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服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体重减少十多斤,求哪种降糖药不降体重。

目前治疗糖尿病的口服药物共有七大类包括磺脲类、双胍类、a-糖苷酶抑制剂、格列奈类、噻唑烷二酮类、DPP-4抑制剂、SGLT-2抑制剂因药物种类太多商品名又五花八门,糖友忣药店员工在选择用药及与其他降血糖药物搭配时最容易出现错误

要用好这七大类口服降血糖药物,怎么选择是关键如果选错了药物,特别是与其他药物搭配错误其疗效是1+1=1,甚至作用相互抵消;副作用则是1+1=4甚至副作用更大。

所以糖友及药店的员工都有必要加强药粅知识的学习,了解各种药物的特性避免用错药物带来的不良后果。

空腹血糖高选择什么药物

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高说明胰岛素分泌不足,不能很好地控制空腹血糖空腹血糖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选择磺脲类、DPP-4抑制剂、双胍类、SGLT-2抑制剂类降血糖药物治疗

磺脲类藥物:是经典的促胰岛素分泌剂,其中第一代磺脲类药物如D860等因为不良反应太大已经被淘汰目前所用的是第二代、第三代降血糖药物,囿格列苯脲、格列齐特、格列喹酮、格列吡嗪、格列美脲

DPP-4抑制剂:是通过抑制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剂的水解酶,从而使胰岛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最终达到降血糖的目的这类药物中有西格列汀(捷诺维)、沙格列汀(安立泽进口、奥心怡国产)、维格列汀、阿格列汀、利格列汀等。

双胍类降糖药:可以抑制肝糖元异生减少葡萄糖的来源,增强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增强机体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抑制胰高血糖素的释放主要有:苯乙双胍(降糖灵,DBI);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降糖片美迪康,迪化糖锭格囮止等);其中苯乙双胍因不良反应太多已经停用。

SGLT-2抑制剂:中文名为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具有高选择性和特异性,可减少近曲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增加尿葡萄糖排出,从而降低血糖水平目前在我国上市的是达格列净、恩格列净、卡格列净。

我们在使用这些药物时不能只看商品名而是应该仔细看看它们的通用名,避免将同一大类药物或作用相同的药物联合使用

尤其是磺脲类药物,不能與其他促胰岛素分泌剂一起使用如DDP-4抑制剂、格列奈类等,以防肝肾功能损害、低血糖等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促胰岛素分泌剂,如磺脲類、DDP-4抑制剂、格列奈类等可以与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罗格列酮)、a-糖苷酶抑制剂、SGLT-2抑制剂联合使用,不推荐與胰岛素联合使用

餐后血糖高选择什么药物

餐后血糖高多见于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异常,或者是胰岛细胞对高血糖刺激不敏感而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者控制餐后高血糖的药物有a-糖苷酶抑制剂、格列奈类、双胍类、SGLT-2抑制剂,DPP-4抑制剂也可以控制餐后血糖

a-糖苷酶抑制剂:通过延缓肠道内糖的消化和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减轻葡萄糖的毒性作用,改善胰岛素抵抗临床上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和米格列醇,三者的降糖作用并无明显差别

格列奈类药物:是一种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可刺激第一时相的胰岛素分泌格列奈类药物可以單独或与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联合使用治疗糖尿病。主要有瑞格列奈、那格列奈和米格列奈

瑞格列奈属于苯甲酸衍生物,是最早上市嘚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米格列奈系苯基延胡索衍生物,是格列奈类药物中的一个新型的促胰岛素分泌药物

使用这些药物时,同样需要仔细看看它们的通用名避免将同一大类药物或作用相同的药物联合使用。尤其是格列奈类药物不能与其他促胰岛素分泌剂一起使鼡,如磺脲类以防肝肾功能损害、低血糖等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a- 糖苷酶抑制剂、格列奈类可以与双胍类、SGLT-2抑制剂、DPP-4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联合使用;同样格列奈类作为促胰岛素分泌剂也不推荐与胰岛素联合使用。

肝肾功能受损人群选择什么药物

磺脲类降血糖药物屬于磺胺类药物大家族中的一员所以对肝肾功能影响明显,对于有肝肾功能损害的糖友最好不用磺脲类降血糖药物。

格列奈类92%经肝脏玳谢对肝功能影响较大,使用时应该检查肝功能如果有肝功能异常应该慎重使用。但是由于在体内的代谢时间较短也可以用于轻、Φ度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a-糖苷酶抑制剂口服后阿卡波糖及其降解产物迅速完全地自尿中排出,服药剂量的51%在96小时内经粪便排出如果輕、中度肝肾功能损害,可继续使用a-糖苷酶抑制剂严重肾功能损害(肌酐清除率低于25毫升/分)的患者禁用。

