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届星级相声大赛 得分有的人为什么得分那么高

盘点西北地区最好的22所大学:西安交大居首_三秦网
核心提示: 2016中国最好大学排名发布显示,西北5省(区)共有22所大学上榜,陕西高校共13所,甘肃5所、新疆3所、宁夏1所。
本届两会期间,人才流失、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严重匮乏等问题成为中西部高校呼吁的热门话题。青海大学校长王光谦表示:&人才不足是制约西部地区高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瓶颈&。建筑科技大学副校长郝际平委员在接收采访时说:&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低,成为西部地区软实力建设的瓶颈&&。
西部高校的问题不仅体现在人才、资源等方面,同时也反映在排名中。前段时间最好大学网根据&2016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的结果详细展示了西南地区29所高校的排名情况,西北高校的排名情况如何,请看最好大学网为您整理的详细文章。
2016中国最好大学排名发布显示,西北5省(区)共有22所大学上榜,高校共13所,甘肃5所、新疆3所、宁夏1所。
排名前十名中,8所高校进入了国内百强。西安交通大学以国内第17名,列西北地区高校之首。西北工业大学位居第2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位居第3。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学分别位列4、5名。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分别位列6-8名。
在2016&生源质量&指标排名显示,西北地区生源质量最好的高校是西安交通大学(国内20名),西北工业大学(国内34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内55名),兰州大学(国内73名),长安大学(国内82名),西北大学(国内85名),陕西师范大学(国内97名)。
&科研规模&指标排名中,排名前两位的高校都达到了万篇的规模。西安交通大学论文数超过了2万篇列国内14名、西北工业大学超过了1万篇列国内25名。
&科研质量&中,兰州大学、西北大学是仅存的2所FWCI超过1的高校,分别位居该区前两名。
&高被引论文&指标排名中,高被引论文过百篇的只有4所大学、分别是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高被引学者&指标排名中9所高校均有高被引学者,其中西安交通大学14人,兰州大9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各有7人。
&企业科研经费&指标排名中,长安大学以4.57亿元居该地区第1名,国内第16名,也是西部地区排名最高的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以3.97亿位居第2,国内第21名。过亿的高校还有西安交通大学(2.63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57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1.26亿),西安理工大学(1.25亿),西安石油大学(1.1亿)。
&校企合作论文&指标排名显示,西北地区有11所高校进入国内百强,西安交通大学以560篇论文列国内第7,继续在该区领跑,西北工业大学以468篇列国内第13名,该区第2名。
&技术转让收入&指标排名显示,技术转让收入最多的依然是西安交通大学,为3371.2万元;长安大学以1701.7万列国内32名。进入国内百强的还有西安石油大学(41名)、西安工程大学(44名)、陕西科技大学(63名)。
(责任编辑:杨丽)&&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粉丝:103748
话题:59483
◇阴离◇奥比岛素材贴,素材如山如海,你还不来看看吗?
发布: 3天前
115届星际大赛很激烈呐不知道那个队能拿到冠军宝座那么各位小奥比们居然115届星级大赛开始那么不妨来看看那新鲜的星际设计师素材想你招手辣抱走一张只需一赞自觉关注和赞赞哦没错这个贴不止有星际的素材哦
娃娃滴示例图来啦
蓝色的那个娃娃有木有想起一个二次元人物呐
第二个傀儡为毛没有上衣呐
木偶的示例图棒棒哒
有木有感觉比奥比岛上的更成熟了一些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话题页
回应/阅读:163/2970
奥比岛115届星际大赛候选人:骊333
TA们刚刚顶过
00:00:28.0
05:37:37.0
战魂狗怎么了?
10:20:34.0
[借楼】骊333你好,换个头像吧。。@&,还有名字啊。。。这样大家对你的好感度会更高,加油
10:48:48.0
啦啦啦我投了,我是你的小粉丝,
13:52:37.0
这图没什么,就是自己做的动态留个纪念
09:45:33.0
嘲讽的必须支持
13:34:04.0
没错,嘲讽万岁
21:47:45.0
11:04:27.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54:00.0
12:43:47.0
12:55:02.0
13:08:24.0
13:19:09.0
互粉 互粉 互粉艾特送物想必你经常能看见我优雅的身影,被嫌我烦,滚这么高难度我还没学会。
16:25:29.0
加油,我们都是199嘲讽的一员,加油了;骊333
13:25:45.0
17:04:04.0
18:39:59.0
18:51:50.0
18:58:09.0
20:14:10.0
晓雨是你的真名吗
22:01:10.0
哈哈这说起来有点啰嗦,总之就是我的小名的谐音啦
15:17:37.0
20:44:27.0
23:04:23.0
07:17:48.0
199嘲讽。。。= =
13:41:39.0
不是119讽嘲= =
13:43:33.0
嘲讽比支持,这儿蜜雪,只混个眼熟1时好残忍啊
13:34:54.0
09:11:22.0
09:29:03.0
回应/阅读:163/2970
使用签名档
没有多多号?
我想安静一生,静听城市繁华,不受羁绊。&&莫三岁
嗯太阳笑了我们热了我有冰淇淋你跟我互粉吗?
想要珍惜却总是失去,喜欢晴天却总是下雨
忘不掉那一段一起犯二的日子。
不染俗尘是你,浑身浴血是你,双身姐妹,残酷抉择。二度使徒,神音。
我该为谁去说谎。互粉&&&&&话题页
回应/阅读:95/1302
奥比岛115届星际大赛候选人:韻翼
TA们刚刚顶过
00:15:48.0
05:57:45.0
11:24:29.0
11:31:35.0
12:47:02.0
碎梦(づ??????)づ
13:10:58.0
抱~支持小翼和若安安~!
17:53:18.0
13:46:04.0
13:04:23.0
谢谢你的支持~
13:10:38.0
13:14:28.0
14:05:03.0
青丘谢谢你~我真的很感动
14:26:00.0
18:38:39.0
18:38:52.0
19:41:52.0
谢谢你的支持~
19:52:30.0
20:17:48.0
一定会努力的
20:49:43.0
20:19:36.0
20:50:27.0
にっこにっこにー(Ni-co ni-co Ni——)あなたのハートににこにこに(对着你的心niconiconi)笑顔届ける矢澤にこにこー(传达笑容的矢泽niconico)にこにーって覚えてアブにこー(要记住niconi哟 Love Nico~)
00:28:25.0
19:28:03.0
梦才刚开始呢。人生也还长着呢。如果我不再缠着你,那么你已经失去了我。 ——这里咯咯,你好。
08:53:41.0
谢谢你的支持~
08:56:08.0
12:00:48.0
谢谢你投票给我~我一定会的~
19:29:06.0
12:03:13.0
嗯 我虽然不是最好 但是我会努力做得更好~
19:30:26.0
21:24:55.0
13:03:47.0
19:30:51.0
14:23:12.0
(づ??????)づ
19:31:37.0
14:35:00.0
宝宝我很感动啊QUQ
19:32:02.0
让我听懂他的心
14:42:08.0
19:32:15.0
回应/阅读:95/1302
使用签名档
没有多多号?
我想安静一生,静听城市繁华,不受羁绊。&&莫三岁
嗯太阳笑了我们热了我有冰淇淋你跟我互粉吗?
