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orak 键盘布局键盘和ngaih哪个好

单手键盘是否实用?
从知乎这个回答(
)里看到还真有专业的单手键盘, 搜索了一下, 发现有Dvorak和ngaih两种单手键盘布局.不知有没有用过单手的朋友, 分享一下?
受邀有愧,虽然听说过,可是我没有用过单手键盘啊……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转载]单手键盘
dvorak左手单手键盘与ngaih的布局比较
(来源网络)
dvorak的布局
dvorak单左
首先声明:以下仅考虑了拼音方案,“dvorak”的意思如无声明,特指“dvorak左手布局”,dvorak默认手指四指键位为dthe。logy为ngaih布局的设计者,我对他所做过的汉字拼音字母词频统计工作感到由衷的敬佩和感谢!(汉英字母词频文中均已给出)
先上统计图(汉字拼音):
1.单行字频ngaih占优,在手指默认行,ngaih(49.75%)&dvorak(34.54%)
2.食指(绿色区)。dvorak(47.13%)&ngaih(27.74%),食指最灵活,因此个人认为按键较多更优化
3.中指。dvorak(21.30%)&ngaih(20.21%),但差别不大,暂时忽略
4.无名指。dvorak(10.48%)&ngaih(20.02%),无名指灵活性最低,因此个人认为按键较少更优化
5.小指(蓝色区)。dvorak(21%)&ngaih(20.24%),小指虽然力量最小,但灵活度却并不是很弱,何况按键也不需太大力,同时就对比而言差别不大,暂时忽略
6.拇指。空格在中英文中均有不少按键机会,在ngaih中拇指频率为11.79%,而根据小小就ngaih击键频率来看,其中的“掌沿”——也就是dvorak的“拇指”(因为都是纯击空格键的)频率约为23.81%,两者比较,dvorak对拇指的利用更加充分
7.四指最灵活区(斜体加粗区)。指的是手指默认放置位置加上四指上下左右斜各方向仅移动一格时所包含的区域。dvorak(86.87%)&ngaih(79.54%)。也许有人会认为dvorak布局中的“B”键按起来并不觉得舒服,感觉上算不上“最灵活区”的一员,那好,即使把它去掉也是dvorak(85.51)&ngaih(79.54%)。
8.最邻近三行(橙色区)。顾名思义,其实际意义类似与第7点,还是为了统计手指移动最方便(包括距离最近、移动最灵活等)的区域。dvorak(93.64%)&ngaih(79.54%)。此处声明一点,dvorak适合喜欢横向移动手部者,ngaih适合喜欢竖向移动手部者——换句话说,喜欢竖向移动手部者可无视此项数据。
9.键盘布局改动灵活度。dvorak与ngaih均为小众布局,因此就会不时遇到切换键盘布局的情况。此时,dvorak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
a.Windows下ngaih的改键方案dvorak也都能用,另外系统还自带dvorak布局可供切换(虽对中文输入法没什么用,但对英文输入就十分便利了)
b.Linux下也自带dvorak键盘布局,而且更爽的是切换布局了之后对中文输入法也有效!但若切换成ngaih布局就麻烦了,图形模式下要修改xmodmap文件,终端里要用xev命令改,而且两者还不是同步的——也就是说,你好不容易把xmodmap文件改好了,处理文字文件、上网都玩得好好的,突然有事要打开终端输行命令,结果一看键盘布局还要改@_@!郁闷吧!(——不喜欢乱折腾系统玩的纯Windows用户可无视本条)
