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国际2017年武术比赛安排节奖项安排

第十一届香港国际武术节 华侨小学夺得17项奖项_福州新闻_福建之窗
&&&&当前位置: &
第十一届香港国际武术节 华侨小学夺得17项奖项
发表时间:    
 来源:福州新闻网
  福州新闻网讯 4月4日至9日,&祝福杯&第十一届香港国际武术节在香港沙田马鞍山体育馆举办,福州市华侨小学的6名香店拳选手参赛,在个人品势、双人品势、团体品势3个大项比赛中,喜摘2金1银9铜等17项奖项。据悉,这也是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香店拳&首次在境外国际武术比赛上亮相,并获大奖。
  本届武术节汇聚中国大陆及港澳台、美国、俄罗斯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名武术精英,可谓高手如云。香店拳第六代掌门人王华南亲自率领福州市华侨小学6名小选手参赛,选手中最小的10岁,最大的12岁。比赛中,选手们意气风发,动作规范、有序、连贯一体,向大家展示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香店拳&的独特魅力,获得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福州市华侨小学是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学校、福州市第二批闽都文化传承示范校,同时又是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香店拳&全市唯一活动基地。长期以来,经过刻苦训练,不断地进行梯队建设,香店拳拳法现已普及至华侨小学每个学生,后继人才层出不穷。
  (通讯员 林宝玉)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注明"出处:×××"(非福建之窗)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香港国际武术节2016
香港国际武术节2016
学习啦【武术基础】 编辑:方婷
  香港节是香港规模最大的武术赛事,每年举行一届,由香港中国武术海外训练学院发起,香港武术联合会、精武会、香港沙田体育会等有关单位联合举办。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香港国际武术节2016。欢迎阅读!
  香港国际武术节2016
  香港国际武术比赛由香港国际武术比赛组委会、香港武术学校有限公司主办。在国际武术联合会、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国家体育总局气功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中国健身气功协会和香港武术联会的指导、主持下,已地在香港举办过十届赛事,并举办中国武术段位制国际考试和国内考试、世界咏春拳锦标赛、&明日之星&国际幼儿武术比赛、国际品势锦标赛、境外健身气功等级评审。前十届比赛迎来了美国、希腊、哥伦比亚、日本、菲律宾、德国、俄罗斯、意大利、韩国、捷克、波兰、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比利时、挪威和中国大陆、港澳台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万名选手。
  第十一届香港国际武术比赛将定于日至18日在香港隆重举行。并同时举办中国武术段位制国际考试和国内考试、第七届世界咏春拳锦标赛、&明日之星&第七届国际幼儿武术比赛、第六届国际跆拳道品势锦标赛、国际健身气功展示会、首届世界学界武术锦标赛和首届腕力王大赛。
