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科研选题的方法有哪些所有哪些

考研前你需要知道的四类科研院所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考研前你需要知道的四类科研院所
||暂无简介
北京你好优秀提供考研辅导、教师资格证、会...|
总评分0.0|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关注今日:786 | 主题:2337434
微信扫一扫
扫一扫,下载丁香园 App
即送15丁当
【经验】看多了,我也写写!献给14,15级及以后的研究生们!
页码直达: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太给力了!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赞一个!!问一下,楼主是中山医的?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山海游医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现在规培各地政策不一样,以省为单位,直辖市如北京上海特别严格,所以各省不大承认外省 ...难道北京上海这些地方规培出来的其他地方也不承认?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首先介绍一下笔者,笔者是13年以370+的分数考入某著名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一名研究生,这些年一直在潜水,看别人的帖子,边看边体会,悟人生的道理,今天也想写写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和五年制、部分七年制、八年制师弟师妹们一起探讨一下,坦诚交流、非喜勿喷!首先就聊一聊考研吧,14级的已经考过了,15级的可能开始准备了,我还是要说说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1、实习和考研之间的关系,这是对于考研同学来说颇为头痛的一件事情,这个问题也分为几个层次:其一实习医院的选择问题,笔者认为最好还是选择大医院,本校的教学医院为宜,当然最好对实习生管的不是很严,为什么这样呢,笔者认为实习并不能学到很多东西,大家实习的目的我觉得还是要见见世面,看看上档次的医院是怎么做的,看看大医院每个科都在干什么,收入前景安全性和人员的要求是怎么样的,主要是给自己一个人生规划吧;其二实习和复习的时间分配上,这个笔者认为根据自己的水平来定,如果你水平很差、定力又好,复习早点也无所谓,但是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8月份之前就进入花大量的时间在复习上意义其实不大,从笔者身边的很多案例来看,复习早了的人都没考的太好,因为到后期没干劲了,一般而言从9月份左右疯狂复习4个月够了! 你不要看到别人书看了几遍你就发慌,其实也不一定就考多高(并不是安慰你的话,身边的实例),考多高也不一定就能考上,因为复试的时候只要过了线分数差个20、30分导师也不一定太在意。其三 关于实习到底能学到什么、该怎样实习、实习至少会哪些技能:很多人肯定会说你要是用心学还是可以学到很多东西的,笔者不否认这句话一定意义上是正确的,但是学校一般安排的实习都在考研前的半年或者一年开始的,而考研又要占用三四个月的时间全心的去投入,现在医学生又都要规陪了,所以想通过实习来学到技能当医生的意义就没那么大了,而且说实话现在真正意义上负责人的教学医院几乎为零,绝大部分的医院(包括所谓教学医院)都是指望实习生干活的,有的甚至是在打杂,这就是我说为什么要找个管的松一点医院的原因,我的建议:尽量心血管、呼吸、消化、普外科和你感兴趣的科室都要去一下,为了学习也为了感受一下哪个科真正适合你;内科问诊、查体、写病历一定要熟练,尽量知道一个病人来了该开什么样的入院常规医嘱,四大穿刺尽量争取去做一下(但并不是每个医院都放手让你做,并不是你都有机会做),外科切开、止血、缝合、打结、换药、洗手、穿脱手术衣务必要熟练,其他科室暂时不做要求。(因为这些都是当医生的基本功,考研复试、保研有些学校也会考)其四 关于考研的复习方法问题,园子里面像这样的帖子很多,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我其实也不算很高分,指导大家有些班门弄斧了,但我还是想讲一下我的感受吧:考研有政治、英语、西医综合,首先讲政治这一个学科吧,因为这一学科普遍认为比较好搞的,但其实如果没有考过的话,有些人还是会有些紧张,因为政治大家本科的时候都没怎么好好学,知识点还是比较晦涩、生疏的,但就我个人而言,政治这么课前面选择题结合时政和自己的感觉来作答的,后面的大题套路也比较多,很多知识点都是结合时政来考得,而20天20题(必看必背)又很好的把知识点和时政很好的结合起来,肖秀荣的最后四套(必看必背)则每年都有压中的大题,所以很多人说只用两个一个月、甚至两个星期能考70+这一点也不夸张;再次讲一下英语吧,英语不考听力,但时间依然比较紧的,我英语69,不算太高,但也不很吃亏,这门课除了好好背高频词汇外,还要好好做一下近十年的考试题,注意挖掘其中的规律(很多辅导班说很玄乎,但其实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我也半懂不懂的,主要还是体味命题者的意图、套路,找找感觉),最后是西医综合了(最难也最烦),我买的是贺银成辅导讲义、同步练习,北医版、贺银成版真题,北医版模拟,身边的几乎都是,好像有些说贺银成不好的声音(因为似乎老贺反复强调的没怎么考),但我感觉每本书都有好又不好,也没要哪本明显比另外一本要好,辅导讲义啃一遍也要话很长时间,有很多很多东西还是没记住(各种基因、酶什么的),身边的人也有些买什么关于记忆口诀的书(淘宝上有卖的,诸如****之类的,有些还是不错,可惜笔者很晚才看到),总体感觉:基础三科(病理、生理、生化)还是比较好得分的(很多题目重复率很高、相似度很高!),把历年考试真题认认真真做一下!临床部分有些题目不好得分,病例分析题目有些考到了临床思维,你要注意一元论的观点,用一种病因去解释所有症状,有的还是比较难的,你可以看看丁香园或者其他参考书上的病例吧。再有就是复习进度和时间分配上,这个要根据自己的情况,不能盲目的学别人和别人攀比,个人感觉前面还是主要放在西医综合和英语上,后面20天主要是英语作文和政治,我自己真的做不到像园子里面很多牛人那样一天复习十五个小时左右,**多也就八、九个个小时能够有效复习,贵在坚持吧,坚持个几天休息一下,最后考得还行,每一科都比较均衡。由于篇幅、水平所限,我讲不了太具体和深入,其实这方面的经验很多很多,你们可以自己去看看、总结一下吧。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2、考研院校的填报:很多人热衷填报热门院校尤其是八大名校,笔者认为这个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毕竟考研就是为了找工作。