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准备中考冲刺,在重庆哪家教育辅导补习机构比较强,比较好,更比较权威,谢谢大家提供一下

小升初衔接
初升高衔接
||||||||||
中考倒计时天时分秒
一提到孩子学习,可能你正有一肚子无奈:
孩子脑袋够用、够聪明,但就是压根不爱学习,对学习完全提不起兴趣:
孩子不听话,讨厌学习,一提到学习就讨价还价,说多了就翻脸,跟大人对着干;
学习成绩上不去,大人急得直上火,说得口干舌燥,孩子却一点不往心里去,也不知道着急;
看电视、玩游戏永远没个够,作业不提醒不做,不盯着不写,只要大人一转身,他就玩自己的去了;
一点时间观念都没有,写作业永远是磨磨蹭蹭,明明一个小时就能做完,回回都要拖到半夜,大人也跟着累个半死。
很多家长一见到我就问:孩子学习不积极,上
孩子为什么更喜欢朗思教育,来听听学生怎么讲!
|小升初辅导
|初中/中考辅导
|高中/高考辅导
朗思2015中考光荣榜
张**石桥铺校区渝高育才686.5陈老师李*石桥铺校区杨家坪中学八中691陈老师周**石桥铺校区天宝中学外语校673.5陈老师陈**杨家坪校区天宝中学一中709.5伍老师曾*杨家坪校区杨家坪中学三中713.5伍老师金*杨家坪校区铁路中学八中689伍老师胡*南坪校区110中学三中697.5黄老师付**南坪校区110中学育才691.5黄老师黄*石桥铺校区一外重庆外语校665陈老师
朗思2015高考光荣榜
张*石桥铺校区一外重本589陈老师刘**石桥铺校区一中重本579陈老师张*杨家坪校区育才重本607伍老师涂*杨家坪校区一外重本581伍老师尹**南坪校区育才重本609黄老师黄*杨家坪校区杨家坪中学重本595伍老师简*杨家坪校区铁路中学重本615伍老师沈**石桥铺校区渝高二本557陈老师罗*石桥铺校区田家炳中学二本549陈老师李*杨家坪校区八中重本612伍老师授课形式 :
  重庆江北课外辅导一对一,就找英豪教育!选择英豪教育,找好...
学智堂辅导中心简介学智堂是干什么的?10年来我们专注做一个事...
我们的教师在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奥赛急先锋ABC卷》中...
找重庆沙坪坝小学/初/高中一对一辅导,小班辅导,托管班补习,...
温馨提示:家长您好!领事文艺,有专业的学校老师,优异的班主任...
渝中区文化宫篮球培训基地
初中高中课外辅导哪里好?三中英才教育,教育机构有保障。保...
健视加非针药,非手术的方式稳固的提升您的视力到1.0.针对近...
我们都是重点中学从事高中教学工作10年以上的在职老师,对高考...
千胜教育简介: 千胜教育是重庆市退休教委领导开办的专业课外辅...
  杨家坪中小学一对一哪家好?现在,好多家长将孩子送到补习班...
我们的地址在江北观音桥步行街,离18中和观音桥、徐悲鸿中学等...
“学生的头脑不是盛装知识的容器,而是一只需要点燃的火炬”!这...
学智堂辅导中心简介学智堂是干什么的?10年来我们专注做一个事...
授课的李老师参加过中高考的监考和阅卷工作,熟知中考高考考点,...
一、纽恩个性化一对一教学中心纽恩教育作为个性化辅导教育的倡导...
我们的教师在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奥赛急先锋ABC卷》中...
年级:小学、初高中科目:语 数 外 物 理 化等各科 培新方...
重庆市沙坪坝区英才文化教育培训学校前身为重庆市沙坪坝区三中英...
周末班来袭,你的孩子准备好做什么了吗?学习不好,孩子和自己没...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我们来算一笔帐吧。 学校的英语课,一天一节...
渝北课外辅导选择专注教育,专注于中小学生学习,经过多年发展,...
学校简介: 爱谦教育,是重庆唯1 一家以国学传统文化为底蕴的...
我们致力于打造专业的《小学托管服务标准》,做好连接家长、学生...
嘉欣简介 重庆嘉欣教育培训中心现有南坪、大坪两个校区,创办于...
达师理科-2016秋季周末提分辅导安排(各科衔接)时间安排:...
杨家坪:;南坪:...
巴蜀精英教育是一家提供专业家教服务的课外辅导机构,主要面向小...
小学、初中、高中 语数英物化生等各科上门家教,确保提高20-...
席文教育简介: 重庆席文教育(...
一线在职特级教师张瞳担纲;中考高考全科补习。特别针对艺术类、...
我们的教师在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奥赛急先锋ABC卷》中...
提分好去处——昕鸿教育。我们的课程:学科一对一,小升初,初升...
我们都是重点中学从事高中教学工作10年以上的在职老师,对高考...
初中高中课外辅导哪里好?三中英才教育,教育机构有保障。保...
通过练习可以让你克服怕登台讲话的恐惧心理,掌握公共演讲的技巧...
  找南坪一对一辅导,小班辅导,托管班补习,就选择英豪教育培...
学智堂辅导中心简介学智堂是干什么的?10年来我们专注做一个事...
初中部:初三:数学、英语、物理、化学1-5人班,所有科目一对...
我们是重庆健视加,致力于青少年视力恢复。范围是3-18岁60...
我校名师班由重庆知名的一中、三中、八中名校名师牵头,联合巴...
达师理科-2016秋季周末提分辅导安排时间安排:2016年9...
重庆中小学辅导班介绍:
58同城重庆中小学辅导班频道汇集了重庆地区最正规的、最多的重庆补习班,重庆辅导班,重庆辅导网信息,是您查找高中、小学、初中、小升初,艺考,课外英语辅导班的最佳重庆中小学辅导班网上平台。-触屏版,极速版。
重庆中小学辅导班相关信息:
重庆中小学辅导班全部商圈:
重庆中小学辅导班周边城市:
中小学辅导班- 热门城市:
友情链接:
&&&&&&&&&&&&&&&&&&&&&&&&&&&&&&
获取验证码
58同城致力于保护您的隐私!只会有我们专业的客服和推荐商家与您联系,请放心填写!
客服热线:400-
我们期待您的来电!排名在前 1% 的高中生是靠天赋还是靠努力?
