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畅销杂志排名高中生在前 1% 的高中生是靠天赋还是靠努力

聚秀社区 - 最大的中产阶级资产配置社区
今日: 4531|昨日: 41|帖子: 15011|会员: 93747|欢迎新会员:
主题: 434, 帖数: 594
昨天&16:55
主题: 336, 帖数: 1613
主题: 94, 帖数: 132
主题: 84, 帖数: 92
前天&18:09
主题: 555, 帖数: 2372
昨天&16:45
主题: 14, 帖数: 59
分区版主: , ,
主题: 128, 帖数: 535
主题: 977, 帖数: 1621
主题: 170, 帖数: 454
942 / 1674
昨天&14:41
分区版主: , ,
主题: 278, 帖数: 493
主题: 1301, 帖数: 1938
昨天&15:09
主题: 281, 帖数: 441
昨天&14:34
主题: 28, 帖数: 45
主题: 346, 帖数: 912
分区版主: ,
主题: 149, 帖数: 438
主题: 77, 帖数: 88
主题: 14, 帖数: 18
主题: 787, 帖数: 992
主题: 129, 帖数: 169
前天&14:05
主题: 2, 帖数: 23
分区版主: ,
主题: 10, 帖数: 20
主题: 3, 帖数: 4
主题: 20, 帖数: 39
主题: 14, 帖数: 96
主题: 11, 帖数: 26
主题: 18, 帖数: 41
主题: 5, 帖数: 5
主题: 34, 帖数: 35
头狼金服 与狼共舞-链接狼性投资人和创业者聚募网—聚募网 专注早期创业项目的众筹融资平台聚秀资本-专注早期天使投资您身边的云端智能财富管家互联网金融一站式服务平台快递查询
Shibor和贷款利率连续倒挂,对实 ...
5.25【万科里的“囚徒”们】炒股 ...
5.25【K线图解教程—宝塔头】炒 ...
安踏VS李宁:从企业战略看行业龙 ...
从量子通信到可燃冰,令我想起当 ...
万科里的“囚徒”们:许家印巨亏 ...
跑了1135家制造企业,我终于明白 ...
冲动的惩罚:失去十年后,丽新系 ...
机构弱市抱团行为深度研究 ...
有种肉麻的老毛病叫做乱认母亲 ...
【炒股吧】5月25号实战
宁可我负A股,不可A股负我 | 十 ...
君临:关于一带一路的投资,你们 ...
上城区委常委来剑波莅临江南1535 ...
【炒股吧】5月23号实战
来来来。徒步旅行搞起。先走第一 ...
一个人的品行在投资当中到底有多 ...
主流市场走势分化:论市场尚未察 ...
5.22【没有人会倒霉一辈子(深度 ...
为什么拒绝成为巴菲特? ...
【炒股吧】5月19号实战
一篇被转疯的投资笔记——股市高 ...
【炒股吧】5月12号实战
【炒股吧】5月5号实战
【炒股吧】4月28号实战
【炒股吧】4月27号实战
【炒股吧】4月21号实战
物价上涨原因
江南愤青:我为什么投资越南 ...
【炒股吧】4月14号实战
一篇被转疯的投资笔记——股市高 ...
江南愤青:我为什么投资越南 ...
荐读|即使投机,你也必须具备大 ...
我在极边之城,许你一院诗意和远 ...
安邦陈功:当前中国经济的“危机 ...
项目评测 | 聚募众筹“云P2P”项 ...
一文带你回顾“香港楼市”崩盘始 ...
江南愤青:最新一场演讲整理稿 ...
忘了南海问题吧,这世上只有中美 ...
回顾互联网金融的几个问题 ...
佛国缅甸之西
彩云之南的边陲
腾冲,一个近700年历史的古镇
我想在这里圆一个多年的梦
建一个梦中的院子
我是杨媄西,美兮民宿众筹项目发起人
我是来自重庆的杨媄西,目前管理家族的小额贷款公司。朋友都 ...
在央行明确给首付贷定性的前两天,我在朋友圈说了一段话说,大概的意思就是首付贷没有任何存在的理由和机会,一定会被拍死。
然后就不少人来骂我不了解清楚,然后说首付贷帮他们解决了很多问题,如果没有首付贷, ...yue wang:排名在前 1% 的高中生是靠天赋还是靠努力?
排名在前 1% 的高中生是靠天赋还是靠努力?
