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一开始带小学生参观周邓纪念馆的是哪个校区

学生眼中的蓝翔技校 毕业不服从分配要交违约金
[提要]蓝翔技校副校长带学生“跨省打架”事件余音未了,9月24日开幕的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蓝翔技校又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有人在大会门前打出“学黑客技术哪家强山东济南找蓝翔”横幅。连日来,记者...
&原标题:学生眼中的蓝翔技校 ,毕业不服从分配要交违约金
21日下午,蓝翔技校东校区内,几名汽修专业的学生在校内实习。见习记者 王建伟 摄
  蓝翔技校副校长带学生&跨省打架&事件余音未了,9月24日开幕的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蓝翔技校又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有人在大会门前打出&学黑客技术哪家强山东济南找蓝翔&横幅。连日来,记者多方采访,试图展现这个看起来还略显神秘的学校的部分面容。
  校区外开掘水沟跳墙被抓重罚
  借替家人前来参观的名义,9月21日,记者在蓝翔技校招生处一吴姓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学校南校区。
  南校区是蓝翔技校近几年新盖的校区,仅学生宿舍楼就有近20栋。学校门前摆放着六门大炮。南校区的围墙高2米左右,类似护城河的沟渠环绕着学校。有学生称,这是为了防止学生爬墙外出。
  创始至今,蓝翔技校已有五个校区。南校区和东校区间有天桥连接,平时学校大门紧闭。东校区是蓝翔技校较早启用的校区之一,目前只有少数实习基地,多数宿舍楼和教学楼都废弃了,校区内两辆标有&济南民兵&的&军车&很是扎眼。废弃教室的黑板上、宿舍楼墙壁上写着不少学生的交友广告。
  学生出入校门管理严格。22日,蓝翔技校放假一天,但学生得凭假条出入,门口两名学生会学生一左一右查岗。蓝翔技校校门东侧两百米外有一条商业街,连接校区的天桥上写着&带动一方经济&的宣传标语。每到蓝翔技校放假的日子,周边的小商贩都会聚集在校门周围,采购回来的每一名学生手里都提着一包包东西。
  今年18岁的小张学习汽修技术,报的是三个月的短期班。&前几年在外边打工,挣不到钱,就想学点技术。平常学校里管得太严了,墙有两米多高,就是为了防止有些学生憋不住跳墙出去,跳墙被抓,一般都会重罚。&小张说,&短期班管理松一些,没有早晚自习,晚上几点熄灯都行。长期班管得严,晚上8点半必须熄灯,但查不查夜,班主任自己说了算。&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拨打新闻热线4,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2,诚邀合作伙伴。
[责任编辑:秦霞、朱夏雅南]
手机安装浏览更多山东资讯
山东蓝翔技校
山东蓝翔技校副校长
齐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山东广播电视台下属21个广播电视频道的作品均已授权齐鲁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公司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东省广播电视台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您现在的位置:
帝国蓝翔 荣氏谜局:只看成绩 不看职称(图)
& ()&|& &&
记者:杨宝璐
原标题:帝国蓝翔荣氏谜局
想要进入蓝翔并不容易。门口的工作人员警惕地打量着来来往往的每一个人,学生外出需持有老师签名的假条,取快递不能越雷池一步,只能从门下递进去;来访者则须说明理由,并由内部人士接
引方可入内。
隔着一道大铁门,广场上整齐排列的六门高射炮十分惹眼。炮口正对学校大门,沉默威猛,蓝翔的老师说,蓝翔是济南警备区的民兵训练基地,高射炮是练习射击用的。
多年来,山东蓝翔高级技工学校(下称蓝翔)以病毒式传播的广告扬名天下,用极高的就业率吸引着源源不断的生源。而这所极具中国式奇幻色彩的技校本身连同它的掌门人荣兰祥,却始终像是一个谜。
就在9月初,一场跨省斗殴的风波让这个庞大帝国陷入了舆论漩涡。据称,斗殴是因荣兰祥与妻子闹离婚争产所致。不过,传闻导致的喧嚣鼎沸,似乎都被那道大铁门隔绝在外。在里面,蓝翔帝国仍然如一台复杂而又不失精准的大型机器,日复一日正常运转。
“只看成绩,不看职称”
2012届汽修专业的学生徐文(化名)还记得,自己第一次来蓝翔时,觉得这里“就是想的(大学)那样,校区很大,楼房气派,绿化也不错”。
事实上,采取全封闭式教学管理的蓝翔更像一个集合了中学、部队、工厂车间的复杂体。学生们接受中学生式的理论授课和准军队化的严格管理,同时比大学生要更早接受来自社会实际岗位的考验。