我曾经就读于一所全省前2名的高中(广东省),身边不乏有很多学习极为优秀的学生。他们在高考中能在70万人排进前1% 也就是前7000名。和他们学习在一起之后我发现了个有趣的现象:他们当中有挺多人花费在玩的时间并不比考进前5万名的学生少,甚至更有多。他们却能做到玩的很多,却成绩又很好。通常,当老师提出一个新的知识点时,他们能非常快速的理解和运用,其他学生则需要花费一点时间。考试的试卷设计通常会让普通学生得到60%-75%的分数,优秀的学生得到75-85%,而厉害的学生则能得到85%-90%的分数(理科尤为明显,后面的大题不是靠背书就能解决的)。我觉得,努力能让一个学生成为优秀的学生,可想进入前1%, 除了努力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因素?--------------------------------------------------------------------------------------------------------------------------------------------现有多人提出,会学习,能持续学习,会制定计划这些能力均属于“天赋(如智商)”的体现,大家对此的看法是什么?
981 个回答
我是湖北文科高考120名,应该算是题主口中的1%了。
题主问的是靠天赋还是努力,我仔细想了几天,觉得都不是。
高中,特别TOP2高中,是不乏“乖小孩”的。这些孩子很听老师话,跟着老师的节奏走,外加悬梁刺股夜里十二点。但是很明显,他们不属于1%阵营。我们都是过来人,也都曽这样努力过,知道这并不是一条坦途,对么?
既然不是努力,那我们来谈谈天赋。
首先,我承认,1%里面有天赋奇才。但是我必须纠正一个观点:
如果我付出了100分的努力,只得到了80分;但是李雷和韩梅梅只付出了80分的努力,却得到了95分以上的成绩。那么,在我的眼中,他们就是天才喽~
NO!NO!NO!
这只是你不愿意承认,自己比较失败而已。因为只要把原因归结到,比我优秀的人是天才,那么我不如他们就不是我的错喽。不是国军不能打,而是共军更厉害。
其实你自己也知道,根本没那么多天才。他们也是普通人,和你一样的普通人,只是他们掌握了成功的秘诀而已。
OK,现在进入正题,论1%是怎么炼成的。
——我是帅气的分割线——
一开始,入学考试。李雷、韩梅梅和老王,成绩都一样,数学单科都只考了70分。
老王是认真听讲的好孩子,在老师评讲试卷的时候,把板书都抄了下来,并且把错题进行了订正。李雷是个不怎么安分的孩子,不按常规出牌,他觉得,可能是心态没调整好,于是李雷买了一本漫画书,每次考试前看一段,放松心情,沉着应考。韩梅梅一贯是个乖乖女,她也按要求改正了错题,不过她还借了考了95分的李华的卷子。她发现,除了自己知识掌握不牢固以外,卷面排版跟李华也有差距,于是她跟李华同学请教了卷面的问题。
时间过的很快,马上就到第一次月考了。
老王稳扎稳打成绩不错,比上一次有所提高,考了八十分。李雷跟韩梅梅和上次一样,都只考了70分,一下子被新晋学霸老王,甩开了二十名。
考试之后,老王还是像上次一样,认真听讲,好好订正。李雷看到了自己的卷子,比较失落。在看了一期漫画安慰自己以后,他开始认真分析起了自己的试卷。他发现虽然都是七十分,但是试卷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一次大面积的马虎没有了,也就是说,会做的题都做对了,错的题都是自己知识上的欠缺,于是他肯定了自己考试前放松心情的做法。此外,他还看到了,上一次跟自己一样70分的老王,这一次考了80分,于是,他吸取了老王的成功经验,也开始认真听讲,好好做笔记。韩梅梅呢,这个乖乖女当然很郁闷啦~老王做的她都做了,而且比老王做的还要多,为什么老王进步了,而自己还是原地踏步/(ㄒoㄒ)/~~
这时候,李雷走了过来,帮韩梅梅分析了一下卷子。李雷说,你看看,虽然两次你都是70分,但是试卷结构发生了改变。你几乎没有空题,不像上一次那样有很多不会的,说明基础有提高。这一次你主要是太粗心了,都是最后计算错误。
韩梅梅一看,好像是这样。于是就说:“李雷,谢谢你!”
李雷说:“我是红领巾~不过,如果你真想谢我的话,不如晚上我们一起吃饭吧。”
于是,他俩吃饭的时候,又交换了一下心得。李雷吸取了韩梅梅的卷面,韩梅梅吸取了李雷的放松方法。
时间过的真快,又到了下一次月考。
这一次,老王考了90分,李雷和韩梅梅考了85分。
老王窃喜,前两天做五三,刚好碰到了最后几个大题,这次考试全不费功夫。李雷和韩梅梅看到了自己的进步,更有动力分析自己的试卷了。他们发现,各自的卷面都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观,甚至阅卷老师情不自禁的批了几个字:卷面整洁。
他们发现,基础题和中档题他们拿分都不错,只是压轴的大题比较棘手,完全不知道怎么破题。
于是,他们调整了,接下来一个月的学习策略。首先,卷面、漫画等优点继续保持;然后,主攻难题。
后来,他们发现时间不够用了,就跟老师商量,每次作业只做后几道大题,前面的题偶尔做一做。作为交换条件,他们答应老师下次月考上90分,如果没上,就马上停止这种做法。
得到老师的首肯后,李雷和韩梅,有了更多的时间去专研难题了。经过一个月的努力,他们终于有了突破。
第三次月考,题目难度整体偏大,全班成绩都有了下滑。学霸李华只考了85分,老王只考了70分,但是李雷和韩梅梅考了惊艳的95分。
到了这个程度,李雷和韩梅梅觉得,最后5分如果再去突破,收获远远小于付出,并不划算。于是,他们只是保持住了在数学学科的优势,不让它下滑。同时,他们把提高数学的方法,举一反三,运用在了语文、英语、政治、地理、历史等学科。
一个月后,举行了全年级的期中考试,李雷和韩梅梅的综合成绩大幅提高,都进入了年级前一百。
下一个月,李华和韩梅梅,并没有再花很大的力气去突破,只是保持着往日培养的优良习惯。很自然的,他们再也没有掉下来,反而成绩甩了三好学生老王很远。
老王很郁闷,觉得自己天天好好听讲,认真写作业,但是李雷和韩梅梅作业也不写,还背着老师谈恋爱,成绩居然在自己之上。老王很不甘心,特别是想着,自己一开始比他们强那么多的时候。
于是,老王开始每天学习到十二点,老师的板书,每天都看很多遍,作业更是每次都提前完成。
与此同时,李雷和韩梅梅觉得,自己各科成绩普遍都得到了提高,是时候突破瓶颈了。于是,他们跟各科老师商量,以全班前三的成绩为保证,不再交各科作业了。但是同时保证,每次评讲作业的时候都会好好听,空出来的时间,他们用来做专项突破。
就这样,好孩子老王,和不交作业的早恋青年,开始了新一次的月考。
这一次,老王因为平时作息不规律,再加上求胜心切,严重影响了发挥,成绩并不如意。但是李雷和韩梅梅却是高歌猛进,干掉了学霸李华,包揽了前两名。
这时候,老王失望的发现,自己比李雷和韩梅梅差太多了。到了这个地步,老王已经不是嫉妒和不甘了,剩下的只有仰望。
高考的时候,李雷和韩梅梅不负众望,考了前1%。
于是,江湖上就流传着,天才李雷和天才韩梅梅的传说:不写作业加早恋,成绩还能这么好。
但是,李雷和韩梅梅是天才么?
