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对水稻的影响有什么影响,要打什么农药

使用得当 农残其实没那么可怕|农业|水稻_凤凰资讯
使用得当 农残其实没那么可怕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新京报记者通过采访食品安全专家和业内人士了解到,剧毒高毒农药确实危害大,但目前我国高毒农药使用量占比不足3%,百姓日常瓜果、蔬菜上的低毒、微毒农药,有残留并不等于一定不安全。只要使用得当,农残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可怕。
原标题:使用得当 农残其实没那么可怕瓜果加洗涤灵,泡水5分钟左右可去农残。新京报记者 李飞 摄草莓到底有没有毒?农药、化肥的广泛使用,是若干年来中国粮食持续增产,人民不再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功臣”,现在就成了“过街老鼠”?有人说,生活是一所大学,具体在饮食吃喝,这所大学里还有很多课程需要修。新食品周刊特开设“新知食”版,以新锐、科学、绿色的理念刨根问底,给我们这些饮食男女一份最接近真相的答案。农药无疑是今年一个最热门的话题,有人甚至“谈农残色变”。刚刚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将对农药的使用实行更严格的管理,鼓励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禁止将剧毒、高毒农药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等国家规定的农作物。联想到前不久发生的山东即墨“毒西瓜”事件,公众都为此次国家出台的新政叫好。那么,哪些是禁止使用的剧毒农药?蔬菜瓜果有了农残一定不安全吗?如何有效去除农残?很多消费者对这些尚有很多疑问。新京报记者通过采访食品安全专家和业内人士了解到,剧毒高毒农药确实危害大,但目前我国高毒农药使用量占比不足3%,百姓日常瓜果、蔬菜上的低毒、微毒农药,有残留并不等于一定不安全。只要使用得当,农残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可怕。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郭铁10种剧毒农药已禁止使用“目前大田普遍用的是中毒和低毒农药,有机磷类剧毒农药也在使用,但已很少了。”刘东辰(化名)在辽宁沈阳市辽中县做农资生意已有17年,对玉米、水稻等大田的农药使用颇为熟悉。据他了解,自国家规定到2011年底前禁止和淘汰苯线磷等10种剧毒农药开始,市场上稍有规模的农资公司都已转做中毒和低毒农药。经过几年市场沉淀,包括杀扑磷在内的12种未被禁止的剧毒高毒农药使用量已很小。2011年农业部已禁止使用的10种剧毒高毒农药分别是:苯线磷、地虫硫磷、甲基硫环磷、磷化钙、磷化镁、磷化锌、硫线磷、蝇毒磷、治螟磷、特丁硫磷。另外,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目前也规定有数十种农药不得使用和限制使用。刘东辰还举例说,像克百威目前是国家限制售卖的高毒农药之一。国家标准规定,每亩水田可使用1-2公斤的克百威进行病虫害防治,只要按照标准去做,就不会有农药残留。因为水稻生长周期长,克百威喷洒2个半月后可基本挥发掉。“稻子在成熟后期是不打药的,因此到收割时农药基本上没有残留。但即便这样,克百威也已经很少使用了。”农业部数据显示,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先后禁用了33种高风险农药。目前高毒农药使用量占农药使用量的比重已降至3%,比本世纪初下降了30%。农药本身没错 错在使用不当对农药,公众最担心的无疑是它的危害。研究表明,农药残留超标可能会导致不孕不育,影响儿童及青少年大脑和身体发育,也可能造成人体免疫力下降,引发胃肠道疾病及癌症。有人会问,既然农药使用不好控制,为何不规定完全禁用农药?事实上,完全不用农药并不现实,禁用农药将造成粮食减产甚至绝收,事关粮食安全。中国农业大学应用化学系教授王鹏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其实,我国已禁用的一些高毒农药,在美国等国家和地区依然在使用。