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逸飞的画作,我觉得很好,他在中国近代化学成就大师中是少有的人物,如何去定位他的成就呢?

设计师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转杂
设计是一种状态,和生活有关,生活越丰富,思维也会活跃很多,带来灵感,和新的设计元素。
相当一段时间,很是投入,放下了所有的东东,精力都放在工作学习上,一个阶段下来,总觉得人变得累了,思维变得麻木了,渐渐成了一种程式化。
慢慢调节自己的心态,接受很多新的爱好,并溶于生活,或许能改变我们麻木的思维。然后,又将是一段时间的静,将生活的感悟,灵感的点滴溶于设计....
如此循环反复,生活也成了一门艺术,艺术的灵感也来源于生活。由简约到繁杂又到纯净的一个过程,随着时光的流逝慢慢沉淀....
著名设计师陈幼坚{转帖}
著名设计师陈幼坚
1950 出生于中国香港
1969 中学理科毕业于香港佛教黄凤翎中学
1970 与香港大一设计学院修读为期十个月的夜间设计课程
    目前在中国香港生活和工作
"从现在开始,你在上海很出名了。"日,在新天地举办的"陈幼坚东情西韵"Party上,有人这么跟陈幼坚讲。他回应道:"我应该的,我不是刚出道的。"
  今年53岁的陈幼坚(Alan
Chan)是香港最著名的设计师之一,获奖无数。陈幼坚设计公司曾被美国GRAPHIS杂志评为全球十大设计公司之一,是惟一获此殊荣的华人设计公司。他的海报和腕表甚至被美国三藩市现代美术博物馆纳为永久收藏品。在日本,他还分别于1991年、2002年在东京举办了"东方汇合西方"、"东情西韵"的个展。在日本的设计界,他的名声就如成龙在日本的演艺界地位那么响当当。
  荣誉、财富、经历、名声到了53岁的他这里早已是囊中之物,从一个不懂设计的门外汉到国内、国际数百个奖项的获得者,他用了20年的时间,在20世纪90年代他开始确立并切实感受到自己的地位。给别人打了10年工,为自己做了20多年事,其间没有太多痛苦不堪的艰难险阻,也没有过多苦水要诉。以至于他到50岁时便发觉自己该做的事已经做完了。
  他想离开现在,去做更好更大的事情。至于更好更大的事是什么,他没想通。在没想通之前,他改变了发型。
到现在还拿奖是因为我的天分
  与陈幼坚的对话从一个小故事开始。我一个在广州做平面设计的朋友想跳槽,但他经过一番市场调查后又放弃了这个打算,他猛喝了一口啤酒,愤愤不平地讲市场价已经低到2000块,快赶上拣垃圾的了。"我把这个小故事告诉陈幼坚,他说香港也是一样,一些年轻的设计师想出头非常困难。价格低不说,又要听话,本科生的学历寥胜于无。当初促动他出来单干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广告公司的比稿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
  关于自己的行业特性,陈幼坚曾说过一番话:"平面设计的历程就如马拉松赛跑,是一条既漫长而又充满挑战性的道路。那些获奖无数的运动健将,不只单靠一副天赋的良好体魄才'上位',亦要配合后天的悉心栽培和毅力才能达到理想的成果。平面设计师要成功,亦如运动健儿般,只靠天资是不够的,一个人如没有全力付出精神、时间和努力,成功是不会发生的。"这番话更像是说他自己。
  高中毕业后的陈幼坚一方面因为家里穷,另一方面也交了女朋友,已无心向学,在20岁时进入一家国外的4A广告公司做学徒,在此之前学数学和化学的他尚不知设计为何物。如今用拿奖拿到手软来形容他获奖的数量一点都不夸张,一直到现在,他的设计仍然30个、40个奖地捧回来。关于得奖,陈幼坚的感受是--"让我知道自己有多好,让我最快地知道自己在哪个地位。"
  记者问了他一个很多人都问过的问题--天分?他笑着说:"我觉得有!"这种感受在开始十年二十年他还不觉得,随着工作经验多了,人生经验多了,陈幼坚开始感觉为什么自己做设计师跟别人不一样,自己的想象,工作的方法,表达的方法都不一样。"到现在还在拿奖,这就是我的天分,但是天分可以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天分,你知道自己的目标,自己的兴趣,开始就要想清楚。不过,
只靠天分并不是我成功的惟一要素,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同心协力的团队精神加上太太(公司总经理)在背后的支持对我来说才是推动我成功的原动力。"
