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鼠学跑步300字2000左右的跑步机

总共97738条微博唠叨: 10&小时前&: 前天&09:23&: 7&天前&:
查看: 2615|回复: 1
打卡就能跑更快?6个理由证明社群媒体能让跑步进步
在线时间 小时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跑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看到朋友、比赛都坚持要打卡,下次不用觉得很没必要,因为让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社群媒体上的朋友知道你在跑步,他们的互动真的能够帮助你跑得快好、跑得更快。
C1.jpg (179.98 KB, 下载次数: 4)
17:39 上传
让你充满动力
总是有些日子失去出门跑步的动力,当你需要其他的刺激时,就发文请朋友给你鼓励,跑友们就会给你满满的动力;你也可以看朋友发的贴文,看他们在照片中快乐的样子,也会想要跟著出门跑步。
可以马上有答案
微信上订阅了很多跑步网站的公众号、追踪喜欢的跑步教练和选手,都能快速上网查询知识文章,或是留言发问,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答案。
帮助进行交叉训练
训练多样化很重要,才能均衡训练全身肌肉,你也许知道可以去上瑜珈课、去健身房做重量训练,但你就想不到其他的新点子了,如果订阅附近健身房的粉丝团可以看到新开的课程;订阅运动网站粉丝团,可以看到最新的交叉训练知识。
帮助你寻找跑友
如果你不喜欢独自跑步,在社群媒体上可以快速找到附近的跑步团体,还能找到住在附近的跑友,或是直接上网寻找跑友,这就是社群媒体的力量。
庆祝自己达成目标
身为跑者最自豪的就是不断的进步,这是持续跑步的动力,每次完成一场比赛、跑完一次艰难的训练,都是很值得为自己骄傲的时刻,管他脸很红、头髮乱、满身大汗,脸上满足的笑容就是胜利的象徵。
提醒自己要维持初衷
刚开始跑步都有个理由,这个理由让你坚持跑下去,但有时候难免懒惰、想睡、想窝在家看电视,但回头看你上传过的照片和文字,可以时时提醒自己,自己还有下一阶段目标需要达成,自己对跑步是如此有热情,千万别忘了!
在线时间 小时
Powered by
Leevy Inc.跑步太多会短命?轻信你死得更快!--百度百家
跑步太多会短命?轻信你死得更快!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第一次看到那个“翻炒隔年冷菜”帖子时,笔者叹了一口气:这货怎么成了新的“月经帖”?笔者也相信运动过量有害,但这主要指为了名、利或奖牌任务而拼命的专业运动员,如马俊仁的徒弟。咱们业余玩家谁会往死里跑啊?
4月6日上午,新浪微博账号@新华社中国网事 发了这么一条帖子:
“【注意了:跑步太多可能缩短寿命!】毫无疑问,跑步对保持健康是有益的。但美国一份初步研究显示,跑的太多、太快副作用很大,甚至可能引发早亡。一些初期的研究证明,每周跑32公里以上、且时速超过12公里/每小时不仅对心脏造成伤害,而且可能缩短寿命。跑步的你,要注意了!”
消息来源?“美国一份初步研究”,既无对研究报告标题、作者和发表时间的任何具体说明,也不提供出处链接——官媒的常见硬伤。该帖的反响也一般:至今400多次转发。
但这并不妨碍一众“新闻食腐动物”一拥而上,争相间接(即另外发帖)转发。
第一家转发的是同为新华社门下的@新华视点,它在7日上午转发(至今转发量不满400次)后,被位于“新闻食物链”更末端的其他媒体纷纷当作宝贝拣起来,且大多误将@新华视点 当作原始出处。
其中转发量超过500(可以治罪的门槛)的包括:@新闻晨报(转发1500+)、@环球时报》(转发600+)、@全球奇闻趣事(转发600+)……转发量最大的首推@人民日报,迄今已多达1.6万次。
它们这样做的心理笔者完全理解:这种争议话题,最容易引来评论和转发。出处不明不白?管它呢!反正出了事有新华系微博顶着。可悲的是,很多国内媒体上的消息,就是这么来的。
对于长跑爱好者来说,该帖提出的观点相当令人吃惊:很多跑友一周要跑五六天,每天至少10公里;那些备战马拉松的,周末还要拉一个二三十公里的长距离。例子?村上春树。笔者也算一个。
至于12公里/每小时的时速,对资深一些的跑者来说,这个速度谈不上有多快,很多人不怎么吃力就能跑得比这个快。例子?还是村上春树,外加笔者。
于是乎,就有了一万多的转发量:资深跑者,初级跑者,打算开始跑步的人,关心跑者的亲友……
很多跑友无法接受这一看法。7日下午,一位叫“西蒙乱潭”的跑友发表博文《跑步太多可能缩短寿命?》,揭竿发起反击。
他的第一步,是查找出处(非常正确)——上百度搜索“跑步太多可能缩短寿命”,结果在搜狐体育网站找到一篇《过度跑步有可能缩短寿命? 美专家:别超过1小时》。
文章引述了“美国宾州心血管专家马苏姆”的说法:“最新研究显示,与适度跑步的人相比,不运动的人和过度跑步的人寿命可能更短,但原因尚无法解释。”
它最后又援引“美预防心脏病学主任詹姆斯”的观点,他认为“过多的跑步量会使跑步者的身体‘负担过重’。长期过度运动可能引发心脏问题,并削弱适度运动带来的好处”。
