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课余生活做实验两个一样的水杯、两颗鸡蛋、盐

小实验——悬浮的鸡蛋 数学博客 高丙炜高丙烨
  今天,我们和爸爸一起做了个小实验。我们准备的道具有三样:鸡蛋、水杯和食盐。
实验开始了!我们先接了两杯清水,然后爸爸往一个清水杯里不停地加食盐,并不停的搅拌,直到食盐再也不能溶化掉。
然后,我们把两个大小相同的鸡蛋分别放在清水杯和盐水杯里,你们看到了吧,鸡蛋在清水杯里和盐水杯里不一样吧。在清水杯里,鸡蛋一放进去就沉到杯底了,而在盐水杯里,鸡蛋不下沉,就漂浮在水面上。
好奇怪啊,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和妈妈一起想原因,最后,还是妈妈解开了谜底:因为鸡蛋的密度大于清水的密度,所以放在清水里鸡蛋就会下沉,而盐水的密度大于鸡蛋的密度,所以鸡蛋放在盐水里,就会漂起来。
这个实验真有趣,而且通过这个小实验,我们还知道了关于“密度”的知识。
这是我们做的第二个实验,我们把一个瓶子装了多关杯水,然后把一块毛巾浸湿了水,然后,用一根细绳子邦紧瓶口。
邦好以后,把瓶子倒过来,瓶子里的水却没有往下流,我们觉得这是因为毛巾完全浸湿以后,外面的空气就进不了瓶子里了,瓶子里的压力就没有外面的大,所以水流不出来了,你们觉得对不对呢?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附加题,做一做,写一写,两个杯子,一个杯子装着盐水,另一个杯子装着清水,把两个鸡蛋分别装入水杯中,一个杯中鸡蛋会怎么样,另一个会怎样?
厚渺酥3793
这可是常识题哦.把鸡蛋放到装着清水的杯子中,鸡蛋会沉下去,而放到盐水的杯子中,鸡蛋则会浮起,大约处于沉浮状态吧!至于具体在盐水中的状态要看盐水的浓度盐水浓度越浓则会向上浮,即是上浮····这其中的原理就是密度的问题,我们知道盐水的密度会比清水的要大,故对于鸡蛋来说,在密度大的液体的则会比密度小的液体的位置要高!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Fox, 积分 6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0 积分
1.做测量实验,体验生活
学了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后,先估计一个鸡蛋的质量,然后用天平进行测量,看你估计的是否准确。再用天平称出10个鸡蛋的质量,算出每个鸡蛋的平均质量,与你估计的值进行比较。2.做惯性实验,有惊无险
在盛半杯水的玻璃杯口上放一张硬纸片,再在纸片上放一个鸡蛋,用手把硬纸片突然弹出去,鸡蛋会安全地掉进玻璃杯。3.做惯性实验,判断准确
用生熟鸡蛋各一个,分别放在桌面上,同时以相同的速度旋转,因为熟鸡蛋的蛋黄和蛋清固定,所以旋转平稳,而生鸡蛋由于惯性,摇晃不定,很快停止转动,由此可准确判断生鸡蛋熟鸡蛋。4.做压强实验,直观明了
用手捏鸡蛋,由于鸡蛋表面各处受力均匀,受到的压强较小,鸡蛋难以捏破,可是如果我们用同一只手捏两个鸡蛋,由于鸡蛋与鸡蛋之间接触面积小,受到的压强大,很容易把鸡蛋捏破。5.做大气压实验,妙趣横生
在瓶口比鸡蛋稍小的广口瓶瓶底铺层沙子,将浸过酒精的棉花点燃后迅速放入瓶中,待会儿将剥了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过一会儿,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熟鸡蛋会被玻璃瓶吞进去。6.做浮力实验,生动有趣
将一个生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杯中,可以看到鸡蛋沉入水中。然后逐渐向杯中放入食盐,并不断搅拌,可以看到鸡蛋悬浮于水中任意位置。继续向杯中放入食盐,直到鸡蛋漂浮于水中。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鸡蛋在盐水中的三种状态。做过第一个,一直想做第五个,做第一个实验是想让儿子知道一斤鸡蛋有几个,几年前有新闻说初中有道题目问一斤鸡蛋有几个,那群初中生的回答从一个到一百个的都有,这种生活常识应该早点让他知道。
不错。引导孩子多观察多动手是王道!
