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择校第三志愿没有填能不能择校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高校云集现场答疑
招生计划现场发布
填报志愿名师指导
石家庄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联合石家庄第二中学
大型电视直播
2016高招大论坛
日直播分两场进行,时间为上午9:00——11:00,下午14:30——16:00。地址:石家庄广播电视台3号演播厅。
从6月13日起,通过微信、热线进行报名,领取高招大论坛门票,仅限200张,最终是否报名成功以最终电话通知为准!
报名方式:
1、编辑姓名+电话+到场人数+上(下)午场+高招门票发送到民生关注的官方微信。
2、报名电话:。
本节目由智高常青藤特约播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账号提交,由微信啦收录,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扫码 分享文章中戏2016级新生新生开学报到,软萌妹子主打清纯牌。
连续在14年间强奸、杀害多名女性的犯罪嫌疑人落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2016广东高考成绩和各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已公布,届时考生和家长们将迎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志愿填报。虽说在高考这场战役中,分数很重要,但是志愿报得好也是每个考生制胜的法宝。那么知道分数后,面对琳琅满目的大学不知从何选起,怎么办呢?
  下面,小易就教大家一种免费、方便、快速缩小择校范围的方法:只需输入你的分数就能智能匹配适合你的大学,还能根据你的要求进行筛选缩小择校范围。听起来是不是觉得很神奇呢?请往下看具体操作步骤:
  一、在电脑上打开浏览器并输入网址:“”,如下图:
  二、点击网页顶部的“免费注册”输入手机号码注册为普通会员;如下图:
  三、点击网页顶部的“登录”输入手机号和手机短信获取的密码并点击登录按钮,如下图:
  四、在网页中上方的搜索框里输入您的分数并点击右边的“搜索”按钮,系统会自动为您匹配适合您分数的学校,如下图:
  五、使用“院校筛选功能”进一步缩小择校范围,具体都有哪些筛选功能呢?如下图:
  六、下边小易以一个广东高考生理科560分的成绩为例,演示给大家看看是不是真的能快速缩小择校范围。
  1、首先点击搜索框左边的小三角选择“理科”,然后在搜索框里输入“560”,最后点击右边的“搜索”按钮;如下图:
  2、在完全没有进行筛选的情况下,搜索出来1157所院校;如下图:
  3、进行筛选之后仅剩下了8所院校,如下图:
  择校易提醒各位,距2016年广东高考成绩公布还有三天。高考难,择校易。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择校易――“知道分数,精准择校”专注广东高考志愿填报服务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当前位置:>>>>>>>>
2016年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文科生择校看过来
  自古以来,我国都是以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官吏,“读书人”只要用功读书就有机会考取功名,一展仕途。1905年科举制度停废,我国新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制度。  而高考不仅传承中文语言文学的考核,而且实行文理分科,综合考核文理知识。但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出现了“重理轻文”,使得很多选择文科学生的家长颇为担忧和苦恼: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文科生到底该怎么选学校和专业呢?  