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在大国平衡中能维持生态平衡多久

【&第1页&&&&】&
中评专论:新加坡在大国平衡中能维持多久?
&& 00:44:51
  中评社北京8月17日电(评论员 乔新生)新加坡总理不久前访问美国,赞扬美国“首位太平洋总统”。而美国总统则赞扬新加坡是“美国在亚洲区存在的一个锚”。两国领导人的互相吹捧,足以反映出新加坡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分量。可以毫不客气地说,美国总统之所以提出重返亚太的战略,在亚洲地区搞所谓的“再平衡”,与新加坡总理的大国平衡战略不无关系。新加坡不愿意看到一个日益崛起的中国,希望找到一个坚实的靠山。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霸权国家美国就成为新加坡的首要选择。近些年来,新加坡不仅成为美国在东南亚地区重要军事基地,而且成为美国在东盟地区表达自己意见的重要代言人。新加坡在东盟的所作所为,充分反映出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战略企图。表面上看,新加坡采取的是一种平衡战略,一方面顾及中国的感受,另一方面则希望美国能在亚太地区对中国采取强有力的制衡措施,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新加坡“战略平衡”继续维持下去。
  这种拉大旗作虎皮的做法,客观上导致东南亚地区特别是中国南海地区成为国际热点。中国出于对新加坡华人的尊重,不愿公开与新加坡决裂。对于新加坡一系列挑衅动作,中国始终保持克制的态度,目的就是希望新加坡能充分意识到,中国在南海地区的活动,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需要,中国不愿损害新加坡的利益,但是,也希望新加坡充分照顾到中国的国家利益,不要在损害中国国家利益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
  但是很显然,新加坡对中国的疑虑远远大于对美国的疑虑。新加坡总是希望依靠美国遏制中国。所以,新加坡表面上希望中国南海周边国家都能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处理问题,对于菲律宾单方面提出的仲裁没有表达自己的立场,可是另一方面,却急不可耐地希望美国继续施加压力,从而使中国在处理中国南海问题上作出让步。
  对于新加坡的所作所为,中国的忍耐是有限度的。中国不希望新加坡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马前卒,不希望新加坡在中国南海问题上煽风点火。美国之所以遏制中国,是出于国际霸权的需要。但是,如果新加坡在美国遏制中国的战略中扮演极不光彩的角色,关键时刻给中国制造麻烦,那么,中国将会毫不犹豫地表达自己的立场,对新加坡实施严厉制裁。&
【&第1页&&&&】 
&相关新闻:
( 00:35:06)
( 00:30:41)
( 00:38:46)
( 00:56:27)
( 00:33:47)
( 00:38:19)
( 00:47:10)
( 00:58:19)
( 00:27:24)
( 00:48:29)新加坡在大国平衡中能维持多久?
导读:(78.91 KB, 下载次数: 3)   07:01 上传  新加坡总理不久前访问美国,赞扬美国“首位太平洋总统”。而美国总统则赞扬新加坡是“美国在亚洲区存在的一个锚”。两国领导人的互相吹捧,足以反映出新加坡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分量。可以毫不客气地说,美国总统之所以提出重返亚太的战略,在亚洲地区搞所谓的“再平衡”,与新加坡总理的大国平衡战略不无关系。新加坡不愿意看到一个日益崛起的中国,希望找到一个坚实的靠山。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霸权国家美国就成为新加坡的首要选择。近些
菲律宾单方面提出的中国南海仲裁案件即将公布之际,美国派出航空母舰战斗群在中国南海游弋,中国针锋相对,在西沙群岛举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进行实弹射击。面对中国强硬的表态,美国航空母舰不得不悄然离去。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中国捍卫国家利益的意志和决心不容怀疑,必要的时候中国完全有能力为捍卫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打赢局部战争。新加坡应当明白引狼入室的道理。如果试图在中国的南海地区玩弄所谓大国平衡战略,挑起事端,让中国自顾不暇,那么,中国在处理大国关系过程中,一定会考虑到新加坡应当承担的责任。中国不愿意与新加坡怒目相向,因为新加坡毕竟是一个华人为主的国家。中国希望新加坡在东盟扮演积极的角色,对于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如果新加坡领导人执迷不悟,在处理大国关系方面始终抱有幻想,那么,最终很可能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