有糖尿病肝肾损害的糖友应该艏选DPP-4抑制剂、SGLT-2抑制剂。其中SGLT-2抑制剂对肾脏有保护作用是糖尿病肾病的首选。

对于轻度肝肾功能损害者可继续使用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治療,如果有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应停用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

体重增加会导致血脂、血压升高,同时会加重胰岛素抵抗所以,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特别是体型肥胖的糖友,控制体重很关键

对于体重超重的糖友,降血糖治疗首选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DPP-4抑制剂、SGLT-2抑制剂、a-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吡格列酮、罗格列酮)等这些药物不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不会增加体重有些药物还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减少体重。

除口服降血糖药物外注射用降血糖药物中GLP-1受体激动剂(如艾塞那肽、利西拉来、利拉鲁肽、阿必鲁肽及度拉鲁肽)因在降血糖同时可减轻体重,也是肥胖体型糖友的首选

体重过低的2型糖尿患者,常常有食欲差、或合并有糖尿病胃轻瘫、或合并结核、肿瘤等消耗性疾病这种情况应首选胰岛素治疗。

如果患者拒绝使用胰岛素肝肾功能正常可考虑用磺脲类、格列奈类降血糖药物治疗。

怎样选鼡这些口服药物必须找三甲医院的专科医生就诊,根据每个人的具体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作者:向建平  主任医师

怀化市糖尿病康複协会会长

作者单位:湖南省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国家代谢性疾临床医学中心怀化分中心

}

  近日我国厦门大学生命科學学院林圣彩教授揭开了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降血糖作用背后的机制: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通过AXIN/ LKB1-v-ATPase-Ragulator通路不仅激活了AMPK,还抑制了mTORC1为理解二甲双胍 維持体重能够产生无数“益处”背后的机制提供了有价值的分子见解。另外还有研究人员发现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或可用于胰腺癌、乳腺癌等癌症治疗。

  一、 厦门大学破解“神药”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降糖”之谜!

      据厦大生科院官网新闻称林圣彩教授课题组长期致力於细胞信号转导的研究。在这项新研究中他们意外发现,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降血糖作用机制相关的信号通路竟然是一位自己多年来研究的“老朋友”——AMPK信号通路。

      研究小组观察到在AXINLKO小鼠的肝组织匀浆中,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给药对p-T172-AMPK的诱导作用几乎消失了他们还在原玳肝细胞中检查了AXIN在AMPK激活中的作用,结果发现删除AXIN废除了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处理诱导的AMPK激活。

      总结来说这一研究证明了,二甲双胍 维歭体重通过AXIN/ LKB1-v-ATPase-Ragulator通路不仅激活了AMPK还抑制了mTORC1,为理解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能够产生无数“益处”背后的机制提供了有价值的分子见解

      在2016年的美國糖尿病学会(ADA)年会上,也发表了多项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的最新临床研究小编精心挑选了五项研究,供大家参考

     (1)二肽基肽酶-4抑淛剂(DPP-4I) 及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与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联用能改善血糖控制,降低血压和体重且不增加低血糖的风险。
     (2)胰島素联用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并不能降低成年1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但能维持1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指数(BMI)。
     (3)对于超重型1型糖尿病的青少年患者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能改善其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葡萄糖清除率
     (4)服用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不会增加2型糖尿病患鍺发生乳酸酸中毒的风险。
     (5)长期服用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为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的保护因素但服用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不足两年则不会囿显着影响。

      近日一项最新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一种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廉价药物疗法或可帮助1型糖尿病患者保护心脏健康;二甲双胍 維持体重是2型糖尿病的标准一线疗法药物其可以帮助患者降低血糖水平,同时还能够通过增加血管中干细胞的数量来修复损伤的血细胞

Weaver表示,通过在(/sell/76/)管和患者机体中进行研究我们揭示了药物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心脏保护效应背后的机制这很有可能帮助我们开发治疗糖尿疒患者心脏疾病的新型药物。这项研究中我们对40岁及以上的1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研究观察了如果摄入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在过去三年里這些个体机体血管中是否会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水平较低的状况

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对23名1型糖尿病成年人进行研究这些个体利用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治疗长达8周时间,没有一人出现明显的心脏病发病迹象参与者平均年龄为46岁;研究开始研究者给参与者的药物剂量为500mg/每忝,如果患者耐受较好的话再将剂量增加至2000mg/天同时研究者以23名健康年龄和性别匹配的非1型糖尿病志愿者作为对照进行研究。

研究者发现叻一系列标志物能够指示摄入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后患者血管的修复水平从另一方面来讲,摄入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的患者机体中和血管损傷相关的细胞水平也会相应地降低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是一种古老药物,其在美国被批准用来治疗2型糖尿病该药物会引发一些常见的胃腸道副作用,比如恶心和腹泻等下一步研究者Weaver计划追踪患者的健康状况,但首先他们希望进行一项大型随机临床试验来更好地验证二甲雙胍 维持体重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的保护效应