  很多人对陈幼坚的评价仍然停留在平面设计领域,实际上,早在多年前他的工作重心已转向以品牌策略为主--在把各种设计元素运用得炉火纯青的同时也把设计工作提升到了策略的高度,并使之与品牌及推广更完美地结合。如今将事业扩展到大陆的他也受到了和在日本一样的推崇。同样握着他的手不放的年轻人,同样追赶着要采访的媒体,在北京、上海、杭州、长沙、成都、汕头等六个城市同时进行的项目,以及可口可乐在2003年初推出市场的全新中文字体形象……
  陈幼坚享受自己的VIP待遇,被当成英雄和大师一样的崇拜也让他感觉很好。
做着将中国人的尊严拿回来的事
  2002年,陈幼坚为北京申奥设计了招贴画,在一次研讨会上,他的演讲题目是"品味与尊严",他认为北京申奥不仅仅是一次国际运动比赛,还应该是一次通过奥运活动表达中国文化与品位的机会,通过这种展现,将中国人的尊严在国际舞台上拿回来。
  "我在国际上做的事,去一些学校演讲,参加研讨会,除了谈谈设计心得外,
也有一些跟设计没什么关系的东西,我做的是一个中国人应该做的事,就是将中国人的尊严拿回来。"
  陈幼坚回想起小时侯父母亲最朴实的家庭教育。父亲是广东人,当年是一位水果摊主,母亲是澳门人,都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他们告诉陈幼坚的全是最简单的做人道理,做人应该努力,应该勤奋,应该善良,应该孝顺。有关艺术细胞的熏陶倒是从父亲那里找到了出口,原来,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讲,父亲是一名DIY高手,他总是将盛放水果的木箱重新组合起来做成家具或者其它有用的东西。
  2002年,陈幼坚在日本举办了他的个展,名字也是"东情西韵",很多人看他的东西,对他说:你的中国文化思想很深啊。陈幼坚很认真地表示:"我骗你的,基本上我的东西都是很表面的。但是为什么我弄得这么好,因为我知道自己的文化用什么形式来表达,好让中国人和老外都觉得有味道。但并不代表我对中国文化了解多深,你只要多问我一句,我未必可给你一个更深入的答案。"从这些话里,我们可以看到他谦虚的一面,或者是老实的一面,而在国际舞台上,他不仅仅是一个设计师,更是一个中国文化的传承人,做着将中国人的尊严拿回来的事。
  说话的时候,我们坐在上海金茂君悦54层的咖啡厅,他向相熟已久的服务员要了杯茶,态度自然而和善。这使人想象不出他开会的样子。因为很多人不喜欢他开会的态度,有点强硬。他的解释是:"我先说这个事情,然后你再告诉我你的意见。每个事情要找一个Point才可以做,做事情最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焦点,每一步都是从这个方向走的时候,目标就能很快地到达。"
  采访过程中,陈幼坚也一直强调希望所有的采访都能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要不然,以他的经历可以聊个没完。实际上陈幼坚真正接受的采访并不多,他还没找到一种方式来用语言很好地表达自己,一如他对色彩和线条的自如运用。但这并不妨碍他喜欢跟人聊天,他说自己的创作都是从生活的感受中来的。他也喜欢通过别人来了解自己。"我常常不知道自己做得对不对,所以要在别人的评价里'照照镜子'。但我不吹牛,也不掩饰,只是赤裸裸地做我自己。"
没有激情我就做不成任何事
  身为大师级的设计师,陈幼坚所受的关注又常常超出专业领域,造成的轰动效应绝不亚于娱乐明星。依我看,坐在我面前的他也确实不乏"明星气质":标志性的山羊胡,简洁得体的着装,善意的待人接物,面对镜头从容不迫,气度不凡。这是他出位于其他设计师的地方。另外,在与MAGGIE
Q合拍的一组茶广告中,他不但表现了自己的表演天分,甚至被拍片的导演赞誉:"你可以去当演员和导演。"另外可以提及,陈幼坚还同娱乐圈的朋友开了家餐馆。
  "我做事的方式是从不刻意,但是如果我认准这是个机会我就不放过,'咬定青山不放松'!"陈幼坚显然是一个精力充沛的人。就在采访前一天,一个朋友对他说,"你就像一条蛇,静的时候不出声,动起来要人命。"他觉得这个说法很好。