“网上有传言说蓝翔垮了,这完全是污蔑,你觉得可能吗?!”10月中旬,一位蓝翔的教师在带本刊记者参观校园时抱怨,“现在的家长带孩子前来报名,都会问到打架的事。但看到我们秩序井然,就放心了。”这位教师说,蓝翔的成就来自多年来高标准的教学质量和严格精细的军事化管理,“绝非一两条谣言能打乱的。”
每天早上7点半,全体教职工开完20分钟的例行晨会后,督导处的工作人员就来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位于蓝翔南院接待大厅一楼的监控室。大大小小的电子屏幕布满了整面墙壁。督导人员通过一个遥控杆,可以控制任何一间教室内摄像头的方向,通过一个耳机,可以听到任何一间教室内的声音。除了教室、餐厅和图书馆处于监控之下,所有“公共空间”也有装有探头。探头之下,蓝翔的一切都被限制在规矩之中。
新老师进校后要从跟班开始,学习各种规章制度,还要通过考核,才能带学生。“我们只看工作成绩,不看老师的职称。”蓝翔的一位负责人向本刊记者出示了厚厚的两本管理手册,共七章、500多页,事无巨细涉及各个部门,比如学生上课玩手机,老师要扣分;老师抽学生一支烟,罚两百分,开除出校。“违反一条要扣分,做得好则加分。”
诸如学生流失、学费欠缴,也都跟老师的绩效挂钩。近期,学校又成立了一项新制度“百人帮邻组”,班主任、系主任与其他教职工成立百人小组,如果有人退学,其余98位教职员工要帮助前两者分摊部分损失。
一位已离职的厨师班老师说,蓝翔有短期班和长期班,学生可以试学一个月,一个月后要是学生走了,班主任就要扣钱。相反,如果短期班的学生转到长期班,班主任也会得到奖励。“所以,班主任就是想尽各种办法留学生,哪怕是骗。”
30年间,荣兰祥一手制定的“几乎不近人情”的军事化管理模式,虽屡遭争议,却也保证了这架机器以极其精确的方式高效运转。
不止一名老师告诉本刊记者,蓝翔的军事化管理不仅体现在经济上的奖罚并重,在管理上也是由校长一人树立绝对的权威。
根据官方说法,蓝翔学校大小事务如政策制定和人事聘用,由学校管理委员会举手表决。但一位已离职的蓝翔教师表示,学校管理委员会其实没有什么发言权,都是校长一人说了算。
权威是天然的,放权就散,权强则遭质疑,这或许是私人办学难以摆脱的纠结之处。
“制度就是制度”
斗殴风波之后,荣兰祥没有在媒体上公开露过面。不过,一位知情人士告诉本刊记者,“他仍在管理学校的日常事务。”
知天命之年的荣兰祥皮肤黝黑,面相敦厚,说一口乡土味十足的河南话。若不是嘴里时常蹦出的“模式化教学”“扁平化管理”“信号衰减”等现代管理学术语,你很难想象他是这所“航母级技校”的掌门人——30年来,蓝翔培养了40多万名毕业生,荣兰祥本人也因在职业教育发展上的贡献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如今,蓝翔仅负责接听招生热线的接线员就有100多人。
当然,毁誉历来参半。身边的人对荣的评价也两极分化,支持者认为他仗义、有魄力,一位在职的厨师班老师称,如果教职工的孩子在济南上小学或初中,校长一定会亲自过问上学的事儿,需要出面的都会出面帮忙。
被津津乐道的案例是荣兰祥的一名司机,干了几年后想换工作,荣兰祥出面帮他在机关找了一份工作。“听说这个司机的单位分房子时,他没有钱,校长还帮他垫付了20多万。”荣兰祥的一位朋友告诉本刊记者,因此,蓝翔很多老员工死心塌地在蓝翔一干就是十几年。
反对者则批评荣自私、专制而短视。“他爱骂人,开大会也骂,不给留情面。”一位老师说,荣校长是个聪明人,相应地他看别人总是觉得蠢,如果有老师犯了错误,他张口就骂,说到生气处甚至会抄起水杯砸向挨骂的老师。
一位已离职的教师说,荣兰祥“特别小气”。他对本刊记者举例说,厨师班教学和训练需要原材料,“比如教葱烧海参,每个人用多少海参是定量的,假如要80斤,他可能只给批60斤的钱,葱便宜,最后做出来一盘全是葱。”但在荣的支持者看来,对于成本的严格控制,本是管理者的应尽之责。“该省的肯定要省,不该省的坚决不省。”
已经离职的厨师班曹师傅则表示,荣兰祥对老师的控制十分严格,平时老师就住在学校。曹师傅说,自己在离职前,荣兰祥还告诫他“不能再去别的学校教课了,更不能跟别人说蓝翔不好”。
关于荣兰祥的种种描述,有一点没人否认:他对学校尽心尽力,而且,是个聪明?人。
“他跟别人说话,开口就是‘嘿,兄弟’,要么就是‘伙计们’,江湖气挺重的。”一位连续多年采访山东人大代表团的记者说。荣兰祥担任山东人大代表时,每次都会提很多职业教育的提案。每到两会期间,约他做访谈的记者特别多,他一般都挺配合,如果确实无法配合,也会亲自向记者表示歉意,“他在对学校的付出上可谓是不遗余力”。
一位蓝翔的老师则说,为了学校的工作,荣校长能“豁出命去干”,每天几乎只睡三四个小时。“以前我们上班时去校长办公室,还见过他打着吊瓶在那儿办公,都觉得特别心?酸。”
“一个单位能不能做好,一把手很关键。制度就是制度,一个学校不能采用两个制度。”荣兰祥曾这样告诉媒体。在这家媒体的描述中,荣“个头不高,白衬衫整整齐齐地用皮带扎进西裤,坐得板板正正,讲话谨慎、谦虚,看上去像是一个体制内的普通干部”。
“学生产品”
在百度贴吧里,有蓝翔学生把学校称为“蓝翔帝国”。作为帝国的缔造者,荣兰祥本是河南虞城的一个农民,1980年代初离开老家,前往郑州和北京门头沟学习油漆和沙发制作技术。但他有一种生意人的嗅觉:这样的培训班为什么自己不能办?
