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几场荡气回肠的意思之战,还是奥运会吗

奥运相对论
钟天使和宫金杰夺得场地自行车女子团体竞速赛冠军,实现自行车奥运金牌零的突破,终于梦想成真。
带了30多年排球的老教练员冯卫东谈到何为女排精神时,铿锵有力地用带队打仗来作比喻。
新华社北京8月21日体育专电 题:不同的时代坐标 不变的女排精神
  妙语连珠:“举办奥运会不是GDP大国的专利”  “举办奥运会不是GDP大国的专利。
  很多年后,中国人依然会想起日的这个场景:中国女排姑娘站在里约奥运会冠军领奖台上
这些业余爱好者虽只是简单的强身健体,但显然,中国运动员在里约奥运会展示出来的精气神,着实给了他们不小激励,甚至产生了“身在其中”的运动氛围。
   女排姑娘在等待这一天,亿万中国球迷也翘首以盼。中国队以3:1逆转获得冠军。
中国女排在极其艰难的情形下创造了一个个奇迹,赢得了一场场荡气回肠、慷慨壮烈的史诗般胜利。
中国女排奋力拼搏站在最高领奖台,既激励着中国体育健儿放手一搏,也鼓舞着亿万国人砥砺前行。
比竞技的胜负、奖牌的成色更加重要的,是中国女排从决赛乃至本届奥运会一路征程中,愈挫愈强、愈战愈勇的气质。
连续三次闯入奥运会决赛,李宗伟全输了。
20日丹麦新金童阿萨尔森和他的偶像林丹间的铜牌争夺战像是“旧时代”和“新时代”的“握手”和交接。
  就在许多人以为这一届奥运会就这么结束了,他们又看到了心目中的奥运会
新华社记者高鹏18日的里约奥运会田径赛场上演罕见一幕:女子4x100米接力展开预赛角逐,中国女队以42秒70的成绩排名第八晋级决赛,而卫冕冠军美国队出现掉棒失误,美国队随后上诉称受到干扰,并获得单独重赛机会,最终跑出41秒76,将中国队挤出决赛。
美国游泳选手罗切特起初声称遭抢劫后又承认编造故事,巴西民众的感受像坐了过山车从耻辱到失望。
林李大战决胜局,林丹在17:20落后时连救三个赛点,场上的气息仿佛已经凝固
在现代体育赛事中,“重赛”绝对算是稀罕事。然而里约奥运的田径比赛中,重赛4天内出现了两回。
新华社里约热内卢8月18日体育专电 题:拼搏奉献成就王者之师——国乒奥运28金的背后
大家的“金牌情结”变淡,更注重比赛过程,享受比赛带来的欢乐。
中国女排16日晚艰苦啃下巴西女排的这场硬仗看得令人激动万分,荡气回肠.
面对坐拥天时地利人和的卫冕冠军巴西队,年轻的中国女排在先失一局的情况下成功翻盘
里约奥运会赛事如火如荼,香港市民一如以往对港队表现充满期待,可是结果未如理想。
中国女排在四分之一决赛中,与两届奥运会冠军巴西队苦战5局,以3:2险胜东道主,挺进半决赛。
杨明视点:“你未痊愈,我不敢老”
巴西政府克服重重困难,使奥运会顺利举行,期待奥运经济带来的“红利”能给巴西带来曙光.
里约奥运前,李慧诗与自己的团队在广州大学城自行车馆里进行了50多天的集训。
7年前,当里约获得2016年奥运会举办权时,有一位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巴西老人无比欣慰!
新华社里约热内卢8月16日体育专电 题:成绩不错、水平很高、遗憾不少——中国举重
  除了女团和高低杠外,本次奥运会商春松闯入了个人全能决赛,最终获得第四名
“所有决赛选手中就我落地最稳,我理应获得冠军。” 希腊人皮特鲁尼亚斯如是说。
新华社里约热内卢8月15日体育专电 题:中国篮球未来发展的两大难题——球商和限薪。
奥运女子三米板颁奖仪式现场上演最浪漫一幕,中国选手秦凯单膝跪地向刚获得银牌的何姿求婚成功。
新华社记者公兵  或许,今天能与博尔特奥运会男子百米三连冠这个大新闻相媲美的,就只有秦凯向何姿求婚了。
肖春飞视点:那些年一起夺冠,现如今一起发胖 
博尔特今晚令世人癫狂!牙买加“闪电”在奥运会男子百米飞人大战中,再次证明:“我就是传奇!”
