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动物有什么

九江放飞16只国家“三有”保护动物珠颈斑鸠
17:32&&来源:中国广播网&&&&分享到:
&&& 央广网九江11月5日消息(徐红波 曾玉梅)11月5日下午,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林业执法工作人员将查获的16只国家“三有”保护动物(有益、有重要经济价值、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珠颈斑鸠在莲花镇东城村大山边放飞自然。
&&& 11月4日,九江市庐山区野保站联合区工商局、森林公安到十里转盘713菜场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检查中,执法人员发现一湖北黄梅县中年妇女在兜售斑鸠,经专业技术人员现场鉴定为珠颈斑鸠,为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共计16只。执法人员当即没收了实物和非法所得,并进行了处罚。次日,林业执法人员将该批查获的珠颈斑鸠在大山边放飞。
版权说明:&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
编辑:王一凡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庐山地区分布什么动物?爬行动物有哪些,
裁决小男a7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为促进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2005年8月中旬、2006年5月下旬~6月上旬、2006年7月下旬,前后3次对江西庐山自然保护区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表明:江西庐山自然保护区现已记录的爬行动物有42种,隶属3目9科,占江西省已记录80种爬行动物的52.50%,比庐山爬行动物原记录新增10种,其中32种属东洋界种类,10种属广布种、无古北界种类,42种爬行动物均属"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最后同江西省其它6个自然保护区的爬行动物进行了物种相似性系数比较和聚类分析,并提出了5条保护建议.
爬行动物有42种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发表时间:<font color=#ff-27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中华园林网
【中华园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华园林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华园林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华园林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华园林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华园林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华园林网联系。
相关信息:
无相关新闻
你可能对这些也感兴趣..
园林市场动态..
最新园林求购信息..
最新园林供应信息..
最新园林产品信息..您的位置: >
庐山自然风景区的保护现状与看法
庐山自然风景区的保护现状与看法
根据庐山目前的管理和保护现状,分析其优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和看法,促进庐山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和建设。
一. 庐山自然保护区概况
1.概况沿革
江西庐山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81年8月,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首批省级自然保护区, 地处中国江西省北部,九江市以南,北倚长江,东濒鄱阳湖,总面积30466公顷。为古老变质岩断块山,最高海拔1474米。主要保护对象为森林系统、文化遗产、冰川地貌和自然景观。区内属国家珍稀濒危的植物有香果树、连香树、木莲、鹅掌楸、金钱松、银杏、杜仲、银鹊树、紫茎、天目紫茎、天竺桂、庐山厚朴、庐山黄杨、鹿子百合等40余种。属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的有金钱豹、大鲵、小灵猫、蟒蛇、穿山甲、獐、麂、天鹅、白鹇、白鹤、白鹳、黑鹳、相思鸟、鸳鸯、锦鸡、角雉、草鸨、猫头鹰、棘胸蛙等。有冰斗、冰盆、幽谷,冰窖等古代冰川遗迹26处。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2.资源特色
庐山自然保护区资源丰富,气势雄伟,风景优美,古迹众多,交通方便,它是镶嵌在中华壮丽大地上的一棵光辉闪烁的明珠,被人们誉为是山水共美的天下,是鸟语花香的世界,是珍稀动物的乐园。这里,春天树绿花艳;盛夏湖山幽翠;金秋满山枫叶降红;隆冬雪降,玉树冰崖,这块瑰丽的宝石,就镶嵌在江西省北部的长江之边,鄱阳湖之滨。
区内地质结构复杂,是由于地壳强烈抬升和外力作用而逐渐形成的地垒式断块山。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96座,主峰汉阳峰1473.8米。在第四纪冰川和后期河流的侵蚀切割和堆积作用下,山势陡峭,岭谷相连,地形奇特,山间瀑布垂直落差大,给人以泉跳山涧、瀑布出云际之感。
本区具亚热带季风湿润区和山地气侯特征,雨量充沛,气候凉爽,空气湿度大,年降水量大余1400mm,年平均气温11.6~17.3℃,其年日照时数南坡为小时、北坡为小时,山上极端最高温度32℃,极端最低气温为-16.7℃,年日照1800小时,年有效活动积温&t&10℃为3295。2℃,相对湿度为80%,全年有雾日190.6天,使之常年云腾雾绕,体现了&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妙意所在。由于立体气候明显,这就呈现出&山脚盛夏山岭春,山麓艳秋山顶冰&的奇特景象。
本区自然植被基带具有向亚热带常绿阔叶和落叶阔叶混交林带过渡的特征,森林资源丰富,有林地面积26950hO,森林覆盖率达80.73%。蕴藏植物总数(包括引种)达3000余种。现已查明高等植物有2473种(包括变种、亚种种变型),而在庐山首次发现或以庐山(牯岭)命名的野生植物达80种。