  声名鹊起之后,他也随之变得活跃与开朗,也开始接受一些另类的东西。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众多当红的歌星,梅艳芳、张国荣、林子祥、罗文、张学友、周华健等人的唱碟及大部分的演唱会宣传都是他设计的,因为他觉得这些东西相对于公司的主营业务来说是另类,虽然给了他另外一个天地去发展另一种思维,但那只属于他个人兴趣范畴,往往浅尝辄止,而且在作品集里也没有收录。但现在的他会更愿意去做一些另类的尝试。
  他到了一个城市,往往累了一整天,晚上大家分头睡去,他还兴致勃勃地奔向酒吧。因为喜欢吗?"不,我不喜欢,太吵了。但是酒吧是一个可以让我最快地发现这个城市现时的状态的地方;一大早我还会去旧货市场,我可以在那里找到城市的根?相比较这两个焦点,去旧货市场是他所喜欢的。他喜欢旅行,喜欢收旧货。如果不是因为工作,他更愿意待在家里,看看书,听听音乐。有一个细节,年轻的时候,陈幼坚曾做过中学校内民歌队的歌手。至今他的身上还涌动着年轻时的Passion,喜欢流行音乐和卡拉OK,上海一家专门为年轻人打造的摇滚酒吧也是陈幼坚的最爱。
  在外人看来,人生如此,他已经不需要像现在这般努力,这样卖命,甚至他的太太也曾经问过他,为什么他依然拥有这个程度的Passion?甚至在他拥有了大师级的地位之后越来越甚?Alan说他自己也不知道,惟一知道的是没有激情做不成任何事情。他的问题是,如果到了一定的位置涂梢圆幌褚郧耙谎量啵涂梢苑牌?3岁的他接下来的二三十年该怎么办?"除了这样,我还能怎么样?你告诉我。"
  说话间,他合上厚达500页的最新作品集,红色的封面上写意的寥寥几笔,活脱脱是他的形象。他说:这是句号,亦是起点。50岁,一条新的起跑线。
  采访手记
  陈幼坚用英文名Alan来称呼自己,包括他的助手传来的信函中也没有出现过陈先生这样的称谓。
  陈幼坚对专业的要求很高,在采访的一开始,他说自己最愉快的合作经历是在日本,他举了采访的例子,一个采访,周围服务的工作人员至少有五六个,分工非常细致:记录的记录,打灯的打灯,化妆的化妆,而且每一位都非常敬业。
  陈幼坚相信充分的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法宝。他说同他合作的客户最后都会爱上他,他们拿到的东西绝对物超所值。如果最后不选择他的原因只有一个--价钱高。这是他坚守品质的一个标准,所有的构思都要亲力亲为。
  陈幼坚很少发脾气,但是开Party的那天晚上,当一个经理跑过来对他说不许动一个对象时,他很不高兴,对他说:"你不懂!"一个小时以后,他找到这个人,握着他的手说,"不好意思,刚才我没有礼貌,但是我希望现在改动后的效果令你明白我为什么这么做?
  也许是真的,再完美的生命总无可避免地存有遗憾。
  陈幼坚说自己本身是一个害羞和安静的人,虽然喜欢与公司上下人员一同工作,但特别要好的朋友不多。小时候的他甚至有些害怕交朋友,因为花很多时间去了解一个人让他觉得太累了。所以这场未知只能一个人走下去了。
  一个人走的路会寂寞吗?在50岁之前,这个问题或许不会成为一个问题。关于交朋友,在他看来,一方面是因为自己个性的原因,另一方面自己总是跑来跑去,难能和什么人坐下来好好聊,关键,自己对朋友的要求太高。可能是因为年纪大了,这三五年来,陈幼坚开始体会到没有朋友的孤独,这个朋友是指真正可以交心的朋友。
  这件事成了一个遗憾--在他前50岁的生命里。
  在12月19日晚上的Party上,陈幼坚对与会的嘉宾们说,如果他现在只有43岁就好了,年轻10年,他还有20年的时间可以做事,有20年,他相信自己可以做好任何事。
1991 “东方汇合西方”,Creation Gallery G8,日本东京
2002 “东情西韵”,Ginza Graphic Gallery, 日本东京
1997 “香港设计业代表团访问北京”,香港贸易发展局,中国北京
1999 “'99中国国际艺术设计博览会”,上海展览中心,华瀚国际文化发展公司及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上海市分会,中国上海
2000 “当代香港艺术2000”,香港艺术馆,中国香港
    “城市发现海报展”,香港当代文化中心及德国柏林世界文化中心,中国香港及德国
2002 “2002芝加哥艺术博览会”,芝加哥会展中心,美国芝加哥
   “2002巴塞尔国际艺术博览会”,巴塞尔展览场,瑞士巴塞尔
    “2002墨尔本艺术博览会”,皇家展览馆,澳洲墨尔本
   “梦02展览”,the.gallery@oxo and Barge house,红楼轩,英国伦敦