总评分:&贝壳 + 30&
享有帖子相关版权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的同意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7、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this.href);">copyright
Fox, 积分 6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0 积分
橡皮鸡蛋和能打结的鱼骨头
将一个煮熟的鸡蛋放入干净的罐中,倒入足够多的白醋。
隔几天就把白醋换一次,把鸡蛋一直泡到外壳融化掉为止(这大概需要一周以上的时间)。
把鸡蛋从醋里拿出来弄干,你就做好了一个真正有弹性的橡皮鸡蛋了。
不过不要把鸡蛋从太高的地方扔下来,那样它还是会碎的。
同样还可以用新鲜的(即没有煮过的)鸡骨头来做这个实验。
在把骨头放进罐中之前先洗干净。差不多一周后你就能得到一块可以任意扭曲的骨头,你甚至可以把它打个结。
鸡蛋的这个实验我没有做过,鱼骨头的实验我做过,我用的是醋精,一天一夜就变软了,用鱼的肋骨做的这个实验,真的能打结!
&哇这个神奇&
&鸡蛋的这个我们做过。挺好玩的&
Horse, 积分 125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8 积分
收藏,收藏了,以后娃大了带着做实验
Newt, 积分 912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77 积分
paul13岁2个月
不错的实验,都没做过呢
Fox, 积分 6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0 积分
midi 发表于
收藏,收藏了,以后娃大了带着做实验
让孩子痴迷的趣味科学游戏,科学实验,都是好书
Lion, 积分 486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33 积分
小鱼儿5岁3个月
真是个有心的好妈妈,收藏并转载了,鲜花!
小徐12岁6个月
其实,我最喜欢的是那个估算的实验!恩!
Fox, 积分 6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0 积分
为什么棉线烧不断?
材料:棉线一根、清水一杯、食盐、筷子、火柴
1、在一杯清水中不断加入食盐,并用筷子不停地搅拌,直到食盐不再溶解为止。
2、将一根棉线放入配制好的浓盐水里浸泡一下,拿出来放在桌上晾干。
3、将晾干后的棉线用手提起,点燃一根火柴去烧棉线。
4、棉线从下端一直燃烧到上端,但烧过后的线灰仍象一根线一样没有被烧断。
盐是不能燃烧的,浸过浓盐水的棉线在燃烧时,里面的棉线已被烧尽了,可是包在棉线外面的一层盐壳却保留了下来。所以,我们看到的是烧不断的棉线。
Fox, 积分 6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0 积分
你会用一个小杯子轻轻倒扣在气球球面上,然后把气球吸起来吗?
材料: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
1、 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
2、 将热水(约70℃)倒入杯中约多半杯
3、 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
4、 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
5 、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
1、塑料杯子直接倒扣在气球上,是无法把气球吸起来的。
2、用热水处理过的塑料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渐渐冷却,压力变小,因此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Fox, 积分 6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0 积分
糖不能燃烧,但加上烟灰或者面粉做催化剂,就能燃烧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Jellyfish, 积分 2300, 距离下一级还需 700 积分
收藏下,待试验!
Dolphin, 积分 22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8 积分
谢谢楼主分享,以后有机会都做一下
Cow, 积分 117, 距离下一级还需 83 积分
不错,不错,家庭实验也挺好玩的
Jellyfish, 积分 269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10 积分
很有意思的实验,先收藏了!谢谢分享!
Fox, 积分 712, 距离下一级还需 88 积分
鸡蛋泡在盐水里,浮浮沉沉那个实验孩子同学在班里表演过,
他很喜欢,糖水也可以浮起来的。小小牛顿里有的,
看来要给他多做做。
Jellyfish, 积分 26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7 积分
tongtong6岁8个月
谢谢楼主分享,学习了
Fox, 积分 62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8 积分
乐宝6岁1个月
谢谢sherryma1234
Elephant, 积分 595, 距离下一级还需 5 积分
谢谢分享!!!!!
Dolphin, 积分 28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3 积分
太棒了!必须收藏学习一下
Dolphin, 积分 27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6 积分
收藏收藏 备用备用
Monkey, 积分 781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6 积分
甜甜9岁10个月
多好的实验啊,有时间要实践,谢谢奉献。必赞
Kangaroo, 积分 3523,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7 积分
學習了, 感謝分享.
