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流量卡什么意思什么意思

欢迎来到中国电信10000知道搜索门户
<input type="hidden" name="SSORequestXML" value="CAP01002311203566635690/login.do">
请选择您想要切换的城市/省份:A-GH-HI-NO-TU-Z
当前位置: &&&&&&问题详情
').appendTo($("body"));
//ajaxCallIdea();
//加载意见征集页面
function ajaxCallIdea(){
type:"GET",
url:"/idxmanager/idea/idea_show.html",
dataType:"html",
success:function(dom){
$(dom).appendTo($("body"));
//查询是否有注册有礼活动
function ajaxHasZCYL(){
type:"GET",
url:"getRegistZcylInfo.do",
success:function(msg){
if(msg&&msg!="0"){
'').appendTo($("body"));
//ajaxCallZCYL();
var info = $.trim(msg);
var reward = info.split("|");
if(reward.length==2){
var tp = reward[0];
var tv = reward[1];
//加载注册有礼页面
function ajaxCallZCYL(){
type:"GET",
url:"/idxmanager/idea/zcyl_show.html",
dataType:"html",
success:function(dom){
$(dom).appendTo($("body"));
电信包月是指一个月内无限流量么?
湖北爱问专家团队1| &悬赏分:
0分 | &提问时间: 08:58| &浏览65次 | &问题归属地:
以下答案是否解决了您的问题?0 &分享到:
一般包月计费的有:1、无线有的是按流量计费的,就是一个月套餐限多少流量,超出另外计算。2、有的按时间计费的,就是一天或者一个月给你多少时间,超出了另外计算。3、如果是有线宽带只算月租,用多少都可以,不计流量和时间的。
<span style="margin-right:20" id="point回答时间: 09:45
回答者:刘梦
回答时间: 09:45
其他回答&共0条推荐到广播
613218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林更新的女朋友)
(怼天怼地怼自己)
第三方登录:中国移动发飙 无限流量包月到底谁占理
作者:雷锋网
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前夕,在人民网及央广新闻的连番炮轰中,中国移动的强硬声明姗姗来迟。上周末晚,中国移动通过@中国移动10086新浪微博正式对无限量套餐的留存问题做出书面回应:《依法合规解决WAP包月套餐争议》。
在这个官方的正式文件中,中国移动表示:
从合同约定上来看,WAP包月套餐仅限于通过2G网络访问WAP类专有业务网站,若要求以此套餐优惠条件访问非WAP类网站,或是要求提供远高于当时2G网络条件的上网速率,已经超出双方当时约定的服务范围,4G无限流量的要求不合规;另一方面,一些WAP包月套餐客户每月流量高达几百GB,网络资源被大量占用,导致同一区域正常手机上网的客户无法登录、网速减慢。因此中国移动不予支持。
对于WAP包月套餐客户,中国移动仍将按约定保持原有服务水平,并尽最大可能提供补贴等优惠举措(包括&转套餐赠送流量、话费补贴或终端补贴&等优惠举措),方便以上客户通过升级新套餐使用4G服务。
中国移动通过这个声明给这一段很热闹的4G无限流量之争做了定论。
那么,这个4G无限流量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个事情中谁占理?中国移动的这个处理方式是否合理呢?
