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是肝酶cyp3a4诱导剂的代谢底物是什么意思

构建适于药物研发的CYP3A4高表达细胞模型的研究--《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构建适于药物研发的CYP3A4高表达细胞模型的研究
【摘要】:研究背景
药物研发对医疗进步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针对心血管,肿瘤,消化系统,疼痛等疾病的新药研发,为疾病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提高了人群健康水平,生活质量及平均寿命。药物研发是一个昂贵而且耗时的过程,尽管随着科技的进步及投入的增加,但是仍然有90%的新药不能成功进入临床。近十年来,成功上市的新药呈逐年下降趋势,1996年有53种新药通过FDA认证,但到2010年仅有15种。导致新药研发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是后期出现的各种药物毒性反应和药效作用不显著。药物研发过程中会对候选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以及毒理学特征进行确认,但传统研发体系缺乏能够在早期准确高效分析药物代谢作用、毒性反应的体外模型。
大部分药物进入体内后的代谢过程主要由肝细胞完成。肝细胞内含有各种参与体内外物质生物转化的酶类。其中,细胞色素P450酶(Cytochrome P450enzymes, CYPs, P450s)是一类含血色素巯基结构的单氧加酶蛋白超家族,是完成相关底物的去毒/生物活化作用的重要药物代谢酶。其中,CYP3A亚家族在肝脏含有P450s中含量最高,约占30%,是主要的临床药物代谢酶类。目前发现CYP3A亚家族包括CYP3A4, CYP3A5, CYP3A7及CYP3A43. CYP3A4在肝细胞中含量最高达40%,其他组织如小肠,肾脏,肺脏,脑组织等也有CYP3A4的低水平表达。有趣的是,关于脑组织中的表达,Ghosh C et al.近期研究发现CYP3A4不仅参与了药物代谢,还有保护神经元细胞的作用。CYP3A4参与了50%的临床用药的代谢过程,药物代谢谱非常广泛,包括激素,免疫抑制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咖啡因及抗生素等。其中硝苯地平,咪达唑仑及睾酮是CYP3A4的特异性底物,常被用于CYP3A4活性水平检测。有些药物,如曲格列酮,胺碘酮等,经CYP3A4代谢后能产生肝毒性,从而影响了其在临床的应用。一些环境致癌物质(如黄曲霉素B1)也具有经CYP3A4代谢后的肝细胞毒性作用。另外,CYP3A4与药物相互作用也是密切相关的,大量临床用药已被证明可以诱导或抑制CYP3A4的活性,使与这些药物合用的其他药物的血浆浓度减低或升高,导致合用药物的疗效减弱,或升高甚至产生毒性作用。如特非那定,米贝地尔,阿司咪唑及西伐他丁,由于严重的药物相互作用已经退出了市场。
鉴于CYP3A4在药物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药物研发过程需要一个能够再现体内CYP3A4代谢作用的体外模型,用来集中评价CYP3A4对备选药物代谢作用和水平,以及备选药物对CYP3A4活性作用的影响。以肝脏药物代谢功能为主要对象,现今用于药物开发体外模型有:以亚细胞结构微粒体为单位的体外代谢模型和以细胞为单位的体外代谢模型(简称:细胞模型),以及组织器官代谢模型。亚细胞结构模型中,人肝细胞微粒体是现今最常用的体外模型,因为其来源广,价格低廉且使用简单;Supersomes是基因工程昆虫细胞产生的微粒体,含有较高活性的CYP3A4[12];其他体外模型还有含有微粒体成分的人肝细胞S9成分等。这些体外模型不能真实反映体内CYP3A4对药物的代谢情况,也不能用于大致预测体内药物代谢水平的定量性分析,因此应用范围有限。组织器官代谢模型是利用组织块或完整器官进行体外药物代谢测试的模型。这些模型虽然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代谢主体的完整性,这无疑有利于最大程度地再现体内代谢过程,但其来源罕有并且组织活性维持困难、成本高,所以大多难以常规开展。细胞是机体内最小的完整功能执行者;细胞模型,较单纯的生化模型、细胞器模型,具有更能体现机体生理活动的结构基础和功能能力;较组织器官代谢模型,在技术应用上具有更大的可行性。以细胞为基本功能单位的分析模型(Cell-based assay, CBA)是现代药物研发技术中受到推崇而日益增多使用的模型工具。因此,研发一个CYP3A4高表达的细胞模型,对药物开发就显得十分重要。
本实验以C3A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转染编码嵌合型hPXR的质粒,以提高其CYP3A4的表达水平及药物代谢能力,从而增强C3A细胞在药物研发的应用潜质。
1.根据GenBank数据库收录的hPXR及p53-AD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以正常人肝组织的cDNA为模板克隆hPXR及p53-AD的基因序列。