小编要告诉家长的是,无论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会有冷门、热门等的选择难题,今天,小编帮助文科生高考家长解决选学校的难题。  文科生必须面对的“两难”处境  要想弄明白文科考生所面临的处境,必须先来统筹一下总体情况,即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专业设置按“学科门类”、“学科大类(一级学科)”、“专业(二级学科)”三个层次来设置。  按照不同的科学知识体系把专业分为12个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  各个学科下面又分为70多个学科大类(一级学科)和200多个专业(二级学科)。  “第一难”  如果仅从字面上理解,至少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军事学8个学科门类可以招收文史类考生,不过8个学科门类下属的专业种类较少,而且在实际高校招生录取中,这8个学科门类的专业大都也会招收理科类考生。  反观之,理、工、农、医等学科下面的专业种类非常多,并且据统计有近75%的专业绝对不能招收文史类考生,比如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由此看来,理科类专业的招生数量总是远大于文史类专业。  “第二难”  教育部每年仅对各高校校完成招生总计划有要求,但是关于文理类比例则完全由高校自己确定,所以没有明确的、固定的规定以保证文科录取比例。  各高校在自行确定文理招生比例时,特别是确定一些文理兼收的专业的文理招生比例时,文科计划的相对比例越来越小。可以说理科生能够和文科生相竞争,但是文科生却无法抢掉理科生的饭碗。  所以文科生是要面对这两难处境的:文科学识在科学经济发展中的局限性,和不可避免的与理科生的竞争局面。  不过话说回来,各位家长也不要因此而消极或是惶恐,毕竟文科学识也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在就业还是生活上都有理科学识不可替代的地位。对学习了文科的考生和考生家长而言,怎样选择一个最合适自己的学校才是最应该考虑的。  文科生择校之道  其实,文科生在选择学校的时候,无非就是这三种选择,一是选择综合类大学,另一种就是偏文的特色学校,最后就是理工科见长的理工学校。那么,选择这三种学校具体有什么讲究,会面对怎样的难题呢?  综合性大学  文科生选报综合类大学的文科类专业是最好不过了,因为这类大学无论在文化氛围,还是在专业设置和师资力量方面,都更适合文科生。综合文化的熏陶,种类齐全的校园文化,各类型社团活动的碰撞,都大大丰富和完整了学生的知识面和校园生活。  但是无论在哪个省区,对文科生来说报考综合类大学难度都很大,例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等等,没有足够的分数都是不敢报的。所以,对成绩非常优秀的考生来说,填报这类学校是很好的选择。  文科特色学校  虽然算不上综合类大学,但是其偏文的专业特色独树一帜,真所谓“术业有专攻”,这类学校相对专业,在所学领域“独占鳌头”,拥有既丰富又专业的资源。  如政法类大学(公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财经类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语言类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师范类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等。  这些大学的文科氛围非常好的,而且无论是文科领域的专业性,还是在各学科的教学质量,都是毋庸置疑的。  不仅如此,这类学校文科招生计划比较多,生源大多都是文科生,所以选择这类学校风险相对较小。  理工学校  许多理工科见长的好学校为了提高大学层次,相继成立了一些文科性学院。高校的综合发展当然是件好事,但是在文科领域的科研、教学质量和成果还有待考究。  如果只是为了升学,也是可以考虑的,因为有实力建文科学院的学校,本身实力也不会差。选择理科见长的学校时候,还是慎重为好,最好先做一些实际性的调查,再做决定。  
相关文章&&&