“农药本身没有错,错在使用不当。”比如“农业生产较分散、农民法律意识淡漠,比如防止病虫害加大剂量;不允许用在瓜果的农药却用了;用完之后要隔10天至1个月才能卖,结果却提前上市了”。长期与农民打交道的刘东辰也发现,许多农民购买农药时缺乏安全意识,喜欢购买杀虫效果好、价格低廉的农药,而高毒剧毒农药正具备了这样的特征。“许多低毒农药是生物农药,价格比普通农药会贵出20%左右。比如200毫升的高毒农药氯氰菊酯售价只有10元,生物农药会贵出15%。”刘东辰指出,滥用高毒剧毒农药的现象已有了很大改善,但市场上依然有小部分不负责任的企业向农民出售剧毒农药,“这就要看企业良心了,但这不是主流。”如何采摘瓜果更安全?用了农药的瓜果蔬菜得过安全期刘东辰说,“高效低毒农药残留期有限,只有15到20天,在采收前的半个月之内是不允许使用的。”农资经营者魏先生指出,农民在农药使用方面最大的误区就在于采摘时间。“比如黄瓜成熟后的采摘期为1-2天,而即使用了低毒农药,农残安全期要超过一个星期,不摘就老了,就会烂在地里,农民往往不等安全期农药挥发干净就采摘了。”类似黄瓜这种存在农残超标风险的蔬菜还包括茄子、豆角、西红柿等作物。相较这些农产品,叶菜因生长周期比较一致,农残的情况相对较好。魏先生还告诉记者,目前市面上出售的蔬菜、水果普遍都有低毒、微毒农药残留,这与果蔬售卖地点无关,无论是大商场超市,还是路边摊,都可能存在农药残留问题,甚至绿色产品也不能“幸免”。有农残就一定不安全吗?残留不等于有害农残普遍,是否意味着市面上售卖的果蔬都不安全?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派得伟业科技公司工程师宗鹏告诉记者,农药滥用确实存在,但不能代表主流。“一般来说,像叶菜一类生产周期短的,一般不用农药,时令蔬菜农药也用得少,反季节蔬菜要多加注意。”农业部有关负责人曾公开表示,农业生产需要农药,使用农药后肯定会有残留,但一般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农业部此前的全国抽查数据显示,蔬菜农药残留合格率为96.8%,接近国际水平。怎样有效去除农残?清洗去皮方法最好为有效去除农药残留,宗鹏建议消费者要从固定、可靠的渠道购买果蔬,处理果蔬时坚持“清洗、去皮、烹饪”三原则。“清水已经足够,合格的蔬果清洗剂也没有问题;可以去皮的瓜果都要去皮;蔬菜烹饪前焯水不仅有助于减少农药残留,对于减少摄入草酸也有帮助。”此外,宗鹏还建议尽量食用多种蔬果以分散风险。另外,《食品与化学毒性》杂志2010年发表了比利时学者去除果蔬农残的研究报告,发现油炸可去除90%的农残,焯水和盐水浸泡的去农残率可接近80%。不过高温易破坏食物的营养成分,盐水也易破坏蔬果表皮细胞。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186971
播放数:224372
播放数:665033
播放数:156749
48小时点击排行>> 浏览文章
水稻高温热害的预防及补救措施
日 来源:科学种养 作者:张天舸 郑婧 &
内容摘要:水稻高温热害的预防及补救措施。在高温干旱或温度多变的气候异常年份,最好选择中熟或偏中熟、抗高温能力比较强的水稻品种,这样幼穗发育和抽穗期就避开了高温干旱的炎热时段,从而能够减少高温热害对水稻造成的损失。合理安排播期,培育耐旱壮秧。生产中,要根据水稻品种的生育期来合理安排适宜播种期,使水稻开花期避开高温胁迫的时间,从而减轻高温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
&&&&& 1. 高温热害的预防措施
  ①品种的选择。在高温干旱或温度多变的气候异常年份,最好选择中熟或偏中熟、抗高温能力比较强的水稻品种,这样幼穗发育和抽穗期就避开了高温干旱的炎热时段,从而能够减少高温热害对水稻造成的损失。
  ②合理安排播期,培育耐旱壮秧。生产中,要根据水稻品种的生育期来合理安排适宜播种期,使水稻开花期避开高温胁迫的时间,从而减轻高温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例如,在我国江淮地区,可以将目前的4月上旬播种推迟到4月25日至5月5日,将秧龄控制在30~35天,这样就能够将一季中稻的最佳抽穗扬花期安排在8月中旬,避开了7月下旬至8月上旬的高温伏旱天气。在此要提醒大家一点,中稻播种期不能晚于5月5日,否则水稻生长后期阴雨天气多、湿度大,容易遭受稻曲病和穗发芽的为害。