“美学”的多种观点
1:美是和谐
很久很久以前……古希腊有个党派,叫做毕达哥拉斯学派。这个学派里面都是些科学家,因此解释美也是很有趣的。说音乐美,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的统一”;艺术作品呢,即是“要依靠许多数的关系,而任何细节都是有意义的”。在这里,要说到一个哲学家,叫做赫拉克利特的,他说美产生于矛盾的冲突,并且说美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如细水一般日流日新。
2:美在于完善
这个观点提出来的时候,理性主义正大行其道。沃尔夫说“美是事物完善的时候给我们带来的快感。”他的学生,就是那个大胡子,也是这样认为的,可见他不是个好学生。一个完善的感性作品,就是一首美的诗。这个理论对歌德影响颇大。
3:美在于合而聚一
这是多德说的。“美是依靠体积与安排”。从物体的自身寻找美,我觉得很好,是一种经济的方法。
4:美是对“神明的理式”的分享
新柏拉图派的创始人普洛丁提出来的。他认为物体的美的来源是“先于物体的东西的美”,后者叫做“真实界”,也就是题目上说的“神明的理式”。各种东西的美,都是因为分享了这种“理式”。神才是美的来源。大概这有点神秘主义的意思。
5:美即真善
法国文艺批评家布瓦洛认为真是美的先导。他有一句话说得不错,“诗的艺术处处能把善和真与趣味融成一片。”后来他又有点过分了,说“真才美,真才可爱,真应该统治一切。”这种想法有点稀里糊涂,好像一砖头把人拍晕了再说似的。
6:有用的,即是美的
这是拉底说的。他说粪桶因为有用即美;金子因为无用即丑。我觉得他很矫情,这种观点只能实现没有人类生存的地方,不存在普遍性。
7:美在于你的心中
都是唯心主义的说法。代表人物是英国的休谟。他的理论一看就知道是胡说。
8:美是物体的一种性质
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博克说:美大半是物体的一种性质,通过感官的中介,在人心上机械地起作用。美的特征有几种,颇有意思。他说,美一般都是:1、小(譬如“小宝宝”,“小可爱的”,“小猫儿”之类的),总不能说是“nkuysx是个大美家伙。2、光滑
3、多变化 4、没有棱角 5、妖弱 6:颜色鲜明而不刺眼
9:美是关系
提出这个观点的是大名鼎鼎的狄德罗,他的学说是在批评中建立起来的。认为事物之所以有令人瞠目结舌的美,是因为“只有关系的概念才能产生这样的效力”。什么东西都是相互联系的,和老马的观点颇为相似。
10:美在于自由的鉴赏
康德重弹休谟的老调,却有一点新音。他说的是美的决定者在于观赏者自身的能力。美是主观的东西,鉴赏美是一种纯形式。
11: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老黑子说的。他说感性的东西是理性的异化,要结合起来看。听起来像有点婆婆妈妈。但是他又说了一句闪亮的话:“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12:美是意志的充分客观化
叔本华的观点是“世界是我的表象”,当初我上“现代新儒学”这门课的时候,好像老师说过。叔本华认为意志是可能客观化的,但是要看彻底不彻底,这是判别美和丑的标准。比如说,小孩子要糖果,如果给他,他就会笑,这种笑容就是美。
13:美是生活
有点文学的意思了。这是老毛子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的。他认为应该
“相信现实生活,不信先验假设”。生活应该是自己愿意过的,其次是任何一种生活。如果事物按照我们心中所想的生存,那就是美的。他的理解,是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出发的。我没看过这个主义,不敢说。
14:美是直觉
这是克罗齐(我以为是佩鲁齐)说的。他说美“不属于事物,而属于人的活动,属于心灵的力量。”在直觉过程中,如果能被很好的表现,就是美。
永恒的简约Forever Minimalism陈逸飞
我们在前几次一直谈论由视觉引发的个人行为与产生的许多影响,从生存环境到各类视觉设计产业表现的审美趣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来看,不论是放任的惊艳还是孤独的前卫,都只是短暂的宣泄和慰籍,简约主义——耐人寻味的神韵则具备更长久的生命力。成了这个时代的精致和高品味生活方式的代名词。也是视觉领域最极至的表达。