想要珍惜却总是失去,喜欢晴天却总是下雨
忘不掉那一段一起犯二的日子。
不染俗尘是你,浑身浴血是你,双身姐妹,残酷抉择。二度使徒,神音。
我该为谁去说谎。互粉&p&真奇怪,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想到的是高考前最后一堂语文课。&/p&&br&&p&那时,初夏已是暖风熏人,各科考卷多如牛毛。复习课统统变成了答疑,我不听课,借来同学的手机玩泡泡堂。不听课的占了多数,除了打游戏,也有人睡觉、聊天、自顾自复习。老师也不管我们,自顾自讲课。&/p&&br&&p&在那节语文课上,我偶尔抬头,看到一道阳光将教室一劈为二,光柱下有点点碎尘,老师就站在这碎尘之中。她不紧不慢、娓娓而言,每一粒碎尘都炫目地飞扬着,构成了我高中生活最后的图景。&/p&&br&&p&老师正在分析一篇现代文阅读。这真是我在学生时代看到过的最奇怪的一篇文章,开头便是:&/p&&br&&p&&i&“我登上一列露天的火车,但不是车,因为不在地上走;像筏,却又不在水上行;像飞机,却没有机舱,而且是一长列;看来像一条自动化的传送带,很长很长,两侧设有栏杆,载满乘客,在云海里驰行。”&/i&&/p&&br&&p&句句隐喻,仿佛梦呓,拿它来做阅读理解,让人抓狂。老师问:“你们有谁看懂了这篇文章吗?”&/p&&br&&p&回应者寥寥。当她的眼光扫过我时,我赶紧摇头,她便微笑:“我不指望你们能看懂,但我非常喜欢它。”&/p&&br&&p&于是,在我高考前最后一堂语文课上,我的老师倚着讲台,从杨绛的这篇《孟婆茶》开始,散漫地与我们谈生死。她说,那是一列通向死亡的列车,我们每个人终会登上它。她讲钱钟书和钱媛的先后离世,“不要害怕死亡,在漫长的生命中,生和死会交换位置,死亡变轻了,而活着才是最沉重的事”。在最后的铃声响起来之前,老师说:“我希望各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但我更希望,当你们背负着越来越沉重的人生往前走时,依然不会失去感受幸福的能力。”&/p&&br&&p&很多年后,我试图回想起,听到这些话时的心情……大概是哼了一声吧。整个高中,我都觉得,这个语文老师是一个情感细腻过头的人,总是生老病死,死呀活呀的,让当时的我很不耐烦,那年我18岁,中二倔强、充满朝气、自以为是,死亡对我来说就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而活着,又怎么可能变成一件沉重的事情呢?&/p&&br&&p&半个月后,我的最后一门高考结束了。在走出考场的路上,看到她和其他老师一起,站在门口送考。人群如潮,我们只有匆匆一会,她见我喜上眉梢,便问:“考得不错?”&/p&&br&&p&当时我点着头,心里想着,这一天终于来了,我终于能够抛开过去,抛开那无聊的、重复的、课业繁重的每一天。我满心骄傲地计划着:“从今天起,我要为了自己的理想快乐地活”。&/p&&br&&p&多奇怪,那么多年过去了,当我回忆高考时,关于考场的种种印象均已模糊,我只想到了老师在最后一节语文课上说的那些话。很多年以后,我开始多多少少明白了其中的意思:我高考前的人生轻薄如纸,越往后走,生活才越显出复杂与沉重的本来面目,如果有一天我们再相见,我一定想要问她:“究竟怎样才不会失去感受幸福的能力?”&/p&&br&&p&可惜不会再有与她倾心交谈的机会。2012年初,我的老师于春秋鼎盛之年因病逝世。&/p&&br&&p&在她追悼会的前一晚,我梦见自己回到高中,穿过人来人往的校园,紫色的花瓣像蝴蝶一般停留在我的肩头,又翩翩而去。我看到老师在人群中出现了,带着微笑,许多学生走上前揽住她,于是他们并肩走一段又分手。而我在不远处凝望,偶尔她看向这里,我就招招手,她并没有回应我,然后在斑斓轻柔的风里消失了。&/p&&br&&p&第二天,我去送她,所有学生都传看着她生前的最后一封信,里面写道:&/p&&br&&p&“从知道得病至今我一直坦然和平静,我总是想,人不能只允许自己遇到好事,不允许自己遇到坏事。当不顺或困境找到我时,我会反问自己:‘为什么不可以是我?’于是就能平静地去面对。”&/p&&br&&p&那天,我看着这两句话,用袖子擦着泪水,但越擦越多。&/p&&br&&p&如今,距离老师去世,竟然又过去了三年。每当夜深之际,看到她留下的这些话,眼泪依然会夺眶而出。老师啊,倘若你我还会相逢,大约会是在那辆“在云海中驰行”的列车中了,我并未辜负你“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的第一个希望,想来也不应辜负你的第二个希望:背负着沉重的人生向前走时,也不会失去感受幸福的能力。&/p&&br&&p&&b&本文中提到的老师,是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的张文颖老师。她是我的高三语文老师,逝世于2012年。&/b&&/p&&p&&b&本来不想在这篇悼念的文字下附加任何多余的说明。但最近半年,评论里有越来越多人向我反映,这篇文章在某些辅导试卷中作为阅读理解材料出现,甚至以此质疑我是否抄袭,这种质疑在我看来无法原谅。&/b&&/p&&p&&b&因此作出声明:&/b&&/p&&p&&b&我是本文的原作者,我从未授权给任何辅导机构、出版社,允许他们将其作为阅读材料使用。日后如有人再想使用,请务必注明作者为“德川咪咪”。&/b&&/p&
真奇怪,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想到的是高考前最后一堂语文课。那时,初夏已是暖风熏人,各科考卷多如牛毛。复习课统统变成了答疑,我不听课,借来同学的手机玩泡泡堂。不听课的占了多数,除了打游戏,也有人睡觉、聊天、自顾自复习。老师也不管我们,自顾…
&p&我觉得很多人在学习模仿名人的时候都有个毛病,我称之为”短板看齐效应“,也就是说自己有什么毛病缺点,只要在某个成功人士身上看到对应,就立马认为自己的毛病缺点无伤大雅了,至于有没有人家的优点长处就忘一边了。&/p&&p&所以最后学到了乔布斯没有大学学位,学到了钱钟书的数学水平。。。&/p&&br&&p&所以多学人的优点。。。&/p&
我觉得很多人在学习模仿名人的时候都有个毛病,我称之为”短板看齐效应“,也就是说自己有什么毛病缺点,只要在某个成功人士身上看到对应,就立马认为自己的毛病缺点无伤大雅了,至于有没有人家的优点长处就忘一边了。所以最后学到了乔布斯没有大学学位,学…
我不是来谈政治宗教,我是来谈谈被斩首的第二名日本人质——后藤健二。&br&&br&&p&日,网上发布长1分7秒的视频显示,日本自由撰稿人后藤健二(Kenji Goto, )。已经为伊斯兰国家武装分子所斩首。&/p&47岁的后藤健二(Kenji Goto, ),在1997年接受基督教。已婚,有两个女儿。小女儿在他离家的时候,才出生3周大。&br&&p&与之前被斩首的汤川遥菜不同(汤川在叙利亚建立一家私人军事保安公司),47岁的后藤是在4年前内战初始时,开始报导叙利亚以及其人民的故事。后藤曾说,身为记者的他报导的焦点永远是受苦的人们而不是战争。他说,「我报导的“前线”是那些忍受无法忍受之苦却仍努力生存的人。」「我对在苦难中的人充满怜悯,他们总有故事可以说。如果我能为他们的故事找到一个出口,而因著他们的故事的曝光让问题能够被解决,我的工作才算大功告成。」2012年,后藤曾为日本NHK电视台制作节目,报导了叙利亚阿萨德政府折磨其百姓的残酷行为,以及当地百姓和孩子在战争中的悲惨生活。2014年5月的一次采访中,后藤曾表示,他去叙利亚并不是为了报导战争,而是去关注“那些在战争中,遭受着难以想像的苦难,却仍在顽强地活下去的人们”。后藤认为,把他们的故事告诉全世界,或许可以帮助他们找到脱离苦难,终结战争的方法。他的牧师田村博形容他是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据日本《The Japan Times》报导,后藤健二是相当少见的记者,在战争不断的叙利亚报导许多新闻,想为饱受战争之害的平凡百姓们发声。&/p&&p&后藤认为,他日本记者的身份,能给予他一些安全的保证,因为日本从没有参与过任何攻击的活动,只是提供人道主义救援,所以他可以前往西方记者无法自由抵达,以及作新闻报导的地区。&br&&/p&&p&在后藤的记者生涯中,他的报导对象包括非洲与中东战乱地区的一般平民百姓。许多熟知后藤健二的人表示,他对有需要的人总是不吝伸出援手,尤其关怀战争地区的孩童,尽力帮助日本311大地震的倖存难童,并致力于将他足迹所及的各国见闻与世人分享。&/p&&p&这些采访故事都被后藤集结成册,出版发行。他以狮子山共和国的童兵为背景,写下《比起钻石,我更想要和平:童兵心声》一书,并拿下日本产经儿童出版文化赏的富士电视台奖。另一本2009年出版的《假如我能上学去:阿富汗少女玛丽安姆的故事》,则是描述因战争失学的阿富汗少女的故事。后藤以朴实无华的文字,将这些他所关怀的故事传递到外面世界(这些书貌似国内都没有卖的,只好今年去日本顺带买回)。&/p&&p&后藤也常四处传讲,让日本学生有机会认识战乱衝突地区中的孩童,了解他们所承受的苦难,珍惜自己的拥有及不吝对战火下的人们伸出援手。&/p&&p&曾邀请后藤演讲的近畿大学医学部助理教授村上佳津美回忆表示,后藤曾说:「当灾难发生时,孩童往往面临被遗弃的命运。」村上说:「后藤对无法保护自己的孩童总是充满关怀,为那些他曾造访过的学童挂心,甚至对他生活中遇见的每个生命都有负担。」&/p&CNN两天前的报导,认为健二纯粹是为了营救朋友,而自愿放弃他个人美满幸福的人生。(&a href=&///?target=http%3A//n.com//world/isis-hostage-kenji-goto/&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worl&/span&&span class=&invisible&&d/isis-hostage-kenji-goto/&/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p&后藤在离开日本之前,答应忧虑的亲属会活着回来,但是他并没有。&/p&&p&刚才后藤的母亲接受采访说道:不能让仇恨因悲伤而延续下去,应当继承健二的遗志,让社会不再有战争,去拯救生活在战争和贫困中的孩子们。&/p&&p&之前我读过一些关于中东中亚地区的书籍,我对于战争和极端宗教对于那些地区的残酷折磨以及妇女儿童在那里饱受摧残稍有了解,不得不佩服后藤的所作所为。&/p&&p&不转发后藤被斩首的照片及视频,放一张他笑着的照片,愿他在天国安息。&/p&&img data-rawheight=&400& data-rawwidth=&600& src=&/18b9a6b058ba1ccf85f76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18b9a6b058ba1ccf85f76c_r.jpg&&
