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捷安特公路车系列182cm,70kg骑多大的架子

150骑多大车架
46码可以吗_公路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13,017贴子:
150骑多大车架
46码可以吗
150骑多大车架
46码可以吗
知道你们没有照片是不会...
现在想换架子了,纠结 XC
上海张学友、王菲演唱会一站式购票!票品安全且真票!立即订购!
这么矮告别公路车了,骑小轮吧
女版车,定制
46也大了啊。的liv女性公路车有小码。公路车千万不要勉强买大码的
顶要顶必须顶不得不顶用尽全力顶再加上千斤顶总之把它顶到顶接着使出葵花宝顶就算顶到史前也要顶看了会用顶亲自拜你为师天天顶站在上使劲顶汉高祖挥师杀向东罗马为你顶抛弃了而选择了帮你顶张三丰见了后用九式全力顶召开武林盟主大会商讨如何顶从此学会了最强一招剑神一顶龙剑飞的儒来神掌最后一式改为万佛朝顶从此再也不管闲事了而专门来为你顶四大名捕四面出击看天下还有没有人敢不在顶顶到阎罗王说我制造噪音我刁根烟看看他继续顶顶到太平洋我还要继续往死里顶顶到益阳山崩地裂地下水泛滥我还要顶顶到地下水喷发造成洪灾损失惨重我也顶要是你觉得敢兴趣你也可以过来一起顶要是你看我不爽我没办法还要继续顶要是 C T敢过来阻止我就更加要顶要是别人见了骂我傻我还是要顶要是踩到我脚骨折我也继续顶要是地面凹了我不管继续顶要是天真塌下来了继续顶就算天塌下来我都要顶就算鸡店倒闭也要顶就算鞋子烂也要顶我用尽全力去顶我非常用力顶我很用力顶我用力顶我再顶顶顶顶
缺牙要及时修复,揭秘种植牙如何做到几十年不掉?
几岁啊楼主,还是等长高再买
166还在长骑46
一米五骑小轮
太大了,我175骑50的f8
讲真。46都大了可以看看canyon的xxs和G点liv
150。。。。我觉得你很难跨过车轮吧?
你还是骑电动车吧
告别公路车把
451也挺帅的 不信你看
451吧,700的磨屁股
简单说,车架再怎么小,轮子还是700c啊,所以150身高就不要想公路了。451小轮骑骑吧
46是给170骑的,150的还是骑36的吧
威廉有xxs 的车架
有些架子等效水平上管可能会短一些,但150的身高勉强骑505mm等效水平上管的,但其实是看肩高手长判断水平上管长度,而立管一般都不用考虑,还有坐管,而且505的小架子需要后倾的前叉增加轴距增加稳定性,不然感觉太灵活也不是太好操控
大行412吧,装个电机,刷街通勤一流
没有你能骑的,什么XXXs也一样
小轮车更好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在售车款--2013款----2012款--
你懂车架几何与尺寸吗?
[之家 ] 对于公路车车架大小这个争论了数年的问题,没有一定键盘资历的车手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稍微明白一点的车友只知道要看等效水平上管长度,却很难再说出进一步的依据。影响车架大小的数据:1、车架伸展一直以来,我们看到的所有品牌的车架尺码都是以立管的长度来标注的。因为在钢架时代,车架立管和上管的长度比例都近似1:1,坐管角度和其他几何数据也基本类似。知道了立管长度就大概知道了一辆车尺。后来,捷安特率先创造了压缩架。后来……就成了现在这样,水平架反而成了少数。上管不再水平,实际立管长度(车架标注的尺码)也已变得毫无意义。再也不能按照尺码来选车了。但是,有多数品牌的压缩车架是按照虚拟立管长度标注的,还有的标明了等效水平上管的长度。那是不是可以按照车友常说的等效水平上管长度来选车呢?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可以,但并不是完全可行。