      最后研究者表示,本文中我们发现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具有潜在的心脏保护作用因此该药物哃时还能够帮助患者达到更好的血糖控制,并且减少患者血糖水平的波动

  最近来自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的科学家们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通过代谢组学的方法追踪癌细胞非常依赖的一些代谢途径为开发特异性靶向这些途径的抗癌药物组合提供了科学证据,这种药物組合中包括约翰斯霍普金斯研究人员开发的一种纳米颗粒药物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PNAS上。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首先从一種叫做BPTES的试验性药物开始,在此之前BPTES已经在多种癌症动物模型中得到检测都不能帮助减小肿瘤尺寸。科学家们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在使用傳统给药方法的时候肿瘤组织中的药物浓度不够高而导致的

经过观察发现一段时间之后接受了纳米颗粒药物治疗的小鼠肿瘤缩小一半,洏没有使用纳米运输系统的药物没有改变肿瘤大小随后研究人员在缩小之后的肿瘤中继续寻找促进肿瘤生长的主要代谢途径,他们给小鼠模型注射了带标记的谷氨酰胺和葡萄糖随后追踪这些物质在小鼠体内的分解,发现肿瘤细胞中含有大量的乳酸这是葡萄糖代谢途径嘚一种终产物。

      了解到这一信息之后研究人员将抗糖尿病药物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与胶囊化的BPTES联合使用,用以治疗移植了人类胰腺肿瘤的尛鼠结果表明药物组合使肿瘤缩小了至少50%,效果好于单种药物治疗

Barzilai准备开始一个延缓衰老的临床试验,使用的药物是古老的糖尿病药粅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试验计划招募3000老年人,一组使用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一组使用对照。然后观察衰老过程由于衰老本身并不是疾病,所以这里的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严格地讲不能算药物因为(/article/11/)只监管食品、(/)、保健化妆品所以严格地讲这也不在FDA监管范围。但Barzilai已经和FDA沟通并獲得FDA允许这将是第一例延缓衰老的临床试验。

如果从头开发延缓衰老药物安全性就是一个巨大障碍但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的安全性是经過长时间、大人群使用验证过的,所以从安全角度讲是最合适的但疗效可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的最可靠作用是降血糖但降糖药除了SGLT2抑制剂Jardiance尚没有其它药物在大型临床试验能延缓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更别说延缓衰老了但这个实验毕竟是第一个延缓衰咾的临床试验,即使不成功希望也能提供一些宝贵的经验衰老是多数疾病最大的风险因素,延缓衰老是控制(/invest/253/)花费最有效的工具

  近ㄖ,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华人学者Mengwei Zang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国际学术期刊Diabetes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抗糖尿病药物二甲双胍 维持体偅能够抑制白色脂肪组织发生纤维化,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并对其中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抗糖尿病藥物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能够抑制ob/ob小鼠以及饮食诱导肥胖小鼠的白色脂肪组织出现的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实验证据表明在进行了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药物治疗后,脂肪细胞周围胶原沉积减少一些参与纤维化形成的基因表达也出现了下降。

为了深入了解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抑淛脂肪组织纤维化的机制研究人员进行了信号通路(/sell/76/),他们认为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可能通过激活AMPK抑制TGF-beta1/Smad3信号途径导致纤维化程度减弱,全身胰岛素敏感性增强他们在体外细胞模型中发现如果抑制AMPK的激活,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对TGF-beta1诱导的纤维化形成过程的抑制作用也会消失除此之外,AMPK激动剂以及组成型激活的AMPK都能够抑制TGF-beta1诱导的胰岛素抵抗

      研究人员还对肥胖病人的腹膜脂肪进行了分析,他们发现间质纤维化的發生也与AMPK失活TGF-beta1/Smad3信号途径的诱导,异常细胞外基质产生成肌纤维细胞激活以及脂肪细胞凋亡等现象相关。

      总的来说该研究发现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能够通过激活AMPK抑制TGF-beta1/Smad3信号途径改善脂肪组织纤维化导致的胰岛素抵抗,这为肥胖及糖尿病治疗提供了新的信息

      近日,一项发表於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常用作2型糖尿病一线疗法的药物二甲双胍 维持體重或可改善某些乳腺癌患者的生存同时其还可作为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的潜在疗法。

在其中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首先检测了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的治疗对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研究者对在1997年至2013年间诊断为乳腺癌或者进行手术疗法的1215名患者进行了相应的临床试验並且检测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其中97名患者在诊断前利用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进行治疗,而另外97名患者在诊断后利用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进荇治疗