在哪里上学在当地就业的机会非常大,所以你最好在“自己以后工作的地方,本校和外校,本地NO.1和外地名校,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本地医院招聘的条件(很多医院要985,211的毕业生)”这些问题上做权衡,我觉得院校排行榜、学科排名、实力排名、SCI排名什么的意义其实比较有限,经常听人说自己学校院士多少多少人,但扪心自问对你有多大实际意义呢?一个院士没有的中山医会输给有三个院士的南方医吗?医院学校某些人再牛对你不一定有实际意义,对你有意义的就是性价比!这个和GDP、幸福感不是一码事一样!如果实力强悍,首选协和、北医、复旦这三所精品化学校!当然最好是牛医院、牛科室、牛导师的,但是就学校而言,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这三所学校的认可度是毋庸置疑的。毕竟好多医院还是想招点人才撑撑门面嘛,笔者参加过很多招聘会,也见证过本校的单位招人的实际情况,这三所精英化办学的学校名气还是很大的,其他的学校要么培养学生过多(东西多了就贬值),要么名气不够大,都要稍逊色些;如果你能力不是那么强,就要根据自己的实力再权衡一下本地学校和其他名校了,因为现在总体上医学生(包括硕士生和博士生)是比较过剩的,找工作的话本地学校可能比外地的名校都要好使,因为医院、导师人脉在哪里,比如说上海交大的博士想在广东就业不一定比得过本地的广州医科大学的博士(在本地排第三而已,可能就因为他的导师和该医院的主任经常在一起喝酒而已!)除非你太优秀了,别人真的想&利用&你!所以不要太迷信名校,考本地最好的有时候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你对家乡没什么感情,或者很向往外面的世界,或者自己是个随遇为安的人,或者名校情结太重了,在三所之外我的建议就是交大和中山医,因为这两所都是经济发达地区的牛校!平台高,上升空间大,而且工作的质量高一些,交大科研名校,很多地方把他排在第一,但是招的人稍多,口碑上还是拼不过前三所,但找工作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地处上海,背靠长三角,就业方面有保证。中山医和交大相似,不多赘述。一个地方的经济水平还是挺影响他的医院档次的,比如说长三角的很多县医院比内地的市医院还要好,别说市医院是什么水平和档次了!其次推荐华西(你家最好是西南几省的),再次是华科、湘雅。这些院校医院还行,名气还在,就是当地(我指的是省而不是市,因为绝大部分人还是留不了武汉或者长沙的)的经济稍差一些。考其他的院校还不如考本地最好的!当然那些排名全国第一:比如说华西的口腔,天坛的神外,宣武的神内等等虽然不是顶尖的名校,但是大名鼎鼎的科室还是比较推荐的。另外如果你能找到主任、院长级的导师、以后留下来的概率比较大的话,还是建议你留下来,即使本校名气不大,三年之后也未必比一些顶尖院校出来的混的差!
3、专业的选择,其实我在这个问题上有些独有的见解,这个跟上一个一样,还是要考虑一个东西,那就是性价比!一般而言要从风险、劳累程度(外科妇产科比较吃亏,即使到老了也闲不下来)、收入(这个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们医院的级别、在当地的地位、医院侧重的方向还有分配制度(最为关键!说白了就是*色收入会不会分给你)还有职称,而不是单纯的你要搞哪个科(每个科有每个科赚钱的方式)、投入和产出(比如在很多市医院热门科室都要博士,进去之后收益也并不一定好)、找工作的难易程度(大家认为越吃香的越不好找)、未来的发展和走势(康复科、心脑血管科、内分泌科、和肿瘤相关的科室(比如普外、乳腺、妇科、放疗、肿瘤内科等)这些科室现在和未来相当高发,前景和”钱景“看好)这几方面分析!
先从内科说起:相对而言,男生女生如果你实力强悍,那你就报肿瘤内科(包括放疗)吧!当然必须保证能找到工作。因为这个科室满足以上几乎所有的有利条件,收入高,风险低,现在肿瘤患者多的惊人,而且会越来越多,没法治愈,一经发现都是慢性病,要经常到医院看病。其他方面来说内科而言推荐神经内科(现在很火爆)、肾内科、消化科、内分泌科都是不错的选择,主要还是人口老龄化的福利;心血管内科因为有介入所以性价比不是很高,但收入颇高,呼吸内科也不错,但是有些人感觉比较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再谈这外科:其实外科性价比本不高,太累了、风险高,但是男生要是真想做外科的话,泌尿外科还是不错的,比较轻松,周转快!风险相对不高,未来前列腺肥大的会非常多,就是因为优势比较多,现在也竞争日趋激烈!其次我推荐神经外科,在大医院神经外科收费高的恐怖,癫痫、肿瘤、出血、外伤,神经外科的生意其实也不少,而且现在脑出血的越来越多,神经外科这几年势头发展很猛,很多县医院都在普及,相对来说找工作也不用发愁;再次是普外科,很多地方分的很细,以前很多人认为普外科很累而且不赚钱,现在可不完全是这样啦,随着肿瘤的高发,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胃癌、肝癌、胰腺癌生意很火爆,做完手术又要化疗,现在一沾上肿瘤的科室收入立马就上来了(你懂得!)风险也高不到哪里去,阑尾炎、疝气、胃肠穿孔、胆结石、甲状腺肿这些传统疾病都在流行使用微创的方法,手术轻松,周转快!(这就意味着别的科治一个病人,你们已经治疗两三个了),收费也不低,普外科病种多,科室大,需求量大,过去名声一直不好,所以现在工作还是比较好找的,下一个就是心胸外科,肺癌高发,动脉瘤似乎也多起来了,风险略高,这个科室一般吧,没太多感觉的,最后最不推荐的就是骨科,为什么大家都说骨科好,我却说骨科不好呢,骨科本来是个不错的科室,就传统骨科(创伤骨科)而言,确实是个比较好的科室,风险低,收入高,成就感高,上手快!现在就今非昔比了,因为骨科过去的名声太好了,就好像进了骨科你就踏入了富豪的行列,但其实骨科病人就那么多(骨折就那么多,不会像慢性病那样反复住院,而且很多时候几个医院还在抢,医生和医生之间在抢),虽然现在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多了起来,但是选择手术的有限,到西医院看病的也有限(很多地方都到中医院去看了),但是骨科的研究生招的太多了,有才的多,关系户也多,很多并非学骨科的人通过各种途径进骨科,其实很多医院骨科塞满了人,新近的人员待遇很差的,记得本科老师说我们国家的骨科五年之内不招人也不会缺人,君不见招聘会上最惨的就是骨科研究生了。其实有几个科室还是很不错的,比如说有些医院的康复科,虽然有点感觉像辅助科室,但是康复科轻松,赚钱也不一定少,无风险,很多活都被康复技师干了,性价比颇高!麻醉科也是不错的,ICU也不差。至于说儿科、产科、急诊科这些科室能不能干,我觉得要结合实际情况吧,舆论总是把这几个科室妖魔化,有的形容成“挨打科室”,现实中很多地方很多时候,还是比较吃香,比如说很多地方队儿科特别重视,妇幼保健院都是政府投资包办,儿科在很多地方待遇很不错的,总而言之,我觉得一个人要是真的厉害,其实选什么科都无所谓,到最后他总能脱颖而出,要是一般般的话,就不要选大家都想选的科室,考研找工作都很麻烦,自己要很有眼光才行,打个比方,男生不能老是盯着漂亮女孩子,找一个性格好又有能力、背景的女孩子是男生不错的选择!
