.可实现栽培作物与野生植物的基因重组,拓宽作物的基因来源B.获得新作物、新类型和新品种 C.创造自然界没有的新基因D.获得永久核质杂种 E.获得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9.远缘杂交不易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有( )。A.雌雄性因素不亲和 B.异物种间的花期不遇 C.异物种间核质互作不协调D.异物种间染色体不平衡 E.异物种间基因不平衡10.克服远缘杂交不易交配的方法有( )。A.加强亲本培育 B.确定适宜的母本 C.确定适宜的父本D.重复授粉杂交 E.柱头激素处理11.克服远缘杂交杂种幺亡和不育的方法包括( )。A.幼胚离体培养 B.杂种染色体加倍 C.选染色体数目较少的类型杂交 D.用栽培种亲本回交 E.采用良好的培育条件12.远缘杂种后代的主要遗传特点有( )。A. 性状分离大、变异类型多 B. 杂种稳定快C. F2代可能出现分离不明显,而在F3代以后才出现大量的分离D.有返亲分离现象 E.可获得双亲中没有的新性状13.下列作物中,属多倍体的是( )。A.小麦 B.玉米 C.大豆 D.棉花 E.马铃薯二、填空:(共 4题)1.从育种的角度,远缘杂交的作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2.克服远缘杂交不易交配的方法有___、___、___、___等。3.远缘杂交的三大困难是___、___、___。4.造成远缘杂交后代不育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共 7题)1.远缘杂交后代分离的最大特点是强烈分离和长期分离。 ( )2.克服远缘杂种不易交配方法有染色体加倍法,回交法.延长生育期和改善营养重要条件等。 ( )3.远缘杂交不易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基因不育和染色体不育引起的。 ( )4.远缘杂交的重要意义之一是能创造野生植物中的有利基因资源。( )5.普通小麦体细胞染色体基数是42,其一倍体染色体数目(即染色体基数X)为21。( )6.倍性育种是通过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增减变化来获得遗传变异,从而选育出新品种和新类型的育种方法。( )7. 在植物不同物种间生殖隔离是绝对的,远缘杂交能在一定程度上打破物种之间的界线,使不同物种的基因得到交流和重组。( )四、名词解释(共 5题)1.远缘杂交2.异附加系3.异替换系4.多倍体育种5.单倍体 育种五、问答题(共 20题)1. 简述克服远缘杂交障碍的方法。2. 简述远缘杂交的作用?3. 简述克服远缘杂交不遇交配的方法?4. 简述克服远缘杂种不育的方法?5.对远缘杂种后代的处理应注意什么?6.远缘杂交在现代育种中的重要意义是什么?7.远缘种属间杂交为什么会发生不可交配性?9.远缘杂交后代的表现有什么特点?应该怎样进行选择?10.什么叫做远缘杂交? 远缘杂交有何重要意义?11.远缘杂交常见有哪些困难? 如何克服?12. 单倍体 育种有哪些优越性?13.植物花粉细胞为什么能单性发育成完整的植株?14.什么是倍性育种? 它有哪两种主要形式?15.什么叫多倍体? 多倍体有哪些类别? 多倍体产生原因和途径有哪些?16.多倍体有哪些诱导方法? 诱导材料如何选择?17.秋水仙素是如何使细胞染色体加倍的?18.什么是单倍体? 单倍体育种有何重要意义?19.单倍体产生途径有哪些?20.利用花药培养进行单倍体育种的程序是什么?六、论述 (共 5题)1.什么能够通过理化处理人工诱导多倍体,从那些途径可以获得三倍体?2.论述获得多倍体的方法及单倍体加倍的方法?3.以水稻或小麦为例,论述单倍体的加倍方法如何进行?4.试述我国育成异源八倍体小黑麦的意义及其选育过程?5.试述植物多倍体育种的原理?第十章 抗病虫育种一、选择题:在每题下面的几个答案中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作上记号。