我不是来谈政治宗教,我是来谈谈被斩首的第二名日本人质——后藤健二。日,网上发布长1分7秒的视频显示,日本自由撰稿人后藤健二(Kenji Goto, )。已经为伊斯兰国家武装分子所斩首。47岁的后藤健二(Kenji Goto, ),在1997…
一.接受现实。&br&&br&1.&br&在美国等已开发国家,这个问题也是相当严重的。比如经济学人聚焦的一个不算新鲜的话题:财富与知识的传导性到来的社会不平等。原文:&a href=&///?target=http%3A///news/briefing/-children-rich-and-powerful-are-increasingly-well-suited-earning-wealth-and-power&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merica’s elite: An hereditary meritocracy&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简单来说,&更多的财富--下一代受到更好的教育--下一代更容易成为社会精英--....&这样周而复始的“财富--知识--财富...”的循环在美国显得越来越明显。这样的循环在从60年代后,又多增加了几个因素:1.母亲受教育程度急剧提高。2.“有钱--好社区--好学校”之间的关系。3.有不少大学对校友子女的优惠。&br&&img src=&/d537b40ae0b25b88bdbb0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4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d537b40ae0b25b88bdbb0_r.jpg&&&br&&img src=&/edaaef2cdeb8ec813d5be79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4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edaaef2cdeb8ec813d5be79_r.jpg&&&br&&img src=&/e1bae4f405b1f3454fc22c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4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e1bae4f405b1f3454fc22c_r.jpg&&&br&&img src=&/8bf5f69bbb62b839da0b7c9ed97c33bb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2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8bf5f69bbb62b839da0b7c9ed97c33bb_r.jpg&&&br&文中还聚焦的一个问题,个人觉得很有意思。经过这样轮回的富家子弟,大部分都不再是过去美国20世纪前半期的那种纨绔子弟,而是在学习能力,修养水平往往高于普通家庭的子弟。这样起跑线上的不平等,外加富家子弟经过了好的教育(败家子几率下降),使得社会其他成员的机会更小。 &br&&br&中国在这方面恐怕紧随着美国社会的发展趋势,这一点在很多现象(比如题主就是个很好的个案,还有学区房等等)都有体现。&br&&br&2.中国经济在过去30年神奇上升过程中,制造出了很多机会。&br&比如文革后前10次高考通过并且毕业的人群(其中不少都是现在90后的父母),很可能大部分都进入了社会中产以上。&br&比如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个体经营老板的家庭。&br&比如2003年开始完全不懂投资,就只知道买一套房子,然后做抵押再买一套的阿姨们的家庭。&br&比如几次股疯中低谷入市又高位安全退出的家庭。&br&&br&但是,这样的机会,在中国经济趋于平缓的过程中,已经比较难出现了。&br&结合这两点来说的话,接受现实带来的界限是第一步。&br&&br&二.重新定义“幸福”&br&&br&从题主的状况来看,是刚刚大学毕业,从一些毕业生收入统计来看,相比较而言毕业收入还是不错的。仅作参考:&a href=&///?target=http%3A///fortune//c_.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哪家大学毕业生薪酬最高?清华毕业月薪五千多&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如果没有极大的人生机遇,人要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得幸福,个人的感觉是首先得承认自己是一个平凡的人。&/b&&br&&br&&br&相信接受了这一点之后,像题主这样的朋友生活的幸福感会增加。&br&&br&定义幸福的方式有很多很多,包括心理学上的,经济学上的。我个人将“幸福”定义为:有钱,有闲,无大病,无大烦扰。&br&&br&这四个元素是互相牵制的关系。要达到非常有钱,可能就要失去原来应该休息和陪伴家人的时间,身体也有可能会不舒服,家庭的烦扰也可能会增加很多。同样,太有闲,则钱可能赚得不多,夫人(丈夫)嫌弃你懒惰,小孩花钱却没有等等烦扰。&br&&br&而能达到&b&当下和可预期的平衡&/b&,我就心满意足。&br&&br&比如,就拿题主做例子,题主刚刚毕业,1万一个月去掉生活成本,肯定能有所剩余,而且随着专业技能的增强,未来的收入也还是可以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的。那工作之余就该谈谈恋爱,休息好,这样才能保证无大病,也无需自寻烦扰。&br&&br&但是如果题主想不开,开始焦虑今年23岁的自己怎么不能像其他家在上海的同学那样毕业就有自己父母给的房子啊,而且不顾及未来自己专业技能增强所能带来的增值空间,开始不断焦虑和比较的话,那么很有可能那三个因素就会产生很大的损失。&br&&br&&b&从学校走出来后的很多事,不是像在学校里应付个期末考试一样,两周连着上上图书馆就能冲刺出来的。&/b&&br&&br&而在这四个因素中,如果能够将其中一点做得更好的话,甚至还能对其他因素有增益性作用。&br&比如在有闲的时间里逐渐开始健身,那么上班的效率也或许能提高很多,当然“无病”那个因素也会随之受益。&br&比如在无大烦扰这个因素下,找到了适合的人,烦扰因素下降,其他方面也会增益。当然,如果是不恰当的选择,也会徒生很多问题。&br&&br&总结来说:&br&1.在这辈子很可能没有太大机会的前提下,越早接受自己是一个普通人,越能够增加生活的幸福感。&br&2.定义自己的“幸福感”。而不以别人的标准来定义自己的生活。
一.接受现实。1.在美国等已开发国家,这个问题也是相当严重的。比如经济学人聚焦的一个不算新鲜的话题:财富与知识的传导性到来的社会不平等。原文:简单来说,"更多的财富--下一代受到更好的教育--下一代更容…
这是场接力赛,你却当成百米赛跑。
这是场接力赛,你却当成百米赛跑。
长回答。&br&&br&题主的这个困惑,属于典型的 “&b&他们其实并不比我优秀,但为什么却过得比我好&/b&” 。&br&这方面的困惑,其实大部分人都曾经或多或少的有过。我也有过。&br&&br&那人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对于本问题下的高票答案,我做了一个总结:&br&&ul&&li&&b&“长跑”理论&/b&:这并不是一场公平的赛跑,而是一场从父辈乃至祖辈就开始的长跑,你的起点和他们不同,虽然你现在跑得比别人快,但是过去所带来的差距并没有被弥补。所以,继续努力去弥补差距吧。(匿名用户、&a href=&/people/warmwine& class=&internal&&温酒&/a&)&/li&&li&&b&“拓深理想”理论&/b&:你所羡慕别人拥有的东西,其实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有价值,不如把目光放得远一些,去实现更高的价值。(&a href=&/people/ke-meng-90& class=&internal&&KE meng&/a&)&/li&&li&&b&“纵向比较”理论&/b&:别人是别人,你是你。不要总想着和别人比较,那样没有意义,而是应该去比较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如果过去你不努力,你不会有现在的成绩,而你现在的努力,是为了未来。(&a href=&/people/ji-le-18& class=&internal&&极乐&/a&)&/li&&li&&b&“莫比较”理论&/b&:与他人比较,总会带来不快乐。不要一味地和他人去比较,而去享受生活本身给你带来的快乐。(&a href=&/people/tan-wu-yu-33& class=&internal&&谈无语&/a&)&/li&&/ul&&br&以上理论有道理吗?从某种程度上,都有道理。&br&如果以上四条理论已经解决了题主的困惑,那就到此为止吧。&br&&br&只是,我仔细阅读了题主的问题描述,决定另辟蹊径,给出我自己的解决方案:&br&&ul&&li&&b&“放低自身”理论:其实,你可能并没有你想象的那样优秀,所以,请放下思想上的包袱,不要过度关注自己,多关注一些别的事物,并保持谦逊。