10.快捷键。win+d立刻显示桌面你也许不用,win+r调出运行对话框你也没兴趣使,那ctrl+c、x、v你总用得到吧?!在这3个常用快捷键的使用上,个人认为还是dvorak键盘布局时舒服些(即使不考虑qwerty习惯),同时它与qwert差别较小较好适应,ngaih布局中就要在左侧按了,略有不适,纯属个人感觉,不做为客观评判标准。
11.改键数量/复杂度。dvorak(40)&ngaih(60左右),也就是ngaih记忆负荷较重;同时ngaih布局变动范围也较大,甚至包括F打头的功能键,这就增加了不少键距,也就是手部移动的距离。也许有人会说ngaih布局“不是为了迁就qwerty而‘带着脚镣跳舞’出来的”,但是现阶段,还真的得考虑qwerty键盘(注意,是“qwerty键盘”,不是“qwerty键盘布局”,我指的是键盘硬件设备),这不是非要给自己设限制,而是绕不开的现状。dvorak双手键盘在硬件布局不变、设计理念更优的条件下都败给qwerty,所以这个“脚镣”的因素不能完全不考虑。何况我这里指的主要是硬键盘,键位的布局都很难变,就更别说硬件布局了……
12.逗号(紫色区)。方便起见我把逗号和句号的位置也标出来了,没有数据,主要看个人意见了,与字母频率相比,是个十分次要的因素,但也会不时用到的,比如你是诗人或古龙,呵呵~
然后是关于logy的帖子的响应,希望logy不要介意,因为虽然内容大部分看起来好像是针对logy的,但是我是基于数据说话——而且还是logy的数据(因为我也觉得logy的数据比较科学和可靠,lopy的研究数据见后附):
《德沃夏克Dvorak与ngaih布局的全面比较》(logy对Dvorak单左手布局的质疑为蓝色,我的响应为红色)
/dispbbs.asp?boardid=4&Id=258
1、德沃夏克走错路了。设计一个键盘布局最重要的地方和做任何事情是一样的,就是要方向对,这个方向错了,一切都是南辕北辙。它什么方向错了呢?人手的生理特性。手指在键盘向上移动定位的时候是倾向于左手向10点,右手2点,向下,左手5点,右手7点,但食指和小指却有点不同:食指正好在上下两个方向上反向也很方便,而小指短,超出一个键就难于定位。这在传统使用了150年的qwerty键盘的错位设计中得到证明的,但他来个相反,小指有大量的负责键,而食指的上下方向键很少。我们看他的布局,如左手方案,其默认指位是thae,食指的向2点方向几乎浪费了,而小指肯定不堪重负。
响应:根据第2条的统计,dvorak中食指的使用频率比ngaih多了快一倍了,说dvorak中“而食指的上下方向键很少”这句话似乎可以由反向攻击;根据第5条的分析dvorak中小指的使用频率与ngaih相差无几(不到1%)——“小指有大量的负责键”不错,但使用几率小(至少与ngaih相差无几)。而在英文输入中以上两点dvorak的优势就更明显了,现以都中文为主,不赘述了。
2、次重要的是布局框架。他在设计的最初没有想到应用什么一各格局来布置这些键,就是说,你总不能将26个键放在一排上吧,这肯定不对。那两排呢?也肯定不对。三排呢?也肯定不对。。。。。列呢?几列才是合适?德沃夏克没有个谱,这个没谱注定他的设计的失败。他的行数接近ngaih布局,这不是说ngaih就是对的,而是说,5-6行应是一个合理的框架的一部分,但他设计了八列,如果四个键是默认键,那至少小指左边还有两个,食指右边还有两个,这对只适宜上下伸缩的手指作横向的“隔两键”设计,是违反了人类手指的生理特性的,连人手生理特性都违背了,那不是错到根子上了吗?
