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生命关于珍惜生命的名言方面

让每个生命都精彩
——深圳市宝安区宝安小学生命教育探索纪实
日 09:58:35
中国教育报
&&&&作者:
  教育中生命的缺失
  近年来,青少年自伤、被伤事件屡见不鲜,加强青少年生命教育,引导青少年尊重生命,使其具备避害常识,已经刻不容缓。
  何谓生命教育?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给生命教育下定义。学者燕国材认为:生命教育就是在生命活动中,通过生命活动和为了生命而进行的教育。《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说:生命教育是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
  生命是教育的起点,因为生命使教育成为可能、变得丰富。因此,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理所应当成为教育的第一要义。教育之于生命,如同黑夜里亮起一盏明灯,照亮人生的前行。让每一个鲜活的生命由“活着”走向“活好”进而升华至“活出价值”,仅靠生命个体的单一努力难以实现。教育应关注人的生命、关注人的价值,应引导个体去感知、理解、珍惜、升华生命,这是社会赋予教育的神圣使命。
  生命教育的校本探索
  自建校以来,我校执着于生命教育的研究与实施。经过八年的实践,我校生命教育的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已初构建起“生命校园、幸福乐园、快乐学园”的基础模型,以课程建设为根基,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生命教育专项活动为有效载体,面向教师、学生、家长三大群体实施的工作机制。逐步把生命教育融入教育管理、课程开发、课堂教学、德育实践等各个层面。
  通过研究与实践,我认识到: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其主要特点是以生命为基点,把生命的本质、特征和需要体现在教育过程中,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学生同成人一样,渴望得到尊重和理解,盼望得到赏识与信任,希望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对话。因此,从实施生命教育的角度来理解,学校应该以幸福的教育培养幸福的人。
  教育,为了生命的幸福成长
  确立生命教育理念
  生命教育的思想符合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也符合人的和谐发展的思想。生命的三维包含了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价值生命,生命教育也就是围绕生命之三维而展开。自然生命的教育首先是遵循儿童的天性,在此基础上做好身心的养护工作。生命在于运动,体育是生命其他方面发展的基础,体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强身健体、延长寿命、促进身心的和谐发展。精神生命是超越自然生命的内在生命,表现为个体的完美人格。精神生命的教育就是旨在培养真善美完满人格的教育。社会生命的教育,是使人成为社会人的教育,成为一个家庭和社会的成员、成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的教育。它包括社会化的教育、共同生活的教育、生存的教育等。“三维”生命观对生命进行了层次性的解读,符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活出价值”应当成为生命的终极追求,但在今天却难以成为个体的共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借助教育的力量。
  开设生命教育课程
  生命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在小学,生命教育着重帮助和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自身的生长发育特点,初步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1.开设生命教育课
  我校在各个年级利用学校课程开设生命教育课,目前试行使用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生命教育》教材。但为学校长远发展考虑计,我校准备在时机成熟之时,开发具有当地特色和适合本学校实际的生命教育校本课程。
  2.学科教学中要渗透生命教育
  教师面对的是一群鲜活的生命个体,是一个个对世界充满新奇的心灵世界,如何把人性中最善良、最美好、最纯真的东西植入孩子的心田,让孩子在渐渐成长的过程中凝聚“人情味”,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是我们生命价值最为完美的体现。这就对教师的自身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基于此,我校邀请专家、学者到校为全体教师作生命教育讲座,帮助教师更加深刻地了解到在小学开展生命教育的迫切性。同时,学校还编写校本教材,带领全校教师将生命教育课程进一步深化,如外语组的“中外文化背景差异”、“中外交流的礼节”;科学组的“环境污染与保护”;品社组的“安全用电”、“节约能源”、“防雷击”,体育组的“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康复教育”、“简单的生存技能与方法教育”等。这些校本教材的编写实现了实际应用与知识点融合的巧妙自然、不露痕迹,因此深受学生欢迎。
  除了教材编写开发外,我校还引领教师在自然、体育与健身、品德与与社会等学科的教学中增强生命教育意识,挖掘显性和隐含的生命教育内容,分层次、分阶段,适时、适量、适度地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生命教育。同时要求教师在学科渗透生命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原意亲近、接受生命教育。