明显不是的。他们一开始和老王都一样,都是普通人。
他们确实不写作业,就有很好的成绩,但是因果关系搞反了。不是因为不写作业,才是好学生,而是因为是好学生,才有资格不写作业!
前1%,可以是听老师话的,也可以是不听老师话的。但是,他们一定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人。就算是不听老师的话、不做作业,他们也知道,自己这样做是对的,并不是任性的决定。
他们不是没有失败过,他们也不是没有走过弯路。但是他们在“试错”多次之后,好好反思,认真总结,最后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找到方法之后,不需要悬梁刺股,只需要朝九晚五。
这跟努力无关,那些每天悬梁刺股外加熬夜的同学,比李雷和韩梅梅努力多了。
这也与天赋无关,李雷和韩梅梅和老王一样,都是普通人。
最后总结一下:
1、前1%的成功,是因为路径依赖。他们通过多次试错,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成功方法,接下来只用按着这个模子套就可以了。一句话:成功是成功之母!
2、其他人的失败,在于习得性无助。哎呀,数学好难学;天呐,数学作业还没写完,怎么化学作业就又来了;喂,老王,物理老师喊你去一下办公室,要和你谈一下你物理成绩下降的事ORZ
大概就是这样吧。
彩蛋:最后李雷和韩梅梅幸福的在一起了~
彩蛋2.0:李雷的原型,就是我~
——我是帅气的分割线2.0——
彩蛋3.0:好多人问后来呢,后来分开了%&_&%——我是帅气的分割线3.0——彩蛋4.0:解答评论区的高频问题路人甲:李雷,我觉得你的老师都太好了,要是我跟我老师提这种要求,一定会被鞭尸。李雷: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的,我觉得,可能从小我们就觉得,大人们是权威,特别是冷酷严肃的老师和家长,在我们心中,更是拒人千里之外。所以我们从来不敢跟老师交流,更别说跟老师提条件了。可能是由于我成绩一向不错吧,跟老师接触比较多,其实我觉得,他们也是一群孤独的人,上课是的严肃是必要的伪装,可是课下他们都是很平易近人的,只要我提的条件合情合理,老师们大都会接受的,老师们给我的总体感觉就是,高处不胜寒。路人乙:那有没有老师不答应你的情况呢?李雷:当然有啦,比如我跟历史老师说不写作业,但是她死活就是不答应,说开了我这个口子,不好管了。路人乙:那你最后怎么办的呢?李雷:我是这么觉得的。以我在班上的人缘,本来可以不跟老师说就不交作业的,各科课代表都是自己人,从来查作业不会查到我的头上,我去主动跟她说,代表我尊重她,不想把小聪明,用在她身上。但是此路不通的话,我别无选择了~路人乙:你从来就没有被查出来过?李雷:当然有过。事实上,我不交作业,在全班是个半公开的秘密了,各科老师都很恨我,因为每当别人不交作业,被老师骂的时候,他们都会说:“老师你看,李雷和韩梅梅都不交!!!”老师们实际知道我没交,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有一次没交历史作业的人实在太多,老师发飙了,让没交作业的通通站出去,我是第一个出去的,这种时候,不能让老师难堪。事实上,因为我“认错态度”良好,很快就被放进来了。路人甲:作为一个好学生,被老师骂,而且罚站,你会不会不好意思,会不会难过?李雷:我一直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ORZ早就习惯各种惩罚了。事实上,除了韩梅梅骂我,其他任何人我都不会在意~韩梅梅:不要诋毁我,我什么时候骂过你/(ㄒoㄒ)/~~路人乙:这么秀恩爱真的好么~路人甲:有一种说法,老师们几十年的经验还比不过你么?你为什么就觉得,不跟着老师的节奏,自己走是对的呢?韩梅梅:我觉得你们的理解有问题,我和李雷一直是跟着老师的节奏走的。虽然不写作业,但是评讲的时候我们会好好听,以我们的基础,这样达到的效果,跟认真写了一遍作业是差不多的。所以说,我们不是不跟着老师的节奏走,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方法而已。我们觉得,老师的方式方法是针对班上大多数人的,但是最后出众的毕竟是少数人,这也反证了,事事都听老师的,并不能有一个好结果。路人乙:我觉得你被李雷带坏了~李雷:好吧,剩下的我来补充。都说老师们有几十年的经验,其实我不这么看,绝大部分老师,只是有十几个“三年的经验”而已。他们并没有一直进步,只是机械的重复着,古老刻板的高一到高三的教学,虽然有几十年教龄,但是事实上,也就是“三年”经验而已。但是我们都是已经上了十几年学了的,什么对自己好,什么对自己不好,我们更清楚。路人甲:那个……李雷:就到这里吧,我要去吃饭了~韩梅梅:那我也走了路人乙:我还没问完呢!李雷:有什么问题去评论区吧,问的多了,我再来统一解答~——我是帅气的分割线4.0——彩蛋5.0:写给马上高考的高三党最近好多高三党私信我:“李雷,我还有二十天就要高考了,应该怎么办?”我只想说,现在高三都让用手机了么?此等好政策为什么我就没赶上。害得我直到考完高考,都没有韩梅梅的手机号(╯°□°)╯︵ ┻━┻恕我直言,还有二十多天高考,高三党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知乎会让你们的心静不下来,希望你看完我的回复之后,能暂戒知乎、暂戒手机。既然有文科生,也有理科生,那我就笼统的说说吧。我是文科生,所以我在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文科综合的应试技巧,仅供参考!!!适合我的,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但是这个技巧,确实让我稳定提分15-20.我们湖北文综选择的排序,依次是地理、政治、历史。每次我们也都是按顺序做的。但是我觉得,地理的选择题有自己的特殊性,会引用很多没听过的新概念,此外地球运动什么的也很头疼,难度完全不可控。这跟是否把地理学好了没多大关系,就算你地理超神,依然会被这些奇形怪状的题,恶心的一塌糊涂。所以如果把地理放在前面做,很影响接下来答题的心情。政治选择题喜欢咬文嚼字,需要我们冷静下来分析,但是它们本身不难,都是课本里面的点,只要足够细心,全对不难。完全可控。所以政治选择题很适合,在一开始心情没有被干扰的时候做。至于历史选择题,跟课本好像没什么关系,上下五千年随便出题。但是难度在可控范围内,介于政治和地理之间,所以我把它放在政治之后做。综上,我的选择题答题顺序是:政治、历史、地理。这种技巧运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必须直接把地理跳过!看都不要看!看都不要看!看都不要看!很重要所以说三遍!