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分体式套衬,为什么昂科威分体轴脱轴概率那么大

别克昂科威又现断轴 高速上断轴车轮都飞出去了!!_国内热点_金陵热线
当前位置:&>&&>&&>&正文
别克昂科威又现断轴 高速上断轴车轮都飞出去了!!
  近几个月以来,别克昂科威断轴事件传遍了大街小巷,而且接二连三的断轴事件也搞的人心惶惶。经过多方面查证,证实了这一断轴的现象并非个例,当越来越多的案例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真够触目惊心的。昨日我们又接到网友投诉,别克又断了,这次整个前轮都飞出去了。
  事发在18号下午17时三十分左右,汉中刘先生驾驶自己的别克昂科威轿车,在京昆G5高速路汉宁段行驶过程中左前轮突然断轴,右前轮也随机飞出,随后汽车失控撞向路边的护栏,造成车辆严重损伤,左前轮完全脱离车身飞出十几米远,万幸的是车主并无大碍。
  事故发生后,刘先生报警请求帮助,汉中交警也立刻赶到现场处理。同时刘先生也联系到别克汉中开发区4s店,而4s店接到后仅仅是告知刘先生,会向厂家反映情况,之后刘先生再也没收到任何回复。面对这样的服务态度,使刘先生非常气愤,无缘无故发生断轴,并且导致车辆严重受损,如此严重的事故,4s店与厂家竟然还这般推脱,别克的售后服务态度实在令人车主心寒。
  中国的一句老话说的好:&人在做,天在看&!钱,你可以挣,但不能昧着良心!别克汽车2015年在华销量突破百万,达到103.55万辆,同比提升12%;中国市场在别克全球销量中的占比,从上一年的不足八成,提升至83.74%,美国市场的占比则下滑至不足两成。这说明什么?别克品牌在美国的市场所面临的危机越来越大。83.74%代表着中国消费者对于别克品牌的信任,也正因为信任,才应该更加的对消费者负责,不要等到消费者的最后一丝希望破灭了,您才醒悟过来!
  &分体式控制臂衬套&疑存设计缺陷
  上汽通用于2013年开发出了一款全新的分体式结构的下摆臂衬套用于昂科威、新英朗等多款车型。在上市后不久,昂科威陆续爆出多款车型出现脱轴(前下摆臂与副车架脱离)案例。其中大多数车辆的情况都是在一定碰撞或者并不严重的受力情况下,昂科威前下摆臂和前副车架很容易脱离,进而导致更为严重的事故后果。
(责任编辑:admin)
金陵热线热点频道: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栏目、频道等)内容由SP提供。欢迎大家对侵犯版权等不合法和不健康的内容进行监督和举报。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A2.B1.B2-]&[文网文[号]&[国新网许可证:]&
版权所有: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技术支持:江苏知能邮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当前位置:&正文
别克昂科威脱轴断轴事件终于有了新的解决办法,在官方未召回,4S店没有有效解决办法前提下,昂科威车主可以自行从电商平台购买雪佛兰探界者车型的下摆臂零部件进行更换,这也是无奈之举。
根据上汽通用别克维权群众的不完全统计,从2015年开始,涉及别克其9个主力车型上的前悬挂脱轴断轴、扭脱失效等情况,有记录在案的实例大约在150例左右,而根本问题得不到解决,想必因分体轴结构缺陷产生的轴断轴事件还在增加,刷新着记录。&
