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美国投资移民之后之后每年必须勒美国投资移民之后待多久

告诉你一个美国
&&&&&&&&&&&&&&&&
/ 告诉你一个美国 
  一旦“黑了”的人从原则上讲除非经由大赦、政治庇护等手段,基本上 已丧失了在美国境内经由合法途径调整身份的权利。也正因此,唯持全日制 的学生身份及挣足够的钱来维持生活、交纳学费两项压力,对于初进美国社 会语言不流利、风俗不熟悉、身上又没有钱的大陆学生来讲,负担沉重。在 这种情况下,挣钱交学费及维持生活成为不少人每天生活的重心,真实的学 业成败反到成为其次了。  近年来,美国的经济普遍低迷,各类学校都面临招生不足的危机,按道 理,外国学生在美就读,学校方面有向移民局知会学生动态的义务,但不少 非正规院校为吸引生源增加收入,往往对学生经常旷课甚至整个学期都难见 到人影的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这样一来,无疑“救”了不少穷苦的学生。 六十年代赴美的台湾留学生中曾一度十分流行到美国要达到“三 P”的口号。此“三 P”也就是博士学位(PH,D)、绿卡(P.K)和房子(PROPERTY)。 这种口号出现时台湾经济还没有起飞,不少台湾留学生和今天的大陆留学生 一样赤手空拳地到美国。据早年间的台湾留学生总结说,当年,他们中的大 部分人经历了“寻梦期”和。“圆梦期”两个十分漫长的阶段,生活才慢慢 步入坦途在经历头一个“期”时,当事人一般处在于学校就读阶段,生活上 完全谈不上享受,每天忙碌学业。这个过程一般需要三到四年的时间;而第 二个“期”则是就业、升迁、安家置产、生儿育女的阶段,这个时段中的机 遇往往因人而异各不相问,但大都也要花上五至八年的时间才能彻底安顿下 来。所以,早年的台湾留学生从踏出国门的第一天起一般要持续挣扎到八年 以后才可能完全实现自己出国前的理想。而十多年后,大陆留学生在美国的奋斗状况与当年台湾的这一代留学生竟有许多相似之处。 近十年来的台海两岸的学生在美的生活档次开始拉开。台湾民众的经济水准开始飞速起飞,民众腰间渐凸,不少富家子弟来美留学,常常是人还没去学校报到就开始四处选购房子和车子,一派繁忙。 相比之下大陆留学生中在国内即有暴发机运的人凤毛鳞角,又缺乏真正的经济后盾,所以来美后,呈现出的往往是另外一派繁忙的气象。  按美国方面的要求,每一位没有奖学金来源的留美国际学生必须具有经 济担保人提供的经济担保,保证支付留学人员在美期间的一切费用。但无论 是担保人、被担保人,还是美国驻外使领馆专事发放签证的工作人员,人人 对这种“担保”的意义心知肚明。担保人的义务其实是帮朋友个忙,填个“介 绍信”给核发签证的人过个目。被担保人也深知担保人只要出了担保信就是 帮了天大的忙,因为美国人一向忌讳自己的薪水、财务资料被公开。  纽约国际教育研究所的资料显示,在美就学的外国学生中有 75%的人是 靠自己的力量解决在美学习的一切费用的,并未依靠美方乃至外界的经济资 助。而中国学生中,这项数字据信高达 98%。  但在美国的几年中,不断地也闻听也有中国学生来到美国后了解了美国 真实的生活情状的艰辛之后,返过头来觉得担保人是唯一可供使用的经济工 具,便要求担保人“信守诺言”,为其支付学杂费用,为此甚至不惜闹上法 庭,一副翻脸不认人的架势。  1962 年出生的蔡憬 15 岁时考入东北师范大学,她于 1985 年来到美国主 修“英语为第二语言”教育专业,两年后获得纽约市立大学亨特学院硕士学  位。和几乎所有的大陆留学生一样,蔡憬在求学期间被生活的重担折腾得“水 深火热”。她曾最多同时兼做过四份工作,她做过餐馆的收银员、女侍、代 课教师等等可以找到的各种工作。  生得玲珑有致的蔡憬说她在纽约留学这几年见过的事情,是她过去多少 年梦都梦不到的。她见过餐馆中的客人为争夺舞女吃着吃着饭一言不和举枪 就射,子弹猛射在墙壁上镶嵌的巨大玻璃镜上,镜面砰然炸开,向四下里喷 溅,满店堂的人吓得没有人敢出一声,生怕自己成为第二个靶子。  她也见过“黑手党”大佬,这个大佬曾当着她的面吓退过餐馆外收垃圾 工人。这位工人自恃长着一张意大利人脸,自称也是”黑手党”的要员,隔 三岔五地威胁蔡憬的老板要求涨高垃圾收取费。该老板眼见钱去得太没道 理,就咬牙托人辗转请到这个被“公认”是黑手党的大佬。  “那天,”蔡憬说:“那个大佬来到店里的时候手里拿着一根红玫瑰花。 他微微笑着把花放在我的面前,说这是送给你的。”蔡憬说,如果不是老板 事前向她交过底,她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这位相貌堂皇、穿着一身高级西装 的绅士会是黑手党。  “他跟每天上下班时间走在曼哈顿华尔街上的高级美国白领一模一样。 他没有声音地走到我旁边的桌子坐下,细细地品着一杯啤酒,等待着垃圾工 人的出现。那个垃圾工人是我的老板约来的,本来说是要给他涨价的垃圾费 的。”蔡憬讲这些话的时候脸色平静,一副被磨炼得烈火金钢的样子。“垃 圾工人当天是准时来的,他一进门就怔在门边了。那个己坐定的大佬回头向 他看过来,他们的目光接触得相当奇怪,我根本不知道他们是不是认识。然 后垃圾工人就扭头走了。”“大佬紧接着就付了那杯啤酒钱,留下非常好的小费,对我说:我得走了,谢谢你的服务,祝你好运。他然后就走了。” 多年以来,这些故事伴着她走过了漫长的留学生涯,蔡憬在和我说起这些时已在纽约杜鲁大学找到教职任教,不久被提升为专业培训学院主任,再不久又被任命为该校专业培训学院副院长,下辖上千位各族裔师生,走在校 区内,一派颐指气使。值得欣慰的是,随着在美国的华人留学生人数的增多,目前在美国的大部分学校中都成立有中国学生的联谊组织。其实,早在几十年前台湾留学生 来到美国时这种中国学生组织就已十分发达。不少当年的学子多年后记述自 己的留美生涯时,都对这类组织曾给予自己在异乡留学时心灵上的排解,赞 叹有加。尤其是地广人稀地区学校内的这种组织长年以来承担了对中国同学 送旧迎新的工作,并定期举行多种形势的联谊活动,为在美国没什么钱没什 么娱乐又没什么去处的华人学生补充了不少欢乐。  我在美国的几年中曾参加过无数次这类形式纯朴的学生联谊活动,这种 活动有时是去校园或野外烤肉聚餐,有时是在校内举行各种球类比赛,也有 时是为拿到学位的人儿吃一回庆祝饭,无数次下来深深觉得在美国这块人欲 横流的土地上,只有这种联谊活动才是为中国学生心灵及财政的“恰到好 处”,才是净土。  发展至今,在美国高等院校中的华人学生联谊组织已经成为台海两岸政 府的重要关注点。在一些华人学生成份多样的学校内甚至于还成立有两个倾 向不同的学生联谊组织,组织内争权夺利的现象也开始出现。这种现象的产 生也说明在美国的不少留学生组织己从以往自发式的单纯联谊团伙改力正式  的一个实休。但在觉得这种形象转变可喜可贺的同时,又觉得加进了政治色 彩之后的中国同学联谊会多少变得不伦不类起来。  在留学生涯中,无数中国人采取的是边学边寻找机会的“留学办法”, 也有太多的人走的干脆就是弃学从商的道路。  龙虾是美国高档水产中的一大项分支。纽约地区的龙虾打捞生意几乎被 意大利人所垄断,二十几个位于长岛的捕捞公司清一色全是意大利人。但这 种格局偏让一位人称“中国皮特”的中国人进入其中搀了“沙子”。此“皮特”真名叫王增欢,自 1992 年开始,人称“龙虾王”。 王增欢身高一米九几,秦皇岛人,他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后成为该系研究生,并曾是师大篮球校队的主力。他于 1988 年 3 月 5 日赴美留学 时,是一个极普通的中国留学生,来美学习未几,他弃学不上了。  他从不隐瞒自己从“王增欢”到“龙虾王”的发迹史,他的这段真实的 发迹史说出来像个杜撰故事。  王增欢刚到美国不久曾找到一份在海产店做伙计的工作,每天挣最基本 的时薪。由于工作勤恳,他被前往该店送龙虾海产的意大利人荷曼看中,以 每天 75 美金的工薪聘入自己的生意中工作。  