  ③加强栽培管理。施足底肥,分期多次追肥,磷、钾、锌肥配合施用,生育中期施足长穗肥,后期补给氮素,做到前后照应、均衡供氮,使水稻保持平稳长势,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植株的抗高温能力。另外,夏季雨后应当及时排掉田间过深的积水,以便保持和促进根系活力,使水稻不受涝渍影响,进行正常生长发育。生育后期不要过早断水,要保持田面湿润,防止植株早衰减产。一般采取深水灌溉或活水套灌的办法,可以提高产量10%以上。
  ④改善稻田小气候。通过灌水改善稻田小气候,尤其是对已经抽穗或进入灌浆期的田块应当立即灌深水,一般田间灌水深8厘米左右,可以使穗层气温降低0.8℃,相对湿度增加12%,从而减轻高温对水稻花器和光合器官的直接损害。
  ⑤喷施叶面肥,增强抗高温能力。在高温气候条件下,用水直接喷雾是降低温度、增加湿度的最有效措施,一般喷雾1次以后田间温度可以下降4~5℃,空气相对湿度能增加10%~20%,有效时间持续2小时,可降低空秕率2%~6%,增加千粒重0.8~1克。不过要注意,如果水稻正处在扬花期,则不能采用喷雾的方法来降温,否则会对水稻正常扬花授粉造成不利影响。生产实践证明,在高温来临前即7月中下旬喷施叶面肥,不但能降温增湿,而且还能补充水稻生长所必需的水分和营养,增强稻株对高温的抗性。喷洒时应该适当降低溶液浓度,增加用水量,确保喷洒均匀。用0.2%磷酸二氢钾或3%过磷酸钙溶液进行叶面喷施,()都有减轻高温热害的效果。
  2. 高温热害的补救措施
  ①浅水湿润灌溉。对已遭受高温热害但仍有一定产量的田块,要坚持浅水湿润灌溉,防止秋旱使灾害进一步加剧;生育后期也不能断水过早,最好到收获前7天再断水。
  ②加强病虫害防治。水稻生育中后期气温高、空气湿度大,群体的叶面积达到最大值,田间小气候非常适宜多种病虫害的发生,所以在给稻田进行降温的同时,还要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特别是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药物防治。
  ③补追穗粒肥,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对受灾比较轻的田块,要普遍追施1次穗粒肥,一般在破口期前后每亩追施尿素2~3千克,也可采用根外喷施叶面肥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方法。实践证明,在水稻扬花期至齐穗期,每亩用磷酸二氢钾0.15千克、尿素1千克,再加赤霉素1克,对水60千克进行喷施,能提高水稻结实率和千粒重,增加产量。
  ④改种其他作物。对受害严重导致绝收的田块,可以改种绿豆或短季节蔬菜等。
  (作者联系地址:湖北省枣阳市农业局 邮编:441200)
原文: > :水稻高温热害的预防及补救措施
网址:/liangshizhongzhi/.html
下一篇:没有了
扩展阅读:
[]:寸糯种植在生产中表现出相对具有高产、稳产,抗性强的特点,对不同的糯米品种进行了探索,通过对比试验,寸糯在各参试品种中产量位居第一,农艺性状表现优良,抗性强,米质好,是目前较为理想...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再生稻是指在上一季水稻收割后,对稻桩上的休眠芽抽生出来的再生蘖加以培育,以达到出穗成熟的一种栽培方法。现在南方不少中稻区利用“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的温光...
[]:超级稻在育秧时,宜选用353孔或434孔的秧盘,并施用壮秧剂或旱育保姆培育矮壮秧。当秧苗长至3.5~4.5叶时即可抛栽。一般高肥力田早稻抛栽27万~30万蔸/hm2,晚造抛栽30万~33万蔸/hm2;中等...
[]:水稻机械直播的稻田施肥必须针对其生育特点,采用“前促、中控、后补”、“控氮增磷钾”的原则,合理施用基肥和追肥。基肥结合稻田旋耕,施有机肥45t/hm2(菜籽饼750kg/hm2)、25%复合肥4...
[]:适时收获对实现水稻优质高产十分重要。如果水稻过早收获,这时候籽粒还没有完全成熟,青死米比较多,出米率低,蛋白质含量也较高,米饭会因为淀粉膨胀受限制而变硬,使加工、食味等品质下降...