有人会觉得先挑会做的做,不会的再跳过,但是如果那样,你心里会知道,前面有几个地理题比较难,心情已经被干扰了。再做政治历史,就很容易失误,也就失去了我们调换顺序的初衷。还有一个方法,适用于文科理科,所有选择题。就是如果一道题,你超过五分钟没有做出来,直接蒙,就赌25%的概率了。如果一道题你五分钟没有做出来,花了十分钟做出来。你以为自己做出来了,其实是你牵强附会出来的,正确率也还是25%。对了,多说一句,我认为,文综选择题控制在35-40分钟比较合适。不能超过40分钟,不然后面大题势必受影响。还有,如果你不能像李雷一,样文综保持在250左右的超神成绩,请在做完选择题后不要回过头来看了,一次性通过,不确定的直接蒙,不然你大题选择题都要完蛋。如果部分高三党是理科生,我举的这个例子对你们实际帮助不大,但是我希望它能够给你提供一种思路。至于最后一个月能做什么,我的建议是,放松。我最后一个月,特别是最后半个月,不做新题了,只是每天简单的翻一翻改错本,巩固一下就好了。老师在这个时候,可能会发很多练习试卷,你不要都去做。我们当时每一科发了十几套,我只是每一科挑了两套,剩下的,当着全班的面,我扔到垃圾桶了。没必要在这个时候,再给自己增加额外的压力。如果遇到试卷上不会做的题,不要纠结了,直接放过,免得影响心情,因为这个题,出现在高考试卷上的几率微乎其微。大概就是这些吧。还有就是作息规律不要改变,但是可以适当给自己减负。我那时候每天白天跟我女朋友传纸条,晚上跟好基友去吃宵夜,不碍事的。加油,祝好运。——我是帅气的分割线5.0——彩蛋6.0:写给基础极差的文科生基础好的就不要来看笑话了(╯°□°)╯︵ ┻━┻关于数学:去找最近几年的高考真题,五套左右吧。选择填空各放弃一个最难的,完全放弃,不要管。大题前四题保证拿分,最后两题第一问保证拿分,第二问视情况而定,最后一问放弃。这样总分可以破百。每一套题,不要在卷子上做,自己拿作业本。先自己做,严格控制时间。然后对着答案自己批改。第二天,对着空白试卷,独立再做一遍,要求:时间更短,分数更好,步骤更规范。第三天同样。第四天就不要做了,抄标答,把格式,步骤,做到完美。二十天搞定五套,五套下来,你的基础不会太差了,一百分不是问题。关于文综:类似于数学,不过你需要找十套真题。文综考点很杂,五套不足以涵盖。大题完全放弃。大题完全放弃。大题完全放弃。很重要所以说三遍!大题不是想提高就能提高的,看开些吧,况且大题主要看脸。选择题每一科放弃1-2个最难的,不能超过两个。其它的全部搞懂。每天两套,选择题过起来很快,压力应该比数学要小。十套下来,选择题应该问题不大。这样下来总分180应该差不多了。最后说一句:本文仅供参考,后果自负。
本来作为路人是不打算回答这个问题的……(一般这种问题都会演变成名校学生秀优越+囗观群众看热闹……的吧),不过看到许多人在答案中提到了高中时期的传奇人物每天吊儿郎当但还是考高分狂拉仇恨的例子,觉得还蛮有趣的。其实每年P大和T大的新生里面有不少人在高中时期是这类人(或者至少被别人认为是这种类型),就这几年的趋势来说新生里面传统意义上死读书巨刻苦的好好学生(典型可以参考中国合伙人里的黄晓明)比例是在下降的。在高中时期,他们的同学们大概会把他们的成功总结为智力上的优势压倒努力程度的区别吧~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看法是正确的。然而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是在上大学之后又进行了另一次的分化过程,在更高的平台上,原本的智力优势不再明显,因此许多原本吊儿郎当也能学得很不错的人就只有转变心态,开始用功学习起来,不然就只能接受落在下风的现实。在新的平台上还能继续保持轻松领先的人只有这些精英学生中的更少数。如果你去了解一下P大T大以用功出名的学生,很多人其实在高中时期也是有过风光的,只不过到了大学就没人在乎你高中是不是轻松虐遍同学了。这种事情在北美也一样,斯坦福有个很出名的说法是叫“斯坦福鸭子综合征”:在阳光明媚的加州,每个学生看起来都很轻松自在,然而就像水面上的鸭子,看起来悠闲,可鸭掌在水下倒腾,为的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能出人头地。这些斯坦福的学生高中时期多数也是同学中的天才人物,到了斯坦福也就只能装成天才,人前风光,背地里拼命了。在P大的时候我不止一次地看到有同学表面上装作游刃有余但实际上在人后拼命用功的事情,大概也是类似的心态,这种掩饰的心理本身恐怕也有部分缘于和高中时期的辉煌经历的落差吧?Again,在学术这条路上这种筛选可以继续下去,在北清毫无压力的人到了北美一流名校后不一定还是如此风光,phd时期轻松自在的人在junior faculty不一定顺利。虽然大体上我还是认同智力本身的差距大于努力程度的区别,然而人的智力总是有极限的,大多数人不能达到人类心智的最高顶点,那么在此之后就只有再往努力这种方向上发展了,作为一个有上进心的人,这是唯一的选择,抱怨智力上的劣势也没用。你看到智力出众的人会羡慕,其实人家在相同水准的人或者更高水准的人面前也会苦恼,也只有通过努力来弥补,这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人艰不拆”的事实是,智力上越出众的人,总体上也是越努力的,因为比其他人更知道智力的局限和努力的必要性。)PS:如果一个人长期处在能让周围人羡慕其智力的环境中,实际上是有不思进取的嫌疑,反正我是不会太欣赏的。
我高考在50多万考生中排一百多。天赋和努力都是在正整数这个区间,都上不封顶。因此天赋不足就多努力。我时常看到有好学生介绍自己经验的时候都是轻描淡写,只要认真完成课内老师布置的就行了,甚至有人炫耀自己抄作业考试还是很厉害,但是你按他们的路子走绝对不会成功。
我曾经成绩非常差,在班级里面倒数。家里没有对我期望过高,长辈从小就知道我记性差。但是对于家庭的责任让我不敢掉意轻心,我非常努力,起得比别人早,睡得晚。但是没有效果,我连那些抄作业的人都考不过。直到某个假期我觉得不能再这样了,我开始正视我的薄弱环节,我下决心从头开始看所学知识。因为我没有一门是拿得出手,而数学最差。于是我先着手数学,我反复看最简单的题目,并思考自己在这些题目上的思维漏洞,天资差,没办法,一个学期仍然没有起色。但是我坚持到第二个学期,终于迅速提高,旁人惊讶,因为理科相通,我在物理和化学上面同样进步神速。自此我也过上了抄作业也能考好成绩的生活,因为我的思维方式已经变得强大。
很少人能下定决心回炉重造,很少人能够分析自己思维的弱点。很少人能够彻底转变做题时的思维。很多人觉得应当多记做过的题,学习上通过题海战术提高的,绝对不可能比聪明的人考得更高,因为他们比你记得牢。
所以我的亲身经历告诉我,思维的懒惰是比行为的懒惰更可怕。只要不转变思维,再怎么努力收效也是微小的。所以农民辛苦一辈子,仍然只能图个温饱。有些人完全不敢直视自己的缺点,只是寻找智力上的借口。因为思维的转变是痛苦的,旧的思维发现不能用了,新的思维还没形成。