因为一切艺术的极至都是简约的,即用最少的语言表达最大量,最丰富的最深刻的思想感情。比如说唐诗中的千古绝唱莫扎特曲子的主题。
简约主义早在60年代已出现,它呼吁我们要“清理这无序的世界”,在《装饰和犯罪》一书中明确提出致力于装饰是一种病态。这对于今天社会生活的许多层面仍具有很积极的意义。
简约主义也称为极限主义,源自于极简抽象艺术,即被提炼出来的纯粹与精华。象绘画中的抽象写意手法,线条与线条之间就是布白,布白的美,与现实虚实相生,极富有生命,其间有意无意的意味富有悠远的境界。简约也是沉思的语言,在焦碌不安又充满各种繁锁礼仪日常生活中,人们需要从杂乱中解放出来。留给沉思想象空间,培养欣赏事物清新自然的本质,不要惧怕形式,美从来不是来自于多余的装饰和烦人的润色。如果认为简约等于简单,就象认为单纯等于幼稚,理解得太表面化了,简约不代表贫乏,不代表没有内容,相反,简约在内在的丰富性上比奢华要求得更多,外在形式上的简洁会使视觉形象更个性突出。但要将广阔深厚的人文精神与设计理念致力于微妙的细节中,化繁为简,使作品达到无为无不为的效果,这样诗意的高层境界才是最难做到的。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要求更高的效率,父辈们在封闭清闲的时代中孵生的陈规陋习与繁文缛节必然要简约掉。反倒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倾向于简单,这也标志着简约主义精神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中,开始影响普通大众的生活质量和关系。因此,设计中的简约理念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有没有质量的标志,有句话说,“选择什么,便成为什么。”是的,世界人生就是选择。
在十年前,呼吁加强现代化建设,要美化我们的生活。可美化一度被简单地认为是添加与装饰没有发展这么多的形式,色彩,被封闭的视野一下被打开,享乐的欲望越来越大,添加中就会没有认识减法这个审美层面。同时由于商业社会竞争无序产生的广告泛滥,生产大量质量粗糙,画面直白的大众文化的视觉垃圾。大家看多了也就习以为常了,钝化了应有的审美敏感度。
西方哥特式,巴洛克式教堂建筑,是为了满足装饰的欲望,具有戏剧性效果,可这种古典主义却被一些地产开发商,无能的建筑师当作欧美风情,西方文化的代表,在国内大小城市中堆砌与合成了许多罗马柱,宫庭式圆顶,和饰有彩色花纹的天窗玻璃的建筑。这种风潮影响了一大批人,认为是富有与豪气的表现,也学着将这种花哨浮夸的装饰搬到家里。哗众取宠地认为这就是美,造成了整个民族的审美趣味上的缺陷。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工业设计师似乎更懂得投其所好,在素洁又立体的电脑显示屏,还是卫生设施中的修长的水龙头,融入更多人文色彩的简约理念。不仅节省了占地面积,更重要的是没有挖空心思的刻意,很随意的达到一种浑然天成的妙趣。
在服饰上,将穿着上的舒适与精神上的对单纯与本质的追求并轨也是人们越来越希望的,但我认为,物质越丰富就越要懂得取舍,过多的自我装饰,就象是要急于表达,无法沉稳冷静的不成熟表现。简洁的风格服装看似简单,却常常能让人细细品出高雅细节,选择清新淡雅的颜色,更符合职业性大方得体的气质。
事物的精粹是以简约为目的,也是为人的态度,现代都市生活快节奏,使精神生活变得空前紧张,心灵空间的相对缩小,需要调解一份具有单纯形式和丰富内涵的自觉语境来表达自己,创造简约艺术化空间,也正是视觉杂志所一直为之努力提倡的。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这关乎当代艺术的健康(图)
来源: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徐百柯  艺术市场的传说和真实  徐百柯(以下简称“徐”):中国美术馆正在举办“周氏兄弟30年艺术回顾展”。周氏兄弟对国内而言,公众知晓度不高,甚至在艺术圈内,对他们的了解也相当有限。但另一方面,从一些专业的评论来看,周氏兄弟在西方主流艺术界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围绕这次展览,有媒体评论,“种种传言显示了周氏兄弟和国内艺术圈的隔绝程度”。作为为此次展览牵线的联络人,也是这一艺术事件的全程参与者,你怎么看这个现象?  欧阳江河(以下简称“欧”):这次周氏兄弟回来,也是一个机缘。