Dolphin, 积分 27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8 积分
让孩子去试试
Horse, 积分 12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7 积分
这么多呢,好有趣啊,2,3号惯性实验有玩过。橡皮鸡蛋那个好像很好玩,一定要试试看
Jellyfish, 积分 201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89 积分
很有帮助的
Horse, 积分 132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8 积分
最近娃儿喜欢实验呢
Bird, 积分 3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 积分
太感谢!这些实验可以带孩子做啦。
爸妈网( , )文&&章:785篇
评&&论:1754条
访问量:350656
找博主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
&实验作文教学案例及反思&&&&&&&&&&&&&& &——基于《三阶作文》和《情境作文》读后思& & & & & & & & & & & & & &陈菲一、技法点拨,巧揭原理1、细节就是做加法——立体描写(巧揭原理)&& 先实验后作文,实验过程其实还是一种场面描写,亲自参加过,会有话可写,做到点面结合就好。但是实验作文和游戏作文有一点区别,实验作文往往要揭示某种现象的科学原理,这种原理表述比较严谨、刻板,往往会有“贴标签”之嫌。所以,要动动心思,如何使原理部分巧妙地呈现出来,既使读者明白又不显得生硬。2、 写作方法:①可以把原理先写在开头,再倒过来写过程;②可以先声夺人,以实验中的奇妙现象开头,再交待准备材料和科学原理;③也可以按先后顺序写,最后揭示原理时,用通俗的语言描述出来,可以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3、“点面结合”点:实验人是主角,,要认真观察和体验。注意观察观众中特别有意思的人。面:注意实验前、中、后,全场多数人的反应。角度:动作、语言、外貌、神态、心理等。二、经典赏析,领会技法1、【细节描写】举例《课间十分钟》片断球台右边的大槐树下,也围着一些同学,他们在爬竿。&一个大同学刚从竿上滑下来,一个小同学纵身一跃, 用力抓住竹竿,像敏捷的猴子,迅速地爬了上去。不一会儿,他就爬到了竿顶。多高兴啊,他笑着向下张望。(先写面,再写点的“点面结合”写法)2、【细节描写】《鸡蛋变胖了》片断第三天,把鸡蛋从醋里拿出来。★鸡蛋外面的那层硬壳“不翼而飞”了,只剩下薄纸似的一层膜,摸起来柔软,有弹性。鸡蛋体积也比最初时大了很多。对着灯光看,鸡蛋变得透明了。如果里面有快要孵出的小鸡,一定能看得清清楚楚★。你知道吗?★鸡蛋的外壳是被醋酸溶解了,白色的小泡泡是溶解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由于渗透压的原因,醋里的水份,透过鸡蛋的薄膜,渗到鸡蛋里,所以鸡蛋就变大了★ &(“提问解答”的形式揭示原理)三、实验准备,情境体验。1、材料:生鸡蛋一个,大玻璃杯两个,食盐若干,小勺一个,玻璃棒或筷子一根2、步骤:a、将一个生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杯中,可以看到鸡蛋沉入水中。b.然后逐渐向杯中放入食盐,并不断搅拌,可以看到鸡蛋悬浮于水中任意位置。c.继续向杯中放入食盐,直到鸡蛋漂浮于水中。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鸡蛋在盐水中的三种状态。&3、图片引导,巧揭原理。&&&&& 出示“死海”图片,让孩子们欣赏,初步感知死海神奇之处,并思考其原因。由此,引入本次实验原理:鸡蛋的密度大于清水,所以在清水中,鸡蛋会沉于水底。(浮力是和密度有关的,盐溶入水里使水的密度增大, 因此,当水的密度等于鸡蛋时,鸡蛋就会悬浮在水中,水的密度大于鸡蛋时鸡蛋就会漂浮在水中。)四、思维导图,梳理过程&& &&&&&&&&&&&&&& 梳理活动过程:1、先介绍实验准备:水杯和鸡蛋、盐。杯中倒入水,鸡蛋轻轻放入(略写)2、过程:杯中倒入200毫升水,放入一个生鸡蛋(观察水位变化,鸡蛋位置,加想象),接着,一勺一勺加盐搅拌,鸡蛋慢慢升起。(观察水量、水色、鸡蛋位置变化,想象)详写。3、揭示原理。(略写)五、技法回顾,指导写作& 1、好题半个文,题目三选一。(可是变换角色,鸡蛋?水杯?小鸟?花?)2、训练点:学习立体描写,注意写清实验过程,重点写动作、心理、神态。