yue wang,每次練瘦金時都感覺自己是個皇帝
@ziyang jiang
和 @千山暮雪
讲的很到位。其实,这个问题,智商和努力都不算太重要。思维方式才是重要的。我高中是上海一重点高中,05年毕业。一屆400人,你可以认为200名内可以进上交或者复旦。我怎么进去的(奥赛)不重要,反正不是中考考进去的,因为我中考题根本不会做。所以底子很差,因为对于搞奥赛的人而言,偏科是通病,我见过不少搞奥赛的最后只在一本线附近晃悠。我高一高二时成绩垫底,学校400人我350名+,最好一次也就250名+。这水平只能考一本垫底。高三开始从来都是年级50名内,经常30名内。这水平属于复旦保底,可以试T大P大。高中经常不写作业或者抄作业。高考最后去了T大。我在很早,可能是小学搞奧数时,就意识到了两个重要问题1 中国教育中,教育方法从来是针对普通学生,而不是因材施教。最基本的,会的题做一百遍有意思吗?但你在这体系中还是要做,因为有人不会啊。很多学生的负担,包括背课文、抄课文,其实一点意义都没有,但老师布置了,他好向家长和学校领导交差。而作为在这个体系中的一员,你不得不遵守。我因为这个一直被老师责罚,心理阴暗。2 当你能用高一级的思维去思考低一级的问题时,低一级的问题简直太弱智了。而找到高一级的思维模式,靠智商和努力是没有用的,靠遵守纪律更没用。而高考中,高一级的思维不是那些知识或卷子,而是命题。下面会讲。当我要进入高三的前一个暑假,我开始为要考大学而烦恼。因为我成绩一直很差。但由于我清醒地意识到上面两个问题,我决定用一个暑假的时间把成绩从年级末30名提升到前30名。我当时分析了自己的问题: - 语文科,我现代文阅读理解总答不好。古文没问题,作文没问题,我会写很符合高考要求的文章,不可能被当范文,但差不到哪里。- 数学和理科,简单题会粗心,难题有时不会做。- 英语科,那就是基本都不会,不及格。我觉得最方便提高的是数学和理科。因为粗心的题我不粗心就好了。然后我认识到一个重大的思维缺陷。我压根不是粗心。比如说一个填空题,问到了一个ax^2+bx+c看似二次函数的题,但我没有讨论a可能等于0的情况,漏解,零分。我先前认为那叫粗心,但当我用高一层次的角度去理解那叫什么呢?很简单,那就叫不懂。出题人既然问这道题,他一定想考查学生在a这个值上运用了分类讨论的思想。如果你没有分类讨论,出题人肯定认为你不具备这一高中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你这题零分你活该。不知道大家看明白了没有,这时开始我和一般人已不一样了。一般人觉得通过大量练习,让自己可以熟练、克服粗心,来取得提高。而事实不是这样,这根本不是粗心。这时起我在思想上已把我的同届考生甩在身后。我突然明白这个重大问题后,我立马去翻看了几张卷子,我仔细分析了那些考点,然后发现大多数学题走的是一个套路--它考查你会不会解题,而你需要懂得解题的方法。我花了三四天时间整理了一遍这些题,我整理出了70多种解题方法(比如符合某种形态的证明题必用数学规纳法),以及解题时的注意点(如上述需要分类讨论a的坑)。然后我数学在几天内几乎所有的非压轴题都不会错了。在后续高三的一年中,我陆续把新遇到的题登记在案,但这个表格到高考前依然没超出100种解题方法,而且我后来新整理进去的,不少能算是超纲的。所以高考不同类解法的题少于100题你信么?我一开始也不信,天下哪有那么好的事。而后来实践证明这是真的。而且,有了這套解法,我不但以不变应万变,还本身就可以命高考題。不会算的压轴题我又仔细分析了它的解题过程,发现前面简单的题,可能会用一个解题方法,或者用一个解题方法时要绕一个弯(如分类讨论)。而压轴题其实每一步都是在这不到100种解题方法内的,而在解题过程中,要么是使用了两种解题方法,要么是绕了两个弯。而我的解题策略都可以写成程序执行。我只要看到题了,选择用什么方法解,就这么机械简单。所以到了高三,数学和物理我就没有不会做的题。全班平均130分的时候我能考140+,全班平均70分的时候(我们上海有十校联考,即最好的十所高中做同一份卷子,题很难)我能考145+。而我,依然是个不做作业的坏学生。老师觉得不好交差,找我麻烦。为了让考师不叫家长,我就抄别人做好的作业。有时抄都懒得抄了,我就在卷子上写这题的解题思维和考点是什么以及注意事项,或者索性写这题前几天刚做过,不做了。老师后来没找我麻烦。然后是语文,上海高考只考现代文阅读+古文阅读+作文。后面两个好办。尤其古文,都是已知语法现象和词句,都是死的,我都会。就现代文阅读做不对。我动用了和上面一样的思维-- 命题考师选这篇文章时,他在命题时,倒底在想什么。我拿出了上海98-02年五年的高考题。我拿出其中两年的题,翻来覆去地看。我好像看明白了什么。首先,选的文章模式是一样的,总是一些比较绕逻辑的、隠晦的文章。其次,题目的答案都在文章里。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考点和答案都在那些处心积虑设置的提示语后。我做了一件牛逼的事-- 我拿出几十篇接近规律的散文、议论文,改写了一下,使得其文風更為接近,然后自己命了几套题,使得和00, 01两年的卷子很接近。然后我懂了命题老师的心。为了证明我真懂了,我拿出剩下三年的考题,光看文章,然后猜接下来命题老师会出什么题。我发现我可以猜中95%以上的题。我都可以去命题了我还不会做题可能么?所以我轻松秒了语文卷。高三一年,我语文并不出色,只能算班级中游,虽比之前提高很多了。但有时,老师会选择高考原题做测验。其中很多是03年以后的现代文阅读。只要一考包含这些题的卷子,我一般都年级前十。