(共 10题)1.西欧发生了世界上著名的马铃薯晚疫病大流行,造成了严重饥荒,其年代是( )。A. 17世纪40年代 B.18世纪40―年代C.19世纪40年代 D.20世纪40年代2.1970年,美国发生了世界著名的玉米( )大流行,全部损失达10多亿美元。A.锈病 B.大斑病 C.小斑病 D.病毒病3.寄主的基因型为R1R2rlr2,病原基因型为alalA2A2,根据“基因对基因”假说,寄主的表现型应为( )。A. 抗病 B.感病 C.分离 D.未知4.“基因对基因”的关系只存在于寄生水平较高的寄生关系中,寄主的表现为( )。A.垂直抗病性 B. 水平抗病性 C. 耐病性 D.避病性5.马铃薯发生种性退化的主要原因是( )。A.高温 B.季节 C.真菌病害 D.病毒浸染6.作物的抗虫性根据其遗传特点也可分为( )。A.抗虫性和耐虫性 B.苗期抗虫性和成株期抗虫性C.垂直抗虫性和水平抗虫性 D.简单抗虫性和复杂抗虫性7.在抗病育种中,应用回交法应考虑的前提是( )。A.抗病性的遗传行为简单,最好属于显性类型B.抗病性的遗传行为复杂,最好是属于隐性C.抗病性最好由单基因控制的垂直抗性D.抗病性最好由多基因控制的水平抗性E.抗病性最好是核质基因控制的8.垂直抗病性与水平抗病性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垂直抗病性是( )。A小种特异抗病性 B.主基因抗病性C.对各种病原小种的抗性接近一个水平 D.呈现高抗或免疫 E.抗性不易丧失9.如何解决垂直抗病性品种的抗性保持问题?( )A.选育特别高抗或免疫品种 B.选育多系品种 C.采用药剂防治D. 实行抗源轮换 E.采取抗源合理布局10.水平抗性的遗传特点主要表现为( )。A. 小种特异性 B. 对各小种抗性接近一个水平 C. 多基因控制D. 高抗或免疫 E. 抗性不易丧失二、填空:(共 3题)1. 抗病性的机制有___、___、___、___。2. 抗病性鉴定的方法有___、___、___。3.致病性的便宜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共 5题)1.“哺育品种”是指对某一生理小种高度抗病,而对其它生理小种高度感病的品种。( )2.垂直抗性是指一个品种对某一病害的各个生理小种高度抗病。( )3. 造成马铃薯种性退化的主要原因是高温。( )4.一种病原物的生理小种组成中,占据比例较大的小种称为优势小种,较小的称为次要小种。优势小种与次要小种的比例消长,主要随着寄主植物的形态类型和栽培条件变化而变化。( )5.“基因对基因”的遗传关系来自作物的抗病性遗传中,在作物抗虫性的遗传中并不存在。( )四、名词解释(共 10题)1.作物的抗病性2.作物的抗虫性3.抗病育种4.抗虫育种5.抗侵入6.耐病7.病原物、病原物的致病性、病原物的生理小种8.垂直抗病性9.水平抗病性10.哺育品种五、问答题(共 17题)1.植物抗病性的表现类型有哪些?在育种上各有何作用?2.抗虫性的类型和机制?3.选育抗病、虫品种的方法?4.选育和推广抗病、虫品种的主要问题5.病原物的生理小种的组成变化与品种抗病性的丧失有何关系?6.什么叫做植物的垂直抗病性?在选育垂直抗病性品种时,一般常用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7.什么叫做植物的水平抗病性?在选育水平抗病性品种时,一般常用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8.在进行品种抗病性的鉴定过程中要注意哪些事项?9.什么是作物的抗病性?作物抗病性为什么会丧失?10.作物抗病性表现有哪些类型?11.什么是避病、耐病和抗病?什么是抗浸入、抗扩展和过敏性坏死?112.什么是垂直抗病性和水平抗病性?它们在抗病表现和遗传上各有何特点?13.什么是“基因对基因”假说,在抗病育种中有何重要意义?14.怎样计算发病率,严重度和病情指数?15.常用作物抗病育种方法主要有哪些?16.什么是多抗品种和多系品种?选育途径和方法有何不同?17.作物抗虫育种与抗病育种有何异同?六、论述 (共 2题)1. 抗病虫育种的意义与特点?2 .