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计税面积和三定面积与二轮土地承包时间家庭承包土地合同面积的关系?

当前位置:
2016年农业重点工作和主要措施
2016年农业重点工作和主要措施
导读: 2016年农业重点工作和主要措施(共6篇)2016年农业十大重点工作表述2016年农业十大重点工作表述
农合论坛 农合论坛1、种粮方面。保持粮食生产总体稳定加大对粮食主产省和主产县的政策倾斜,加强防灾减灾,保持粮食总量基本稳定。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优先在粮食主产区建设高标准口粮田。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支持...
篇一:2016年农业重点工作和主要措施2016年农业十大重点工作表述
2016年农业十大重点工作表述
农合论坛 农合论坛
1、种粮方面。保持粮食生产总体稳定加大对粮食主产省和主产县的政策倾斜,加强防灾减灾,保持粮食总量基本稳定。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优先在粮食主产区建设高标准口粮田。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支持粮食主产区建设核心区。
2、种植地区调整。推动种植业转型升级适当调整“镰刀弯”地区玉米种植,扩大粮改豆、粮改饲试点,力争玉米面积调减1000万亩以上。探索建立大豆、棉花、油料、糖料蔗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加快推动园艺作物品种改良、品质改进和品牌创建,继续开展北方城市冬季设施蔬菜开发试点。推进马铃薯主食产品开发,发展旱作农业、热带农业和优质特色杂粮。
3、养殖布局的调整。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根据环境容量调整区域养殖布局,优化畜禽养殖结构。调整生猪生产布局,引导生猪养殖向环境容量大的地区转移。以肉牛、肉羊、奶牛为重点,加快发展草食畜牧业。加强奶源基地建设,强化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继续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
4、坚守耕地红线。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高效利用坚守耕地红线,配合做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扩大农作物合理轮作体系补助试点,探索在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开展耕地休耕制度试点,在玉米非优势产区进行轮作试点。
5、“三项补贴”改革。完善农业补贴和价格政策全面推动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三项补贴”改革。建立
健全耕地保护补偿、生态补偿制度,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补助机制。推动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继续执行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积极稳妥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探索建立鲜活农产品调控目录制度。
6、鼓励发展休闲农业。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工程,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继续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创建,宣传推介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点线路。
7、创新试点服务。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扩大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机制创新试点。支持多种类型的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开展代耕代收、联耕联种、土地托管等专业化规模化服务。鼓励地方搭建区域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平台,跨区域提供专业化服务。
8、土地承包制度完善。积极引导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研究提出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具体政策建议。引导农民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经营权。探索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自愿有偿退出政策。【2016年农业重点工作和主要措施】
9、土地确权。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再选择10个省份开展整省试点。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利用确权登记时机,积极引导农民自愿将分散零碎的承包地通过互换或流转等方式,集中归并,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
10、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指导基层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核实和成员身份确认。继续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抓紧谋划
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相关法律法规。推动农村土地征收、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等改革试点,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支持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篇二:2016年农业重点工作和主要措施2015年农业总结及2016年计划
2015年农业总结及2016年计划
2015年二道河农场农业生产工作全面完成农垦总局及建三江管理局要求的各项任务,完成了《2015年二道河农场质量效益农业实施方案》中制定的目标。总播面积54.3万亩,其中水稻51.19万亩,粮食总产29.8万吨。农业总产值10亿元,农业人均收入3.5万元。
一、2015年生产工作总结
1、从12年到15年几年的气象条件比对
从表中看出15年是前凉后热的总的趋势,结果是分蘖不足或晚,所以整体的生育期置后,另外霜冻出现的晚,收获期后移,就此收获损失大。
2、15年的品种多、乱、杂有越区的品种和品系,存在重大危险,由于15年天气特殊,没有表现出来。
3、秧田的成苗率低不足60%,标准是80%以上。【2016年农业重点工作和主要措施】
4、今年插后遇到低温死苗较多,因此本田保苗率很低也不足60%,标准是85%以上。
5、由于茎数不足,天气不好降水多,今年没有实施控蘖。
6、鞘腐病、纹枯病有增加的趋势。田间结果如下:
7、萤蔺与慈姑危害面积增大,成为16年主防杂草。 8、农业技术更新
全场设立标准叶龄跟踪点35处,每个技术员一处,根据不同品种,由农业副主任合理安排跟踪点的分布及田间统计工作,按时统一上报到农业科,掌握全场的水稻生育进程,根据田间长势结合天气预报及时调控农艺措施。由于今年特殊的天气原因,将农业措施做了以下调整。
①狠抓育秧标准。提升置床质量,农场定制了标准的平地耙子14件,定量上土器280件。提升了置床平度,保证了育秧盘土厚度达到标准。
②严抓插秧质量。调整插秧规格以30cm×10cm或者30cm×12cm为主,每穴保证基本苗数6-8株。根据今年插秧后天气恶劣的实际情况,及时下达《关于做好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0521》,将通知发放到每个种植户的手中,全年下发类似农艺措施通知7次,共计下发6800余份。
③严抓田间管理。结合2014年底的池埂取直工作,经历三次验收工作,将农场二抚路沿线及科技示范带沿线的池埂进行了系统的取直及部分农田改造。共计取直池埂1100余条,大规模整理地块5块,格田扩大改造2000亩地左右。重点本田“四净”管理,全年进行了三次验收,促使管理标
准达到“五个一样”。
9、技术培训
全年培训以农业生产需求为根本,室外现场会与室内培训会相结合,并以“基层农技推广”、“高产创建”、“农产品质量追溯”等项目为契机,对全场所有种植户及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率达到90%以上,全年培训技术人员和种植户的培训会7次,培训技术人员12次,共计培训5500人次。