老师认为我是做过原题的。而事实上我并没有。我突然觉得自己独步天下--我认为我之所以平时考不好,是因为平时的语文卷(很多是外省市命的高考原题,或是上海的老师自己命的模考卷)和上海高考命题的思维有差距,简单说就是模仿得不像上海高考题。而命题老师的心,那么大一个学校,只有我懂。高考当别人在被题虐时,我在鉴赏考题。是的,你没看错,我看到了考卷,我在给这份试卷的命题质量打分--考点覆盖率怎么样,命题的难度怎么样,哪些地方是有区分度、会有很多学生卡住的,哦那道六分的题,应该考的是这三个小点,考生回答出每个部分给两分。高考语文我年级又进了前十。老师这才相信我只会做高考题,不会做别的题。我跟她说我只是懒得花时间命别的风格的题。英语我不说了。反正按上面的思维你很容易看出我会怎么去破它。我只是一个懂命题老师心的学生。高二结束老师接班,高二英语老师找到我高三英语老师,说我是重点关注对象,英语就没及格过,也不肯背课文,很不努力。高三第一天就要模考,考前老师安慰对我说虽然我英语差,但通过一年努力会提高的。考完出成绩老师跑去高二教研组找我高二老师,想问当初那重点关注对象是不是搞错了,结果高二老师教完我已退休了,所以我英语老师从未明白我如何花一暑假时间把英语从年级后50名进到前10名内。我虽然第一次能考那么高,但后来发现自己英语很不穏定。虽不至于掉到中游以下,但不能每次都保证是第一梯队的。当然英语后来学得不错主要要感谢我英语老师,她很耐心也很会教学,她会帮我分析弱点帮我提高。因为她我最后英语分数能穏定地在上游区间内而不出现大波动。我的高三,过得比之前任何一年都轻松快乐。我通过一个暑假的努力,我成功地实现了年级后三十名到前三十名的飞跃,并且越考越好。而我从不熬夜,周末不上课,也不去任何补习班,即使做些题,也是为了防止手生。结论: 高考成绩和你努力不努力做题无关,和你听不听老师话无关,更和你智商无关。即使上海最一流的师资,研究上海高考末必比你透。而普通水平的同学,緃然很努力,但他们的学习方法就是不适于提高的,因为会做的题做再多遍无法提高你的成绩,而不会的题你不知道怎么突破做再做也没用。只有仔细研究过原题,知道命题考师的思维,你才能考好试。我周围成绩很好的学生(可以说是上海最好的一批学生),他们未必像我这样研究过真题或有整理过一切可能出现的解题方法,但这个技能是在他们潜意识中的,他们潜意识里就是能看透命题考师在考什么自己下一步要去做什么。简单说,就是芸芸众生(属于普通意味上的好的学生,也就是211内的人)的战斗力仅仅表现在把自己的同考的考生当对手,做自己会做的题,而高于这个水平的选择放弃。他们认为,自己只要够努力,就能把分数提上去。是的,初期他们能把会做的题的正确率提高。而过了这一水平后,他们的上升空间很小,几乎没有。真正高水平的考生(T大P大水平的),把命题老师当对手。他们看到题就会把题肢解成一个个套路,程序化地把题解了。他们后期之所以还可以上升,是因为对自己不会做而不超纲的题感到兴奋,或对意外的出题套路感到激动,因为那是仅有的那几次他们被命题老师打败,而他们确信,收集完了这一圈,你命题老师再想用同样的方法战胜我毫无希望。就像有钱人会越来越有钱,后一类同学会把机械训练原地踏步的时间缩到最低,把更多的时间投到更高层次的思考上,会超前者更远,最后分数提不上去是因为高考总分只有这些,而前一层次的考生看到后者也可以不努力学习也天天在混,要么学样而毁了自己,要么只能抵毁说人家智商高所以是学霸。--更新:1. 看评论这么热情,给准备高考的同学安利一些对我提高甚大的书目,针对的是十多年前高考了,不一定现在还有用,慎用。《五年高考试题透视语文》02年老版:只推荐语文。 不知现在编得怎么样。这是一本神书,我觉得对于命题者思路的揣摩,这书做到了极致。这是我唯一找到的的跟你讲题是怎么命的书。可惜很多人只把它当习题做,没人看到作者的一番苦心。作者对高考题具有很强的审美品位,不但跟你讲这题的时代背景,考纲变化,更会和你分析题出得好不好,或者这题题干怎么改更好。对于大家欣赏考题很有帮助。这位编者的品位是和我相当的。看時有種腥腥相惜的感受。有读者认为我上面说我的站在命题人角度思考是给大家喂鸡汤,请你看了这书再说。2. 有外地读者觉得自己省高考录取率远低北上广所以我可以闲得那么轻松。我统一回覆如下: “我和你这么说,可能我政治不正确因为这有地图炮的问题。我在T大P大F大Z大见过有部分靠刷题来的外地学生,他们到大学也只会刷题,并且天天张口就是你那种言论“高考极不公平,你们市招的人多我们省招得人少”,但负责任和你讲,在大学里,上海北京等发达城市的学生不刷题也在高数英语大物这类常规科目上把他们虐成狗。T大P大自杀率极高,死的大多都是这批人,就是之前靠刷题发现自己可牛逼了在班里都数一数二,结果大学被教做人后连受挫折这样的心理承受能力都没有,就不提方法论了。 ”3. 评论中有同学认为听老师话很重要,我不否认,老师说的对的你的确要听。我高三的英语老师我就一直心存感激。但是,很多时候老师坑学生坑得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在坑,哪怕是一个地区最一流的师资。我举两个例子。我高一高二时为啥英语差成这样?当时我们学校,年青的教师都要参加课改,如电子备课之类。我的高一、高二的英语老师是个快退休的老太太,她连打字都不会,那教研组照顾她,就说你不用参加备课了,你就出每次年级测验的考题吧。这位老太太的教学理念是英语是靠背课文的,当然有她的道理,因为课文中确实会出现很多语法现象。所以她上课就爱抓学生背课文,不会背的晚上留下来反省。那出考题怎么来考验她的学生学得扎实呢?