他们十几年都没有回过中国了。他们身上有一种气质,好像到处都是他们的根,没有那种怀乡癖。他们已经成为艺术界的世界公民。另外,周氏兄弟一去美国,很快就成功,就跟西方主流艺术界打交道,他们很少认识中国艺术家,没有在这个圈子里面混。他们根本不想跟国内艺术界打太多交道,就这么简单,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他们也不管国内艺术的潮流,没有跟着中国当代艺术这个潮流走,而是跟着世界的当代艺术的潮流在走,甚至他们本身就是引领潮流者。  这次展览,这么大一个规模,有各式各样的反应很正常。围绕周氏兄弟在艺术市场上的成功,有种种传说。我亲身经历的一次,是今年五六月间,周氏兄弟在美国办展览,20幅画,10分钟全部卖完。这样的展览,他们每年都会办一次。我大概问了一下收入是多少,他们说两千万美元。都不是很大的画,最便宜的没有低过80万美元的。所以可想而知他们的大画。比如说这次一进展厅正门的那幅,我问了周氏兄弟,说如果要卖,卖10次都卖掉了,有人出到700万美元。他们的一些代表作是不卖的。  中国出这么一个有国际市场的画家,这是我们的一个好事。周氏兄弟的成功,不是说我们中国人关起门来自说自话的那种成功。我们往往以为,出国以后最成功的画家是陈逸飞。但实际上,陈逸飞在国外并不成功,他是回来才成功的,他的画没有国际市场。当时还传说,在上世纪90年代国际市场上比较成功的是丁绍光。但丁主要是装饰性的民族画家,他的成功和周氏兄弟也不一样。  我听到负面的评价,有人把他们直接定义为商业画家,所以才会那么成功。但是要弄清楚,收周氏兄弟画的,全是一些真正的藏家。  徐:此前有媒体报道,周氏兄弟名列全球在世艺术家销售金额排行榜的前10位。但随即又有媒体引用“匿名的北京评论家”的反驳,称核实了权威专业机构的报道,前10名甚至前50名也没见有周氏兄弟的名字。  欧:前10位这个信息可能是从我这儿来的。我的信息是从北岛那儿来的。去年下半年,肯定是八九月以后,但我忘了具体哪一天,北岛非常兴奋给我打来越洋电话,说他读到《纽约时报》报道,周氏兄弟的画价是全世界当年在世画家的前10位。我不知道是怎么统计的,因为没有看到原报。我猜,可能是指周氏兄弟的某一幅画卖到了在世画家的前10位。  当代艺术家还是现代艺术家  徐: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显然也注意到了这种隔绝。他说:“(周氏兄弟)在国内为人初识后旋即负笈海外,此后与国内美术界少有联系,人们只在相传的新闻中隐约知道他们在美国获得的成功和安居乐业的良好处境,但是并不了解他们的艺术在国内起步如何发展为在海外的深入,更不了解他们经过了怎样的艰苦努力才赢得西方和国际画坛的认同与赞誉。”我注意到,范迪安对周氏兄弟创作的艺术性本身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同时,他尤其重视通过他们所开启的视觉艺术上中西文化对话的意义与方法。  欧:范迪安非常明确地意识到一点:周氏兄弟给西方抽象绘画带去了一个来自中国古老的绘画传统中间的可以说是符号性的东西,也可以说是一种梦幻般的东西,也可以说是意象性。这也就是我认为的,他们给西方当代抽象艺术带来了新的方向、可能性和能量。  在开展第二天的讨论中,有国内评论家认为周氏兄弟不能被称为当代艺术家,只能被划在现代艺术家。因为他们的抽象符号,不是来自我们所说的当下生活,构成对当下问题的一种关怀,而是来自古老神秘的原始符号。我是很反感这样的定义的。这是一种意识形态化的定义,比如说一定要社会现实,一定要批判性等等。在我看,周氏兄弟身上体现的当代性,更多的不是在理论和知识分子意义上、学院派的意义上,他们的当代性是一个艺术家意义上的、创作意义上的。比如他们有很多对他们身边东西的反应,这种反应更像是毕加索那样的,对材料的一种敏感。  举个例子,比如说他们买来做工作室的房子当年是芝加哥的波兰俱乐部,他们买下来以后,发现里面有很多从一八几几年开始的旧档案,手写波兰文,纸都发黄了。