10、新建高速路治理
农场高度重视高速路两侧的标准提升,特别指定一个农业副主任负责该项目进行治理。从10月21日开始,目前还在进行中。筑埂工作使用旋耕机车、筑埂机车48台次。挖掘机最多时9台车同时工作,共整理耕地面积9000余亩。
11、高产创建
今年农场继续承担农业部的高产创建项目。该项目今年农垦总局下发了《2015年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和高产创建项目实施方案》第一次提出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我场的实施单位是第四管理区10000亩地的30个种植户,第六管理区10000亩地的35个种植户。核心区第四管理区100亩地。年终经专家组测产,核心区最高单产902kg/亩,两个万亩片的平均产量是718.45kg/亩、714.15kg/亩。完成了管理局年初时制定的目标。
12、“三减一控”
管理局提出“三减一控”措施,即减肥、减药、减除草
剂,控制灌水。农场涉及该措施的技术有,侧深施肥项目,实施面积2600亩,使用高效农药降低使用量的3000亩,实施节水灌溉项目的单位100000亩。具体使用效果还在摸索阶段,没有明显的差别。
13、农产品质量追溯
按时完成农产品质量追溯2015年的工作任务,由于农场稻米加工单位的自身原因,今年追溯项目的追溯目标从“商品”改成“原粮”。
14、防病工作(预测预报系统)
制定了《2015年二道河农场稻瘟病防治预案》、《二道河农场防病航化方案》等方案,方案中对今年具体的防治配方和防治策略都进行了重新的调整,用于防御各类水稻病虫害。防治纹枯病、稻瘟病等病害面积35.83万亩。
预报预测,方案要求在各管理区布置稻瘟病预测预报点7个,测报员7人,叶龄跟踪点35个(每个技术员一个),做到覆盖全场,随时监测、随时上报,同时制作叶龄跟踪点标牌35个。在今年稻瘟病防治各时期,除了对全场农技人员及种植户进行稻瘟病防治技术室内培训外,农业科技术人员走到田间地头对管理区技术人员及农户进行现场指导,对技术掌握不牢、不正确的情况进行了及时的纠正。发放稻瘟病防治明白卡、防治技术手册等共计5000余份,推进培训工作落到实处,确保每个农户都能扎实的掌握正确的防病技术。采取提早防治,严密预测,统一配方,弥、航结合的措施,实现了我场稻瘟病发生面积在1%以下的目标。
15、种子工作
今年的用种比较混杂,具不完全统计,种植户种植的品种在60个以上,部分品种是越区种植。在二道河种植公司订购的种子量为1600吨。
截止到9月份,2015年良种补贴全部发放到种植户手中,其中水田元,玉米3289.20元,大豆元共计元。面积与补贴金额完全符合。
16、明年生产准备工作
完成秋做床8500栋,占全面积的100%,苗床土准备102000立方米,占全面积的100%,其中有37户对苗床土进行了碎粉,进行隔水保存,方便明年生产使用。二抚路及科技示范带沿线继续保持池埂取直标准,对进行了破坏的100%封冻前恢复原标准。
17、农业标准化【2016年农业重点工作和主要措施】
内业方面,经过管理局检查2次,认真将管理局提出意见进行修改,目前已经达到了管理局的标准。共计建册建档4大类36册。
18、特色种植(亮点工作)
设定第一管理区、第四管理区、第五管理区三个亮点,引进三江6号,163等特色品种种植和部分新技术(侧深施肥、高产创建等)展示区。
19、大棚综合利用
水稻育秧大棚二次利用,多种方法同时进行,重点示范点是第一管理区2-1号棚区,示范种植黑小豆、红小豆等豆
篇三:2016年农业重点工作和主要措施2016年农牧业重点工作计划
今年,我县农牧业工作根据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省州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域旅游”和“农旅结合”的发展思路,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强化科技服务,切实转变农牧业生产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在抓好草、病、改、管、农技推广等常规工作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推进常规基础项目建设。
一是加大中低产地改造力度,实施高标准基本农田改造7200亩,实施耕地地力整治1500亩,实施改土工程500亩;加大农机化推广面,农机总动力达到58000千瓦,农机化效率达到1000亩/日;
二是结合旅游休闲观光农业基地建设,在香格里拉镇仁村、蒙自乡推广优质葡萄基地400亩;在东义片区三乡、蒙自乡推广甜樱桃基地1000亩,实施蔬菜基地建设2000亩;
三是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建设,提高特色种、养殖业的效益。全县建优质青稞基地10000亩,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同时,加快藏猪、藏鸡养殖基地建设,推进藏猪藏鸡养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在木拉乡拉木村改扩建藏猪养殖基地1个;在吉呷乡改扩建藏鸡现代化养殖基地1个,通过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基本达到“以点带片、以片带面、榜样示范、辐射全县”的预期效果。
(二)加快重点工程项目建设。
一是加快实施国家生态功能支撑体系建设项目,拟投入130万元在东义片区建农村沼气400口,安装太阳能热水器400台,生物节能灶500台;拟投入383万元,在桑堆镇至亚丁景区公路沿线乡镇实施退化草地治理项目,目前,项目实施方案、要件已上报州发改委,待批复实施。同时,加强傍河左岸生态植被恢复项目等续建项目的跟踪和督查,年内全面完成该项目建设任务,总投资1110万元。
二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国家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完成草地禁牧补助84万亩、草畜平衡补助572万亩、牧民生产资料综合补贴5338户。
三是深化推进天然退牧还草工程建设,投入1012.5万元,实施草场围栏建设26万亩;
四是进一步拓宽玛咖种植面,增加农牧民收入。拟在桑堆、色拉、傍河、金珠镇、木拉乡、省母乡实施玛咖基地建设10000亩。
篇四:2016年农业重点工作和主要措施2016农业局年重点工作计划
2016年是实施“十二五”计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之年。我局在认真总结2016年全县农业工作的基础上对2016年农业工作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重点工作进行了认真分析和谋划,力争使2016年农业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农业工作思路
认真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特色、高端、生态”农产品的理念,以提高土地产出效益为主要目标,培育提升“特色果、绿色菜、生态畜、道地药”等特色优势产业,逐步形成布局区域化、生产基地化、产品优质化、产业一体化,以技术为支撑的高半山区生态农业建设模式。创新农村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新途径,支持乡镇、村组发展实体经济,引导农业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迈进。
二、2016年目标任务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13.1万亩,粮食产量预计3.1万吨;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6万亩,预计蔬菜产量25.8万吨;特色水果种植面积5.8万亩,预计水果产量7.2万吨。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200元,比2016年人均纯收入增加1165元,增幅14.5%。
三、主要措施
(一)以项目作支撑,狠抓基础设施建设
依托《现代农业千亿示范工程项目》150万元、《粮食生产能力建设—酿酒葡萄基地建设》200万元等项目,开展田间道路、农田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促进现有特色产业进一步优化升级。并通过绿色防控、土地整治、培肥地力等措施,巩固提升现有5个万亩示范区和16个核心示范基地,着力强化农业基础支撑,保障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以调结构优布局为重点,打造生态农业产业带
遵循“生态适应性、发展规模性、优势优先性、产业循环性”的基本原则,立足资源优势,着力调整产业结构,按照“特色效益农业规划方案”发展“生态、特色、高端”农产品,打造“一纵一横”的农业经济走廊,形成特色水果、绿色蔬菜产业带,为高半山生态农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强监管,狠抓品牌创建