2.根据GenBank数据库收录的CYP3A4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采用PCR技术以正常人肝组织的cDNA为模板克隆CYP3A4-362至+53部分和-7838至-7208之间的调控序列的基因序列。
3.通过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将hPXR及p53-AD基因定向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I-neo上,采用酶切、测序等方法筛选和鉴定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I-hPXR-p53。
4.通过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将hPXR及p53-AD基因定向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I-neo上,采用酶切、测序等方法筛选和鉴定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I-p53-hPXR。
5.通过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将CYP3A4-362至+53部分和-7838至-7208之间的调控序列定向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GL3-basic上,采用酶切、测序等方法筛选和鉴定重组真核表达载体CYP3A4.XREM.luc。
6.将已经构建好的载体pCI-hPXR-p53用Nhe I/BamH I酶切下来,和pcDNA3.1(+)的Nhe I/BamH I酶切产物连接,得到一个中间载体pcDNA3.1-hPXR。在中间载体上获得EcoR I酶切位点。将pcDNA3.1-hPXR的Nhe I/EcoR I酶切产物和pCI-neo的Nhe I/EcoR I酶切产物连接,采用酶切鉴定亚克隆载体pCI-hPXR。
7.将目的质粒(pCI-neo、pCI-hPXR、pCI-hPXR-p53及pCI-p53-hPXR):报告基因质粒(CYP3A4.XREM.luc):内参质粒(TK)分别按46ng:140ng:14ng瞬时转染HEK293T细胞和C3A细胞。转染24小时后,利福平组加入0.2μl10mM的利福平溶液,对照组加入0.2μl DMSO,药物刺激48小时后,进行双荧光素酶检测。
8.将质粒pCI-neo、pCI-hPXR、pCI-hPXR-p53及pCI-p53-hPXR分别转染C3A细胞。转染24小时后,利福平组加入2μl10mM的利福平溶液,对照组加入2μl DMSO。药物刺激48小时后,收集细胞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 (Q-PCR)检测。
9.嵌合型hPXR质粒转染C3A细胞后,经G418抗生素筛选,得到增殖的阳性单克隆,扩大培养后,利用Q-PCR技术检测各个阳性克隆CYP3A4mRNA的表达情况。根据Q-PCR结果,挑选出CYP3A4mRNA表达最高的单克隆。
10. Western blot检测野生型(WT)C3A细胞及稳定表达嵌合型hPXR的C3A细胞的CYP3A4蛋白表达情况。
11.提取WT C3A细胞及稳定表达嵌合型hPXR的C3A细胞的微粒体,以睾酮为底物,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检测睾酮代谢物(6β-OH睾酮)的生成率,以评价CYP3A4酶的代谢活性。
12.在6孔板中分别培养WT C3A细胞及稳定表达嵌合型hPXR的C3A细胞,以睾酮为底物,利用HPLC技术检测睾酮代谢物(6β-OH睾酮)的生成率,以评价CYP3A4酶的代谢活性。
1.以正常人肝组织的cDNA为模板,用特异性引物克隆得到了p53-AD及hPXR基因片段;
2.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将p53-AD及hPXR基因定向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I-neo上,筛选得到有p53-AD及hPXR基因插入的真核表达载体pCI-hPXR-p53及pCI-p53-hPXR;
3.以正常人肝组织的cDNA为模板,用特异性引物克隆得到了CYP3A4-362至+53部分和-7838至-7208之间的调控序列的基因序列;
4.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将CYP3A4-362至+53部分和-7838至-7208之间的调控序列基因序列定向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GL3-basic上,筛选得到有CYP3A4-362至+53部分和-7838至-7208之间的调控序列基因序列插入的真核表达载体CYP3A4.XREM.