不可否认智力是有很大影响力的,我就见过有人过目不忘。但是世界是公平的。正如肝好的人容易酗酒致死。聪明的人过于依赖自己的聪明,而忽略了对于自身不足的探索。这是我超过他们的地方。
本来嘛,此类精英向问题,本人这样高考时勉强进入2%的渣渣,瞅瞅热闹就成了。但是几十个答案看下来,居然无处点赞,水答一记如果题主问的是如何考上一个二本大学,我会说努力就会有回报。如果题主问的是如何考进全省前100名,我会说天赋绝对不能忽视。但是,题主问的是全省前1%的学生,那么,这两样都不是决定性的。你这个全省top2的高中,才是关键呀和题主一样,当年我读的高中也算不错。基本上,高考班里前15名,就能进入全省前1%。如果题主的学校真是全省top2级别,这个比例只会更高。在一所这样的高中,考入全省前1%根本不需要你有什么天赋,也不需要你成为悬梁刺股的学霸,只要按部就班跟着进度来,即使天资平平的学生,成绩也不会差到哪去。要知道,我高考的那一年,理科一本的达线率不过3%出头而已。什么时候上个一本也需要拼天赋了?重点中学的学生成绩好,很多时候被归结为这些学校的生源就好,确实如此,但这绝非唯一的原因。我的初中,是在一所普通中学上的,中考超常发挥,也不过是班级前五。由于学校给成绩好的学生奖学金,班里前十名的学生基本都留下了,只有我和另一个女生,去了本地最好的高中三年后,高考结束,我发挥正常,可以上个重点大学。我的初中同学中,只有一人成绩高过我,就是同样去了重点高中的那个女生。留下来的同学里,一人勉强过了一本线。其余的,考上二本的都没几个。他们的高考成绩,甚至不如我那些达不到入学条件,花钱买进学校的高中同学那些留下的初中同学中,有当初天天跟我一起逃课上网吧,但成绩始终压我一头的好哥们。有其他科目平平,但物理数学总是满分的怪才(此人后来高考数学理综皆不及格,去读大专了。。)还有文笔极好,英文吓人的女孩子。而且他们,都有足以进入我那所高中的中考成绩,这些人的天赋不如我么,扯淡吧那么,是我比他们勤奋?还是不对,排名第一的答案说努力也是一种天赋,深表赞同。我高中时代有严重的拖延症,课后基本不写作业不学习,每天晚上在房间里看电视玩游戏,直到高考都是如此,解题量太少,成绩上不去也很自然,但如果这叫努力,那真不知道啥叫不努力了于是问题来了,那些无论天赋还是勤奋程度,皆不逊于我的老同学们,为何考不好高考呢?我思考了这个问题很久,最后的答案是,环境。高中教育,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重点高中,并不是仅仅把好学生简单的聚集在一起,这里有比普通学校强得多的老师,不仅能总结重要的知识点和解题规律,还能用易于记忆的方式表达出来。这里有更好的学习氛围,我的高中同学会在课间讨论一道诡异但有趣的数学证明题,初中时绝没有这种事。这里还有应对高考的丰富经验,能够合理的安排复习进度,用一轮又一轮的强化来巩固最重要的知识点和题型。对于真正的精英学生来说,这些东西可能并不重要,但是对于一个普通学生来说,这就足以左右几十分的高考成绩。举例来说,高中化学是一门需要一定记忆量的科目,高一高二时我经常不及格。但是在高三一遍又一遍的课堂强化,一遍又一遍的专项测验后,即使是我这样课后不花时间的学生,也能做到看一眼题目,答案心中有数。最终到了高考,我的化学只丢了5分确实,高中时代,我见过不少非常努力,或者非常聪明的学生,他们大多也能考的相当不错。但我认识的考到全省前1%的学生中,大多数既不是天才也不是学霸,他们跟我一样,只是上了一所好高中而已
从高一期末全校第560(全年级600余学生)名,到高考某人口大省全省第四名,我敢说全知乎没谁像我这么奇葩。我的感受是,智商决定了你的limit (or range),努力则决定了你离limit的距离。中考凭借不错的成绩(超过重点线)外加家里的积蓄我进了全省顶尖的高中,并成功沉迷于电脑游戏和ps。逃了无数课,撒了无数谎,除了刚开学考得不错,高一成绩一直在谷底。我转变的原因已经有点模糊了,但我还记得我爸当时跟我说如果我高考考到了本省某211大学,那么他不会给年满18的我一分钱,想读书就自己挣学费生活费,然后从家里滚出去。这句话对我震慑颇大,一是我最害怕的就是有朝一日过上衣食有忧的生活,二是我父亲是一个心狠手辣的前军官(在我高一时还曾把我打的血流了一地),对我冷酷且言出必行。想到自己在大学里可能过上连饭都吃不起的生活,我不寒而栗,开始了疯狂的补课。我记得高峰期我每个月可以做一百多张模拟试卷,每天一点睡七点半起,课间从不玩儿,每天只在中午去一趟厕所。另一方面,除大棒外父母用胡萝卜政策诱惑我想象美好未来。每次考好了他们会给我几百块钱奖金让我自由支配(十几年前也是巨款了),我开始穿得起阿迪耐克了。十八岁生日那天,我一生都记得,二诊考出高分后,爹拉着我去喜来登吃了顿饭,对于一个眼界狭隘的少年,那就像书中盖茨比的宴会厅。他说:“儿子,在这儿吃饭的,都是成功人士。你要是考到北京,每天都能过这种日子。你要是考砸了,老妈兔头你都得算着月吃。”原谅他这种扭曲的价值观,不管怎样,这番话征服了我。关于我的故事,我想澄清的是,努力不是万能的。因为努力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总有一个极限你无法突破。一般人想在一年内取得这样的进步仍然很困难。但是对于每个没有努力的人,一定记得这一点,努力会让你变得更好,能让你达到你想不到的目标,不管这个目标在别人看来是多么普通。
谢谢大家的意见和提问,我更新了一些理论解释并且放了几个测试自己天赋领域,智能,智商的网站链接在文里,都是非常好玩的测试,还有BBC的小实验短片,很有意思,如果有兴趣,大家可以做着玩儿;更新理论如下:努力这种行为和天赋之间的关系; 智力能不能培养发展;Gifted and Talented 学生的鉴别。所谓的Gifted and Talented Students(超能生,优等生,尖子生)