荷曼 68 岁,有自己的一片捕龙虾的私人专属捕捞场,一辈子因为捕龙虾 在长岛置有相当数量的不动产。王增欢加入工作后每日凌晨五点出工,直干 到中午,下午还要负责向各餐厅或海产市场送货。为更多地赚钱,他每天晚 上还要兼做一份餐馆工,直至深夜十一点。在那段时间里,王增欢除了挣下 有限的一些辛苦钱之外,并用勤奋肯于为自己奠定了未来。1992 年 4 月,荷曼突然失踪了。  事发当时,荷曼的捕虾船停在海上,船里船外遍寻不到人影抑或尸体。 一段时间之后,当“遗孀”当得懵懵懂懂的荷曼夫人把荷曼的三条捕虾 船之一划归王增欢使用。早用勤奋全盘赢得荷曼一家人好感的王增欢此时得 到了回报,他使用荷曼价值 16 万美元的打捞船每月只象征性地交一些利息钱和海税,开始了为自己打捞龙虾的生涯。自此开始,王增欢开始了自己人生的另一段路程。 为了打开自己所捕龙虾的销售网,他除了掌握住荷曼的一些外裔客户及水产市场,并进入华人社区编织销售网。他说,他的推销法宝是向客户讲这样一句话:“我给你的龙虾价钱永远比别人给你的低一块钱。” 他自己捕自己售,不经中间商过手抬高价格,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己将长岛的 48 家及皇后区大部分华人经营的餐馆、海产市场的龙虾供货划归名下。  捕龙虾的旺季在每年的 4 月之后的九个月内,王增欢在这段旺季中,每 天平均的捕捞总数在一千磅左右,最好时能达到一千五百磅。龙虾在纽约地 区餐馆的批发价按重量在三元到四元八之间浮动。王增欢像当年的荷曼一样 雇请了两位美国人工作,开给他们与自己当年同样的日薪,他自己担任送货。 他说,他每天生意的全部开销在五百元之下。问到他的准确收入时,王增欢微笑不语,只说:“你还算不出来吗?” 他说他已经不想再去读书了。他后来娶妻生子,养活一家人,他每天给老婆的零花钱是一百美元。 从古到今,中国人是世界上公认承受历炼最多的民族之一。但中国人没有哪一次的折磨比这一次移民美国来得更自愿和争先恐后,不少中国人在乡土和异域间找到的是一条从山丘走向山峰之路,而另一部分人则完全不是。 回头再看,这一段路基本上是一些悲惨和一个未知数的惊险组合。9.美国高等教育制度现况
认真而言,在中国,与五十年代盛行的留学苏联相似,进入八十年代之后,中国大 陆的向学之风开始流向欧美。而在欧美之间,美国由于移民条例相对宽松、社会相对开朗, 更为“学心所向”。
更由于这次新的流动还直露地夹杂着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内涵,因此,迅速成为一场 轰轰烈烈、以“学”为借口的潮流。
这场运动在实际意义上是一场新时期的大型迁徙运动。在自八十年代之后及至过往 的十多年中,中国的大城市中,可以说有超过 80%的家庭直接或间接地与“留美”这一风 行一时的重要时尚有所牵连。亲朋好友乃至邻里街坊中先一步得以“迁徙”的人,为身后 留下无穷无尽的艳羡和担忧。
那时候,不少年在二十至四十正日正方中的人,更将此视为自身生命中的一个新的 始发点。
毕业于北京大学、早年赴美攻读比较文学的查建英在八十年代中期曾发表过一篇名 为《到美国去,到美国去》的留学生小说,这种躁动的题目首先就给人以一种无限贴近当 年民间这种疯狂先兆。而且,查建英由于对这种躁动把握贴切,更成为中国留学生文学的 始作俩者之一。
如今,当中国各方佳境渐开,重看这种躁动时虽已是别样滋味,但在当时,这种躁 动给无数中国人带来的另一层意义上的展望,无从更改。  美国的高等教育一向令世界关注,“到美国留学”这一念头不仅只是一 些中国人的专好,而且也是为世界崇尚的一项举措。资料指出,在美求学的 外国留学生占外国学生前往世界各国留学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据国际教育协会 1993 年 12 月发表的统计数字显示, 学年度间在美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国际学生人数达四十三万八千六百一十八人,比前 一学年的四十一万九千五百八十五人增加了 4.5%。而在众多留美的国际学生中,亚洲学生的数量在近年来占有绝对的优势。  统计显示,在
学年度中,国际学生中亚洲学生人数为二十六 万零六百七十人,占国际学生总人数的 60%。从单项统计来看,学生人数排 名在前十名的国家中,亚洲占了九位。其中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总数为四万 五千一百三十人,比上一学年增加了 4.1%;日本学生总数为四万两千八百 四十人,增加了 5.3%;台湾学生总人数为三万七千四百三十人,增加幅度力 5.3%;印度学生总数为三万五千九百五十入,增加幅度为 10.5%;韩国 学生总数为两万八千五百二十人,增加幅度为 10.9%。在研究所攻读研究生的国际学者中,有 67%的人来自亚洲,其中 43.4%的人来自东亚。 在所有学科中,企业管理专业一直是外籍学生的最爱,注册的外籍学生人数共达八万八千一百二十人,占国际学生总数的 20,l%,此是企业管理 专业接连第四年在同类评审中在就读国际学生数量上领先。在这项评审中, 工程专业居第二位,注册的外籍学生数量为七万七千两百八十人,占国际学 生总数的 17.6%。工程科系此次已是接连第三十五年在受外籍学生喜爱的排 名榜上名列前茅。中国学生对工程专业的情有独钟在国内时就有所充分体现,在美国,这种现象更施愈演愈烈。记得 1991 年采访纽约市立大学城市学院的毕业典礼 时,工程专业的学生队伍中中国面孔不出所料地一大把,我甚至在毕业生排 队进入毕业典礼场地的队里行间发现了一个朋友的两个孩子。据一些参加过 子女毕业典礼的有心家长感慨说,每次在美国参加毕业典礼时都可以看到一 个十分明显的现象,那就是在工程一类属于“社会操作”的专业广受亚洲人 青睐的同时,聪明的美国白人子弟们却纷纷就读于法律等“社会统治”类专 业。在这种“社会统治”类科系内,“国际的影于”少而又少,至于中国面 孔则更是凤毛鳞角。家长们感叹说,不知这是否是小事胡涂、大事精明的美 国人所具备的美国式细心的具体体现。  在 1994 年对美国学生进行的统计发现,美国学生中对商业感兴趣的人已 经连续第六年下降,成为目前的 16.1%,而对工程有兴趣的人更下降到 8.7%,计划在未来攻读医疗及卫生的人数则连续六年增加,达到目前的 15.8%。  目前,美国共有三千六百零一所公、私立大学乃至学院,其中私立大学 占了相当的比重,为二千零三所,公立学校则为一千五百九十八所。但在这 三千多所学校中,只有一千三百七十一所学府被美国教育委员会 (AMFRICANCOUNCILONEDUCATION)的评鉴机构认可。 美国的高等教育基本上是由社区学院、正规大学及研究生院组成。其中的社区学院在中国虽可以说是个新概念,但其在美国社会中的普及程度却达到了任何正规大学所个能及的地步。 美国的社区大学为公立机构,学生就读的时间往往只有两年到三年的时间,但学过的专业课程被正规大学承认,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美国正规大学的三年级就读。全美目前共有两千多所社区学院,学生来源往往就取材 于学校附近的居民。在美国,有不少老年人在退休后纷纷重去上学,去的往 往就是这种收费低廉,对学生要求不是那么严格的社区大学。美国正规的大学平均而言,私立大学的水准相对为高。美国著名的老牌名校基本上全是私立大学。但是近年来,一些优秀的公立学校也开始跟进, 不但对名牌私立大学的教授展开猛烈的挖角行动,更在自己的科研成果、教 学质量及学生就业情况方面超过了名校。比如加州大学的伯克利分校、德克 萨斯州的奥斯汀分校就是公立学校中出现的咄咄逼人者。和绝大多数中国人一样,美国人也是十分崇拜名校的,这种现象在人事任用上也相当明显,在同一个机构中也常常会有校友间相互特别提携的现象 发生。  美国每年都会对境内高等学府进行评鉴,并公布结果,以示众生。