对啊,就把课文中的句子原封不动地拿出来,把重要的地方挖掉,改成选择题或填空题让学生来填。听话的好学生自然考得很高,因为他们会背,而像我这种不会背的,选择题看看选啥都能读通,填空题压根不知填什么,自然成绩不及格。但是问题来了:一,我自然不理解大部分的题出现的语法现象和单词用法,但那些考分高的就理解吗?我承认有一部分是学得扎实的,把题变一变他也能做,但不可否认很多同学背了压根没掌握其背后的道理。二,高考会这么出题么?显然不会。结果很明显了,按照上面的假设如果同拿一份高考规格的题给我们做,很多高分的同学都会变成低分的。而这位老师不管,而且她反正要退休了,也不带高三,才不管你们真懂还是假懂呢。所以她每次家长会都点名批评我不努力学习,连课文都不肯背。而那些努力的她认为取得了应有的成绩。但我很明白她把很多人都坑了,甚至连她自己都信了。我一上高三英语突飞猛进,和不再有这样坑爹的老师有莫大的关系。而大部分学生明显看不到这层次。第二个故事那是坑了更多的人。高一高二的理科(如物理和数学)考试,和高三的理科专科不是一个难度等级上的。尤其有些考试会被当作结业考(会考)。而结业考目的本来就是让你及格的。很多同学对自己自信而不思进取是在这时候。因为对于一份没法拉开层次的考题,很可能出现实力强的学生只考89分(因为太简单,没把这当回事)而按部就搬的“好学生”100考98的情况。而后者会错误地认为自己这科学得很好。但如果拿一份很难的题,可能前者依然能考90分以上(题目难,觉得刺激,重视了)而后者被吊打到30, 40分。这个坑爹的地方在于- 后者真以为自己物理或化学不错,加上这些坑爹的老师一忽悠(如选理科将来选择面广等),填了理科,而其实他们(或主要是她们)选文科优势更大。- 后者选了理科后,没有足够重视、努力,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好,荒费了一暑假,结果高三一开学真被吊打到30,40分。这部分同学大部分中,高三一年被毁了。因为他们发现自己明明之前很好,现在怎么就垫底了呢?而且为啥怎么努力也赶不上去呢?他们没有仔细想过之前的好成绩是怎么来的,被老师坑得自己都信了。我举的都是真实发生在我当年学校的事,那可是上海最顶级的高中。这些问题我高一高二早发现了,但当时发现的人真的是很稀少。
二流高中就更不用说了。坊间一直有“高三是拉开差距的一年”这样的传闻。但解释往往是有些同学高三拼命学习,和不努力的就能拉开差距。在我看错得太离谱了。真实的原因很好解释,高一高二考题大多是让用功学习的孩子就能轻易破解的,可以说难度系数是1。而很多这样的孩子面对难度系数是2的题就心有余力不足了,对于难度系数是3的压轴题压根连怎么入手都不懂。而高考题是需要选拔人才要有区分度的,三种题都会有。老师虽然口口声声说“高三拉差距你们要努力”,却一直拿着最渣的题哄着高一高二的学生,等于是把学生把火坑里坑。这些因为高一高二理科成绩看上去还不错而选理科的同学,从文理分科的那一瞬间,就走上了人生歧路,开始了hard模式的人生,真心和你努不努力沒关系。
扫描二维码下载读读日报
发现更多新奇领域在读读日报,还有上万个主编与日报。作者:edmond
来源:知乎
原文链接:/5Yl7SF
既不是天赋,也不是努力。真正决定性的因素是习惯。
我知道,很多人对学习的理解是这样的:
在他们看来,天天上课睡觉打游戏然后考前翻翻书最后九十多就是天赋高,认真听课挑灯夜战结果最多六七十就是天赋低。
在他们看来,面对同样的问题,一看秒懂就是天赋高,苦思冥想也一头雾水就是天赋低。
在他们看来,天赋完全是基因决定,生而有之,不可逾越,永久保留的。天赋低的人再怎么努力也无法弥补这种差距。天赋是勤奋的功率。
总而言之,很多人的学习观就是
成绩=天赋×努力;
天赋=成绩÷努力;
努力=成绩÷天赋,这套简单的公式。
这是一种非常肤浅的学习观。
首先亮明,这篇文章将要论证的观点是:
1. 天赋的差距是存在的,并且这种差距在学习中的作用也是存在的。
我没有完全否定天赋的重要性。
我没有完全否定天赋的重要性。
我没有完全否定天赋的重要性。
重要的话说三遍!
2. 但是,大多数人高估了这种纯天赋的作用的重要性。人们对学习现象下意识的肤浅认知,会导致我们把很多其实源于后天习惯,但比较隐蔽的因素归因于天赋。
我知道很多人会举出一堆自己身边的听说的天才例子来反驳,然后说“智商的差距是存在”的。请注意,我这里论证的不是“差距不存在”,而是“这个差距的重要性被高估了,其中被高估的部分多源于习惯的贡献”。
3. 如果我们把学习效率看成一个以天赋,努力,习惯,方法,环境等诸多因素为变量的多元函数,那么只取天赋与习惯两者的偏导数,它们的对比应该如下图所示:
(当然,许多能力即有天赋的贡献,也有习惯的贡献,比如体力。这只是一个粗略的示意图。)
我们对学习规律的洞察力越强,认知越深刻,就越能探明那些作用隐蔽的习惯来源,在我们的认知中天赋和习惯的分界线也就越靠左;
反之,你的认知越肤浅,能够解释的就越少,然后把那堆自己解释不了的因素笼统地归因为“天赋”,这条分界线也就越靠右,这无非是另一种神秘主义。甚至在这个问题的很多回答下,有人居然认为“能够努力也是一种天赋”,这种荒谬的论点,已经趋于反智了。
现在开始论证。
其实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所谓的“天赋”,其实应该叫“伪天赋”才对。那些让“学神”们用更少的付出得到更好的成绩的因素,可以归结为两类:学习习惯与思维习惯。
这两者的作用是如此广泛,如此隐蔽,以至于渗透到了学习的每一个细节中,体现出来就是一种“天赋”的错觉。
学习习惯有多重要?