当你骑上一辆合格的公路车,决定这辆车大小是否适合你的几乎就只剩下了车座和车把的位置(当然,上管比跨部还高的除外-_-# )。说到底就是适当的伸展长度,舒适与效率(与逼格?)兼顾的落差。车架选择是系统问题,如果非要说有数据能直截了当的和身高对应起来的话,那就是Reach和Stack。R值和S值分别是指:车架头管上端中心到五通中心的水平和垂直距离。水平上管长度是坐管到头管的水平距离,作为选车依据看似非常科学,实际忽略了坐垫的位置。上篇说过,最适合的坐垫与五通的相对位置只有一个,不管选什么车架,这个相对位置不会改变。现代的车架几何各种各样,与早些年的清一色水平架有很大区别,坐管角度可以从71到74度。也就是说,选不同的车架,按同一车手的数据调整好之后,坐垫相对坐管会有不同的偏移量,坐垫视觉上的前后位置也会非常不同。这样,不如把数据都以相对五通的位置来注明,就绝对不会有差错了。换句话说,水平尺寸Reach值决定了你车架的“实际伸展”。以某大品牌车架为例,49、52、54的车架,水平上管长度分别为520mm、538mm、548mm,实际上Reach值竟完全相同的387mm!此款车架不同尺寸改变的只是坐管角度,并没有改变实际大小。和其他品牌相比,这个Reach值大致相当于TREK Emonda和Cervelo S系的56尺码,Cannondale supersix的54~56之间,GIANT TCR的M号。叔叔认为387mm这个数据,对小身高人群来说,是不很友好的。总之买车,我认准Reach。2、车把落差垂直尺寸Stack决定了车把的高度,越小的Stack就能用越低的把位。确定适合自己的Stack,核心肌群的强弱和骑行方式是参考标准。核心肌群越强,骑行距离越短,骑行风格越激进,可以允许你用更低的把位,从而获得更多的稳定性和空气动力学优势。当然,这会牺牲很多舒适性,如果和实力不相称还会大幅度影响体能的发挥。选车时要和Reach值一起综合考虑,越大的车架Stack也越大。作为资深键盘党,我深知车坛的主流价值观:更低的把位、更大的落差=更高的逼格,把立下的垫圈是不能接受的。但现实中叔叔遇到一些车友追求外观,盲目截了前叉上管,导致自己腰酸背痛肩膀麻。虽然骑车本来就不是舒舒服服的事情,但如果你觉得一些症状不能忍受的话,不妨看看回想一下自己能连续握下把位多久。如果不能较为轻松的使用半小时以上,那说明车子的调校可能有些问题。另外还有一部分车友,以为自己车架买大了而导致酸痛。实际上,除了入门车友不适应的因素外,真的可能是车架买小了。越小的车架Stack越小,而且两个尺码之间可能相差较多,本身已经限制了车把的最大高度,如果此时再截上管,那后果……对于部分车友和年纪大的公路车友,建议选择耐力型公路,也就是古典公路车。为什么?本质上是公路车,和综合车架相比,它有更短的Reach和更大的Stack,保守的几何设计但是完全可以满足业余车友的竞技需求。轴距长,五通下沉量大(这几个参数在下一篇文章还会介绍),车的稳定性就好,舒适性大幅度提升。适当的舒适性才能带来长时间稳定的功率输出。蜀黍说一些自身的体验:本人身高一米八,原来的车架Reach值387mm+把立110mm+弯把Reach80mm=577mm ,车架Stack是545mm,没有垫圈。叔叔常年劳累过度有腰伤,下把位最多只能使用60分钟。后来我换了一款古典车,Reach值为车架374+把立120+弯把85=579,基本没有变化。但是Stack增加到了575mm,持久力大幅度增强。今年参加了马自骑,将近15个小时骑下来,除了些许疲劳外基本没有任何不适感。所以,逼格不能靠强行装出,逼格的根基是科学的态度和极致的实用!在多数车友眼中,评价一个车架往往只会用“轻不轻”、“硬不硬”、“看起来气动性好不好”这些指标。但实际上不同的车架之间还有非常多的区别。除了决定车架大小的Reach和Stack以外,车架几何表上还会提供很多其他重要数据,它们影响了一辆车的特性:轴距(wheel base):前后轮中心的距离。由其它几个数据共同决定,轴距越长的车架越稳,越短越灵活。