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子地区湿地形成条件的条件是什么

您好, []|
北京最大湿地公园南海子公园建成免费开放
新华网北京9月26日电 (记者 黄海)碧波荡漾,芳草萋萋。北京南海子公园26日上午开园,开始向北京市民和游客免费开放。南海子历史上是北京最大湿地,是辽、金、元、明、清五朝皇家猎场和明、清两朝皇家苑囿,“南囿秋风”早在明朝时就与西山晴雪等列为“燕京十景”之一,后逐步衰落为环境脏乱差的城郊地区。北京市在实施促进城市南部地区加快发展的城南行动计划时,于2009年决定加快建设南海子公园。公园位于大兴新城、亦庄新城和北京中心城区之间,规划总面积11.65平方公里,全部建成后将是北京最大湿地公园,也是北京四大郊野公园之一,总面积接近于4个颐和园的面积。据北京市大兴区园林绿化局党委书记刘春启介绍,南海子公园一期于2010年1月中旬开始建设,包括湿地修复、垃圾无害化与资源化处理、水景等郊野景观恢复等,现已全部完成。公园目前已形成东南部主门景观区、西南部山地景观区、西部湿地风貌区、北部南囿秋风景区和东部园艺花卉景观区等五大景区,有朱雀迎宾、昆石双柳、鸟语瑶台、枫林醉爱、溪谷春晓、观鹿台、圣石桥、陂塘雁影、望原亭、晾鹰台、银杏听涛、国色天香、海户人家、百草杏林、日晷广场、上林花坞等16个景点,并与原有的麋鹿苑连成一片,景观总面积达3700多亩。中共大兴区委书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书记林克庆在公园开园仪式上表示,南海子公园一期的建成,改善了北京南部地区生态环境和周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升了亦庄新城环境品质,为加快北京南部现代制造业新区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建设宜居宜业和谐大兴提供了新动力。据中共大兴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王青海介绍,南海子公园将于2012年全部建成,恢复1.2万亩生态景观,其中水面占五分之一,重点建设湿地景观、皇家文化、麋鹿保护、生态休闲等功能区,突出历史文化特色,再现昔日皇家苑囿风采,使之与北京北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和中心城区历史文化景观遥相呼应,成为北京南北中轴线上另一颗生态和文化明珠。
[责任编辑:pennyhuang]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如果你对新闻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新闻视频高清大片
新闻排行图片网评国际国内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最大湿地公园“南海子”正式开园
通知公告中新增:
最大湿地公园“南海子”正式开园
来源:大兴信息网&&发布时间:
  9月26日,经过八个月的紧张建设,位于大兴新城、亦庄新城与中心城区之间的南海子公园一期正式开门迎客。市委常委牛有成、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凤山、副市长夏占义、市政协副主席蔡国雄出席了开园仪式。
  南海子公园是本市&城南行动&计划中的重大生态工程,位于大兴新城、亦庄新城和中心城区之间,规划总面积11.65平方公里,其中公园占地7.86平方公里,是本市最大的湿地公园。
  公园建设遵循&保护优先,积极治理,加大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力度,维护区域生态功能&的原则,利用南海子地区原有的皇家苑囿、麋鹿保护区、自然湿地等资源优势,充分发掘其文化内涵,重点建设湿地景观、皇家文化、麋鹿保护、生态休闲等功能区。
  公园一期包括南海子湿地修复、垃圾无害化与资源化处理、排洪滞洪以及生态近自然郊野景观的恢复等内容,建成景观总面积达3700多亩。
声明:本文内容出处详见文章标题下方的&来源&,转摘请注明出处并做回链,文章所有版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来源方所有。&&&&&&&&&&&&&&&
包头市南海子湿地自然保护区
【发布时间:日】&&【来源:】&&【
&&& 南海子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南侧、黄河北岸段,保护区总面积1664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为781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7%,为重点保护区域;缓冲区面积255公顷,占总面积的15%;实验区面积628公顷(南海湖333公顷),占总面积38%。保护区现有水域面积580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湿地生态系统及其珍稀鸟类。该湿地为黄河变迁遗留下的故道,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生长的野生植物有36科93属137种,脊椎动物101种,分属于23目46科76属;栖息、停歇的鸟类已达201种,有重点保护鸟类13种(国家Ⅰ级保护鸟类2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11种),包括珍稀鸟类遗鸥,黑鹳、大天鹅等。南海子湿地是黄河湿地生态系统形成的缩影,其生态环境类型具有独特性,是包头市目前唯一的自治区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 加强对南海子湿地的保护,能使该区域生态系统呈良性循环,可以为周边乃至整个流域湿地的保护和利用提供范例。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保护湿地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我们希望南海子湿地的保护工作能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让人们共同保护南海湿地,共建和谐自然。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厅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厅”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厅编辑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环保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正在加载...
百度知识图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湿地的形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