  本届大赛以&弘扬中华,促进文明&为主题,内容更丰富多彩,各拳种、各流派的拳术、器械单练、双人练、对练和集体项目, 咏春拳系、跆拳道品势,技击对拆项目,武术功法,健身功法等近700类的二千多项单项、全能比赛,并推出总团体大奖和组、少年组、青年组、中年一至二组和老年组等六个年龄大组的男女个人全能大奖、&王中王&大奖、全球发展武术运动贡献奖等超过五十万元港币的大奖。专门设立&全球发展武术运动贡献奖&,奖励推广中华武术突出贡献的团体和个人。为了让参赛者瞻仰东方明珠香港的风采,享受&迪士尼&、&海洋公园&和&大屿山&的乐趣,赛事特意安排一天供参赛者自由选择。
  大赛期间在国际武术联合会支持指导下,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将举办中国武术段位制的考试,促进中国武术段位制在全球的推广。
  2016年第十一届香港国际武术比赛总规程
  一、日 期:日至18日
  二、地 点:香港九龙湾国际展贸中心
  三、段位主办: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
  中国武术协会
  四、赛事主办:香港国际武术比赛组委会
  香港武术学校有限公司
  五、赛事支持:国际武术联合会
  六、赛事协办:浙江省武术协会
  希腊邓东荣中国武术协会
  中国春秋跆拳道馆
  太极58-taiji58()
  中国五基法
  辽宁沈阳德润俱乐部
  陕西三宝双喜武术俱乐部
  尚武文化中心(香港)
  深圳市浩翔少儿武术馆
  七、荣誉赞助:赵小蝶品有限公司
  八、比赛项目:(详见附件1)
  (一)武术套路类(包括各拳种、各流派的拳术、器械的单练、双人练、对练、集体项目、咏春拳系等);
  (二)技法对拆项目类(包括散打、推手、推马、短兵对打、长兵对打等,以及跆拳道、空手道、、剑道、杖道等对抗性项目两人默切配合的技法对练);
  (三)武术功法类(包括可展示的软硬单练功法);
  (四)对抗搏击类(包括武术散打、太极推手、跆拳道竞技、咏春自由搏击、咏春黐手、现代手搏-中国式、扳手腕力等进行本队展示)
  (五)跆拳道(品势、竞技)
  (六)健身功法武舞类(包括养身舞、养身功法、、健身球、健身排舞类、太极柔力球等);
  (七)健身气功类(五禽戏、六字诀、易筋经、八段锦、十二段锦、马王堆导引术、导引养生功十二法、太极养生杖、大舞,竞技功法和普及功法等)。
  九、参加:
  (一)各国家、地区武术协会、功夫团体、咏春拳会馆、跆拳道会馆、健身气功组织、大专院校、武术馆校、老年人协会、青少年活动中心、健身俱乐部、中小学、幼儿园、乡镇街道小区和武术者均可组队或个人参赛。
  (二)参赛队可报领队、教练各1人,运动员男、女人数不限。参赛运动员达15人以上的参赛团队可报随队裁判1人。
  (三)每位选手参赛项目数量不限(附件1项目分类表内所有项目均可选择)。
  (四)集体项目须报5人(含)以上。
  (五)武术个人全能项目:选手须报武术单项达3项(含单练、双人练、对练、技法对拆类项目。对抗搏击类和集体项目除外)即为个人全能,3项中须含徒手和器械项目。
  (六)武术团体全能项目:代表队中须报8位个人全能(不分性别),才可计算武术团体全能。
  (七)&首届世界学界武术锦标赛&为世界各国的大学、中学和小学学生。参赛项目与年龄分组均按总规程执行,报名时请予注明&学界赛&。
  (八)运动员年龄、健康状况均由各代表队自己审核,以报名单上盖章,或签字后确认。如因年龄不实,一经查出则取消该运动员竞赛资格。竞赛期间因健康情况而引发的伤病等,均由各单位和个人自行负责,经费自理。参赛运动员请自行办理好&人身意外伤害&。
  (九)参赛人员均须签署《安全责任声明》(附件7),未签署的选手不能参赛。
  (十)参加对抗搏击类项目的选手须提供半个月内医院或卫生院的体检合格证明,否则不能上场比赛。
  (十一)代表队可申报开幕式表演项目。申报时须交视频录像供审核确认。开幕式表演设特别表演金杯奖、银杯奖和铜杯奖。