别克昂科威脱轴断轴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前悬架使用“分体式控制衬套”造成的,昂科威前悬架使用麦弗逊式,下控制臂为传统三角形结构,下球头连接羊角,其余两衬套与副车架连接,出问题的就是其中外形较小的衬套。
因传统麦弗逊悬架设计,车轮垂直地面纵向受力由弹簧和减震吸收传递至车身,垂直车身中线的横向受力大部分经过下控制臂传递至副车架,另外在加速、刹车时车轮还会受到与车身中线平行的前后力,大部分也是经过下控制臂传递至副车架。
因下控制臂形状设计原因,下控制臂的下球头和分体式衬套连线几乎与车身中线垂直,所以车轮横向受力绝大部分通过这个分体式衬套传递至车身。因此,这个位置的衬套要承受非常大的负荷,对此衬套的耐受能力要求非常严格,此时下控制臂的另一衬套只起到辅助定位作用。
分体式衬套和副车架采用螺栓紧,固但此衬套固定杆中间断开,由内衬和外套管连接固定,内衬为橡胶材质,在轮胎横向力的作用下橡胶逐渐变形,间隙变大,此时固定杆为一颗螺栓固定,不能起到稳固作用,在力的作用下两个固定杆会以螺栓为圆心发生转动,等到间隙变得足够大时,衬套发成脱落,在高速中,脱落后的驱动半轴没有相应的支撑,导致断轴。
其实通用早已发现此衬套在昂科威上出现的问题,在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一体式控制臂衬套”申请专利,来彻底解决“分体式衬套”强度不够的问题。据了解,目前在昂科威、新英朗、新科鲁兹、威朗、上汽通用五菱系列等确认在使用这种“分体式控制臂衬套”。然而除昂科威外,这些车型未大面积出现断轴情况,可见昂科威断轴还与自身情况有关。从中国汽车召回网得知,别克在日进行过召回昂科威车型的计划,不过从召回缘由看,并非是断轴原因召回。
而对于车主来说,官方不召回就意味着每天开车都要提心吊胆,有的车主去经销商4S店咨询后被弄的哭笑不得,来自山东烟台的赵先生就是一名昂科威车主,4S店告诉他驾驶昂科威的时候转弯车速不能太快,方向盘不能打太多,因为不能给前轴太大压力。赵先生说当初选择昂科威就是中意它的内饰、中意它的科技感和动力总成。但是现在这款SUV完全成了只能在柏油路上开的车,稍微不好的路面都不敢去,因为怕崩起石子打到轴承。
4S店没有能够从本质改变前悬挂易脱轴的办法,所以很多车主都把解决方案选择到了万能的电商平台。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出现在某电商平台上的雪佛兰探界者下摆臂就是其中一个解决办法,虽然此套件并非是官方授权的汽车零部件,但可与昂科威共用。
此套件从技术结构功能优化以及做工比较来说,此原厂总成仍无法与OEM昂科威锻造一体轴优化下摆臂总成比,OEM总成用材结构及性价比更良心适用。(OEM生产,也称为定点生产,俗称代工(生产),基本含义为品牌生产者不直接生产产品,而是利用自己掌握的关键的核心技术负责设计和开发新产品,控制销售渠道,具体的加工任务通过合同订购的方式委托同类产品的其他厂家生产。)
通过采访得知,很多车主已经购买更换上了此套件,其它车主也都因此关注到分体轴的缺陷,通用的专利说明,已经完整而清晰的告知大家真相,而事实的发生,不断的呈现了这个缺陷设计的可怕和危害程度。&nbsp>&nbsp&&&正文
昂科威断轴脱轴隐患真相?全国河南车友会车主有话说
发布日期: 10:41
  去年,昂科威郑州车友断轴,引来了一批车主众说纷纭、媒体们也各个分析解读,直指质量问题、设计缺陷,作为车主,设身处地的想当你面临断轴时带来的高速驾驶的车祸风险,那确实非常可怕,但是回头冷静的客观来说,断轴的原因也并非让大家简单的理解为一个单层U型高强度钢的问题,特别是大家都不理解汽车悬架工作原理的情况下,都会粗暴的认为质量问题,设计缺陷,但所以我希望对断轴做一个全面分析,让大家更加理性的看待断轴。