&/b&&br&&/li&&/ul&&br&根据问题描述,大致可以看到题主的逻辑:&br&&ul&&li&&b&条件一&/b&:在初中的时候,题主觉得自己比周围的大部分同学优秀(成绩年级前十);&br&&/li&&li&&b&条件二&/b&:离开初中以后,题主很努力(一开始因为不适应江苏教育,成绩倒数,但经过努力,我考上了 985);&br&&/li&&li&&b&条件三&/b&:题主觉得自己很聪明(门萨会员,Dota2 天梯 5000);&br&&/li&&li&&b&结论&/b&:题主不该没有同学过得好;&/li&&/ul&&br&来,这是一个数学问题。&br&&br&条件一,就是初始值,设为&img src=&///equation?tex=S_%7B0%7D+& alt=&S_{0} & eeimg=&1&&;&br&条件二,相当于速率,设为&img src=&///equation?tex=v& alt=&v& eeimg=&1&&;&br&条件三,相当于速率加成,设为&img src=&///equation?tex=k& alt=&k& eeimg=&1&&;&br&再加上时间&img src=&///equation?tex=t& alt=&t& eeimg=&1&&,在题主的脑海里,也许已经得到以下的公式:&br&&img src=&///equation?tex=S%3DS_%7B0%7D%2Bkvt+& alt=&S=S_{0}+kvt & eeimg=&1&&&br&&br&现在问题来了,题主觉得,自己的&img src=&///equation?tex=S_%7B0%7D+& alt=&S_{0} & eeimg=&1&&、&img src=&///equation?tex=v& alt=&v& eeimg=&1&&、&img src=&///equation?tex=k& alt=&k& eeimg=&1&&都比大部分同学好,至少不比他们差,而&img src=&///equation?tex=t& alt=&t& eeimg=&1&&和同学一样,所以,&img src=&///equation?tex=S& alt=&S& eeimg=&1&&也不应该比同学差呀!但是,题主却觉得自己被同学完爆了,这不可能啊!&br&&br&问题在哪里?&br&&br&在我看来,主要问题在于&img src=&///equation?tex=S_%7B0%7D+& alt=&S_{0} & eeimg=&1&&,次要问题在于&img src=&///equation?tex=k& alt=&k& eeimg=&1&&,至于&img src=&///equation?tex=v& alt=&v& eeimg=&1&&,题主没详细说,我也不好推测。&br&&br&&b&【1】 题主在初中时,真的很优秀吗?&/b&&br&&br&我们常常犯这样的错误:&b&沉溺于过去的经验,从而忽视了环境的变化。&/b&&br&&br&放在初中时,或者更进一步,在整个学生时代,题主的结论可能都是正确的。&br&&br&在学生时代,最有竞争力的资源,是成绩——&br&&ul&&li&小学里成绩最好的那批人,进了最好的初中;&br&&/li&&li&初中里成绩最好的那批人,进了最好的高中;&br&&/li&&li&高中里成绩最好的那批人,进了最好的大学。&br&&/li&&/ul&&br&犹如机器般地准确。&br&&br&但是,题主可能已经形成了这样的思维惯性,而忘记了,环境已经悄然改变。&br&&br&&b&大学里成绩最好的那批人,在刚进入社会时,是过得最好的吗?&/b&&br&这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br&&br&当然,平均来讲,成绩更好的人,工作总体来说更好。但是,个体间的差异,却出奇地大。&br&&br&刚进入社会时,大学时代的成绩当然还有用,但似乎不那么重要了。&br&事实上,你在大学积累的 &b&工作能力&/b&(以及展现的发展潜力)、&b&人脉资源&/b&(意味着是否有人给你提供机会)、&b&社交水平&/b&(你结交有效人脉的水准)、&b&思维视野&/b&(意味着你是否能自己发现机会)等等,都成为了影响你工作水平的重要因素。&br&&br&题主自己显然也意识到了,“他们的谈吐,气质,视野都不是我能比的”。&br&&br&那么现在,我们回头看一下,你还觉得,你在初中时比别人更优秀吗?&br&&ul&&li&你在努力学习的时候,别人可能抽空 发展一下兴趣爱好;&br&&/li&&li&你在拼命刷题的时候,别人可能抽空 关心一下国家大事;&br&&/li&&li&你在为自己考了高分而沾沾自喜的时候,别人可能为自己成为了学生会会长而感到高兴……&br&&/li&&/ul&&br&成绩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上面那些东西,是我们,尤其是初中时的我们,极其容易忽略的。但,放眼现在,这点点滴滴的进步,却也逐渐成就了 “他们的谈吐,气质,视野”。&br&&br&事实是,在初中时,你就未必比同学“优秀”。&br&&br&更何况,到了高中以后,你的刷题变本加厉,而他们所谓的 “全面发展”,也同样更进一步。&br&也许,差距就这样被拉开了。&br&&br&&b&【2】 题主真的足够聪明吗?&/b&&br&&br&关于聪明程度,题主说,有两个词是他特别自豪的:“门萨会员”、“ Dota2 天梯 5000”。&br&&br&首先,门萨会员 的要求确实不低,但也没有高到逆天的地步。&br&根据我查到的资料,门萨的入会标准是智商超过130,这类人占 2%。&br&&br&*** 有人指出,门萨的入会标准是 智商148,实际上只是标准差(SD)不一样而已,SD=15 时要 130 以上,SD=24 时要 148 以上,总之就是两个标准差以外,根据统计学的正态分布理论,这类人约占 2.3 %&br&&br&&img src=&/eded5ac8be59db26e2f56b585efc02ab_b.jpg& data-rawwidth=&358& data-rawheight=&36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8&&&br&&b&放之中国,满足条件的有 3000 万人。&/b&&br&顿时觉得没有那么高大上了吧?&br&&br&关于 DOTA 2,由于我没打过 DOTA,所以特意询问了同学,然后还上网查了资料。&br&题主说的应该是 MMR,他们说, 5000 分确实是大神,也不是普通人能轻易达到的。&br&&br&只是……&br&我们来看一下这个表 &a href=&///?target=http%3A///leaderboards/%23chin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Dota 2 - 排行榜&i class=&icon-external&&&/i&&/a&&br&中国的最高分已经接近 8000,第 200 名也达到了 6000 分。&br&打到 5000 分可能是国内的几千名吧。&br&&br&考虑到 DOTA 2 的玩家数,打到这个名次确实足够厉害,&br&不过,也的确没有达到真正的顶尖,至少还不能靠这个吃饭。&br&&br&&b&其实问题不在于这两个例子本身,而在于,题主要用这两个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聪明。&/b&&br&&br&你是否意识到,&br&当你不能从 “门萨会员” 中吸取有用价值时,门萨会员 只是一个 &b&头衔&/b&。&br&当你不能利用 DOTA 2 的高水平来赚钱时, DOTA 2 只是一个 &b&爱好&/b&。 &br&&br&从这些 头衔 和 爱好 中获取快乐和满足感,这未尝不可。&br&只是,那它们去论证自己在 &b&事业&/b& 及 &b&视野&/b& 上也应当足够出色,无疑是本末倒置了。&br&&br&&b&事业 和 视野 的提升,有它们所需要的素质,而这些素质,恰恰不是 门萨 和 DOTA 2 所能带来的。&/b&&br&&br&&b&从这个角度说,题主并不足够聪明。&/b&&br&&br&********************&br&&br&&b&“你并不那么优秀”&/b&&br&&b&“你并不足够聪明”&/b&&br&&br&我为什么要说这些?&br&&br&因为,我感受到,题主过于纠结于自己的 “优秀” 和 “聪明”,然后和他人的比较中产生了心理负担,进而感到了不快乐。&br&&br&罗素说:“&b&幸福的获得,在极大的程度上却是由于消除了对自我的过分关注。&/b&”&br&&br&觉得自己很优秀,很聪明,并纠结于为什么自己的优秀和聪明无法让自己过得更好,恰恰是自我关注过重的表现,好在,题主的症状还很轻。&br&&br&&b&对于那些自我专注过于严重的人,通向幸福的唯一的道路就是提升外在修养。&/b&&br&&br&所以,我的建议是:&br&&ul&&li&&b&告诉自己,“我没有那么厉害”,我只是一个普通人;&br&&/b&&/li&&li&&b&去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培养一下自己的爱好,多关注周围有趣的人和事儿,并从中获取快乐,而不要总是不自然地把他们的生活状态和自己比较;&br&&/b&&/li&&li&&b&同时,放平心态,继续努力工作,并多向各种各样的人讨教经验,包括那些你觉得过去不如你、但现在却过得比你好的人,既然我没有那么厉害,我就应当足够谦逊地去讨教。&/b&&br&&/li&&/ul&&br&这样的话,&br&在不知不觉中,你忘记了那些不愉快的比较;&br&在不知不觉中,你也变得真正优秀了起来。&br&&br&# 献给题主,也献给过去的自己 #&br&&br&********************&br&&br&1 月 28 日补充说明:&br&&br&谢谢诸位的支持。&b&本文允许非商业用途的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原作者和原文链接地址。&br&如需商业用途转载,请通知我并支付稿费,谢谢理解。&/b&