一个学习习惯差的人可能在幼年缺乏管教,“放弃枯燥的事物而寻求娱乐”的经验更多,于是神经突触的建立让他习惯于从中获得快感,适应了高刺激的事物;
一个学习习惯好的人可能被教育得好一些,从小适应了枯燥的钢琴舞蹈书法绘画,于是追逐刺激的经验更少,适应了低刺激的事物,更习惯于在枯燥中坚持下去。并且随之而来的好成绩正向激励了这种亲和枯燥的习惯。
——于是,同样是刷书遇到枯燥的章节,前者在低刺激的环境中更倾向于走神,花了两小时在随时袭来的走神中走走停停勉强推完了这个坎;而后者更倾向于专注下去,二十分钟就能推完。并且两人的印象深度天差地别;同样是上课接受信息,刺激阈值更高的前者,在低刺激的信息流中更容易随时「滑落」至其记忆中高刺激的事物,比如走神想到昨天的游戏或和女神的约会;而阈值更低的后者,则更容易适应低刺激信息流,从而进入状态。
事后,很多人就会觉得这是天赋,是智商。
一个学习习惯差的人可能在早期生活在一个节奏缓慢的教育环境中,更多地体会了拖延学习来开小差的快感,于是神经突触的建立使其习惯于拖延;而习惯好的人可能相反,在每一次立即行动后获得了巨大的奖赏,于是这种正向刺激的积累使其养成了毫不拖延的习惯。
于是,同样是上课讲到稍微艰难的点,前者更倾向于打算拖到课后再消化,然后开起了小差,后者则更倾向于直接正面刚,当下解决问题。
结果前者不仅上课的时间完全浪费,课后还要以加倍的时间,以更低的效率消化,造成极其恐怖的时间亏损(其实这也是答主大学学习效率低的主因);而后者则能在一马平川的课后时间自由地平推进度刷熟练,由此多出三四倍的有效学习时间。
事后,很多人就会觉得这是天赋,是智商。
一个学习习惯差的人可能会在早期缺乏挑战困难的教育,于是更习惯于放弃;而学习习惯好的人则在一件件坚持后完成的难题中得到成就感,从而更习惯于坚持。
于是,同样是学习中遇到难题,前者可能畏难而放弃,认为没必要研究那么难的问题;而后者则会仔细钻研,然后干掉大BOSS,暴涨一波经验值,在滚雪球的挑战与成就感中达到越来越高的等级。
事后,很多人就会觉得这是天赋,是智商。
学习,本身就是一种积累的过程。很多人误以为学习这个动作只是在积累路程,大错特错。学习也能积累学习的速度——换言之,学习本身是自带微小的加速度的。
越学习,就越适应学习,越在“放纵/学习”的艰难抉择中选择后者,你对后者的突触建立就更强一分,下次选择坚持学习也就不那么痛苦一些。所以,我一向认为,那些说什么“能够努力也是一种天赋”的,不是思维过于简单,就是在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
当然,更不用说学习本身还能让你积累试错经验,改进学习方式了。
以上的论证,仅能证明“后天养成的学习习惯能为学习效率产生巨大贡献”,并不意味着“学习效率高的人一定拥有好的学习习惯”。
我知道很多人会举XXX天天上课吊儿郎当回宿舍就打游戏照样年级前十……等等的例子。所以,接下来就要说到另一种因素——思维习惯。这种因素更重要,也同时更隐蔽。
思维习惯有多重要?
我们在接受一个新的经验或新的理论时,对其的认知往往是依靠其与已知的经验或理论进行的比较与联系。
许多关于学习原理的书都会讲到这一点,并由此强调体系,比喻等等的重要性,但很多人并未真正理解这是怎么回事。
举个经验的例子,我们见到一个由几根木棍支撑的木板,会马上判定这是一张“桌子”,因为我们在后天见到所有具有类似特征的东西,都被我们分类为“桌子”了,于是这一类物品就和“桌子”这个词语联系在一起。即便我们没见过面前这种桌子,但凭借其与这一类事物极其相似的特征,我们可以轻松地对其进行模式识别,认为其也将和这个类别下所有的事物一样,被公认为具备“桌子”的分类。
再举理论的例子,概率论讲到大数定律的章节,一个听说过价格回归价值定律的人可能可以秒懂,一个听说过“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的人可能理解起来会更容易些;学习物理,听说过“强弩之末,不可穿鲁缟”的人,可能更容易理解匀减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做过智商测试题的人,往往可以瞬间理解三阶行列式的沙路计算法。
而对于这种思维习惯的获取,后天教育中一个作用相当大的途径就是阅读习惯的养成。
按照《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的分法,书籍的作用有两种,一是提供经验、二是教授理论。
比如一部小说,就是一系列经过高度整理,高度有序化的经验;一本科普杂志,除了经验之外还有一系列浅显通俗的理论。
一个热爱阅读小说新闻的孩子,在早期可能就通过阅读这种可以最快提升自己经验丰富度的途径,拥有了远超其他同龄人的早期经验积累,而人总有从已有经验归纳理论的倾向。
这个过程好比核裂变里中子的释放一样——物质体积越大,发生中子撞击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人的经验越丰富,平时突发灵感从经验归纳出理论/联系的可能性也就越大。面对新知识时也就更容易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一个热爱阅读科普杂志或者浅显理论的孩子,则更容易养成锻炼出自己接受外来理论与整理既有经验的习惯。同时一个个由以往经验整理出理论的成功案例很可能会在价值观上激励他们思考,并养成强烈的思考倾向。
你仔细观察那些学习效率高的人,很可能也会发现其小时候或多或少都有爱阅读的习惯。无论是何种阅读,都有产生精神愉悦的可能。而这种愉悦将成为宝贵的早期正向激励,使其爱上吸收外界经验/接受外界理论,或者开始看到一道难题就忍不住思考,忍不住推敲。
细分起来,他们可能也因此爱上数学/物理/天文/历史等等具体的领域。所谓兴趣,很大程度上也是后天的。而兴趣对一个人学习的作用,不言而喻。
然后,你可能会说,许多天才长于逻辑推理或数学计算这些比较先验的东西,这又如何解释?
这里引用@张英锋的答案智商高低是因为思维习惯不同造成的吗?- 张英锋的回答:
成年后的高斯说,在他学会说话之前就会计算了。这说明在高斯的幼年经常接触到各种数字,无意间让他很小的年龄就掌握了初等算术。有这样一个有数学应用背景的父亲就是拼爹,但高斯的父亲有个缺点就是目光短浅。
通过长期高强度的数学计算,高斯不仅计算能力极强,而且非常善于发明数学工具,来简化自己的计算过程。刚才说到高斯9岁时就掌握了等差数列的速算方法,他 在18岁时又发明了最小二乘法,极大简化了计算过程。后来,勒让德在54岁时也发明了最小二乘法,并早于高斯发表,获得了优先权,但这个工具高斯已经用了 十几年。 但是没有公开!