里约奥运会游泳比赛全部结束,澳大利亚队以3金4银3铜的战绩成为泳池中的第二大赢家
在很多人印象里,职业拳击要比奥林匹克拳击打得更凶猛,但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反差巨大的一幕?
去年世锦赛的百米冠军,今年在里约奥运会上表现平平,宁泽涛的训练思路是否有了问题?
宁泽涛的奥运表现到底怎么样?两个字:正常。客观说,他尽力了,发挥正常。
“国民偶像”宁泽涛的奥运成绩单并不如他的外表那样光鲜,甚至可以用黯淡来形容
  里约奥运会游泳赛场13日进行了最后4个项目的比赛,美国游泳队以16块金牌雄踞首位,澳大利亚以3金的成绩位列第二,中国游泳队则交出了1金2银3铜的答卷。
42岁的美国女车手克·阿姆斯特朗把儿子抱上冠军领奖台,母亲激动的泪光和孩子灿烂的笑容交织在一起,令人动容.
新华社里约热内卢8月13日体育专电题:让世界眼前一亮的,不只“洪荒少女”。
结束了里约奥运会征程,孙杨收获的不仅仅是1金1银,更收获了勇气,树立了冲击东京奥运的信心。
连续两场男子举重比赛,中国队被对手以破世界纪录逆转的方式夺走金牌。
  12日晚,孙杨在1500米自由泳预赛中以15分1秒9的成绩无缘决赛,以1金1银结束了自己在里约奥运会的比赛。
夺冠热门多失利,不能唯“金牌论”,也不能不关注奖牌。之后的比赛我们为中国队加油,争取更好的成绩!
里约奥运会,中国民众的金牌观正悄然发生着变化,这种深层的变化很难量化但让人感觉强烈。
记者手记:“看脸时代”女足需要一次“造星运动”
她的出现,就是对奥林匹克精神最好的诠释。因为,这已经是她的第七届奥运会。
乒乓球单打项目11日结束,中国乒乓球队将男单和女单两个项目的金银牌收入囊中。
《每日邮报》的标题是:“我想摸你的腹肌——互联网为中国游泳选手宁泽涛的英俊和好身材称赞。
  11日晚,史婧琳和汪顺分别在女子200米蛙泳和男子200米混合泳中获得铜牌。
用享受、尊重与宽容看待每一位运动员和教练员、工作者们,这才是体育强国应有的心态。
在里约奥运会上,我在现场见证了那支让人泪奔的代表团升起不同寻常的旗帜。
美国女篮目前在里约奥运会上已经轻松取得三连胜,美国队正朝着连续第六块奥运会金牌大步迈进。
里约奥运会上,难民代表团的10名难民运动员来自不同的国家,将分别参加田径游泳等项目的比赛。
里约奥运开赛以来另几个意料之外的头条包括,澳选手霍顿引各国媒体热炒,以及外国明星拔火罐等。
  傅园慧和她的“洪荒之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红火了,这正是里约奥运会通过社交媒体传播的独特性。
  里约奥运会游泳赛场10日晚进行了最受关注的百米自由泳飞鱼大战,澳大利亚的18岁小将查莫斯拔得头筹,以47秒58夺冠。
第一场比赛女排输给了荷兰队,慢热是中国女排的一个弱点,后面的比赛取决于年轻队员能否稳定的发挥出实力.
越南射击选手黄春荣是里约奥运会开赛以来的“黑马”之一,为越南捧回了历史上首枚奥运金牌。
当菲尔普斯带着一身拔火罐留下的红圈亮相时,不明真相的外国人纷纷打听这是啥高科技。
作为新世界的主导力量,青年当坚定地做奥运精神传承者,为实现和平光明美好的新世界不懈努力!