长回答。题主的这个困惑,属于典型的 “他们其实并不比我优秀,但为什么却过得比我好” 。这方面的困惑,其实大部分人都曾经或多或少的有过。我也有过。那人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对于本问题下的高票答案,我做了一个总结:“长跑”理论:这并不是一场…
更新:&br&1.还是要说,请勿转载,&b&不接受任何盈利非盈利的平台、出版物或者媒体的付费非付费转载。&/b&在知乎上和大家聊天,唯一的目的就是聊天。我不打算通过这个途径做一个贩卖故事的人,也不打算传播任何观点,更不想做一个狗屁意见领袖。而且我还怕麻烦,怕要给任何人解释我的观点,更怕给自己给别人惹麻烦。&br&这几天,我一个一个看新关注我的人,基本上只要有认真的答案或者感兴趣的行业或者有较高颜值的ID,我都愿意关注回去。我也希望哪天我脑回路堵塞的时候,大家能分享你们的脑回路给我用一下。这就是我理解的知乎了。&br&所以,因为有共鸣或者要批判,要在朋友圈分享什么的,请只分享给你的要共鸣或者拉来一起批判的朋友,并保证有原链接。谢谢大家给我共鸣。&br&&br&2.关于接触过一些企业家的感受,有很多人私信问我。借评论里 &a data-title=&@da pan& data-editable=&true&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09b064afed97ada133d75bc35ec07104& data-hash=&09b064afed97ada133d75bc35ec07104& data-tip=&p$t$09b064afed97ada133d75bc35ec07104& data-hovercard=&p$b$09b064afed97ada133d75bc35ec07104&&@da pan&/a& 同学的话:&b&运,成功者的谦虚词;命,失败者的借口。 &/b&我觉得就能一言蔽之。我不愿意分析的原因在于,我并不能代表别人。我以为我已经传达到了他们“不是怨妇,也不觉得自己特别吃亏”这样的感受,这感受对我要聊的天已经足够了。&br&&br&3.以下的话很想写到个人简介里,搞不好以后直接复制粘贴也行:&br&&b&别把人家当作猪,但愿自己不是狗,&/b&这是我唯一的交流原则。&b&关于优越感或者自卑感,我自己直到现在都长期共存,也一点都不想掩饰。&/b&而且通常,打动我的,都是那些优秀的人的自省自嘲,或者还在成长的人的自信自傲。总有一天,你也会觉得这才是人们最珍贵的部分。&br&&br&同时,我从来都不会,也不相信别人,可以替人决定一个人的一生,甚至都不能给出绝对正确的建议。&b&所以我绝对不会好好说话的请放心吧&/b&,我一定会把自嘲和吐槽都开到最高,再开始聊天。我没有明确清晰的人生智慧,那些号称自己有的人,我也不太相信。所以即使很刻意,我也会一直保持&b&用不正经的态度严肃地过好一辈子&/b&的观点和行为模式。想要我清晰直接的朋友你们可能失望了,我也很抱歉浪费您的时间了。&br&&br&———————————————————————————————————————————&br&原答案:&br&&br&&br&蛤蛤蛤蛤蛤蛤,你们,想从我这儿搞点儿鸡汤?你们还是太年轻。&br&&br&不。没有。鸡汤我没有,我有太太乐鸡精。聊完这五块钱的,估计我会迅速地被咬得尸骨无存。&br&&b&&br&一,题主,你看到的这个东西,他们好像把它叫做阶级:&/b&&br&以下是我复制粘贴的&br&&br&&blockquote& 最近网络上出了一个中国社会的阶层划分模型,摘录如下:&br&&b&1级:&/b&以在任委员、退休常委为代表,和2的区别在于,1对全国局势有控制能力,2没有。 &br&&b&2级:&/b&以在任实权省部级干部、退休委员、部分大权贵、大富商、大银行家为代表。和3的区别在于,2能影响国家政策,3不能。 &br&&b&3级:&/b&以一般省部、副省部、特别实权的局级,或是大企业主、一般权贵富商、名牌大学校长、中等银行家为代表。和4的区别在于,3能够影响一个地区或者行业的发展,4不能。3以马云、马化腾等为体制外的顶峰,3其实是行业精英或地区体制精英。 &br&&b&1-3级是中国的上层社会,普通人非奇遇不能进 &/b&&br&&br&&b&4级:&/b&以一般地厅级、实权县处级、院士、大教授、高级职业经理人、名医生、名律师、高校校长、演艺明星、知名作家、中等企业主、小银行家之类为主。普通人通过奋斗最多能够达到这个层次。比如惠普谷歌大中国区总裁、范冰冰之类就是体制外本级的顶峰。4和5的区别在于,4和上层有千丝万缕的联系,5没有。 &br&&b&5级:&/b&以小企业主、普通处级副处级或实权科级干部、主流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教授、中等职业经理人、大城市多套房地主、二三线明星、小有名气的医生、律师、工程师等。5和6的区别在于,5有自己的事业,对自己的工作有决定权,6没有。 &br&&b&6级:&/b&以普通公务员、主流企业职员、高校青年教师、普通自由职业者、一般医生律师、一般工程师、大点的个体户等为主。名牌大学生、研究生毕业后多在这个层次。6和7的区别在于,6有一定的上升空间,7很难。 &br&&b&4-6级是中国的中层社会,分别是高、中、低端中产阶级,普通人通过努力,最后能够定格在第5级就算是很不错了 &/b&&br&&br&&b&7级:&/b&以普通企业工人、边缘化的体制内人员、无实权单位的基层公务员、小个体户、城市底层土著、富裕农民之类为代表。7和8的区别在于,7能够在大中城市立足,8不能。 &br&&b&8级:&/b&以血汗工厂工人、普通农民等为代表。8和9的区别在于,8能够自食其力,9不能。 &br&&b&9级:&/b&以大城市底层失业人口、偏远山区农民等为代表,以城市的基本生活标准要求,这些人在城市基本不能自食其力。 &/blockquote&&br&我不觉得它是对的,我表示它可能分类方式和级别都有错误,不过我表示这种东西,它客观存在。不扯政治书,不扯经济理论,这些我都不懂,&b&可我觉得,人生下来开始,就不一样。&/b&&br&&br&马上就有人朝我扑来撕碎我,骂我是狭隘的出生论者。没关系,我今晚是来散播负能量的。&br&&br&比如:豆瓣上很多小年轻的小JJ都超过了18cm、很多人健身房流汗努力了三年发现自己的腹肌永恒不能对称、很多人终其一生都不可能长到180cm或者C cup,我昨天半夜醒来刷知乎,智能马桶冲菊花的同时笑得前仰后合冲湿了睡衣,因为:&br&&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要多刻苦才能练成彭于晏这样的身材? - 健身&/a& 这个问题里的这两张图&br&&br&&img data-rawheight=&450& data-rawwidth=&285& src=&/aafdf1aed9c28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5&&帅哈?&br&&br&再看看下面这位&br&&br&&br&&img data-rawheight=&412& data-rawwidth=&453& src=&/cf14bd3e605afa4e17c9a0df1f94932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3& data-original=&/cf14bd3e605afa4e17c9a0df1f94932d_r.jpg&&&br&不知道为什么我好想弹他的mimi啊!!!快拉住我!!!&br&&br&&b&这么无聊地贴别人的问题和回答,是想提醒就要开始折叠我的诸位:比起人家练鸡肉的小哥哥们,有些人实在是太玻璃心了。&/b&生而不同除了尺寸大小和形状,真的还有别的,我们为什么不可以甩着这样的婊子奶,继续在人生的健身房里“撕逼吧兄弟”?&br&&br&和你聊个故事(绝对是假的虚构的,我听说的):&br&我有一个朋友,父亲是某部级干部,祖上颇有归国学者,政界要员。朋友比我年长,学历是成高,家有兄弟,在某机关就职。他真的挺和善的,那些年,还不流行出国,也没有diaosi这样的词,不过他总是穿50一件的外套,喝两瓶啤酒就能把自己撂倒。这样一个柔软的小哥哥,后来恋爱了,因为平易近人颜值低下,后来又被姑娘给甩了。然后就对浪漫主义失去了耐心。&br&你猜现在怎么着?人生接近40岁,他被甩之前买的几套房子,现在市值我估摸突破了2kw,迅速地买房买车和一个90后妹子结婚了,生了个大胖小子。挂靠所就职的某机关办了某培训学校,年利润毛毛估算一下也能超过300w。公职方面,正在靠拢副厅级。&br&甩他的姑娘?嫁给了个公务员,两口子还在公交上下班。&br&然后他还穿50块一件的外套。&br&&br&我认识这个人大概七年了。他绝对不是我见过最为土豪或者最为拼爹的人。每天笑嘻嘻,除了看起来情商很高很低调以外,&b&他简直符合我想要的例子的一切特征:既不努力,也绝对算不上聪明,基本上也没有什么牛逼的人脉(几乎除了我们几个之外就没有别的朋友)。&/b&大家聚会聊天,他还常常被当成调侃对象,嘲讽输出的MT。&br&&br&但是对不起,我们这些调侃他的人,努力到了30+,还没看到超越他的希望。&br&&b&&br&对此我是这样看的:&/b&&br&别装了,隔壁班就是有个长得像谢霆锋一样土帅土帅的男生,你还没开始看AV只会撸H漫,人家就把班花带上了小旅馆的床。经过了这么多年努力,你咬紧牙关,一定要为曾经那些墙上的子子孙孙争一口气,终于发际线靠后老二被左手磨软,在伺候完了客户和领导的深夜,开着个日本车去大学城捡尸体了。当晚,你对着7天酒店痕迹可疑的床单,仰天长啸:刚才的三分钟冲刺,证明了我的人生!&br&&br&我噙着泪花看着你,兄弟,这,能一样么?&br&当年左手和你玩的时候,你不是这样指着地板的,你是上翘的。承认吧,有些事情我们一早就输了,这有什么稀奇。&br&&br&不插科打诨,认真严肃地说,我做小孩的时候,偶像是拿破仑和李白,笔记本上写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省了一个月早餐钱,买了一双nike,我以为我会改变这个世界。渐渐地,我发现虽然我是一个天才,可是我总是遇到小人,他们见不得我好,非要打压我。我付出了好多努力应对他们的打压,好不容易喘口气出来,又遇到了李刚家的孩子,你说我咋就这么苦逼呢?我中学的时候就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书法作品了,我还穿nike呢。