5.将已经构建好的载体pCI-hPXR-p53用Nhe I/BamH I酶切下来,和pcDNA3.1(+)的Nhe I/BamH I酶切产物连接,得到一个中间载体pcDNA3.1-hPXR。在中间载体上获得EcoR I酶切位点。将pcDNA3.1-hPXR的Nhe I/EcoR I酶切产物和pCI-neo的Nhe I/EcoR I酶切产物连接,通过酶切鉴定,得到亚克隆载体pCI-hPXR;
6.在转染的HEK293T细胞中,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质粒pCI-neo, pPCI-hPXR, pCI-hPXR-p53及pCI-p53-hPXR对报告基因质粒CYP3A4.XREM.luc的作用。在R1f(+)组中,转染质粒pCI-hPXR-p53、pCI-p53-hPXR后,1uciferase活性高于pCI-hPXR及pCI-neo,且pCI-hPXR-p53对luciferase活性的增强作用比普通型pCI-hPXR高1.5倍,pCI-p53-hPXR比普通型pCI-hPXR高9.5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Rif(—)组中亦是如此(p0.05)。
7.在转染的C3A细胞中,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质粒pCI-neo、 pCI-hPXR、pCI-hPXR-p53及pCI-p53-hPXR对报告基因质粒的作用。在Rif(+)组中,转染质粒pCI-hPXR-p53、pCI-p53-hPXR后,对luciferase活性的增强作用高于pCI-hPXR及pCI-neo,且pCI-hPXR-p53对luciferase活性的增强作用比普通型pCI-hPXR高5.4倍,pCI-p53-hPXR比普通型pCI-hPXR高9.1,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Rif(—)组中亦是如此(p0.05)。
8.质粒pCI-hPXR-p53、pCI-p53-hPXR、pCI-hPXR及pCI-neo瞬时转染C3A细胞后,通过Q-PCR检测CYP3A4mRNA的变化。在Rif(+)组中,质粒pCI-hPXR-p53、pCI-p53-hPXR转染后,CYP3A4mRNA的表达高于pCI-hPXR及pCI-neo,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pCI-hPXR-p53对CYP3A4mRNA表达的增强作用是普通型pCI-hPXR的2.3倍,pCI-p53-hPXR比普通型pCI-hPXR高1.65倍;在Rif(—)组中亦是如此(p0.05)。
9.嵌合型hPXR质粒转染C3A细胞后,经G418筛选,得到了13个增殖的阳性单克隆,其中包括7个稳定表达pCI-hPXR-p53的细胞系(A1-A7)和6个稳定表达pCI-p53-hPXR的细胞系(B1-B6)。
10. Q-PCR检测13个单克隆的CYP3A4mRNA表达情况发现,A5细胞系中CYP3A4mRNA的表达最高,是WTC3A细胞的2.5倍(p0.05),故挑选它进行下一步研究。
11.Western blot检测CYP3A4蛋白的表达情况发现,CYP3A4蛋白在A5细胞系中的表达比WTC3A细胞提高了1.5倍(p0.05)。
12.WTC3A细胞在微粒体水平及细胞水平均未检测到6β-OH睾酮的生成,而A5细胞系在细胞水平及微粒体水平检测到6β-OH睾酮的生成率分别为55pmol/mg protein/min和714pmol/mg protein/min,可见A5细胞系的药物代谢能力显著提高。
成功构建了pCI-hPXR-p53、pCI-p53-hPXR、pCI-hPXR及CYP3A4.XREM.luc4个真核表达载体,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发现,嵌合hPXR(pCI-hPXR-p53、 pCI-p53-hPXR)对CYP3A4启动子的反式激活作用比pCI-hPXR更强,并Q-PCR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嵌合型hPXR对CYP3A4的激活转录作用更强。
嵌合型hPXR质粒稳定转染C3A细胞后,得到了CYP3A4mRNA表达最高的A5细胞系。它的CYP3A4蛋白表达和CYP3A4介导的药物代谢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这无疑是为药物代谢和毒性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体外细胞模型。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4【分类号】:R969.1【目录】:
