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于叶酸具有靶向性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还有哪些

叶酸靶向的肿瘤治疗研究进展--《药物生物技术》2012年03期
叶酸靶向的肿瘤治疗研究进展
【摘要】:叶酸靶向的递药系统是一种新兴的治疗多种恶性肿瘤的方法。利用叶酸分子与肿瘤细胞表面叶酸受体的高亲和力,叶酸偶联的化合物能够将分子大小不同的复合物递送给病理细胞而不对正常组织造成伤害。目前,通过这种方法成功递送到叶酸受体高表达肿瘤细胞的复合物包括:蛋白毒素、化疗药物、免疫治疗剂、基因载体、反义寡核苷酸、小分子干扰RNA和纳米载体。该文综述了多种叶酸作为靶向配体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730.53【正文快照】:
叶酸是所有细胞增殖和维持正常功能所必需的维生素,哺乳动物的绝大部分细胞通过低亲和力的还原型叶酸载体和质子偶联的叶酸转运蛋白摄取叶酸满足对其的需求[1]。而叶酸偶联的缀合物并不能被这些载体和转运蛋白摄取,但是癌细胞、活性巨噬细胞和肾小管细胞表面表达的叶酸受体对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良珂;侯世祥;毛声俊;魏大鹏;宋相容;;[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1期
刘文胜,张志荣,黄园;[J];华西药学杂志;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万丹晶,钟高仁,徐培康,朱建华;[J];核技术;2004年04期
陆伟跃;;[J];生物物理学报;2009年S1期
傅刘鹏;徐俊;黄思超;邱胜红;蔡绍晖;;[J];山东医药;2010年07期
高晓宁,唐锁勤;[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5年05期
杨科亚;张友九;张奇;许玉杰;朱然;胡明江;王道锦;项光亚;范我;;[J];江苏医药;2007年10期
田慧;张奇;项光亚;;[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6年03期
张淑芳;汪森明;;[J];广东医学;2007年04期
郑洪民;;[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3期
谢俊玲;沈丹华;杜金荣;;[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8年04期
陈燕;陈鸿雁;;[J];肿瘤学杂志;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冯晨;唐锁勤;王建文;龙卉;高小宁;杨光;;[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儿科中青年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8年
杨科亚;张友九;章斌;王道锦;许玉杰;朱然;胡明江;范我;;[A];首届全国分子核医学暨分子影像学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2006年
袁正;刘士远;肖湘生;姜庆军;张薇;钟高仁;;[A];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八届全国心胸影像学术大会暨河南省第十二次放射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唐锁勤;冯晨;王建文;龙卉;高小宁;;[A];中国抗癌协会第七届全国小儿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康春生;李菲;张安玲;原续波;浦佩玉;王广秀;盛京;;[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钟丽云;廖问陶;蔡继业;;[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刘妍君;张志凌;魏钟鸣;王惟汉;庞代文;唐俊;赵勇;;[A];第三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赵义丽;柳森;李亚鹏;吴战宇;王书唯;房学旭;王静媛;;[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葛进 陈超;[N];科技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嘉林;[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4年
章维;[D];浙江大学;2008年
伍星;[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杨琰;[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刘敏;[D];复旦大学;2007年
吴丽芳;[D];复旦大学;2007年
彭吉林;[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刘小海;[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彤;[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张潍;[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韦炜;[D];复旦大学;2010年
黄瀚;[D];中南大学;2009年
袁正;[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杨科亚;[D];苏州大学;2006年
陈燕;[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徐莹;[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刁智娟;[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弟娟娟;[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肿瘤靶向性药物载体叶酸,叶酸靶向,靶向性治疗,靶向性细胞再生疗法,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肿瘤靶向治疗,肿瘤靶向治疗药物,肿瘤靶向药物,肿瘤 靶向,斯利安叶酸片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肿瘤靶向性药物载体叶酸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关于可用于细胞成像的叶酸修饰载有发光羟基磷灰石的聚合物纳米粒
下载积分:2000
内容提示:——关于可用于细胞成像的叶酸修饰载有发光羟基磷灰石的聚合物纳米粒,有关,修饰,细胞,羟基磷灰石的,细胞的,羟基磷灰石,纳米粒,纳米羟基磷灰石,聚合物,羟基磷灰石结构,羟基磷灰石价格,羟基磷灰石钙,羟基磷灰石层析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09:07:58|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关于可用于细胞成像的叶酸修饰载有发光羟基磷灰石
官方公共微信叶酸受体介导的小分子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 -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
叶酸受体介导的小分子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
【Author】
FU Li-qiang,DING Shi,YANG Yu-she(State Key Laboratory of Drug Research,Shanghai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Shanghai 201203,China)
【摘要】 靶向肿瘤细胞的药物研发近年来受到了极大的关注,除了阻断细胞信号通路的蛋白激酶抑制剂外,叶酸受体介导的药物释放也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注意。叶酸受体在大多数人体肿瘤细胞中高度表达,而在正常细胞中很少表达或不表达。叶酸可以通过叶酸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进入细胞,这为药物选择性释放提供了很好的途径。本文对近些年来基于叶酸受体介导的药物作用机制、设计策略,以及研发的叶酸-抗肿瘤药物缀合物进行综述,并介绍了该领域临床研究取得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 ;
【所属期刊栏目】
(2013年03期)
【DOI】10.ki.cn21-1313/r.