有人曾估算,如果高斯当时能及时发表他的研究成果,整个高等数学可以向前推进50年!但高斯是个完美主义者,他拒绝发布不完整和有瑕疵的作品。他的很多成果都来自内在视觉洞察力,是直觉形式的结论,虽然他自己长期使用,已被验证没有问题,但并没有经过逻辑严密的证明。而高斯跑的太快,完全不想停下来,把宝贵的时间消耗到琐碎无比的严密证明上。如果高等数学真的因此被推迟了50年,这可真是整个科学界不可估量的巨大损失!
我前面说道,数学家可以不借助纸笔来思考数学问题,这其实来源于他们高强度的数学计算,高斯是这方面的佼佼者。可能很多人会好奇,高斯的计算强度究竟有多大?我们以1818年高斯担任丹麦的测地工作为例,整个工作持续了8年,高斯白天测绘,晚上计算,他曾估计测绘所画的图就有100多万张。野外实测数据汇总后,全部计算工作由高斯负责,随便两个点都是用最小二乘法通过冗长的计算获得,一般需要一个计算能力中等的人计算2~3天才能算完,共有3000多个坐标点,总计算量需要这个人一天不休的计算10年!
也就是说,即使是逻辑推理与数学直觉这种东西,也是可以通过后天的思维训练锻炼的。
比如说,同样解决一道难题/理解一个难的概念,需要经过至少七层嵌套的逻辑。
于是一个经过高度逻辑训练的人,可能前三层逻辑早已烂熟于心,第四五层逻辑又在他以前做过的题目/看过的书中熟悉过,剩下的工作只不过是推出剩下的两层逻辑而已;
而一个没经过高度逻辑训练的人,可能只能熟悉前两层的逻辑,于是要解决这个问题,他可能就要占用极大的工作记忆空间,经历无数次试错,承受大量不熟悉逻辑的痛苦,才能HOLD住那高达五层的逻辑树。于是解不出来就是很正常的事了。
体现出来的现象,就是很多人做不出来题目,事后发现原因都是「想不到」。
我们每做一道题目,每理解一个概念,每尝试一次思考,就是在不断地熟悉其内容底下的一个个逻辑通路,对其的神经链接不断地变得畅通。
而对这种逻辑通路的熟悉,会迁移到我们未来遇到具有类似底层逻辑的问题中去,从而举一反三。换言之,做题好处的本质,就是熟悉逻辑范式,缩小推理的“可能性空间”,从而让自己的逻辑习惯能更好地拟合实际问题的路径。
然而,事后,仍然有很多人会觉得这是天赋,是智商。
当然,你的确可以举例来反驳我说某神思维习惯并不突出/某神阅读量其实稀少/某神拖延癌/某神天天追求刺激等等。但是,以上所列出的每一个具体习惯,都只是包括了习惯,天赋,努力,环境,经历,方法等诸多因素的因素集合之一,一个人可能只需要十中得五已经很了不起了,十中得七八的“天才”也会有二三短板。但总的来说,最根本性决定学习效率的,仍是后天习惯。
中心极限定理告诉我们,由大量独立因素影响的变量将近似服从高斯分布,学生的成绩也应如此(虽然这些因素并非绝对独立,但也可以近似为高斯分布)——无数的学生依据其从小到大的一个个习惯,积累下的一点点经验,纷繁复杂的成长环境,人尽不同的个人经历,高低不平的天赋和主观能动性,上上下下地分布在这个国家的每一个学生身上。
而那些排在前1%的学生,或是在天赋上突出,或是在习惯上突出,或是方法努力等突出,又或者平均而都不错。而在这个分布中最右端的那些人,往往在所有变量上都至少做到了“优秀”这个层次。
我知道,很多人会反驳说,到了最顶尖的水平,只能拼天赋。换句话说,就是流传得很广的所谓「努力决定下限,天赋决定上限」。
但是你要明白,在无数个变量产生的高斯分布中,越往极端靠近,短板效应就越严重。在最顶尖的位置,习惯,天赋,努力,方法等已经是缺一不可。此时所有的高权重因素基本都会成为必要条件,天赋在其间并无什么不同之处。
曾经认识一个高考省状元,她身上就集成了顶尖的天赋,强大的规划能力,最优秀的教育资源,从小刻苦的才艺训练,对特定学科的热爱,每天精确6小时整睡眠的作息等优秀的因素,才有了最顶尖的成绩。
所以说,所谓「天赋决定上限,努力决定下限」也是不准确的,所有的因素共同决定上下限。
天赋唯一的特殊性就是不可改变,但一来我们讨论的是“谁权重更高”而不是“谁更难改变”,二来以大多数人的习惯之差,习惯的上升空间不知有多大,让习惯产生边际效应递减是极为困难的事。
所以,智商带来的作用就不存在了吗?
前面大约提到,我们学习的途径本质上分两种,一是从外界表象获取新的经验,二是从既有的经验与理论中整理归纳出新的规律与理论,或者外界协助你完成这个过程。
(记得在知乎上看到过一张形象介绍DIKW体系的图,可惜找不到了,有谁记得吗?)