摘要3-9ABSTRACT9-17前言17-22第一部分 嵌合型质粒的构建及其对CYP3A4启动子活性和CYP3A4 mRNA表达的影响22-63 1 材料与仪器22-24 2 方法24-46 3 结果46-60 4 讨论60-63第二部分 稳定表达嵌合型hPXR细胞系的建立及其CYP3A4的表达情况和CYP3A4酶活性的测定63-90 1 材料与仪器63-66 2 方法66-77 3 结果77-88 4 讨论88-90全文总结90-91参考文献91-96附录96-99攻读学位期间成果99-100致谢100-101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阳;苏晓鸥;张维;樊霞;王培龙;王瑞国;王骁;;[J];分析化学;2014年05期
杜金梁;刘英娟;曹丽萍;贾睿;王加豪;殷国俊;;[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陆亚丽;孙爱华;高月;姜颖;;[J];军事医学;2014年04期
薛正楷;罗祎;魏泓;;[J];四川动物;2014年02期
刘东;高萍;;[J];中国药学杂志;2011年08期
陈莉娜;袁秉祥;王冰;;[J];中国新药杂志;2013年15期
袁秉祥;陈莉娜;王冰;;[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3年10期
饶小惠;陈锋;潘明新;汪艳;;[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3年06期
刘丽雅;韩永龙;余奇;朱金辉;郭澄;;[J];中国药房;2014年11期
刘丽华;何鑫;张莉;张明香;;[J];中南药学;201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方海明;[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张可煜;[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成瑜;[D];中南大学;2012年
尹明;[D];吉林大学;2014年
朱力杰;[D];沈阳农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元佩;[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杨小叶;[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刘群;[D];吉林农业大学;2013年
王妍;[D];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
武小燕;[D];暨南大学;2013年
贾袁媛;[D];中国计量学院;2013年
刘诚诚;[D];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2013年
李思婵;[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杨涛;[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闫慧平;[D];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您的位置: &
CYP3A4代谢药物的特点及其多态性的研究现状
优质期刊推荐var sogou_ad_id=731545;
var sogou_ad_height=90;
var sogou_ad_width=980;华法林主要由CYP2C9和CYP3A4代谢,因此很多通过肝脏CYP酶代谢的药物影响其抗凝效果[1],如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等抗感染药物,他汀类调脂药物,非甾体抗炎药,胺碘酮,别嘌醇,甲硝唑,西咪替丁等都可增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而利福平、维生素K、雌激素等会降低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因此应尽量避免与这些药物联合服用,如若合用则应当加强INR监测。胺碘酮可以影响地高辛的血药浓度,密切注意是否有洋地黄中毒表现。
二、华法林的作用机制和剂量调整
华法林是一种双香豆素衍生物,通过干扰维生素K与2、3环氧化维生素K之间的转化循环而产生抗凝效应。维生素K是凝血因子II、VII、IX及X的辅因子,能促使维生素K依赖性蛋白的氨基末端谷氨酸羧基化转变成γ-羧基谷氨酸,这些蛋白包括凝血因子Ⅱ、Ⅶ、Ⅸ和Ⅹ需要通过维生素K参与其γ-羧基化而具有生物活性。华法林通过抑制维生素K转化环路,诱导肝源性部分脱羧基蛋白的产生从而降低凝血活性。
