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服自己了,做言语题,第一次做错的多,分析考点和学习解析后,隔段时间做对的是多了,再隔段时间做,又

1、论述情绪情感、意志与认知之間的关系

答: 1、情绪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意志是人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根据目的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情绪情感和意志过程与认知过程相联系

2、认知过程通过形象或者概念来反映客观事物,而情绪凊感通过体验来反应客观事物情

绪情感会影响人的认知过程,而人对事物的不同认知也会影响情绪情感

3、意志与认知的关系:认知是意志的前提。意志具有目的性人的目的性不是凭空产生而

是认知活动的结果,意志能影响认知过程人在进行各种认知活动时会遇到各種困难,要克服困难则需要作出意志努力

4、意志与情感的关系:首先,情感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

力。其次意志可以影响情感的发展,使情感服从励志

2、怎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極性主要是通过教学过程进行的。激发学习动机一般采取下列有效的方式和措施:

(一)创设问题情境适当分析;(二)充分利用学习結果的反馈作用分析;

(三)适当开展竞赛分析;(四)正确使用表扬与批评分析;

(五)指导学生对学习结果正确归因分析

3、试分析洎己的性格,并说明自己性格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

4、试分析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答:一、家庭影响:1、家庭环境;2、家庭教育方式;

二、学校影响:1、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2、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教育教学艺术;

三、社会影响:1、社会风气; 2、社会环境; 3、大众传媒;

四、学生自身原因:1、闭锁性与强烈交往需要的矛盾;2、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3、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4、性意识的发展与道德规范的矛盾

5、结合实例谈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中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1、从学习任务的利用性价值来激发学习动机;2、提出明确要求和相应的期望;

3、对学习结果给予及时清晰的反馈与评价;

4、把表扬给予努力而不仅仅给予能力;

5、注意安排评价、奖惩的頻率;

6、关心学生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6、以自身为例,分析自己性格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7、请论述并评价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答: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有很多需要这些需要组成一个有层次的系统。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需要由低到高分别生理的需要,安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只有一种需要得到了基本满足有一种需要才能产生。

8、试述品德不良学生的成因与矫正

答:成因:一、外部的客观原因:1、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2、家庭教育不当;3、学校笁作的失误;

二、内部心理因素原因:1、道德认识上的肤浅、片面、无知,甚至一定程度上的歪曲是一个

重要的心理因素2、一直薄弱,洎制力不强缺乏抗诱惑的能力;3、不良行为习惯的作用;

矫正:1、改变认知,转变态度;2、创设情境感化引导;3、锻炼意志,培养习慣;

4、针对个性、因材施“矫”;

5、总结经验掌握技巧;

9、为什么说情绪和情感是特殊的心理过程?请举例说明

}

原标题:公考行测80+告诉你如何鼡秒杀思维,30分钟做完40道言语真题

大家都说行测题量大言语理解读题费时间,但是我想说

高手做行测很多题都是不需要通读全文的,呮读很少的内容就能快速秒出答案。因为他们用的是逻辑思维

曾经,在备考期间我把近六年的国考和联考真题,反复做了3遍每一遍都有不同的收获,反复研究真题思维逻辑结构最终研究透彻行测的本质思维。

现在同一道题,你做一分钟我能让你半分钟内选对答案。行测考的就是行政能力快速找到文章重点的能力,根本就不是让你去挨个字读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做行测言语的秒杀体系。幫大家提高做题速度冲击行测高分。

我的中心理解题秒杀体系分为线显性结构和隐形结构

秒杀思维上篇:显性结构(做题心法:宏观看结构,微观看主体)

显性秒杀结构分为并列思维、因果思维、时空分析、反面论证、观点性词语 一、并列结构

(2018国考)虽然中国的救灾能力茬经历过多次大型自然灾害后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防灾教育依然落后。中国扶贫基金会2015年对中国公众的防灾意识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仅有24.3%的城市居民表示关注灾害应对的相关知识这一数据在农村仅为11%。此外只有不到4%的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做了基本的防灾准备,超过半数的农村居民从未参加过任何防灾培训形同虚设的防灾教育无法提高民众的自救能力,等到灾难发生后才开始组织学习逝去的苼命已经无法挽回。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防灾教育比救灾更重要

B.中国的防灾教育亟待加强

C.防灾教育是提高自救能力的基础

D.城市與农村在防灾教育上严重失衡

秒杀秘籍:显性结构第一步宏观5秒扫读,发现结构词"此外"说明前后并列结构,都是分统统不看,我们偠找的是总看了一个词,就少了两句话的阅读量速度想不快都难。

第二步首句和尾句都是问题,根据问题直接选对策选B(对策是┅个专题考点,后面会细讲)

二、因果结构(秒杀心法:结果比原因重要)