24小时热文新京报网手机版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当新加坡“大国平衡”遇上印度“东进”战略
  南亚观察
  即便有新加坡的热心肠,但印度能否在东盟扮演更加显耀的角色,仍然是值得质疑的。
  印度和新加坡两军进一步走近,签署并共同对外公布了海军合作协议。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1月30日报道,根据这份“意义重大”的协议,两军同意加强海事安全合作,提高互访军港的次数,相互提供后勤支援。如此一来,两国军队实现了军事基地的共享。
  事实上,近年来印度与新加坡的防务关系一直在热络推进,可以说实现了海陆空三军合作的全覆盖。2007年两国签署空军双边协定,2017年1月再次续约;而2008年签署的陆军双边协议也无疑会在2018年再次续约。两国海军自1994年就定期开展海上演习SIMBEX (Singapore India Maritime Bilateral Exercise ),此次签署合作协议,更是凸显出防务合作的程度之深。
  由于新加坡靠近马六甲海峡,扼守着这一重要的海上运输咽喉,因此两国的这一举动无疑备受各方关注。更加上印度近期摆出一副蠢蠢欲动的姿态,11月20-24日印度海陆空军扼守马六甲海峡西部出口的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区域举行了大规模军事演习,不禁让人联想这是美国即将浮出水面的“印太战略”的一部分。
  印新关系比很多人想象的要好
  实际上,这一动向既是新加坡——印度关系发展的自然结果,也是地区形势的情势使然。
  印度与新加坡之间的关系,比很多人想象的要好。2015年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逝世后,印度政府旋即宣布:总理莫迪将参加李光耀的国葬。同时,新加坡举行李光耀国葬的3月29日,同时为印度的国家哀悼日,印度全国降半旗,暂停一切官方娱乐活动。之所以规格如此之高,不仅是李光耀同印度历届领导人之间的私交,还涉及两国战略层面的高度契合。
  李光耀对印度的好感是相当炽烈的。其本人与尼赫鲁、夏斯特里、英迪拉·甘地都有较好的私人关系。在很多印度人的记忆中,新加坡是一直站在印度一边的。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中,新加坡是第一个支持印度的国家,而英美大国都对印度采取禁运政策。1965年新加坡建国,英国关闭了在新加坡的军事基地后,李光耀就曾邀请印度派军驻扎新加坡,使用新加坡的港口和军事设施。甚至在李光耀1966年访问印度之前,他还劝说印度来亚洲采取“门罗主义”。只是随着后来冷战在第三世界的逐步展开,新加坡与印度分别投靠美苏阵营,才导致渐行渐远。
  当大国平衡碰上“东进”战略
  冷战结束后,印度开始转变外交的方位。新加坡可以说为苏联解体后的印度摆脱外交孤立立下了汗马功劳。由于新加坡的力荐和努力,才换得印度顺利进入“东亚圈”,逐步成为这一地区的重要“玩家”。事实上,由于很多东盟国家担心印巴争端、中印关系可能给东盟带来消极影响,因此很多国家都强力反对印度加入东盟的对话机制。2000年印度被拒绝在东盟10+3会议后,正是在新加坡的努力下,东盟和印度召开了首届东盟——印度峰会。同样是在新加坡与日本的共同支持下,印度才获得了参加首次东亚峰会的资格。可以说,新加坡是印度在东亚的“带路人”。
  当然,新加坡也并非纯粹是基于好感而发展同印度的关系。2005年时,新加坡总理吴作栋曾形象地指出了新加坡对印度的期待。吴作栋将亚洲形容为大型喷气式客机,东盟10国是底座,印度是一个机翼,中国则是另一个机翼。只有中印两个机翼平衡,整个东亚才能安稳可靠。正是这一思路,新加坡积极地配合印度的“东向政策”。
  印度总理莫迪上台后,将“东向”政策改为“东进”政策,以寻求在东南亚更大的存在。2017年7月,莫迪政府宣布将邀请东盟十国领导人参加印度2018年的共和国日庆典,要求东盟十国领导人担任主宾。这是史无前例的举动,凸显出东盟在印度外交中的角色,以及印度对它们的期待。
  然而,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骨感的。迄今为止,印度只是东盟的第七大贸易伙伴,更是东亚地区经贸合作深化的碍脚石,而印度做出的经贸承诺则更是“口惠而实不至”。即便有新加坡的热心肠,但印度能否扮演更加显耀的角色,仍然是值得质疑的。
  □林民旺(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点击加载更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090533号 | 国新办网备字[2006]7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2592号 | 京公网安备56号
Copy Right (C)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维持生态平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