华法林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主要依赖于INR是否保持在治疗范围内(2—3)。开始口服华法林治疗后,根据给予的药物剂量,抗凝效应往往出现在2到7天。如果要获得快速作用,应该在口服华法林的同时给予肝素至少4天。一般没有必要给予华法林的负荷剂量。对于华法林敏感的患者,包括老年人和具有出血危险的患者,开始剂量应该小于4~5mg/d。在INR达到治疗范围2天内,应该每天监测INR,然后每周监测2-3次持续1-2周。如果结果稳定可再减少监测次数。INR值持续稳定,监测次数可减少到4周1次。如果需要调节剂量时,仍需重新密切监测INR。
三、向患者宣传抗凝治疗及监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临床药师为患者重点讲解抗凝的意义和监测凝血功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调患者需终身不问断服用华法林,并坚持定期监测INR,将INR结果和剂量记录在随访手册上,以确保有效和安全。很多患者在出院后不再重视抗凝检测,有些甚至1年才查1~2次,因此需要给予全面的教育和用药指导[3]。
四、向患者宣传药物和食物对抗凝药物抗凝作用的影响
保持每天饮食和生活习惯的稳定,同时告知患者及家属,服用期间不要短时间内食用大量含维生素K丰富的食物,[4]因为每天摄入的维生素K变化较大会影响华法令的疗效。所以保持每天饮食的稳定就保证了每天摄入维生素的恒定。芥菜、洋葱、芒果、大蒜、银杏可以增强华法林抗凝作用,具有潜在出血风险;绿茶、菠菜、海藻类、扁豆、蛋黄、人参减弱华法林抗凝作用,建议患者避免在同一时间内大量摄人这些食物,避免在一个阶段单一长期食用这些食物。避免饮酒,避免容易受伤的活动或体育运动。
五、向患者宣传出院用药常见和严重的不良反应。
地高辛常见的不良反应:促作用、胃纳不佳或、 、、异常的、软弱。严重不良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如精神或错乱。
胺碘酮主要不良反应有:消化系统反应:恶心、食欲下降和便秘很常见;甲状腺功能异常较常见,可引起甲亢或甲减。严重不良反应:可使心动过缓、血压下降;肺毒性:肺纤维化。
华法林不良反应:有出血倾向。用药期间应密切注意皮肤是否有瘀斑、紫癜,是否有口腔粘膜出血、鼻出血、血尿等出血的迹象。
&&&&&&&&&&&&&&&&&&&&&&&&&&&&&&&&&&&&&&&&&&&&&&&&&&&&&&&&&&&&&&&&&&&&&&&&&&&&&&&&&&&&&&&&&&&&&&&&&&&&&&&&
(广西医科大附属肿瘤医院)
上一篇:没有了肝病与药物肝毒性及其药物代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药剂科临床药学室(310009)
肝病状态下药物代谢能力如何、药物的肝毒性是否与药物代谢机制参与等话题,是临床药师必须关心的内容。笔者简要介绍相关知识。
一、肝脏疾病状态下的药物代谢
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场所,所以肝脏疾病对药物代谢酶的影响最为直接。
病毒性肝炎
甲型肝炎患者的CYP2A6活性显著下降,而且在儿童中更甚。慢性活动性丙型肝炎患者CYP2D6和CYP3A4的活性显著下降。经 -干扰素、利巴韦林联合治疗1个月后活性恢复。提示经抗病毒药物治疗后,应用CYP2D6和CYP3A4底物时剂量无需调整。与无脂肪变性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相比,慢性丙型肝炎合并脂肪变性患者的CYP2E1 mRNA表达增加37%。机制与TNF-α mRNA表达增加和氧化应激(谷胱甘肽、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有关。提示这些患者应用CYP2E1底物时剂量应适度增加。
一般来说,肝硬化比其他肝脏疾病对药物代谢的影响要大。肝硬化对一相代谢有抑制作用,而相对而言葡醛酸转移酶的活性不受肝硬化和慢性肝病的影响。例如地西泮的去甲基化和普萘洛尔的氧化代谢受影响非常显著。奥沙西泮、罗拉西泮的代谢纯粹为葡醛化,在肝硬化病中并无影响。肝硬化患者的CYP3A4活性、含量和基因表达显著下降,且CYP3A4活性与血清白蛋白浓度显著相关,与血清转氨酶浓度则无关。慢性活动性肝炎和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CYP1A2和NAT2的活性显著降低。因此,肝硬化患者使用CYP3A4或CYP1A2底物时剂量应降低,参考血清白蛋白浓度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酒精性肝病