  (十二)大赛设&全球发展武术运动贡献奖&,对宣传、组织达30人、50人和80人以上选手参加本届大赛,有特殊贡献的组织或个人进行表彰,评出一、二、三等奖,颁发奖金、奖杯和证书;组织参加选手超过100人的单位或个人将颁特别贡献奖,奖金加倍。个人以报名时的同一联系人计算。
  (十三)依据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的,在第十一届香港国际武术比赛期间进行中国武术段位制考试。依据最新《中国武术段位制管理》,以一项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中对应的段位单练、对练套路和任何一项其它武术项目套路(包括各类拳种、各类器械的自选项目项目和传统项目)和理论考试的成绩,二个方面来认可(认可办法见附件6)。成绩被确认者,由中国武术协会颁中国武术段位技术成绩和理论成绩认定证书。凡参加段位考试者在报名表&申报段位&栏内填写原段位和申报段位。
  (十四)参赛者可入围评选本届武坛神童奖、武坛耆英奖、最佳运动队、最佳领队、最佳教练员、最佳运动员、最佳裁判员、精神文明奖等奖项。评选办法另行文。
  (十五)中国大陆赴港申请方法
  1.报名参赛人员必须办理赴港证件《港澳通行证》(证件及签证费用自理),方可出入香港关口。凡已持有《港澳通行证》的,仍必须到当地公安机关办理赴港签证,未经签证的《港澳通行证》是不能进入香港,请组队负责人特别注意关照。
  签证时注明&L&签注者,为团体旅游签证者,过关时还需办理报关手续(并由中国边防另加收报关手续费)。
  2.参赛代表队或个人可通过以下方式办理(必须在本人户口所在地办理):
  (1)凡户口的所在地属&港澳自由行开放的地区&,可以直接到当地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申办&因私赴港旅游签证&(建议尽可能办此类签证)。
  (2)凡户口的所在地属还没实行&港澳自由行开放的地区&,可到当地社或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处直接办理港澳通行证。
  (3)办理《港澳通行证》时间越早越好,一般通行证签注有效期为1年,每年在赴港前二个月去办理签注即可。有些地区办证需要参赛的,可及时与组委会联系,将赴港人员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告诉组委会。各地武术学校的学生,可利用寒暑假,持邀请函到户口所在地去办理港澳通行证。
  十、竞赛办法:
  (一)本次比赛为个人单项赛、集体项目赛、武术个人全能大奖、武术团体全能大奖赛和团体总分大奖赛。
  (二)竞赛规则采用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审定的《传统武术竞赛办法》、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审定的《健身气功交流展示竞赛评分方法与标准》和本规程及各分项目竞赛规程的有关补充规定。
  (三)套路竞赛年龄分组:
  1.儿童组(A组):
  A1组: 6岁以下(日以后出生)
  A2组: 6~7岁(2009年至2010年间出生)
  A3组: 8~9岁(2007年至2008年间出生)
  A4组:10~11岁(2005年至2006年间出生)
  2少年组(B组):
  B1组:12~13岁(2003年至2004年间出生)
  B2组:14~15岁(2001年至2002年间出生)
  B3组:16~17岁(1999年至2000年间出生)
  3.青年组(C组):
  C1组:18~24岁(1992年至1998年间出生)
  C2组:25~29岁(1987年至1991年间出生)
  4.中年一组(D组):
  D1组:30~34岁(1982年至1986年间出生)
  D2组:35~39岁(1977年至1981年间出生)
  D3组:40~44岁(1972年至1976年间出生)
  5.中年二组(E组):