3、注意加入背景、物件、想象、对比。4、揭示原理部分要巧妙。&&&附学生习作及片段我要“飞“得更高&&&&&&&&&&&&&&&&&&&&&&&&&&&&&&&&&& 胡月汐“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鸟,怎么飞却也飞不高!”今天,陈老师带我们做了一个实验,这个实验的名字叫“我”要飞得更高,听到这个消息你们一定很好奇吧!下面,就让我们以前探索这个神奇的科学奥妙吧!& 神奇的实验开始了!老师拿出了一个透明的大玻璃瓶,先放入了200毫升的水,再放进去一个小“美女”——鸡蛋。这时,这杯水清澈见底,宛如一面明镜,一点也不浑浊。之后老师要选一个同学放盐。这时唰唰唰!全班五十七只小手举得整整齐齐,没有一个不参与的,因为他们都想得到这个如同珠宝一般宝贵的机会。陈老师左看看,右看看,对于把这个宝贵的机会给谁而犹豫不决,最终百里挑一挑到了曹小妹同学。曹小妹高高兴兴的走上了讲台,没有被老师挑中的同学都用羡慕的眼神看着她,恨不得那个人就是自己。哎!看到这一幕我无话可说,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呀!曹小妹看到这一幕也不由自主的红了脸。然后曹小妹同学小心翼翼的放入了盐,在放盐的时候,她的两只圆鼓鼓的眼睛睁的大大的,仔仔细细观察,生怕漏掉了一个小小的细节,哪怕是一颗细小的盐,可是,鸡蛋却没有变化,还是原来的样子,睡在一床雪白的“棉被”上,懒洋洋的伸着懒腰,但是刚才那杯清澈见底已经变得浑浊不堪了。看到这里,曹小妹只能带着奇怪的心思下去了!我们全班都很好奇,可是陈老师却表现出一副不怎么在乎的神情。全班同学都在想,老师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真叫人捉摸不透!这时老师说:“下面,我再挑一个表现最好的同学来搅盐!”听到这话同学们一下子全班做得端端正正,等待老师的挑选自己,结果老师选了平时很乖巧的陈雯玉同学,她一路小跑上了讲台,用小木棍小心翼翼的搅动,正在全班同学聚精会神的看它的时候,奇迹出现了!鸡蛋勇敢的站了起来,它想要突破自己,飞翔在高高的水面上,让别人注意到不起眼的它,之后老师又挑了孔维杰,“表情包”的他也用小木棍在认真的搅,但是在他搅拌的过程中,同学们都在哄堂大笑,因为他的表情实在是太好笑了,笑得大家肚子都疼了。正在这时,鸡蛋终于突破了自己,飞翔在水之上!实验结束了!鸡蛋突破了自己,这不仅学到了知识,还让我明白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哇!好神奇呀,鸡蛋在水里居然变大了!”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接着,老师又让瑞瑞把盐话到水里,瑞瑞走上讲台,好像很紧张的样子,她深吸了一口气,把盐放进了水里,水一下子变浑了。这时我发现了,鸡蛋好像在水中消失了,真有趣呀!我抬起头,看见瑞瑞也是满脸惊讶的表情。接着老师让我们仔细观察、研究,看看能发现什么。于是,同学们的每一双眼睛都紧紧的盯着瓶子一动不动的观察起来,我发现鸡蛋居然慢慢的浮在了水中。我心想:这是怎么回事呢?刚刚还是一直沉在水底,想让它浮起来都不行,这会儿怎么它自己都能浮起来了,真是太神奇了!这些变化,让我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盐沉下去了,老师又从包里拿出了一根筷子说:“谁来用这根筷子在杯子里搅拌一下呢!”老师话音刚落,同学们都纷纷地举起了小手。最后,挑到了雯雯,她满脸笑容,拿着筷子开始搅拌了,搅了几下,鸡蛋奇迹般的浮出了水面,我看了用疑惑的眼神死死盯住,赞叹不已:“哇,可不是一般的神奇呀!”&&&&&&&&&&&&&&&&&&&&&&&&&&&&&& ——王若昕《鸡蛋先生来洗澡》&&&&&&&&&&&&&& “妈呀!见鬼了!”“哇!----飞起来了啊!”“酷!太酷了!”……同学们七嘴八舌的飞溅起口水。写到这儿,你一定有疑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呀?嘻嘻!如果想知道,就请竖起你的耳朵,认真听我讲吧!这天,老师手拿一个大袋子,一副神秘的样子,轻轻的走了进来,老师站在讲台前,默不作声的把袋子里的东西拿了出来-----一个杯子(透明的),一个鸡蛋,还有大半杯清水。我们坐在座位上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老师葫芦里又卖的是什么药?真叫人猜不透。老师神秘的一笑,好像早就知道我们会有这样的想法,让我们拿出事先交待带来的食盐,每组派一名同学去收,接着老师让黄敬哲,把鸡蛋轻轻的放入水中,鸡蛋横着沉了下去,贴在杯底,似乎说:“我不出去了!”