乙醇对肝药酶活性的影响呈双相性,短时间内大量饮酒,乙醇通过直接竞争性结合CYP2E1而产生药酶抑制作用;乙醇慢性中毒者肝内质网增生,CYP2E1数量和活性增加,使同时服用药物的代谢加快、t1/2缩短、药效降低。
肝内胆汁淤积患者的P450含量和CYP2E1显著受损,且下降程度与血清总胆红素、胆汁酸浓度相关,但与血清谷草转氨酶水平无相关性。细胞色素b5含量、NADPH-细胞色素还原酶活性无改变。慢性肝病伴血清胆红素浓度升高患者的CYP1A2、CYP2C8/10含量显著下降。提示这些患者应用经P450代谢的药物时,剂量应下降,参考血清胆红素和胆汁酸浓度具有临床价值。
二、肝毒性与药物代谢
药物性肝损伤的机制可纳为:(1)药物的直接损伤;(2)免疫特异质机制损伤;(3)代谢特异质机制损伤和(4)氧应激损伤。本文着重介绍与药物代谢有关的机制。某些药物在肝细胞内经CYP450代谢产生亲电子物、自由基、氧基等,他们可与肝细胞内大分子物质共价结合,引起膜系统脂质过氧化,破坏膜完整性和膜Ca2+-ATP酶系,扰乱细胞内外Ca2+稳态,影响线粒体、内质网等重要细胞器的功能,并最终导致肝细胞损伤甚至死亡。
长期饮酒者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后致肝细胞损伤
在对乙酰氨基酚代谢过程中,GST起到解毒作用。对乙酰氨基酚在治疗剂量范围内使用时,绝大部分通过葡醛酸化和硫酸化而解毒,少量经CYP2E1、CYP1A2和CYP3A4代谢为反应性代谢物N-乙酰苯亚胺醌(NAPQI)。见图1。NAPQI通过谷胱甘肽结合反应而解毒。但服用过量对乙酰氨基酚可耗竭肝细胞内的谷胱甘肽,NAPQI便与细胞内大分子结合,造成肝细胞损伤。上述CYP诱导剂可加重对乙酰氨基酚的肝毒性,而及时应用谷胱甘肽前体乙酰半胱氨酸可减轻肝毒性。
快乙酰化者应用异烟肼的肝毒性
快乙酰化者的基因型为NAT2*4的纯合子(EMs)或杂合子(IMs)。慢乙酰化者为各种突变等位基因的组合,其发生率白种人为50%~59%,中国人为20%,日本人为8%~10%。快乙酰化者服用异烟肼后肝毒性发生率要大于慢乙酰化者,而且异烟肼和利福平合用可明显增加肝毒性。实验证明,联合用药的肝毒性增加与肝细胞脂质过氧化及CYP2E1活性增加有关。口服银杏提取物除对人体CYP2E1和NAT2活性有抑制作用,还有自由基清除作用和线粒体膜Ca2+-ATP 酶保护作用,因此服用银杏提取物可以降低快乙酰化者以及异烟肼联用利福平引起的肝毒性。
曲格列酮撤出市场的原因及机制
曲格列酮用于治疗II型糖尿病,2%的接受曲格列酮治疗的患者谷丙转氨酶异常升高,大约1/1250的患者出现黄疸,1/的患者出现不可逆的肝衰竭。CYP2C8、CYP3A4和CYP2C19介导了曲格列酮代谢为醌的过程,这些酶的多态性可能与其肝毒性有关。曲格列酮肝损害是多发于CYP2C19*2/*2、CYP2C19*2/*3和CYP2C19*3/*3的个体。也多发于GSTT1和GSTM1双无效突变病例。
CYP450个体差异的检测等. 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药源性肝损伤的发生和发展,并对药源性肝损伤的预防和治疗起指导作用。
对于具有直接肝毒性的药物,如果其代谢相关CYP450被抑制,那么肝毒性的发生将不可避免。近年来由于对新药筛选和评审的严格要求,此类药物很难通过临床前实验和临床试验而上市,因此临床上因CYP450 抑制而引起肝损伤的发生率较低。但临床实践中,必须注意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引发的肝毒性发生。例如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和洛伐他汀具有潜在肝损作用,具有临床意义的血清转氨酶升高(&正常上限3倍)的发生率为0.5%~2.0%。但若与CYP3A4强抑制剂合用时,肝损作
用将大大增加。与CYP3A4底物合用时也要注意,例如笔者在临床上曾发现一例因为硝苯地平与血脂康(含洛伐他汀)相互作用导致的肝功能异常反应。机制是两种药物均是CYP3A4的底物,可发生竞争反应,导致他汀药物浓度增加。他汀类药物的肝毒性具有剂量依赖性。
临床意义突出的CYP的底物、抑制剂和诱导剂见表1。
CYP的主要底物
利多卡因,非那西丁,萘普生,美西律,普罗帕酮,维拉帕米,氟他胺,β-受体阻
CYP1A2 滞剂,咖啡因,茶碱,齐留通,褪黑素,氯氮平,氟哌啶醇,氯米帕明,他克林,
利鲁唑,石杉碱甲
CYP2C9 西立伐他汀,紫杉醇,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甲苯磺丁脲,氯沙坦,苯妥英,S-华法林,氟伐他汀,双氯芬酸,布洛芬,氟比洛
芬,塞来昔布,托拉塞米,格列吡嗪,格列本脲,扎鲁司特
丙米嗪,氯米帕明,氯胍,阿米替林,西酞普兰,地西泮,奥美拉唑,兰索拉唑,