  E1组: 45~49岁(1967年至1971年间出生)
  E2组:50~54岁(1962年至1966年间出生)
  E3组:55~59岁(1957年至1961年间出生)
  6.老年组(F组):
  F1组:60~64岁(1952年至1956年间出生)
  F2组:65~69岁(1947年至1951年间出生)
  F3组:70~74岁(1942年至1946年间出生)
  F4组:75~79岁(1937年至1941年间出生)
  F5组:80岁(含)以上(日以前出生)
  (四)套路个人全能年龄分组:
  1. A组:儿童组(日以后出生)
  2. B组:少年组(1999年至2004年间出生)
  3. C组:青年组(1987年至1998年间出生)
  4. D组:中年一组(1972年至1986年间出生)
  5. E组:中年二组(1957年至1971年间出生)
  6. F组:老年组(日以前出生)
  (五)对抗搏击类项目年龄分组:
  1、少年组(G组)(1999年以后出生)
  2、青年组(H组)(1987年至1998年间出生)
  3、中年组(I组)(1957年至1986年间出生)
  (六)对抗搏击类、腕力王赛项目重量级别分组:
  48Kg以下级、52Kg级、56Kg级、60Kg级、65Kg级、70Kg级、75Kg级、80Kg以上级。
  (七)腕力王赛对抗项目重量级别分组:
  60Kg以下级、60Kg级、80Kg以上级。
  (八)对抗搏击类项目的散打、太极推手、跆拳道和国际手搏(中国式摔跤)、咏春拳黐手、咏春拳自由搏击等采用本队人员自行配对展示本对抗搏击项目的攻防技能。裁判员评分视每组对选手临场攻防技术的默切配合,来判断选手掌握攻防技能是否全面,动作是否灵活逼真,既展示了本项目的技击技巧,又点到为止不伤对手。配对原则上由同重量级别的人员组成;如出现有不同年龄组别的组对,则以高年龄选手的组别计入成绩。
  (九)技法对拆类项目:技法对拆类项目均由本队选手自行配对进行默切配合的进攻与防守的对练套路形式参赛,内容包括散打、推手、推马、短兵对打、长兵对打等,以及现代手搏、跆拳道、空手道、柔道、剑道、杖道等对抗性项目。要求编排合理,结构严谨,攻防合理,内容丰富。不分重量级别,分男女,分年龄组别,不同年龄组别的配对,以大年龄选手为准。
  (十)对抗搏击类和技法对拆类项目跟武术对练项目一样,以评分形式进行,满分为10分。
  (十一)腕力王赛采取右手臂,同体重级别、同性别分组进行对抗性扳手腕较力。
  (十二)各项目比赛时间规定:
  1.任何竞赛项目完成套路的时间不得超过4分钟(太极拳、木兰拳类项目在演练至3分钟时,由裁判长呜哨提示;竞赛套路、规定套路和传统套路太长均可自行删减重组,不予扣分)。
  2.健身气功项目类的时间(包括个人和集体)不得超过6分钟。
  3.对抗搏击类只展示1局,每局90秒。
  4.腕力王赛对抗项目采用3局2胜制,每局15秒。
  (十一)项目配乐规定:
  1.集体项目可配任何音乐。
  2.健身气功统一配6分钟音乐。
  3.其它任何项目均不准配乐。
  (十二)集体项目参赛年龄组别,按报名参赛队员的平均年龄确认组别(不分性别)。
  (十三)参赛选手必须穿武术及各类功夫服装参加比赛和表演。
  (十四)服装、比赛器材及护具由参赛选手自备。
  十一、录取名次:
  (一)单练项目(含健身气功)均按不同的套路、按年龄小组、按性别分别录取前8名。
  (二)对练项目、双人练项目、对抗搏击类、技法对拆类项目、跆拳道混双项目按各项目分类编号、按年龄小组、按男、女或男女混编三类分别录取前8名。
  (三)各单练、对练、双人练项目、对抗搏击类、技法对拆类项目的第1至3名分别颁发金、银、铜奖章和名次证书,第4至8名颁发证书。
  (四)集体项目、集体健身气功、跆拳道团体、跆拳道舞(操)和跆拳道综合项目按各项目分类编号、分年龄小组(按平均年龄计算)分别录取前8名(不分性别)。第1至3名分别颁发奖杯、个人证书和个人奖章,第4至8名颁发个人证书,第8名后颁发优秀表演奖个人证书。