4、专业型、科研型、四证合一型(专业型和规陪结合)、本科学临床但硕士学基础型、本科非临床硕士学临床型:第一眼看上去真让人眼花缭乱,不得不承认我们国家的医学研究生教育太混乱了!但他们出来都能当医生,但还是有好有坏,但我要说国家的相关政策一定要清楚!首先向师弟师妹们普及一下什么叫四证合一:四证指的是规陪证、医师资格证、学位证、学历证这四证,后三者大部分研究生都能弄到,现在提的最多的就是规陪证,现在包括北京、上海、深圳、浙江等省市已经强制要求规陪了,到2105年全国强制推行,各位可以看看链接,我国是华西最先从外国引入了这项培养模式,接着上海、北京开始大规模试点,去年教育部、卫计委等联合发文确定64所院校可以四证合一了。下面我就来分析一下各自利弊;首先,如果还是你能力特别强的话,就去北京吧,报北京的专硕,北京的很多医院已经开始把专业硕士当做第一阶段规范化培训(3年),博士阶段算第二阶段培训(2年),这种模式全国通杀(上海等地区大医院马上要二阶段规陪,巨坑!读完科博再去规陪好几年也不一定能留得下来太惨了)。其次,如果感觉考不上,那么就选其他地方的四证合一型,为什么这样选?很多人不是说大医院都重视科研吗,科研做的好可以留院吗,的确中国的大医院对科研、SCI、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指标已经达到了迷信的地步,可能留四证合一的看不出对医院有什么价值,但是不要忘记,这些仅仅是处在发达城市叫得响的大医院,对于地市级医院根本不管这些(至于论文从哪里来,大家自然都懂的),只要你别把病人弄死就行了,第二扪心自问有几个人能留在大医院呢,众所周知大医院各种免费劳动力,实习生、见习生、研究生、进修医生、住院医生,所以根本不怎么缺人!再者,其实四证合一还是科硕其实都是硕士,硕士一般都没法留在大型教学医院,还要读博士的,但是四证合一同样可以读博啊,可见科硕读下去留院的机会也很小,四证合一往上读也有留院的机会。临床是立身之本,科研是发展之要,在临床三年混三年至少还是有临床经验的,在实验室里混三年也许什么都做不出来。但是我鼓励搞临床的同学学习一下科研理论和技术、训练一下科研思维,这样还是能让自己上档次一些!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没法左右自己的命运,科研必须有人干,必须有人牺牲!如果你真的成了科研型怎么办,我想最好的方式还是硕博连读,为什么要这样,因为我们中国硕士比较泛滥了,博士还不是那么多,很多地方、很多医院招个博士给的待遇还是很不错,除了北京上海等地方规定极为变态(店大欺客),很多地方对于博士的规陪还是很松的(基本上是一年轮科),就是走过场而已,因为他们也考虑到你读到博士确实很辛苦!同样是六年,科硕=硕士学位+规陪三年,科博=博士学位+规陪一年,其高下立见!还有一类就是单纯的专业型的,就是没规陪证,我总结就是不给规陪证的专业型就是耍流氓!这一类又分两类,有些学校老师课题多,让专业型的干科研型的活,这样的话显得不伦不类了,你也可以去转博,也可以以后像科研型一样规陪;还有一类就是专干临床,但是就是没规陪证,这一种是比较累的,因为上学的时候在干住院医的活,毕业了还要当住院医,但是很多地方这种硕士会少规陪一年。有利有弊吧。有些同学本科读的是临床,考研被调剂到了基础,或者当初自己想读基础后来毕业又想找临床的工作,其实这部分人现在基本上和科硕是一样的,要么规陪,要么读博再进医院,都可以进医院的(只要有医院接纳你),政策上没有限制,可能高层次的医院不太喜欢这样的学生,但是很多小医院还是可以进去的。有些同学本科是中医、中西医、基础医学、护理等专业,考研跨考到临床来,这部分人几乎不能四证合一(因为读研期间不能考执业医,这是本科临床和非临床最大的区别),所以只能报科硕,毕业之后再规陪、在考执业医也能当医生,和本科是临床的科硕是一样的!(之前有个科硕门事件,因为本科非临床研究生临床的人太多了,为了稳定这些科硕不准考执业医的规定一直没有实施,未来实施的可能性也不大,因为有规陪在等着你呢,所以你要是熬得起来读临床也是可以的!)总而言之:我觉得首选还是四证合一,但是我鼓励四证合一的同学在读硕士期间要学会查文献,会做实验,哪怕是个小实验,因为等你毕业的时候也许就资格去考个博士(博士很多地方只招科研型),进而留在大医院。其次是硕博连读或者一口气读到博士的科硕,但是你绝对不能临床上什么都不会,一定要早点把课题做完,跟老师商量一下去临床呆一段时间,光懂实验的医生是可怕的,很多人都看不起,最差的可能就是科硕毕业去规陪,以上只是我的见解,因为我们国家的医学教育太乱了,每个地方、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目的去培养研究生,也就是说很多地方的政策不太一样,很多地方的执行标准也不太一样,不能一棍子打死!时代不一样了,人民对现存的医疗体系强烈不满,国家进行医疗改革的时代,规陪应运而生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全社会医生的水平,大家一定不能关顾着闷头看书而不去了解当今以及未来国家、当地的政策。