泮托拉唑,托吡酯,美芬妥英,普萘洛尔
可待因,曲马多,抗心律失常药,抗抑郁剂,利培酮,奋乃静,β受体阻滞剂,卡
托普利,右美沙芬,异喹胍,甲氧氯普胺,地昔帕明,昂丹司琼
含氟吸入麻醉药,氯唑沙宗,对乙酰氨基酚
利多卡因,普罗帕酮,奎尼丁,氯吡格雷,阿司咪唑,特非那定,西沙必利,氯雷
他啶,莫沙必利,多泮立酮,环孢素,他克莫司,西地那非,洛伐他汀,辛伐他汀,
CYP3A4 阿托伐他汀,咪达唑仑,阿普唑仑,三唑仑,卡马西平,丁螺环酮,麦角类药物、
蛋白酶抑制剂,美沙酮,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阿霉素,紫杉醇,长春新碱,
他莫西芬,雌二醇,西布曲明,可的松,甲泼尼龙,瑞格列奈,睾酮,非那甾胺,
CYP的主要抑制剂和诱导剂
CYP1A2 抑制剂 诱导剂 CYP2C19 CYP2D6 CYP2E1 西米替丁,氟伏沙明,异烟肼,干扰素,红霉素,苯妥英,利托那韦,利福平,
克拉霉素,依诺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 苯巴比妥,奥美拉唑
胺碘酮,氟伐他汀,氟伏沙明,氟康唑,甲硝唑,卡马西平,苯巴比妥,
CYP2C9 磺胺甲唑,利托那韦,氯霉素,异烟肼,
氟西汀,西咪替丁
CYP2C19 氟伏沙明,氟西汀,利托那韦,噻氯匹定,奥美
拉唑 苯妥英,利福平,利托那韦,奈非那韦 利福平,苯巴比妥,阿司匹林
看过本文章的还看过。。。
1 药物性肝病的发病机制 肝细胞对有潜在 毒性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代谢作用 分...究竟药物代谢中的什么环节与生物激 活 和代谢有关目前尚不能确定 , 但最近.........
药物引起的毒副作用(adr)是医疗事故。 药物性肝损害的流行病学 药物性肝病的...2相反应与1相药物代谢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2相结合的过程为1相代谢产物提供葡萄.........
抗肿瘤药物与肝损害 抗肿瘤药物大多经肝肾代谢,因此肝脏毒性较为常见。抗肿瘤...加重肝脏基础病 存在肝脏基础病的肿瘤患者,化疗可能使肝病加重,同时也增加化疗.........
药物性肝病的诊治研究进展 药物性肝损(drug - induced liver injury , dili) ...代谢产物 肝增毒作用 肝损害 概肝脏药物代谢与影响因素 述 进入21世纪,药品+.........
洋地黄类药物是经肝脏代谢的毒性药物,肝病时洋地黄类药物应 a.延长1倍的给药时间......
过敏反应、致癌和致畸作用等归于b型不 良反应,其发生与患者体质因素和药物 遗传学的影响有关
10 药物性肝病的种类 ? 药物直接肝毒性 -可预测性– .........
南京军区肝病研究中心 陈成伟 背 景 肝脏是药物代谢主要脏器,也是药物损伤的主要...与 氧应激 相关的肝病病毒性肝炎 酒精性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 中毒与药物性肝病.........
药物的肝脏毒性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害 药物性肝损害...例如同工酶的遗传差异使其在药物代谢过程中可能产生...药物对慢性肝病患者的毒性作用 肝病患者是否更易于.........
肝脏是药物代谢主要脏器, 肝脏是药物代谢主要脏器,也是药物损伤的主要 靶器官。 ...由基。 与 氧应激 相关的肝病病毒性肝炎 酒精性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 中毒与.........
2 机体对药物的毒性作用或对药物特异质反应而生成的中间代谢产物的过敏反应这类药物 性肝病是不可预知的。 药物性肝病的发病机制可以通过改变肝细胞膜的物理特性和.........
?“龙胆泄肝丸”中毒事件引发的思考 定义:药物性肝病损害( 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 dili ),或称药物性肝损害,是指由于 药物或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
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药物性...人群药物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 等[9],使得 dili 的...适应与易感性是不同个体对同一药物肝毒性 的不同反应.........
潜在的肝毒性,其中,急性肝损伤是药物性肝病最常见的发病形式,约占报道病例数的...肝脏是药物代谢、转化的重要场所, 很多药物在肝脏进行氧化、还原、水解、 结合.........