以54的车架来说,除了古典车型外轴距一般不超过1000mm。五通下沉量(BB drop):指五通中心低于前后轴轴线的距离。一般大组车架在65mm~73mm之间,古典车能达到80mm。五通下沉越大,则人和车的重心更靠近地面,整车更加稳定;下沉量小,则整车更灵活,压弯踩踏时脚踏更不容易碰到地面。头管角度(head tube angle):同样影响车子的稳定性和灵活度。头管角度越小,车把转过一定角度时,车头的抬升越大,也就给了车头更大的下压力带动头管来转向,高速更稳定。同时转车把需要的力量也大。更大更垂直车头角度会使车子比较灵敏,车把转起来也比较轻,但也会让车在高速时反应太快,降低稳定性。公路车头管角度一般在72°~74°,古典车可接近71°,XC山地车多为70.5°左右,重型下坡车甚至小于69°。前叉偏移量(rake):就是叉脚到头管角度中心延长线的距离。影响着转向和其他一些几何数值。另外并不是前叉看上去更弯,偏移量就会更大-_-#曳距/轨迹量(trail):沿着头管角度中心线延长交至地面一点,这点和前轮与地面接触点的距离叫做曳距,该数据由头管角度和前叉偏移共同决定。有了曳距车子会被引导着跟着前轮的指向跑。曳距越大,车辆越稳,但车头会变得很迟钝。有的车友遇到过高速下坡时车子不稳的现象。在这里引用百科的内容解释一下:虚迷效应(High Speed Shimmy),在高速时由于路面不平或是侧风的影响, 让轮子产生少许的偏向, 此时轨迹量本来应该会发挥直线不乱的作用, 但若轨迹量太短, 不足以不乱车身原来的直线路径, 反而导致不绝地重复修正补偿, 进而造成前轮开始前后剧烈地动摇。这就是曳距(轨迹量)设计过短的结果。大组车的trail值根据设计和尺寸不同,多在55mm~63mm之间。坐管角度(seat tube angle)主要是为了使坐垫能安装到合适的位置,另外影响美观。一般根据车架尺码不同在73.5°±2.5°间浮动。也有所有尺码都用同一坐管角的车型,比如BMC家的几款车所有尺码都是73.5°。此外,这个数据还影响了那个参考价值有限的水平上管长度。听说有些小品牌车架为了让水平上管看上去很小,制造小车架的假象而故意加大坐管角的,叔叔没研究过不做评论。后下叉长度(chainstay length):后轮轴心到五通中心的距离。后下叉长度决定了人和车的重心位置。后下叉越短,中心靠近后轮,贴地和循迹性好,加速干脆利索。较长的后下叉可以让车的后部更稳定舒适。叔叔听不少人说,后叉长刚性就差,因为材料长度增加了,而TT车场地车的短后叉是为了不“泄力”。这简直是胡扯好吗。大组车后下叉长度都是405mm~415mm,最多不过420mm,这一点点微小的差距,即使不与因几何所带来的操控特性的巨大改变相比,也是十分微不足道的。车架尺码有“好坏”之分吗?一只车架并不是只有材料结构工艺的区别,“感觉上”发力硬不硬也很可能是几何上的区别。大家也看到了,有这么多影响车架特性的数据,而且他们之间还都相互联系相互限制。一个车型涵盖了所有尺寸的车型,难道每个尺码的操控感觉都一样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同一车型的一部分尺寸,后下叉长度和五通下沉是相同的,但是轴距和曳距可能全都不一样。有一些数据没做出对应的改变,这势必会带来不同的骑乘感受。其中有成本等诸多因素的考虑,但无论如何,只有某一个(或少数几个?)尺码车架的操控特性是符合设计者意图的。此外,太小的车架头管长度过短,最小的甚至不足10mm,头管刚性实在堪忧。太大的车架也一样有性能问题。Cervelo也明确表示,自家是以56的车架为蓝本研发。不过说到底,这也不能怪厂家,因为可能也存在最合适骑车的身材。不符合这个身材的我们能去怪谁呢?(作者:研究院怪蜀黍)关注微信公众号:bikehomecc看五分钟,买自行车不再被坑,自行车资讯,,,,,买卖尽在,下载。
转载请注明来源及链接: 否则后果自负!