据《美 国新闻与世界导报》(U.S.NEWS&WORLDREPORT)1993 年公布的评鉴结果, 根据学术声望、入学难度、教授阵容、财源、学生毕业率以及校友满意程度 等因素排名,在中国素享盛名的哈佛大学连续四年名列榜首。此次是该报连 续第七年对全美一千三百七十一所大学所做的评估,被认为是美国颇具权威 的一项评估。  这项排行榜根据“卡内基基金会教学促进协会”的分类方法,把学校分 为全国性大学、全国文理学院、地区性大学和专业大学几种。1993 年 10 月份公布的这项排名榜显示,美国最好的全国大学依次为: 哈佛大学(HARVARDUNIVFRSITY)(位于麻州) 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UNIVERSITY)(位于新洋西州)耶鲁大学(YALEUNIVERSITY)(位于康州) 麻省理工学院(MASS.INST.OFTECH)(位于麻州) 加州理工学院(CALIF.INST.OFTECH.)(位于加州) 史坦福大学(STANFORDUNIVERSITY)(位于加州) 杜克大学(DUKEUNIVERSITY)(位于北卡州) 达特毛斯学院(DARTMOUTHCOLLEGE)(位于新罕布什尔州) 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OFCHICAGO)(位于依利诺州〕康耐尔大学(CORNELLUNIVERSITY)(位于纽约州)。在 1993 年的排名中,位于前 11 至 25 名的大学分别为: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UNIVERSITY )、布朗大学 ( BROWNUNIVERSITY)、西北大学 (NORTHWESTERNUNIVERSITY)、莱斯大学(RICFUNIVERSITY)、约翰霍普金斯 大 学 ( JOHNSHOPKINSUNIVERSITY ) 、 宾 , 州 大 学(UNVERSITYOFPENNSYLVANIA)、乔治城大学(GEORGETOWNUNIVERSITY)、华盛 顿 大 学 ( WASHINGTONUNIVERSITY ) 、 柏 克 利 加 州 大 学( UNIVERSITYOFCAIJFORNIAATBERKELEY ) 、 范 德 毕 特 大 学(VANDERBILTUNIVERSITY)、维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OFVIRGINIA)、洛 杉矶加州大学 ( UNIVERSITYOFFCAIJFORNIAATL.A. )、密西很大学 (UNIVERSITYOFMICNIGAN)、卡内基美龙大学(CARNEGIEMELLONUNIVERSITY)、艾莫瑞大学(EMORYUNIVERSITY)和圣母大学(UNIVERSITYOFNOTREDAME)。在 1993 年的排名中,最好的文理学院为位于麻州的安赫斯特学院(AMHEERSTCOLLEGE),最好的艺术类专科大学为位于纽约市的荣莉亚学院(JUILLIARDSCHOOL)。 受美国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在九十年代,美国高等院校和社会中的几乎每一行业一样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根据1994年对美国427所大学中的二十二万七百五十七名新入学学生的 调查发现,有 32%的新生表示,他们选择学校的首要标准是学费的问题。事实上,美国高等教育的费用的确正在走向一个反常的膨胀阶段,这个阶段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反而愈演愈烈。教育界人士不无忧虑地表示,这种 膨胀如不加以引导及控制,将可能是导致美国高等教育走向没落的一个诱 因。但回头看看这个膨胀过程,校方与学生各自怀有一肚子辛苦帐。  一般来讲,美国公立高校的学费相对便宜,私立学校收费则贵些。对于 待美国绿卡或美国公民学生,公立学校在学费上甚至还减免相当比例的学 费,但私立学校则对此一视同仁。美国社会讲求竞争,在办校方面也多有体 现,从而也出现了院校品质及收费标准鱼龙混杂的局面。在学费收取上美国 各院校间往往并无一定之规,一个学分的收费最低的可以仅是几十块钱,而 一些长春藤名校每学分收费则可高达数百元之谱。美国一般的正规大学每学 分收费在二、三百元左右,在大学中研究院就读的研究生大致要修满五、六 十个学分才能毕业,本科生要修的学分则更多,通常是上百个。因此,在美 国读大学本科,在金钱及精力上都是件十分吃力的事。  非但如此,美国的高等教育费用仍在以日新月异的面貌凶猛出击,让人 防下胜防。近几年来,美国高等院校的学费成倍地猛涨,名牌大学的收费更 达到一般人连看都不敢合的地步,民间一派叫苦不迭。以纽约的学校而言, 近几年来单纯因为学费高涨而引起的学潮频频发生,学生人数多到几成全美  之最的纽约市立大学。自九十年代开始由于学费涨价问题饱受学生示威之 苦。闹到厉害时,愤怒的学生们还曾攻占教学楼、封问教室,满身满脸的不 可调和、势不两立,有关的新闻持续成为美国主流报纸的重要话题。从数字上来看,自 1980 年起至 1990 年止,美国高等教育费用上涨了 126%。而在此同期,美国民间的个人可用所得只增加了 63%,仅为教育费用涨 幅的一半。同样是在这十年之中,不少优秀学生赖以补贴教育费用的联邦奖 助学金总额只增加了 47%,形势比人强造成的结果是:美国国内的学生更多 地使用学生贷款。目前的美国学生中有 44%的入是靠这类贷款或奖学金来补 贴学费的,全美 1992 年的学生贷款总额超过了一百六十个亿。相比之下,财 政上无以为继的外籍学生的情形则雪上加霜更加不堪一提。  进入 1993 年,美国大学的学费上涨数字更令人不忍卒睹。据非盈利组织 “美国大学委员会”统计指出:自 1992 年秋季到 1993 年秋季,美国四年制 私立大学的平均学杂费在原有的基础上又上涨了 6%,达到一万一千零二十 五元,加上食宿费用,总额共达一万五千八百一十八元。而公立学校继过去 两年已经进行了的两位数涨幅之后,1993 年又上涨了 8%,达到两千五百二 十七元。加上食宿费用,共达六千两百零七元。而 1992 年秋季到 93 年秋季 的通货膨胀率为 2.86%,相比之下,美国的教育费用的攀升数字,真正到了 “学费猛于虎”的地步。往高昂的学费压力之下,来自大陆的留学生中,能进入美国名校就读的基本上都是国家派出的公费学生。少数就读名校的自费生几年勤工俭学的生 涯过下来,被各种重担压迫的脱胎换骨,变得瘦骨嶙峋、一派苍老。纽约相当著名的高等学府纽约大学(NYU)近几年来一直在学费问题上位尊为全美前茅,它旗下声名远播的世界一流电影学院曾培养了大名鼎鼎的奥 利佛·史东、伍迪,艾伦乃至台湾名片《喜宴》的导演李安等人。尽管进入 该系就读的人中毕业之后有做人导演的,也不乏找不到工作的人,但该专业 硕士学位学费之高一向是一般人不敢企望的,几乎是全美最贵的学科。到了 1993 年,纽约大学电影制作系五年研究院学习的纯学费已高达 6万元之巨,而此“纯学费”仍未包括学习中心付款项的大头“制作费”。在 就读该系研究院时第一年要完成三部短片拍摄;第二年要完成一部;第四年 还要完成毕业影片的拍摄,一般一部实习片子的制作费用往往要耗掉七、八 千到数万美元不等。几年下来,学习中有关的制作费可高达十万元。而且由 于学科特点,强调团队作业的学生几乎不可能打工,如此,再加上学生的往 宿、膳食等开支,学生们学成毕业后每人身后累积的一定都是将近 20 万的教 育投资。  自 1987 年始至少截至 1993 年,台湾学生李良山是此一专业研究生院数 年来唯一一位经由正式考试遴选入学的华人学生。李的父亲是在洛杉矶开香 菇制造厂的一介老板,多少年来李良山在财政上一直是十足的“伸手派”。 