5、复试、选导师、找导师、调剂、二战、找工作的问题:这里面也是·千差万别,我只能结合我自己的体会去说,很多院校的复试都是四月左右进行的,考研是一月初,大部分人都是先休息一个月好好回家过年再说,年后就剩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准备复试了,复试很多学校分为两个环节:笔试和面试,笔试成绩很多时候都不怎么看的,面试大概有英文的自我介绍(可能还会有些简单的口语问答环节)、和本科室相关的专业知识(包括理论和问病查体写病历和病例分析等临床知识),翻译,生活上的问题。(每个医院不一样,但是大概都在这其中);再说说这找导师吧,其实还是很重要的,有的时候比你选择多好学校的都重要!这导师嘛,最好是院长、主任啦,因为留的都是他们的学生,即使留不下来找工作也有优势,中国就是这样,没办法。其次是有名的教授、博导,因为虽然留不下来,但是还是可以学到很多,直博也方便一些(直接给你省了一年时间,也省去了考博的麻烦,另外跟着一个老师连做五年的话做课题的能力会很扎实),找工作他们的关系一般也比较广,名气大的话学生同样也好找一些!再次是科里比较混会的、社会关系比较好、能帮学生找到好工作的导师;当然以上说的这些老师最好人品要好,如果性格太差,做人上也劣迹斑斑的你也有麻烦。在这里我想讲一下:有些同学是二本、三本或者非211、985出身想考名校,或者是自己想找牛导但是又怕他嫌弃自己的出身。心里面多多少少会有些自卑或者胆怯,但我觉得要是你实力不行的话放弃也倒我所谓,如果自己本身实力还行那就不要怕,其实名校的研究生很多都是二本三本过来的,因为本来名校招的研究生就比本科生多多了,顶级的协和北医都不招本科生但研究生却招了好几百!而且很多所谓名校、211、985的本科生也很差劲(至少三分之一也很一般般),大牛们很多都是从二本出来的,再者别人并不会把学校的水平当成你的水平,也确实有些导师就喜欢要好学校的学生,但是那毕竟是少数,提前打听好了,避开他们就行了,所以努力大于出身!再说说这调剂,迫不得已去了调剂,不要看到调剂就不高兴,其实我身边很多人调剂的结果也许比他开始选择的还要好,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很多调剂的同学被调剂到了冷门科室或者冷门学校,但是很多冷门科室其实并不差,只是大家没太在意而已,比如说我有个同学开始考骨科后来调剂到了康复科,其实他后来还是挺感激这次调剂的,因为他是男生又是硕士,以后留下来的机会几乎百分之百,收入待遇各方面都不差,工作还清闲,如果要是骨科的话毕业又该发愁了,所以调剂有时候也是有机遇的,自己权衡一下吧!再说说有些同学考的很差,调剂的结果又不理想,不仅科室不理想而且还要自费,于是就想到了二战,我的建议就是如果真的不是考的特别差或者还有很大潜力最好还是不要二战,考研压力比较大,二战也不一定就能多走运,毕竟一年的时间也是挺宝贵的,人生在于不停的努力,你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只要能努力也是有机会翻身的,身边有很多像这样的例子。再说说这找工作,因为马上就要实行规陪了,以前的很多东西又不太适合现在了,可能14级找工作可能不需要规陪了,但是本科生大部分都进不了好医院,可能一般都是县级或者发达地区的镇级医院,这些医院也要轮转一两年,15级的可能先被单位招进去在规陪,或者先规陪再找工作,就这些吧!
深夜了,我该写的版块基本都写完了,但是第一版很多方面还是比较粗糙,我在后来的日子里还会去修改和完善它,很多方面只是我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我希望各位前辈、同仁多提一些宝贵意见,能够让后面的人少走些弯路,但我觉得大家既然是讨论就不要站在你自己的立场上说一些偏激而又不客观耸人听闻的话,不要说完别人不对后又什么都不说了,那样只能显示出你的没素质。另外说一些题外话吧,学医现在看确实是个性价比不高的专业,但是我觉得大家不能消沉,还是应该对国家、对未来抱着乐观积极的心态,只有国家富强了,人民富裕了,医生才能变成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真诚待人、认真做事,总有一天你会成功的!(ps本人绝非南方医科大学的研究生,大家也不要猜笔者是哪个学校的哪个医院的,专心看帖就行!)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果断赞了~~~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好帖,长见识了!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很有收获 顶一下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药学的怎么办额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nxiaoyu 药学的怎么办额 什么意思?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南方医学生
你提的问题还是比较好的,我也不能说你说的就是错的,但是我觉得这多时候取决于政策导向,我先就你的问题 ...这样看来还是科硕比较好。谢谢学长,打这么多字,费心了,谢谢谢谢。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我想问一句,规培需要几个阶段?有个表列出了若干学校,说是试点,读研期间能完成第一阶段规培,那要是2015年以后研究生毕业,是不是要继续第二阶段?不就是个规培吗,还分啥阶段啊!急切希望楼主能答疑!!!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海水的小屋 我想问一句,规培需要几个阶段?有个表列出了若干学校,说是试点,读研期间能完成第一阶段规培,那要是2015年以后研究生毕业,是不是要继续第二阶段?不就是个规培吗,还分啥阶段啊!急切希望楼主能答疑!!! 卫计委的意思是以后要搞两个阶段的规陪,一般是五年,具体时间不好说,现在主要是第一阶段规陪,一般是三年,但是少数城市已经在着手搞二阶段规陪了,比如说上海。其实卫计委就是个流氓,谈要求的时候就说要和世界接轨,还说我们现在的规陪标准有点低了,谈待遇的时候就说我们要讲国情、讲大局。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liyu7827906 难道北京上海这些地方规培出来的其他地方也不承认?