试题推荐305人答题127人答题2016高考志愿填报指南(附实例) | 填报志愿的常见误区_什么专业值得选_什么值得买
什么专业值得选 — 你是怎么选定高考志愿的?
想起当年自己的高考志愿选定过程,忽而觉得很想笑。因为有个表姐,她家每年都要参加广交会,从她口中知道了广州有所学校挺有名的叫中山大学,学生能力都很强。还因父母觉得学“管理”的就是好的,于是就选了个XX管理,作为第一志愿;我觉着听起来很了不起的XX学,排在了第二个志愿(避免广告嫌疑,特意把具体专业隐去)。&【当年填报志愿】那时成绩出来之后,当时所谓的一本志愿书要在成绩公布三天之后就要填报志愿,于是这三天真是没日没夜地考虑学校和专业的问题。向老师们请教过,得到一团稀里糊涂不知所云的答案;向同学们咨询过,人人自顾不暇;向前几年读大学的表哥表姐们咨询过,无奈政策不同(当年第一年实行平行志愿),要不就甩出一句“你的成绩那么高,肯定要去好学校的;我的学校要的成绩很低的,不一样的”;甚至攀过亲戚关系去拜访过浙大招生的老师,又是一个模棱两可不知所云的结果……于是只能问诸网络。彼时一窍不通的书呆子,高中会考信息技术C(全班仅10名C,其余全A)的电脑盲,高考后第一天买的手机,第二天买的电脑,第三天拉的网线,就此需要依赖网络懵懵懂懂地要去决定自己的未来问题了。如果这个时候,家族里有个能帮忙提供方法也好,思路也好,至少能够指导下怎么操作高考志愿的选择问题,也许结果并无不同,但至少不留遗憾。但是遗憾的是,那时候并没有。那时候也并没有知乎,没有微信公众号朋友圈,没有方法,没有方向,没有思路,没有关系,没有人会提供长篇大论的客观意见和建议,完全是一无所知摸索着前进。结果不言而喻。只在自己耳朵里曾听到过的学校里选择,也多是名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大,还有就是表姐提起过的中山大学。看看这些学校前一年在浙江的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然后拿自己的成绩一一匹配过去,排除自觉肯定进不去的学校之后,也就只有浙大和中大了。然后就确定这两个志愿学校了。至于具体专业,拿着当年的高考招生计划书,看这两所学校的招生计划,看哪个专业名称看着顺眼大气心里舒服,听一起讨论专业的小伙伴(我妈)对这个社会的认识和理解来敲定:--“嗯,学市场的太辛苦”→市场营销这个专业不用选了。--“医学不错啊”“医学太辛苦了,又脏,我医院的同学说千万千万别学医”→那,医学也不考虑了,可是还是觉得当医生很美丽啊,心灵美啊有木有……--“电子信息”“软件工程”“计算机”,会考信息技术C的孩纸去学计算机?→_→相信自己肯定学不好的,唉,别想了。--“生物科学”“物理科学”“化学工程”,刚脱离了理科综合又要继续理化生?→_→不喜欢,不选!--“经济学”“金融学”“财务管理”“会计学”→_→大热门啊,录取分数线都赶上北大清华了,肯定选不上的,不选!--“工商管理类”“旅游管理”“XX管理”→_→这个好,女孩子读读管理类总归比较轻松些吧~貌似工商管理竞争会激烈一些……--“统计学”→_→统计局吗?好像不难,出路也不算太坏?--“教育学”→_→教教小孩子吗?这个好像不错。--……(以上仅为当时见识下的见解,实属误解,请勿作参考)呵呵呵呵期间互联网没有少上,每天从早到晚上十一二点都在纠结志愿的问题,但说实话,真正有用的信息有多少?并没有多少。最大的价值是查到了中山大学本科招生网上挂出来的最近三年在浙江招生计划数和各专业录取分数,由此帮忙确定具体专业顺序。至于填完之后有个填了广外的海宁网友问我:--中山大学有四个校区的呢→_→啊?我不知道。--你填的XX管理专业是管理学院的XX管理还是XX学院的XX管理??_?呃?呃?什么情况?还有两个的?我不知道啊!--XX学院在珠海呢?O_O不是吧,我不知道唉,我原想着去广州的。我志愿已经交了!以至于第一天来学校报道:呃,这里是中山大学?这明明是山中大学啊?!旁边一人经过:错,这是大山中学!哈哈哈哈哈哈哈~呃,你好像在黑你自己的学校呢?呃?有么?!没有吧?!我超爱这个学校呢,它是大山中学我也喜欢,纯粹简单自由包容,怎么说都OK。后来在这个学校里的故事,这个又是后话了。总体来说,我运气不错,这么胡乱填的最后,学校不错,专业不错,同学不错,老师很不错。【当个招生志愿者】大四交了论文等着毕业典礼的日子里,研一结束了期末论文准备毕业论文开题的日子里,曾被抓过壮丁去做过志愿者,参加每年广东省高考成绩发布后学校组织的“校园开放日”。