即使教育投资如此骇人听闻,在问及行将毕业的李良山有关毕业后的工作前 景时,他仍苦笑着表示“还看不到未来”。  而在美国的华人家长偏偏是以望子成龙出名的,但美国名牌大学近年来 日新月异的高水准收费标准,使得不少收入不高的华人家长徒生有成绩一流 的儿女,除非子弟能获得奖学金,不然也只能“望校兴叹”。  我的一位在纽约华人社区电台工作的朋友,他的两个比他个头还高的孪 生儿子一举考上了纽约最著名的史但文森高中。这件本该可喜可贺的事却让  他一路愁眉不展。他的妻子十几年前在访问中国时不幸在广州的一次空难事 故中过世,身后就遗下了这两个后代,我的这位朋友酷爱新闻这一行,偏偏 行动上又是只求心灵舒适,一辈子生活得十分随意,因此一把岁数了,也不 过混个年薪三万来元。这种收入,平时管管两个正长身体的儿子的饭钱加上 付掉早年买下的房子的分期付款后基本上已所剩无几,眼看着两个儿子在学 业上的壮举,他常常暗自啼嘘不已,感叹自己不可能供两个孩子进名牌大学, 既对不住孪生儿子也对不住亡妻。  但在院校方面,谈起经费问题也是一肚子苦水。自八十年代中期全美经 济衰退开始以来,尤其是自 1989 年之后,美国大学中来自政府的经费锐减。 到了九十年代初,政府对大学的补助减到三十年来的最低水平。据美国学生 协会 1993 年进行的调查指出,由于校方教育经费入不敷出,美国已有 38% 的公立大学延缓了对校内建筑物的维修;有 31%的大学减少开课时数:并有45%的大学对校内全职教职员工职位的空缺视若无睹,不予补充。 受经费困窘的灾难带累,即便连名校也不能免俗。世界闻名的美国名校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及史坦福大学进入 1993 年都开始制定了大幅度的裁 减计划。例如,耶鲁大学为了节省开支以期缩小几近八百万元的赤字,计划 裁减 1i%的教职员工、合并三个工程系,把应用物理和物理系合二为一,并 且关问语言学系。不少美国大学依从前的脾气只要是有富绰校友捐大钱就会 开设新科系、增加特别计划或者增设研究中心,持续不休的经济不景气使得 太多的学校已经完全改变了这一“习气”。据美国教育专家预估,在今后的十年中,美国的大学将更多地采取缩减课程及学校间分亨教学资源等办法来度过危局。未来将有许多大学生会到校 外上课或者借用其他学校的教学设备。其实在目前,这类方法已经被美国最 先一批“绷不住劲”的学校使用了,比如华盛顿及彼士顿的一些中小型大学 就已开始互借图书馆乃至分享不同的教学课程。而一向习惯于游走校园的学 生们也就必须屈驾游走校际之间,不得已地开始校际联疽。面对危局,难怪美国的四百五十名大学校长及主管人员 1993 年底在圣路易斯研讨美国高校方面抵抗经济低迷对策大会中一致同意这样一种评价:美 国的高等教育正经历着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重要的一次基本变革。10.当头棒喝!九十年代的美国就业市场如果学对了专业,毕业后在美国找工作薪水数目不俗。 但是几年的经济大环境不好,美国人开始越来越怀疑自己在近两年的运气了。由失业而导致的惶恐乃至颓废心态在美国国内甚嚣尘在美国正正规规地找工作,通常要向有关 可能要人的各机构先后发上数十份简历,运气好的人才发到几份时就能接到面试通知;而运气不好的,可能一直就杳无音讯下去。 更正规一点的求职,往往还需通过职业介绍经纪的中介。 但近年来,美国境内能提供给求职者的机会总的说来已是越来越少,毕业就等于夫业的阴影逼得不少中国学生来美七、八年,已在边学边寻地修了两个甚至三个学位了,还 必须呆在学校内一方面保持身份,一方面“等待戈多”。从普遍的情形来看,美国的就业市场从八十年代中就开始步人衰竭。 与以往五十年不同的是,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美国可提供给受教育者的专业工作机会越来越少。  据纽约华尔街日报报道,1993 年毕业的大学生找工作空前困难,就业机 会创下五十年来稀少之最。就业市场情况的恶劣,改变了许多美国青年开始 成人生活的道路。据报道,九十年代初期,在美国至少有 35%的大学生从事着不需大学学历的工作。这个数字比五年前增加了 50%。有些大学生目前所做的工作甚至 仅是只求经验不求工资的实验性卫作。美国密西很大学大学就业研究所主任 席滋说:现在的大学生就业市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惨的。他说:“以 前只要有大学学历,出了校门几乎个个都有工作。但这种好日子已经不会, 并且可能永远不会再有了。”这也难怪,早在 1950 年,美国人口中只有 6%的人拥有大学学位,可到了今天,美国已有 21%的人接受过大学高等教育。这导致了美国大学毕业生 的薪水在 1989 年以后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形,而这据说也是三十年来从未出现 过的事。这种状况造成了部分美国人对高等教育的重新再认识。这种“再认识”的出现加上高等教育费甲的飞涨,又加剧了美国高等教肓开始走下坡的倾 向。据一项对地区性大学所做的调查中显示:即便是八十年代急速扩张的企 业管理系近年来也面临着学生人数下降,甚至招不到学生的窘况。美国的就业市场受制极多,哪怕是在最具一定之规的政府工作中,各州当局对其的重视程度也会影响工薪的水准。比如,政府法院中的怯庭传译员 是一项要求很高的专业工作,译员除了需要精通复杂的法律名词之外,还要 掌握验尸官、子弹弹道专家、警卫专家乃至精神病医师的术语及阐述。同时 也必须熟悉千变万化的有关毒品、武器和性器官的辞汇及俚语。而如以纽约 及洛杉矾两地的同类工作相比而言,两者在薪金水平上就有着相当大的区 别。  相比之下,洛杉矾法院传译人员训练完备,据《纽约时报》报道,在加 州,州政府提供了共有八种语言的正式考试,在考试范围中并加有法律名词 和同声传译的考试。  在酬劳方面,洛杉矾的法庭传泽员的工资是每半天一百八十元,每一个 全天二百一十元。相比之下,纽约州只为全时工作的西班牙语译员举办考试,  法院译员每天的工资只有八十元。 面对近年来的美国全面经济低迷,己有越来越多的美国公司采取更多地雇用带有非正式雇员性质的员工的办法,工薪严格地按小时计算,而且每周 工作时间也限制在一定数目之下。如此,雇用机构一来可以最有效地利用员 工的价值,二来也可得免为这类员工支付医疗保险等昂贵的职工福利。  令劳工阶层担忧的是,这种非正式雇用的方式在全美目前已像一种“瘟 疫”一样蔓延开去,使社会中出现更多由无依无靠感觉衍生的惊恐。  在美国复杂的高等就业市场中,华人的进入也可说是一个加速美国高等 技术职位短继的肇因之一。  成千上万的中国留学生毕业后进入美国就业市场,数量惊人,质量也惊 人,直接危胁着美国的就业市场。在世界著名的通讯电器实验室——贝尔实 验室内,各关键项目几乎全有中国人参与,整个实验室 1991 年最核心的研究 项目也是由几位平均年龄在 40 岁左右的中国入担纲研究。我在两次走访贝尔 实验室时,在实验室内的长长雨道上游走,迎面随机遇到的人中,有十分之 一是中国面孔。就总体而言,台湾六、七十年代的留美学生目前已成为美国 科技社会的中坚力量之一。不少美国人感叹他说,聪明的中国人十年前可以 与人同时起步,十年之后一定不声不响地排在人前。由于各种就业力量的分摊,不少明事的美国白领开始空前地为自己的前景担忧。依美国社会的惯例,举凡公司裁员总是从最晚进入公司的职员开刀, 但到了九十年代,美国的高层次就业情况糟到几十年未曾尝到过失业滋味的 高级管理人员也变得命运多蹇。近几年来,由于这种状况的普遍,报章杂志除连篇累犊地向人们介绍如何在自己现在的职位上好自为之才能免除失业恶运的“六种措施”或“十项 预兆”。比如这种文章告诉高级粉领(高级女性职员)赶紧去学习电脑的高 级程序操作,而且最好使得整个公司中只有你一个人能够驾驭某一方面的电 脑问题,造成公司会因为电脑操作的缘故把你留下来。