试述作物病原菌,寄主、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 ?第十一章 群体改良和轮回选择一、选择题:在每题下面的几个答案中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作上记号。(共 3题)1.在玉米、高梁、小麦和水稻中,雄性不育系的花粉败育的主要原因是( )。A. 花粉母细胞不能形成 B.减数分裂不能正常进行C.四分体不形成 D. 花粉粒发育异常2.轮回选择的作用( )。A. 提高有利基因频率 B.打破不利基因连锁,增加有利基因重组的机会C.使群体不断得到改良并保持较高的遗传变异水平D. 能结合短、中、长期育种目标3.培育基础群体应考虑哪些问题?( )A. 亲本性状的表现和亲本间的亲缘关系 B.组成基础群体的亲本数目C.必须进行互交的世代数 D. 亲本的匹配二、填空:(共 3题)1.在[(A×B)×A]×A的杂交方式中,B仅用作亲本一次,称为___,A用作亲本共三次,称为___。2.群体内改良的轮回选择包括___、___、___。3.DSM系指的是___。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共 2题)1.自花授粉作物进行群体改良必须首先使群体实现自交化。( )2.轮回选择可适用于异花和自花授粉作物。( )四、名词解释(共 6题)1.群体改良2.轮回选择3.表现型轮回选择4.半同胞轮回选择5.全同胞轮回选择6.相互半同胞轮回选择五、问答题(共 6题)1.什么是作物群体改良?2.常用的异花授粉作物群体改良主要有哪些方法?3. 什么是一次轮回选择和多次轮回选择?4.什么是半同胞轮回选择和全同胞轮回选择? 它们有哪些主要不同之处?5.什么是交互轮回选择?6.自花授粉作物群体改良应首先解决什么问题?六、论述 (共 2题)1.群体改良的意义2.杂种群体改良的其他途径?第十二章 品种的区域化鉴定和良种繁育一、选择题:在每题下面的几个答案中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作上记号。(共 26题)1.凡从事农作物种子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必须特有 ( ) 方可经营。A.种子生产许可证 B.种子经营许可证 C.营业执照 D.种子质量合格证2.种子调运时,交通部门凭 ( ) 方可安排运输。A.种子质量合格证 B.植物检疫站 C.种子经营许可证 D.准运证明3.在植物检疫中,凡局部地区发生,危险性大,能随植物,及其产品传播的 ( ) 应定为检疫对象。A.病 B.虫 C.杂草 D.混杂作物种子4.《种子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 ( ) 个生产周期 。、A.1 B. 2 C.3 D.45.报审品种必须经过连续( )年的区域试验A.1-2 B.2-3 C. 3-4 D.2 年以上或2年6.小麦种子的蛋白质和呼吸酶具有较高的耐热性,淀粉湖化温度也较高,抗热性强,可趁热入库,这主要针对小麦的 ( ) 种子。A.所有种 B.未经后熟种子 C.已通过后热种子 D.刚收获和干种子7.在种子胚部存在较多的蛋白质是 ( )A.贮藏蛋白质 B.结构蛋白质 C.酶蛋白质 D. B 和 C8.评定种子质量的主要依据是 ( )A.《农作物种子》 B.《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C.《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9.种子用价由 ( ) 决定A.种子纯度和发芽率 B.种子净度和以芽率C.种子净度和千粒重 D.种子发芽率×千粒重10.在粮食作物种子分级标准中,规定小麦原种子纯度不小于 ( )A. 99.9% B. 99.8% C. 99% D. 98%11.生物学混杂是 ( ) 作物混杂退化的主要原因A.自花授粉 B.异花授粉 C.常异花授粉 D.无性繁殖12. 禾谷类作物防止混杂退化时的去杂去劣主要在 ( )A.