无限流量套餐的起源
2003年,当时中国移动为了发展移动互联网业务,推出了各种WAP不限流量套餐。有的是10元,有的是20元,有的省市还不分接入点。
当时,中国移动网络分为WAP接入点和NET接入点,两者访问的互联网内容不同。如果WAP接入点要访问NET接入点的网络,还需要设置代理服务器。
在2G时代,GPRS的网速只有几个KB,一个月即使每一秒都联网,也消耗不了多少流量,当时这种套餐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随着网络的升级,GPRS进化到了Edge时代,网速从几个KB到了20多KB,中国移动各地的公司在2006年前后纷纷停止办理了这类业务。而到了这个时候,全国已经有了200多万用户办理了这项业务。虽然中国移动努力劝说这部分用户转网,但是直到2015年还有70多万。
2009年,中国3G正式发牌,中国移动拿到了最难普及的TD网络。
为了普及业务,中国移动推出了&三不政策&,不换卡、不换号、不登记,只要换了3G手机,就可以使用TD网络。WAP无限流量卡迅速升值,网速飙到160KB。
之后,中国移动又开始做WAP和NET接入点的融合,WAP接入点不需要代理也能直接上NET接入点的网站,使用更加方便。因为当年WAP接入点的无限流量套餐大多是全国不限地域的,所以升级3G后的无限流量套餐实际上已经优于移动推出的所有现行3G套餐,无线流量卡身价百倍。
中国移动因为TD的弱势和三不政策,开始并没有对用户做出任何限制,但是后来随着流量的飙升,开始在一些地区限速。
而这遭到了用户的强烈反对,因为中国移动的三不承诺没有提到限速,通过一系列诉讼维权,最终限速取消。无限流量套餐可以自由使用。
4G时代的博弈
因为3G时代的标准不好,中国移动很早就蓄力发展4G。中国移动在3G基站采购时,就明确表示要给未来升级4G留出空间。在频段资源上,中国移动也是借着3G的名义,早早争取到了宝贵的频段资源。所以4G牌照一发,中国移动就高歌猛进,一扫3G时代的被动局面。
而对于WAP无限流量套餐,中国移动这次吃一堑长一智做了预防,明确表示4G不支持WAP无限流量。
但是,在实际的办理过程中,因为管理粗放。很多无限流量的用户升级换卡得到了4G功能。而地方移动的计费是分开算的,使用无限流量卡的4G用户出现了天价的账单,引发大量投诉。
各地移动公司为了息事宁人,免除了用户的费用,造成了事实上部分地区,WAP无限流量套餐用户可以无限使用4G网络。
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既然有人可以无限使用4G网络,那么有无限流量卡又不能开通4G的人自然就要维权,于是各地再次出现多起维权群体事件,媒体纷纷跟进,中国移动焦头烂额。
最后,中国移动以声明形式表明了态度。
无限流量占理不占理?
从法理上说,中国移动的声明有一些道理。在2003年到2006年,中国移动提供的是低速、WAP网站的无限流量服务,升级没有依据。
但是,从用户的角度,中国移动在宣传3G、4G的时候,对老用户作出了种种承诺。用户有理由要求中国移动兑现承诺。
从技术的角度,无限流量用户如果长期高速上网,很可能会耗尽基站资源,影响其他人的正常通讯,造成大量投诉;从经济角度,因为中国移动还要给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网间结算费用。用户上网越多,移动损失越大,所以中国移动要坚决禁止。
两者的冲突由此而起,用户要保护自己的利益,中国移动从经济上不合算,技术上麻烦多,要坚决禁止。两者各有各的理。
无限流量卡应该禁止,但是中国移动要给出合理的补偿办法
其实,无限流量卡很有点像拆迁钉子户。用户要的不是闹事,而是低价套餐的使用权利。
中国移动为了自己和公众的利益,清理钉子户也有其合理动机。
利益冲突,解决的办法就是市场化。对待钉子户,无非是给多少钱的问题。现在无限流量卡的市场价格不过几千元,70万张卡全部收回,对每天盈利3亿的中国移动不过是毛毛雨而已。
如果用户不想卖,那就给出一个足够优惠的套餐。用户不过是想要花10元或者20元,解决自己和家庭的上网需求。
你给他一个10M的家庭宽带,给他10GB的4G流量(个人正常使用10GB足矣),超过10GB限速到100KB,一个月也让他交10元、20元,你看他换不换?