药物性肝病_初中作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药物性肝病课件药物性肝病 ↗治病 ? ...(2)药物的毒性代谢产物 肝内大分子物质共价结合 肝细胞坏死 (异烟肼 → 异.........
物引起的肝细胞的毒性损害或肝脏对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过敏反应所致的疾病,也称药物性 肝炎,是常见肝脏疾病之一,发病率仅次于病毒性肝炎、脂肪性肝病(酒精性和非酒精.........
增强毒性的酶被诱导 肝损伤 药物代谢异常机制 ? 2相反应药 ? 物乙酰化甲基化...药物与中毒性肝病[m].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dili的诊断 ?一、诊断.........
肝病合并糖尿病 ? 糖尿病相关肝病糖原累及性肝肿大、nafld、降糖药物相关肝毒性 ...虽有药物代谢改变和肝毒性的顾虑,但迄今还没 有肝病患者使用降糖药而诱发肝毒性.........
? 对药物肝毒性的不当关注,现已严重影响 到药物的获益及患者享受健康的权利。 主讲内容 ? 肝脏对药物的代谢 ? 药物性肝病 ? 他汀的肝脏安全性问题 肝脏对药物.........
药源性肝病_中医中药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药源性肝脏疾病 孙淑娟 1 定义...药源性肝损伤的非免疫机制 ?药物本身具有肝毒性 ?药物代谢产物的肝毒性 ?药物.........
洋地黄类药物是经肝脏代谢的毒性药物,肝病时洋地黄类药物应 a.减小一半的给药剂量......
■ 24小时热门信息
真性即接触后肝损害发生率高,潜伏期短,与剂 量大小有直接关系,并能在实验动物中复制出相 似的肝损害。对于药物来说,真性对肝脏的毒性, 是其药理作用的延伸,.........
常见的 具有 肝毒性单味药有黄药 子 、苍耳子 、雷公藤 、麻黄 、苦楝子 、番......
03第三章 药物对肝脏的毒性作用_药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6第三章药物对肝脏...具有高度特异性,升高 主要反映肝细胞损伤对肝脏具有高度特异性,升高 主要反映肝.........
常见肝肾毒性的中药 1、肝毒性中药 川楝子:对肝脏的毒性作用较强,可发生中毒...常见有毒中药的毒性特点... 1页 1下载券 常见滋补肝肾中成药介绍 15页 1下载.........
■ 相关热门内容
与dili相关的cyp主要有cyp1a2,cyp2a6,cyp2d6, cyp2e1,cyp3a4,如果这些酶类...在药物1相代谢中通过“中和”效应避免肝损伤, 同时参与肝毒性的“下游”机制,.........
第二节 肝毒物及其分类 凡能引起肝损伤的物质均可称为肝毒物(hepatotoxicant ). 一、按毒性机制分为: 1、体质依赖性肝毒物:多见于药物,如磺胺、异烟肼。 ........
药物导致肝损伤是各种肝病少见但并非 罕见的病因,很多药物有潜在的肝毒性 但难以预测。 引起肝损伤的药物分类抗结核药7% 中草药4% 抗肿瘤药 9% 解热.........
肝脏对药物毒性的耐受、 适应与易感性是不同个体对同一药物肝毒性 的不同反应...损伤类型有助于判定鉴别诊断方 向,因为大多数药物都与一组有限的肝损伤类型存在.........
?肝内细胞 肝细胞(实质细胞):毒性化学物的主要靶点 内皮细胞 库普弗细胞(kupffer cell) ito细胞(星形细胞) 肝血窦细胞简图 二、肝损伤类型 药物引起肝损伤的类型.........
诊治指南? 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药物性肝病学组2015年10f]...的药物 已知全球有1100多种上市药物具有潜在肝毒性,常见 的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
dili 的病理分类 五、dili 的临床分型和表现 六、实验室、影像和病理检查 七...超敏反应 ? 代谢特异质性肝损害(固有型肝毒性损伤 肝毒性药物(特异质型免疫.........
上市应用的1100种以上的药物有潜在的肝毒 性,很多药物的赋形剂、中草药以及保健...目前,蛋白质组学技术已应用于现有已 知的几乎各种类型的肝损伤机制的研究 中.........
■ 热门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yp3a4抑制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