  挖掘隐性课程渗透生命教育
  教材是实施生命教育最有效的载体之一。生命教育应伴随着学生的成长,潜移默化地进行无痕化教育。因此,我校更多地是利用小学各学科教材进行渗透或落实生命教育。有的学科本身就是生命教育的显性课程,课程内容直接与生命教育有关,如《品德与社会》、《体育与健身》等;有的学科课程内容并不直接与生命教育相关,属于隐性课程,如《语文》、《音乐》、《美术》等。语文可发挥文以载道的作用,渗透人性教育和人文意识,提升学生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理解;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则能教会学生欣赏生命的美。
  在实践中,我校将生命教育与动漫特色教育相结合,并将之渗透于语文、数学、科学等各学科。学校配备了专职教师队伍和硬件设施,包括动漫活动室、手绘漫画室、动漫模型室、影音采集室、Cosplay(角色模仿秀)训练室。让所有的学生畅游在动漫世界里,感受动漫、体验动漫,使他们喜欢学习、快乐学习,真正达到减负增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同时也可将语文、数学英语等各学科与动漫教学进行“完美结合”。通过动漫教育,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素质,而且真正践行了我校“为了孩子幸福”的理念,实现了“以生命教育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这一办学目标。
  与此同时,我校还进一步挖掘其他形式的生命教育,如专题教育。学校定时定期开展青春期教育、安全教育、环境教育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法制教育等等。每学年学校少先队大队部都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和军训活动,让孩子们参加丰富的体验活动,促使学生承受生活之难,体会生命的宝贵。在真实体验中培养学生的生命责任感,更能理解别人的需求和处境,进而学会体谅别人,学会与人共处。学校还常常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厂房、参观污水厂、参观社会福利院与残疾人交流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最真切的感受,滋生生命如此美好的意识。
  心理健康教育
  我校因地制宜地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努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一是对家长、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工作,每周坚持定期开展家长来访、学生来访、电话咨询;二是开展家长专题讲座,如“家校协作,共助孩子成长”“如何做一年级新生的家长?”等;三是开展“心灵港湾”的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四是开通“大耳朵猪心理信箱”,并在“一缕阳光”小报上设置“大耳朵猪心理信箱问答专栏”,让它成为与“心灵港湾”既依存又独立的个体单位,以增补、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互助;五是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一个不少地参加心理健康教育“B证”培训班,系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营造生命教育文化
  以文化引领学校,以文化提升品位。生命教育的本质是素质教育,生命教育文化的实质也就是素质教育文化。生命教育文化主要包括制度文化、校园文化、人际文化、效益文化、生命文化。我校要求全体教师要注重以身作则、榜样引领,具体要求为:德方面:恪守师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文明有礼;能方面:工作有创意,能充分调动大家积极性,工作效能高,使学校充满幸福感;勤方面:没有旷工现象,早出晚归,全身心投入工作。
  一是制度文化,须体现人文性,强调自律。在坚持规范管理、依法治校基础上,努力构建富有人文关怀的校园文化“软”环境。通过学校张弛有序的合理安排,使教师的自我潜能得以更好的发掘。一方面以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等渠道来营造学校富有生命力的校园文化,锻造教师队伍;另一方面以提高教师生活质量、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从而为教师提供优质服务。管是为了“不管”,学校用较长一段时间的形成了“无为而治”的校园人文环境,学校教师发展呈现出生机盎然、积极向上的氛围。
  二是人际文化,体现和谐、团结,让爱充满校园,形成学校精神。我校与贵州万山特区万山中心小学、深圳宝安区宝华学校、广西省柳州市箭盘山等学校结成对口帮扶学校后,“软”“硬”兼施地开展帮扶工作,成效比较显著;努力建设“大爱”校园,在关爱困难学生和困难教职工方面,学校将尊重师生生命摆在首位,发动各方捐助,建立扶贫帮困基金,为患白血病学生募捐达50多万元。
  三是效益文化。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充分体现减负增效、低进高出,强调“能工巧匠”型、“节能高产”型。近年来,我校通过“外引内培”,深入开展课题建设,引领教师不当教书匠,争当科研型的教师,最终向“未来教育家”发展。近年,我校中青年教师成长迅猛,在教师基本功竞赛、教具制作、说课比赛、班主任大赛等专业技能竞赛中多次拔得头筹,共获得4个广东省一等奖;以“COP”课题(基于网络建设的教师专业发展)为龙头,带动学校多个课题建设成果丰硕,促进了整个教师团队素质的提升;“减负增效”是学校构建效益文化的重要手段,作为学校的系统工程建设,现在已经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学校一直坚持把“减负增效”落到实处,不停留在口号上,除了开展了检查书包重量、控制作业量,严禁课外教辅作业等一系列减负措施,还坚持了两年的周三“无作业日”,给孩子的心灵“减负”,促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深受学生和家长欢迎。