已有人参与,
经销商推荐
经销商名称销售热线商家资讯
360021-028-3
更多关于的资讯
更多关于的促销信息
报价:暂无报价
0张图片&15篇文章
UCC其他零配图片
同厂商车型排行
暂无报价10
周排行总排行热门文章
12345678910
热门车型热门品牌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行车之家170的身高骑多少的架子?_公路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13,017贴子:
170的身高骑多少的架子?
同问题,170身高骑车架是多少水平上管跟立管的合适?
胖起来就是高大壮 专业...
rt 初一狗,同志们不要...
上海张学友、王菲演唱会一站式购票!票品安全且真票!立即订购!
上管51-53的样子
——来自windows phone 8.1预览版
xs————————请君为我歌一曲,我的前叉碳包铝
上管52之内
缺牙要及时修复,揭秘种植牙如何做到几十年不掉?
身高170腿长74。46的架子 水平上管518
立管47,建议去骑骑看我觉得你们新人还要学习 ,你们非常熟悉水B的一套理论 ,毕竟还是too young ,明白这意思吧。我是身经百战了,见得多了,哪个我没去过? 的丧失比你们不知高到哪里去了,我跟他谈笑风生! 所以说新人还是要提高自己的姿势水平 ,明白吗 ?我为你们拙计啊真的 !当然你们有一个好处,贴吧哪里出了事,你们比那些五毛跑的还快 ,但发来发去那些贴子啊 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 懂了没啊 ?我很抱歉 ,我今天是作为一个混迹贴吧多年的老人跟你们这些新人说话,我不是权限,但是我见得太多啦〜 有必要告诉你们一些混贴吧的经验。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闷声放大炮” 我觉得这句话是最好的!但看你们水的那么热情,我一句话不说也不好。你们不要喜欢弄个大新闻 ,把吧里搞得乌烟瘴气的 ,再把我批判一番 你们啊! naive !
我朋友买的6500
貌似用的挺顺手
兄弟这是我的车
水平上管和立管是什么求分析...新人
像这种架子该怎么选
楼主去置顶贴学习一下吧
我身高175 蛋高77 骑535车架 换的小弯把 9立把
立管46、上管49.5。叫骑535上管纯搬理论害人,我和你一样前面上当买535,后来换短把立...........
悲哀的我选择了14.5的架子
本人175,骑斯特拉94,47码,把立换120mm,-7度,摇车落差都会很好,本人喜好小架子配长把立的搭配,具体要求看你自己,蛋175骑535水平,本人不敢苟同!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查看: 12806|回复: 0
品牌车架尺寸与身高对照
0.jpg (108.22 KB, 下载次数: 5)
19:04 上传
最简单的选择-----品牌尺寸与身高对照关系:
15寸:152-170CM
17寸:165-180CM
19寸:173-185CM
21寸:185CM以上
14寸:150-165CM
16寸:160-175CM
18寸:170-185CM
20寸:185CM以上
以下是专业的两种选择方法:
教你怎样选择适合自己使用的,的长度,的宽度,以及的长度(贴图表示)
参加运动,最重要的器材莫过于您的坐骑——了。
作为整个车子的骨架,最大程度地决定、影响了你的正确性和舒适性,所以选择一个合适的是至关重要的。
在Airborne网站上看到了度量身体个部位长度和计算尺寸的公式,供大家参考使用。
1. 测量大腿长度i
1.jpg (30.27 KB, 下载次数: 5)
19:04 上传
测量时最好穿,站于水平硬性地面,并由一人辅助。身体直立,两脚间隔约十公分。用书本或其他类似的东西平置于裆部,并向上施加小于坐的适当力度,测量书本顶部至地面的距离:i
2. 测量身长t
2.jpg (38.33 KB, 下载次数: 7)
19:04 上传
姿势与步骤1相同,测量锁骨之间V字槽底部至书本上端的距离:t
3. 测量臂长a
3.jpg (36.76 KB, 下载次数: 6)
19:04 上传
水平站立,平伸手臂、掌心向前,测量从虎口到肋骨所在平面的距离
4. 测量肩宽s
4.jpg (33.81 KB, 下载次数: 4)
19:04 上传
直立,放松两臂,测量肩关节处的宽度s