  首先我一直认为郑州车友只是一个例,因为如大家所想是材质问题的话,那么单说昂科威从去年上市到现今,快2年了,创造了累计二十几万的销量,如果真的有质量问题,早就集体爆发了,还能等到今天?现在经过第三方鉴定,包括车主本人也都认为是压到金属物弹起来崩到下拉臂并引起下拉臂断掉的!而并不是因为摆臂的材质或者是其他而导致的断轴。这也认定了我开始的猜想,这真的只是个例
  河南交通广播104.1之维权直通车日下午15:15
  其实大家度娘一下就会发现,不光是昂科威,包括翼虎,途观,奇骏,帕萨特,骐达,飞度,速腾,甚至于陆巡等等都发生过断轴事件的。
  不过上面的理由肯定不能说服大家,当然也说服不了我自己,所以就特意去扒了扒昂科威摆臂的用料,毕竟说什么都要有证据么,不然就是自说自话了。
  先说说用材
  前悬挂摆臂:
  昂科威的前悬架是麦弗逊式,部件采用铝合金制品,目的是降低自重,有利于前、后车轴的配重。
  而现在市场上大部分SUV还采用的是钢制的,比如奇骏和翼虎,用的就是钢材质的,
  而翼虎的断轴是因为摆臂的球头位置,并不是因为摆臂材料的原因。
  而途观用的是铸铁的
  后悬挂摆臂:
  昂科威是典型的多连杆悬挂,而且下摆臂没有想前悬挂摆臂那样采用铝合金,而是随大流采用了高强度钢材质,不过转向节用的是铝合金的材质。
  奇骏、翼虎的后悬挂摆臂包括转向节用的都是钢材质
  而途观用的还是铸铁的。
  总结:之前看过一个调研,说20W级别的SUV, 66.7%的车型选用刚强度钢控制臂,14.8%选用锻铝控制臂,18.5%选用铸铁控制臂。可以看出冲片高强钢是主流和趋势。而大众以往车型的铸铁摆臂到MQB平台的单片高强钢冲片摆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而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其实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无疑从汽车设计制造的角度来看,昂科威选用这样的高强度刚才材质没有问题,且不会出现批次性故障。当然无论选用什么材料,零件设计都要满足布置、性能、耐久、强度要求,这才是为我们消费者着想,不管任何车企,如果像速腾门的处理方式那样,透支群众的信任,是做不长久的。
  既然大家都用的这么结实的材料,那为什么为断轴的??
  接下来我们就扒一扒汽车为什么会断轴。
  在扒之前,简单说一下前悬挂结构的内容。无论是麦弗逊悬挂还是双叉式悬挂,都有两个相对的脆弱点:
  1、转向拉杆:转向拉杆的作用就是传递方向机的横向拉力,结构纤细,因此遇到较大的挤压力或者撞击力时,很容易弯曲;
  2、下摆臂与转向节结合的“关节”位置。由于该位置既要左右摆动(转向时),又要上下运动(过不平路面时),基于灵活性需要,这个位置的零件都是精巧型,因此借巧劲很容易损坏掉,一如人的关节一样。该位置断裂时,既有可能是转向节断裂,也可能是下摆臂断裂,还可能是下摆臂球头脱落。
  因此,断轴的要诀就是弄断上述两个脆弱的位置。
  要说断得最漂亮的还得数看不出外伤的断轴,就像本次郑州车友的断轴,在看不出车辆外伤的情况下让车断轴,那么他是怎么做到的呢???经过第三方鉴定是郑州车主的断轴是因为压到金属物弹起来崩到下拉臂并引起下拉臂断掉的!&看到这个结果,我也真实苦笑不得,这个就像我和朋友一起买了个iPhone6s ,我的掉地上了,手机上毫无伤痕,他的掉地上了屏幕碎了,这个结果真的是运气问题了,况且中国的路况和停车条件相对恶劣,任何车辆都有可能因各种原因导致断轴,而如果要做到车身外观无损伤而断轴,“窍门”就是只撞轮胎—特别是以挤压的方式让轮胎侧面接触路肩一类的障碍物,靠巧劲非常容易造成看不见外伤的“纯断轴”。