而在分析被解雇之前 的预兆时,这类分析文章则说得相当玄妙,甚至于公司忽然没有道理地把你 提升到副总经理职位都被说成是可能被解雇的先兆。报上说,这是你的上司 在察看你的原位上如果没有你在会是个什么样的局面。美国报章中再进一步的有关描写就是关于不幸已失业者的了。这类文章在九十年代相当集中而且密集,尤其是描写企业的高级主管这一类从来都是 事业腾飞者,一旦失去赖以生存的依托时的悲凉心境与尴尬处境时,满纸无 奈。  这类描写说,他们得和自己以往的属下一同去政府的失业保险部门排队 领取失业保险福利金;同一个高级住宅区的几位企业主管人员同时失业,但 为了面子,每天属于上班时段的白天内这些人都谨慎地躲在自己的家中足不 出户,以免邻居得知自己失业的消息。  有一段故事写得更妙,说是在一个高级住宅区内有一个大白天忽然发生 一起车祸,这种突发的事件使得车祸现场附近的几户人家的男主人身不由己 地同时出外察看,相见之下大家才惊愕而尴尬地互道“难道你也被??”  与此同时,在当今的美国工作中,来自职业的职业危险已经和失业的危 险一样为越来越多的美国入注意。美国人在近几年中井对高危险性职业也有 徘名。在过去的十年里,在美国的各种行业中,计程车司机的死亡率始终高 居职业死亡人数的榜首,平均每十万人中就会有 15.1 人丧生。而其它危险性  高的职业还包括警察,每十万人中有 9.3 人丧生;饭店柜台职员,每十万人 中有 5.1 人丧生;加油站工人,每十万人中有 4.5 人丧生;职业警卫人员, 每十万人中有 3.6 人丧生;游民乞丐,每十万人中有 3.1 人丧生;商店店主 或经理,每十万人中有 3.1 人丧生。  为了使眼下人人陷入职业恐慌的美国人在未来能够更有目的地参与就 业,美国的《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根据联邦劳工局及各类全国性专业协会 的资料统计出未来十年间美国的二十项最热门、就业机会最好的工作分别 是:1.税务会计师(会计类)。 据估计,在未来十年中,会计师的需求将增加,增加幅度为 40%。与此相关的热门行业为业务与国际事务有关的会计师。2.银行行销专家(金融类)。  目前,全美有 14%的共同资金是由银行出售的,未来十年这种行业的需 求量将增加 50%。相关热门行业为财务分析员、有价证券的管理人员。3.电脑系统分析师(电脑类)。 此项工作是指专门为某一行业(如银行、医院、政府部门等)的需要而设计电脑软体及硬体、确定各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和运作的技术人员。此行 业未来需求量将达 80%。相关的热门工作为电脑程式设计师、网络管理员。4.锁定市场行销专家(顾问类)。  行销成问在未来将受重视,大型机构未来的趋势是纷纷和这类公司签定 合约。相关的热门工作是人力资源顾问、环保顾问。5.双语教师(教育类)。  移民的增多使这种教师的重要性得以凸显。相关热门工作是特殊教育教 师。6.电脑软体工程师(工程类)。  电脑普及化的结果使得对各种软件的需求剧增,仅 1994 年,预估对此行 业的需求就将增加 20%,相关热门工作是环保、土木和工业工程师。7.环境工程师(环保类)。随着环保意识的高涨,政府及企业对环保的清理及设计都日趋重视,在1996 年以为前对专事清理有毒废物的环境工程师的需求数量就增加了 16%,今后十年内社会对这类人材的需求只会上升。相关热门工作为毒物学者、 工业卫生学者和湿地生态学者。8.临床实验室技师(健康医疗类)。  新医学诊断及研究的进行乃至爱滋病传播状况的愈演愈烈。更由于柯林 顿新保健计划的影响,此类人材需求量将增 25%。相关热门工作是 X 光技师、 医院行政管理人材。  9.资讯经纪(资讯服务类)。现代社会对资讯需求的增多,人们对资讯 精确程度及数量的增多使这一行业走稍。相关热门工作有技术图书管理员、 资料库、析师。10.索赔估价员(保险类)。 天灾人祸的频繁出现及未来社会对理赔速度的要求,使这一行业往未来十年内需求量将增加 28%。相关热门工作是资料处理员、精算师。11.环保律师(法律类)。 有关环保的诉讼近十年来增加了将近五倍,目前有关的待处理大案仍多达千余宗。相关热门工作为健康医疗、劳资和房地产律师。12.有线电视广告业务员(媒体类)。 有线电视在未来的大举发展及联邦为其服务收费的设限,使得广告收入成为其重要的经济来源。相关热门工作有顾客服务代表、新商业服务开发员。13.老人医学专家(医学类)。 在下世纪初叶及中叶,美国人口老化问题严重,老人医学将变得十分重要。相关热门工作为家庭医师、护士实习员及医师助理。14.家庭护理(个人 服务类)。  来自人口老化及节省医疗开支两方面的压力,使得家庭护理成为需求量 最大的行业。在未来十年,其增长幅度将高达现在的两倍。相关的热门工作 为托儿教师、护士助理。15.专业公关(公共关系类)。 在未来,机构的形象问题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公关行业也将成为极具意义的一门行业相关的热门工作为医疗业的公关。16.商业服务业务代表(推销 类)。  有关商业服务的独立承包商在未来十年内开始大批涌现,为公司。揽电 脑程式设计、广告、信用报告及招募人材等工作,这种 bI 行业的需求在未来 十年将增长 50%。相关热门工作是证券及金融业的业务代表、通讯设备业务 员。17.蛋白质化学家(科学研究类)。  蛋白质的药物价值决定了此项科学的光明前景,新的药物正不断地被生 化学家开发出来,市场并期望不断地有新的开发。相关的热门卫作为分析比 学家、药理学家。18.职工助理专家(社会工作类)。  在美国名列前茅的企业中,绝大部分均设有提供员上咨询的计划,协助 解决员工困难。这些咨询包括滥用药物、酗酒、理财等不同方面的问题。甚 至包括性别认同等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类行业越来越显示其存在的重 要。相关的热门工作为私人心理治疗师、家庭辅导顾问、老化现象研究专家。19.通讯经理(通讯类)。  通讯工业的日益先进使得高科技越来越被广泛应用,通讯经理被大量用 来负责这些系统的顺利操作。相关的热门工作为无线通讯专业、网络管理专 家。20.旅行代理公司(旅游类)。  据预估,旅游业在未来的十年内将增长三倍,对旅游代理公司的需求也 将人幅增加。相关热门工作为航空公司、租车公司、旅馆业务代表。  11.华人社区的工作机会
有一天去邻近长岛的一家名叫“真北京”的中餐馆吃饭,去之前,说好了要请客付 款的熟朋友诡秘他说:你时常写作,在这家店内你能看到
一个人进了餐厅,座上不过四成满,正在环顾左右壁上字画时,朋友忽然说:你快 看门口。
回头一望才知道朋友有言在先提示的这“一个人”,果然是纽约的文化圈中人。这 人早年从台湾来美,曾是活跃台、美两地的著名记者,早几年并曾在纽约创办过一家水准 不俗的刊物。