这是学校每年六月的传统,即邀请高考生和考生家长,参观学校硬件设施软件设施;各学院专业和兄弟院校设专门的摊位摊点向考生和考生家长提供专业咨询服务。考生可以自己选择感兴趣的学院和专业,向这个学院的老师(教授们也会亲自出马)、师兄师姐们咨询:这个专业学什么内容,教学计划是什么,培养目标是什么,师兄师姐们在读感觉如何,老师怎么样,学生活动怎么样,在校能得到什么锻炼,未来职业发展怎么样,校友的发展如何,末了加问一句“我分数有XXX分,这个成绩进这个专业的可能性多大”。前几个问题,基本上讲个人体会,作为学生志愿者,真的回答得很用心很认真也很客观,至少老师们从没叮嘱过“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最后一个问题,拿出近三年的录取均线差,比较该学生的成绩和一批分数线差,基本可以作出判断。可以说,高考志愿专业如何选择,其实是有个基本的套路;相比之下,当年我志愿选择过程真是草率武断得紧呢。一边感叹,广州的孩纸们真幸福,还有这样近距离了解考察未来学校的机会。一边也佩服,这些才高中毕业的孩子们,知道的可真多呢,问得问题都好专业,有时候也会把我们这些学生志愿者难倒,然后求助在场的教授们。【不帮别人决策】当年高考填志愿其实还有个故事。我自己填完上交之后,有个同村的小学同学也要填志愿,家里住得很近关系也不差。直到志愿报考最后一天他还不知道选什么,于是我和我妈就帮忙出谋划策。填过我的之后再填他的,无非是成绩不一样,选择思路差不多,查了一天一夜的资料之后就帮他确定了,最后一天下午他交上去了,也录取了,好歹也是个985、211。但第一学期的国庆节,我跟我妈就吃话了:去一所农业专长的大学里学软件,怎么想的?!怎么选的?!后来在读大学的时候,听到许多人抱怨“我这个专业是我爸/我妈给我选择的,真的很没意思,不想读书了”“我是被调剂的,真心不喜欢这个专业”,也听到一些人说“我就是知道这个专业喜欢这个专业,知道中大的这个专业全国第一,才退了学重新高考第一志愿选过来的”,至于整个学习的劲头、精神面貌、生活状态,不用多说了。于是,任谁来找我帮忙挑选志愿,我再不会做最后的决定了。我会帮忙建立一个理念,帮忙提供一份数据资料,帮助制定操作思路,但最终的决定权,在考生和考生家长手中。&【高考志愿怎么选】&&毕业后刚回家的七月,恰逢小妹也是高考填志愿,只这一回,再也不像也不能像我当年那般了。第二年又有几个老爸老妈的同事亲戚的小孩要填志愿,我依然苦口婆心地费了许多口水力气教他们怎么选。第三年,工作忙成狗,再有亲戚家的小孩来咨询高考志愿问题,这事儿直接交给小妹了:你也是选过的,这个步骤也很清楚,你直接告诉他们就好了。首先声明:高考志愿填报里面的门门道道太多,本文仅为一经验总结贴,表述难免不能面面俱到,如有考虑不周之处,敬请谅解。一、关于高考填志愿的一个理念1、高考志愿选择无异于一次高考的重要性,请与高考一样重视地区高考状元可以不用参考这一条,自会有人上门开出丰厚的条件请你去读书。普通一所高中学校的高考状元请不要忽视这一条。高分落选、高分低就相当于高考之前的努力全部白费(有偏爱的专业和学校自愿高分低就者除外)。&2、请学生务必亲自参与高考志愿决策过程,大胆表达自己的喜好和偏好“自己的路自己选”,是一种对自己负责的行为,也别给自己后悔的余地。当然那些之前12年埋首读书的孩子们未必懂得“如何选择自己的路”,这时候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也显得尤为重要,但这选择的过程中,记得要让考生参与决策讨论,像个大人一样平等地交流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喜好和偏好,选择确定自己未来的道路。有个高中同学,我们的妹妹们也是同学,一起高考填志愿。同学的妹妹是由当时已大学毕业的同学和她妈妈帮忙确定的,期间考虑得多伤神多辛苦不足为外人道。小姑娘在大学读了两个月后就回家闹着不想读书要退学,读不下去了,“这根本不是她喜欢的专业,不是她喜欢的学校”“大学都在本市,周末还要回家,跟读高中一样,一点都不像是在读大学”。小妹的学校和专业,往大了说是我和她一起选的,往细了说其实是她自己选定下来的。我提供方法、提供思路,指点要查什么信息、去哪里查资料,怎么利用网络上如此庞杂的信息得到自己想要寻找的资料,怎么分析这些获得的资料。两台电脑,两颗脑袋,整整查了两个星期分析了两个星期的资料。最终提醒吊胆等到的结果,如获至宝。还有一个插曲:当年义正严辞地跟我妈说“千万千万别读医学”的那位阿姨,在我读大三的时候又跟我妈说了一句话:读医很好的啊,至少工作出路都不错,越老越吃香!