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有尘肺病有多少种记载吗

“开胸验肺”:尘肺病患者日渐艰难的维权之路|尘肺病|维权_凤凰卫视
“开胸验肺”:尘肺病患者日渐艰难的维权之路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核心提示:2009年为了证明自己患了&尘肺&职业病,河南籍的农民工张海超自掏腰包,剖开胸膛,其近乎惨烈的方式让他成为了中国&开兄验肺&的第一人。如今五年
解说:张海超调查后发现,该企业注销后只是更换了法人,在原来的煤矿没来的井口其他一切照旧,从注销到重新注册,间隔时间不超过一个月,但是随着企业的注销,职业病民工的诉求也一并不再被受理,最终这位工友没有拿到任何赔偿。日,李志状告河南鑫茂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一案在灵宝市开庭,1月19日郑宝兴状告企业的案子在河南登封市开庭,张海超说两个案子自己都到场,但是到灵宝一趟,来回就要花掉500多块钱,对于现在的他来说实难支付,而且越来越严格的诉讼代理规定,也让他在法院面前望而却步。 张海超:就是在这个号之前,还允许公民代理,你只要拿了身份证交到那个法院就可以,但是后来就是就这个政策就没那么宽松了,就是就挺麻烦的,然后后来呢就是从2013年后来我一直住院,有没有再做过代理。原来代理就是代理的一方面就是案子比较典型的,另外就是确实请不起律师的。 记者:那你会收取一些费用吗? 张海超:没有,因为这个他为什么卡这个公民,如果说我收取费用我就是违法了。 解说:由于身体原因,再家上父母年迈多病,张海超说现在只能待在家里坐吃山空,手术后余下50多万元的赔偿款也只能支持几年,2012年跟妻子离婚后,张海超获得了女儿的抚养权,当年为了方便寄读,他把女儿送到城里一所私立学校上学,学费每个学期5000多块钱,这两天老师已经打来几次电话催缴学费,他打算让女儿退学,转到公立学校去。这两年张海超一直在找工作,但是有的用人单位听到他的名字就会闭门谢客,而在有的单位,他往往卡在入职体检不能通过。 张海超:我原来找过一个,原来还认识的一个企业,说你们这儿看看还要人不要,他就说海超,你是不是最近经济紧张啊?不行先给你拿点钱花着,干嘛受这罪,后来就直说了,他说你这种情况谁敢收留你?所以现在也没办法。 解说:为钱所困,张海超经常通宵失眠,睡不着的时候他就做在电脑前写文章,他说自己正在制作一个关于尘肺病患者维权的网站,希望他整理出来的维权手册能给其他跟带来帮助。 姜楠:在张海超&开胸验肺&之后,有很多患有尘肺病的农民工也纷纷效仿,但是收效甚微。张海超感慨近几年来,社会对尘肺病群体的关注度逐渐降低,官司是越来越难打了,时间带来的变化张海超和他的维权行动孤立了起来,仿佛没有媒体的推动,没有社会的关注,事情不闹大,尘肺病病人就有各种理由被拒绝在正常的维权和救助之外。&&
[责任编辑:杨易煊]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15:44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04/13 09:21
04/13 10:23
04/13 08:14
04/13 08:48
04/13 08:48
04/13 08:14
04/13 10:30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22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9:21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播放数:461875
播放数:226766
播放数:219982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中国建立起尘肺病治疗救助体系|尘肺|医院_凤凰资讯
中国建立起尘肺病治疗救助体系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中国初步建立起以中国煤矿尘肺病防治基金会为主体的尘肺病救助体系。截至11月底,基金会41家定点医院累计救助尘肺病矿工12.55万人。
原标题:中国建立起尘肺病治疗救助体系 新华网北京1月8日电(记者徐庆松)中国初步建立起以中国煤矿尘肺病防治基金会为主体的尘肺病救助体系。截至11月底,基金会41家定点医院累计救助尘肺病矿工12.55万人。 尘肺病是对矿工危害最为严重的职业病,其中,煤炭是尘肺病多发的行业。由于治疗费用较高,资金用量大,如何使饱受病痛折磨的尘肺病矿工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是重要的民生问题。 安监总局新闻发言人黄毅在此间举行的捐赠仪式上说,为解决治疗资金问题,2004年11月,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成立。截至日,各项收入累计16877.35万元,累计公益性支出11391.92万元。在救助的12.55万人中,其中肺灌洗20300人,综合治疗105200人。 据介绍,目前基金会系统的定点医院有北戴河疗养院、煤炭职防所、煤炭总医院等41家。 在8日举行的岩盐气溶胶治疗仪捐赠协议签字仪式上,哈尔滨市源清贸易公司向基金会捐助20台治疗仪,价值1280万人民币。这项捐赠每年可使10万人次或者更多的煤矿尘肺病人及职业性哮喘矿工得到这项治疗。