而当时在门口的他明显地不是为文字而来。他和门口的收银员结了一笔账后,拎着 厨房中人递来的一个装着饭菜的纸袋又匆匆出门了。然后,我的朋友说:你看到了吧。 朋友又说:这就是美国。  无论全美经济环境如何演变,华人社区的就业市场自百余年前成熟以来 一直扮演了协助华人暂度危局的重要角色。华人社区的就业机会以体力工作 为主,同时兼具流动性高的特点。在华人社区的餐馆内,充斥着不少徒有高学历却在专业领域里无法安身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之中的不少人虽说是拿餐馆工作权充过渡,但一过渡 就过渡了好几年的大有人在。更有相当数量的华人是因为不具合法工作的身 份原因而不得不在社区内等候时机的。了解华人社区就业市场的人对其工薪过低的事实均印象深刻。  八十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美国政府规定美国境内工人每小时法定的最 低工资数额为四元二角五分,但华人社区提供的工作职位中,尤其是中餐馆 的卫作中,能达此标者寥寥无几。即使是在华资机构中堪称老大的如航空公 司、银行等十分不一般的大公司,其工资水准也多是恰好过线。华人航空公 司衣着笔挺的地勤人员每小时的时薪也不过是六块来钱;而大部分华资银行 衣着光鲜的出纳时薪则几乎多少年来就一直紧紧卡在联邦法定最低工资线华 人社区在这方面予人口实的历史由来已久。在纽约早在八十年代初就曾有过 劳工部长亲自率领属下突检华埠衣场,十分钟内就查出六十几件低薪雇用非 法移民案及三件违法雇用童工案(其中最小的涉案人只有 12 岁)。该部长并 查出一位现年 90 岁的老年华裔妇人正辛勤工作,据了解,该老妇每小时时薪 只有一元,与当时法定的每小时最低时薪三元两角五分相比差距巨大。进入 九十年代,由于华人社区内非法移民的增多,社区内,特别是餐馆业的工薪 水准与十年前相比非但没有什么起色,反而更是大幅跌落,尤其是福建籍的 非法偷渡者中几乎百分之百地欠着居中办理偷渡事宜者的偷渡费,因此,急 于打工还钱就成为这些人中每一分子的当务之急。而这也就造就了社区内庞 大的低工薪就业大军。据老纽约表示,十年前在纽约的中餐馆做 WAITER 每月 可以多少挣个一千七、八百元钱,历经通货膨胀十年后的今天,同样是这份 工作,在生意平庸一点的店内,能保往十年前的标准己不俗了。  目前,在纽约的中餐馆内,餐馆洗碗工人的“公道”月薪是八百元;在 莱市场卖菜工人的月薪是七百元。而这些工作都是每天工作十二小时,每周 工作六天。在华人女性移民云集的衣场内,车衣女工的工资常常在一千块钱 左右浮动,一些不具技术性的工作如剪线、叠纱等工作,每天时常还赚不到  二十元。 即使如此,不少偷渡者往往还以低于社区内普通工贤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薪水标准取得工作机会,而且刻苦耐劳得到了相当“非人”的程度。一 般中餐馆的工作人员每天上作十一至十二个小时,这种工作时间在美国人来 讲已属极不人道了,但福建籍人士可以每天工作长达十五、六个小时。更有 甚者,近一两年来鉴于工少人多的情形更加严重,不少乍到美国的偷渡客为 了及早挣钱,干脆提出自己只要小费不要工钱的工薪条件。如此条件,当真骇世惊俗。 华人社区的工作机会一般都是通过中文报纸和华人开设的职业介绍所来和劳方见面的。在华文报纸上刊登征人启事是一则花钱少、见效快的途径。 一般的作业程序大体和中国目前的报纸招工情形差不多,需要人手的商业主 事人需先向中文报社通报要刊登征人广告的内容,用信用卡付账后,广告刊 出。  这类征工广告一般和其他服务类广告一同被归类放在“分类广告”栏中, 需要找上作的读者阅后即可致电应征。美国中文报纸虽然种类多而质量杂, 但是高质量、有真正读者的也不外就是二三家日报。因此,虽说是中文报纸 在美国,但每大的读者数量却相当可观。而雇主通过职业介绍所寻求员工的办法其实是最省事的作法。在华人社区内,随着移民人放的增多,职业介绍所也越开越多。好的介绍所口碑极远, 抿说是很多的新移民在还没到美国时的飞机上就口耳相传,一下飞机,牙不 刷、脸不洗就直奔介绍所而去。在职业介绍所拿到的工作,一般都是餐馆工、衣场工、保姆等体力工人,偶尔也会有个别的办公室低级职员的工作。介绍所在交易中往往要按比例抽 求事人第一个月工资的成,也有不少介绍所采用的是求事人在拿到工作之后 就当即付给介绍所五十到一百元左有介绍费的。多少年来,华人社区中百废 转兴而后百兴转废,但人头熟络的职业介绍所的生意却是长盛不衰。以纽约 为例,从八十年代至今,介绍所越开越多,但求职者也越聚越多。在华人社 区街头,你如果看到有成堆的人聚在一起,他们的身旁一定不会是一个便宜 货的货摊,而是一家职业介绍所。几年以前,在每到寒暑假时,常有放了假的外州华人学生在一些华人开的餐馆门口探问需不需要人手。但到了九十年代,由于来自更贫穷的南美洲 人口的激增,这种情形开始在人种上有所变化。目前,在纽约华人社区,最 辛苦最危险的工作已经由南美洲人渐渐接手,华人老板反而省去了人事纠 葛。这些南美洲人在华人社区几年混下来,薪水只求个八百左右,工作态度 又相当端正,口碑不恶。  在华人社区内就业机会下甚乐观的同时,一些聪明人开始着手自己给自 己解决问题了。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自己凑够一些小小资本之 后,从无到有地自己给自己做起老板来了。  在众多浪迹纽约谋生的中国人中,来自上海浦东的小个子姜国范是个异 数。  从他的经历来看,他和所有上海人都不一样。他没读过什么书,为人相 当重义气。在美国的十几年间,他曾大富过好几次。  1955 年出生的姜国范来美比一般人早些,他是目前中国学生密若繁星的 纽约皇后学院早年间的第一批中国学生。他到美国时还是 1977 年。    但他这个“早期留学生”只进了皇后学院院门一次,借用了一下校内的 厕所就消失无踪了。在一开初,他以每周于十个小时的后,每周拿 150 元薪 水的打工生涯开始了在美的生活。当时,他和他哥哥两个人一起,每周六天 打工,晚上去中餐馆送外卖,周日去纽约唐人街街头摆地摊卖些小杂货。他 也曾经在街头为人拍照,雨天在街头卖雨伞,学得一口“马路英文”。  他发的第一笔财是在 1983 年卖当时在美国很流行了一阵的“椰菜娃 娃”。他当年一共从台湾进了三、四个货柜的仿冒“椰菜娃娃”,前后共卖 了八个月。他然后发了。  这之后,他开始重回正道,在纽约中城的黄金地段 8 大道和 36 街处开了 自己的贸易公司。他当时结识了一位同是来自上海、在纽约市立大学攻读财 会硕士学位的女孩。他和这个女孩一起在全美各地寻找客源,每到一地先翻 查当地的商业机构名录。冬天的时候,这两位飘在异乡一对商人在冰天雪地 里冻得脸发紫,脚乱跳,字相互拥抱取暖。但也就是在这几年之内,他们的 公司发展成有 28 位员工的大型机构,成为纽约地区颇为拉风的一个华资公 司。但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他后来由于胆大,从台湾进了四个货柜装快克用的小瓶及小袋子,这批货后来被查抄,他一跃而成被美国联邦 FBI 通缉的人物。他后来是在结识了贤淑本份的现任妻子并在妻子的说服之下去自首的,FBI 的人随后在他的手 腕上“用激光划了一个看不见的光环”,勒令他不得出纽约。这佯的日子一直捱到 1987 年他被告知免于起诉,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美国联邦没收了他的一切财产。 他的再次在纽约出头是靠做从中国大陆进口箱包的买卖生意。他的这家公司成立于 1988 年,取名 DONY。  DONY 开始之初,在纽约布鲁克林区租了一个简单的仓库,姜国范和他的 大姨子及两个伙计一同撑起局面。那一阵子,他只身一人到大陆去寻求有关 厂家支持,处心积虑地网罗货源。与此同时,他在纽约寻找可靠的经理人材 和销售人材。他公司的货不见得比别家的档次高,但在样式设计上下了相当 的功夫。他们以美国中下层收入人士为销售对象,主要客源以黑人及南美洲 人为主,在样式上参照台湾、大陆乃至南韩经销公司的同类型产品,只要是 市场欢迎的产品,他们就加以研究,改造设计后立即投入生产,然后再马上 返回美国国内销售。与此同时,他手下的经理人员在每次前往全美各地进行 展销的时候,都会留意当地是否有销售潜力,以便尽快地在全美打开市场。 几年下来,姜国范的 DONY 已成为纽约首屈一指的华资箱包批发公司,员 工人数达到 20 余入,员工待遇在同行业中也名列前茅。目前,DONY 在纽约、洛杉矾和迈阿密均设有销售基地,年营业额近千万美元。12.美国礼仪这门功课
可能是顽劣本性所致,到美国多年了,我仍被美国人在各种排队场合中耐着性于等 前面的人完事的容忍精神折服。在美国排队时,排在后面的人一概不动不催,心里即使装 着天大的事, 甚至可以选择放弃排队,也决不可能选择向排在前面的人放声吃喝。