  (五)腕力王赛对抗项目不分国家和地区,不分年龄,分男、女,分重量级别录取前8名,第1名颁发腕力王奖杯、金牌奖章和名次证书;第2至3名分别颁发银、铜奖章和名次证书,第4至8名颁发证书。
  (六)单练、对练、双人练项目、对抗搏击类、技法对拆类项目和集体项目的获奖名次均按中国大陆、世界各国和港澳台地区2类选手分别录取(武术个人全能、武术团体全能、总团体除外)。
  (七)凡报名参加大会的人员,均发给纪念品。
  十二、大奖赛现金奖赏办法:
  (一)武术个人全能大奖:
  1. 武术个人全能大奖名额:武术个人全能选手不分国家和地区,设儿童组(A组)、少年组(B组)、青年组(C组)、中年一组(D组)、中年二组(E组)、老年组(F组)6个年龄组的男、女个人全能冠军、亚军、季军、第4名、第5名、第6名,6个年龄组男、女共72个获奖名额。
  2. 武术个人全能奖金:冠军获港币3000元,亚军获港币1500元,季军获港币800元,第4名至第6名各获港币300元;第1至3名颁奖杯、奖牌和获奖证书,第4至6名颁发获奖证书。
  3. 获得武术个人全能第1名的选手,将在8月17日晚举行的闭幕颁奖晚宴上颁发大奖,同时有资格参加&王中王&争夺赛。
  (二)&王中王&大奖:
  1. 凡获得各年龄组男、女武术个人全能冠军者,均可参加闭幕颁奖晚宴表演,争夺&王中王&大奖。由晚宴参加者直接投票,评选出本届大赛的&王中王&。并由组委会现场颁发&笫十一届香港国际武术比赛&王中王&大奖&,颁发奖金、奖杯、奖牌和荣誉证书。
  (三)武术团体全能大奖:
  1. 武术团体全能大奖名额:武术团体全能不分性别、年龄组别,不分国家和地区,设武术团体全能冠军、亚军、季军、第4名至第6名,共6个获奖团体名额。
  2. 武术团体全能奖金:冠军获港币8000元,亚军获港币3000元,季军获港币2000元,第4名至第6名各获港币1000元;第1至3名颁奖杯、个人奖牌和团体获奖证书,第4至6名颁发奖杯和团体获奖证书。
  3.获得武术团体全能前3名的代表队,将在8月17日晚举行的闭幕颁奖晚宴上颁发大奖。
  (四)团体总分大奖:
  1. 团体总分大奖名额:团体总分不分性别、年龄组别和地区,设团体总分冠军、亚军和季军,共3个获奖团体名额。
  2. 团体总分奖金:冠军获港币8000元,亚军获港币3000元,季军获港币2000元;第1至3名颁奖杯和团体总分获奖证书。
  3.获得团体总分前3名的代表队,将在8月17日晚举行的闭幕颁奖晚宴上颁发大奖。
  (五)计分办法:
  1. 武术个人全能
  (1)武术个人全能成绩计算方法:每个参加个人全能大奖赛的选手,不管参加几项单练、对练、双人练和技法对拆类项目的拳术和器械,以参赛项目中得分最高的3项(必须有拳术和器械)成绩之和计算个人全能成绩,参赛项目超过3项,则计算其中3项最高成绩。得分最高者为冠军,次为亚军,余类推。
  (2)武术个人全能成绩如遇同分时,则以计算全能成绩的3个项目中获第1名多者列前; 再同时,以获第2名较多者列前,余类推。如仍相等,则以参赛全部项目中(包括3项以外的参赛项目)获第1名多者列前; 再同时,以获第2名较多者列前,余类推。如仍相等,则以参赛项目中最高得分高者列前;再同时,以获次高得分高者列前;余类推。如仍相等,则以参赛项目数(含全部参赛项目)多者列前。如再相等,则以选手本人抽签名次。
  2. 武术团体全能:
  (1)武术团体全能成绩计算方法:以一个代表队中8人的个人全能成绩之和计算武术团体全能成绩;如超过8人,只计算8位最高个人全能成绩之和。得分最高者,为武术团体全能冠军,次为武术团体全能亚军,余类推。
  (2)武术团体全能成绩如遇同分时,则取计算团体分的8人中个人全能三项中单项获第1名多者列前;再同时,以获第2名多者列前,余类推。再同时,则以各代表队派代表抽签决定。
  3. 团体总分:
  (1)团体总分计算方法:以一个代表队获得各类单项、集体项目前三名折分总和计算(不含武术个人全能、武术团体全能项目名次),以得最高者,为团体总分冠军,次为团体总分亚军,再次者为团体总分季军。