2014年开始,64所得规陪全国承认,国家指定的规陪单位,全国承认!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楼主很厉害!很受启发,谢谢,感激不尽!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5960Andy 这样看来还是科硕比较好。谢谢学长,打这么多字,费心了,谢谢谢谢。话说你这个问题,很多人关注,真的很难讲这几年到底怎么样,但是再过十年这个问题是清晰的,我并没有说科硕好,你好好看帖子,慢慢琢磨。什么事都不是那么绝对。至少 年纪大、家庭条件不好最好还是不要报科硕。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南方医学生 edited on
楼主,大好人啊。受教了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说的好,支持一下今年刚考完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mark好帖,留着慢慢看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谢谢楼主!写的非常用心,受益匪浅。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学长,依据上面所说,即使是专业型研究生,最多也只能减免一年的住院规陪,是吗?(不好意思,上面一条回复没搞好,太恐怖了。。。)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明天继续研读~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xjj2011 学长,依据上面所说,即使是专业型研究生,最多也只能减免一年的住院规陪,是吗?(不好意思,上面一条回复没搞好,太恐怖了。。。)单纯的专业型和四证合一的专业型有区别,四证合一不需要规陪!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不得不说LZ分析的很精辟呀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不建议医学考研,早点转行吧,除非你想继续读博士3+3,而且不是想读就能读,十比一的节奏。大家医学考研要慎重!!!五年制相比七年制八年制九年制博士太他妈坑爹了。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楼主,本科学的是临床,准备15考研,以后想干影像,别人都说属于跨专业,而且医院也都愿意要影像专业的学生,我进影像是不是挺难的?或者有什么风险小的科室啊?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首先介绍一下笔者,笔者是13年以370+的分数考入某著名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一名研究生,这些年一直在潜水,看别人的帖子,边看边体会,悟人生的道理,今天也想写写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和五年制、部分七年制、八年制师弟师妹们一起探讨一下,坦诚交流、非喜勿喷!首先就聊一聊考研吧,14级的已经考过了,15级的可能开始准备了,我还是要说说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1、实习和考研之间的关系,这是对于考研同学来说颇为头痛的一件事情,这个问题也分为几个层次:其一实习医院的选择问题,笔者认为最好还是选择大医院,本校的教学医院为宜,当然最好对实习生管的不是很严,为什么这样呢,笔者认为实习并不能学到很多东西,大家实习的目的我觉得还是要见见世面,看看上档次的医院是怎么做的,看看大医院每个科都在干什么,收入前景安全性和人员的要求是怎么样的,主要是给自己一个人生规划吧;其二实习和复习的时间分配上,这个笔者认为根据自己的水平来定,如果你水平很差、定力又好,复习早点也无所谓,但是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8月份之前就进入花大量的时间在复习上意义其实不大,从笔者身边的很多案例来看,复习早了的人都没考的太好,因为到后期没干劲了,一般而言从9月份左右疯狂复习4个月够了! 你不要看到别人书看了几遍你就发慌,其实也不一定就考多高(并不是安慰你的话,身边的实例),考多高也不一定就能考上,因为复试的时候只要过了线分数差个20、30分导师也不一定太在意。其三 关于实习到底能学到什么、该怎样实习、实习至少会哪些技能:很多人肯定会说你要是用心学还是可以学到很多东西的,笔者不否认这句话一定意义上是正确的,但是学校一般安排的实习都在考研前的半年或者一年开始的,而考研又要占用三四个月的时间全心的去投入,现在医学生又都要规陪了,所以想通过实习来学到技能当医生的意义就没那么大了,而且说实话现在真正意义上负责人的教学医院几乎为零,绝大部分的医院(包括所谓教学医院)都是指望实习生干活的,有的甚至是在打杂,这就是我说为什么要找个管的松一点医院的原因,我的建议:尽量心血管、呼吸、消化、普外科和你感兴趣的科室都要去一下,为了学习也为了感受一下哪个科真正适合你;内科问诊、查体、写病历一定要熟练,尽量知道一个病人来了该开什么样的入院常规医嘱,四大穿刺尽量争取去做一下(但并不是每个医院都放手让你做,并不是你都有机会做),外科切开、止血、缝合、打结、换药、洗手、穿脱手术衣务必要熟练,其他科室暂时不做要求。