有人天天玩成绩还能一骑绝尘,有人天天苦学成绩遥遥领先,有人奋发苦读缺怎么也超越不了,其实这种差别是全球范围普遍存在的。可以说,有学生的地方就有这种区别,但是有的国家会认可这个区别(比如英国的北爱尔兰和英格兰,南非, 瑞典,芬兰等等)而有的国家会努力忽略这种区别(比如苏格兰)。在教育学中,有潜能的学生叫做gifted and talented students。 而在平均水平左右的学生,则不是Gifted and Talented students。那么到底什么是Gifted and Talented学生呢? (2003) 认为 “ Gifted 就是指在智力,社交,创造力,体育能力方面远超平均水平。 而Talented则是在表现能力方面有远超平均水平。”另一种分类的代表则是北爱尔兰和英格兰地区的政府政策文件,他们认为gifted是在学术领域有突出表现比如在数学或者英语科目上面,talented是在其他表现领域有巨大潜力,比如像体育,音乐,设计,创造等等。我们发现其实不管怎么分类,大家都认同Gifted包括了学校科目的学习,而Talented则包括了个人表达及创造能力。一般情况下支持G&T教育的学校指导政策会包括G&T的人数比例。但大致在10%-20%之间。这些学生的选拔过程比较复杂,并不只是通过考试成绩来确定的,手段包括但不限于智商测试,成绩测试,老师观察,同学观察等等,而且这些手段都是交叉使用的,非常严谨。(这点和国内的很多重点班并不一样,重点班和实验班总是依据考试成绩进行分班的)按照这个定义,其实学生之间确实是有差别的。天赋的不同导致学习的起点确实会不一样呢,像这种潜能颇高的学生,的确有可能会学的比非gifted and talented学生更轻松,甚至能够向更多更广泛的领域发展。但是成绩好的学生却还存在另一种可能,就是他们有一部分人学的也特别特别认真,通过大量的时间来换取学习的成就。这样的学生到底算不算Gifted and talented其实在教育界也颇有争论。因为这个涉及到了智力的定义和分类,而人类对于人类智力的认知,途径和答案也确实是五花八门。 这些学生的共同特点是热爱学习,喜欢挑战和困难,愿意向更高深的领域探索,具有创造思维,不喜欢被拖慢速度, 喜欢跟同层次的同学交流问题等等等等()。 几种对人类智能的认识
进尖子班应该凭智商吗?
首先放一张智商Bell curve(图片是维基百科的,详细资料大家有兴趣可以挪过去多看看):这个是人类智商钟型图,按照正态曲线下的面积,我们大概可以得到,大概45%的人都是中等智力水平,而只有1.5%的人是天才,智商过了140,也就是门萨的入会标准。既然这样为什么G&T学生上限在20%左右呢?这个就涉及到大家讨论的问题,就是智商其实并不是完全的评判标准。而国内外的心理学家们也在不断地从新的角度认识我们的智力。只有尖子班的学生才是聪明的孩子吗?为什么有人偏文有人偏理?——多元智能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s)
比如说对今天美国社会教育影响很广的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1985),他就觉得人的智力是表现在8个方面的:逻辑数学,语言,音乐,空间,运动, 人际,自省,自然环境。因此有人数理化好,有人语文好,有人适合体育,有人有音乐天赋,这些其实都应该被考虑进学生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最大限度地发挥没给人的潜能。对于我们国家来讲,如果有除了学术能力以外的潜能,一般情况下都回去专业院校深造发展,比如舞院,美院等等,入学考试基本就算是鉴定过程了。天赋跟努力,到底哪个决定学生成绩?——三元天才理论 (The Three Ring Conception of Giftedness )另外根据广大知友的讨论,大家对非常用功学习和“专注打野三十年”这种意志力到底算不算潜能还是有一些争论的。要解释这个问题就要涉及到另一个理论,就是三环天赋理论(The Three Ring Conception of Giftedness)。这个理论是讲,人的成功是三方面相辅相成的:中高智能,创造力,热忱。(Renzulli, Joseph S.
1984)所以,对所学习的东西有极高的热忱,富有创造力,也可能会在学业上有很大的成就。这大概就解释了为什么G&T学生不完全都是智商超过140的天才,而像一楼知友说到的刻苦学习的同学,应该也属于这个范畴,他的热忱专注及学习方法,使他成为了一名G&T。所以天赋和努力,都能使你挤进那20%。天赋高的学生会退步吗?没天赋的孩子进了尖子班能赶上吗?——固定智力和成长智力(Fixed Mindset & Growth Mindset)还有 上次问,天赋可能后天培养或者转移吗?这个心理学家也有研究,Prof. Dweck(2006)认为人们对智能的理解可以分为固定智能(fixed mindset)和发展智能(growth mindset)前者认为智能生而具有不会改变,天赋是不可培养的。后一种却认为,其实天赋和智力这种东西就像肌肉一样练练就会增长。所以要去努力培养自己的能力。图片在这里,因为是书我就不转载了(所以她建议家长夸孩子要夸很努力,不要夸你真聪明,因为孩子一旦认定自己是特殊的,是聪明的,就会选择低级别的任务,因为他会害怕自己面对挑战的时候一旦做错了就说明自己不聪明了,结果就是他锻炼的机会越来越少,成绩也会慢慢下降。反之,夸他努力他就会觉得自己完成了会证明自己比现在更好所以就去不断地挑战 能翻出去的朋友们可以看下她关于孩子智能方面的实验介绍,挺有启发性的)放几个有意思的智能测试版本给大家做着玩儿:1 多重智能测验:看看自己到底在哪个方面有潜能,哪个方面是短板,可以在这个网站测试一下(这个测试结果是非常非常有意思的!点击测试后会有中文版本的):2 还有一个是BBC的智商测验小实验,大家也可以想一下,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取酒瓶塞实验)
3 这个是个文档,大家自己搜一下。Triarchic Intelligence Theory Self-Assessmentby Robert Sternberg and Elena Grigorenko, 2000
4 BBC提供的mini test:5 IQ测试网:题主的困惑——中国大陆地区Gifted and Talented(尖子班)学生筛选方法和带来问题Dolph在2012年的时候梳理过而中国大陆地区智商测试发展历史,他认为我们的心理学实在改革开放以后才蓬勃发展起来的,加上引入的西方智商测量方法和自己编写的,一共也就才不到20个:比奈-西蒙量表-是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量表
吴天明韦氏成人智力量表
龚耀先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林传鼎 张厚粲韦氏学龄前和初小儿童智力量表 龚耀先瑞文标准智力测验
张厚粲联合型瑞文智力测验 李丹斯-欧非言语智商测验
张厚粲托尼非文字智商测验
吴武典 蔡崇建 胡志芬 王振德
林幸台 郭静姿(台湾)
张雨青 龚正行(大陆)浙江省儿童智力筛查量表 汪文鋆,王和春,傅根耀,王敏团体儿童智力测验
金瑜中国幼儿智力量表
龚耀先龚氏非文字智力量表
龚耀先 画人智力测验
傅根跃陆军学院学院团体智力测验