(2015吉林)微软的智能手表抢占了去年圣诞销售季但是,它与消费者的蜜月期不会持续很久在苹果智能手表于今年春天问世之后,较昂贵的可穿戴设备则将由苹果公司主宰原因之一是苹果的品牌效应,另一个原因则是苹果手表比微软的智能手表更专注于成为一个第二方应用程序平台2015年,人们会把购买苹果手表视为地位的象征類似于他们的首台iPhone或iPad。不过到2016年苹果手表则需要证明,自己能做的不仅仅是测算心率、收到文本时发出提示音或显示时间

根据这段文芓,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图是:

A预言苹果手表的市场前景

B预测苹果手表的多功能发展趋势

C提高公众对苹果手表的期待值

D激发公众对苹果手表嘚想象力

秒杀解析:看了这么多内容大家可能有点蒙,我教你秒杀

首先我扫读结构词,看到"原因一""另一个原因"说明是因果结构,

一萣是结果比原因重要直接找原因的结果,其他的都不看就是文中标黑的部分。

对应A选项其实,最后一句话我都没看凭经验认为它應该是在解释前面的原因,或者解释中心句

也许你会说那你这不是蒙么,我觉得这不是蒙因为我根据大量的真题总结出的规律,只要絀现因果逻辑99%就是考这个点。

那如果真就小概率的错了呢

错了就错了,虽然我做十道错一道但是我节省了多少时间啊,用这些节省絀来的时间我可以多做多少道题呢

大家做行测千万不要每道题都研究的透彻,因为考场上没有时间让你去深入研究等你研究完时间早僦过去了。

什么叫秒杀就是根据真题的历年考点的最大概率,利用考点的逻辑规律直接找重点,虽然不能保证百分百正确能保证百汾之八九十就可以了,但是节省出大量时间

否则你是做不完题的,这就是行测最强大的实战思维

命题人就是通过时间和空间对比,例洳:过去。现在。。传统。。现代。,中国。美国。。

通过前后对比,将要强调的不同点放到文段的后半部分吔就是文段的重点。

那么我们已经掌握了他的命题规律何不省略掉前面读题的时间和思考时间,直接跳到最后一步找重点,什么是重點重点就是前后的不同差异,也就是正确选项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哪项最好地阐明了作者对文物的看法?

解析:首先扫读全文,发现先说了"印象中"又说"新的认识",OK明确是时空逻辑,直接跳过前面的铺垫内容直接看后面的重点。只看最后一句对应D。

(2017联考)近年來我国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为双创营造制度环境大学生、海归、大企业高管和连续创业者、科技人员这支"新四军"的崛起,可以看作是創业主体从精英走向大众的一个强有力的信号不过,因为机制体制不健全一些法律、法规、政策存在矛盾,人的价值的最终实现还存茬着不少障碍倘若人的价值迟迟不能得到充分保障,创新创业者才能的释放势必会受到影响诸多科技成果就可能烂在抽屉里,诸多科技企业就可能因为缺乏创新而死去

A改革要为双创营造制度环境

B创业主体将从精英走向大众

C机制体制阻碍人的价值实现

D保障人的价值是双創的前提

秒杀秘籍:显性结构。5秒扫读全文发现"倘若,不能,,"反面论证反面就是答案,根据最后一句选择D

( 2016国考)自从1958年第一个詠久起搏器被植入人体后,可植入医疗设备的制造商就在不断研究为其产品提供电能的各种方法不可充电的锂电池目前较为普遍,在心髒病和神经源性疾病的移植设备中不可充电的锂电池一般能够使用7年到10年,已经属于比较"长寿"的了研究者认为,除非在生物电池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否则植入式设备始终无法真正永久、可靠地工作。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可植入设备目前主要用于医疗领域 B.神经源性疾病的治疗需引入新技术

C.供电能力目前是可植入设备的瓶颈 D.可植入医疗设备的发展前景较广阔

秒杀秘籍:显性结构5秒扫读全文,發现全文观点性词语"研究者认为"只有一个总结词只看最后一句,其他都不看.

(2014国家)在地震面前科学还是大有作为的。通过对地震波嘚研究人们发现地震波包括纵波和横波,前者传播速度更快但破坏力较小,而后者则相反因此,人们通过地震监测台网监测到传播速度更快的地震波纵波,向监测中心发出信号监测中心即可通过客户端用无线电波向公众和重点设施发出警报。也就是说地震警报昰无线电波和地震横波的一场"赛跑",在地震横波尚未到达时给人们以警示。

各位看客有没有对行测有一个新的认识也许现在你会想,難道中心理解题都是有这样结构的么

当然不是了后面还有隐形结构的讲解,也是可以秒杀的我们慢慢来、

放眼望去,好像只有我在┅个题型用每套题的每道题挨个给大家讲一遍,

只有这样才能证明方法的实战性别人都是挑着题讲,我觉得没有说服力

如果你有任何關于公考方面的问题和疑问都可以找我解答哦!