响应:说“几列才是合适?德沃夏克没有个谱”个人认为这句话有点严重了,值得商榷。“如果四个键是默认键,那至少小指左边还有两个,食指右边还有两个”dvorak的设计确实是这样的(小指放d键,食指放e键时)——只有z键在此范围之外,但z的位置也在最灵活的食指范围之下。至于所谓的横向移动好还是竖向移动好,我个人理解如下:
a.参考第11条,竖向移动不是不好,主要是连F功能键都要按到,有点远;
b.何况选词还要横移到数字键,避不开横移的(主要是拼音,五笔无视);
c.横向移动还是竖向移动好属主观因素偏多,对我来说其实也觉得竖向移动似乎舒服些,但是移动距离过远的话(如F功能键位置),还是dvorak的横向移动距离短的感觉好点。至于把食指作为“只适宜上下伸缩的手指”,然后来证明它“作横向的“隔两键”设计,是违反了人类手指的生理特性的,连人手生理特性都违背了,那不是错到根子上了吗”似乎有点牵强,因为你太小看食指同志了……
3、德沃夏克没有高效的空白键设计,没有这个设计,就相当于大量“蠢”击键(我的概念中就是没有任何灵活性、谐调性需求的键位的击键,空白键的击键就是代表,这种击键的特点是,高频、易按、按上就算数因为它不需和任何键作配合)要浪费掉仅仅五个手指中的一个,人一只手就五个手指,浪费掉一个,肯定效率就大大降低了。
响应:参见第6条,如果说双手键盘上用两拇指敲一个空格键是浪费的话,那单手的似乎不存在这个问题吧,对于这样“高频、易按、按上就算数因为它不需和任何键作配合”一个拉风的好键,不让拇指按而是留给掌沿,拇指这么强力的手指击键频率却只有11.79%,在ngaih中是最少的,那么“浪费”之说似乎也可以由dvorak反向攻击吧?
4、没有为拇指设计按键。这个事情反映了两个问题,一、德沃夏克很呆,思维定势太重:是的,我们以前双手打字是从来没用拇指做什么,但你在单手下也这样想,就是呆了,一个这样呆的人做的东西能好到哪儿去?二、拇指浪费了,同时其它手指的压力大大增加了,就是说,布局的效率在两个方向上降低了。
响应:参见上条响应。另外建议不要总是用“很呆”“思维定势太重”“个这样呆的人做的东西能好到哪儿去?”之类的词谴责别人,看问题的方式不同可能出发点不同,但是你想到的东西未必别人没想到过,而别人想到的东西你也未必都能想到,这是原本也很正常的,但还没全面考虑之前就这么攻击就不太好了吧?互相建议、批评都是可以的,但是攻击就免了吧,因为这样很容易脱离学术讨论范畴。
5、上述是设计一个布局必须的战略思考,他全错了。这还不算,他在技术环节上也不过硬。就是键位对指位的摆放——这是技术考虑的最重要最优先要思考的。。道理上说,应是高频的键在灵活的手指下的易按键位上。但他不完全这样。我们看英文字频:
1. E 12.51%
10. L 4.14
11. D 3.99
12. C 3.06
13. U 2.71
14. M 2.53
15. F 2.30
16. P 2.00
17. G 1.96
18. W 1.92
19. Y 1.73
20. B 1.54
21. V 0.99
22. K 0.67
23. X 0.19
24. J 0.16
25. Q 0.11
26. Z 0.09
大家就自己看他的布键吧,相信就是没有研究过键盘布局的人也能看出有些地方他放得没有道理。
响应:英文的比较如下图:
按照与汉字类似的分析(注意,汉字字母频率与英文不同,而我用的汉字数据是logy统计的,英文频率是网上找到的——与logy上面给出的一致):
食指d(dvorak)&n(ngaih)(45.15%&27.13%),
无名指d&n(15.84%&21.3%),
小指d&n(18.57%&20.67%),
同时dvorak布局也刚好符合灵活性方面无名指&小指&中指&食指(15.84%&18.57%&21.82%&45.15%)的人体工程学设计。
反观ngaih,都在20%~27.5%之间,区分度不大。