以“农产品质量监管示范县创建项目”建设为契机,健全质量管理与监管体系,随时对产地环境,生产投入和包装、贮藏、运输进行控制,严格农业投入品在特色农业生产中的使用,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施用,以质量求效益、求发展。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加强植物检测、检验、检疫和绿色防控。加强标准化生产的宣传、培训力度,引导农户和涉农企业重视标准化生产,掌握标准化生产的技术。积极争取全省《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按照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四新”(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和“六化”(实现产业布局区域化、基础设施规范化、品种良种化、生产过程标准化、经营组织化、产品销售品牌化)的要求,在“川藏高原”和“七彩羌乡”品牌下,全力打造“甜樱桃”、“羌脆李”、“茂汶苹果”、“晚熟枇杷”、“高山绿色蔬菜”等地方品牌;在做大现有品牌的基础上,筛选有优势、有特色和有规模的产品进行重点培育。做好光明镇毛显坪大白菜、莴笋、甘蓝等绿色食品认证申报和土门新村有机猕猴桃、凤毛有机枇杷的第二次有机转换认证,切实提高我县生态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四)强服务,狠抓能力建设
搞好为“三农”的服务工作是农业工作的宗旨,抓能力建设是搞好服务的前提。充分利用各类项目资金,一是继续加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产销衔接,进一步加快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建设一支强有力的信息服务队伍,随时随地提供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及时发布新信息,提高农户和涉农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二是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农业法律法规、行政执法培训。不断提高农业科技人员服务能力、执法能力。积极搞好农业科技示范户、示范区建设,努力培养既懂科技、又懂生产经营管理的农村能人。三是提高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经营组织能力,强化生产经营组织化,积极指导以九顶农牧产业有限公司、红星领地酒庄有限公司、南庄青脆李、罗山脆红李等龙头企业和专合社发展,组织龙头企业、专合社带动农户开展生产与经营,不断提高经营组织化程度。与之同时,在土地确权试点的基础上,引导龙头企业、专合社进行土地流转,开展新品种引进示范、新技术应用、采购处理、市场网络建设和融资信贷等方面给予扶持;健立和健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村书屋等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培育和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其专业合作组织在推广生态农业技术、组织生产、推销产品中的带动和示范作用。
(五)以抓农村土地权确权登记为重点,狠抓土地流转
在农村土地确权试点的基础上,按政策和程序完成2.6万余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做好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六)以新品种的引进试验与示范,着力提高农产品品质
重点推进“特色果蔬新品种试验示范园区建设项目”,加快特色优质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全面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品质、单产水平和商品率,进一步开展6大类水果(甜樱桃、苹果、李、桃、梨和枇杷,共25个品种)、5大类蔬菜(辣椒、魔芋、儿菜、西南花和西红柿,共12个品种)、1个桨果(草莓)的引进试验示范,以筛选出适应我县生态环境、生产条件和市场需求的主导品种,为更好地促进我县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贮备优势品种资源。
(七)抓民生工程,促惠农政策落实
以民生工作为重点,进一步抓好我县农村能源建设、新型农民培训。切实搞好粮食直补、农业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以及其他党在农村的富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到位。
(八)以机关行政效能建设为重点,抓好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继续抓好依法行政、依法治县、普法等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切实改进为“三农”服务工作作风,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赢得广大农民群众信任和拥护;深入开展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活动,保持局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做到务实搞好农业事业,清政为民、廉洁奉公,不断提高为“三农”服务的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
(九)抓党建、党风廉政、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做到勤政为民。
按照中央、省、州、县相关文件要求,继续抓好党建工作,积极培育先进的基层党组织,做到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继续抓好党风廉政和预防腐败工作,抓好项目日常监管,公务用车管理,同项目实施责任人签订廉政承诺书,管好自己的手、管好自己的脚、管好自己的嘴,使项目资金落到实处,让老百姓真正受益。
篇五:2016年农业重点工作和主要措施2016农委农业发展工作方案3篇
第1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水平,扎实开展“2016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年”活动,努力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特制定2016年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当前风险高隐患大的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为切入点,以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检测合格率为重点,以确保全年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为底线,进一步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积极探索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全力落实各项监管措施,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
二、目标任务
(1)有效发挥基层监管服务体系职能,全面开展涉农乡镇、规模种植基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定性检测,逐步实行产地准出。(2)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完整的农产品生产记录档案,全区计划新增“三品”11个以上。(3)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完善农产品质量可追索体系建设,地产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检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禁用农兽药残留检出占不合格产品比例继续降低,农药、肥料、兽药监测合格率继续向好。
三、监管工作重点
(一)完善监管体系,提升监管服务能力
一是强化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职能。依托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机构,全面推进基层网格化监管,做到乡镇有监管员、村级有协管员、企业有安全员、内检员;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对镇域范围内农产品生产企业、种养大户、农资经营店等监管对象全面登记造册,并明确监管人员和日常监管内容,落实“三定一考核”(定监管对象、定监管人员、定监管任务、年终绩效考核)的“一对一”监管模式,探索建立村级协管员劳务补贴机制,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效率和水平。