而我们最最普通的智商测试一般长这样:
也就是说,这些网上流传的智力测验,是在测试你从给定有限的经验中归纳出规律与理论的能力(所以智力测验声称跨文化,是因为其剥离了既有经验的因素),对应的是第二种。
这种能力的确重要,比如数学上有一个段子:
数学家能找到定理之间的相似之处; 优秀的数学家能看到证明之间的相似之处; 卓越的数学家能察觉到数学分支之间的相似之处; 最后,究级的数学家能俯瞰这些相似之处之间的相似之处。
这里主要涉及到的就是归纳能力的强弱。
另外更专业的测试,可以测出工作记忆,反应速度等等。
所以说,智商带来的能力差距是存在的。
但是,你的归纳能力再高,也抵不上爱阅读的孩子积累下可观的经验与理论存量;
但是,你的反应速度再快,也抵不上意志强的孩子听课从不走神的耐力;
但是,你的工作记忆再强,也抵不上家教好的孩子轻易专注两个小时的好习惯;
如果你告诉我一个清北的学霸在天赋,对学习的理解与勤奋度上甚至都不如一个普通一本的学渣,我一点也不会觉得意外。这两个人之间差距的最大原因在于他们从小受到的教育,环境带来的习惯。
这篇文章,不是来给你灌鸡汤的。我要告诉你的是:
学习习惯与思维习惯,是另一种形式的阶级固化。
无数的习惯,就像一道道坚固的高墙,在从小的钢琴绘画与电子游戏之间,在一本本数理启蒙文学名著与网络爽文无脑漫画之间,在巧妙的引导鼓励与粗暴的填鸭灌输之间,在科学的言传身教与无度的溺爱家暴之间,在周游世界博览群书和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之间,在从小热爱推理痴迷编程与热爱游戏痴迷逛街之间,在一贯的三好学生与起起落落的吊儿郎当之间,在竞赛班的灯火通明与普通班的嘻哈玩乐之间,悄然建立。
等你发觉这一切之时,高耸在普通人和学霸学神之间的,已是一道道无形而万难贯穿的壁垒,残酷地分隔出强弱有序,不可僭越。
很多天赋论者以为,我反对天赋决定论,就是在说“我只是不努力而已只要我努力就能超过他们”。
普通人和学神的差距有多大,这个壁垒就有多难击穿。击穿这个壁垒,是相当于玄幻小说中「逆天改命」这个级别的事情。
习惯的作用是如此的隐蔽,以至于弥散渗透在了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当中,控制着你绝大部分的学习行为,而又隐蔽得让不善思考的人不得不将其归因为“天赋”这个笼统的概念。许多人见到天才就吓得腿软,却看不到他们背后的环境与教育因素。事实上,习惯是可以被后天改变的,但它需要长久的时间与探索。
“天赋神话”是一种懦弱的逃避。与其留下那一点点可以改变的愿望,不如干脆断了念想来得舒服。
毕竟,最让人痛苦的,不是“我不行”,而是“我本可以”。
我相当反感当下流行的一种“鄙视链”的风气:我们不谈对学科的热爱,不谈对学习的坚持,却偏偏要攀比成绩除以努力的那个商数是高还是低,然后拿来排出一二三四,论出甲乙丙丁。
一个人好好学习而成绩一般,那便最该鄙视;若是成绩不错,那倒正常,位列次席;万一这个人成绩不错时还能天天打游戏,那就更要奉为至高无上的大神了。
这是一种何其病态的风气。
当然,学习效率还有另外的因素,例如学习环境:在一个进入冲刺状态的重点高中的晚自习课的学习效率,当然比离期末考还有大半个学期的大学日常要强得多。在一个好的环境中,许多习惯上的缺陷可以得到补偿。所以选择一个好的环境也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环境/出身能带来的巨大优势。
※ 延伸阅读
(本文为排名前1%的高中生是靠天赋还是靠努力? -edmond回答里的衍生回答第二篇,具体介绍了文中诸多习惯中的另一个。)
那些对自己特别狠的人,脑子里都是怎么想的?
一种能力的提升,有两种成功率最大的路径。
一曰「马太效应」,
二曰「久病成医」。
倘若你踏上了这两条路,却又进入了需要克服巨大阻力才能达到目标的境地,那么体现出来就是“对自己特别狠”的表象。而遇到这种状态,最后崩溃的往往是阻力本身,而不是你。
「马太效应」可以有多可怕?
看看那些从小优秀到大的人就知道了。
你可以回忆一下你最最擅长的一样东西是怎么来的。比如在我中学的时候,我最能拿来吹的,是我能快速而又一字不漏地背下整张元素周期表。
一开始的时候,我只是恰好在暑假提前拿到了下学期的化学课本,恰巧看到了书本后面的元素周期表,然后又恰巧地百度到了背诵前二十位的口诀,然后又恰巧没事干试了一下,然后背下来了前二十位。
从此,我拿到化学课本,就会忍不住把自己背下的范围扩展几位。
从20位到25位不难吧?从25位到29位不难吧?从60位到64位不难吧?从110位到114位不难吧?每背一次,就马上有一次满足感,背完全部114位,就又有一次更高的满足感。
114位毫无规律的怪字,你怕不怕?然而不好意思,我就是把它背了下来。
然后我每一次想到这就开心,开心完就忍不住把它再背一遍,背完之后又是一阵自我陶醉。
于是我越背越快,今天能背完整张表,明天就开始挑战30秒背完,后天就演变到了背完表正好跑完200米,大后天就变成100米。我体育中考的时候,就是脑内一边背元素周期表一边冲刺,来带快我身体的节奏的。
直到现在五六年过去,我仍然可以14秒内把这114个元素过一遍。而这一切,仅仅是初三前的暑假,觉得背几个怪字能装逼的自我陶醉而已。
可能很多人有这样的体验:你可能是小时候某个科目遇到了特别好的老师,或者偶尔完成了一次特别精心的作业,或者这科的某次测验突然拿了个第一,或者课上用别人想不到的方法做出了一道难题。
总之在短时间内,这个科目忽然成了你的骄傲。你想到这一科就开心,你做着这一科的作业就开心地意识到自己是这一科的学霸,然后这个最初的自豪,就成为燎原的星火,一发不可收拾。
你系里那个编程技术甩你十条街的geek,可能是始于六年级时写下第一句hello world的快感, 始于任意设定贪吃蛇规则的自豪。
你隔壁班那个痴迷数学得奖无数的天才,可能是始于八岁时想出难题妙解时父母的夸奖,始于做完第一本奥数题集带来的的成就感。
你同桌那个笔下生花量产范文的小作家,可能是始于一篇突发灵感而写就的佳作,始于写出优美句子时喷薄而出的陶醉。
这些最初的星火,或是出于天赋,或是出于运气,或是出于父母老师的引导——而由于这种初期轻微的优势,你的兴趣慢慢地扩大,快速地扩大。
终于,蝴蝶的翅膀制造出了飓风,四散的裂变中子燃遍了整块装药,指数爆发的力量横扫了你所有的懒惰和困难,这种早期优势的扩大,就制造出了人们惊叹的「天才」。
而这时神挡杀神的你,忽然碰上了更艰巨的目标,找到了更刺激的挑战,遇到了更困难的条件,于是你不得不废寝忘食,抛弃社交和恋爱,去投入那昏天黑地的苦战。于是就有了一个个「对自己狠」的人。
「久病成医」可以有多可怕?
