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糖尿病去加拿大探亲签证邀请函想带半年胰岛素二十多盒加打针的笔请问可以吗

胰岛素注射针头能不能反复用_新浪健康_新浪网
胰岛素注射针头能不能反复用
  我国大约有30%的糖友需注射胰岛素,但由于注射不规范,这一人群的血糖达标率只有37%
  今年66岁的糖尿病人陈姨去年开始接受胰岛素注射治疗。然而一年过去了,她的血糖控制得始终不大理想。原来,陈姨为了省钱,将一次性的胰岛素注射针头反复使用,而且为了贪图方便,每次都在同一个部位注射胰岛素。
  “我们在临床中遇到很多像陈姨这样的患者,不规范的胰岛素注射方法影响了血糖控制的效果。”广东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陈红梅告诉记者,目前中国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不容乐观。根据一项涉及全球16个国家、171个中心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只有不到一成的患者掌握了正确的胰岛素注射技术,直接导致已经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只有37%的血糖达标率。
  医学指导/广东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陈红梅
  文/记者黎蘅
  现象:一听注射胰岛素就摇头
  和陈姨一样,现年70岁的邓伯也是一位糖尿病老病号。随着患病时间的推移和年龄的增大,邓伯身上逐渐出现了冠心病、眼底病变等相关并发症,而且通过口服药物控制血糖的效果也越来越不理想。一次复诊中,医生建议邓伯使用胰岛素。邓伯一听就连连摇头,他担心用了胰岛素会产生依赖,便没有采纳医生的建议。后来索性连药都不吃了,转而去寻觅各种民间治疗糖尿病的“偏方”,并重金购买了一台据说能用激光治疗糖尿病的仪器。最近,邓伯因为高血糖导致酮症酸中毒被送进医院急救。
  “陈伯是个让人惋惜的例子,在中国,有很多类似的患者。”陈红梅感叹地说,她在临床上也常常碰到类似的病人,“一听注射胰岛素就摇头,他们一是怕打针痛,二是怕对胰岛素产生依赖,三是认为胰岛素要留到所有药物都失效的时候才用。”
  释疑: 别等所有药物失效才用胰岛素
  据了解,目前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的大概有30%。“这些病人主要是因为出现了急性并发症、口服药物失效或慢性的并发症加重,或处于怀孕、围手术期等特殊生理阶段。”陈红梅解释说,注射胰岛素其实和口服药物一样,也是一种控制血糖的方法,目的是减少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和疾病的进展。她认为,不应该将使用胰岛素看做“病入膏肓”的无奈之举,“相反,如果非要等到所有药物失效、并发症发展到最晚期才用胰岛素,其实已经为时已晚,因为此时并发症都已不可逆转。”
  “胰岛素会上瘾,打了就停不了。”很多患者正是出于这种心理而拒绝胰岛素。专家指出,这是极端错误的害人的观点,事实上,胰岛素绝对不会成瘾,而且有最新的研究表明,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短期注射一段时间(2周~数月)胰岛素,&可以很好地保护胰岛功能,在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数月~数年)可以停用胰岛素,改为口服药甚至单纯饮食运动就可以很好地控制血糖。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胰岛素其实是人体内的生理性物质,比其他所有降糖药副作用都要小,对肝肾功能无损伤。
  至于怕痛的问题,其实目前已经有4毫米或5毫米超细超短型的针头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使用这种针头注射胰岛素,几乎已经感觉不到疼痛。”
  后果:注射不规范 血糖控制效果差
  让人忧虑的是,在我国,不仅使用胰岛素的误区很多,而且那些正在使用胰岛素的糖友中,血糖达标率也并不理想。“根据一项涉及全球16个国家、171个中心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只有不到一成的患者掌握了正确的胰岛素注射技术,直接导致已经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只有37%的血糖达标率。”陈红梅告诉记者。
  据悉,从2012年底开始,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糖尿病规范注射技术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高达80%的患者重复使用针头3次以上,此外,近40%的患者注射完毕后针头滞留不到10秒即拔出,53%的患者从未检查过注射部位。
  调查还发现,25%的胰岛素治疗患者发生脂肪增生现象,60%的患者曾在脂肪增生处进行注射。对此,陈红梅指出:“针头重复使用、不进行注射部位轮换易造成皮下脂肪增生,而由于在脂肪增生处注射疼痛小,很多患者喜欢在增生部位注射胰岛素,这样会导致胰岛素吸收减少或不稳定,造成血糖波动进而影响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
  她强调,人体适合注射胰岛素的部位是腹部、大腿外侧、手臂外侧四分之一处和臀部。为避免皮下脂肪增生,患者在轮换注射时要注意注射点之间相隔一个手指宽度的距离,并且应尽量避免在一个月内重复使用同一注射点。同时,需经常检查注射部位,一旦发现注射部位有疼痛、凹陷、硬结等现象,应停止在该部位进行注射直至上述现象消失。
  此外,注射治疗时要注意针头的一次一换。“因为目前市场上的胰岛素笔用针头和胰岛素注射器都是按照一次性使用的标准设计制造的,重复使用会影响注射胰岛素剂量的精确性,甚至会导致针头堵塞。”
  对于一些糖尿病人宁愿相信民间“偏方”和各种“糖尿病治疗仪”也不采取规范治疗的做法,陈红梅指出,目前获得医学界公认的血糖控制方法只有5种,称为“五驾马车”:饮食控制、适量运动、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自我监测血糖和糖尿病教育。“对于其他治疗方法,目前还需要时间和大规模临床数据加以验证,所以作为专业的医生,我们均不推荐。”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电话:010-&&|&&&&|&&我患有糖尿病,主要是注射胰岛素治疗,请问这样还能活多久?
A:  二甲双胍类药物现在临床用的最多,这类药物由于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胃肠道的反应,因此一般在餐中或者餐后服用,这样会减少副作用。这个在餐中餐后餐前服
蔡德鸿(已故)
陈立波主任医师
陈立波主任医师
陈立波主任医师
陈燕铭主任医师
挂号科室:
疾病症状: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643393',
container: s,
size: '990,90',
display: 'inlay-fix'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1123876',
container: s,
size: '990,110',
display: 'inlay-fix'
名医在线回答
每周三下午,邀请广州市三甲医院副主任级别以上医师,在线一小时免费解答网友疑问
千万个答案
已解答网友超过1千万个问题,并有多个医生对同个问题进行不同解答,提供多个解决方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加拿大探亲签证费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