以上尺寸每个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得到你所需要的尺寸:
架尺寸=iX0.67(cm)
架尺寸=(iX0.67-11.0)X0.394(英寸)
长度=[(t+a)/2+x]=et
x=4;山地x=8;et=effectivetop tube length(上管有效长度)
你所适合的长度:
腿长范围(cm)长度
1625px - 1750px 165mm
1775px - 1900px 170mm
1975px - 2025px 172.5mm
2050px - 2250px 175mm
弯把宽度:(弯把的宽度是指中心至中心的长度)
肩宽范围s 把宽cm
950px 38 - 40
1025px 40 – 42
1075px 42 – 44
1150px 44 - 46
-----------------------------------------------------------------------------------------------------------------
另外一篇相关的贴子:
尺寸的问题,对于我等业余爱好者,想把这个问题搞清楚还是很困难的,
这是有位车友的相关探讨,很有实用性,如果有选尺寸的疑惑,可以借鉴一下!& &
首先,我简单说下尺寸的重要性。尺寸一定要适合你的身材。如果偏大或过小,都会影响你的,导致你要比别人费劲,并且长时间还可能会导致运动伤害。但是,这也不是绝对的,比如如果你经常上山下坡,那么尺寸就应该偏小点,如果你只用于平路骑行,那么尺寸稍大点也没关系。但是,尺寸选择的经验应该是”宁小勿大“。
对于我们业余爱好者来说,不可能去量身订做一个车车,也不可能利用复杂的公式去换算什么,但是尺寸的几个重要参数还是要掌握的。
首先是立管长度,有C-C值(中心到立管与上管交接处的长度),C-T值(中心到立管顶端的长度),如下图(可点击看大图)(C-C和
C-T指的是立管,T-T指的是上管)
5.jpg (151.56 KB, 下载次数: 3)
19:04 上传
大家一看就明白,C-T值肯定比C-C值大,而这个值除以2.54,就是的尺寸(英寸)。
现在问题来了,有的厂家用C-T,有的厂家用C-C,这就麻烦了,搞得我们新手是一头雾水。
不过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尺寸还有个最重要的参数是上管长度和的长度,当然,要初学者懂这个多也有点费劲,好在立管长度和上管长度有个对应,不会太离谱,因为初学者搞清楚立管长度和身高(重要的是腿长)的关系也还不错,对于来说,尺寸基本不会选错。
回到刚才那个问题,由于厂家对尺寸的定义(有的用C-C,有的用C-T),造成了选择的麻烦,那么,我们从实践出发了。
我具体量了一下18寸和16寸的立管长度(C-T值),18寸和16寸是的叫法,我们就是看看厂家用的是C-T还是C-C。
18寸立管长(C-T值) 46CM 上管长 55CM
16寸立管长(C-T值)&&41CM上管长 52CM
好了,现在算一下,45/2.54=18.11寸 41/2.54=16.14寸。与标注的尺寸相符,很显然,用的是C-T值。
那么,我们现在开始选了,我身高1.67,腿长73CM,选多大呢。
网上流传几个公式和网址,还有几个大概身高和尺寸的分类,我们根据他们看怎么选
一。架尺寸=(i*0.67-11.0)*0.394(英寸),i是腿长,这是个有名的公式,根据我的身高算算,应该是14.93654寸,约等于15寸。
二。还有这个网址/suan/chejia.asp,算出来是14.90,也约等于15寸。
三、还有笼统的说法,如下:
适合骑乘者以身高为准,约为14英寸为155公分以下、16英寸者为155-170公分、18英寸为170以上,至于180公分以上的朋友就要尽量寻找20英寸以上的单车了。”根据这种说法,按我的身高,应该选16寸现在看来一和二的公式是一样的,但和三比较就有点矛盾了,这是为什么呢?
好了,我又去量了一下16寸的C-C值,38CM,38/2.54=14.96,约等于15寸,
大家现在明白了,一和二用的公式依据的是C-C值。
而三的说法应该是根据C-T值估算的。
我估计以上这些东西不知道搞迷糊了多少车友!
但现在看来,对于等品牌的整车来说,C-T值还是应用广泛些。
因此,我认为,尺寸害死人,在没说清楚是C-T或者是C-C的时候,你根据网上的公式和车商的尺寸对比,估计要祸害一大批初学者,而有的网友解答别人的提问说,你适合什么什么尺寸的车,估计会不会是误导呢?