刘旭峰这些智能测试虽然在教育教材改革中却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张厚粲先生的一系列论著和研究)。但我们国家也没有正式承认G&T教育的地位,甚至也没有一个普遍可行的G&T学生筛选方法,态度还一直都非常地暧昧,导致基本上每所学校都会有尖子班,重点班,实验班。可是没有官方的指导政策,又加上我们高考基本意味着学生的一切命运,所以,每个学校设置G&T班级的目的,也基本上都是升学率,成绩等等比较现实的因素,几乎很少是为了够完全满足学生潜能发展的需求,为学生开设额外的高深领域的发展课程,或者为这些G&T学生量身打造发展计划。结果就是一般中国大陆地区的Gifted and Talented班级都是根据考试成绩来选拔学生,因此,如果你真的非常努力,或者用考试技巧来超常发挥(另一个问题中有知友问说自己同学吃利他林之类的中枢神经兴奋剂该怎么办的),或者个别家长可能能够找到人托关系,你也是可能进入重点班级的。但是进去后会面对的压力就非常大。一部分学生可能就退出了,一部分学生就花费更多时间扑在学习上,还有一部分同学就会求助仙丹神药。在一般学校中,这样是可能使自己保持在实验班之类的。但是如果,像芬兰美国南非之类的国家,完全按照G&T学生来设计课程,那可能就会无法适应,他们中有些小学一二年级就开始进行简单的大学课程或花费更少时间在基础课程反而修更多更感兴趣的课程,比如机械学,神经科学,小学生真的非常热爱学习这些课程,老师都是大学老师来合作的。
因此,按照题主的描述,在我们国家,除非是鼎鼎大名的中科大少年班,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谢谢@jackdaw的提醒我重新查了一下)这种极端超前的班级,一般重点高中的实验班,少部分学生是有可能以大量时间来拉齐水平的,这个是有理论支撑,事实证明也是可行的,但是大部分这个班的学生都是在学习某一方面时是gifted and talented的,不管是在哪一个智能方面突出,也不管是否是因为智力出众,还是热忱度高,他们都是Gifted and Talented 的学生。不过题主你描述的,每天玩很多还能学很好明显是天赋异禀的那一批了。
结论所以这个还真的就是天赋问题(G&T中玩的那一批天资过人的孩子)。但是咱老祖宗不是也说,勤能补拙么。(三环理论和发展智能理论支撑下苦读到半夜的那一批天赋并不突出的学生)。不过,要是让这两类学生用同样的时间和资源学习,那结果也可能还是天赋胜利吧。————————————————————以上————————————————————
Dweck, C. (2006). 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 Random House Digital, Inc..
Dolph, B. (2012). Competing tasks as measures of intelligence and predictors of job performance
Department of children, schools and families. (2008). Identifying gifted and talented learners – getting started(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Southern Queensland).
Gardner, H. (1985). 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Basic books.
Gagné, F. (2002). A differentiated model of giftedness and talent (dmgt).
Renzulli, J. S. (1984). The Three Ring Conception of Giftedness: A Developmental Model for Creative Productivity.
Stevenson, H. W., Lee, S. Y., & Chen, C. (1994). Education of gifted and talented students in Mainland China, Taiwan, and Japan.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 of the Gifted.
话说我一直觉得有句话该这么说:凭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只轮得到拼天赋。
我们学校每年进清华北大50个左右。高中同班同学包括我在内的绝大多数是前1%。我想我还是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的。楼上的回答我都不赞同。这是个伪命题。能够努力学习也是智商的一种。生活中不难听到这样的说法:’我很聪明的,只是不愿意努力学。’潜台词就是瞧不起努力的人,觉得人家是书呆子。殊不知,他们远远做不到别人那样努力。学霸属性绝对也是智商的一种!同班的既有不怎么学习,经常考年级第一,每年都拿竞赛一等奖,早早保送北大的大神A。也有三年如一日,每门课坚持预习(大家知道这有多难吗?),每晚复习到两点,最后保送清华的大神B。我实在不知道哪一个智商更高。因为这两种我都做不到。也许有人要问能努力学习怎么也算智商。那我解释一下,所谓的智商,无非就是大脑中的神经活动。有的人的大脑能更快建立神经通路并保持很长时间,就有‘照相机记忆力’。有的人大脑对于疲劳的耐受度高,能够支撑长时间的高强度学习,就有能力‘头悬梁,锥刺股’。有的人大脑神经细胞异常活跃,擅长天马行空的思维。说白了,不努力(其实是无法努力)就是注意力集中程度,对高强度学习的耐受强度,多线程任务处理能力比不上别人。同样,这也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加强的,基因给了一个初始值,但后天的训练绝对有很大作用,我所表达的意思总结起来就是:能努力也是一种能力,不是每个人都能当学霸,注意培养这种能力,也能有进步。但以后不要再嚷嚷着’某人只是比我努力,我比他聪明,我要努力起来,分分钟爆他。‘以上。欢迎讨论。
