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稀有血型有哪些QQ群有吗?

自己是什么血型?如果身边有人急需Rh阴性血液,该怎么办?近来,一个与杭州相关的稀有血型救助渠道出现在市民的视野里。只要您需要Rh阴性血液,通过一个名叫“中国稀有血型之家”的网站和QQ群,可以在当地迅速找到与需要血型相匹的血源,为抢救Rh阴性血型患者的生命赢得时间。

除了官方的血液中心,民间血液救助团体的出现给稀有血型拥有者开辟了一个新的互助空间。

稀有血型者只有万分之三

陈士彦,今年29岁,杭州一家公司的普通职员。看似平凡的名字,对于稀有血型的朋友来说,却是非常响亮。

“我献血是从6年前开始的,当时我还在读大学。最初我也不知道自己的血液是稀有血型。”

在读大学期间一次义务献血活动之后,陈士彦发现自己是AB-Rh阴性血型。

“有一天省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员找到我,说绍兴有个小女孩需要我的帮助。”陈士彦到绍兴柯桥献过血后,医生告诉他这个血型非常少见。从那时起,陈士彦开始关注自己的血型,查资料得知,拥有这种血型的几率只有万分之三。

参加工作后,陈士彦跟妻子一起参加过杭州的义务献血活动。浙江省血液中心邀他加入了该中心的稀有血型联谊会。

在联谊会里,陈士彦认识了不少跟他一样稀有血型的朋友。“我想,大家能聚到一起不容易,平常应该多联系,特别是在临床需要稀有血型的血液时,及时联系献血者无偿献血。所以我把大家的QQ号码集合在一起,建起了一个稀有血型QQ群。”

陈士彦担任了首任群主。在QQ群里,他们互称“血友”。

从建群之日起,陈士彦每天都在等待被“呼叫”。

第一次“呼叫”是在2005年12月。当时陈士彦正在北京出差,从QQ群上得知北京一位姓马的准新郎意外受伤,急需AB-Rh阴性血型血液。“当时我正巧在北京,这位马先生需要的血型跟我又正好吻合,我就去献了血。”

后来陈士彦得知,马先生因患白血病,最后还是不幸离开了人世。“当时是救过来了,想不到还是没挺过去。挺可惜的。”

但这次在北京的献血救助如此及时,让陈士彦对QQ群有了无比的信心。

不是很支持他献血的母亲常说,陈士彦就像是一台稀有血型的ATM机,只要有人需要,他就挺身而出。(当然,他是严格按《献血法》规定的间隔6个月献一次的。)

“群里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陈士彦说,随时待命,随时准备献血,是“QQ群”里每个成员的共识。

QQ群发展成“稀有血型之家”网站

“后来QQ群发展到了网站。”这个变化,陈士彦自己都没有想到。

两年前,陈士彦的杭州稀有血型QQ群与广州、武汉、桂林和深圳等地的稀有血型QQ群联合起来,共同组建了现在的“中国稀有血型之家”QQ群。这个“家”分成了8个主群,各省市又设立近50个分群,覆盖了全国。AB型、O型、A型、B型四种Rh阴性血型的拥有者的资料及联系方式,在QQ群里都能找到。

去年5月, QQ群发展成中国首个专为稀有血型者服务的网站“中国稀有血型之家”。

“QQ群由于对成员的信息资料做了详细统计,一旦哪里需要,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迅速在当地就近找到血源。”该网站的创建人林峰,跟陈士彦一样,也是一位稀有血型者。他告诉记者,目前,稀有血型之家成员有近2000人,遍布各省份及近百个市县。浙江籍稀有血型成员共有96名。两年来,“中国稀有血型之家”收到求援100多例。

网站还创建了全国首个“中国稀有血型准妈妈家园”,为稀有血型准妈妈提供专业的生育方面知识及生育备血服务。

“稀有血型拥有者是个特殊的群体,我们要为Rh阴性血型的朋友建造一个自己的家园。”林峰说,“按人口比例,中国有500万以上的稀有血型人群,单靠血站无法掌握流动人口及更换联系方式的稀有血型者,所以我们希望通过网络创造出一个新的沟通途径,联合救助有需要的稀有血型朋友。”

第一时间为稀有血型者寻找救助

林峰认为,网站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利用互联网组织人脉,花最少的成本,最快速度找到匹配血源,而且“我们是公益组织整个过程不跟患者家属要一分钱”

网站的最近的一次救助行动发生在今年3月23日,北京的冯女士向“稀有血型之家”发出了一封求助邮件,说她在义乌的小姑姑患子宫肌瘤出血,需要做切除手术。手术需要800毫升AB阴性血型。但义乌血站当时没有AB阴性血型的库存。

接到消息后,“稀有血型之家”工作人员立即在网站上发布求救消息,并迅速查找了站内最新的资料总库。“我们发现浙江地区AB阴性血型的成员有17名,主要分布于杭州、温州、台州、宁波等地,但义乌没有。”为了救人,网站通过中国稀有血型之家QQ群浙江分群(),寻找可以献血的成员。