好了,通过以上的实例,相信很多车友对于尺寸有个大概的了解了,现在我总结出两个简便的方法来帮助你选择的尺寸。首先一点,你不要相信厂家的标注尺寸,那只能作为一个区别大小的参考,至于适不适合你,还是要用以下的方法比较选择。
方法一:用卷尺量一下你要买车的的C-T值,再除以2.54,然后用“适合骑乘者以身高为准,约为14英寸为155公分以下、16英寸者为155-170公分、18英寸为170以上,至于180公分以上的朋友就要尽量寻找20英寸以上的单车了。”这句话套。就知道你选的哪个适不适合你了。当然,这种方法不是很准确,特别是对于那种边缘身高(比如170,180)的人,可能就有点高不成,低不就了。所以,我下面隆重推出第二种方法。
方法二:利用公式 ”架尺寸=(i*0.67-11.0)*0.394(英寸),i是腿长“,得出适合你的尺寸(当然,这个尺寸是以CC值得出来的),然后你买车的时候,也带上一把卷尺,量一下你要买的车的的C-C值,除以2.54,得出实际尺寸,看和你算出的尺寸是否吻合,如果吻合,就说明你的尺寸选对了。比如我的腿长是73CM,依据公式算出适合我的尺寸是应该是14.93654寸。而我要买的16寸(这是厂商的说法)的C-C值是38CM,38/2.54=14.96,和我算出的尺寸完全吻合。所以,我的尺寸是选对了。
不知大家明白了没有。在这里,强烈推荐第二种方法。
还有,如果车已经买好了,但尺寸偏大或偏小,怎么办呢,如果偏的不多,并且你也不想换的话,那可以通过换的方法来小小弥补一下。如果偏小就换个长,如果偏大就换了短。当然,这也是不得已的方法了。
附:给出量腿长的正确方法。测量可用量衣服用的软尺或钢卷尺都行。
测量时最好穿,站于水平硬性地面,并由一人辅助。身体直立,两脚间隔约十公分。用书本或其他类似的东西平置于裆部,并向上施加小于坐的适当力度,测量书本顶部至地面的距离即为腿长 i。
6.jpg (108.22 KB, 下载次数: 7)
19:04 上传
这里就新手一开始最头痛的问题“尺寸的选择”做一个简单的解说。新手玩家最头痛的是,比如,我身高4500px,应该选择什么尺寸的,解答如下:
每个人的身长、脚长、手长均不相同。但是,现今的大都可以以调整座椅前后、高低、手把远近,作些微调整来配合自己最适合的骑乘姿势。以身高挑选正确尺寸,再“微调”座椅或龙头、把手,来顺应个人手脚长短才是最正确的,而挑选不适合的,再“更换”座椅或龙头、把手,来顺应个人身高与手脚长短则是舍本逐末。有的人单以脚长来选择是不对的。例如有个4500px的人腿短,脚长1875px,照那种说法就要选择16寸的。但是腿短相对身体一定就长,符合了他的脚却无法符合他的上半身,想微调都没办法。所以一定要以身高来挑选正确的,才有微调的空间。
以26寸轮径的而言,4500px的身高立管尺寸就是18寸最适合了,4250px就是17寸准没错,4000px当然就是16寸莫属啦!150-160的身高则可选择14 - 15.5寸的。身高180以上的则建议亲自去试骑朋友的18至21寸(因轮径不变,故身高160以下与180以上的尺寸值会开始偏差)。
& &&&700c轮径:上管长49(+-12.5px)适合身高155(+-125px)的车友;上管长50(+-12.5px)适合160(+-125px)的身高;上管长51(+-12.5px)适合身高165(+-125px);上管长52(+-12.5px)适合身高170(+-125px)上管长53(+-12.5px)适合身高175(+-125px);上管长54(+-12.5px)适合身高180(+-125px),以上为一般建议值,身短腿长者,尽量勿超出建议值。
为最重要的骨干,选对,骑行是彩色的(将来想改什么也没问题);选错,骑行就会变成黑白(现在调什么都没用——将来可能最想换掉的第一个就是了)。但是因为一般成车都以制式化固定尺寸生产(同一型号大都以每间隔二寸为一尺寸生产)。有的型号成车只出16 - 18 – 20,而有的型号成车只出15 - 17 - 19尺寸的,就好像买衣服的S - M – L。而有的还是外国尺码的,(一些就是以XS “156-4125px” - S “166-4375px” - M“176-4625px” - L “4650px以上”为单位)。
