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哪里楼堂馆所违规问题了

根据《直销管理条例》,企业从事直销经营必须经过商务部批准获得直销经营许可。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直销。
商务部通过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信息系统)公布经批准的直销企业名单,并实时更新。通过查询直销企业名单,可辨别该企业是否获得直销经营许可。
根据《直销管理条例》,直销企业从事直销活动,必须在拟从事直销活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负责该行政区域内直销业务的分支机构,在其从事直销活动的地区应当建立便于并满足消费者、直销员了解产品价格、退换货及企业依法提供其他服务的服务网点。直销员只在企业一个分支机构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已设立服务网点的地区开展直销活动。
直销企业的直销地区可通过信息系统查询,未经审核公布的地区不得开展直销业务。
根据《直销管理条例》和商务部、工商总局2005年第72号公告,直销企业可以直销方式销售本企业生产的产品以及其母公司、控股公司生产的产品,直销产品范围包括:化妆品、保健食品、保洁用品、保健器材、小型厨具等5类,直销产品应符合国家认证、许可或强制性标准。
直销企业的直销产品可通过信息系统查询,未经审核公布的产品不得通过直销方式销售。
根据《直销管理条例》和《直销企业信息报备、披露管理办法》,直销企业或者其分支机构与直销员签订推销合同,向其颁发直销员证,并通过企业信息披露网站(可通过信息系统查询具体网址),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向社会公众披露本企业直销员总数,各省级分支机构直销员总数、名单、直销员证编号、职业及与直销企业解除推销合同人员名单。直销员向消费者推销产品,应出示直销员证和推销合同。
查询直销企业公布的直销员名单,查验直销员证、推销合同等信息,可辨别直销员身份。
根据《直销管理条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直销企业和直销员及其直销活动实施日常的监督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企业未经批准从事直销活动、直销企业经营活动中存在违规行为的,均可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举报。
【概念定义】直销是指直销企业招募直销员,由直销员在固定营业场所之外直接向最终消费者推销产品的经销方式(《直销管理条例》第三条)。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禁止传销条例》第二条)。
【行为特征】直销是合法经营行为,以“单层次”为主要特征。传销是非法经营行为,以“拉人头”、“入门费”、“多层次”、“团队计酬”为主要特征。企业开展直销应当取得《直销经营许可证》,但《直销经营许可证》仅说明该企业有资格从事直销经营,不是区分直销与传销的依据。
【人员管理】直销活动中,直销企业招募直销员,应当对直销员进行业务培训和考试,考试合格后颁发直销员证,并与其签订推销合同。直销企业招募直销员,不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作为条件,对直销员进行业务培训和考试不收取任何费用。直销员自签订推销合同之日起60日内可以随时解除推销合同。传销活动中,参与者通常要交纳费用或者以认购商品等方式变相交纳费用,通过不断发展人员加入,拉人头,形成上下层及网络,并从直接或间接发展的下线缴纳的费用中提取报酬。
【产品退换货】直销活动中,消费者、直销员自购买直销产品之日起30日内,产品未开封的,可以凭直销企业开具的发票或者售货凭证向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所在地的服务网点或者推销产品的直销员办理换货和退货。传销活动中,所谓的“产品”或缴纳的入门费通常不予退还,参与者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商务部向符合条件的企业颁发《直销经营许可证》,仅说明该企业有资格从事直销经营。直销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应同其他企业一样,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守法经营。直销企业从事违法经营甚至犯罪活动的,有关部门将依法查处、追究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商务部将依法吊销该企业的《直销经营许可证》。
不能。根据《直销管理条例》,从事直销经营必须经商务部批准获得直销经营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从事直销活动的,将被依法查处。根据《行政许可法》,被许可人(即直销企业)涂改、倒卖、出租、出借行政许可证件,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行政许可的,行政机关将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个别企业或团队打着与直销企业合作的名义从事直销,属于未经批准从事直销,是违法经营行为,工商、公安机关将依法予以查处。
不是。《直销管理条例》所指的直销,是“无店铺销售”模式,即直销员在固定营业场所之外直接向最终消费者推销产品。
企业不经过批发商等中间环节,通过开设专卖店直接销售其生产的产品,即人们常说的“厂家直销”,是“店铺销售”模式,与超市、百货商店的销售方式类似,应当遵守与店铺销售有关的法律法规。
主管部门:商务部秩序司 外资司 京ICP备号 网站管理: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 技术支持: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
电话:010-国资委通报41起违规问题 10名高管被撤职免职|接待费|撤职_凤凰财经
国资委通报41起违规问题 10名高管被撤职免职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中新社北京6月10日电 (记者 刘辰瑶)中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纪委监察局10日通报了41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问题。根据披露,中央企业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违规公款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问题依旧存在,且占比仍然较高。
中新社北京6月10日电 (记者 刘辰瑶)中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纪委监察局10日通报了41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问题。根据披露,中央企业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违规公款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问题依旧存在,且占比仍然较高。通报显示,共有10人因违规受到行政撤职处分或免职处理。此次通报的违规问题中,涉及违规公款吃喝7起、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10起、公款国内4起、公款出国(境)旅游2起、大办婚丧喜庆5起、违规收送礼品礼金7起、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2起,另有4起涉嫌违规公款打球、公款组织员工参加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虚开业务接待费发票公款报销等。记者留意到,此次通报的41起违规问题大多发生在央企旗下子公司或地方分公司,但不乏集团、公司、中国海运、南方电网等知名企业。其中,东风公司旗下企业涉及违规问题较多。通报显示,东风公司所属东风专用底盘(湖北)有限公司、紧固件有限公司、东风发动机有限公司的部分官员出现公款吃喝问题,被给予处分;东风公司所属东风医疗集团、东风本田发动机有限公司的高层涉及公款境内外旅游问题,被给予警告;东风公司所属茅箭医院采购中心主任助理、药剂科副科长、人事科科长均因收受礼品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行政撤职处分。此外,南方电网所属深圳供电局纪委书记、工会主席潘维和因违规使用公务用车,中国海运所属中海运输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张荣标因违规公款打夫球,均被免职处理。(完)
[责任编辑:robot]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449505
播放数:1475116
播放数:1162473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棚农家院违规问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