听任前面的人挥霍他们也是用时间换来的这种“挥霍”权利,在文明的规矩中毫无 疑问是必须的。而这也是美国日常生活的真髓所在: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 要在美国生活,就必须遵守这些规矩。  刚列美同时,时常在进出大门时被美国男人礼让先行。这种礼让有时是 十分让人不好意思消受的。美国男人有绝对的耐心为你静静地拉着大门,哪 怕当时你距离门口还有五、六步远。才来美国时,我还对北京家门口的北京103 路无轨电车站等车时人们站成广大一片,车来时男女混杂挤成噪闹一团 争相上车的北京“积习”记忆犹新。所以,刚一开始,美国男人给予的这种 “殊荣”一时让我难以消受。一来因为无功受禄,于心不忍;二来每每这事 临头,本来缓和谐的内心陡生诸多匆匆忙忙的内疚,脚下要加快不讲,内心 的安宁也一下子全被搅散, 时间长了才知道,美国的这些出让礼貌的人是为 着自已才出让的。因为这多半是他们的品质所在。  很久以后,大概是在 1993 年夏天吧,有一天忽然接到年过半百的母亲来 信,她先拉拉杂杂写了无数其它的话,在信尾捎带着说是几天前她在挤车时 “把胸部挤坏了”。初看到这里时,不免愣了一下, 之后便迫不得已地一个人哭了起来。  之所以当初这么做今天又这么写,绝不是想炫耀自己距离文明比别人更 近,只是担忧母亲一定还会有六十岁、七十岁乃至八十岁,那时的她将如何 迈上公共汽车如此了不得的门坎。而不迈这个门坎又能有其它怎样的选择呢?  在美国,一个人的教养或修养程度往往体现在此人对他人的礼貌上。在 这方面,且慢说大陆来人,即便是在美多年的中国人效美国人的此“尤”者 也在少数。原因可能是不屑,也可能是不行。  说到底,为女人或身后人开门关门还在其次,美国人的礼貌其实还体现 在太多方面。  方面一:在餐馆内或任何公共场合,任何拍到的人不能打搅先到的人。 在餐馆内,这种“不打搅”表现在后到的人必须在门口留步,决不能进入餐 厅内的用餐区任意游走或自我地方等候。美国人的餐厅内甚至连把两组素不 相识的客人同放一桌都是犯了大忌的。而在其它任何排队的场合中,比如邮 电局、银行等处,后到的人也是必须在一定距离之外等候的,先到的人正在 办理的所有事宜都属于他人隐私,旁人不应挤在旁边观瞻,甚至于帮着出些 主意。  方面二:如果你是个男人,要和男女混杂的几个人同出一门你应和其他 男人一齐等候女人们走出后再移步出门。方面三:居家过日子,门前的草坪该剪草而不剪,首先是破坏了整个地区给人的总体观感,长此以往有损当地房地产价值。再之后的后果就要说是 对邻居的大不敬了。  方面四:中国人中互相问对方每月的工资是多少甚至是件十分体贴、而 且十分“社会”的事,问起朋友的一件衣物价格表示的是自己对其欣赏有加, 但在美国这样做,你则冒犯别人了。  方面五:如果你在公共场所不慎打了喷嚏,你有义务立即向周围的人道 一声“原谅我”。而十次中有九次,你周围的人会对你回道一句“上帝保佑 你”。换句话说,如果有人因打喷嚏向你道了歉,你则该回说一句你表示并 不介意的话。  方面六:几乎在任何情况下,拜访他人都必须事先预约。中国人以往惯 常的那种蹬个自行车有枣没枣兀自去朋友家门外“打一竿子”撞撞运气的做 法,相当粗鲁。于公干私,都属犯忌。  方面七:进餐时,你在咀嚼食物时最好不张开嘴。同时,你进餐时盘碗 及咀嚼之声应减至最低。  万面八:如果你清朋友吃饭,你在付帐时不应当着你朋友的面数钱,而 应该在餐桌下遮掩着做这件事。  方面九:如果你和一些别人同处一室,当你的熟人进门时,你不应该兴 奋地隔着房间高声和他(她)打招呼。方面十:稍微讲究一点的美国男人还会在女人走进屋内时起立以示恭敬。  方面十一:如果你做为女主人在家里正式宴客,你自己因为进出厨房的 原因而懒于梳妆、不施粉黛,而且满面疲惫,对你的客人而言,你的这种随 意的宴客姿态是对他们的不敬。问理,如果你被别人邀请赴比较正规的宴席, 你绝不能衣着及装饰随便。这之中有一个借镜:如果你的装束比宴客主人当 天的装束更随便,那则是你不敬他人。许多品质你如果不具备,而你又懂憬着能被美国社会接纳,我的经验是:相当困难。我想,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些例子绝对可以权做说明。 刚来美国的第五天,我第一次进入美国邮局买邮票寄信。那时正是中午,一进邮局大门就看见里面开了三、四个收件窗口,每个窗口外只有一个人在排队,而在离这些窗口两、三米远处有五、六个人在稀稀拉拉地向与窗口垂 直的墙壁排队。这些人的最前方是否另有窗口,匆忙之中我没看清楚。我当时进门之后未加思索地站在离门最近的一个窗口旁。站在仅有的一个正在寄包裹的女人身后等候寄信。我当时就曾真实地觉得,自我走近窗口 到我气定神闲地在窗口外站定,邮局内就有好几双眼睛向我横扫过来。我当 时以为这些眼神是因为看见东方人感觉新鲜,才如此横扫。殊不料当前一个 女人寄完包裹我觉得该轮到我的时候,窗口内的一位辨不出国籍的工作人员 劈头就问我说:“你排队了吗?”我当时觉得非常诧异连忙回问:“队伍在 哪儿?”那个工作人员反过头来看着我也诧异起来,随后他用手往我身后面 墙而立的那几个人的方向一指,不知该对我说什么才好。现在想起来,他当 时一定把我当精神病看了,认为我行为超常。  听了他的话回头青时,我才发现,这面墙而立的几位原来果真是在无言 向隅,不言不语之中正等候窗口叫号,这时候四下里静悄悄之中窘出我一身 冷汗,艳阳高照之下,可以想见几分钟前我的举止有多么“骇世惊俗”。这次的经验让我坚决地想,我必须清清楚楚地回味我过去二十多年养成的所有习惯,从细分类。 紧接着发生的另一件事过后想想也是十分的追悔不及,但这种事事出有因,单纯对我而言应该不是那么恶形恶状。 这件事发生在我来美后第一次乘地铁的时候。纽约地铁的治安恶况全世界有名,久闻之后绝对的心生悸战。来美一周后,第一次跨进地铁站,心里 猛烈地七上八下。那次我是从皇后区家中乘七号地车去位于曼哈顿中城的市 立大学报到,按路线图指示,七号地铁列车在进入曼哈顿的第一站“大中央 站”站时我应该换六号车,我便依图换车。  “大中央站”是一个相当大的地铁车辆中转站,换车的人流得从一条线 路的站内月台上下各种楼梯转往另一线地铁的站内台。那一天,正当我满腹 忐忑地随着人流往六号乍的站台走时,忽听得背后有一个男声高叫“MISS(小 姐)、MISS(小姐)”。这个呼声我自从出现第一声就听在耳里,但我当即 决定不予回头。原因除了坚信不会有人在这个地方有任何有求于我的事情之 外,也多少有点怕性情不明的美国人对我做出任何我所不能预测的事来。我 这么持续地又往前走了几步,那个“MISS”之声一直尾随不去。而且声音越 来越大。到了这时我干脆觉得身后的这位是纽约坏人无疑了,所以我的步伐 越走越快。我相信这个“MISS”一直喊了有十一、二声,最后直逼到我的耳后,但几乎就在我有点愠怒地想转过身来的时候,一只男人的手把一样东西一把拍 在我的抱着书本的臂弯间转身就走,我甚至没来得及看见他的正面。低头一看,臂弯间赫然躺着一只我不知什么时候丢失的羊皮手套。  再看那位“MISS”,他竟已被人流冲得无影无踪,我只恍惚记得他穿的 是一件美国男人中十分流行的深咖啡色风衣。我立即为自己早几分钟一直持续着的、自以为是的“抢劫价值”羞愧难言。我甚至觉得十分有愧于纽约。 说是说前事之鉴,后事之师。但有时事出突然,受过严重冲击的顽劣本性有时也会猛然“返祖”。  邮局及“MISS”事件过后二年,当我刚刚觉得自己已经和美国社会融为 一体的时候,冷不防的我又不由自主地“骇世惊俗”了一有一个冷天,我在 街头等候巴士准备乘车回家,在遍身搜找零钱准备头票时几枚硬币不慎掉在 地上。当时慌乱之中我手上还左拥有抱着诸多玩艺,眼见零钱掉在地上却不 能快速弯下腰去。正在这时,排在我前边的一个年轻人迅速地转过身来弯下 腰去捡掉在我脚边的那几个硬币。眼见此情此景,我产即有点不高兴,慌忙 对他提醒说:“这些钱是我的!”  几乎是在我说话的同时,那个年轻人已经把捡起来的钱交到我的手上, 并笑着接过我的话说:“我知道。”  他做完这件事后,扭回头去继续排队,一切就像没有发生过一样,把我 一个人剩在身后不由自主地脸红脸绿。  对于我这样的外来人来讲,及时领会美国文明水准的点点滴滴当然是必 要的。但我想,无论我们为自己的“改邪归正”列出多少条理由,我们这类 人在领会进程中带给美国原有文明的伤害,绝对深重。至少,帮我捡钱的年 轻人一定会十分介意我当时匆忙之中的那句要命的“呐喊”,更遑论还有不 少“我们这类人”根本不想去领会他人的规矩。我那时浑身僵冷地想,不知道我将面临的生活中还有多少次这种悔恨交加的感觉。窘在那个年轻人身后时,在纽约已注满整整三年的我,开始觉得 要想真正与美国的文明融会贯通,我的前景仍暗无天日。感觉是,如履薄冰。13.有人笑你穿错了