[责任编辑:PN053]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15:44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04/13 09:21
04/13 10:23
04/13 08:14
04/13 08:48
04/13 08:48
04/13 08:14
04/13 10:30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22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9:21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461875
播放数:226766
播放数:219982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尘肺病农民工困境调查:违法成本低致企业妄为|尘肺病|第一步_凤凰资讯
尘肺病农民工困境调查:违法成本低致企业妄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尘肺病防治是2014年山西省总“依法维权年”十项维权专项行动之一。王建军的遭遇并非少数,没有劳动合同,没有工伤保险,只能用自己脆弱的肺叶抵挡粉尘的农民工,并没有纳入山西省职业病健康监护范围。
原标题:难以走出的维权&第一步&          尘肺病防治是2014年山西省总&依法维权年&十项维权专项行动之一。今年以来,山西省总有关部门就专项行动展开了一系列举措,设立了&维权热线&电话,开设了&维权台&专栏,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记者接触到的尘肺病患者绝大多数都是在中小企业务工的农民工,这是一个没有被纳入该省职业健康监护范围的弱势群体。他们中绝大多数没有劳动合同和工伤保险,在岗时没有培训和体检,自身防护意识缺乏;有的已离开企业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才发病,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有的已进入二、三期。他们要想获得专业的治疗和赔偿,就必须迈过确定劳动关系、职业病诊断、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等一座座&大山&,许多人往往&梦断&第一个环节&&确定劳动关系。 不论是发展的代价还是历史的必然,那些曾经为经济发展出力流汗的农民工已经成为尘肺病的&高危人群&。而在患了尘肺病后,往往面临无助又无奈的现实。 农民工的工作与生活同样应该拥有尊严和体面,他们的遭遇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企业违法成本太低 7月上旬,44岁的王建军再次住院了。他已记不清这是他患尘肺病两年来第几次住院了。晋中市传染病医院、山西省职业病医院、山西医科大一院&&患病的700多个日子里,他就辗转于八九个医院间。 2005年2月至2008年12月底,王建军在晋中市榆次区一机械厂做喷砂工。46个月的喷砂工经历给他种下了祸根&&2012年后半年,被诊断为尘肺病三期,洗肺已经无法进行,只能保守治疗。现在,王建军1.75米的个头只有80斤重,看到他只能想到一个词&形容枯槁&。他几乎需要全天吸氧, 跪着或坐着睡觉,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为他治病家里已经花费12万余元,举债8万余元。房租、水电费、供一双儿女上学、赡养70多岁的父母亲&&所有的一切开销,全靠在饭店打工的妻子每月1000元的工资。 王建军去找企业老板,老板撂给他一句话:&走法律程序吧。&但是,今年3月,晋中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定:他与企业不存在劳动关系。 原来,企业在给王建军出具的证明中,将喷砂工改为保修工,落款单位和盖章都不是以前的名称,而是2009年重新注册后的新名称。虽然这个新公司与旧公司的老板是同一个人,但王建军的维权路却就此中断了。 王建军的遭遇并非少数,没有劳动合同,没有工伤保险,只能用自己脆弱的肺叶抵挡粉尘的农民工,并没有纳入山西省职业病健康监护范围。 