二是加大乡镇、基地农产品质量快检力度。以区农产品质量信息系统为抓手、区农业综合信息系统为中心,切实发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技术支撑作用;以乡镇、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室为依托,提升基层农产品自检能力。加强农产品检测人员的理论知识培训和技能竞赛,不断提高检测人员专业水平。
(二)稳步发展“三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一是不断加强“三品”认证和监管工作。逐步扩大“三品”规模,推进无公害农产品、水产品的产地认证,确保农产品的生产在优良的环境中进行。同时,通过加强“三品”企业内检员队伍建设、证后监管、台帐记录及包装标识规范使用等,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努力实现“三品”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不断提升农产品生产者的质量安全意识。结合农技人员、农民培训等技术培训,采用“明白纸”等通俗易懂的形式,向生产者传授各类标准化生产技术知识。严格按照标准和规定合理使用农药、兽药等,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休药期等农业投入品使用制度和规范,杜绝超范围、超剂量使用农业投入品。
(三)强化日常监管,杜绝质量安全隐患
一是围绕突出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各类非法生产、经营、使用农业投入品活动,特别是加强对违禁药物和非法投入品的排查、治理,从源头上杜绝安全事故。对整治活动中发现的各类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要依法严肃查处。
二是围绕重点品种,不断加大产品监测力度。在开展例行监测、风险预警监测与专项监督抽查的基础上,健全“检打联动”机制,不断提升风险防范能力。要定期不定期地对生产基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进行巡查和抽检,对检测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做到三个“不放过”,即没有溯源清楚不放过,没有依法查处不放过,没有整改到位不放过,确保追溯查处率、整改率100%。
三是围绕责任追溯,探索地产农产品产地准出。今年要探索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相配套的产销衔接机制,以“菜篮子”产品为重点,推动产品认证、产品追溯和产地准出制度的建立健全,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可追溯,促使农产品生产者的责任落实到位。
(四)健全长效机制,提升监管工作成效
一是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要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责任制,层层落实监管责任,并实行严格的考核奖惩。通过承诺书、保证书等形式,严格落实农产品生产经营者为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
二是逐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制度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分区编码、数据共享、通查通识的原则,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逐步实现农产品生产过程可控制、质量可追溯、责任可落实,积极推进生产者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和质量安全信用等级管理。
三是建立诚信评价体系。将本区取得“三品”企业纳入诚信体系建设范围,并根据企业诚信状况开展分级分类管理,逐步推行诚信体系奖惩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农产品生产企业的有效监管,逐步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
四是注重舆论引导和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宣传与引导,支持新闻媒体客观公正地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报道,从正面报道农产品质量建设成果。
五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处置能力。一旦出现问题,要按照应急预案要求,第一时间掌握情况,迅速启动应急机制,依法科学处置,切实把问题解决在点上,防止扩散蔓延。
四、专项整治工作重点
巩固近年来“天安行动”取得的成果,紧紧围绕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重点整治工作如下:
1、蔬菜质量工程专项整治。
一是加强源头治理,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健全农药集中配送机制,严格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积极推广生物农药。
二是加强生产过程监管,严格质量安全控制措施。推广标准化生产,落实生产者的主体责任,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逐步推行产地准出。
三是加强执法检查,完善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强化隐患排查和蔬菜质量专项整治,严查、严打在蔬菜果品用药中非法添加高毒农药行为,强化案件查处和应急处置。
四是加强溯源管理,探索质量安全长效措施。探索健全追溯制度,强化责任追究和信用管理。
2、病死畜禽无害化专项整治。
一是对规模畜禽养殖场开展排查和普法宣传工作,督促畜禽养殖场签订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和质量安全承诺书。
二是对规模畜禽养殖场的无害化处理设施的建立情况开展检查,督促未建立或设施不完善的企业依法整改。年内要完成建设1个以上病死畜禽集中处置场所的目标任务,规范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置。
三是建立病死畜禽及产品无害化处理制度,监督养殖场做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督促养殖场建立病死畜禽规范化处置档案;落实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措施。
四是强化生猪屠宰检疫和畜禽产地检疫,加大对屠宰、经营、运输、贮藏病死畜禽等违法行为的执法和查处力度,广泛收集病死畜禽方面的案件线索,并严格按相关规定立案查处。
3、农资打假专项治理。
一是组织力量清查辖区内农资生产经营主体,并协调相关部门清理整顿资质条件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农资生产经营主体。
二是加大农资市场日常监管力度,根据农业生产实际,突出重点农时、重点市场、重点品种,有计划地开展各种农资查假打假专项行动。
三是加强农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加大农资生产、流通环节质量抽检力度,扩大抽检覆盖率,对违法案件要集中力量查处。
四是大力推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加强指导,推动农资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农资生产经营信息和诚信档案,实行分类监管。
4、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
一是开展水产苗种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规范苗种生产行为。
二是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执法,加强水产品产地监管,严厉查处水产养殖过程中特别是苗种生产阶段违法使用硝基呋喃类、孔雀石绿、氯霉素等重点违禁药物和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行为,以及未依法建立生产记录、用药记录和销售记录的行为。
三是开展水产品药残监督抽查,加强产地准出管理。