对用户来说,无限流量变有限流量,用户会珍惜,而不会无限的当热点,刷出几百G的流量,长期占用基站资源。
对中国移动来说,现在看起来是吃亏了。但是随着网络的发展,未来正规的套餐可能也会这样低。无限流量卡的问题可以一劳永逸,甚至长远看中国移动还是赚钱的。
所以,无线流量卡的问题其实不难解决,中国移动只要出钱收购,或者给出一个有诱惑力的套餐置换即可。
相比危机公关、媒体公关,这样做要便宜的多,中国移动需要决策层把帐算明白。
官方微博/微信
每日头条、业界资讯、热点资讯、八卦爆料,全天跟踪微博播报。各种爆料、内幕、花边、资讯一网打尽。百万互联网粉丝互动参与,TechWeb官方微博期待您的关注。
↑扫描二维码
想在手机上看科技资讯和科技八卦吗?想第一时间看独家爆料和深度报道吗?请关注TechWeb官方微信公众帐号:1.用手机扫左侧二维码;2.在添加朋友里,搜索关注TechWeb。
相关的资讯有:
相关的博文有:
可能iPhone 7真的没有达到消费者的期望值,所以关于iPhone新品的爆料才会如此引人关注...
随着高性价比的手机最受关注,用户综合方面最终不止看颜值,更看重性价比,对于狂热爱...
上月底,魅族惊喜的带来了全新旗舰PRO 6 Plus,而且用上了三星旗舰芯片Exynos 8890,...
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宣布启动“视频UPGC战略升级”,基于大文娱完整内容生态,通过大...
微信公开课在广州召开,腾讯高级副总裁,微信创始人张小龙发表演讲,并透露小程序将于...
北京时间12月29日消息,东芝近日表示,在美国建造的核反应堆成本超支,公司不得不对资...
目前我们的很多工作都已经迁移到浏览器上完成,而基于网页端的丰富工具和服务使其成为...
几位美国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自去年以来,Siri 在应对紧急医疗情况和个人危机的处理...
谷歌已经为Pixel和多数Nexus机型提供了最新的Android 7.1.1 Nougat系统,不过不幸的是...
阴阳师12月30日更新内容中即将上线3位新式神,其中就有一位全新的SSR花鸟卷,下面为大......
第十七章【白樱纷落的晚宴】将于近日开启!除了剧情套装及公主级套装,新章节还有两位......
火影忍者手游在昨晚更新文件中加入了圣诞雏田和月光疾风的奥义视频,小伙伴们还惊喜的......
芒果互娱携手湖南卫视、芒果TV于5月26日在北京举行了一场以“1+N,一起玩”为主题的游......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请选择一张图片分享
要转发到新浪微博,请
要转发到QQ空间,请无限流量时代,何时才能到来?--百度百家
无限流量时代,何时才能到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月光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月光之后,流量也没了。
随着各种移动应用的不断普及,最终钳制人们使用的成为流量,于是我们到不同场合的第一件事,就是问有没有WIFI及索取密码。
根据不同的套餐,用户们被赋予若干的月消费,譬如电话时长、短信条数以及流量大小等,然而偏偏每个月不够用的就是流量。我不是电信圈内人,也不懂运营和维持一张数据通信网需要多少钱,但我一直迫切希望拥有大容量数据卡。
几天前有人告诉我,北京联通开通了无限流量套餐。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必然没有老用户的份儿,因为联通一直以坑老用户而著称。事实证明,我的判断不错……
不过我看下来之后,觉得办理的新用户也未必占了便宜。这是一款名为“4G流量随意享”的试验套餐,“友好体验时间”自1月22日至6月30日,所谓的这个体验时间不知道是办理时间,还是套餐有效时间,总之语焉不详。
该套餐国内流量免费,当月使用流量超过1GB后,北京联通就会将上网速率限速至最高128Kbps,限速之后用户不能恢复至不限速状态,次月1日才会恢复正常网速。而当月使用流量达到6GB后,运营商就会关闭数据流量,次月1日才会重新自动打开。
每个月46元的费用,确实不算贵。看着6GB的流量,北京联通似乎也够大方了,不过这限速关网的做法,明显是诚意欠费亟需充值,并且让人感觉别扭之极。
尤其是限速,4G时代了还玩这个算是哪一出?况且,128Kbps也就是16KB的速度,满打满算也就是1分钟1兆的速度。我们不妨来算个账,当1GB之后,剩余的5GB需要多久才会用完,在这蜗牛般的16KB网速下?
答案是每天用7个小时以上,坚持30天,你可能才会用到联通的6GB流量上限。不过你真的会有耐心在这样糟糕的网速下,每天坚持花7个小时去上网?