  (2)团体总分折分办法:单项(含所有的单、对练、对抗展示类)折分办法:第1名5分、第2名3分、第3名1分;集体项目折分办法:第1名15分、第2名9分、第3名3分。
  (3)团体总分成绩如遇同分时,则以获得武术团体全能排序前者列前;再同时,以获得第1名数量多者列前;再同时,则以各代表队派代表抽签决定。
  十三、相关费用:
  (一)随大会住宿人员的收费标准:
  1、报名费:每位人民币380元(包括领队、教练、运动员和随队人员报名参加大会的所有人员均需缴纳)。
  2、会务费:每位人民币180元(不参加比赛人员无须交纳会务费)。
  3、单练及对练项目费:每位每项人民币380元。
  4、集体项目费:每位每项人民币200元。
  5、食宿行综合服务费:每位人民币2880元【享受8月15日至18日在香港的四星级酒店的住宿(两人一间房为准,15号、16号、17号三晚住宿)及期间的餐饮(含15号晚餐、16号早中晚三餐、17号早餐及闭幕式颁奖晚宴、18号早餐)、深圳至香港往返接送,或香港机场接送和比赛期间的交通接送的全部服务】。
  6、凡已参加大赛食宿行综合服务费标准,年龄为A组(在11周岁及以下)的儿童组选手,或由家长陪同参赛者,如自愿要求拼床者(即2人睡一张床),除1人全价外,另1人拼床者则可享受特价人民币2380元。
  7、随队裁判员会务费:每位人民币2000元。裁判申请资格,须持有国家二级以上裁判证并有多次执裁工作;组委会统一办理香港工作签证(工作许可签证办理需3个月时间,日截止申请);为方便申请来港工作签证,此次比赛不发任何薪酬,差旅费报销标准执行国家工作人员差旅费的规定,对超出规定标准的支出,费用自理。
  (二)不随大会住宿人员的收费标准:
  1、报名费:每位人民币380元(包括领队、教练、运动员和随队报名参加大会的所有人员均需缴纳)。
  2、会务费:每位人民币180元(不参加比赛人员无须交纳会务费)。
  3、单练及对练项目费:每位每项人民币380元(不随大会食宿人员至少须报两个项目)。
  4、集体项目费:每位每项人民币200元。
  5、晚宴费:每位人民币380元(要参加闭幕颁奖晚宴者需缴纳)。
  (三)赛后要在香港滞留进行旅游、的代表队,可在报名时与组委会联系,组委会将满足代表队的所有要求,所需费用自理(联系电话:,详见附件8)。
  (四)中国武术段位制技术和理论考试报名费(凡报名考试者须缴纳该项费用):
  1、境内:1段至6段:200元人民币/每位;
  2、国外,澳门、台湾地区:60美元/每位;培训费:50美元/每位;
  3、香港居民:500港币/每位;培训费:700港币/每位;
  4、晋段费按中国武术协会颁发的《中国武术段位制管理办法》规定缴纳,中国境内除外(详见附件6)。
  (五)凡参加境内香港国际武术比赛组委会联办的赛事中获优惠证的选手,凭复印件参赛费用将获得不同等级的优惠。详见境内各联办赛事规程。
  十四、报名、报到:
  (一)报名截止日期:日24点以前(须特快专递)。
  (二)报名时须备齐下列材料(缺任何一件,视为报名无效):
  1.报名表(附件10),报名表必须用统一格式打印,报名表须签名或加盖印章;
  2.报名参赛费用核算表(附件11);
  3.身份证复印件,或户口本复印件,或护照、港澳通行证复印件(可任选一项);
  4.《安全责任声明》(附件7);
  5.汇款单据凭证复印件(参赛需缴纳的所有费用);
  6.凡取得境内联办赛事中获奖报名优惠者,须附预赛获奖证书复印件。
  (三)本赛事鼓励直接进《我爱武术》网()进行网上注册报名。凡在网上进报名系统报名的代表队,在报名截止日前均可自行修改报名内容,报名截止日后则不能自行更改。网上报名的代表队须在截止日后2天内交寄以下材料到组委会:(1)身份证明复印件(身份证、户口本、护照等证件任选一);(2)《责任声明书》(附件7);报名费、会务费、项目费和食宿行服务费的汇款单据复印件;
  网上报名和邮寄报名均以各项参赛费用汇到后&确认报名成功&。
  (四)更改报名内容的处理:
