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氯泄漏事故怎么办?撒石灰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可以用这个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
水处理使用石灰软化法的原理是什么?
& &石灰软化法对水处理设备处理广泛使用,可处理循环冷却水,井水处理,硬水等,下面介绍石灰软化法。& & 石灰软化处理是将石灰[Ca(OH)2 ]加入水中,与水中的硬度成分起反应,生成难溶的CaCO3,或其他难溶的碱性物质[如Mg(OH)2 ],使其沉淀析出,以达到软化的目的。软化反应过程如下所示:& & & & & & & & & & &Ca(OH)2 + CO2 ? CaCO3 ↓ + H2 O & & & & & & & & & &&Ca(OH)2 + Ca(HCO3)2&&? 2CaCO3 ↓ + 2H2 OCa(OH)2 + Mg(HCO3)2 &?& 2CaCO3 ↓ + MgCO3 + 2H2 OCa(OH)2 + MgCO3&&?& CaCO3 ↓ + Mg(OH)2 ↓&&&&熟石灰加入水中,首先与CO2起化学反应,然后再与Ca(HCO3)2以及Mg(HCO3)2 起反应。便是与Ca(OH)2 与Ca(HCO3)2和Ca(OH)2 与Mg(HCO3)2 的反应产物不同,由于MgCO3 的溶解度比CaCO3大得多,故要使Mg2+反应生成难溶的Mg(OH)2才会沉淀出来,所以石灰的消耗量也大,需增加一倍。&&&&当水中的碱度大于硬度时,此时水中含有钠盐碱度,例如NaHCO3,因此,通常采用石灰-石膏软化法,在进行软化的同时,还可以降低水的钠盐碱度,反应如下:&&&&&&&&&&&&&&&2NaHCO3 +CaSO4 + Ca(OH)2 =2CaCO3 ↓ + Na2 SO4 + 2H2 O& &&石灰软化处理后,残留暂硬可达到0.4~0.8mmol/L,残留碱度达0.8~1.2mmol/L,残留铁&0.1mg/L;可除COD25%,除硅酸盐30%~35%。&&&&虽然石灰软化除去硬度还不够彻底,操作条件也不大好,但由于石灰价格低廉,来源宽广,因此,常常被用于原水中碳酸盐硬度较高、非碳酸盐硬度较低,且又不要求深度软化的场所。
关注本网官方微信 随时阅权威资讯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化工仪器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化工仪器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1月20日上午,全市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发展动员会
近日,东曹(上海)生物科技在广州和苏州两地举办了2016色谱分离分析及层析纯化技术研讨会
日前,临近春节之际,由沅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主办的仪器沙龙盛会于1月7日在北京上地七
VOCs治理市场广阔,对于企业来说既是一个发展机遇也是挑战,这意味着在技术上提出更高更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生石灰的干燥原理是什么?
霸道ASau53
生石灰主要成分为CaO,遇水后会立即发生反应CaO+H2O=Ca(OH)2因此常用生石灰做干燥剂来吸收水分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日晚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导致35吨液氯大面积泄漏,造成28人死285人伤.氯气是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并能与碱反应.氯气被吸入人体后,会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事故发生后,附近居民被紧急疏散,戴防毒面具的消防人员不停地向空气中喷射水幕及碱溶液,及时有效地控制了氯气的扩散消防人员向空中喷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反应原理:Cl2+2NaOH=NaCl+NaClO+H2O).就此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信息请你写出氯气的两条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2)氯气向四周扩散,这一现象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3)消防人员所戴的防毒面具中的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氯气;
(4)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是:MnO2+4HClX+2H2O+Cl2↑,X的化学式为MnCl2;
(5)根据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泄漏出来的氯气的化学方程式(其中NaClO是次氯酸钠,C8O-&叫次氯酸根),试写出工业上以氯气和熟石灰为原料制取漂白粉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6)若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试计算吸收35吨氯气,理论上至少需要消耗10%的氢氧化钠溶液394.4t.(精确到0.1)
解:(1)氯气的颜色、状态、密度、水溶性等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2)氯气向四周扩散,这一现象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3)消防人员所戴的防毒面具中的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作用;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每个X中含有1个锰原子和2个氯原子,是MnCl2;
(5)熟石灰和氯气反应能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
(6)设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Cl2+2NaOH═NaCl+NaClO+H2O
∴x==39.44t;
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39.44t÷10%=394.4t.
故答案为:
(1)黄绿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2)在不断运动;
(3)吸附作用;
(4)MnCl2;
(5)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
(6)394.4
(1)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2)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
(3)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够吸附色素和异味;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判断物质的化学式;
(5)熟石灰和氯气反应能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
(6)根据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氯气的质量,列出比例式,就可计算出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然后根据“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即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液氯泄漏专项应急预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