虽然在这里吐槽联通,实际上我能明白为何运营商们不愿意提供无限流量卡,成本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由于用户可以通过流量进行网络聊天,运营商有可能被各种社交App架空,丧失长期以来在生态链上的优势(垄断)地位。
这种心态不只是国内运营商存在,国外也是一样。20天前,美国AT&T久违地推出了不限量数据服务套餐(该公司曾经推出过不限量数据服务套餐,但在几年前被终止),每月100美元的价格可谓不菲,就这还仅限于DirecTV和U-verse电视服务用户。
AT&T的意图很明显,就是利用新收购的DirecTV服务和自身的U-verse电视服务,来推广移动流媒体视频服务。另外,该套餐仅限于在智能手机上使用。如果要在平板电脑上使用,每月还需增加40美元。这样看起来,实际上国内运营商也不算太黑。
不过,我相信越来越大的流量服务将会是电信套餐的发展方向之一,没有任何被扭转的可能。随着各家运营商语音通话质量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流量包很有可能会成为左右用户选择的胜负手。
在我看来,与其像上面北京联通那样遮遮掩掩、挂羊头卖狗肉,运营商还不如在流量套餐与网络运营费用之间找寻一个平衡点,尝试推出一些含有海量流量或者不限流量的试验性套餐,早日抢占制高点。这才是王道!
阅读:1631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1935
热门文章HOT NEWS
这一次会真的不同吗?
互联网热点分析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中国移动封杀无限流量卡的真正原因
我们都希望能够畅快享受移动互联生活,而不必为上网费用提心吊胆。 不过,这是一种刚刚“摆脱温饱”就想“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式的愿望。
虽然“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理想无比美好,但是现实的生产力却像重力一样制约着这种理想的实现。
按我们的理解,中国移动手机上网做不到低资费无限包月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成本制约,二是能力制约。
(一)成本制约对于中国移动来说,手机上网最大成本不是网络开销,而是互联网结算。目前三大运营商的互联网就像三个独立的岛屿,相互之间通过几座桥梁相连。
电信的岛屿最大,互联网上大部分内容都在在电信岛屿上; 联通的岛屿要比电信小,上面有些网站的镜像;
移动的岛屿最小,除了梦网门户及一些SP站点外,其余的内容很少。
移动用户访问互联网上内容时,移动要替用户向电信缴纳这个“过桥费”,这个费用称为互联网结算费用。
最新的互联网结算标准是在《互联网交换中心网间结算办法》(信部电[号)
制定的,这个结算标准有两大特点:
一是完全不对等;二是非常昂贵,是个典型的“买路钱”。 所谓不对等,就是无论移动用户访问电信内容,还是电信用户访问移动内容,都是移动买单。
这是个令人惊诧的规定,但却事实存在。 至于价格高低,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来说明。
假如移动推出50元包月不限流量的TD-HSDPA上网卡,用户按2.8Mbps的速度不间断访问电信网上内容,那么按照1000(元/Mbps月)的结算标准,一个月下来移动要结算给电信2800元。
显然,最有动力、最有兴趣购买这种上网卡的非电信莫属。 若电信买上10万张这样的上网卡,每月成本500万,结算收益2.8亿,56倍的收益。
要是再扩大规模,买上100万,一年就可以赚到330亿利润啊。330亿啊,世界上还有比这来钱更快的办法吗?
这个结算办法还带来另外一个问题:移动的手机上网速度越快,移动赔钱的速度也越快。所以,电信天翼可以推300元不限流量的包月依然还能够盈利,而移动要想不亏,月费却要定在3000元左右。
在这样的情况下,移动互联网如何会有公平的竞争秩序?
大家可以想一下:如果移动凭借自己在移动通信方面的地位要求电信、联通用户跟移动用户通话时,无论主被叫,对方都必须支付给移动2元/分钟的通话费时,电信、联通还能发展起来吗?