  如果说这几届奥运会有什么变化,那么最值得称道的莫过于国人心态的转变。
9日晚,里约奥运会结束了第四日的较量,中国游泳队在迎来“中国红”之后陷入短暂的沉寂。
在里约,从“上帝之城”走出来的女子柔道选手拉斐拉·席尔瓦,为东道主夺得本届赛事首枚金牌。
只要你懂得体育带来的活力,懂得快乐会被传染,就一定会有信心:全民健身必然越来越热。
除了极具观赏性的激烈对抗所呈现的竞技之美外,体育也是一个国家、民族软实力的一部分。
  8日晚,里约奥运会结束了第三个比赛日的争夺,沉闷了两天的中国游泳队终于迎来了“中国红”。
  孙杨的这枚金牌赢得畅快,赢得提气。这是中国游泳队在里约奥运会的首金
  尽管傅园慧当时奖牌还没有影子,但她的拼搏、率真、洒脱和满足,瞬间让全国一片欢乐。
里约奥运恰似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自己越来越多的从容和自信——我就是我,中国就是中国。
告别苦大仇深,回归公民参与的本质,奥运正在成为一种轻松欢乐的文化经验。
“参与”比“取胜”更重要,这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第一原则。不以奖牌多少论英雄才是真正的奥运精神!
中国姑娘傅园慧在100米仰泳半决赛刷新个人最好成绩后兴奋异常,一夜之间荣升全民“表情包”。
从傅园慧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体育带来的快乐,也能感受到体育需要付出的坚韧。
  北京时间8月8日中午,里约奥运会结束了第二个比赛日的争夺 ,共产生14枚金牌,中国代表团收获其中3枚。
心理战可以用,但是,不能无下限!打着反对兴奋剂的幌子,故意侮辱激怒对手,十分卑鄙。
体育时评:别打着反兴奋剂旗号掩盖没教养 
在里约奥运会前,很多人会猜首金是射击队拿到,但很少有人会猜这个人是张梦雪。
里约奥运会首日,成了中国军团的无金日。或笑或哭,只是运动员自己的选择。
江红视点:地球上最伟大的表演!你在看吗?
  北京时间7日上午,里约奥运会首个比赛日结束,中国代表团收获2银3铜。
孙杨曾经说过,他很敬佩人称“女汉子”的匈牙利名将霍苏。
在刚刚结束的里约奥运会第一天的赛程中,中国队首日无金,新华社体育记者杨明  在里约下午茶时间讲到:"大部分运动员不在状态,运动员比赛大面积失常,这不正常."
奥运征程再度开启,作为观众,我们为冠军喝彩的同时,更要懂得欣赏人类竞技的极限和体育精神的风采.
“什么叫无缘首金?这是勇夺亚军!”许多网友第一时间留言为奥运健儿点赞,并抒发己见.
一场彰显和平与环保的开幕式揭开了里约奥运会大幕,虽然刚开始,但已展现出与众不同。
28个大项哪个项目的江湖地位最高?从旗手的项目分布情况来看,田径无疑是“武林”盟主。
在一堆负面新闻中开幕的里约奥运会,用一个简洁、省钱但不乏天才创意的开场白,回敬了种种质疑。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走进一个美丽的“新世界”,里约在这个夜晚为奥运会铸上最浓烈的桑巴印记。
里约奥运会开幕式和往届相比,在文艺演出方面有亮点、有创新、也有缺憾。
对中国射击来说奥运“首金”曾经是情怀、是情结,是额外的荣耀和奖金,也是压力山大的罪魁祸首。
按惯例,奥运一开幕,人们纷纷停止吐槽,开始欣赏这四年一次的人类最高水平的体育竞技。
乒乓球、羽毛球、跳水、举重、射击、体操这六支“王牌军”长是中国军团争金夺银的大户。
  随着5日里约奥运会开幕,奥运健儿们的争金夺银成为关注焦点。肖春飞:没几场荡气回肠之战还是奥运会吗?