  报名表报出后,如因特殊情况必须改动内容,务必在日以前递交书面申请,无论报名日期是否截止,均须缴纳相应的手续费。每更改其中某一项内容(包括项目号、套路名称、姓名、性别、年龄组别等)手续费为人民币200元。
  (五)退赛的处理:日24时以前,因故不能参加比赛者,凭书面申请和县级以上医院证明,组委会可将参赛费的60%款退还。但此日期后因故不能参赛者,所有费用概不退还。
  (六)赛前10天左右在官方网站上公布竞赛日程及竞赛项目比赛顺序,请各参赛代表队关注网上信息,网址:或 。
  (七)各参赛队于日到香港报到,具体报到事宜将另行(通知将用电子邮件、短信发送到各队报名表中填写的电子邮箱和联系人的手机,请各队报名时务必填写清楚,以免延误参赛)。
  (八)各代表队(限大赛安排&食宿行&服务的人员),请于8月1日前将航班号、班次和抵达时间、人数传真或电邮给组委会(国内传真: 5;电邮:或)以便接站。
  (九)&食宿行&自己安排或委托境内其它旅行社安排的代表队,到指定地点报到(请留意网站公布),并请随时注意大赛各项信息,按时检录和比赛。
  (十)本次大赛不召开组委会联席会议,比赛重要信息将通过手机短信和秩序册中&参赛须知&中通告。
  (十一)大赛联络与报名材料发往地址:
  1.第一联系地址(适用国内外所有选手):
  单位:香港国际武术比赛组委会驻境内办事处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绍兴路183号现代名苑8幢1单元704室
  邮编:310004
  电话:
  QQ号:
  电邮:或
  网址:
  网上报名网址:
  联系人:奚财林 陈顺安
  2.第二联系地址(只适用国外及港澳台地区选手):
  单位:香港国际武术比赛组委会
  地址:香港邮政总局邮政信箱10075号
  电话:21
  QQ号:
  微信号:
  电邮: &
  网址:
  网上报名网址:
  联系人:奚财林 陈顺安
  (十二)各项参赛费用汇款:
  1.中国内地请汇入人民币户口:
  汇入银行:中国银行深圳分行罗湖支行
  银行地址:深圳市深南东路3065号南华街13号大院
  银行账号:11
  收款单位:奚财林
  汇款注明:汇款单位、联系人电话和香港赛参赛费用。
  2.中国内地支付宝账号:
  3.国外和港澳台请汇入以下户口:
  汇入银行:BANK OF CHINA(HONG KONG)LIMITED
  银行地址:136,Des VoeuxRoad, Central, Hong Kong
  港币户口:026-703-1-
  美元户口:012-709-9-
  银行代码:BKCHHKHH
  收款单位:HONG KONGWUSHU SCHOOL CO LTD
  汇款注明:汇款单位、联系人电话和香港国际武术比赛参赛费用。
  十五、仲裁委员会和裁判员:
  (一)仲裁委员会人员组成和职责范围按《仲裁委员会条例》执行。
  (二)仲裁和裁判由大会组委会聘请、随队裁判和志愿者组成。
  十六、本规程未尽事宜将另行通知。
  十七、本规程解释权归香港国际武术比赛组委会
  十八、中国武术段位制境内外考试规则及第七届世界咏春拳锦标赛、&明日之星&第七届国际幼儿武术比赛、第六届国际跆拳道品势锦标赛、首届世界学界武术锦标赛(同总规程)、首届国际腕力王大赛规程另附。
看了&香港国际武术节2016&文章的人还看了:
本文已影响 人
[香港国际武术节2016]相关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1040人看了觉得好
1053人看了觉得好
893人看了觉得好
【武术基础】图文推荐
Copyright & 2006 -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啦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节目奖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