至于四指最灵活区和最邻近三行,也都是d&n(86.81%&83.84%和88.98%&83.84%)。
7、我们打字不是一个个字母割裂的打,而是一串一起打,而常常有高频的字母组合——这在技术考虑的重要和优先上与上一条几乎很难说先后的,但相对说要弱一点的要素。我们看英文的字母组合,在英语中,NG、QU
等双字母组合出现的频率非常高,我不知道德沃夏克打算怎么高效地按qu、ng键,如果默认键不是thea,而是dthe,情况将更糟,最高频的ea处于了同一手指下,而th由一个小指负责。
响应:在手指默认键位为dthe时,ea打起来还不错啊——虽然ea都在食指下,这个试试就知道了,不比ngaih下难受。NG、QU
在ngaih下似乎也不是很顺吧——尤其是按照logy手指联动的理论。而且,我是这么“打算高效地按qu、ng键”的:在dvorak中如果小指移动到q,食指则正好移动到u上,而食指移动到n上则小指正好移动到g上(各位不妨试试,按起来都挺方便的)。因此,在不考虑联动的舒适度的情况下,ea、ng和qu在两种布局下“难按度”(或叫“易按度”)差别不大;在考虑联动的舒适度的情况下,ea的d(食-食)优于n(无名-中),ng的d(小-食)与n(小-无名)差别不大,qu的d(小-食)劣于n(食-中或中-中)——也只是打了个平手而已,似乎没有什么“情况将更糟”。简言之,半斤八两,谁也别笑话谁。
设计一个好的布局有几十个重要的因素要考虑,以上就是最重要的7条了,而德沃夏克几乎全错了,所以,就算是英文键盘,我们又能对他设计的布局有多少期待呢?又所以,将英文的输入放在设计第三层原则下的ngaih键盘,虽然没有重点针对英文来设计,但就英文布局来说,ngaih在正确的路上就算走了一半,也比德沃夏克在错误的路上走到头,要更接近完美效率这个终点。
响应:除了对上述7条的响应,对于“就算是英文键盘,我们又能对他设计的布局有多少期待呢?”这句话,我统计后竟然发现在“四指最灵活区”和“最邻近三行”这两项我认为还算比较重要的指标上,对dvorak来说,都是汉字(86.87%、93.64%)反而优于英文(86.81%,88.98%)!而跟ngaih相比也都占优,反而是ngaih汉字输入的概率值最低(d汉&n汉:86.87%&79.54%和93.64%&79.54%)。如此看来似乎是我们没多少期待的“几乎全错了”的“在错误的路上走到头”的dvorak“要更接近完美效率这个终点”吧。
关于为什么在“四指最灵活区”和“最邻近三行”这两项指标上,对dvorak来说,都是汉字优于英文的原因,我是这么理解的:
不管是哪种语言,因为人们发音时主要是靠aeiou这5个基本声母或元音发声,所以键位无论怎么安排都是围绕这5个原因为主设计的,只要它们位置舒服了,其它的无论是叫韵母还是辅音的东东都相对容易定了。dvorak正是符合了这个原则,因此在很多国家的dvorak布局版本都没多大改动,本文仅讨论拼音也是此原因。因此,可以想见,dvorak在“四指最灵活区”和“最邻近三行”这两项指标上,无论是汉语拼音还是英文拼写都是有优化因素在内的,这么说,dvorak对拼音的优化可以说是必然的了,至于汉字优于英文的原因,我只能说是巧合,就像dvorak刚巧把五笔中最少用的z键放在了“四指最灵活区”之外一样(其实它可以放在“,”的位置的,却恰巧没有放,估计不是为五笔设计的吧~呵呵,只能解释为巧合了)。
另外,在《德沃夏克键盘——左手、右手与双手操作的不同设计 》中
/dispbbs.asp?boardid=4&Id=53&page=2
德沃夏克键盘是针对英语用户的键盘,只要看他任何布局默认键,在中文里面几乎都是低频键,这就是说,如果用德沃夏克键盘作为中文键盘使用,用户不仅将面临和现有qwerty键盘一样低效这个问题,要紧的是,我们有什么理由重新学习一种怪异的没有任何好处的键位布局呢?