新华社北京8月20日体育专电(记者肖春飞)里约奥运会接近尾声时“画风”变了。就在许多人以为这一届奥运会就这么结束了,他们又看到了心目中的奥运会——无论是中国女排逆转巴西、苦战荷兰,一分一分顶,队员拼命,郎平洒泪;还是林丹、李宗伟上演第37场对决,世界羽坛华山论剑,赛后赤膊相拥,输赢都是英雄。
什么叫荡气回肠?这就叫荡气回肠!多少人含泪看完比赛,难忘的记忆被激活,内心的崇高被唤醒。
一群人围着电视机看奥运直播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里约奥运会是一届在社交媒体上进行碎片化传播的奥运会,人们关于这届奥运会,是由一个又一个印象碎片组成的。但是,女排之战、林李之战开始时,久违的集体行为又回来了,人们不约而同用电视、电脑、手机收看比赛,不同的终端,共同的关注,揪心,屏息,或扼腕叹息,或欢呼雀跃。忘记了八卦,忘记了段子,忘记了奥运之外的一切。
在一个大多数时间呈现为平庸状态的人类世界中,人类内心渴望崇高的时刻。一场伟大的比赛,能够酣畅淋漓地表现人性的崇高,会让它的观众荡气回肠之余,打破碎片化状态,打通时间,持续关注,有所思,有所忆,有所悟,有所得。
中国女排是中国人心中不朽的传奇,寄托着一个民族有关拼搏与胜利的美好记忆。上世纪八十年代“五连冠”,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决赛中0:2落后于俄罗斯队之后,置之死地而后生,绝地反击,气势如虹,连扳三局夺得阔别20年的奥运会冠军。在里约,这支年轻的队伍磕磕绊绊,却越战越勇,绝不放弃,血战到底,淘汰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卫冕冠军巴西队,死磕强劲对手荷兰队。精神力量,一脉相传。
无论一个奥运选手还是一支奥运队伍的成长,都是一部励志大片,能够教育与他同一个时代的以及此后的人们,如何通过奋斗去激发潜能、挑战极限从而实现梦想。很难概括有多少青少年因为奥运会选手身上表现出来的公平竞争的精神、永不放弃的毅力、力争胜利的意志而改变他们的人生。在物质深刻改变人类的现实面前,奥运会教会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什么是精神的力量、人格的力量。
奥运会上,有那么多天才、神人、上帝的宠儿,但真正能够引起共鸣、震撼人心的,却是不甘命运安排、咬牙战斗到最后一刻的英雄。
还记得2000年悉尼奥运会男子77公斤举重决赛,被逼到绝境的中国选手占旭刚,必须举起这个级别当时的人类极限207.5公斤才能获胜。占旭刚豁出去了,他的身体被巨大的重量几乎压垮,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神话变成现实,占旭刚直挺挺地立了起来,仿佛死而复生。奥运史永远铭记那一刻:占旭刚紧握双拳高举双臂尽情欢呼这神奇的胜利。
还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游泳10公里马拉松比赛中,所有人都为第16名鼓掌致敬——她是南非选手纳塔莉·杜托伊,在一次车祸中丧失了左腿,但仍然继续自己的游泳生涯。在这场比赛中,25人参赛,一人未能完成,纳塔莉在24名运动员中以落后冠军1分22秒2的成绩排名第16,领先第24名12分8秒2。更让大家惊奇的是,她在下水之前将假肢去掉,几乎用一条右腿游完10公里。
更难忘里约奥运会上,18岁的尤丝拉·马尔迪尼,叙利亚难民选手,她竭尽全力也未能进入游泳项目半决赛,但世界铭记住了她去年与死神竞争的一次“比赛”:偷渡地中海的小船因超载进水,生死关头,尤丝拉与其他两个会游泳的人跳入大海,抓着绳索,经过3个多小时的挣扎,将船平安带到目的地。
现代奥运会举办至今,已经产生了数千枚金牌,每枚金牌都弥足珍贵,但注定有一些金牌,或者奖牌,或者奖牌之外的拼搏者,因为坚韧的意志、执著的信念、不败的雄心、伟大的友谊,甚至苦难的磨砺,谱写着震撼灵魂的命运交响曲,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有了他们主演的荡气回肠的竞争,奥运会才成其为奥运会。
奥运会是体育竞赛,但又不仅仅是体育竞赛,它是人类奋斗的缩影,是人类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缩影,是人类在逆境中骄傲地展现不屈意志的缩影。
感谢尤丝拉,感谢林李大战,感谢中国女排……让人们看到,奥运会千变万化中的“不变”,也期待里约奥运会一个辉煌壮丽、打动人心的“剧终”。
大幕终将落下,传奇长留人间。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edenli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没几场荡气回肠之战,还是奥运会吗?-中青在线
没几场荡气回肠之战,还是奥运会吗?发布时间: 08:13 来源:新华社 作者:肖春飞