3月24日,网站和QQ群找到了4名志愿献血者,在浙江分群管理员“六月十二”的组织下,约定于25日前往血站献血。但当一切准备就绪时,捐献者被告知,义乌血站已经找到血源,不需要他们的援助了。

在QQ群和“中国稀有血型之家”里,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但没有人因此退出,或者有什么怨言。

“我们现在救助别人,说不定哪一天,我们也需要他们来救助自己。”林峰说。

“像‘中国稀有血型之家’这样的民间组织存在,未尝不是件好事。”

浙江省血液中心公共关系部章杏英告诉记者,无偿献血依靠的是全社会的力量,光靠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的力量是比较微弱的。

章杏英说,民间献血者组织最大的问题是信任度不高,所以民间组织应该与血液中心建立密切联系,血液中心可以按国家法律法规、标准等给予指导,方便稀有血型献血者在急需时调配人员,互相帮助。

据了解,目前杭州地区拥有稀有血型人员1600多人,但仍有很多人还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稀有血型。血液中心呼吁市民在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参加无偿献血,这样才能筛查出具体血型。知道自己是稀有血型的市民,可以加入省血液中心的稀有血型联谊会,身体力行去帮助他人。

}

“熊猫大侠”相聚芗城区天宝镇吴小玲摄

在漳州有这么一群人,原本素不相识,却因为相同的稀有血型聚到一起,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熊猫大侠”。在接力救命的路上,他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欢迎欢迎!”8月20日,因为本报记者张志鹏的加入,“熊猫大侠”的微信组织“漳州RH阴性稀有血型群”再次沸腾了。两年前,张志鹏得知女儿是熊猫血后,随即带家人检查,才得知女儿的血型遗传自己。此后,他一直留意各种信息,期望能找到组织,找到“家人”。8月10日,看到本报“多位志愿者献血‘熊猫血’产妇转危为安”的报道,张志鹏被几位“熊猫大侠”主动请缨为产妇献血,在危难关头涌动的爱心深深感动。令他惊喜的是,他由此找到了一直在寻觅的“大家庭”——漳州RH阴性稀有血型群。

目前,漳州RH阴性稀有血型群由林伟聪负责管理。据介绍,微信群组建于两年前,这是一个自发组建的、公益性质的、互帮互助的爱心群。因为群性质的特殊性,必须经过资格审查把关,也就是必须提供血型资料和个人信息,经群主审核通过方可入群。

“我经常参加献血,之前没有太在意,也不知道什么是RH阴性血型。直到有一次,一个患者的家属几经周折找到我,我才明白自己血型的稀有性。而后,我努力搜索漳州熊猫血QQ群,遗憾的是没找到。幸运的是,我机缘巧合认识了泉州稀有血型管理员孙芳义,他在QQ群里向我们介绍泉州稀有血型群的发展历程,当时我和唐芳、陈苹、严惠贞一拍即合,决定在漳州也成立一个这样的组织。”林伟聪介绍了熊猫血救助群的组建过程。

东方人RH阴性血型非常稀有,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比例仅为0.2%至0.4%,其中AB型RH阴性个体甚至不到万分之一。如此的稀有,可想而知当时建群初期发展得缓慢,好几个漳州地区的“熊猫大侠”,加入了其他城市的救助群,直至听说漳州地区已组建成群,才慢慢地回归。建群两年多来,群里的“熊猫大侠”本着“友爱互助”的原则,只要“家人”有需要,不管多远,不管多忙,大家随叫随到,撸起袖子伸出友爱之手,及时救人,截至目前累计献血15000余毫升。群成员由原先的4人发展壮大到如今的261人,年龄最大的50多岁,最小的20岁。

“我们稀有血型,即使直系亲属也是同样的血型,但是却不能共用,因为亲属输血后并发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危险性,比非亲属间输血的危险性要大,会提高发病率。因此,我们虽然是在漳州生活的各地人,但是却比亲人还亲。”林伟聪介绍说。

为让更多“熊猫”实现最大限度互助,林伟聪希望散落在外的“熊猫大侠”能够尽早“回家”。他说,“漳州RH阴性稀有血型群”是全市“熊猫血”者的家,如果你是“熊猫血”,可拨打电话(微信号已绑定手机号),欢迎你“回家”。

(责任编辑:林斯凯_ZZ02)

}

网友回答 拇指医生提醒您:网友回答仅供参考

你说的是QQ群还是这种血型的人群 QQ群不知道 B型血最多占人群的35% RH呈阴性的人群占人口的千分之三

有这种血型群没有?自己上网查一下就知道了。来源于两种分类系统,B型是按ABO血型系统分类命名法得来,这种命名法是我们接触最多也是提得最多的,共有四种类型:A型、B型、AB型、O型;后面的“—”是按Rh血型系统分类命名的,只有两种分类:阴性、阳性。大多数中国人都是阳性。

我也是B型血,但是不知道是不是B-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稀有血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