(因为这些都是当医生的基本功,考研复试、保研有些学校也会考)其四 关于考研的复习方法问题,园子里面像这样的帖子很多,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我其实也不算很高分,指导大家有些班门弄斧了,但我还是想讲一下我的感受吧:考研有政治、英语、西医综合,首先讲政治这一个学科吧,因为这一学科普遍认为比较好搞的,但其实如果没有考过的话,有些人还是会有些紧张,因为政治大家本科的时候都没怎么好好学,知识点还是比较晦涩、生疏的,但就我个人而言,政治这么课前面选择题结合时政和自己的感觉来作答的,后面的大题套路也比较多,很多知识点都是结合时政来考得,而20天20题(必看必背)又很好的把知识点和时政很好的结合起来,肖秀荣的最后四套(必看必背)则每年都有压中的大题,所以很多人说只用两个一个月、甚至两个星期能考70+这一点也不夸张;再次讲一下英语吧,英语不考听力,但时间依然比较紧的,我英语69,不算太高,但也不很吃亏,这门课除了好好背高频词汇外,还要好好做一下近十年的考试题,注意挖掘其中的规律(很多辅导班说很玄乎,但其实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我也半懂不懂的,主要还是体味命题者的意图、套路,找找感觉),最后是西医综合了(最难也最烦),我买的是贺银成辅导讲义、同步练习,北医版、贺银成版真题,北医版模拟,身边的几乎都是,好像有些说贺银成不好的声音(因为似乎老贺反复强调的没怎么考),但我感觉每本书都有好又不好,也没要哪本明显比另外一本要好,辅导讲义啃一遍也要话很长时间,有很多很多东西还是没记住(各种基因、酶什么的),身边的人也有些买什么关于记忆口诀的书(淘宝上有卖的,诸如****之类的,有些还是不错,可惜笔者很晚才看到),总体感觉:基础三科(病理、生理、生化)还是比较好得分的(很多题目重复率很高、相似度很高!),把历年考试真题认认真真做一下!临床部分有些题目不好得分,病例分析题目有些考到了临床思维,你要注意一元论的观点,用一种病因去解释所有症状,有的还是比较难的,你可以看看丁香园或者其他参考书上的病例吧。再有就是复习进度和时间分配上,这个要根据自己的情况,不能盲目的学别人和别人攀比,个人感觉前面还是主要放在西医综合和英语上,后面20天主要是英语作文和政治,我自己真的做不到像园子里面很多牛人那样一天复习十五个小时左右,**多也就八、九个个小时能够有效复习,贵在坚持吧,坚持个几天休息一下,最后考得还行,每一科都比较均衡。由于篇幅、水平所限,我讲不了太具体和深入,其实这方面的经验很多很多,你们可以自己去看看、总结一下吧。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2、考研院校的填报:很多人热衷填报热门院校尤其是八大名校,笔者认为这个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毕竟考研就是为了找工作。在哪里上学在当地就业的机会非常大,所以你最好在“自己以后工作的地方,本校和外校,本地NO.1和外地名校,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本地医院招聘的条件(很多医院要985,211的毕业生)”这些问题上做权衡,我觉得院校排行榜、学科排名、实力排名、SCI排名什么的意义其实比较有限,经常听人说自己学校院士多少多少人,但扪心自问对你有多大实际意义呢?一个院士没有的中山医会输给有三个院士的南方医吗?医院学校某些人再牛对你不一定有实际意义,对你有意义的就是性价比!这个和GDP、幸福感不是一码事一样!如果实力强悍,首选协和、北医、复旦这三所精品化学校!当然最好是牛医院、牛科室、牛导师的,但是就学校而言,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这三所学校的认可度是毋庸置疑的。毕竟好多医院还是想招点人才撑撑门面嘛,笔者参加过很多招聘会,也见证过本校的单位招人的实际情况,这三所精英化办学的学校名气还是很大的,其他的学校要么培养学生过多(东西多了就贬值),要么名气不够大,都要稍逊色些;如果你能力不是那么强,就要根据自己的实力再权衡一下本地学校和其他名校了,因为现在总体上医学生(包括硕士生和博士生)是比较过剩的,找工作的话本地学校可能比外地的名校都要好使,因为医院、导师人脉在哪里,比如说上海交大的博士想在广东就业不一定比得过本地的广州医科大学的博士(在本地排第三而已,可能就因为他的导师和该医院的主任经常在一起喝酒而已!)除非你太优秀了,别人真的想&利用&你!所以不要太迷信名校,考本地最好的有时候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你对家乡没什么感情,或者很向往外面的世界,或者自己是个随遇为安的人,或者名校情结太重了,在三所之外我的建议就是交大和中山医,因为这两所都是经济发达地区的牛校!平台高,上升空间大,而且工作的质量高一些,交大科研名校,很多地方把他排在第一,但是招的人稍多,口碑上还是拼不过前三所,但找工作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地处上海,背靠长三角,就业方面有保证。中山医和交大相似,不多赘述。一个地方的经济水平还是挺影响他的医院档次的,比如说长三角的很多县医院比内地的市医院还要好,别说市医院是什么水平和档次了!其次推荐华西(你家最好是西南几省的),再次是华科、湘雅。这些院校医院还行,名气还在,就是当地(我指的是省而不是市,因为绝大部分人还是留不了武汉或者长沙的)的经济稍差一些。考其他的院校还不如考本地最好的!当然那些排名全国第一:比如说华西的口腔,天坛的神外,宣武的神内等等虽然不是顶尖的名校,但是大名鼎鼎的科室还是比较推荐的。另外如果你能找到主任、院长级的导师、以后留下来的概率比较大的话,还是建议你留下来,即使本校名气不大,三年之后也未必比一些顶尖院校出来的混的差!
3、专业的选择,其实我在这个问题上有些独有的见解,这个跟上一个一样,还是要考虑一个东西,那就是性价比!一般而言要从风险、劳累程度(外科妇产科比较吃亏,即使到老了也闲不下来)、收入(这个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们医院的级别、在当地的地位、医院侧重的方向还有分配制度(最为关键!说白了就是*色收入会不会分给你)还有职称,而不是单纯的你要搞哪个科(每个科有每个科赚钱的方式)、投入和产出(比如在很多市医院热门科室都要博士,进去之后收益也并不一定好)、找工作的难易程度(大家认为越吃香的越不好找)、未来的发展和走势(康复科、心脑血管科、内分泌科、和肿瘤相关的科室(比如普外、乳腺、妇科、放疗、肿瘤内科等)这些科室现在和未来相当高发,前景和”钱景“看好)这几方面分析!