庐山自然保护区在历史上动物资源也很丰富,现已查明脊椎动物有329种,有20种野生兽类属于&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有经济、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昆虫2500余种,在庐山首次发现或以庐山(牯岭)命名的昆虫有33种,其中经济昆虫和天敌昆虫有8目19科47种,昆虫学界专家学者把庐山当作采集昆虫模式标本产地之一。&水甘松香涧谷深,黄精枸杞生成林&。素称&寸步必有药&的庐山,山地药用植物资源也极为丰富。全区有药用植物500余种,其中,有名贵的天麻、竹节人参、杜仲等,还有许多如灵芝菌和食用菌等经济价值很高的真菌类。庐山保护区内物产丰富,其中最有名的&石鱼&、&石耳&、&石鸡&和云雾茶,博得了广大游客的好评。历史文化遗产遍布全区,鼎盛时期有寺庙380处,其中三大名寺(东林寺、西林寺、大林寺)和五大丛林(海会寺、秀峰寺、万杉寺、栖贤寺、归宗寺)为我国宗教事业繁荣和中外文化交流作出过贡献。白鹿书院和濂溪书院为我国古代文化发展和事业的兴旺以及文学研究均有突出的贡献。
庐山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对于保护庐山生物种源、风景资源、名胜古迹、文化遗产、冰川地貌和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它将一定能够在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建设成为储存物种的宝库、科学研究的基地、环境优美的乐园。
二.保护现状
无论是在海拔1474米的庐山之巅&&汉阳峰,还是在长江之滨的庐山脚下,一年四季都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们夏顶烈日,在酷热的骄阳下挥洒汗水、奉献青春;冬迎寒雪,在凛冽的寒风中巡护森林、坚守岗位。他们用自己的双脚,丈量庐山的山山水水,用自己单薄的身躯为庐山的动植物资源担负起&守护神&的重任,一家几代人先后工作在同一个单位、同一个岗位上。他们不求索取、默默奉献、勤勤恳恳地履行各自职责,为庐山动植物资源的有效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甘守寂寞,与云雾为伴,和鸟兽为邻。是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汗水浇灌了庐山的一草一木,是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心灵呵护着庐山的飞禽走兽,是他们的艰苦努力和辛勤付出使得庐山的森林覆盖率从建区前的40%发展到如今的83.1%。也正是他们的存在,才使得庐山群山叠翠、生机盎然、苍松翠柏、竹林绿海,有了&生态名山&的美誉。他们就是江西省庐山自然保护区的广大干部职工。
庐山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81年8月,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首批省级自然保护区之一。保护区属森林生态类型,主要保护对象是森林生态景观、野生动植物、自然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保护区资源丰富、风景优美、古迹众多,被人们誉为&山水共美的天下&、&鸟语花香的世界&、&珍稀动物的乐园&。这里,暖春树绿花艳,盛夏湖青幽翠,金秋满山红枫,隆冬皑皑白雪。然而,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近代的庐山生态曾遭受严重破坏。新中国成立时,庐山的森林覆盖率仅30%,物种锐减,匮乏,到处是荒山秃岭,一派颓废的景象。此后30年间情况逐渐好转,到1980年,庐山的森林覆盖率增长到42%,但形势仍不乐观。1981年庐山自然保护区设立后,庐山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保护区管理处几代干部职工艰辛努力的结果。
近年来,庐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领导深刻认识到庐山保护区作为江西省林业的一张&名片&,既是生态保护的&前沿阵地&,也是重要的宣传教育窗口,庐山自然保护区在宣传绿色发展、生态崛起方面可有很大的作为。还认识到保护区人员素质的高低和自然保护区的发展息息相关。于是,管理处领导要求保护区干部职工&争当自然保护的实践者,勇做江西林业的宣传员&,彻底改变过去林业职工&只会低头拉车、不会抬头看路&的旧思想、老观念。
在充分调研、反复探讨的基础上,庐山自然保护区明确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保护立区、科研强区&的发展思路。一方面,采取措施积极引进高校优秀毕业生,在单位内部不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和学习,通过设立小额科研基金激发职工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坚持项目、、管理、巡护&四结合&模式,加强保护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科研水平,使专业技术人才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锻炼成长。另一方面,基层保护站通过深入开展行政审批、项目监管、林业行政执法等工作,加大野外巡护力度和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力度,有效确保了庐山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安全不受破坏。
通过连续多年的奋斗和建设,庐山自然保护区逐步巩固了基层站所在全国保护区范围内的传统品牌优势,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展现出江西林业的良好风采。
三. 对庐山保护现状的看法
保护区历来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只有如此才能保障保护和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也是树立自我形象,突出保护区职能和地位的重要手段。尽管认识比较到位,但基于资金投入不足等多方面原因,从2003年开始,保护区才逐步进行了比较完
善的基础建设。目前,保护区管理处和基层站所已基本具备管理所需要的办公保护、科研、宣传教育、交通通讯、用房等设施,全处已有近5 000m2的办公及附属用房,拥有宣传巡护车8辆,管理处和各保护站均配置了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另分别在威家、通远、归宗三个资源管理站建立了有害生物检测中心,配备了显微镜等监测设备。这些设施的建成和配备为保护区工作的正常开展虽然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但还达不到工作效率高、工作质量好的目的。