[]:泸优9803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4.4天。株高126.7厘米,穗长25.3厘米,每穗总粒数171.9粒,结实率82.6%,千粒重29.2克。株型适中,长势繁茂,熟期转色好。...
[]:近日,得知自己获得“全国种粮大户”称号后,大足区国梁镇曲水村村民付成华掩饰不住喜悦,他说:“我种植水稻,遇到不懂的地方就问,经常请教农技人员,在科技上也舍得投入,去年能达到515公...
[]:种水稻不施化肥,养鱼鳅、青蛙不喂饲料,这种纯生态种植、养殖的方式正在江津区龙华镇悄然兴起。
廖军义种植了大约30亩这样的水稻,在他的带动下,周围的农户也纷纷效仿,不仅养鱼鳅和青蛙...
图片文章:高温对几种农药药剂的药效影响
我的图书馆
高温对几种农药药剂的药效影响
& & &&&吡蚜酮:最早由瑞士汽巴嘉基公司于1988年开发,目前市场代表产品是先正达顶峰(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陕西恒田稻思宁(20%仲丁威+10%吡蚜酮悬浮剂)、陕西先农飞斯净(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江苏安邦飞电(25%吡蚜酮可湿性剂)、江苏克胜神约(25%吡蚜酮悬浮剂)等。
& & 吡蚜酮具有触杀作用,同时还有内吸活性。既能在植物体内木质部输导又能在韧皮部输导。其良好的输导特性,能对茎叶喷雾后新长出的新叶有良好保护。
& & &笔者在日在湖南望城丁字湾中稻(总面积约6000亩,第二次用药,水稻处于拨节期,当日最高温度35度,最低气温28度,晴转多云天气,药后6天均为35度以上温度,天气晴或多云,7月14日雷阵雨,但实际降水不大。此后均为多云或晴天,温度均在35度以上。)应用发现50%吡蚜酮单剂10克/亩,持效期约20天左右,7月28日田间观察,飞虱已较为严重,并造成轻微为害。笔者根据实际情况,建议农户将第三次药提前使用并加大吡蚜酮剂量,选择陕西恒田稻思宁(20%仲丁威+10%吡蚜酮悬浮剂)100毫升/亩。8月28日(7月28日至8月28日均为高温天气,其中8月1日至8月14日均在37度以上,并出现两天40度以上高温。)田间观察稻飞虱几乎没有,田间比较干净。而第三次用药没有加大剂量的田块,稻飞虱发生非常严重,部分田间出现穿顶或倒伏现象。
& & &笔者建议:高温天气使用吡蚜酮应当加大剂量,确保作物有效吸收量,从而达到较长的持效期。高温天气打药的时间应当掌握在上午9时以前或下午5时以后,同时应当加大田间喷水量。
& & &烯啶虫胺:继吡虫啉、啶虫脒之后的又一种新型产品。具有卓越的内吸活性、渗透作用。目前市场代表产品有山东中农民昌奇激(10%烯啶虫胺水剂)、南通江山米旺(10%烯啶虫胺可溶液剂)、北京燕化永乐扫飞(20%烯啶虫胺+6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连云港立本(10%烯啶虫胺水剂、20%烯啶虫胺水剂、50%烯啶虫胺可溶粉剂)。
& & &日笔者在湖南望城格塘、新康晚稻(3个专业合作社,总面积约21705.5亩,第一次用药,水稻处于分蘖期,当日最高温度38度,最低温度29度。药后一直处于高温无雨天气)使用,其中18200亩使用10%烯啶虫胺100毫升/亩,另外3505.5亩使用10%烯啶虫胺50毫升/亩。8月20日使用10%烯啶虫胺50毫升/亩的基地反映出现稻飞虱为害。而使用10%烯啶虫胺100毫升/亩的18200亩田块没有发现稻飞虱,到8月28日才发现有轻微为害。3505.5亩因没有听从笔者加大剂量的建议,只能追加一次稻飞虱用药。追加用药选择为陕西恒田稻思宁(20%仲丁威+10%吡蚜酮悬浮剂)100毫升/亩。
& & &笔者建议:极端高温天气使用烯啶虫胺应当考虑作物在高温下对农药有效吸收的影响。应当适量加大用药剂量,田间喷足或加大用水量。水稻生长后期不建议单独使用烯啶虫胺。