&br&&br&我忘了唉,李刚家三代都是我这样努力的。他家的孩子不但世袭了金钱和背景,也积累了学识和情商。&br&&br&我会尊重那些家庭背景雄厚的人。通过他,我尊重的是他的上一辈甚至上上一辈。&br&&br&题主,你忘了,当你在努力考上985的时候,有人去了常青藤,可也有人在凌晨的早菜市场搬大葱,你们年纪都是一样大的。你以为一捆大葱要从货车上搬下来要花多少力气?你知不知道连续搬一个小时,可以把多少捆大葱搬进仓库?&br&&br&我知道。我做过“市民放心,天气不会影响蔬菜供应”这样的稿件,凌晨三点半到五点半,那个脸庞清秀的少年,戴着破洞的手套,飘着大雪的两个小时,他搬了一车大葱和两车白菜。我就在旁边瑟瑟地抖,扶着相机镜头,完全不知道要照什么。&br&然后,也有一个手脚冻肿的实习生,跑回办公室,写了一篇200字的短讯,领了20块钱的稿费。&br&你看,你们这些孩子,就像我当年一样。觉得整个世界都亏欠了我。&br&&br&可是题主,&b&你,凭,什,么,觉,得,你,和,我,们,都,一,样,努,力?&/b&&br&&br&&br&&b&二、世间最令人振奋的,是英雄的迟暮,或者妓女的贞洁:&/b&&br&&br&我今天去看了霍比特人喔。我觉得,其实挺烂的。巴德射杀我大卷福史矛革那场戏,拍得毫不激动人心,那是一只刀枪不入的火龙,这是一个渺小脆弱的人类,如此强烈的戏剧冲突,怎么就没有点儿滋味儿?&br&&br&&b&这世间最令人无法自持的故事,应是别姬的霸王,奔跑在炮火里的阿甘,写绝交信的茶花女……当我们开始和这可笑的世界撕逼,才有了那么一点点真正的快意。&/b&&br&&br&题主说的神马天梯是什么玩意儿?我这种老家伙,并不知道。不过,985我还是读过的。我又要讲故事了:&br&当年我有个室友,来自湖北黄X的农村。同学们,那时候我们做的各种厚厚的模拟题,都要标榜也同样来自他的家乡,不然都不好意思拿出来卖。&br&他高考分数高出我一大截儿,偶像是萧亚轩。我到现在都还记得他喝醉酒在床上像喷火的史矛革一样吐出秽物喷满了萧亚轩海报的那一幕。来自农村,贫穷和落后深深地烙印在他的脑门上,他穿着绿色的解放鞋,和放下裤脚边改长的西裤,说浓浓口音的普通话,每顿饭要吃一斤米饭,和一个素菜。后来,我们分别和女朋友出去住出租屋或者实习找工作甚至创业,他一个人住在寝室里。我们回去看他,把他灌得烂醉。第二天,他仔细擦干净了泛黄的萧亚轩,不知道是不是已经明白来自城市的同学们并无恶意,什么都没说。&br&毕业以后聚会,他坐火车来见过大家,据说回家教书去了。我们在五星级酒店宴请他,餐厅的灯光射得他更是苍白。我们在开茅台,他正从箱子里掏给大家带的土特产。最后我也不记得他带的到底是什么,喝多了大家去了夜总会,陪酒的妹子可能偷了我们的土特产,我猜。直到我们给他买好机票送走他,都没好意思问,土特产到底是啥。&br&后来我们没了联系。&br&&br&说了不是鸡汤。&b&我真的,并不认为他遭受了什么不公正的待遇。因为他可以展示点什么,可他被自己给吓哭了&/b&(我知道写完这篇我会死得很惨)。可是,一个男人,终于有了改变一切的机会,他却被机会吓哭了。他曾经不断地问我,你说你为什么就能这样呢,你为什么就能那样呢。我不知道怎么回答。&br&&br&我不知道如果是我处在那样的情况下,能不能做得更好。不过,我也有我最寒酸和不愿回忆的过往,令人欣喜的是,现在我站在这里,开始和你们装逼。&br&&br&巴德握着那又粗又黑又长顶端还膨大得厉害的大家伙,瞄准了史矛革。这是任何一个人类文学作品历史记载脑内剧场里都会出现的场景——凡人哆嗦着站起来,再站直,没有尿裤子。&br&&br&是不是真的三代才能出一个贵族,我不知道。我爹妈不是,我也不是,我希望我女儿靠近一些。题主家住在棚户区,父母要起早贪黑,供你读你的985,&b&以题主阶级的起点之低,有什么资格抱怨努力了之后没能一步登天?你讲给我的故事,我看到的类似英雄的人,是你的父母。他们没有让你去抢隔壁的摊位,而是让你去舒舒服服打Dota了。有些故事里的英雄要射死火龙,有些故事里的英雄,则双手摞起老茧,养出了靠近中产阶级的子女的自己的孩子。&/b&&br&&br&&b&你,凭,什,么,不,因,此,觉,得,骄,傲?&/b&&br&&br&至于你,son,你在走向英雄的路上。有些人的英雄,是30岁开上玛莎拉蒂,而有些人,是30岁给父母买上了真正不会落下老风湿的敞亮80平米新房。&b&在光荣的程度上,两者别无二致。在努力的程度上,后者可能更为令人扼腕且钦佩。&/b&&br&&br&我做过一个某财经刊物的特稿,采访了有零有整的113位企业家(上市公司背景)。特别有趣的是,超过40%的企业家,都是穷孩子出身。余下的四成,也不过是成长在并不贫穷的环境而已,绝对算不上含着金汤匙生下来。更奇怪的是,他们统统都是一副我运气好我只是还算努力我天资其实很差的样子。题主你觉得是为什么?我知道,但我不想告诉你。&br&&br&什么人不令人钦佩?我老婆也有贫穷自卑的同学,去年某个时候,他通过IM软件找到我老婆,语言轻佻,浓浓的城郊结合部小康人家口吻,问我老婆“结婚以后寂寞不?”,“有没有情人”。大略中心思想就是,现在我可不一样了,你知道有一亿身家是什么样的么?呵呵呵呵呵,做我情人怎么样?&br&我老婆举着聊天记录给我看的时候,笑得喷饭,然后跟我说起当年这位兄台的各种心理失衡的模样。&br&实际上,巧合的是,这个亿万元户,他也在县城里当老师。&br&我老婆如此貌美如花的妹子,当然是他当年觉得攀都攀不上的高枝啦。我估摸着他要是知道我,肯定也是要吐槽我城市户口,爸妈小资产阶级的啦。可是最后他这种县城风格的YP技巧的养成,绝对不是因为我家两口子。&br&&br&&b&人穷不可笑。比不过二代更不可笑。可笑的是非要觉得这是因为自己被亏欠,可笑的是非要觉得自己如果怎样怎样就一定会比那些人更牛逼,陷入了这样假设出来的意淫。&/b&题主你千万不要陷进去。你是上进的好孩子,努把力,你会变成你家户口本上的第一个中产,这很有希望。那些爱你的人,你未来的妻子,孩子,你的兄弟,朋友,他们会知道你是一个现实中的英雄。&b&男人的勋章是伤疤,打败的对手,烧过的钱,灌下的酒和手指上的茧,做一个战斗过的小兵都能比演一个从未出过办公室的将军更让你发自内心的自信和骄傲。“为此做点什么”,才是男人此生的荣耀。&/b&&br&&br&&b&因为985和十万年薪只不过是郭靖在草原上奔马的扬尘里救下了华筝,未来的江湖里,那些比你出身好还比你努力的人,随时随地都是你这场RPG里的每一个BOSS。好男儿当然要长啸一声凤歌笑孔丘,叫唤完了,请一步一步刷怪升级。别遇到第一个人民币玩家,就吓得屎尿一裤子,开始怀疑自己的整个人生。人民币玩家,也是人家的挣来的钱。&/b&&br&&br&如果你还是爷们不起来,我和你聊聊妹子:&br&&br&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喜欢那些把便宜的衣服穿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妹子。她们的双手干净又灵巧,她们的辫子整齐又紧致。她们不是大家闺秀,没有名贵的包包,和玻尿酸修整过的脸庞。但是她们的认真,一点儿都不输人。&br&你若觉得她们身材扁平五官简单数不出几个奢侈品品牌,所以灵魂毫不动人,所以就毫无魅力,所以她们在平凡生活里为了让自己更美所经历的心路历程就不珍贵,那么,你就是傻逼。&br&若你也和我一样被她们打动,请相信,你也有打动别人的能力。
更新:1.还是要说,请勿转载,不接受任何盈利非盈利的平台、出版物或者媒体的付费非付费转载。在知乎上和大家聊天,唯一的目的就是聊天。我不打算通过这个途径做一个贩卖故事的人,也不打算传播任何观点,更不想做一个狗屁意见领袖。而且我还怕麻烦,怕要给…
谢&a data-hash=&ac32caf284cfe0a93c229b95& href=&///people/ac32caf284cfe0a93c229b95&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Bernhardt& data-hovercard=&p$b$ac32caf284cfe0a93c229b95&&@Bernhardt&/a&和 &a data-hash=&e37963dbb4dad2d20825fc4& href=&///people/e37963dbb4dad2d20825fc4&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刘柯& data-hovercard=&p$b$e37963dbb4dad2d20825fc4&&@刘柯&/a&的邀请。&br&&br&这个问题也是我原本就感兴趣的问题,很长时间没有答题了,全面简略的回答下这个问题。&br&&br&&br&&br&这个问题首先是语言学上的内容——“三岁看大”。很难确定这句话在何种语境,何种文化和人文景观中诞生的,所以解读的可能有些偏颇。我倾向于把它理解成这样一个问题:在一个较早的年龄阶段,能不能预测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我们这里把“三”看成是虚数)。&br&&br&而这个较早的年龄阶段我无法具体的量化,可能比三岁早,也可能比三岁晚些。但是,早到一个什么程度依然是一个问题。是早到当一个受精卵细胞组成时,还是早到一个儿童开始建立完善的知觉和意识(3岁),或者智力发育完全(7~11岁),这是一个问题。&br&&br&&br&&br&而既然要“三岁看老”,我们先谈人“整体的发展”,也就是人们的“外貌”。而外貌分两部分组成,一个是长相,另一个来自气质。&br&&br&我们说的长相方面是指,当给我们一个多大的儿童,我们建立了这个儿童的三维图像后,能够完全预估其成长年龄段所有面孔、身体的变化?这个儿童的年纪是否高于或者低于“三岁看老”的界定?仅仅从身高的俗语上说,“三岁”就不大可能看老。“二十三蹿一蹿”也是一句老话。我们会发现,俗语的模糊性依然制衡了我们精确的探讨,各种“老话”、“俗话”甚至出现自相矛盾的状况,比如“三个臭裨将顶个诸葛亮”,但是为什么“三个和尚没水喝”?这种自相矛盾性迫使我们必须限定俗语的语境,假设条件。&br&&br&而另一个关乎整体性的问题,就是个人的气质。在心理学上,将个人气质归类为心理活动。那么这就涉及到人格的问题,每个人的心理活动状况,与其际遇、发展有密切相关,不同时间段,人生阶段每个人的心态也会带来变化,所以一个人一生中,个人气质都在发展着变动。