西蒙接着写道:“鉴于国内的报导都是抄袭或者翻译的,我决定找到英文原文,用狗狗进行搜索,找到了最原始的出处:Too Much Running Tied to Shorter Lifespan, Studies Find”,出自美国的网站。
另外,“文中介绍了得出这一结论的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于线上的问卷调查,于是我访问了该问卷调查网站:http://www.research.net/s/runmasters研究的依据不过是一个……原来根据这样的调查数据就可以写出研究报告,专家太好当了吧。”
Oh no,亲爱的西蒙兄弟,美国的专家可没那么好当。
笔者欣赏这位跑友认真探究的精神,赞同他“国内媒体只是翻译和抄袭,并没有加以分析和判断,可以无视或唾弃之”的看法,对那个帖子的观点同样不以为然。不过必须指出的是:他找错出处了。
提出周跑量超过32公里、时速超过12公里对心脏有害观点的,其实不是“心血管专家马苏姆”(如果翻译者懂一点日文,就会知道Martin Matsumura应译成“马丁·松村”——是个日裔美国人),而是后面提到的“美预防心脏病学主任詹姆斯”(这只是名字,姓氏大概因为转载者不知道怎么译就略去了。此人的全名是James O'Keefe——詹姆斯·欧基夫)。
这一研究的出处也并非那个健康网站,而是欧基夫医生两年前写的一篇文章。笔者第一次注意到它,是新浪微博上的跑步类大V @跑步指南 于日首发、后来又重发四次的一个帖子:
“【频繁跑马拉松危及生命】美国心脏学家建议,一天跑步30~50分钟就够了,除非目标在参加马拉松赛,才需要每天训练,但并不鼓励人们经常参加马拉松赛。因为,每天剧烈运动1~2小时以上者,可能会伤害到心脏,造成心脏肌肉组织的拉伤,进而发生心律不齐;如果只是想活得健康,适度的运动就够了。《Heart》”
人家至少比新华系严谨:附有一张原文的截图,让你可以查询出处。
所以,昨天早上第一次看到那个“翻炒隔年冷菜”帖子时,笔者叹了一口气:这货怎么就成了新的“月经帖”?
文章作者欧基夫医生可不是个江湖郎中,而是密苏里大学医学教授兼圣卢克医院心脏病预防科主任医生,他的医科学养和行医经历相当扎实,本人也曾是个训练量不小的跑者。
发表那篇文章的Heart网站非常小气:要看一篇社论,还得先成为付费订户。不过,笔者另有变通办法。
经过一番搜索,笔者发现欧基夫医生曾在TED(IT、娱乐与设计)年会——世界最著名的新锐思想论坛上,阐述他的核心观点;演讲的视频发在YouTube网站上。
为了洗耳恭听他的高论,笔者只好一个筋斗翻出墙去,把这段英文视频看完。欧基夫的观点是:体育运动如药物,过犹不及,量过大对身体反而有害。
这一观点我想没人会不赞成。关键在于:安全与否的运动量到底是多少、该如何判定?
欧基夫引用的研究结果,更多是说明运动的边际效用递减:即健身效果不会和运动量始终成正比。
至于运动过量会导致心脏受伤、留下疤痕,他提供的只是少数个案,以及一些样本数量相当有限的研究,譬如《天生就会跑》一书的主人公“白马”五十几岁就死掉,还有对108个德国耐力选手的心脏健康研究。
按他提出的运动量限额,大家马拉松都不要跑了——跑一次就是42公里,远超过32公里(20英里)的周限度(他也建议大家只跑一次就行)。
然而,针对他提出的每一个跑马拉松对心脏有害的例证,我想全世界跑友都可以举出千百个相反例子。笔者就随便举两个吧:
一、日获得世界史上第一场马拉松比赛冠军的希腊人瓦西拉科斯(Charilaos Vasilakos),活了87岁——年,寿命远远超过同时代人的平均值。
二、1957年创造中国第一个马拉松纪录的安徽淮南人张亮友,迄今已经跑了52年。今年88岁的他和83岁的妻子尚殿娥每天3点半起床,风雨无阻地晨跑20公里,他们上周日刚在郑开马拉松上挂靴。
请不要提第一个跑完马拉松的人当场就挂掉的故事——笔者已经解释过,那很可能是杜撰的(遗憾的是,欧基夫医生仍将它援引作一个例子)。
笔者认为,真正严谨的科学,是不会为所有人设定整齐划一的标准的,诸如每周不超过32公里、速度不快于12公里/时等等。
即便是同一个体,在不同阶段的运动能力都差异巨大。以笔者为例:近两年前刚开始跑步时,10公里/时的速度都要跑得死去活来,如今12公里/时不很费力就可以达到。
笔者也相信运动过量有害,但这种过量主要是指那些为了名、利或奖牌任务而拼了命的专业运动员,例如马俊仁的徒弟。至于咱们这些根本就是跑着玩、不指望拿奖的业余玩家,谁会往死里跑啊?
因此,请跑友们宽心:您该上量就上量,该练速度就练速度,只要注意倾听身体的反馈声音。不过,假如跑步一点挑战也没有,那做这件事还有什么意思呢?
顺带说下:笔者的新浪微博账号是,欢迎跑友们和对跑步感兴趣的朋友们过去交流切磋。
阅读:209321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热门文章HOT NEWS
中国队客场挑战伊朗队,0:1告负。
旅游商业观察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跑步左右脚发力不平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