四是对水产苗种生产企业,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无公害养殖基地、和标准化养殖示范区等基地标准化生产情况进行检查。
5、畜产品违禁物残留专项整治。
一是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组织开展畜产品中违禁添加物专项监测和飞行抽检,依法严厉打击违规添加行为。
二是组织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与检测技术培训,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和检测技术推广,提高生产者质量意识。
三是严厉查处在饲料原料和产品中添加盐酸克仑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等有毒有害物质的行为。
四是加大养殖环节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养殖过程中使用“瘦肉精”类等违禁药物的行为。
6、“三品一标”保真打假专项整治。
一是加强对获证企业的生产监管,严厉查处违法生产行为。
开展“三品”的监督抽查,依法查处不合格产品和生产企业。
二是规范“三品”包装标识,严厉打击伪造、冒用、超范围使用标志等违法违规行为。
五、时间安排
(一)工作部署阶段(4月):在全区范围内部署2016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方案,并进行宣传贯彻落实。
(二)组织实施阶段(5-11月):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案的具体内容组织实施。
(三)总结考核阶段(11-12月):根据省市、区的要求,全面总结全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做好考核迎检工作。
六、其他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任务措施。加强和完善本地监管工作领导机构,进一步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按计划、分阶段对本部门开展监管工作的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定期开展评估考核活动,总结和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确保2016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取得实效。
(二)加强协调配合,强化沟通交流。各地农业部门要定期向区农业局报告工作进展情况,材料要全面系统,在监管工作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突发事件等处理情况,要及时上报。
(三)及时总结经验,加强引导宣传。各地要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实施效果好的机制、模式、经验和做法,采用多种形式宣传监管工作成效和典型经验,对一些不实的、恶意炒作的报道,要迅速果断地妥善处理,有效引导舆论,减少负面影响,为监管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第2篇:渔业科技入户工程实施方案
根据省海洋与渔业局、省财政厅下达的苏财农[2016]34号、苏海计[2016]11号《关于下达2016年省级海洋与渔业专项资金(第一批)的通知》文件精神,为确保2016年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项目在我区有序开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2016年,我区渔业科技入户工作以高效、特色、生态、安全、外向渔业为目标,以科技示范户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优势水产品和优势产区为重点,以推广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实施入户指导、主体培训为关键措施,以整合资源与创新机制为突破口,通过政府推动、市场拉动、项目带动、科技人员与示范户联动,健全制度、延伸覆盖、提升水平,建立健全我区渔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长效机制,不断提升我区渔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劳动者综合素质,促进渔业增效和渔民增收,实现“兴渔富民”目标,为我区渔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目标任务
2016年,我区遴选科技示范户450户,示范面积13547亩;辐射户数4530户,辐射面积5.6万亩。经筛选确定街道村,度假区等5个养殖户相对集中、乐于接受先进养殖技术的村作为整村推进村,推进特色高效渔业,推进品种为河蟹和“太湖1号”青虾。通过科技入户、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实现示范户先进实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90%以上,示范户养殖收入比周边养殖户平均水平提高10%以上。指导员挂钩联系的示范户年平均每户入户次数15次以上;向省海洋与渔业局网站发送科技入户信息25条以上。
全年举办虾蟹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水质调控技术,渔用投入品使用、安全生产、质量追溯等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池塘虾蟹养殖新模式等技术培训12期以上,受训人员1000人次以上,印发技术资料2500份以上;培育职业渔民比例达25%。科技示范户在学习接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等方面得到显著提高,渔业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三、工作原则
(一)规范管理。按照项目建设要求,建立项目实施、资金管理、评估和总结验收制度,规范项目管理。
(二)突出重点。从我区渔业产业发展的实际,规划落实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新品种,扩大良种覆盖率;提高科技示范户养殖技术水平,结合主导品种,开展相关技术培训;以技术指导员为核心,加强专家、技术指导员和科技示范户三支主力队伍的能力建设;以合作组织为突破口,强化渔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功能。
(三)注重实效。以“实际、实用、实效”为基本要求,突破关键环节,抓亮点,抓特色,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在技术、政策、信息等方面为示范户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突出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四)创新机制。构建“专家组+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渔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体系;构建“专家定点联系到乡、渔技人员进村入户、渔民多方合作互助、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渔业科技服务新机制,真正实现渔业科技成果与渔民的零距离对接。通过渔业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探索新模式,完善新机制,形成适合现代渔业发展的渔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新机制,开创渔业科技推广工作新局面。
(五)奖优罚劣。建立奖优罚劣与淘汰机制,依据实施绩效实行动态管理与差别补贴:绩效显著的示范户给予表彰,示范作用差、周边农户不满意的示范户取消资格;表现突出的专家组成员、技术指导单位和技术指导员给予奖励,绩效不明显、农户不满意的予以淘汰。
(六)资源整合。通过渔业科技入户项目的实施,整合我区渔业科研、教学、推广部门、涉渔企业、渔民合作组织、中介组织等方方面面的科技力量,提高我区渔业科技资源的利用率,实现我区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组织管理
渔业科技入户工作采取政府领导、部门组织、专家负责、科技人员包户、渔业重点村科技人员驻村等管理模式,建立健全行政推动指导机制、示范辐射联动机制、跟踪督查监控机制、奖优罚劣淘汰机制和专家技术支撑体系、财政资金保障体系、指导员管理体系等。
(一)专家组