苗期 B.成株期 C.起身期 D.成熟期13.生产原种的对象是 ( ) 法A.大面积推行品种 B.准备推广的新品种C.任何品种 D.还未经审定的新品种14.小麦原种生产技术应用 ( ) 法A. 二年二圃制 B. 三年三圃制 C. 分系比较法 D. 自交混繁法15.田间检验时期以品种特征性表现最明显的时期为宜,主要分 ( ) 期进行检验A.苗期 B. 拨节期 C.开花期 D.成熟期16.下列种子属于种子的是 ( )A.有胚种,但种皮破裂的种子 B.受机械损伤的,油污的棉花种子C.有种胚,幼芽幼根露出种皮的种子 D.有种胚,但子叶或胚乳少于1/3的种子17.水分在种子中的存在形态有 ( )A.自由水 B.结合水 C.游离水 D.束缚水18.休睡期是种子从收获那天起到发芽率达到 ( ) %时所经历的时间A.70 B.7 C. 80 D.819.从种子遗传特性看,影响种子贮藏达到生命的内在因素是 ( )A.种皮结构 B.种皮保护功能 C.种子化学成分 D.种子的生理状态20.种子干燥的方法有 ( ) 两种A.自然干燥 B.热空气干燥 C.自然风干燥 D.机械干燥21.种子标签从颜色上分主要有 ( )A.红色
D. 白色22.我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实行 ( ) 二级审定制度A.国家和省(市.区)
B.省(市、区)和地市,C.国家和地市。
D.省(市区)和县(市)。23.迅速大量繁殖经过审定合格的品种,以代替生产上原有的经济效益跟不上生产形势发展要求的原推广品种属于 ( ) :A. 品种 B. 品种更换 C. 良种繁育24.品种退化的主要原因有( ) 。A.机械混杂 B.自然突变 C.生物学混杂 D.气候异常 E.不正确的选择25.对于明显混杂退化的品种,原种生产的一般程序是( )。A,选择典型优良单株 B. 株行比较 C.株系比较D.品比试验 E.混系繁殖26.我国现行农作物种子分级标准中,主要分级指标是种子的( )。A.纯度 B.净度 C.发芽率 D. 生活力 E. 水分二 .填空(共5题)1.品种的混杂、退化的原因___、___。2.常异花授粉作物生产原种的三圃制是___、___、___。3.常异花授粉作物生产原种要经过三年三级提纯法。其过程要经过___、___、___、___等四个步骤。4.常规品种良种繁殖的程序一般分为___、___、___三个步骤。5.我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实行___、___两级审定制度。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共 28题)1.原种生产一般用株选择法 ( )2.种子管理体制从内容上包括品种管理,生产计划管理,经营管理,质量管理。3.繁殖玉米亲本时,原原种套袋繁殖原则上由选育单位承担。原种混系繁殖由省(地)原种繁殖育场或选育单位承担。 ( )4.品种纯度是指品种的种子数占检验样品的百分率。 ( )5.在进行系统与提纯复壮时,系统育种一要选择优良典型株,而提纯复化则选择优良变异株。( )6.定期更多换已经退化的种子,这一过程叫品种的更换 ( ) 。7.通常认为,主要含蛋白质的豆类作物种子的临界水分为13-14%,而主含脂肪的细料作物种子的临界水分为11-12%。 ( )8.种子在低于安全水分标准的情况下贮藏,种子生活力一般不会降低。 ( )9.日国家标准局颁的《农作物种子》是我国目前主要农作物种子质量分级的国家标准,适合于全国粮、棉、油、麻、薯类作物等商品经种子。 ( )10.种子检验就阳检验种了的质量的优劣。 ( )11.种子检验的最终目的是种用价值。 ( )12.种子检验时一般应该迎光进行,其目的是检验时对某些性状能正确观察。 ( )13.田间检验完结后,对符合种用标准的,可根据检验结果和国家分级标准评定等级。 ( )14.凡属同一生产单位的同一品种,同一年度,同一季节收获和质量基本一致的种子在检验可作为一批种子。 ( )15.袋装种子样品时,若调种数量大,任务紧迫时,可酌情减少样品袋数,但不能低于总数的5%。 ( )16.当原始样品与平均样品规定数量相等时,原始样品即可为平均样品。 ( )17.正常的禾谷类种子色泽明、黄亮、气味清香、无异味。 ( )18.平均样品上的大型杂质指不能通过分小样品。不能均匀地分到试样中的0。6cm以上的大型杂质。 ( )19.用规定筛孔下来的部分小粒种子和秕种子只要胚也是好种子。 ( )20.审定通过的品种,如选育单位或个人有异议时,可进一步提供有关材料,向原审定委员会请复审一次或二次。 ( )21.未经审定或审定未通过的品种不得经营,生产推行,报奖或广告。 ( )22.凡出首繁殖制各种需经双方省级种子管理机构批准方可进行。 ( )23.区域试验根据自然区划和品种特性分区进行在各区域设置若干试验点,试验点应具有代表性的农业科研单位.院校.国营农场和品种市场承担。24.区域试验区的时间一般须进行2-3年。 ( )25.生产试验的参试品种不宜太多一般为2-3个也要设对照和适当的重复次数试验区面积.稻麦等小株作物在1亩以上玉米高粱.棉花等大株作物在2-3亩以上,栽培管理与大田生产一致。 ( )26.常异花授粉作物生产原种的方法一般采用二级提纯法。 ( )27. 在作物杂交种子生产中,最根本任务是提高繁殖。制种的产量和保证种子的效益。 ( )28. 作物运用空间隔离方式繁殖制种时,安全隔离的距离在各作物中是完全相同的。 ( )四、名词解释(共 7题)1.繁殖系数2.品种审定3.原种4.品种区域化 5.种子生产程序6.品种更换7.品种更新五、问答题(共 27题)1.系统育种和提高纯复壮在方法上有何异同?2.请绘出一级、二级种子田留种程序图。3.请绘出种子检验程序图。4.有一些小麦种子,检验结果是净度为98%,发芽率为9 %,千粒重为30%,试计算种子的用价,若规定亩基本为2 万亩,田间出率籽8 %时,其播量应为多少?5.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任务?6.生产商品种子应具备的条件?7.经营种子具备的条件?8.简述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及防止方法?9.原种的一般标准?10.以三年三圃制为例说明书原种生产的程序和方法?11. 我国当前种子级别的划分和分级的指标体系是什么?12.我国的种子检验规程的好种子标准?13.种子安全贮藏的措施?15.种子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能?16.报审品种的条件?17.良种繁育的任务是什么?18.为什么要生产原种?目前应用较多的原种生产方法是哪一种?19.为什么分系比较法生产出来的原种质量较高?试述分系比较法的具体步骤和做法?20.种子田间面积如何确定?什么叫一级制种田和二级制种子田?具体做法如何?21.加速两种繁殖有哪些方法?22.种子检验有什么意义?怎样进行品种纯系的鉴定?23.良种繁育的意义和主要任务是什么?24. 我国当前作物品种区域化鉴定和品种审定、推广的体系是什么?25.什么叫原种? 品种原种的提纯、保纯方法主要有哪些?26. 如何加速作物的良种繁育?27.雄性不育“三系”的提纯和保纯方法。六、论述(共 2题)1. 新品种保护的意义、法律 。2. 为什么分系比较法生产出来的原种质量较高?试述分系比较法的具体步骤和做法?综合性问题 (共 7题)1.系统育种、杂交育种、杂种优势利用等主要育种方法之间有何主要区别与联系?2.抗病育种和品质育种与各种主要育种方法有何区别与联系3.试从创造遗传变异的途径上对作物育种的方法进行归类,并说明主要的区别。4.试从群体、个体到分子的不同遗传水平上对作物育种方法进行归类,并说明主要的区别。5.我国在主要育种方法研究与应用上的地位如何?6.我校在主要育种方法研究与应用上的地位如何?7 .当前国内外作物育种研究中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的趋向是什么?
育种学习题集精编相关文章
《》由(在点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短节目浅田超水平发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