美国女装近年来又开始时髦那种上紧下松的喇吧裤了,这种让人猛然好似回到六、 七十年代的“服装符号”搭配上美国女人喜穿的长大上衣,真给人一种时空错乱的恍惚。 美国人中,有太多的爱穿之人是喜嗜一逛街头橱窗的,美国人的英语中还特别有一 个为这种嗜好专造的词,语意直白地就叫“WINDOWSHOPPING”(橱窗购物)。每每对橱窗的一番空空浏览下来,苛刻而实际的美国人竟也会从中得到相当的满足。 美国人的服装总体说起来只有“正式”和“休闲”之分,但在应用中却是危机四伏,着实是一个陷阱,不可须臾掉以轻心。  在美国,如何穿著是一门相当大的学问。此行当养活着成十万成百万的 美国人。而且,时装设计历来是几乎所有艺术中最具观念竞争的一种艺术, 连爱滋病这种新潮的事情也是对时装界的荼毒最深。  而美国的时装认真讲还是相当推崇欧洲,这种推崇至少体现在设计情调 上。在纽约曼哈顿的第五大道及五十七街上的高级服饰店中,充斥的几乎全 是欧洲名牌,各名牌店内的装饰也多以现代或古老的欧式情调为基调。  可喜的是,进入 90 年代,美国的高档时装品牌中出现了华人自创的品 牌,并且在总营业额名列前茅之外,在美国的消费者中占据了一定的市场, 成绩可圈可点。曾就职于世界著名的 ADOLFO 服饰公司任高级设计师的台湾人郭沥玉,自1991 年 ADOLFO 公司宣布结束营业之后买下其在曼哈顿中城的展示间,推出 自创品牌 LIHLINEWYORK,郭沥玉的服装走的是高档针织服装路线,一套三件 式服装的平均价格在二至三千美元之间。1993 年秋,她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次 服装展示会,并开始在高级百货公司“萨克斯第五大道”、“尼曼·马克斯” 进行展售,瞬间成名。1983 年诞生的 NAUTICA 牌高价位男运动休闲服装,是由台湾人朱钦骇创立的。十年发展下来,其已在全美各地的百货公司、购物商场中设立了 250 多个零售点,去年该公司的销售额高达一亿七千六百万元。1993 年 10 月份, 美国著名的财经杂志《富比士》(FORBES)在专题介绍全美四百家最好的中 小型企业时,朱钦骐的公司名列第四。另一个受到美国青少年喜爱的名牌 BUGILBOY 则由华裔毛昭寰创办。这是一家以青少年为消费对象、专营牛仔及休闲衣饰的服装公司。毛昭寰于 1978 年开始打出这一品牌,他的公司从亏损累累起家,到如今他已是年营业额高 达五亿的大企业家了。他有自己的私人飞机,并有 13 辆名贵轿车,其中的一辆 1972 年产的 FERRARI(法拉利)DATONAGTS 是以一百万元购下的,据说全 世界只有 70 辆。平常场合中,美国人的穿着随意得出了名,以往的印象中他们常常是一袭 T 恤、一条牛仔裤就可以过整整一个夏天。但这其实只是美国人在休闲时 间或旅游季节留给入的总体印象。其实,美国社会在各种场合中对着装的要 求并没有因为时代的沧桑转换而变得“没了原则”。  在美国的各种场合中,穿着得体绝对是第一要件。把对服装的要求说得 如此郑重绝不是想故作耸动,事实上,你在赴宴时可以分离谱地迟到和早退; 你可以和女上司打情骂俏;你甚至可以当众说话稍微的不得体,但你千万千 万不能乱穿衣服。上述虽然都是绝对的不雅,但这之中有着涉及范围的区分。    上班研族中坐办公室的白领阶层是绝对不能穿牛仔裤之类的休闲装上班 的,稍微讲究一点的大公司还会要求男员工一律着西装打领带。  正规的美国的公司对女职员的着装戒律则更多。比如,女职员在办公室 内不许穿休闲类的裤装;裙装内必须穿长统袜,不得露出脚趾;长统袜的长 度必须高于裙下摆;女职员的头发心须整洁;在办公室内不能着球鞋。也正 因此,不少办公室粉领阶层女职员在自己办公桌下的隐蔽处都会放有一双方 便走路的布鞋或球鞋,为的是在上下班的路上换穿。  有的大型公司为了调剂员工的着衣乐趣,还规定了每周中的某一天是公 司职工的“随便穿衣日”,每到这种日子里,职员们可以穿着不那么正式, 拣自己喜爱的方式穿衣。  美国人对赴宴的服装要求更为复杂,正式的晚宴与一般的自助餐酒会服 装有所区分;一般的家庭烤肉聚会又与参加朋友的生日派对不同。常常是你 邀了客人做客,客人会反问你聚会的场合正式不正式?每当这时,你应该必 知肚明他是为他的衣服问的。而这也是聪明人的做法。试想,如果在一个不 怎么正式的场合,每个人都是一身短打扮,唯独你一人独着深黑笔挺的燕尾 服;或者每一个人都云鬓高挽、长裙及地,唯独你一人一袭 T 恤,这种巨大 的不协调,你自己不觉得自己张狂,别人也会看着你在人堆里悠悠晃晃不像 个东西。而且,这在美国是对宴客的主人大不敬的明确表示。  在美国的高速公路上,常常能看到许多美国人穿着五花八门的衣服开车 去外地与亲朋相聚,但无论如何,在他(她)车子的后座车窗的挂钩上一定 还会挂有另外一套洗烫工整可正式见人的礼服,在其他旅行者中,这种“另 有一套”的现象更是随处可见。在机场国内航班的候机厅或出口处,总是有 不少人一手拎着自己简单的一两件行李另一只手拎着一件长长的、被套在塑 料袋之内的正式服装。而在这方面,大陆人的素质还远待磨砺。  主做佛罗里达州房地产在纽约销售生意的华资中国置业公司经理洪柱森 是个性格十分严谨的生意人,他要求他乎下的序地产经纪人一定要专业打 扮。男人上班必须穿干净衬衫,办公时、袖子不能挽到臂弯以上;女职员上 班着装必须是裙套装。后来有一阵,公司需要大批招进新的员工。招工广告 登出后,和者云集,其中一位大陆来的应征者的装扮除让他极为吃惊之外, 至今记忆犹新。洪柱森说,那天,这位自报姓刘的应征者一进门就引起全公司同事的侧目。这刘氏上身穿了一件深绿色运动服,运动服的拉链半开着,里面穿了一 件白色背心;他下身登一条没了裤线的化纤咖啡色长裤,再下面是一双高帮 白球鞋。刘说他是纽约州立大学毕业的学生,英语沟通能力极佳云云。  洪柱森事后说,他从第一眼看见刘时就从心里拒绝了他的原因其实十分 简单,因为他不相信这佯打扮自己的人能够胜任房地产经纪人的工作,公司 的客人在看到如此穿戴的业务员也会怀疑该人的能力,而这甚至会影响整个 公司的信誉。  事实上,刘可能永远不知道他为什么没有被录用,他只听说要他回家等 公司进一步联系的电话,但这通电话毫无疑问地永远没有兑现。  但在美国,绝对还是有穿着自由的。加州自由名校柏克莱加入即大有崇 尚这种自由的好汉。这些人常常会因为一点小不满意动不动就裸身示众。他  们有时男男女女站成一排,身上的繁杂零件垂垂吊吊,周身各种经年不见天 日的毛发纤毫毕露地任由人凝视瞻仰。该学院中的一位样貌不俗男学生甚至 一度干脆整天地裸进裸出,豪放异常。但这股“急流勇进”认真要想流进寻常民宅,只怕认真要有时无日了。14.有关我们自己人的点滴欠缺
成为本站VIP会员,
若未注册,请点击 成为本站会员.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电子书均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
                                   
蓝田玉PDF文档网致力于建设中国最大的PDF格式电子书的收集和下载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每年移民美国人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