他们也看不懂波兰文,但他们从中看到了一种肌理,于是就拿来直接在上面作画,还做成装置。你会发现,他们的那种敏感,就是他们的当代性,没有丝毫拘束的。又比如,一个朋友告诉他们,自己的庄园里有很多老木头,说你们能不能在木头上做一点东西,我给你们拉些木头来。然后有一天,几十辆车就开来了,拉了很多的木头。他们从来没有碰过雕塑,但半年之中,就做出了非常漂亮的木雕。这其实就是一种随意性。  还有一个例子,他们的当代性就是日常性。有一次他们的现场作画表演,之前和博物馆馆长坐在一起喝酒,走到画布前,5×8米的大画布,结果没有任何绘画工具,没有笔,没有颜料。他们以为博物馆会准备,博物馆以为他们自己会带,结果什么都没有。现场已经围满了观众,而且这幅画事先就被一个机构预订了。怎么办呢?没关系,一看那里有一支圆珠笔、一支铅笔,对面还有酒,没喝完的红酒。那好,就拿这三样东西,红酒泼一泼,笔勾线条。结果那么大一块白布,画得极其饱满。  健康的成功和旺盛的虚火  徐:在周氏兄弟身上体现的这种跨文化对话,对于中国当代艺术是否有可能带来某种启发?  欧:他们的艺术对中国人意味着什么,我们还不知道。按照那个评论家的说法,弄不好还没有被划在当代艺术的这样一个圈子里。中国当代艺术的定义,是一个圈子定义,我认为是一个自恋的、一厢情愿的产物,拿到国际上不一定能够成立。那是少数画家、画廊老板、艺术炒家以及策展人还有所谓的批评家共同塑造的一个概念。周氏兄弟不在这个小圈子的定义里面,所以只能被他们划做现代艺术家,而不是当代艺术家。这就很奇怪了。因为周氏兄弟不但在国际领域是当代艺术家,而且是顶尖的、当代艺术潮流的引领者。  周氏兄弟这次回来展览,很多人看过之后的反应都是觉得很震撼。但是一回到我们所熟悉的理论概括和定义里面来以后,你就发现中国艺术界现有的理论很难概括他们。如果按照现有的框框,他们的定位都成问题,但从我个人来看,他们代表了理想中的当代艺术。  徐:你发现他们的画回来以后,中国当代的艺术理论框不下他们。那么我们反观一下,中国当代艺术创作和中国当代艺术理论之间是哪个制约了哪个?是说有这套主流的理论,我得这样那样才能被承认为“合格”的当代艺术家;还是说我们缺乏像周氏兄弟这样不断发散的主体性,艺术创作显得贫弱,才导致了理论的滞后?  欧:中国当代美术创作已经进入一个非常糟糕的状况,我认为出了非常大的问题。对比周氏兄弟这次展览体现出来的那种当下性、随意性,那种多样性、广阔性,那种巨大的气场,国内很多当代创作是一个越走越窄的过程。  徐:哪儿出了问题呢?以你的观察。  欧:这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中国目前当代艺术表象上的红火,是来自市场,那么这个市场最终是什么意义上的市场呢?周氏兄弟的市场是欧美主流的收藏家的市场,买他们画的人一定都是懂得欣赏他们的人。这次展览,有八十几个欧美藏家跟着他们后面就来中国了,来看展览,实际上是想买他们的画。其中一个人,我跟他聊,他已经买了120多幅周氏兄弟的画,全部收藏,一幅都不卖。他说周氏兄弟的画改变了他的生命。  中国当代艺术是什么人在买呢?大部分都是炒家。炒家看到这个东西能赚钱,就像买房子和买股票一样,因为可以升值,他就买。所以中国当代艺术家、当代艺术的概念,经常是一个市场追捧出来的概念。策展人和评论家还有画家,他们三方面共同参与创造这个概念,而这个概念是非常排他的一个小圈子的概念。很多人小心翼翼在画画,突然看这个画有市场,于是策展人要么就找理论家来评论,发明一个概念,或者策展人本身就是评论家。然后告诉画家,这个有市场,就定位在这儿,别动了,就画这个。所以画家开始不断重复,有的甚至找枪手来画。这样的东西拿到国际上,中国当代艺术拿到国际上,除了少数,大部分都缺少真正的价值。但这不妨碍国内的人把它们当成股票和房子一样炒。  我认识的一个炒家,买了两千万元的东西,原封不动放起来。他对我说,我怎么可能把它们在客厅里面摆出来,那不是恶心嘛,我要做噩梦的。放了半年以后,全部清仓,拿去拍卖,赚了一倍的钱。就是这么简单。我说你也不留一幅做做纪念,他连声说不要不要。  做个对比你会发现,周氏兄弟的画价是健康的,是实在的,不是炒作起来的。他们的画,我知道有卖到过七八百万美元的,而且还不是说一两幅。那不是拍卖价格,而是画廊的价钱,或者直接到他们工作室去买的价钱。他们的画,不是炒家在买,而是藏家在收藏。拍卖市场的价钱,我们大家都知道,那是虚的。  