所以,别人觉得不好未必就不好,别人的意见可以参考,但最终,自己喜欢乐意的才重要。&3、请充分了解信息,客观对待自己的成绩曾在高考成绩出来之后的某个傍晚,饭后散步与邻居拉家常,听他说亲戚家的儿子考了700零几分,只有一个志愿“清华大学”,其他什么学校都不考虑,至于清华大学什么专业也没所谓,就只要“清华大学”就好了。我粗粗估算了下当年清华的投档均线差和当年他的成绩高出一批分数线差,基本上没有录取的可能。浙江大学倒是稳妥妥的。但是可笑可叹的是他们家父母亲戚竟然都很高兴,觉得这分数真是高,抱着侥幸心理“现在录取分数不是没出来呢,也许就能进了呢?!”好吧,我竟无语了。&4、再次强调:充分了解信息有多重要!我不否认农村人有很多成功人士,也不否认很多农村学生真的读书都很好,但是信息时代,关系社会中,有些东西的缺失和滞后,直接就把人带沟里去了。可以说是观念缺失,也可以说是思维僵化,也可以说是信息不足,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也许就是造成农村某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恶性循环的根源。我自己填报志愿也好,上面那个故事也好,甚至我妈某个同事的小孩(成绩比我妹高,二批公立学校妥妥的),家长认为“没上一本线的,学费肯定很高,不读了”,事实上这位家长也没有具体了解过二批学校里的学费差异,脑袋里不知道哪里来的这种认知,这家孩子的志愿就不让填了,之后就去工厂打工了。这个社会最可悲的是,自己的悲剧要在下一代身上一遍一遍地重演,甚至因为自己的无知扼断可能有所改变的希望的芽芽。&二、工具和资料准备1、学校发的两本书:各学校今年在浙江省的《招生计划书》和各学校《历年在浙江省的录取分数》千万别弄丢了,这书没地方买的,但是很重要,这些资料网络找起来很辛苦的。招生计划书:今年有招生计划的学校代码、专业代码,没了这代码没法报志愿。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线:投档分数和名次号,特别名次号很有参考价值;不记得有没有每个学校各个专业的录取最低分、最高分和平均分了,有的话最好了,没有的话就要去学校官网一一查找过去。 & & & &2、电脑,网络电脑是必备!网络是必备!离了网络和电脑,下面的很多事情就不好操作了。3、自己的成绩和全省排名。4、资料处理:近至少三年浙江省文科/理科/艺术类的一批/二批分数线,以及各批次平行志愿的投档分数线和名次数可以百度搜索“20XX年浙江省普通高校第一批平行志愿投档分数线”,复制下来保存到excel表格中。保存3~5年的数据,形成一张大表格,很关键的参考数据之一,以第一批理科首轮投档分数为例:&三、关于高考填志愿的操作思路1、确定下择校的标准,城市优先、学校优先or专业优先 城市优先:即意味着有偏爱的城市,优先考虑喜欢的那个城市的学校。学校优先:即意味着有偏爱的学校,或者有985、211情节者,有限考虑自己偏爱的学校。专业优先:即意味着有偏爱的专业,从专业的优劣强弱排名来确定志愿学校。&2、根据分数缩小可选择学校范围根据资料4中的两个参考数值剔除录取分数过高和过低的学校。投档名次:今年的名次,往年录取的名次。超分:个人成绩-一本分数线;往年的投档分-一本分数线。投档分:如果投档比例100%,则100%录取;投档比例是120%,则投档120份,录取100份,剩余20份会掉出来,进入第二志愿学校重新进行投档。每个学校投档比例不一样,要再去查实。3、根据择校标准偏好进一步缩小可选择学校范围根据第一步确定的择校标准,针对第二步选定的学校一一百度相应的学校,浏览学校官网,初步选择感兴趣的学校,缩小范围。&4、确定备选学校和专业,可预留多几个选择确定感兴趣的学校之后,再去学校的招生网上,收集历年各个专业录取的数据,专业名称:录取人数、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计算每个专业的线差,即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重点线(一本线),作为参考,找了某个学校为例:选择志愿的时候问问自己,“最想读的专业是什么?”在不能确保第一志愿绝对能录取的情况下,在选择每个志愿专业时都要问问自己”如果那个专业没有录取,那么这个专业愿意去读吗?“如果愿意,那就往上填,最后再根据自己的兴趣大小、录取人数来排布专业志愿顺序。