先从内科说起:相对而言,男生女生如果你实力强悍,那你就报肿瘤内科(包括放疗)吧!当然必须保证能找到工作。因为这个科室满足以上几乎所有的有利条件,收入高,风险低,现在肿瘤患者多的惊人,而且会越来越多,没法治愈,一经发现都是慢性病,要经常到医院看病。其他方面来说内科而言推荐神经内科(现在很火爆)、肾内科、消化科、内分泌科都是不错的选择,主要还是人口老龄化的福利;心血管内科因为有介入所以性价比不是很高,但收入颇高,呼吸内科也不错,但是有些人感觉比较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再谈这外科:其实外科性价比本不高,太累了、风险高,但是男生要是真想做外科的话,泌尿外科还是不错的,比较轻松,周转快!风险相对不高,未来前列腺肥大的会非常多,就是因为优势比较多,现在也竞争日趋激烈!其次我推荐神经外科,在大医院神经外科收费高的恐怖,癫痫、肿瘤、出血、外伤,神经外科的生意其实也不少,而且现在脑出血的越来越多,神经外科这几年势头发展很猛,很多县医院都在普及,相对来说找工作也不用发愁;再次是普外科,很多地方分的很细,以前很多人认为普外科很累而且不赚钱,现在可不完全是这样啦,随着肿瘤的高发,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胃癌、肝癌、胰腺癌生意很火爆,做完手术又要化疗,现在一沾上肿瘤的科室收入立马就上来了(你懂得!)风险也高不到哪里去,阑尾炎、疝气、胃肠穿孔、胆结石、甲状腺肿这些传统疾病都在流行使用微创的方法,手术轻松,周转快!(这就意味着别的科治一个病人,你们已经治疗两三个了),收费也不低,普外科病种多,科室大,需求量大,过去名声一直不好,所以现在工作还是比较好找的,下一个就是心胸外科,肺癌高发,动脉瘤似乎也多起来了,风险略高,这个科室一般吧,没太多感觉的,最后最不推荐的就是骨科,为什么大家都说骨科好,我却说骨科不好呢,骨科本来是个不错的科室,就传统骨科(创伤骨科)而言,确实是个比较好的科室,风险低,收入高,成就感高,上手快!现在就今非昔比了,因为骨科过去的名声太好了,就好像进了骨科你就踏入了富豪的行列,但其实骨科病人就那么多(骨折就那么多,不会像慢性病那样反复住院,而且很多时候几个医院还在抢,医生和医生之间在抢),虽然现在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多了起来,但是选择手术的有限,到西医院看病的也有限(很多地方都到中医院去看了),但是骨科的研究生招的太多了,有才的多,关系户也多,很多并非学骨科的人通过各种途径进骨科,其实很多医院骨科塞满了人,新近的人员待遇很差的,记得本科老师说我们国家的骨科五年之内不招人也不会缺人,君不见招聘会上最惨的就是骨科研究生了。其实有几个科室还是很不错的,比如说有些医院的康复科,虽然有点感觉像辅助科室,但是康复科轻松,赚钱也不一定少,无风险,很多活都被康复技师干了,性价比颇高!麻醉科也是不错的,ICU也不差。至于说儿科、产科、急诊科这些科室能不能干,我觉得要结合实际情况吧,舆论总是把这几个科室妖魔化,有的形容成“挨打科室”,现实中很多地方很多时候,还是比较吃香,比如说很多地方队儿科特别重视,妇幼保健院都是政府投资包办,儿科在很多地方待遇很不错的,总而言之,我觉得一个人要是真的厉害,其实选什么科都无所谓,到最后他总能脱颖而出,要是一般般的话,就不要选大家都想选的科室,考研找工作都很麻烦,自己要很有眼光才行,打个比方,男生不能老是盯着漂亮女孩子,找一个性格好又有能力、背景的女孩子是男生不错的选择!
4、专业型、科研型、四证合一型(专业型和规陪结合)、本科学临床但硕士学基础型、本科非临床硕士学临床型:第一眼看上去真让人眼花缭乱,不得不承认我们国家的医学研究生教育太混乱了!但他们出来都能当医生,但还是有好有坏,但我要说国家的相关政策一定要清楚!首先向师弟师妹们普及一下什么叫四证合一:四证指的是规陪证、医师资格证、学位证、学历证这四证,后三者大部分研究生都能弄到,现在提的最多的就是规陪证,现在包括北京、上海、深圳、浙江等省市已经强制要求规陪了,到2105年全国强制推行,各位可以看看链接,我国是华西最先从外国引入了这项培养模式,接着上海、北京开始大规模试点,去年教育部、卫计委等联合发文确定64所院校可以四证合一了。下面我就来分析一下各自利弊;首先,如果还是你能力特别强的话,就去北京吧,报北京的专硕,北京的很多医院已经开始把专业硕士当做第一阶段规范化培训(3年),博士阶段算第二阶段培训(2年),这种模式全国通杀(上海等地区大医院马上要二阶段规陪,巨坑!读完科博再去规陪好几年也不一定能留得下来太惨了)。其次,如果感觉考不上,那么就选其他地方的四证合一型,为什么这样选?很多人不是说大医院都重视科研吗,科研做的好可以留院吗,的确中国的大医院对科研、SCI、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指标已经达到了迷信的地步,可能留四证合一的看不出对医院有什么价值,但是不要忘记,这些仅仅是处在发达城市叫得响的大医院,对于地市级医院根本不管这些(至于论文从哪里来,大家自然都懂的),只要你别把病人弄死就行了,第二扪心自问有几个人能留在大医院呢,众所周知大医院各种免费劳动力,实习生、见习生、研究生、进修医生、住院医生,所以根本不怎么缺人!再者,其实四证合一还是科硕其实都是硕士,硕士一般都没法留在大型教学医院,还要读博士的,但是四证合一同样可以读博啊,可见科硕读下去留院的机会也很小,四证合一往上读也有留院的机会。临床是立身之本,科研是发展之要,在临床三年混三年至少还是有临床经验的,在实验室里混三年也许什么都做不出来。但是我鼓励搞临床的同学学习一下科研理论和技术、训练一下科研思维,这样还是能让自己上档次一些!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没法左右自己的命运,科研必须有人干,必须有人牺牲!如果你真的成了科研型怎么办,我想最好的方式还是硕博连读,为什么要这样,因为我们中国硕士比较泛滥了,博士还不是那么多,很多地方、很多医院招个博士给的待遇还是很不错,除了北京上海等地方规定极为变态(店大欺客),很多地方对于博士的规陪还是很松的(基本上是一年轮科),就是走过场而已,因为他们也考虑到你读到博士确实很辛苦!同样是六年,科硕=硕士学位+规陪三年,科博=博士学位+规陪一年,其高下立见!还有一类就是单纯的专业型的,就是没规陪证,我总结就是不给规陪证的专业型就是耍流氓!这一类又分两类,有些学校老师课题多,让专业型的干科研型的活,这样的话显得不伦不类了,你也可以去转博,也可以以后像科研型一样规陪;还有一类就是专干临床,但是就是没规陪证,这一种是比较累的,因为上学的时候在干住院医的活,毕业了还要当住院医,但是很多地方这种硕士会少规陪一年。有利有弊吧。有些同学本科读的是临床,考研被调剂到了基础,或者当初自己想读基础后来毕业又想找临床的工作,其实这部分人现在基本上和科硕是一样的,要么规陪,要么读博再进医院,都可以进医院的(只要有医院接纳你),政策上没有限制,可能高层次的医院不太喜欢这样的学生,但是很多小医院还是可以进去的。有些同学本科是中医、中西医、基础医学、护理等专业,考研跨考到临床来,这部分人几乎不能四证合一(因为读研期间不能考执业医,这是本科临床和非临床最大的区别),所以只能报科硕,毕业之后再规陪、在考执业医也能当医生,和本科是临床的科硕是一样的!