  四是校园文化,体现生态、自然、环保,并强调了一种理念:校园处处有学问、处处能学习。我们力图从多方位创造生命化的课堂、生命化的校园,带给学生更多的感动、更多的温暖与关怀,让学生形成一个积极的、光明的内心世界。比如我校在进门口处设立校园文化墙,将“一训三风”、校歌、学校形象代言人等“上墙”;在每个楼梯口都分布着学生自己创作的美术作品;在每个班级都有不同特色的班风班训,墙上都有不同特色的墙报;每个班都建有“红领巾角”、“图书角”、“植物架”等,让学生能在充满生命气息的环境中快乐学习和生活。
  五是生命文化,体现强健、向上、生气勃勃的生命特征,强调感恩、尊重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如我校坚持每天开展以“我运动·我快乐·我健康”为主题的“阳光体育”活动。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对生命的态度决定子女的生命态度。只有家庭、家庭直至全社会都重视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我校经常开展亲子沟通系列活动,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生命与父母之间的密切关系,学会感恩和关心父母,就是构建生命文化的体现。
  通过生命教育的引导,让学生达到自由成长的高度,这个理念是基于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教育负责的态度。为了让学生的生命更美好,生活更幸福,我们在努力!我们坚信:教育的起点是人,终点是人的幸福,而过程则应该是生命的幸福成长!
网站编辑:生命教育-土地公文库
成为台湾的主流教育。1997年台湾“教育部”成立“生命教育推广中心”。台湾“教育部”组织有关专家、学校规划《生命教育实施计划》,设计生命教育课程、编写教材、培训师资等。生命教育自1998年开始针对全台中学生实施,并得到台湾各级中等学校和辅仁大学、彰化师大等一批大学专家学者的积极响应和参与,引发了台湾对生命教育探讨的热潮。进入21世纪以来为较完整成熟的阶段。为推动生命教育的全面实施,台湾“教育部”于2000年2月宣布设立“学校生命教育专案小组”,同年8月又正式成立“,,教育部"生命教育推动委员会”,规定2001年为台湾的“生命教育年”,发布“生命教育先导计划”。目前,生命教育已成为遍及台湾地区的新的教育门类。 国内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倡导以人为本和尊重、关心、理解、信任每一个人,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开展生命教育的开端。近年来,在各级党和政府特别是教育部门的重视下,各种有关促进青少年生命健康成长为主题的活动轰轰烈烈地开展,并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上海、辽宁、江苏、四川、山东、黑龙江、吉林等省市富有创造性地开展了生命教育科研、教学实践、教材编制、教学大纲试行等活动。如上海市制定并出台了《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对青少年进行生命起源、性别教育、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存训练等方面的指导。辽宁和江苏两省教育系统也将把开展生命教育作为工作重点,培养青少年珍爱生命的意识。辽宁省还启动了中小学生命教育工程,制定了《中小学生命教育专项工作方案》。湖南省也于2005年颁布了《湖南省中小学生命与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5年12月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在北京主办了中国首届青少年生育教育论坛。2006年12月,“第二届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论坛”在北京举办,北京大学还在论坛上发布了《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年度立项报告。我国生命教育已经形成了政府主导、民间参与、社会各界积极配合的趋势。早在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针对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就提出了明确要求,先后出台了8号文件和16号文件,作出了全面性战略部署,其中号召要把生命教育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科学有效的实施生命教育活动,并将生命教育纳入全民素质教育内容中。2004年,民间从事生命教育的公益群体“关爱生命万里行”活动小组成立,主要目的是关注青少年的和谐成长,帮助青少年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推动国家形成各个阶段有机衔接、循序递进和全面系统的教育内容体系。特别是针对有自杀倾向,失足的青少年提供心理和社会支持服务。年,连续几年,促成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预防自杀、生命教育的相关议案或建议。日上午9时,“北京师范大学生命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典礼暨优质教育的内涵及创设条件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楼318举行,与会专家就如何开展生命教育和优质教育发表了精彩演讲。第10 / 13页
全文分13页阅读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37|
上传日期: 22:22:20|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关注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命科学有哪些方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