在回答“愿意”或者“不愿意”之前,除非有明确的目标,否则一定要先了解每个专业到底学什么课程、能学到什么能力、毕业后能做什么工作之后再回答。一共要选五个志愿学校,每个学校要选上六个专业。学校和专业的排序大抵相同,最喜欢的排在最前面,依然遵循城市、学校or专业优先:有因学校最喜欢,有因专业最喜欢,有因这个学校所在的城市最向往的,各自衡量。第一志愿学校通常是冒个险冲一冲,如果特别喜欢这个学校,可以选择愿意被调剂,录取机率会大一些,但也需要填六个专业,每个专业都要问问自己”这个专业愿意学吗?“虽然最后可能不一定在自己向往的专业里。第二三四个学校,同样可以按照偏好进行排序,录取分数与个人成绩相当。第五个志愿学校,保底,请利用以上的两张表格数据做决定。5、官方信息,了解所谓的各个专业到底谓何继续查阅学校官网,查阅各个专业介绍,深入各学院网站查询专业优势、教学计划、专业方向、核心课程、就业前景、师资力量等,选择并确定合适专业。不要忽略官网的作用,不要以为官网的信息都是打着官腔正儿八经说好话不能信的。正因为是官网,信息是不可以乱吹牛皮的,官方信息相对来说是很客观的,每天登陆的人那么多,与实际不符反而损害学校的名声。以下会说到非官方途径可获得的信息,但是专业方面的信息,依然是官网上面的信息描述的最客观、最详实。6、好好利用”八卦“,了解学生校友眼里的学校知乎、百度贴吧是个好地方,可以从校友口中了解到学校的学习氛围、周边环境、生活环境,甚至校友们是否有归属感也决定了这是不是一所值得去学习的学校,若想再深入了解,可以添加贴吧上师兄师姐们开辟的QQ群和QQ号码,一对一进行咨询。这就是多方了解信息,但请记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偏差和情感因素在其中。简单来说,天天玩游戏的学生、天天泡图书馆的学生、经常组织学生活动的社团干部、天天跟着老师做科研的学生,让他们描述他们眼中的学校,也许得到的结果截然不同。还有就是从家里长辈亲戚口中,了解下哪些学校的学生到了现在这个单位做些什么工作,成绩如何,能力如何,专业应用情况如何,这些信息都很有参考价值。&四、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参加备选大学举办的“校园开放日”,实地考察获取信息。了解下学校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参观下硬件软件设施,欣赏下校园风景,看看学校学生的精神面貌,围观下校园活动,去大学教室里旁听几节课虽然高考后基本也是大学里的考试周,听师兄师姐们吐槽食堂饭菜住宿环境......这个方法操作成本高,耗时耗力,且门槛较高,但得到的信息最直观丰厚,所以建议是有了备选方案之后再有条件地去实地了解更有效。这有条件包括了这些学校是否有“校园开放日”。五、关于招生咨询会并不是每所大学都有校园开放日,也并不是每个考生都能去学校面对面和师兄师姐教授老师咨询,所以会有教育部门组织的高考招生咨询会,各学校派招生老师和招生志愿者参加。咨询会我也去过,带小妹妹的成绩去的。人太多了!家长尤其多!问的问题也无非是:我孩子考了多少分,能进你们这学校吗?能选哪个专业?你们学校哪个专业好点?这个专业在哪个校区,校区在哪个城市?专业读什么,毕业后能干什么?还有在大马路上拦着我们谈他们学校招生政策,甚至直接告诉我们跟老师关系好就能干嘛干嘛为所欲为的,哥儿们偏题得太厉害,我都怀疑你是来招摇撞骗的了。咨询会前来设摊点的都是愿意来提供咨询的学校,有些学校挺不错的,但是没有精力短时间内跑那么多小城市,所以就不一定会来我们这个城市,但我们不能就此忽略了这些学校啊。带小妹参加招生咨询会最大的收获就是确认了一所保底的学校和这所学校的优势专业,再领回一堆的招生资料回家慢慢研究。做好前面志愿选择的操作步骤之后,有了备选学校和专业,再去招生咨询会,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地咨询,效率更高。&六、总结不论是网络查资料,还是参加校园开放日或者是招生咨询会,所获取的信息的目标是一致的,确定十来个备选学校,然后去深入搜集资料,了解:学校基本信息:这个学校在哪个城市哪个区域,周边环境如何,校园环境如何……专业基本信息:这个专业成立多久了,学什么的,学科优势劣势各是什么,师资力量如何,能学到什么东西……专业发展信息:这个专业未来深造潜力如何,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如何,在读的学生们感觉如何,已毕业的校友们发展如何……学生生活信息:这个学校学生活动有哪些,能做什么事获得什么能力,吐槽学校不好的都是在吐槽些什么的呢?