(之前有个科硕门事件,因为本科非临床研究生临床的人太多了,为了稳定这些科硕不准考执业医的规定一直没有实施,未来实施的可能性也不大,因为有规陪在等着你呢,所以你要是熬得起来读临床也是可以的!)总而言之:我觉得首选还是四证合一,但是我鼓励四证合一的同学在读硕士期间要学会查文献,会做实验,哪怕是个小实验,因为等你毕业的时候也许就资格去考个博士(博士很多地方只招科研型),进而留在大医院。其次是硕博连读或者一口气读到博士的科硕,但是你绝对不能临床上什么都不会,一定要早点把课题做完,跟老师商量一下去临床呆一段时间,光懂实验的医生是可怕的,很多人都看不起,最差的可能就是科硕毕业去规陪,以上只是我的见解,因为我们国家的医学教育太乱了,每个地方、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目的去培养研究生,也就是说很多地方的政策不太一样,很多地方的执行标准也不太一样,不能一棍子打死!时代不一样了,人民对现存的医疗体系强烈不满,国家进行医疗改革的时代,规陪应运而生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全社会医生的水平,大家一定不能关顾着闷头看书而不去了解当今以及未来国家、当地的政策。
5、复试、选导师、找导师、调剂、二战、找工作的问题:这里面也是·千差万别,我只能结合我自己的体会去说,很多院校的复试都是四月左右进行的,考研是一月初,大部分人都是先休息一个月好好回家过年再说,年后就剩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准备复试了,复试很多学校分为两个环节:笔试和面试,笔试成绩很多时候都不怎么看的,面试大概有英文的自我介绍(可能还会有些简单的口语问答环节)、和本科室相关的专业知识(包括理论和问病查体写病历和病例分析等临床知识),翻译,生活上的问题。(每个医院不一样,但是大概都在这其中);再说说这找导师吧,其实还是很重要的,有的时候比你选择多好学校的都重要!这导师嘛,最好是院长、主任啦,因为留的都是他们的学生,即使留不下来找工作也有优势,中国就是这样,没办法。其次是有名的教授、博导,因为虽然留不下来,但是还是可以学到很多,直博也方便一些(直接给你省了一年时间,也省去了考博的麻烦,另外跟着一个老师连做五年的话做课题的能力会很扎实),找工作他们的关系一般也比较广,名气大的话学生同样也好找一些!再次是科里比较混会的、社会关系比较好、能帮学生找到好工作的导师;当然以上说的这些老师最好人品要好,如果性格太差,做人上也劣迹斑斑的你也有麻烦。在这里我想讲一下:有些同学是二本、三本或者非211、985出身想考名校,或者是自己想找牛导但是又怕他嫌弃自己的出身。心里面多多少少会有些自卑或者胆怯,但我觉得要是你实力不行的话放弃也倒我所谓,如果自己本身实力还行那就不要怕,其实名校的研究生很多都是二本三本过来的,因为本来名校招的研究生就比本科生多多了,顶级的协和北医都不招本科生但研究生却招了好几百!而且很多所谓名校、211、985的本科生也很差劲(至少三分之一也很一般般),大牛们很多都是从二本出来的,再者别人并不会把学校的水平当成你的水平,也确实有些导师就喜欢要好学校的学生,但是那毕竟是少数,提前打听好了,避开他们就行了,所以努力大于出身!再说说这调剂,迫不得已去了调剂,不要看到调剂就不高兴,其实我身边很多人调剂的结果也许比他开始选择的还要好,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很多调剂的同学被调剂到了冷门科室或者冷门学校,但是很多冷门科室其实并不差,只是大家没太在意而已,比如说我有个同学开始考骨科后来调剂到了康复科,其实他后来还是挺感激这次调剂的,因为他是男生又是硕士,以后留下来的机会几乎百分之百,收入待遇各方面都不差,工作还清闲,如果要是骨科的话毕业又该发愁了,所以调剂有时候也是有机遇的,自己权衡一下吧!再说说有些同学考的很差,调剂的结果又不理想,不仅科室不理想而且还要自费,于是就想到了二战,我的建议就是如果真的不是考的特别差或者还有很大潜力最好还是不要二战,考研压力比较大,二战也不一定就能多走运,毕竟一年的时间也是挺宝贵的,人生在于不停的努力,你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只要能努力也是有机会翻身的,身边有很多像这样的例子。再说说这找工作,因为马上就要实行规陪了,以前的很多东西又不太适合现在了,可能14级找工作可能不需要规陪了,但是本科生大部分都进不了好医院,可能一般都是县级或者发达地区的镇级医院,这些医院也要轮转一两年,15级的可能先被单位招进去在规陪,或者先规陪再找工作,就这些吧!
深夜了,我该写的版块基本都写完了,但是第一版很多方面还是比较粗糙,我在后来的日子里还会去修改和完善它,很多方面只是我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我希望各位前辈、同仁多提一些宝贵意见,能够让后面的人少走些弯路,但我觉得大家既然是讨论就不要站在你自己的立场上说一些偏激而又不客观耸人听闻的话,不要说完别人不对后又什么都不说了,那样只能显示出你的没素质。另外说一些题外话吧,学医现在看确实是个性价比不高的专业,但是我觉得大家不能消沉,还是应该对国家、对未来抱着乐观积极的心态,只有国家富强了,人民富裕了,医生才能变成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真诚待人、认真做事,总有一天你会成功的!(ps本人绝非南方医科大学的研究生,大家也不要猜笔者是哪个学校的哪个医院的,专心看帖就行!)给了后辈很多建议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马克!一下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受益匪浅!我本科中西医的,考取64所学校之一,可以得到四证嘛??研究生期间考执业医,以什么身份考的?本科还是研究生?谢谢楼主!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完蛋了,看了楼主的分析,骨外科是不能报了,现在很迷茫选什么科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knight-葛 受益匪浅!我本科中西医的,考取64所学校之一,可以得到四证嘛??研究生期间考执业医,以什么身份考的?本科还是研究生?谢谢楼主! 几乎不可以,我帖子里已经说了,按我的理解本科不是临床的,研究生期间是不能考执业医师的,也就是说没法四证合一,你当医生的途径就是研究生毕业考执业医、规培。考执业医以研究生的身份,未来的出路和科硕是一样的,具体情况你去问一下你报考医院的研究生科吧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关于丁香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研间接费用包括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