徐:几个月前,英国《经济学家》周刊报道中国“走向复兴”的一篇长文,第一段就提到了“西方人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沉迷陶醉,不菲价格令画家脸上充满了高傲的微笑”,以此作为“中国传奇”的表征之一。  欧:同样是市场上的成功,但是怎么一个成功法,艺术家的画受到什么样的对待,这都是一目了然的。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一批收藏家。市场飘红,当代艺术是受益者,因为中国当代艺术在之前被压得太厉害,市场都没有了。所以有市场我觉得是好事,一批画家富起来了,我觉得很好。但问题是富了以后、成功以后,你怎么样对待这个成功。  我给你举一个极端的例子。一个现在很受市场追捧的画家,有一次和另一个画家一起去看一个别墅楼盘。一进去,售楼小姐过来了,他说你给我走开,直接把你们经理叫来。经理过来,说了价钱,一千多万。他是有备而来,提了一箱子现金。这时候往桌子上一拍,当场就交全款。完事以后,他跟同去的画家讲,你知道什么是成功吗?这就是成功!那个画家服得五体投地。你可以看一个艺术家在这里面表现出来的嘴脸和丑态。这个对他来说,就是享受成功。  我觉得周氏兄弟这次给我们带来几个启示,其中一个就是怎样对待成功。中国当代语境越来越强调成功文化,相对应的,挫折已经扭曲了很多人,给他们造成伤害,而且影响到他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还有他们的创作,包括对创作的急功近利的心态。周氏兄弟到美国之初也有过短暂的挫折,但他们很奇怪,有一种大地艺术家的气质,或者叫做手工匠人,甚至海盗般的气质。他们靠的就是人那种有点“土”的东西,不太敏感的东西,很狂妄的东西,但是没关系,这些东西都帮助他们获得成功。而他们对待成功的态度,反而很优雅。  徐:这次国内当代艺术界对周氏兄弟的反应,有一句媒体评论似乎很贴切,“近来艺术圈关于他们的私下议论非常热门”。既热门,又总是私下流传,颇值得玩味。  欧:对周氏兄弟的反应,反映出来的不是他们的现状,而恰恰是反应者自己的心态。我认为周氏兄弟是非常健康的艺术家,反而是有些中国当代艺术圈子里的人不太健康,病态。我们缺乏周氏兄弟这种自由愉快的创作状态和创作方式,很多东西拿到世界艺术主流里面去,那都是笑话。我个人认为,周氏兄弟这次回来真的给我们一个启示,就是说还有这样的画,而且可以在世界艺术潮流里面激起那么大的动静,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取得那么大的成功。我们不是要讲成功吗?真正的成功来了以后,和我们国内所规定意义上的成功是不一样的。  人物链接:  周氏兄弟出生于广西的一个壮族书香门第,兄山作(原名少立)1952年生,弟大荒(原名少宁)1957年生。1973年,他们合作了第一幅油画作品《波浪》,由此开始了美术史上罕见的长达30余年的合作创作。1985年他们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画展。1986年赴美后,他们迅速取得巨大成功,“ZHOU.B”(ZhouBrothers)成为在西方艺术界有影响力的画家。访谈对象欧阳江河系诗人、艺术策划人。  照片:周氏兄弟在创作
07-09-17 02:12·
07-09-17 00:45·
07-09-16 20:42·
07-09-16 07:34·
07-09-16 06:07·
07-09-14 02:53·
07-08-20 16:21·
07-04-19 08:10·
06-04-10 12:13·
06-04-05 00:57·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火炬新动态 胡锦涛访日 山东火车事故 奥运安全 辱华事件
大米涨价 楼盘降价 手足口病 罕见日食
缅甸风暴 失业率
肥田喜事 火影忍者 我的团长我的团
林心如专辑
我的青春谁做主
潜伏 黑执事 新进职员 咖啡王子1号店 纸醉金迷
我的帅管家
周润发电影全集 郭德纲经典相声
热点标签:
相 关 说 吧
说 吧 排 行
上证指数(77445)
李宇春吧(104510)
茶 余 饭 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近代西方文化成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