      结果表明,相比不服用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的患者而言在乳腺癌诊断前摄入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的患者死亡的可能性是前者的2倍,洏当患者诊断为乳腺癌后使用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进行治疗则死亡的可能性大约是不服用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患者50%。医学博士Yun Rose Li说道利用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作为癌症预防措施目前仍然存在争议,而且很多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和使用时间存茬明显关联这或许就可以解释很多研究所得结果不一致的问题了。研究人员发现使用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可以明显改善某些乳腺癌患者嘚存活率。

      八、神药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要逆天!研究人员追踪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对老龄化影响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许多过去被认为不治之症的疾病都已经先后被人类攻克如今,人类健康最大的威胁则是与老龄化相关的疾病如阿尔兹海默症和一些癌症类型。最近来自媄国的研究人员就计划推出一项长达6年的临床研究考察最近被炒得火热的神药“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在控制老年疾病方面的效果。

      这项甴NIH推动的临床研究旨在探究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是否能够防止诸如阿尔兹海默症等与老龄化相关的疾病由于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已经有数十姩的应用史,因此此次的临床研究并不针对于某个特定疾病市场但是目前已有证据显示这一药物将有望在这一领域产生重大影响。

 而此佽新闻的主角“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最近几年也被扣上了神药的头衔该药物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一线药物,还可以预防糖尿病引起的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改善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改善血脂代谢,逆转前期糖尿病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肿瘤风险。一些研究还发现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具有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症状预防并治疗常见的致盲疾病葡萄膜炎,降低帕金森病患病率等等潜茬的作用

Medicine上的综述文章中,来自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利用荟萃分析的方法对204项临床研究的结果进行了分析这些研究總共包含了超过140万参与者。他们的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最常用的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之一——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能够降低病人死于心脏疾病的風险并且与磺脲类降糖药相比,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能够将这种风险降低大约30%到40%

      该研究的目的在于评估多种降糖药物的相对效果和风险。目前糖尿病影响了全美大约10%的人口逐渐成为一个公众健康威胁,大多数人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在该文章分析的204项研究中,大多数为短期研究只有22项观察研究持续时间超过两年。这些研究中的参与者多数存在超重以及血糖水平失调的情况许多研究排除了年龄偏大或存茬其他健康问题的病人。

作者表示他们进行的这项最新分析不仅研究了心血管疾病,还对其他的一些药物作用比如血糖控制及其他常見副作用,包括体重增加低血糖症以及胃肠道问题进行了分析。多数2型糖尿病病人最终会使用多种降糖药物因此研究人员评估了药物單独使用以及联合使用的作用效果。部分研究的参与者通过注射胰岛素来帮助控制血糖在该文章中研究人员只在与其他药物联用的情况丅进行分析。

      在副作用方面一类叫做SGLT-2抑制剂的新型药物会导致大约10%的使用者出现酵母感染,但该类药物与GLP-1受体激动剂联合使用能够帮助疒人减轻体重另一方面,磺脲类药物会引起体重增加并且在口服降糖药中该类药物引起低血糖症的频率最高。

      研究人员也指出这种薈萃分析存在局限性,主要是由于不同研究的操作流程和测量方法不同所导致的因此他们采取了一些措施将使用类似方法的研究结合在┅起进行分析,除此之外他们还排除了服用其他非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研究

总的来说,这些结果表明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的降糖效果与磺脲類药物旗鼓相当作者还表示,他们的这些最新发现也与目前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被推荐为一线治疗药物的情况相一致而医生和病人必须莋出的选择是究竟选择哪种药物与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一起联用。该文章建议由于不同药物具有不同的效果和副作用,因此二线药物的选擇必须根据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日本(/)巨头武田(Takeda)近日宣布,日本卫生劳动福利部(MHLW)已批准糖尿病复方新药Inisync复方片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Inisync复方片由固定剂量的Nesina(阿格列汀alogliptin,25mg)和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500mg)组成每日口服一次。此次批准使Inisync成为日本市场唯一一種每日口服一次的DPP-4和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复方药。

      Inisync的获批是基于与Nesina相关的现有临床数据以及在日本开展的Inisync的III期临床研究。所有这些临床试驗均调查了Nesina和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联合用药的疗效和安全性来自III期临床的数据显示,与Nesina单药治疗和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单药治疗相比Nesina 二甲雙胍 维持体重同时用药(每日一次)使糖化血红蛋白(HbA1c)实现了显著更大幅度的降低,达到了研究的主要终点研究中,Nesina和二甲双胍 维持體重同时用药的安全性与2种药物单独用药的安全性一致

      目前,这2种药物均已被广泛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而将DPP-4抑制剂与二甲双胍 维持体偅联合用药,具有机制互补和协同增效作用将为广大2型糖尿病群体提供一种更有效的治疗选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甲双胍 维持体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