法律规定企业是职业病防治第一责任人,但许多&第一责任人&并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有的刻意&屏蔽&或剥夺农民工依法享有的知情权,故意不告知农民工该岗位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真相,或只轻描淡写,发些简单劳保用品来搪塞,使农民工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职业病的侵害。有的明知农民工在有粉尘、有毒有害气体的环境中工作,却不采取相应劳保防护措施,不对工人进行岗前专业培训和定期体检。有的甚至利用职业病周期长,不易被劳动者发现的特点,大量使用季节工、轮换工、临时工等。 记者认为,之所以有相当数量的企业敢于恣意妄为,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企业的违法成本过低。在我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对用人单位最严厉的违规处罚是&处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这一条。毫无疑问,这样的处罚力度太轻了,根本起不到威慑作用。 相关法律应进一步契合现实 位于太原市大马村附近的一家铁艺加工店,露天作业的环境下终日火星四溅、电焊声不停,店内的五六个工人,虽说是有简易的防护罩,但从不穿戴防护服和防护帽。 来自吕梁的小梁告诉记者,在这家店干了两年多了,平时干活、吃住都在店里,刚来时,噪声震得耳朵发木,粉尘呛得受不了,可时间长了,好像也习惯了。前几天一个曾在这干了四年后离开的工友找了回来,说自己喘气费劲、咳嗽不止,被医院诊断为尘肺病,要求老板为自己负责。 然而,因为没有签劳动合同,老板对他的要求根本不予以理会。看到工友的下场,小梁正在琢磨着离开这个嘈杂的、粉尘四溅的工作场所。 职业病本身具有潜伏期长、发病滞后等特点,再加上农民工流动性大、自我防护意识薄弱等因素,致使很多农民工职业病患者往往在调整务工单位或返乡之后才出现症状,这给职业病的工伤认定、补偿和早期治疗带来很大难度。 山西以重工业为主的结构特点,决定了职业病患者众多,且九成以上都是尘肺病。有数据表明,山西省尘肺病患者已达3万余人,但这些并不包括在中小企业打工的&王建军们&。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尘肺病患者要让企业&负责&的第一步是确定劳动关系,但很多企业压根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许许多多的农民工维权就是被挡在了这第一步。之后要进行尘肺病鉴定,由企业开具职业史、既往史、工作场所、病人历次医疗检查等一系列证明。试想,哪一个企业会向农民工&自证其罪&? 退一步说,就算农民工千辛万苦拿到职业病诊断鉴定书,问题并不能就此迎刃而解。按照职业病赔偿参照工伤赔偿进行,农民工还需经过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才能根据工伤等级和丧失劳动能力程度享受工伤保险或赔偿。即使以上这些都做到了,要拿到赔偿也并非轻而易举,一些无良心的企业主可以再用&一裁两审&的办法从时间上&拖死&农民工的做法也不少见。 记者认为,法律应该把尘肺病的诊断、赔偿和劳动关系的认定分离,农民工一旦出现疑似尘肺病症,就可以到相应的医院检查,被诊断为尘肺病后即应得到治疗与赔偿,然后再追溯劳动关系,以避免尘肺病患者在急需救命钱时被&踢皮球&。 呼唤更多专门救助 十几年前,左权县麻田镇苏公村人赵海庆与同村9名村民一起参加了县小南山水电站修建工程,由于干活时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五六年间,吸入了大量粉尘,结果全部罹患尘肺病。 现在,一同修建水电站的9人中已有3人相继离世。发病以来,赵海庆总共花了十余万元医药费。而他参加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只能报销很少一部分。赵海庆他们曾找当时负责工程的水利部门要求赔偿,但小南山水电站已停用,而水利部门对他们并不负有法律责任。 像赵海庆这样已经患病但无法找到单位承担赔偿责任的农民工并不在少数,历史的&欠账&只能由尘肺病人日渐孱弱的身体背负,而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途径是政府和社会的救助。 据了解,政府对尘肺病患者救助的渠道主要包括新农合医疗报销、民政临时救助、最低生活保障三种,但目前这些渠道并不畅通。 在王建军花费的12万余医药费中,新农合能报销的不到三分之一,因为他所在的乡镇卫生院和县医院治疗水平有限,只能到县以上医院甚至出省治疗,这让他们享受的新农合报销十分有限;其次是民政救助资金缺乏和农村低保金额很小,这与尘肺病治疗需要的巨额治疗费用相比是杯水车薪,况且,受指标限制,对这些农民工家庭还做不到应保尽保。 从社会救助渠道来讲,国内只有一个公益基金&大爱清尘&是专项救治尘肺病农民工的,但无论是救助人数还是救助资金都十分有限。 有关人士建议,可建立三种救助方式帮助尘肺病患者走出困境,这三种救助方式为:将尘肺病确定为国家保险或工伤的全民保险;纳入社会救助体系,对尘肺病患者实施医疗救助和社会救助,按照市级统筹、省里支持的方式,在各地建立尘肺病农民工生活救助专项资金;设立国家尘肺病专项基金,基金可以由中央财政安排或从现有工伤保险基金中的冗余部分安排。此外,对于病情较轻的农民工,出台专项措施,根据身体状况,指导他们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帮助他们的家庭&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PN048]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461875