还有,他的设计违背了很多我总结出来的设计单手键盘的基本原则,这个以后我会慢慢公布出来的,违背了这些原则的话,其实就是糟糕的东西,所以客观上,它没有流行就是历史的明证
响应:“如果用德沃夏克键盘作为中文键盘使用,用户不仅将面临和现有qwerty键盘一样低效这个问题,要紧的是,我们有什么理由重新学习一种怪异的没有任何好处的键位布局呢?”,抱歉,这个“如果”似乎不是那么成立(原因见上述说明),而且别忘了,对于qwerty来说dvorak和ngaih都一样怪异,而且基于我列的第11条“改键数量/复杂度”,ngaih(60左右)比dvorak(40)改的要更多——也就是更“怪异”(请勿重复“不是带着脚镣跳舞”的理由,原因也见第11条),在这点上dvorak和ngaih对于qwerty都是非主流,以这点互相指责是没有意义的。
“违背了这些原则的话,其实就是糟糕的东西,所以客观上,它没有流行就是历史的明证”,如果logy所指的“这些原则”,基本上就是《德沃夏克Dvorak与ngaih布局的全面比较》
/dispbbs.asp?boardid=4&Id=258
中的说法的话,那就参看我的逐条回应吧。如果“它没有流行”就说明了它“就是糟糕的东西”或是“历史的明证”的话,我想ngaih似乎还没有资格说这种话——尤其是在“客观上”,即使有人有资格说这种话,他也应该是站在qwerty的立场上而不是ngaih(比dvorak更小众的布局,好歹dvorak也是经过国际认证,并在Windows和Linux系统中普遍自带的,还有多国语言版本的布局)。
结论:鉴于第2、4、6、7、8条的技术性的客观统计数据,和第9、11条的非技术性的客观环境因素与第10、12条的主观原因,我选用的是dvorak左手布局,你怎么选我不管。
唉~别打别打……好吧,我就给个可行且貌似中立的结论吧(我都分析到这份儿上了还看不出哪个好吗……):
综上所述,极其喜欢横移手部而且没看上文的建议用dvorak,极其喜欢竖移的建议用ngaih,不知道自己喜欢怎么移动手部和或无所谓的建议用dvorak。
===================================================
附上lopy的研究数据:
(摘自《小小键盘布局说明-附引发的争议问题进行说明》6楼以下
/dispbbs.asp?boardid=4&Id=237)
1、寻找最接近真实的海量文字样本
我必须要找到最接近客观真实的海量文字样本,这是此项研究的基础。经过大量的网上搜寻工作,找不到让我满意的资料,于是我尝试在自己和所有朋友的电脑中安装录入统计软件来统计几个月下来的所有汉字录入情况,但这样不是统计效率太低,就是样本本身也有问题:都是日常聊天记录——样本过于集中于一个领域的统计结果是令人担忧的。终于运气较好,我找到了认为可信赖的数据,其统计汉字近7000字(国标字符集),范文合计总字数8000多万个。我认为再也没有比这个统计更理想的了。
对这个样本做初步分析,结果如下:
字数n 覆盖面( %) (即n个其中的汉字出现于任何情况下的概率)
500 78.53202
2、拆分汉字于不同输入法下的“音位”
部分样本列表(手工录入所有汉字于不同输入法下的编码):
序号  汉字  出现次数  累计出现次数 万分比累计万分比
  1  的   2948833    2948833   341.277 341.277
  2  一   974062    3922895   112.731 454.008
  3  国   921530    4844425   106.651 560.660
  4  在   708916    5553341   82.045 642.704
  5  人   697930    6251271   80.773 723.478
  6  了   684656    6935927   79.237 802.715
  7  有   670720    7606647   77.624 880.340
  8  中   663971    8270618   76.843 957.183
  9  是   657739    8928357   76.
 10  年   616475    9544832   71.
 11  和   584413      67.
 12  大   570956      66.
 13  业   565293      65.
3、统计得字母键重表
1、 将每一汉字的某一输入法编码中的各个字母分别乘以其“出现次数”得每个字母的“单字出现总频”(X);
2、 对1000个字下的字母单字出现总频(X)进行同字母累加,得每一个字母的“样本出现总频”(Y);
3、 每个字母的Y占26字母总频次的百分比,得某输入法下的字母键重表;
4、 求拼音和五笔输入法下的字母键重表;
5、 同样的原理再写程序,求拼音和五笔下,最常用字母组合键重表。
如拼音全拼输入时的字母及字母组合频率得表如下(部分):
字母 出现次数 百分比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ngaih单手键盘布局下单手打字吃面喝水
分享这个视频的人喜欢
热门视频推荐
热门日志推荐
同类视频推荐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初次接触单手键盘FQ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初次接触单手键盘FQ
上传于||文档简介
&&单​手​键​盘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键盘映射 dvorak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