从高考成绩上我是江苏的前1%,而且江苏由于政策奇葩,所以排名其实可比性不强,所有高中竞赛都有省级奖励,而且是冲保送失败之后转而高考的,战斗力还算比较凑合的,优势在于技能全面 :-D 啥都会啊=====================有幸成为了题主部分师弟师妹的老师广州前二那就是华附省实了,总体来看,少部分人智商不错,见过智商特别好的学生,不过也就2,3个,天才果然还是少数。在中国这个教育体系下,片面的强调了努力,却没有强调方法的重要性。就我经验来看,同样一条难题,第一次见到,智商好的那部分人总是能做出来一点,大部分人直接就放弃治疗了。但是讲过方法之后,智商一般的人也能做出全对,成绩上就体现不出区别了。今后这种相似题,大家都会做了。甚至出现一些逆袭的情况,比如我班上就有上课特别认真的女生,答题也特别细心,那帮聪明但是粗心的混小子能大概做出来 ,结果到处纰漏,反而被智商略差的给逆袭。至于中国教育为啥不讲方法这事,本质上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比如我所在的机构,放眼望去要么是清北党,要么是竞赛党,再差也是985,学生只要智商不是太捉急都能学到很多精彩的方法,这些方法很多都是我们当年自己琢磨出来的独门秘籍,毕业于师范的公立学校老师基本不可能讲到,但是这些对于学生成绩的提升是立竿见影。长远来看,我们做题时的一些习惯,一些思想方法也对学生有很大影响,他们只要会模仿,虽然他没有完全理解题目,但是他做对 了,这种情况并不鲜见。出题的花样也就那么多,掌握常用方法+几个杀手锏足以应付竞赛水平以下的考试。遗憾的是,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找不到这么好的师资,因此只能强调勤奋了。大部分重点学校的老师水平其实很有限,个人认为老师应该要解决3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某个物质/模型/定理的本质和特征,为什么它有这些性质,考试的时候遇到它该做什么。大部分老师在这个3个问题上做的很有欠缺,尤其是英语老师,因为英语要讲明白为什么只要说“固定搭配,习惯用法”。理科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大部分理科老师当年的水平也就是考个师范,他们的知识储备和能力远不足和奥赛选手相比。比如,学生里面就有拿我出的题目去阴他们老师的,结果屡试不爽。己之昏昏,如何使人昭昭?只能跟你说,勤奋吧·······个人认为对于高中学习而言,天赋努力都不是最大的差距,方法才是王道。=================================================今天有空正好说下方法这件事高中的理科知识体系从低到高可以分成 基本知识点 ,典型模型/场景/定律,在掌握这两者的基础上可以构建知识体系,在知识成体系的基础上才是技巧。基本知识点:数学物理的定律公式,化学的常见物质性质典型模型/场景/定律:例如常见的不等式证明方法,常见的力的分解,常见的物质连续变化这两个是基础,这两点做不好其余的一切免谈,实际上考试也是以这两个为主,所占分值在一半以上。在上述两点基础上你就可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了,以我所教的化学为例,铁这一节可以分成:铁单质,铁的氧化物(三种,它们各自的性质),二价铁和三价铁的性质(3种,氧化性与还原性,配合性,水解性),铁系其他元素,实际上有些内容已经是竞赛内容了,也就是说,我的着眼点是高于高考的,高考如果拿一个镍当知识扩展题,实际上我的学生已经直接预见了答案。再关注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比如氧化还原反应,再动手写点典型方程式,这部分就掌握的十分牢靠了。技巧 是最后说的,但不代表要最后学,平时一定要多关注技巧类的解法,因为这可以提高解题速度,深化你对问题的认识,如果不发现问题的本质,怎样才能想出巧妙的解法 ?没见过巧妙的解法,你就不会去想问题的本质。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中国教育另一件坑爹的事情就是留一手,好学生之间往往这样,彼此的方法不交流,胸襟狭窄。好在我跟学生之间已经没有利益冲突了,有高中学习上的问题我都乐意回答。有感于的私信,多写了一些。当年一时迷误,没有一个好的领路人,虚掷了多少光阴。对于广大学生的各种疑惑我都会力所能及的帮助,我仿佛能看见当年那个迷茫的自己
查了下山西高考学生 30 多万, 我排 500 左右, 算是 ... 0.167% ? (CMU遍地走,清北多如狗的知乎也有我能答的题了 ...很多人只说天赋,没提到教育资源的问题啊。我就补充一下:首先是(省内)教育资源不公平的问题。我在的高中,通过中考集齐了全省的中考状元以及前几名,同时也有挺多明白怎么样有效提高学生高考能力的老师。中考状元应对考试的平均水平,应该是比总体平均水平要高的,人在高中这个阶段还是很容易受环境影响的,全班在学你很可能也就打开书看了,全班翘课打台球你可能也就翘课打台球了(Shit,我还因为这事被坑过,那次我是仅有的几个没有翘课的,但是班主任凭平时印象直接就点名我。。),再加上老师也可以提供帮助(Maybe)。同样初始状态的学生在这个学校,和在一个一年出不了几个清北的小县城,高考注定会差距很大。如果你所在的省没有这么流氓的中学,那这种差距的确没有这么大,但总是会有的。说到高考能力。我比较烦一些人简单地把这种“别人看起来没有自己努力但是成绩比自己高”归结为别人暗自努力然后在旁人面前装逼。高中白天的大部分时间,大概14、15个小时(比如我记得我们学校7:30~21:30晚自习结束)大家都是在同一个地方的,剩下几个小时去掉睡觉时间也就没多长时间了,别人干什么你不知道?(当然,我并不是不能理解这种心理,因为考得高的人容易有装逼倾向,喜欢强调自己翘课打球之类的非典型优等生活动,虽然就是事实,但是其他人就很可能会产生你完全在装逼的心理)我觉得到了高三的时候,不同人应对高考的能力确实是不一样的。这里提到高考能力而不是智商也不是学习能力,因为经历过大学的人应该明白,大学的学习和高考是有很大区别的,高考是在非常有限的知识范围内考察你的解题准确度&解题速度,大学则是一门(不水的)课,内容就可能比整个高中物理化还要广、深(特别到了大三的专业课)。正常智商的人在高中三年的时间掌握高中的大部分知识应该不成问题,只是在这个基础上还不足以应付高考,高考是你和别人时间都差不多(除了你搞竞赛。。不过其实竞赛完准备高考也不晚),你怎么有效利用这些时间最大限度提高你在那几个小时里的砍分能力。比较粗心,多做典型题提升准确率?做题慢,多做成套题练速度?总是没解题思路,专攻难题提高解题能力?我回忆起我复习竞赛和复习高考的时候,觉得最大的失误就是喜欢搞那些偏难一点的没有卵用题,但是平常丢分的简单题反而经常不能保证全拿分却没有刻意练习。我有见过那些,绝对比我努力但是就是成绩不好的人,前几天一个北大的也在群里提起这个事,最后他说是方法论问题。我想了想,也觉得确实两个人学习同样长的时间,高考能力的提升可能差距很大。当然,这并不一定代表整体天赋/智商如何。只是我想现在这个情况,你拥有1%水平的高考能力要比拥有0.01%水平音乐天赋的人可能要活得舒服得多。PS 可能外省的不太能感受我说的教育资源是怎么回事,我补两个链接 2014年。。。理科全省前10名山大附中9人,分别为第1到第8名和第10名,全省前20名山大附中14人,全省前50名山大附中31人,全省前100名山大附中44人(所以我全省500已经是全校一二百的中游水平了)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