  比如下面这个交通事故,&
  其实事故原因很简单,当司机意识到车辆一侧轮胎撞击到了路肩或者护栏底座时,会下意识的朝另一侧打方向,试图避开路肩/护栏基座。但如果打方向时车轮已经与路肩/护栏基座接触,那么打方向的这一下正好借势给了车轮一个很大的挤压力,这一瞬间的力足以让转向拉杆弯曲甚至断裂。当司机试图回正方向时,靠近路肩那一侧的车轮已经歪了,车辆在惯性作用下继续前进一小段路,就足以拉断转向节和下摆臂,进而拉脱半轴,而此时可能连轮胎都不会爆,车辆外观看不出明显损伤。
  而因SUV底盘高、接近角和离去角大,四个车轮更接近于布置在车身的四个角上,所以在事故中被撞到轮胎的几率也大于普通轿车。因而SUV在发生交通事故中,出现断轴的几率可能高于轿车。
  那么我们如何避免在日常驾驶中遇到断轴事故呢?总结一下,在下列几种情况最容易遭遇断轴事故:
  1、转弯。转弯时转弯不足或者转弯速度过快,外侧轮胎可能会撞到路沿;如果方向回正过晚,内侧可能会撞到护栏。常见于新手或者注意力不集中的驾驶员。
  2、遇到坑洼或者低矮障碍物。比如在路上忽然遇到一个大坑,如果车速较快,在进坑时猛踩刹车,此时给悬挂的正面冲击力是非常大的。还有就是停车场入口、小区门口的限宽墩、低矮栏杆等,一旦没看到,撞上就容易造成断轴
  3、交通事故中撞击一侧的轮胎,也比较容易造成断轴。
  以上我们所说的断轴,都是在事故中撞断的。那么有没有在不撞击的情况下断轴的呢?
  在无外力冲击的情况下出现断轴的话,有以下可能:
  1)疲劳断裂。疲劳断裂一般伴随者陈旧性伤痕,即断轴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逐渐断裂的。断口有比较明显的新旧区分痕迹。造成这种情况大多数是因为底盘零件曾在事故中损坏,维修不彻底而留下的后遗症,即产生裂纹或裂缝的零件没有更换造成的。一般来说,先天性疲劳断裂的几率极低。先天性疲劳断裂意味者设计时的受力分析错误,这种情况在汽车设计中是不可能出现的。
  2)零件缺陷。如果零件刚好存在类似于缩孔、砂眼一类的制造缺陷,那么有可能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断裂。这类问题理论上是存在的。但铸造件都有抽检制度,造成大批量质量事故的概率极低。
  无外力出现断轴的断口大多呈现脆性断裂的形貌。因此判断零件的断裂情况是受外力冲击还是应力或疲劳断裂,通过对零件的断口分析以及零件的变形情况就能轻松判断出来。
  有人会问:能不都能造出一个永远不断轴的车?答案是能。比如能撞碎石头、撞断路肩、撞扁护栏座、夹碎大墩子的车,因为如果车不坏,那被撞的东西就得坏。
  还有人问:有无可能车也不断轴、石头也不会被撞断呢?轴也够硬,石头也够硬,就能。
  好了, 其实断轴作为一个共性问题,普遍存在于各车系车型当中,其中有的确实是质量原因,有的则是车主自身鲁莽驾驶,不注意爱护保养车辆造成的(比如过弯打死方向不减速;过坑,上路基不减速最伤减震悬挂;有的车主不得不天天晚上把车开上路基停在路沿上,天天用单侧轮胎上路基,转向球笼不松才怪),其实百度你就会发现,原来没有不断轴的车,
  说到这里,其实我就想说一句话:只要规规矩矩开车,谨慎驾驶,我相信昂科威作为一款销量已达到二十多万台的车型。从断轴事故率来看,其在设计之初必然不会有这么的大的安全隐患。所以我们在同情郑州的同时,也要对昂科威有信心。
【编辑:张雅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8款昂科威轴改了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