而即便在短时间内,由于际遇的不同,也使得人的心态波动,从而影响气质。所以这么看来,气质也不大能完全成立。但是有研究证实,确实在婴儿早期就存在天生的“气质差异”,不过也证实这种天生的气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能够随着教养和遭遇的不同发生变化,特别是人们人生中遭遇的第一次大的转折,对人的认知和气质产生很重要的影响。&br&&br&&br&&br&另一个,就是我们要谈的就是人格等方面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心理学上引起最多争端,又最引人注目的话题,就像光的问题之于物理学——先天和教养哪个决定了人格,则是心理学的历史焦点。谈这个问题前,我们必须明确一个大的方向,就目前而言,学界普遍认可的是环境因素与先天因素交互作用,不可分割(但我们很难确定这样的观点是不是一种对先天和后天影响的折中,而不是类似光波粒二象性那样对光学理论的整合)。&br&&br&近年来,由于生物技术的发展——也由于生物方面更容易出成绩——主张先天因素占主导影响的说法,逐渐出现抬头,这也是一大趋势。其代表要数明尼苏达的双生子研究。选取同遗产基因几乎完全相同的同卵双生子为实验对象,通过对不同因素下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对比,来分析先天因素的影响。其中有在不同家庭文化下,两个双生子的数据对比:&br&&br&其生理得分,脑电波活动与血压、心率等,相似度超过了9成——这并不令人惊讶;其智力相似度根据不同的量表测试(主要是韦氏成人量表和瑞文智力量表,韦氏的相似度在7成左右,瑞文达到了极度相似的1.02);人格方面,也总体达到惊人的9成(用的加利福尼亚人格问卷和MPQ多维人格问卷);心理兴趣为八成;宗教信仰9.6。&br&&br&我喜欢一句评价它的话:“这个实验证明,先天因素可能比除了弗洛伊德以外所有的心理学家认为的都要大”。当然,这个实验所遭受的批评也很猛烈。特别是对于它的变量控制的严谨性问题,比如它默认同卵双胞胎(基因型相同)与异卵双胞胎假设相同家庭下的孩子成长环境是相同的,但其实并不同,想想一个存在和你一模一样面容的兄弟或姐妹,你们的人生经历可能发生很大变化。还有许多人批评其忽视了一些可能未知的环境变量,等等。但不得不承认一点,先天因素在这场纷争中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从20世纪40年代横扫心理学领域的行为主义——也就是环境因素决定论——中争取了优势地位。&br&&br&&br&&br&&br&在1999年,实验的主要领导者鲍查德评价明尼苏达双生子实验时,他总结道,从整体上看,人格中40%的变异和智力中50%的变异都以遗传为基础(Bouchard,1999)。另一个我看到的数据,来自奥斯丁德州大学的约翰.里林(John C. Loehlin),他认为,整体上有证据证明遗传因素的成分只占“性格变化”中的40%。关于双生子实验的另一部分研究,对比收养的孩子与其养母与生母的关系,他们发现只有25%的变异可归结到遗传中去。有趣的是,收养孩子的性格与其生母而不是养母更相似。这些研究,证实了在人的性格差异范围中,25%至50%有遗传决定——这也许能够解释为何美国人的性格差异比单一种族的国家大,比如亚洲国家中的日本等。&br&&br&至于说到决定一个行为被何种因素影响本身,另外一本书,《社会心理学》的作者David Myers在总结斯坦福监狱实验等情境影响时说,单独的人格特质对于人行为的影响只有8%左右,而单纯的情境影响也好不到哪里去,大约在11%上下波动,而中间真空的地带,可能是两者交互作用的共同结果。这也许能够让我们有所启发,也许基因和后天环境本身的影响并不绝对的一分为二,甚至目前确立的基因40%的影响也很可能混入未被考虑的文化、教养、社会暗示等等因素。而本质上,基因和环境,更像是两把不同的乐器,在各自按照不同的曲调共鸣中,演奏出“我们”。&br&&br&&br&&br&&br&所以,我们问这个问题:是否能够三岁看大?如果给出一个严苛的数据,我相信这是站不住脚的。就像David Myers在讨论行为影响时对人格和情境因素绝对论的嗤之以鼻,我们同样对于先天和后天教养绝对论不屑一顾。我更喜欢描述两者关系的话是这样的:“先天与后天因素的影响,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如同化学中两种化合物的反映,重新生成了另一种物质。”所以也应了我们开头定下的大方向,先、后天影响,无论是绝对的遗传决定论,还是被人们最常提及的绝对环境决定论,这样极端的态度都是没有市场的,都正在式微,并让位于相互影响说。&br&&br&而我们最近发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生物学科事实上取代了原本居于不可撼动的“科学女王”的物理学,成为目前最热的科目。这使得我们从生物角度得到更多,更大量的证据来佐证先天因素,所以目前我们能够看到,与之相关的领域一派欣欣向荣。&br&&br&而在最后,我想引用文化心理学家Hazel Markus的一句话来结束我们的讨论:&br&&br&&blockquote&When we talk about self,we’re talking about the way in which the biological being a person. Becoming a person is a social endeavor .&br&&br&You can be a biological being all by yourself , but to became a person , to became a self , you have to engage with or take on or incorporate the cultural meanings , cultural ideas, cultural practices. &br&&br&You have to use those to become a person.You can’t be a self by yourself.&br&&br&You can be a biological entity, but to be a person, to be a self, you have to do it in some set of culture-specific ways.&br&&br&当我们讨论自我的问题时,我们就是讨论一个生物体变成一个人的过程。成为人就是为社会化而努力。&br&&br&独自一个人的时候,你只是一个生物意义上的人,但若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成为你自己,你得接触、承担或同化文化的内涵、理念极其实践。做到这些,你才能成为一个人。&br&&br&你不能凭一己之力发展出自我。&br&&br&你可以成为一个生物学上的人,但要成为你自己,你得遵循某种文化规定的特有方式。&/blockquote&&br&&br&无论是你是偏向先天决定论,还是后天影响说,我们都要探讨一个问题——就如同我在开头时对“三岁看老”这个题目语义的讨论一样。在我们的谈“人”这个词的时候,究竟是基于一种什么样的语境,它所表达的意思是否唯一?还是我们所谓“人”的定义各不相同?如果能这样来确立“人”的标准,也许我们会发现我们的争论就少了很多。&br&&br&————————&br&&br&日报链接:&a href=&/story/4477536& class=&internal&&俗语说的「三岁看到老」,有没有科学性?&/a&
谢和 的邀请。这个问题也是我原本就感兴趣的问题,很长时间没有答题了,全面简略的回答下这个问题。这个问题首先是语言学上的内容——“三岁看大”。很难确定这句话在何种语境,何种文化和人文景观中诞生的,所以解读的可能有些偏颇。我倾向…
有一个女神室友,光是我叫的出名字的备胎就有十几个。&br&&br&每个备胎给她送礼物都会收下。&br&我说“总收别人礼物是不是不太好?”&br&她说“我又没要,是他们自愿送给我的”&br&我说“那你有考虑他们当你男朋友吗”&br&她说“没有啊!我只是把他们当朋友而已!”&br&&br&每个备胎都可以约她逛街唱歌吃饭压操场qq聊到深夜,但是她知道晚上要回宿舍睡觉,因为她说“要自爱”&br&&br&她是个好女孩。听妈妈的话,学习认真,懂礼貌,待人友善,不说脏话,长得漂亮会撒娇打扮得体可以制服诱惑性感撩人也可以扮可爱呆萌天真无邪……&br&&br&而女生以上种种表现足以给喜欢她的男生们坚持下去的希望,是不是自己做的还不够,再多一点用心付出是不是就能打动她,拥有一位理想女友?&br&&br&其实很多女生都会愿意打着朋友的名字享受备胎的待遇,因为她们不懂付出又想要得到照顾和利益,就像从小就被家人当成公主对待一样,离开家人后也希望如此。她想找的是后半辈子把她当公主的人,在这个人出现之前,也不会拒绝暂时的优待。&br&而那些勇敢果断讲义气理解付出辛苦不把备胎当朋友的姑娘们哪个不是经历了重重磨难以及艰苦生活的洗礼?&br&&br&别把心思放在不值得的人身上。
有一个女神室友,光是我叫的出名字的备胎就有十几个。每个备胎给她送礼物都会收下。我说“总收别人礼物是不是不太好?”她说“我又没要,是他们自愿送给我的”我说“那你有考虑他们当你男朋友吗”她说“没有啊!我只是把他们当朋友而已!”每个备胎都可以约…