  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子排球半决赛中,中国队以3比1战胜荷兰队,挺进决赛。 新华社记者岳月伟摄
  新华社北京8月20日体育专电(记者肖春飞)里约奥运会接近尾声时“画风”变了。就在许多人以为这一届奥运会就这么结束了,他们又看到了心目中的奥运会——无论是中国女排逆转巴西、苦战荷兰,一分一分顶,队员拼命,郎平洒泪;还是林丹、李宗伟上演第37场对决,世界羽坛华山论剑,赛后赤膊相拥,输赢都是英雄。
   什么叫荡气回肠?这就叫荡气回肠!多少人含泪看完比赛,难忘的记忆被激活,内心的崇高被唤醒。
  一群人围着电视机看奥运直播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里约奥运会是一届在社交媒体上进行碎片化传播的奥运会,人们关于这届奥运会,是由一个又一个印象碎片组成的。但是,女排之战、林李之战开始时,久违的集体行为又回来了,人们不约而同用电视、电脑、手机收看比赛,不同的终端,共同的关注,揪心,屏息,或扼腕叹息,或欢呼雀跃。忘记了八卦,忘记了段子,忘记了奥运之外的一切。
  在一个大多数时间呈现为平庸状态的人类世界中,人类内心渴望崇高的时刻。一场伟大的比赛,能够酣畅淋漓地表现人性的崇高,会让它的观众荡气回肠之余,打破碎片化状态,打通时间,持续关注,有所思,有所忆,有所悟,有所得。
  中国女排是中国人心中不朽的传奇,寄托着一个民族有关拼搏与胜利的美好记忆。上世纪八十年代“五连冠”,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决赛中0:2落后于俄罗斯队之后,置之死地而后生,绝地反击,气势如虹,连扳三局夺得阔别20年的奥运会冠军。在里约,这支年轻的队伍磕磕绊绊,却越战越勇,绝不放弃,血战到底,淘汰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卫冕冠军巴西队,死磕强劲对手荷兰队。精神力量,一脉相传。
  无论一个奥运选手还是一支奥运队伍的成长,都是一部励志大片,能够教育与他同一个时代的以及此后的人们,如何通过奋斗去激发潜能、挑战极限从而实现梦想。很难概括有多少青少年因为奥运会选手身上表现出来的公平竞争的精神、永不放弃的毅力、力争胜利的意志而改变他们的人生。在物质深刻改变人类的现实面前,奥运会教会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什么是精神的力量、人格的力量。
  奥运会上,有那么多天才、神人、上帝的宠儿,但真正能够引起共鸣、震撼人心的,却是不甘命运安排、咬牙战斗到最后一刻的英雄。
  还记得2000年悉尼奥运会男子77公斤举重决赛,被逼到绝境的中国选手占旭刚,必须举起这个级别当时的人类极限207.5公斤才能获胜。占旭刚豁出去了,他的身体被巨大的重量几乎压垮,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神话变成现实,占旭刚直挺挺地立了起来,仿佛死而复生。奥运史永远铭记那一刻:占旭刚紧握双拳高举双臂尽情欢呼这神奇的胜利。
  还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游泳10公里马拉松比赛中,所有人都为第16名鼓掌致敬——她是南非选手纳塔莉·杜托伊,在一次车祸中丧失了左腿,但仍然继续自己的游泳生涯。在这场比赛中,25人参赛,一人未能完成,纳塔莉在24名运动员中以落后冠军1分22秒2的成绩排名第16,领先第24名12分8秒2。更让大家惊奇的是,她在下水之前将假肢去掉,几乎用一条右腿游完10公里。
  更难忘里约奥运会上,18岁的尤丝拉·马尔迪尼,叙利亚难民选手,她竭尽全力也未能进入游泳项目半决赛,但世界铭记住了她去年与死神竞争的一次“比赛”:偷渡地中海的小船因超载进水,生死关头,尤丝拉与其他两个会游泳的人跳入大海,抓着绳索,经过3个多小时的挣扎,将船平安带到目的地。
  现代奥运会举办至今,已经产生了数千枚金牌,每枚金牌都弥足珍贵,但注定有一些金牌,或者奖牌,或者奖牌之外的拼搏者,因为坚韧的意志、执著的信念、不败的雄心、伟大的友谊,甚至苦难的磨砺,谱写着震撼灵魂的命运交响曲,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有了他们主演的荡气回肠的竞争,奥运会才成其为奥运会。
  奥运会是体育竞赛,但又不仅仅是体育竞赛,它是人类奋斗的缩影,是人类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缩影,是人类在逆境中骄傲地展现不屈意志的缩影。
  感谢尤丝拉,感谢林李大战,感谢中国女排……让人们看到,奥运会千变万化中的“不变”,也期待里约奥运会一个辉煌壮丽、打动人心的“剧终”。
   大幕终将落下,传奇长留人间。【责任编辑:姜继葆】
你可能还喜欢看
新闻排行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荡气回肠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