【分类号】R96
【被引频次】4
【下载频次】539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
浏览历史:
下载历史:上传用户:xjbyingzqh资料价格:5财富值&&『』文档下载 :『』&&『』所属分类:机构:东南大学医学院病理与病理生理学系,东南大学医学院,江苏省分子影像与功能影像重点实验室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分类号:R944文献出处:关 键 词 :&&&&权力声明:若本站收录的文献无意侵犯了您的著作版权,请点击。摘要:该文从体内外水平,探讨叶酸偶联磁性白蛋白纳米球对人鼻咽癌细胞KB的靶向效应。体外实验中,将叶酸靶向、非叶酸靶向和叶酸抑制组与人鼻咽癌细胞KB共孵育24h后,通过普鲁士蓝染色、7。0Tesla Micro一MR仪检测叶酸受体介导的靶向效应;体内试验中,首先建立裸鼠荷人鼻咽癌细胞KB皮下移植瘤动物模型,再通过MRI检测及病理组织学检查,评价叶酸偶联磁性白蛋白纳米球的靶向性。体外MRI成像显示叶酸靶向组与人鼻咽癌细胞KB共孵育后T2WI信号强度降低,普鲁士蓝染色则显示靶向组细胞内存在大量铁颗粒;在体MRI成像结果显示,注射材料后不同时间点叶酸靶向组的T2WI、T2WI强度有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病理学检查显示叶酸靶向组肿瘤组织内有较多蓝染的铁颗粒,而非靶向组和叶酸抑制组则未见铁颗粒的存在。体内外实验均表明叶酸偶联磁性白蛋白纳米球对人鼻咽癌细胞KB具有良好的靶向性。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folate conjugated magnetic albumin nanoparticles on the targeting effect of KB in huma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ell line. In vitro, folate targeted, non folate targeted and folic acid suppression group and huma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ell KB were incubated with 24h, through the blue stain, 7. 0Tesla micro Mr tester folate receptor media in vivo test, first of all to establish nude mice bearing huma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ell line KB subcutaneous transplanted tumor animal model, detectable by MRI and 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evaluation of folate conjugated albumin magnetic nanospheres target to. Folate targeted group and huma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ell line KB were incubated after T2WI signal intensity decreased, Prussian blue staining showed targeted groups of cells in the existence of a large number of iron particles in vitro MRI in vivo MRI imaging results are shown and material injection of folate targeted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to the group of T2WI, T2WI intensity ha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showed that the folate targeted to more blue iron particles within the group, the tumor tissue, and non target group and folic acid to inhibit group no iron particles exist. In vivo and in vitro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folate conjugated magnetic albumin nanoparticles have good targeting properties for huma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ell line KB.正文快照:引言近年来,磁共振靶向成像在肿瘤的诊断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叶酸受体(FR)在部分人体肿瘤如鼻咽癌、卵巢癌、乳腺癌、宫颈癌、胶质瘤、肺癌、结直肠癌和肾细胞癌等细胞表面都有过量表达,而在正常组织的表达又高度保守,因此利用FR进行肿瘤特异性显像和治疗受到广泛关注[1-4].分享到:相关文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分子靶向药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