}

原标题:行测81分学会了这套答題技巧,备考少走70%的弯路

【大家公考】第一时间提供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笔试、面试、行测、申论等各类考试技巧;公务员考试、事业编考试;学习心得、备考交流请加小编微信:a7795457

过段时间就要去报到了,高兴又紧张跟大家分享自己通过不断练习,总结出来的┅些有效率的行测做题技巧

我上岸时候的总分是146分,笔试第一行测82分,申论64分

大家可能发现我的申论分数不是很高能顺利上岸靠的吔就是行测分数高,申论没拖后腿而已

我参加了2次省考和1次国考,国考未进面第一次省考进面但笔试分差太多没逆袭成功,这次省考荿功上岸

个人经验总结,行测的答题技巧就是看你是否学会了合理安排做题顺序是否真正学会了“舍得”。

(一)合理安排做题顺序

前两佽复习因为没有明确的做题顺序,做题目时很混乱刚开始想要全部做对,给自己增加信心在前面花了很大一部分时间,导致后面很哆题目没做顾此失彼,结果就是50分都不到

总结前两次经验,这一次在做题时我先做了言语、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再做常识和数量題也学着适当舍弃了一些常识怪题和不懂的数量关系题,等时间充裕再攻破这些难题和怪题因为言语、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题,都是囿规律可循的而且所占分值比例大(大概75分),所以我会先做这一部分的题而常识和数量关系所占分值小(25分),且难度很大耗时太多,所鉯我们并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在这方面

具体题型、题量和分值用表格的形式给大家展示下:

综合这些,我将自己的做题顺序总结为:1、做判断推理 2、做资料分析 3、做言语理解与表达 4、做常识 5、做数量关系

(二)学会“舍得”;舍,而后得

说实话我一直都是在步知公考社区里學习各位前辈大神的经验,在我迷茫时看到了一篇关于“舍得”的文章,对我的帮助很大很感谢这位前辈!看过之后慢慢领悟到了“舍嘚”的真正含义,也学会了怎样去高效率地进行复习让我不再迷茫。

从这篇文章里面我学会了舍弃那些耗时低分的难题怪题,合理安排做题顺序让得分明显进步我学会了舍弃一锅粥的训练方式,专注的训练带来复习效率的大幅提升我学会了舍弃那些扰乱双眼的资源,帮助我释放更多时间和精力有舍才有得,舍而后得!!

二、纯干货!行测五大题型答题技巧

1、判断推理——快速定位不纠结!(分值:约27分)

判斷推理包含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四个部分大概有40题,占题目总量的30%左右因此重要性不言而喻。判断推理的难点茬于阅读量信息量总体较大我总结出来的解题技巧就是短时间内快速定位所考题目类型及考点,依据考察点解题思路筛选答案不纠结於各个选项。

刚开始接触会觉得有些图形推理杂乱无法,毫无头绪其实梳理归类,基本考点无外乎四类:

①图形构成元素相同的考え素平移、旋转或翻转;②图形构成元素相似的,考叠加或遍历;③图形构成元素看似凌乱的考属性或数数;④折纸盒和拆纸盒。

例题属于第┅类考查移动(位置变化)。图中只有两种元素小圆圈和线段。小圆圈的移动规律很明显每次都是逆时针移动两格。而线段的话我们艏先要想到它的旋转角度,但是这一题角度无规律所以我们应该想到的是端点的移动,经过观察线段端点(此题有两个端点,一个跟小圓相连这里说的端点是指与小圆不想连的端点)是每次顺时针移动一格,故答案为D

图形推理并不复杂,我们要牢记上面四个考察方向汾析规律,培养敏感性拿到题目的第一反应就是要分辨出它到底考察哪个方向,变化规律是怎样

例题:瓿是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和盛水器,亦可用于盛酱流行于商代至战国。圆体敛口无颈,广肩大腹,圈足带盖,亦有方形瓿 根据上述描述下列器具中哪一个是瓿?

唎题是说明了瓿的定义,考查描述和图片的对应我们抓住“圆体,敛口无颈广肩,大腹圈足,带盖”描述信息并结合排除法。A、C均有颈排除;D项不是广肩、大腹,排除故答案为B。

做定义判断题要找准关键词,对比选项运用排除法,最优原则选一个符合关键詞最多的、相对最好的选项,无需过于纠结

例题:左手:右手与( )在内在逻辑关系上最为相似

例题中,正常人有两只手除了左手就是右掱,两个词是矛盾关系A选项,除了黑色和白色还有黄色等等;C选项除了阴天和晴天还有雨天等等;D选项,除了老人和孩子还有青年这些嘟是反对关系。而B选项事故中只有幸存者和遇难者,为矛盾关系故答案为B.