& & &哌虫啶:哌虫啶是江苏克胜集团与华东理工大学联合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烟碱类杀虫剂,并获得国家专利。据多年应用表现江苏克胜哌虫啶(10%哌虫啶悬浮剂)在水稻防治稻飞虱仅使用2次即可。第一次是孕穗期,第二次是抽穗前。
& & &2013年8月在湖南某地经销商反映,哌虫啶今年效果大不如往年,使用哌虫胺的两次的田块均不同程度受到稻飞虱为害,部分缺水田块稻飞虱为害非常严重。笔者调查当地水稻为中稻超级稻,植高超过1米以上。第一次施药是孕穗期,第二次是抽穗前。每亩使用10%哌虫啶悬浮剂20克。当地气温从7月1日开始至8月15日一直持续为35度以上高温无雨天气,其中大多数时间为37度以上,8月16日才开始有效降雨。7月份为当地中稻抽穗期,90%以上农户施药时田间缺水或无水。笔者还在调查中发现第二次使用(抽穗前)哌虫啶30克/亩的田块没有发现稻飞虱为害。笔者根据调查以及结合关资料分析,高温下作物对哌虫啶的吸收有较大影响。
& & &笔者建议:持续高温天气,田间施药时缺水或无水要加大哌虫啶的用量。特别是中稻超级稻田块,植株高大,叶片茂密,要注意加大田间用水量,确保药液能有效分布。同时笔者还从江苏克胜了解该公司将会对哌虫啶助剂进行调整,确保高温下作物依然是有效吸收,从而达到较长持效期。
& & &笔者的数据和信息均从田间应用和调查得来,仅供参考。持续高温对农药药剂的药效影响是存在的。广大种植户、经营商家、生产企业在应用中应予以关注和重视。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哪些农药不能用在水稻上?
&&发布日期: 11:31:56 &&来源:好农资招商网
&&&&  无论我国哪块种植区,农药都是必不可少的,在我国南方的水稻种植区也是一样但是并非任何一种农药都适用于水稻,水稻也会对一些农药有敏感的作用。下面我们就看看一下那些农药不适用于水稻吧。
  1、无机砷(砷酸钙、砷酸铅 高毒)。
  2、有机砷[甲基胂酸锌(稻脚青)、甲基胂酸铁铵(田安)、福美甲胂、福美胂高残留]。
  3、有机锡(三苯基醋酸锡、三苯基氯化锡、毒菌锡、氯化锡 高残留)。
  4、有机汞[氯化乙基汞(西力生)、醋酸苯汞(赛力散)剧毒高残留]。
  5、有机杂环类(敌枯双 致畸)。
  6、氟制剂(氟化钙、氟化纳、氟乙酸钠、氟铝酸钠剧毒易药害)。
  7、有机氯(滴滴涕、六六六、林丹、艾氏剂、狄氏剂、五氯酚钠氯丹高残留)。
  8、卤代烷类(二溴乙烷、二溴氯炳烷 致癌致畸)。
  9、有机磷(甲拌磷、乙拌磷、甲胺磷、久效磷、甲基对硫磷、乙基对硫磷、氧化乐果、治螟磷、水胺硫磷、内吸磷、蝇毒磷高毒,稻瘟净、异稻瘟净异臭味)。
  10、氨基甲酸酯[克百威(呋喃丹)、涕灭威高毒]。
  11、二甲基甲脒类(杀虫脒 致癌)。
  12、拟除虫菊酯类(所有拟除虫菊酯 对鱼毒性大)。
  13、取代苯类[五氯硝基苯、五氯苯甲醇(稻瘟醇)、苯菌灵(苯莱特)致癌]。
  14、二苯醚类(除草醚、草枯醚 慢性毒性)。
好农资网微信扫一扫,天下农资尽在&掌&握
&&关键词:&&&&&
&?&?&?&?&?
????????????????
&?&?&?&?&?&?&?&?&?&?
&?&?&?&?&?&?&?&?&?&?
&?&?&?&?&?&?&?&?
招商合作:&&客户服务:
招商热线:&&电话:1&&农资营销群: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编号:
本站所有页面设计、数据、版权均归好农资招商网所有,任何抄袭、仿造、镜像均属侵权行为,我们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好农资招商网由郑州中原区须水法律服务所做为法律顾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国水稻农药使用情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