然后老师又让曹鑫瑞上去把食盐一点儿一点儿的放入水中,只见她目不转睛的盯着鸡蛋看。过了许久,鸡蛋,竖了起来,这下班里可真是乱成了一锅粥,同学们又蹦又跳,个个手舞足蹈,活像一只只小兔子(包括我),紧接着,鸡蛋慢慢地,慢慢地升上了水面,看!孔同学瞪着浓眉大眼,张着嘴巴,还把脚踮的老高,激动的说不出话来。这时,老师说:“同学们!看到这个实验,你们知道了什么?”“唰唰——”的同学们争先恐后的把手举起来。“这位同学,你来说说?”“是,老师,我知道了鸡蛋的密度大于清水的,所以在清水中鸡蛋会沉于水底。”啪啪啪……掌声响起来。“老师,我来补充!浮力是和密度有关的,食盐放入水中,水的密度就变大,因此鸡蛋才会浮起来。”刚说完,鼓掌声又想起来。比刚才的还要热烈。老师笑着说:“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呀!”& ——陈微竹《飞吧,鸡蛋!》教学反思:& &一、& 探究性作文,是学生在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和研究之后,将其探究的过程和结果记录整理而成的作文。语文改革的焦点之一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探究性作文要注重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写自己亲身感受。它激发了学生积极的写作动机,丰富了学生的写作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分为以下三类:1、自然探究&&& 学生喜欢接近大自然,对于自然事物感到好奇。大自然是一本人类永远都学不完的“大百科全书”,孕集着许许多多的知识和奥秘,种类繁多的虫鱼鸟兽,千姿百态的花草树木,瞬息万变的电闪雷鸣,客观存在的岩石土壤等都是可以探究的对象,走向大自然,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会有写不完的发现。2、生活探究&&&&&& 在学生周围实际生活中寻找探究内容,挖掘学生周围生活的事件、现象、情境等转化为一个个具有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探究生活问题中亲身感受到科学来自于生活,生活处处是科学。在家庭中、校园里、社会上,处处有值得思考探查一番的小课题,只要有一双爱观察的眼睛,一个爱思考的头脑,一定会有许多收获的。3、实验探究&&&&&&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根据科学研究的目的,利用一些仪器设备,变革、控制或模拟研究对象,使某一些现象(或过程)发生或再现,从而去认识事物。在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中有许多实验要做。小学生不会涉及太深的科学知识,对科学课上、网络杂志上介绍的小实验,自己亲自动手试一试、查一查,经历探究的过程,就会有发现的快乐。实验成功与否都会创生出很多素材,这不就有“米”下锅了吗?4、“大”探究&&&&& “大”探究:前面所讲的观察、实验、发现、了解等,基本都是“小”探究,需要的时间不长,需要的操作也不复杂。我们小学生也可做一做“大”探究——需要有较完善的规划,需要长期观察、调查、分析,需要多人参与的探究活动。由此写下的作文,可以是调查报告、可以是实验报告、也可以是对某个问题的认识与收获,不要太拘于形式,勇于探究,能写下来就不错哟。&& &这次实验作文结束后,有以下几点困惑:1、详略不当(重点实验过程部分写不详细,原因:孩子们观察不够仔细)2、实验过程细节不突出。3、题文不符。(作文题目很好,但是内容没有紧扣主题,比如鸡蛋飞起来了——飞)4、教学设计上应该让每个孩子都亲身体验。(仔细观察,有内容可写)5、根据孩子们具体习作水平,不妨细化孩子们的写作思路,在课堂上如:老师拿着杯子、鸡蛋要干什么?学生有的问?有的猜?你自己的猜想是什么?老师介绍实验规则,第一名孩子上台后——你发现他(动作、表情、神态变化,)你心里想些什么?重点观察鸡蛋、水、盐的变化,重点写这些。第二个孩子上台后观察人和鸡蛋、盐的变化,加上自己的想象。看到这些变化,你怎么想?&老师揭示原理还是自己回家查资料?升华感悟。若自己在家亲自做实验,重点观察实验过程,按照先后顺序写详细,写具体,最后可总结升华。&&&&&& &&&
&&相关博文正在加载中
最近推荐的博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课余生活作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