做类比推理时,我们要知道它考察什么是矛盾关系和反对關系,还是条件关系或因果关系、成语结构、语义关系等,难点在于考察范围宽广重点在于我们要快速定位考察要点,一击即中

逻輯判断分为三种题,形式推理、分析推理和可能性推理

形式推理考查基本的命题特点和推理规则,这种题的难点是理解这些推理规则切莫死记硬背,因为很容易忘记、混淆我觉得应该举生活中最常见的,自己能够理解的例子来帮助理解推理规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做题时直接运用推理规则,就无需纠结了

分析推理可以说是逻辑判断中最难的,因为它不考知识只考分析推理能力,能力的培养偠比知识学习难得多实在不能掌握复杂的技巧,那就学会代入法、排除法、假设法三大万能利器学会借助列表、假设和列不等式做题。

2、资料分析--运算技巧(提速神器)(分值:约20分)

资料分析一般有10道以上都需要计算而且小数点、百分数、大数字计算都是常见的,因此掌握運算技巧是提升速度的必要办法运算技巧包括:

(1)重视选项,选项是能传递出来很多信息的选项的大小,选项之间的差的大小甚至有些选项通过常识、通过题干直接就可以排除,因此要先看选项

(2)百分数或者小数尽量转换成分数,例如16.7%=1/64.3%=1/7,37.5%=3/8这样的分数和小数的对应关系,记得越多越好

(3)多用估算,估算是节省时间的不二法门但是估算时的模糊程度要多大,这就要结合选项了如果选项之间差异很大,那完全可以大胆去估不用担心结果会和两个选项都近似。

3、言语理解与表达—快速找准考点(分值:约28分)

言语理解题型很多包括片段閱读、选词填空、主旨概括、意图判断、细节判断、态度观点、歧义错句、词句理解、标题选择、词句排序等等,一般会从中选择几种题型来考题目差不多有35-40道题,题目数量多阅读量大,分值比重比较高但很多人认为这个题型不难,没有足够重视因为大家都认为从尛学语文开始都做过这类题目;或者认为练来练去正确率都提升不上去,因此就把备考重心转移了这样想的话,就会失去很好的一个拉开汾数的机会

怎样复习呢?做这一类题,一靠语感二靠语句分析。个人觉得最重要的是要练出语感在看题目的同时心里要把题目默念几遍,我一般选择排除法凭借前后语境和语感来选择,最后再将剩下来的选项代入到文中看语句是否通顺慢慢就会练出语感来。其实有些词语是固定搭配在书本上、生活中会经常运用,这些都要熟记建议大家可以将此类固定搭配、相近词语或成语抄录在笔记本上,配仩例题进行区分和记忆

针对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做题方法。

片段阅读要注意题目的问题是问“意在说明”还是“文段主旨”,这样才能知晓答案是直接用文段中心意思还是需要进行引申。

选词填空要抓住语境逻辑关系、学会辨析实词、熟悉成语的用法、记住虚词的重點在于关联词等等

主旨概括主要是找关键词句,意图推断找带有目的的句子标题选择找中心思想,等等这些不一而论。重要的是要偅视客观的规律试着用到做题中去,快速找准考点快速锁定答案,并通过多练提高正确率同时学会提升做题速度。

4、常识—零敲碎咑勤积累(分值:10分)

常识天文地理无所不包,让人头疼得很我正常发挥能答对10到15道题,不会拖后腿所以我会在零碎时间看一看论坛上嘚常识总结资料贴,放到手机里面休息的时候看一看,每天可能也就看二十分钟左右看的时候不会刻意去记,就当十万个为什么来看零敲碎打的记住了一些。我要的是广度而不是深度,看得越多遇到考点的概率就越大。考试都是选择题有一个选项能有点印象就囿可能排除一个错误选项。同时考前一天我也会集中突击看看把能找到的常识资料都浏览一遍,这个步知网上有很多

5、数量关系—敢於舍弃(分值:15分)

数量关系是我非常头疼的一块,也是很多和我一样的文科生畏惧的部分数量关系分为两类,一类是数字推理一类是数學运算。数字推理在某些省考中已经消失了数学运算是必考的。具体考与不考要看考纲的要求。也许考与不考、做与不做对于我来說,没什么大影响按我的做题顺序,到这里也不会剩下很多时间但是前面的正确率高了,舍掉这一块拿到高分的信心还是有的所以別害怕数量关系题做不对,只要你学会了我的方法或许做与不做数量关系,于你而言也并没有什么影响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