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的两个故事都是寓言故事寓言故事是通过什么告诉人们一个什么

寓言这种文学体载是通过一个什么告诉人们怎样的文学形式??? - 爱问知识人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491531',
container: s,
size: '150,90',
display: 'inlay-fix'
体载是通过一个什么告诉人们怎样的文学形式???
通过一个故事告诉人们生活的道理的文学形式。
麻烦好评,谢谢
《辞海》是这样定义文学的:“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中外古代都曾把一切用文字书写的书籍文献统称为文学。现代专指用语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
大家还关注★三年级上册语文《亡羊补牢》教案-中国学网-中国IT综合门户网站-提供健康,养生,留学,移民,创业,汽车等信息
★三年级上册语文《亡羊补牢》教案
来源:互联网 更新时间: 18:01:36 责任编辑:鲁晓倩字体: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生词,能够正确读写。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则寓言故事。  3.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重点难点:  在感受寓言揭示的形象、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言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寓言吗?你们读过寓言故事吗?(板书:寓言)  “寓”,是寄托的意思(板书);“言”,讲道理。寓言的意思就是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启发和教育。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则寓言。两则就是两篇的意思。我们先来学习第一篇:亡羊补牢。2.读题,谁知道“亡”、“牢”分别是什么意思?  (“亡”的意思是失去。“牢”畜的圈。)  3.谁能连起来把题目解释一下?  (羊丢失以后修补羊圈。)  二、初读课文。  1.画出课文中的生字生词,不明白的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解决。  2.边读边思考,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三、检查复习。  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提醒学生应注意的问题。  读音方面:  “羊圈”的“圈”是多音字,在本文中读“juàn”,不要读成“quān”。  “窟窿”的“窿”读轻声。  字形方面:  “叼”:左右结构,左边最后一笔是“提”,不要写成“撇”。  “悔”:左右结构,左边是“忄”不要写成“十”右下方是“母”字,不要把两点写成竖。  “修”:左右结构,右下方是“三撇”,不要写成“三点”  词语解释:  叼走:衔在嘴里拖着。  街坊:邻居。  劝告:说服,讲清道理,使人感动听从。  后悔:懊恼过去做得不对。  四、学习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1.出示课件,思考:《亡羊补牢》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养羊人第一次丢羊后,不听街坊的劝告,第二天又丢了羊。他后悔没有听街坊劝告,赶  紧把羊圈修好,从此,再也没有丢羊。)  2.养羊人对街坊的劝告开始是怎么想的?后来又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1)读书,小组讨论。  (2)班上交流。  开始想:羊丢了,修圈已晚,没用。  后来想:如果现在不补羊圈,就不是丢一只、两只的事,而会丢得更多。因此现在修还不晚。做:动手,堵上,修得结结实实。  结果: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  五、小结。  1.明确寓意。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人有了错,只要认真改,就不算晚。  2.联系实际,谈感想。  六、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相关文章:
上一篇文章:下一篇文章:
最新添加资讯
24小时热门资讯
Copyright ©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学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1 京公网安备02号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同步教学全集(第9课)
下载积分:500
内容提示: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同步教学全集(第9课)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95|
上传日期: 22:09:19|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同步教学全集(第9课)
官方公共微信?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猜您喜欢:
&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寓言故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