渔业科技入户技术和管理实行专家负责制。首席专家由大学副教授宋学宏同志担任,专家组组长由张倩同志担任,杨凤根、黄日峰、尹晓静、王杰等为组员。专家组在区农业局和省级挂钩专家的指导下开展工作,负责拟定区级渔业科技入户工程技术实施方案,审核技术指导单位的技术方案,落实各项技术管理措施;负责培训指导员,指导、检查、督促技术指导单位和技术指导员工作。
(二)技术指导单位
渔业科技入户工程的技术指导工作实行技术指导单位负责制。依据《省渔业科技入户工程管理办法》中的相关遴选条件,区农业局公开择优,选拔并确定区水产技术推广站、科教科为渔业科技入户项目技术指导单位,各镇农服中心配合开展工作。技术指导单位在区农业局和专家组的指导下,具体负责渔业科技入户的技术指导以及指导员的选拔、监督检查、管理和培训工作,参与渔业科技入户工程绩效评价。
(三)技术指导员
科技入户工程实行技术指导员包户指导责任制。区水产站依据《省渔业科技入户工程管理办法》和项目任务要求,制定技术指导员简章,公开、公平、公正的在全区范围内招聘23名技术指导员。技术指导员的构成以区、镇两级渔技员为主,还包括部分技术水平较高、工作能力较强、乐于助人的养殖大户和养殖企业技术人员。技术指导员在技术指导单位的领导和专家组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特色高效渔业整村推进村实行指导员驻村制度,并明确一名专家组成员挂钩,帮助指导员工作。指导员实行淘汰制,对工作不力或示范户不满意的指导员坚决予以淘汰。
指导员主要工作:①做好科技示范户的摸底调查,与科技示范户协商,制定出合适的分户技术指导方案;②做好入户指导工作,通过上门指导、电话联系、集中交流等手段经常性为示范户提供生产、技术和市场信息服务;③开展科技示范户的技术培训工作;④帮助科技示范户建立塘口档案;⑤负责科技示范户与技术指导单位的衔接和信息沟通。
指导员按规定享受科技入户工程专项补贴,补贴主要用于开展技术服务、培训的差旅、资料、通讯、误餐、下乡补助和奖励等方面。
(四)示范户
1、示范户遴选
区农业局负责组织科技示范户的遴选工作,示范户遴选的基本要求:养殖水平较高、善于学习、乐于助人、群众公认等。在养殖户自愿申报的基础上,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经过逐级挑选等相应的民主程序确定,在全区产生450户示范户,经区农业局批准后在本村范围内公示,并报省海洋与渔业局备案。
今年,我区根据省局实施方案的要求,对示范户进行了适度调整,调换了168位科技示范户,调整比例达37.3%。
2、科技示范户的权利和义务
(1)权利。享受渔业科技入户工程项目补贴;优先获得新品种、新技术;优先接受渔业科技培训、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对技术指导员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价。
(2)义务。积极参加渔业科技培训,带头应用新技术;配合技术指导员做好技术示范和推广工作;热情帮助周边养殖户,积极传授科技致富经验,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按要求认真填写《渔业科技示范户手册》,及时提供生产和技术指导服务的相关信息。
3、科技示范户的管理
技术指导单位负责科技示范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技术指导员负责技术服务、示范户基本信息的采集和更新,按要求上报给专家组,经专家组核实后录入《渔业科技入户示范户登记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不能履行职责的示范户,由技术指导单位提出建议,经区农业局会同专家组、示范户所在镇审核后,取消其示范户资格并报省海洋与渔业局。对工程实施过程中增补的示范户,坚持按照示范户遴选条件和程序进行。
(五)工作制度
实行工作报告制度,技术指导单位每季度末向区农业局报告技术指导工作情况;区农业局每季度向省海洋与渔业局报告项目进展情况,7月1日和11月30日前分别向省海洋与渔业局提交上半年及全年;专家组每季度末向区农业局报告工作情况。
采取管理办法,层层签订责任。区农业局与省海洋与渔业局签订项目合同书,区农业局和技术指导单位、技术指导单位与技术指导员、技术指导员与科技示范户之间分别签订技术指导服务合同,以合同形式明确各方的责、权、利。
建立科技入户档案制度,建立指导员、示范户档案,开展《技术指导员手册》和《科技示范户手册》的记录及其质量评比,将两个《手册》与数据库管理衔接配套,作为绩效评价和示范户领取相关补贴的重要依据与年底考核工作的重要内容。
(六)考核管理
区农业局建立健全以技术指导员考核为核心的技术指导单位、技术指导员、示范户、资金使用等考核制度,建立严格的日常考核制度,全面实行科技入户工作制度化考核与管理。
1、技术指导员例会
每月召开一次技术指导员例会。由技术指导员汇报技术指导工作和辖区内的实际养殖情况;交流分享先进的工作经验和做法;提出生产养殖过程中发现的技术难题。同时,技术指导单位根据指导员工作情况、技术指导员手册、科技示范户手册等台账记录情况进行阶段性综合打分,并将此作为技术指导员绩效考核的指标之一。
2、建立指导员考评制度
建立指导员考评制度,每季度末对技术指导员开展一次绩效考评,考评内容包括参加培训和例会情况、入户指导情况、电话抽查情况等,根据考评结果为指导员打分,根据考评得分发放技术指导员补贴。
五、入户工作
(一)主导品种与主推技术
参照省局发布的主导品种,结合我区实际,2016年渔业科技入户主导品种确定为河蟹和“太湖1号”青虾,主推技术为虾蟹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水质调控技术、水产病害防治技术等3项。
围绕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区农业局制定出生产技术和主体培训方案,区水产技术推广站根据方案要求,组织技术指导员按照每个示范户养殖品种和往年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与示范户协商制定分户技术指导工作方案,经区级挂钩专家确认后实施。主导品种及主推技术通过区农业局网站开辟专题、电视台、电台、报纸等媒介及时向全区养殖户推广宣传。
(二)技术指导与服务
技术指导单位和技术指导员根据技术指导方案和养殖户的需求,积极开展入户指导。一是技术指导员经常深入养殖户塘口,了解情况,做好生产指导。生产关键季节指导员每周上门一次开展技术指导,全年平均入户技术指导时间(年平均每户入户次数)15次以上,每次指导员入户指导在示范户手册的记录中应有记载。二是技术指导员要与示范户建立经常性联系,并可通过电话、手机信息、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对示范户进行远程技术指导服务,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产实际难题。
(三)信息与科技服务
技术指导单位通过录制渔业科技电视栏目(今日)、开通手机短信平台,设立“水产养殖110”咨询热线等形式为养殖户提供及时、准确、权威的信息服务。此外,技术指导单位在重点养殖区建立渔业“鱼病医院”、“科技书屋”,为养殖户提供科技服务。
(四)主体培训
按照“定培训单位、定培训对象、定培训内容、定资金使用”的要求,责任到人,培训到户。突出主体培训,进行菜单式培训、委托式培训、进村入户培训;注重培训的层次性和时效性,提高培训效果。加强示范户与渔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渔业合作经济组织等社会力量的联系,逐步引导他们与科技示范户建立有效地利益联结机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示范户的科技培训工作。加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根据示范户养殖品种和实际需求,利用农闲季节开展集中培训和在生产季节开展个别针对性培训。培训在示范户手册中有记载。
(五)职业渔民培训
根据《省海洋与渔业局关于印发&省职业渔民培训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苏海科[2016]9号)相关要求,以省级农民培训项目为重点依托,结合渔业科技入户工程等各类培训计划,组织渔民开展职业培训,对参加培训并通过考核的渔民发放职业渔民培训合格证书,并做好台帐记录、档案整理等工作。2016年计划培训职业渔民300人,持证渔民比例达25%。
(六)组织示范户讲师团
在科技示范户中选择养殖模式优、管理经验足、经济效益高、演讲口才佳的优秀示范户组建示范户讲师团,分品种在区内开展巡回培训,通过用身边人说身边事,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六、实施地点与规模
2016年我区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共有科技示范户450户,示范面积13547亩;辐射户4530户,辐射面积5.6亩。
七、项目单位主要参加人员任务分工
区农业局全面统筹协调全区渔业科技入户工作的开展,负责科技入户工程项目申报、实施方案制订;筛选本区主导品种与主推技术,成立由区级水产专家组成的专家组。
技术指导单位负责科技入户工程绩效评价和工作总结,负责科技示范户的技术指导、培训和咨询服务,管理和培训技术指导员,组织项目实施、制定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工作方案,组织信息发布,各镇农服中心配合技术指导单位开展工作。