我最崇拜的辩手中,有一位就是这么来的。他叫林正疆。
他高中时参加辩论社的原因是,想治好自己的口吃,所以参加的辩论,想锻炼自己。然后他从高中辩到了大学,辩到了国际大专辩论赛,至今几十年过后,他成了华语辩坛最顶尖的几位宗师之一。听他的辩风,铿锵有力,正气凛然。没有人能看得出来,他竟然是一个口吃过的人。
还有一个人和他特别像,是古希腊的雄辩家德摩斯梯尼。
同样是天生口吃,于是他训练的时候,含着石子在海边讲话,一边登山一边吟诗,
把自己关在家里练习演说,练了五十年,最后成了演说家。
我知道有人会说,这些故事都老掉牙啦,无非就是成功学的励志鸡汤而已。你想要说的,无非就是要坚持要努力要奋斗嘛。
错了。我要说的不是这个。
一般这种励志故事的模式总是这样的:一个人一开始特别废材,然后他又特别痛心于自己的废材,所以他化悲痛为动力,发奋图强,最后成为一代宗师。
所谓头悬梁锥刺股,所谓退婚流废材流,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都是这种模式。
很多人把这些故事用来给那些生活中一样废材的人一点安慰:你看,废材是可以成功的,正因为他废材才成功,废材才好咧。
但是,这些故事真正的底层逻辑是:如果你发自内心地头疼一件事够久,你就会对这件事渐渐地一发不可收拾,然后成功。
这就叫「久病成医」。
你天天头疼一件事情,你在任何时候都会把这件事视为正事,给它更高的优先级。
你发自内心地头疼怎样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你就会忍不住一天到晚踱来踱去地模拟演说,稍微有一点想法就忍不住琢磨怎样更有表现力地将其表达出来;
你发自内心地头疼怎样写好一篇文章,你就会忍不住地把几个字眼推敲半小时,一句话尝试十八种表述;
你发自内心地头疼怎样学习更有效率,你就会忍不住在任何学习的时候停下来反思,你会极度敏感地对每一个学习中的现象尝试给出解释。
于是,你遍历了几百类表达的逻辑模式,积累了几千次推敲文字的经验,留意了上万个生活现象中有意思的瞬间。
最害怕自己表达不清的人,最后反而成了表达得最清晰的人;最头疼自己文笔拙劣的人,最后反而成了文笔最好的人;最担心自己不懂某样事物的人,最后反而成了最懂某样事物的人。
我绝对不敢说我在这些领域特别厉害,但这三个头疼,我一直都有。这其实是一种痛并快乐着的感觉。
我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表述不清被人误会,于是我成了校辩论队的四辩;我最羞耻的事情就是文章无思想无逻辑,于是我在知乎上拿了十余万赞;我最渴望的事情就是搞明白学习的原理,于是这十几万赞都是这个话题来的。
但很多人不知道,我有时会和人一起散步的时候会忽然忍不住模拟一个意思的表述,在别人看来就是个口中念念有词的神经病;
我曾经为了写一篇知乎回答,废寝忘食了45天300多个小时,写不出来的时候恨不得砸了电脑;
我曾经为了研究学习方法,废掉了高二整整一年,然后才发觉空想是一条死路。直到现在,我仍然忍不住会做调查和总结,反思学习中的诸多现象。
是的,这些动机可能一开始很功利,我头疼表述一开始是希望自己能够出口成章,让妹子崇拜我;我头疼写文章是为了炫耀自己的文笔和思想,让妹子崇拜我;我研究学习是为了变成学霸,让妹子崇拜我。
然而最后真的有妹子看到我的文章欣赏我,听到我的谈吐喜欢我,对我每一篇写下自己思考的知乎回答点赞,最后和妹子在了一起之后,我却发现,这种“忍不住”,是停不下来的。
就像金蝉脱壳一样。
即使真正最初的动机连自己都忘了,仅仅保留下这个“忍不住”,就足够了。多少人科研的动力,是出于对当前问题可望不可即的不甘心;多少人跑步的爱好,一开始又是源于对自己肥胖的极度自卑。
而这时神挡杀神的你,又碰上了更艰巨的目标,找到了更刺激的挑战,遇到了更困难的条件,于是你不得不废寝忘食,抛弃社交和恋爱,去投入那昏天黑地的苦战。于是就有了一个个「对自己狠」的人。
这两条路的本质,在于能够产生一种「良性循环」。
因为某种强烈的动机,或是因为强烈的成就感,或是因为强烈的渴望,持续地作用在一件事上面,你就会“忍不住”做它。
然后你会发现,你的位置,早已不知比那些辛辛苦苦走走停停的普通人,领先了多少。
当然,领先导致马太效应,落后导致久病成医,并不是一个必然的事情。星星之火也可能熄灭在湿草里,裂变反应也可能因为达不到临界体积而无法进行。
这种反应,你所骄傲/头疼的事情越是那些可以随时随地投入时间,越是容易彻底地投入,能发生的概率就越大。比如思考辩论就比学英语好进入,因为前者更容易随时进入。
本身越是懒惰的人,这种反应的门槛就越高,越是勤奋的人,门槛就越低。比如我就是一个比较懒的人,所以我喜欢的那三样东西,都是能随时随地思考,而且思考的时候还能充分接触问题的。
我同样也头疼过英语,骄傲过数学物理,但这种反应,由于自己太懒,门槛过高,于是这种反应没有发生。所以一直特别佩服那些爱好数学英语的人——他们的勤奋也是能够让反应进行下去的重要原因。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美高中生篮球排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