……专业应用情况: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了解,即家族里有企业的,或者长辈亲戚们在不同的公司企业单位工作的,聊一聊新近招聘的新员工都是些什么学校什么专业出来的,专业和能力方面如何如何,这都会是很有价值的信息。【我适合什么专业?我喜欢什么专业?】以上讲了那么多,可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一点,就是作为学生自己而言:“我”到底适合什么专业?“我”到底喜欢什么专业?“我”到底适合做什么?”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我没办法回答,“你猜猜看我是什么性格我喜欢什么”,这个……也许考生们还会认为家长眼里的自己也不是真的自己。所以我的建议只有三点:1、查资料,查足够的资料,去了解分析各个专业的方方面面的信息。这个在学校官网的各学院主页上都会有介绍,除了看招生网页,还可以看平常学生们看得网页,甚至有院系的新闻动态,这些资料都可以了解,去分析。还有家里七大姑八大姨,从商从政在外行走多年,多少有些见解和认识,这些信息都非常有价值。2、依然是查资料,认识自己,利用一些小工具挖掘自己的性格特点。网上有很多的性格测试题,例如MBTI职业测试,还有我了解到的,几个心理学、计算机专业背景的师兄师姐们曾专门设计了一套系统,测试考生个人性格和兴趣方向,甚至可以直接输入自己的偏好和成绩,系统运算选择备选学校、专业,还能计算录取概率的。这方面我了解不多,具体哪个网站也不记得了,避免广告嫌疑也不多做介绍了。不过网络上的一些小工具是可以利用起来,也就不需要上面一连串的工作了。3、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喜好,喜欢什么不要埋在心里自己知道,一定要大胆地说出来虽然国人的情感特点是“含蓄”,含蓄地表达“我爱你”,也含蓄地表达“我欣赏你”,“我喜欢那个人”。但面对选专业选志愿,就尽情地大胆的表达吧:我喜欢医生,我喜欢老师这个职业,我喜欢设计房子,我喜欢玩游戏想设计游戏……没有什么不可以,只有表达出来,才能优先被考虑。如果表达出来了家里人又反对的话,正好可以拿来一起讨论,以上所有准备的资料信息都可以用得上了,像个大人一样讨论。以上拙见,觉得有用的请拿走,觉得没用的请忽视,当我瞎BB,请莫计较。网络时代,只要主动去搜索,总会有无数人的经验贴,漫天雪花般,总有一些信息适合你,请不要浪费掉。(以上内容为原创,作者邬小夭,转载请注明作者,谢谢)(以上部分图片来自一览和三联网站,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什么值得买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值客原创欢迎您的投稿。
相关热门原创
赞13评论16
赞19评论46
【抢先首发】美的 WQP6-W3604J-CN 洗碗机
红米Note4 智能手机 高配版(颜色随机)
【抢先首发】POSTURE PT
【抢先首发】360 儿童机器人 AR版
【抢先首发】华科尔 混合现实黑科技 MR DRONE无人机
【评论有奖】FIIL Diva 无线降噪耳机
【抢先首发】9-A-M Pesk 健康电动升降桌(限北京地区)
Rokid 若琪 音乐机器人
【轻众测】Lopodo 绿普达 孕婴专用型 甲醛清除剂
【抢先首发】 德国 在线保健品药房 Apodiscounter 699元 全场体验券
【轻众测】Rantopad 镭拓 MXX 机械键盘 樱桃原厂轴(颜色/轴体随机)
【抢先首发】迪卡侬 Newfeel Propulse Walk 240 男女快走鞋
【抢先首发】HTC 10 智能手机(颜色随机)
赞84评论89
赞64评论81
赞61评论123
赞1803评论1400
赞1336评论877
赞480评论335
赞516评论523
赞628评论284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考志愿能不能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