专家组负责制订技术指导方案,指导、检查、督促技术指导员做好各项科技入户工作。
八、实施步骤
1、筹备启动阶段(2016年1月到3月)
开展上年度测产养殖户核产工作并上报核产及数据;组建2016年度区级专家组,遴选技术指导单位、技术指导员和科技示范户;建立渔业科技入户信息网络;筛选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在省级挂钩专家指导下制定渔业科技入户工程项目合同及实施方案,编制技术指导方案,技术指导员制定分户指导方案。编印并发放《渔业科技入户指导员手册》、《渔业科技入户科技示范户手册》、技术资料等。
2、入户指导阶段(2016年2月到11月)
积极组织专家和技术指导员深入到示范户塘口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掀起渔业科技入户行动的热潮。具体通过“四定、五落实”,即:定放养、定成本、定产量、定效益;思想落实、政策落实、组织落实、任务落实、措施落实,对示范户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为示范户提供“物化”技术补贴。根据生产季节特点和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要求,开展培训月、春秋季集中行动等标志性活动。针对生产关键技术和养殖中存在的关键问题等,编印相关技术资料,开展专项、专题及短期培训和新技术现场交流会等。定期开展面上工作检查、督促,及时总结。重点检查:“三个到位”,即技术服务是否到位,技术手册和资料是否到位,“物化”补贴和指导员补贴是否到位。积极开展渔业科技入户宣传工作,广泛邀请领导、人大代表、群众等社会各界人士对渔业科技入户工作进行监督。
3、总结验收阶段(2016年12月)
在省级挂钩专家的指导下开展测产和总结工作;召开技术指导员总结会议,总结一年来项目实施情况,吸取经验,查找不足;对照项目合同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及时撰写绩效评价,做好年度验收准备工作。
九、保障措施
坚持整合科技资源、创新推广机制,工作措施到村、上下联动抓户,强化管理、开放运行的工作原则,做到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创新机制、规范管理、注重实效,着力打造“科技入户”精品工程,努力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
1、加强领导
领导小组要切实把科技入户工作摆在渔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统一思想认识,高度重视科技入户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安排相应的时间和精力,抓好落实工作,加强人员管理和督查,确保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检查督导科技入户工作的进展情况。
2、专家负责,关键技术实施到位
建立首席专家负责制,首席专家负责对项目关键技术的培训、实施与推广,并负责对技术的生产应用与转化进行查验、监督;各技术指导员围绕项目实施内容,按照实施方案逐层、逐户挂钩对接,并对首席专家和示范户负责。
3、统筹安排,建立工作机制
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项目采取政府组织、专家负责、科技人员包户的管理形式,在组建领导小组与专家组、确定技术指导单位与技术指导员、遴选示范户开展技术入户服务的前提下,坚持整合我区科技人才与培训科研项目的资源,构建适合现代农业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渔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机制;坚持因地制宜、讲究实效,做到以人为本,尊重渔民的意愿、满足渔民的需要,实现工作措施到村、上下联动到户;根据项目的分步实施计划,统一部署,分解目标任务,建立技术指导员与科技示范户工作责任制和信息采集公布制;加强跟踪管理,项目领导小组、专家组与技术指导单位要定期组织抽查、进行考核,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督促落实各项工作措施。
4、严格要求,狠抓落实
根据我区的实际情况,狠抓项目落实,确保各个环节按照规定组织实施,培育一批思想观念新、生产技术好、既懂养殖技术又善经营管理、辐射能力强的水产科技示范户,发挥科技示范户的带头作用,拓宽科技下乡的渠道;结合农时,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与服务,实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塘边,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实行合同管理制。由农业局与水产技术推广站、水产技术推广站与各技术指导员、技术指导员与全部示范户建立科技入户服务合同,明确具体目标,落实具体责任。
5、认真考评,加强实施监督
建立项目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由领导小组组织邀请有关部门对科技入户进行阶段性考查验收,强化科技入户工作的全程监督,提升项目实施的社会责任感。
6、加强资金监管
根据《省渔业科技入户工程管理办法》规范科技入户项目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设立专用帐户,确保资金专用到位。
第3篇:农业行政执法工作方案
2016年全区农业行政执法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上级部门有关农业行政执法工作的总体部署,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行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粮食流通秩序。深入开展以“改进作风、优化服务”为主题的作风建设活动,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切实提高农业综合执法水平,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开展农业执法专项行动,保障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粮食流通规范有序。
1.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等行动。开展春秋两季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农药市场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年、肥料打假专项治理、放心农资下乡等活动。严格农资市场准入,严查无证生产或擅自受托生产等违法行为。加强重点季节、重点环节和重点区域的执法监管,做到重点季节集中查、重点环节重点查、重点区域反复查。加大抽检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全力打击生产经营假劣农资违法行为。坚决杜绝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坑农害农现象。
2.开展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按照“标本兼治、打防结合、属地管理”的原则,采取日常监管、专项监督抽查相结合的办法开展活动。继续实施监督检查和执法抽检,完善监督抽检与执法查处联动制度,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贮存和使用高毒、高残留禁用农药行为,以及非法制售假冒伪劣农药行为和在水溶性肥料产品中违规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等行为。加大兽药生产企业、兽药经营和使用环节监管力度,加强安全用药宣传、指导,完善用药记录和休药期制度。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和执法抽检。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以高毒农药为重点,严查、严打在蔬菜、水果用药中非法添加高毒农药行为。畜产品以药物残留为重点,加大使用违禁药物监控力度。
3.开展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抓好政策性粮食购销活动监督检查,确保国家粮食购销政策落到实处。重点开展粮食收购资格核查和收购市场检查,严肃查处压级压价、抬级抬价、“打白条”等违规行为,维护粮食流通秩序。
4.严肃案件查处、紧密联合形成执法合力。加强农业行政执法大队与局相关科站以及各镇(街道、区)之间的协调配合,加大执法查处力度。充分发挥农业部门在农资打假、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中的牵头作用,积极组织有关部门的联合执法,进一步形成执法合力,依法查处违法行为,提升整体监管效能。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工作,使各单位之间联系更为紧密、配合更加主动。