截止目前为止,保护区在科学研究方面只限于单学科、低水平的研究,与有关院校亦合作开展了相关科研课题,取得了初步成果;历时5年完成的《江西省庐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综合科考集》在2010年获得江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但是由于历史、人力、物力等多方面的原因,在其它方面如自然保护、森林生态系统、植物群落、动植物与环境等领域的研究,也都停留在表层.高科技含量的课题乎近于空白,特别是在生物多样性及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利用、生态等资源开发方面急需进行目前。庐山自然保护区在资源监测方面只建有有害生物监测站、森 林防火监测中心等技术监测基础设施。在资源利用方面,庐山自然保护区只是凭借优越的自身条件,进行简单的、初浅的、不成规模和档次不高的简单利用,虽然每年接待的专家、教授、学生等各类人员数以千计,初步发挥着保护区
的多种功能,但其蕴藏着的科学研究、学术讨论、教学实习等多方面的作用和价值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四.提出的建议
1. 创建长效激励机制
根据庐山自然保护区的功能、保护对象、目标、性质、原则和方针,创立科学合理、严密可行的激励机制,完善&竞聘上岗&和&末位淘汰制&,采取岗位激励和奖励机制,打破&于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怪圈&,好有所奖、差有所罚,实现奖惩分明。营造出团结、紧张,先进带后进,后进赶先进的&比、学、赶、超&的良性氛围,灌输&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打造学习型单位和学习型党组织,使庐山自然保护区的整体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2. 加强人才建设
2l世纪最宝贵的资源就是人才,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是事业发展的基础,由于历史原因,在庐山自然保护区中工人所占比重较大,各级专业技术人员较少,尤其是缺乏高层次、复合型的科技领军人才。针对这种现状,今后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和更新,不断提高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坚持项目、技术、管理和巡护四结合模式,使专业技术人才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锻炼成长,培养和造就
一批实用型人才队伍。另外,通过引进、聘用和交流等方法招纳一部分急需的复合型人才,以弥补因&人才匮乏&而影响整体管理工作这一问题,进一步推动护区事业的快速、发展。
3. 加大科研力度,提高科技含量&
庐山乃国际名山、生态名山,所以庐山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好坏、科研力度强弱,直接事关这座国际名山、生态名山的保护传承和延续,所以一定要有全局观念。在现有基础上,制定发展目标,并以快速、高效的工作作风去积极实施,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此,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借助自己的资源优势,通过各种宣传手段,把保护区深厚的人文底蕴、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宣传出去,吸引科研院校的教授、专家,积极与他们促成课题研究意向,开展高水平、深层次的研究合作,争取快速度、高效率地研究出新的成果,并投放到实际生产当中,转化为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另外,利用这些科研成果有效地保护庐山生态资源,使其得到更为科学、有效地保护,形成研究与生产,推广与应用相结合的良性循环。
3.6适当开发生态旅游
以保护为根本、以合理利用、提高人们生态保护意识,推动社区经济发展为目的,坚持科学规划为基础,依法管理为保障的原则,实施社区共同管理保护联合发展,依靠独特的资源优势,创造宽松优化的内外投资环境,逐步建成布局合理、规范有序、管理高效、充满活力的生态旅游产业。最大限度的发挥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走出一条有保护区特色的森林与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旅游事业发展的道路。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保护区内独特的生态系统、不同自然地带的典型原始自然景观、丰富的人文景观、历史文化景观,以其独特性、珍
稀性、不可替代性和不可模仿性,使保护区成为中国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精品之一。
通过对保护区管理现状的详实调查、统计、分析和相应对策、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保护区在生态保护、科学研究、多种经营、实习和资源利用等多方面的性和基础性事业中将发挥极其重大的作用。成为集保护、拯救、科研、监测和宣教于一身,融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为一体的,中国一流的自然保护区。
参考文献: 1.《庐山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何万存,冯艳,凌文胜,吕博
2.《基于生态系统管理视角的庐山森林资源保护研究》
徐聪荣1,宗道生2,邵树立2(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湖南长沙.江西省庐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江西九江332900)
3. 《庐山地区野生观赏灌木资源现状与园林应用》张乐华,王江林,周赛霞,虞志军(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江西庐山332900)
4. 《庐山风景名胜区森林景观多样性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胡海辉1卓丽环1马靖林2(1,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5. 《庐山风景区生态旅游坝状分析及发展对策胡海辉王鹏谨张丽丽》(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保护动物我们能做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