当然存在。&br&&br&挺多人没搞明白一个概念的,那就是“考试分数高 = 学东西学的好”这件事。&br&这些年来,看了那么多天才,也有那么多GPA3.8+的人,很直白的说一句。&br&&br&考试分数的高低和你学的怎样&b&没有一点关系&/b&&br&&br&&br&&b&看我嘴型:没 有 一 点 关 系。&/b&&br&&br&(有人说我写的太武断了,那含蓄点说,“&b&没有直接联系”&/b&)&br&&br&&b&事实上,考试会出现这11种基本情况(当然你可以画的更细分),纵向表示对科目的理解程度,横向表示考试分数。&/b&&br&&img src=&/bbc475c31e2425544bbf1_b.jpg& data-rawwidth=&410& data-rawheight=&11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0&&&br&&br&想要考试考高分,一般有三个方法。&br&&b&1. 扎扎实实学&/b&&br&每一个点都学到了,不管出什么题目都在你复习范围内,那么你自然考高分了。&br&&br&&b&2. 猜题&/b&&br&每个老师都有出题习惯,每个学院也一样。猜测出题习惯的方法有这么几个——过往试题,期中考试题目,老师平时给的小问题小测验,课堂上画出来的难点。&br&一般而言,经验熟练的人,可以在3-4小时内获取上面的大部分内容,只要这个老师不是第一年教书,这件事都不太难。&br&&br&&b&3. 善于发掘题库&/b&&br&这是一个猜题的升级版。初中的时候曾经在竞赛班中(也是全市闻名的超常班),我们有一个时期,考试的题目特别难,100分满分平均分大约只有40分左右(不要笑,即便是这个成绩也足够让班上一半的人在全国水平的竞赛得奖了)&br&然后呢,有几个同学呢,在那个阶段(接近3个月的时间),十多场考试下来,都是稳稳地保持在90分以上。&br&直到后来有一天,有个同学说漏嘴了,大家才知道,原来老师出题,来来去去都在三本书里面,这三本书就放在老师办公室的桌上——于是经常去老师办公室的人就买来当作习题做了。&br&&br&事实上,老师们想要完全的,通过自己的脑子来创作题目,是非常的艰难的。适当的借助一些题库也非常正常,即便是大学也是如此(我大学时期曾经试过做一套卷子,把题目ctrl+c,ctrl+v,然后google一搜搜出答案出来)&br&&br&很显然,猜题,发掘题库这两件事,都和你学的多学的少没有关系,考验的纯粹是你能记住多少东西而已——甚至连理解都算不上。&br&&br&---------------------------------------------------------------------------------------------------------------&br&&br&&b&除了上面说的一些“技巧”,事实上,还有更加本质的东西,那就是:&/b&&br&&br&&br&&b&知识树的建立&/b&&br&生活中,其实并不存在一样“我们从来没有学过”的东西。举个极端例子:你如果不会四则运算,那么我想你所有的理科书你都看不懂。比如你如果不识字,你所有的书籍都没法看懂。&br&&br&而细化一点的例子是什么呢?比方说,在大学时期,有一门课叫Risk Management。这门课里面会涉及到不少的财务报表分析,数据的计算,以及资料的检索——如果我的知识树具备会计基础,那么我会学的比别人快许多,甚至可以自学;如果我擅长计算,那么我考试会比别人更容易拿分;如果我擅长资料检索,我在考试以外的作业,会做的比别人快多了。&br&&br&这里说的每一条,都是一个“先决条件”,每个人起点不同,走过的路子不同,即便是同样的48小时突击付出,出来的最后效果也是不一样的。&br&&br&&br&&b&很显然,题主你把博士当做是一个“考试考得很厉害”的机器了——这是一种对博士生不了解的常态,也是对博士的一种侮辱。&/b&&br&&br&&br&我没念过博士,但我一直对博士生有着很大的敬意,身边不少朋友(包括我的挚友)都在念博士。这个敬意的来源,是因为每一位优秀的博士生,事实上都在进行着“创造”,“帮助全人类进步”这样的工作。而做这些工作,需要的一个关键,不是考试有多高的分数,而是&b&“对基础知识,尤其是自身领域的知识,有着极为深刻的了解和独到的见解。”&/b&&br&&br&----------------------------------------------------------------------------------------------------------------------&br&&br&在整个大学生活,乃至于学习生涯里面,成绩永远只是极小的一部分。你还可以有恋爱,可以有工作/实习,可以有研究,可以有创业,可以有社团,多种多样。你如果只纠结在成绩或者是游戏上面,那就未免太无趣了一点。&br&&br&&br&结尾送你一句话吧,&b&考试想要拿高分的方法真的非常非常多,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一套拿高分的逻辑。如果以你的天赋,不足以让你和最高分的人去竞争的话,不妨把你追求的分数降下来一点,然后用最大的努力去尝试不同的生活。&/b&&br&&br&&br&等到一两年后,你或许就不会再介意别人考多少分了。
当然存在。挺多人没搞明白一个概念的,那就是“考试分数高 = 学东西学的好”这件事。这些年来,看了那么多天才,也有那么多GPA3.8+的人,很直白的说一句。考试分数的高低和你学的怎样没有一点关系看我嘴型:没 有 一 点 关 系。(有人说我写的太武断了,那…
&b&根本没有“为什么”道歉这说。没为啥。道歉对他有好处,讲道理对他没好处。&/b&&br&走在街上,不小心碰到了一个小流氓,他踹了你一脚还不依不饶,然后一帮小流氓围上来要打你,你说什么?&br&你要跟他讲道理嘛?&br&老老实实先认错从流氓堆里走出来再说!&br&=========================================================&br&不幸被卷入舆论的漩涡,一帮网络暴民骂你,你说什么?&br&你要讲道理?那些网络暴民会听吗?&br&先道歉,让自己走出舆论漩涡再说好吗!&br&======================================================&br&&b&不是说嘛,孩子才讲对错,成年人讲利弊。&/b&&br&因为某事被大量网民攻击时,要么否认这件事情,要么认错。争论真的对当事人没有任何好处。&br&当年范跑跑要是事后出来挤几滴眼泪发个道歉声明而不是说“生命对我来说是最宝贵的”,至于被开除并且持续骚扰了那么久吗?&br&杜汶泽被网民骂时如果不选择争论甚至回骂,直接认怂道歉说“伤害到朋友们的感情我特别难过,我一向嘴笨词不达意,我是非常爱国爱大家的,求求大家原谅我”,他会沦落到今天吗?&br&嘴上吃点亏,钱就可以继续捞了。嘴上不肯吃亏,那你就讲道理去吧,往往没好处。&br&跟众网民们争论谁对谁错对舆论漩涡中的人来说没任何好处。所以&br&&b&要么否认,要么道歉。赶紧走出这趟浑水再说。&/b&&br&============================================================&br&崇祯皇帝对官员道德刻薄,于是官员都成了家财万贯却天天穿着满是补丁的衣服上朝的怪物。&br&群众对明星要求刻薄,明星也只能做伪君子了。&br&补充:&br&我其实比较反感“明星作为公众人物,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努力传递正能量”这类说法。人总是不完美的,过于苛责明星们无非就是造就一批看起来很完美的伪君子。典型的事件就是“先谢国家”事件和李娜“为自己打球”事件。这两个事件在我看来都是对真诚坦率的明星的伤害,会使中国的明星越来越多的成为伪君子。&br&艳照门事件也体现了中国网民对明星们过于苛刻。自己谈过几次恋爱跟几个女孩啪过是自己的自由,是自己有本事。明星就不行,因为他们是“公众人物”,要传递正能量,要以身作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r&真是要将坦率的明星赶尽杀绝啊。看吧,这样下去大家都要用外交辞令说话了。
根本没有“为什么”道歉这说。没为啥。道歉对他有好处,讲道理对他没好处。走在街上,不小心碰到了一个小流氓,他踹了你一脚还不依不饶,然后一帮小流氓围上来要打你,你说什么?你要跟他讲道理嘛?老老实实先认错从流氓堆里走出来再说!==================…
我就只谈中美:&br&&br&美国人(单论传统白人)比较习惯,孩子做什么事情,是他们的自由。&br&&br&美国父母们一样也会有说希望孩子做这个做那个,但是大部分都不怎么勉强。美国这个社会崇尚自由和勇敢(国歌里都是land of the free and home of the brave),所以他们都认为小孩子长大了就该做自己的事情,不以父母的标准为标准。&br&&br&所以很多小朋友长大之后,都和父母的设想南辕北辙,父母也不做过多的干预。&br&&br&&br&&br&中国人就有点相反了,父母总会觉得你在某个年龄段“应该”做什么,比如,”你现在就该好好读书,别的就是不务正业“,“你现在就该找个人嫁了,别的就是不务正业”。&br&&br&小孩子哪怕长成了成年人,依旧要被父母在各种事情上指手画脚,总是被各种教育和告诫。&br&&br&很多父母提起自家孩子的口气,总让人觉得,孩子就是他的产品或者是延伸。一口,“我那孩子”的跟人比较的,就像,“我那副画”,“我那作品”一样。&br&&br&要是说的不对,还请多指教。
我就只谈中美:美国人(单论传统白人)比较习惯,孩子做什么事情,是他们的自由。美国父母们一样也会有说希望孩子做这个做那个,但是大部分都不怎么勉强。美国这个社会崇尚自由和勇敢(国歌里都是land of the free and home of the brave),所以他们都认为…
想做的事立马去做!&br&想吃的东西约上朋友立马去吃!&br&想见的人立马去见!&br&&br&&br&永远不要想着:明天再去,下次再吃,改天再约!&br&&br&因为你不知道这个“明天,下次,改天”有多远。&br&&br&可能就在你挂掉电话,回复完信息,然后就永别了。&br&&br&所以,热爱生活就从今天开始!&br&&br&么么哒
想做的事立马去做!想吃的东西约上朋友立马去吃!想见的人立马去见!永远不要想着:明天再去,下次再吃,改天再约!因为你不知道这个“明天,下次,改天”有多远。可能就在你挂掉电话,回复完信息,然后就永别了。所以,热爱生活就从今天开始!么么哒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19555 人关注
538 个回答
4889 人关注
342 个回答
7589 人关注
1679 个回答
4525 人关注
332 个回答
9363 人关注
324 个回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分球大赛 最高得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