若是你喜欢这种车款,但是并没有刚好适合你的,如此一来就必须挑选和合适尺寸最接近的尺寸去迎合你的身高,所以就产生可容许误差范围尺寸选择。以4250px为例,最适合的是17寸的(16.5-17.5寸内亦可接受)——以自己的身高对应的尺寸为主,+0.5或-0.5寸内,都是最适合自己的范围。又因骑乘车种、功能、姿势不同,有些容许范围可再加大0.5寸,而容许范围可再减0.5寸地适当调整。要是选择,尺寸最高容许再加大0.5寸,也就是说4250px的人可以选择16.5 - 18寸的。因为骑上半身姿势较前倾以及上管较高(实测立管尺寸时会较大),为了容纳上半身可延伸空间,以及高速行驶的特性,故而在挑选时可再加大0.5寸(依身材比例试骑后,以个人主观舒适度为准)。要是选择,则尺寸最高容许再减小0.5寸,如4250px的人可以选择16 -17.5寸的,因注重灵活性,上半身姿势较直,故而可缩短上半身向前延伸的空间,且小点更灵活,以符合跑跳的功能性。依此数据选择,每个人都会有几个在容许范围内的尺寸尺码,而在选择上建议:最接近尺寸&稍小尺寸&稍大尺寸。小一号顶多无法完全发挥人体工学效率,但是骑的轻松自在;大一号却会造成脖子、肩、腰、背、手臂、手腕、屁股等处疼痛,让你想要换车,不可不慎。
架量产尺寸依厂牌以及型号各有不同,一般以立管长度cm或mm表示(立管c-t长度cm除以2.54换算为英寸尺寸)。若标示为450就是代表以mm(毫米)计算,则除以2.54=177,也就是17.7寸。适合4425px左右的人使用。若标示为45就是代表以cm(厘米)计算,则除以2.54=17.7也就是17.7寸,意思相同,只是标示法单位不同而已。
架量产尺寸依厂牌以及型号亦各有不同,一般以英寸表示。每0.5为一个尺寸(亦有公制尺码标示者)。如14 -14.5 -15 -15.5-16 -16.5 -17 -17.5 -18 -18.5 -19 -19.5 -20 -21等等,在容许范围内再依个人比例试乘,挑选身体最轻松骑乘者为佳。选对了,再来若有不适再调整、把手或龙头,才能达到最佳骑乘比例。况且,在一片求轻量化的浪潮声中,选择过大的尺寸徒然增加重量与降低操控灵活性,实非明智之选。
此外,依个人骑乘主观舒适度,另可考虑高跨点或低跨点“上管”(座杆下连接的)水平角度的,让骑乘临停时脚着地不至于让跨下卡着,而不要刻意挑选高跨点的过小尺寸来迎合腿长之不足。一般女性与胯长较短者较适合低跨点(姿势与美观问题)。选择最适合自己身高的尺寸并兼顾脚长选择上管跨点高或较低的,如此就能达到“量身订做”的终极目标。
你骑车哪里会不舒服吗?别相信骑久就会习惯,这只是你的忍耐度好了,但是不适合还是不适合。听我一句话:尺寸刚好的车就算没骑过车的人都不会哪里痛的,除非运动过度。另外,有一件最容易发生在初学者身上的事,那就是你自己不懂如何选择,而你去车行先看看你喜欢什么车型,选定车型了以后再问老板你适合怎么样的尺寸,此时问题就出来了:他们大都会为了要出清存货,如你的身高174,而他店里有一台19寸的车,或是15寸的,他也会跟你说也可以、刚刚好等等。记住,看过这篇以后,希望不要有人再被骗了。
以上为小弟对各车种尺寸选择的个人认知所做的简述,旨在用简显易懂的说法,让欲入门者了解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若有错误或未竟详尽之处,望各高手不吝教导指正,谢谢!
转载请注明出处:/thread--1.htm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捷安特平把公路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