二、积极探索执法长效机制建设,努力构建执法与服务相结合的农业执法机制。
1.完善农业执法管理制度。严格实施农业行政执法、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规范执法程序和执法行为。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执法人员监管,提高执法人员严格执法、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的素质和水平。
2.提升案件质量,彰显执法成效。严格按照农业行政处罚程序和农业行政执法文书制作规范,加强案件合法性、处罚合理性和操作规范性审查,规范办案行为,积极开展案卷自查、评查,全面提升执法人员办案水平和案卷质量。确保各类农业违法案件得到及时查处;力争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生产经营、粮食流通秩序不断规范,农业执法成效明显提升。
3.鼓励规范经营,诚信经营。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培训,提高农资经营、粮食流通领域从业人员的质量责任和诚信守法意识。指导、支持相关经营者开展规范化建设。
4.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积极探索制定《举报投诉回访制度》、《农业行政处罚回访和后评估工作制度》。完善局各科站间行政执法协调配合机制。
三、深入推进全区农业执法体系标准化化建设。
1.继续开展农业综合执法标准化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内部管理,增添执法装备,提升农业综合执法水平。
2.继续开展农业执法人员的培训工作。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对执法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健全集中教育培训与岗位自学自练有机结合的经常性执法培训机制,通过开展集中授课培训,促进办案水平的有效提升。
篇六:2016年农业重点工作和主要措施2016年休闲农业发展工作方案
根据省、市休闲农业发展工作要求,以及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县休闲农业发展的意见》,制订2016年县休闲农业发展工作实施方案。
一、发展目标
2016年,新培育休闲农业企业5家,新增规模以上“农家乐”10家,创建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园区(点)1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园区(点)1个。创建和评选县级休闲农业示范园区(点)5个,年接待能力超过50万人次,新增直接就业0.2万人、带动间接就业1万人,年培训从业人员50人以上,从业农民年均收入增长10%以上。
二、重点工作
(一)指导休闲农业示范园区(点)规划编制。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乡(镇)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文物保护规划、旅游业发展规划、百里湘江绿色生态长廊建设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县农业“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规划等有机结合,提高规划的整体性、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二)抓好重点休闲农业项目建设。抓好县重点项目凉舟现代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红土娃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麻州湘江绿洲休闲观光农业园、庄埠寨富龙腾休闲观光茶园建设。完善园区规划设计,突显产业特色和丰富休闲观光功能,发展成休闲功能突出、特色鲜明、科技含量高、设施配套齐全、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休闲农业项目。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推进百里湘江绿色生态长廊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我县休闲农业基础设施水平。将休闲农业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布局规划,以满足休闲观光旅游需求为导向,以完善旅游服务功能为目标,统筹安排,突出推进交通、饮水、电力、通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乡村环境整治力度,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加快完善休闲农业项目配套服务设施,提高休闲农业企业的接待质量和水平。
(四)培育休闲农业精品。依托我县产业优势、旅游资源、民族村寨、古村古镇等自然和历史文化遗存以及百里湘江绿色生态长廊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休闲农业领域,着力打造农业产业特色观光游、休闲度假游、农耕文化展示游、休闲乡村游、农业科普教育游等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精品。培育和申报一批休闲农业星级企业及国家、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园区(点)。
(五)加强从业人员培训。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结合起来,重点开展对休闲农业发展带头人、经营户和专业技术人员、休闲农业讲解员、乡村旅游导游员、农家乐接待服务员的培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
(六)开展宣传与推介。充分发挥互联网、报刊、电视等媒体作用,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休闲农业宣传推介。新建休闲项目上报农业部魅力城乡网宣传平台,展示我县休闲农业形象。县电视台开设休闲农业宣传专题栏目。引导开展西瓜、葡萄、枇杷、草莓、蔬菜等采摘活动。积极开展影视院校与园区对接活动,拓展国内外友好交流与合作。积极依托农业博览会、农产品展示展销会、旅游投资洽谈会等,扩大我县休闲农业的知名度和影响面。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县休闲农业发展工作,县休闲农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实施。各乡(镇)要把休闲农业发展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整合当地特色产业和旅游观光资源,至少抓好一个以上上规模的休闲农业示范点;要加强对本乡(镇)休闲农业发展的规划指导、业务支持、资源整合和信息上报,推动本乡(镇)休闲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实施奖补政策。对获得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园区(点)的,每个奖补10万元;对获得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园区(点)的,每个奖补3万元;对获得县级休闲农业示范园区(点)的,每个奖补2万元。同时,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向休闲农业示范园区和示范点倾斜。对于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重大休闲农业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重点扶持。
(三)实行目标考核。县休闲农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督查、调度,并列入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对发展成效显著的乡(镇)给予表彰,对工作不力、成效差的乡(镇)予以通报批评。
相关热词搜索:
1、“2016年农业重点工作和主要措施”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2016年农业重点工作和主要措施" 地址:/zhishi/56082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轮土地承包时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