播放数:226766
播放数:219982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2万人口小镇109人患尘肺病 28人因尘肺病去世_凤凰公益
2万人口小镇109人患尘肺病 28人因尘肺病去世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镇总人口22735人,截至日,共有109人被确诊为尘肺病;有24人疑似患有尘肺病,需进一步诊断鉴定;有28人因尘肺病去世。”3月底,中国煤矿尘肺病防治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在陕西商洛市山阳县举行尘肺病农民工救助回访座谈会,该县西照川镇镇长苏群山在介绍情况时说。
魏立炎起身倒水吃药。
王淑梅今年54岁,她自己这20多年都是围着丈夫转。 工人日报4月7日消息,&我镇总人口22735人,截至日,共有109人被确诊为尘肺病;有24人疑似患有尘肺病,需进一步诊断鉴定;有28人因尘肺病去世。更令人忧虑的是,确诊人数短期内可能存在持续增长的趋势。&3月底,中国煤矿尘肺病防治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在陕西商洛市山阳县举行尘肺病农民工救助回访座谈会,该县西照川镇镇长苏群山在介绍情况时说。 王淑梅今年54岁,她自己这20多年都是围着丈夫转,三天两头要吃药打针。三年前就看到丈夫快不行了,家里赶忙做了一副棺材。最近丈夫病情进展很快,剩下的日子不多了。丈夫魏立炎平时吃饭都离不开吸氧机,每天有一半时间是靠吸氧保持生命。 据《工人日报》记者了解,这是当地政府首次公布村民患尘肺病情况数据。&这份数据是在当地疾控中心鉴定的,不是普查数据,不包括在外地鉴定的,也不包括已经患病但没有去医院鉴定的,所以实际患病人数比公布的数据要多。&基金会代表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前据媒体报道,仅在西照川镇尘肺病最严重的地区&&石佛寺社区麻庄河村,尘肺病人就达100多人,而该村总人口仅900多人。 苏群山表示,西照川镇地处偏远,交通落后,群众生活水平低下,上世纪90年代以后部分乡亲自发前往矿区务工,&长期和粉尘打交道的乡亲很多都得了尘肺病&。 魏立炎起身倒水吃药,他口中的&灵丹妙药&其实只是两块钱一瓶的甘草片和连商标都没有的消炎胶囊,一贫如洗的他只吃得起这两种药。 魏立炎是麻庄河村尘肺病三期重症患者之一,去年冬天无法下床,喘不上气,村里人都觉得他活不到2016年春节。&活着受罪,想死又死不了,总想上吊自杀算了。& 魏立炎家人告诉记者,这样的话魏立炎说过多次。不过,在今年3月23日基金会工作人员去看望他时,这位花甲老人经过肺灌洗治疗,精神状况比年前好了很多。 据了解,基金会于2015年曾委派定点医院陕西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医疗专家组在山阳县调查摸底和义诊,2016年1月,专家组又从山阳县筛查出10名患者进行了肺灌洗治疗。魏立炎就是其中之一。 &得到救助的毕竟是少数。&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院长张朝印介绍说,&医疗专家组在普查和义诊中发现,当地农民对于尘肺病的危害及防治知识一无所知,得了病后认为&无法治疗&,很多患者只是苦熬,失去了治疗最佳时机,导致病情不断加重。& 张朝印说:&另一个让人心痛的是,公益活动往往得不到当地政府的理解。以往基金会也经常组织医疗专家到农民工尘肺病群发地进行义诊,但效果并不理想,主要是当地政府怕被抹黑。本次医疗专家组的救治行动,是在国家安监总局领导及当地安监部门的支持、协助下才得以顺利完成的。& 对此,基金会副理事长金磊夫强调:&农民工要懂得强化防范意识,进单位前、从业中、离开后都要体检,一定不要拿自己的命换钱,尘肺病是这些患者用健康换来的教训。&(作者:杨召奎)
[责任编辑:张衍飞 PP007]
责任编辑:张衍飞 PP007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公益官方微信
播放数:461875
播放数:226766
播放数:219982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机粉尘 尘肺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