目前电信主导的互联网结算办法就是这样的一个规定。
理解了互联网结算办法,也就能理解“为何移动资费年年降,而宽带资费却年年涨?”;就能理解为何联通网吧、铁通网吧业务都是严重亏损;就能理解为何其他运营商忙活了这么多年电信在宽带领域的绝对垄断地位却没有受到丝毫的撼动。
3G牌照发放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了,只是真正能够畅快享受移动互联生活的只有少数电信的用户,中国移动的4.5亿用户却被剥夺了这种权利。
这样的结算规则延续下去,即使未来4G、5G时代来临,中国移动用户依然没有无限包月的希望,未来的移动互联网将是电信一家独大的局面,用户将别无选择。
(二)能力制约看下面的数据。
在手机上网人群(不足总量三分之一)中,60%的人流量不足1MB;98.8%的人流量在100MB以内;流量超过100MB的用户仅占1.2%,但消耗的带宽占38%。这38%的数字还是移动经过三年努力后的结果。
几年前,移动推出过20元不限流量的上网套餐,结果导致TOP1%用户消耗带宽超过65%,其他用户的上网体验受到极大影响。
经过几年努力,移动已经说服大部分不限流量号码转移,但还有少量号码依然存在,使得目前TOP1%消耗依然还有34%,而语音业务该比例不足8%。
一些超高流量的号码很多几乎都是24小时不间断地使用,产生的都是CMWAP流量。 很难想象,正常的用户会如此使用,最大的可能恐怕是被用来刷流量。
移动互联网上,经常有网站宣传自己流量有多少,点击有多少,有些数字高得离谱,恐怕这些数字就是这么刷出来的。
无线资源是共享的,正像高速上只要并排停着几辆车就能造成后面无数车辆受阻一样,少数用户不受限制的访问将影响无数其他用户的访问。
有一个例子:原来有个地方的校园虚拟网不封顶,结果导致一到晚上话务极度繁忙,很难打通;很多学生干脆打通后就插着电源线聊天,一直不关;越是难打通,就越是不关电话;越是不关电话就越是难打通;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搞了封顶以后,话务状况就迅速好转,封顶真正影响的客户群其实不足2%,但这却使另外98%的用户的通话质量得到迅速的提升。
未来几年手机上网的带宽需求可能猛增。 3G时代最核心的应用无疑是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决定运营商的未来。
移动互联网业务经过多年的培育,在2008年已经突破腾飞的临界点,未来数年将迎来飞速的发展,带来的数据流量可能以每年数倍,甚至数十倍的速度增加。
这给中国移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为3G牌照虽然发放了,但3G网络建设却是漫长的过程,在未来3-5年内,手机上网流量恐怕主要还要靠2G网络承载。
因技术原因,在2G网络上手机上网的成本是比较高的,一个用户上网大致相当于四个用户同时通话。
手机上网的人多了,语音通话也会受影响,所以2G网络承载不了太高的上网流量。
另外,中国移动的语音话务每年都在以20-50%的速度增长,2G网络一直处于一种比较饱和的状态,年年都要投入巨额资金扩容。
所以中国移动的网络既要满足不断增长的语音话务,又要满足飞速增长的移动互联网业务,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挑战。
对于中国移动来说,若靠维持原来超高的标准资费来遏制移动互联网流量,无疑是一种慢性自杀。
但是若放开流量的控制,必然导致网络无法承受,结果将是表面上人人不受限制,实际上人人都受严重限制。
显然,在目前的网络能力下不限流量其实是对客户的一种欺诈。
就像某些运营商宣称手机上网速度达到多少多少,可惜这些流量都是理论速度,一旦同时使用的人多了,实际速度就会急剧下降,这不是一个负责任的运营商该做的事情。
面对汹涌的移动互联网需求,目前的3G技术其实并不能满足大量用户高速上网的需求,不仅提供的带宽不够,成本也比较高。目前来看,只有以LTE为代表的4G技术,才能提供充足的带宽、极低的成本,才能更好地支撑未来的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2G、3G、4G之间的差距就像乡间小路、一级公路、双向100车道的高速公路的差距一样。
所以,中国移动的移动互联网要真正能够不受限制,必须等到TD-LTE技术成熟并全面部署,在此之前网络带宽依然会是一个十分有限的资源。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淘宝无限流量手机原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