彼时恰逢改革开放初期,技术培训有大量的生源基础——转移到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开始井喷,1985年政府又放松了对农民进城务工的限制,更多的农民进入城市。
1984年,荣兰祥和妻子孔素英在济南租了十几间教室,办起天桥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就是蓝翔的前身。一开始,学校的专业只有油漆、沙发制作和缝纫,分别由荣兰翔和妻子任教。很快,学校的报名人数就达到了上百名。
作为工业大省,山东成为“职业教育大省”的特质在1980年代就已初露端倪。荣兰祥对媒体回忆,当时搞民办教育的人很多,济南至少有上千家,有修手表的、修收音机的,大的学校也有两三百人。
荣兰祥有自己独特的一套生意经:学生就是产品,质量好坏是关键。不久后,他就开始印制自己的内部缝纫教材,培训老师,又新增了时髦的摩托车维修培训专业,学生很快就增加到上千人。
实用主义,是蓝翔最核心的价值观。成立至今,这所培养蓝领阶层的学校一直都在努力让自己的“学生产品”拥有更高的“出厂率”。而蓝翔的专业设置,也始终紧跟中国社会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就业不好的、工资不高的,就把这个专业砍掉。”荣兰祥说。
1989年,恰逢部队搞“三产”热潮,荣兰祥的职业技术培训学校被部队收编,蓝翔也随后从一个自发生长的民办学校走向了另一条发展轨道。“部队带来的好处是能提供场地,关键的是还能带来学员,很多部队转业人员都需要培训技能。”孔素英告诉本刊记?者。
当时,一些部队干部加入了蓝翔的教师队伍,他们严格按照部队的管理方法教育学生,这也成为日后蓝翔军事化管理的模型。“我们学校最有价值的不是房子,也不是实习设备,而是管理体系和章程制度,”荣兰祥说,“可以说,就算教育部都拿不出我们这么细致的制度。”
与部队合作办学的十余年,蓝翔顺势而上。到1997年中央军委下达文件要求部队和其生产经营部门脱开时,蓝翔的在校生规模已从1989年的一千人激增到超过一万人。
那一年,蓝翔的专业数量已达到现今的规模。当时,蓝翔的缝纫教材已改编到第五版,两本名为《时装精品》和《上海新装》的教材封面是穿着垫肩西装、宽裤腿西裤的女模特。
实用至上的办学理念,确实令学校和学生都尝到了甜头。2008年,蓝翔烹饪专业的学生参与了北京奥运会的餐饮服务,“是组委会找上门来的,”烹饪专业的一位老师告诉记者,当时奥运村针对各餐饮集团竞标,“蓝翔一共进去400多个厨师,奥运会餐饮做得很好。咱们的学生听话、纪律好,用人单位用起来好使。”最后,这批学生全部留在了北京各部委机关部门,“后来世博会、全运会等等,要的都是蓝翔的学生。蓝翔的厨师专业一下子就火了。”
“蓝翔也许就得这么管?”
斗殴风波尚未平息,蓝翔在网络上推出了一部宣传片,片中使用了大量航拍镜头和张艺谋式的人海战术,成千上万学生统一着装,在唐国强的带领下,铿锵有力地念出20多年未变的广告语——“高级技工哪里强,山东济南找蓝翔”。
这样好莱坞大片式的场面绝非虚构。蓝翔校方介绍说,学校七大院系共有两万名学生,教职工1500人,其中专门从事教学的约有1100人。
2006年左右,蓝翔技校聘请唐国强做广告代言人,唐国强竖大拇指代言的广告开始在全国各个电视台狂轰滥炸,蓝翔一夜成名。
但很少有人知道,蓝翔校史上所有的广告都是由学校自己拍摄的。1990年到1991年,蓝翔在山东电视台投放了第一条电视广告,就开始确立了“学技术到蓝翔”滚动播出的气质。那一批做广告的还有“孔府家酒”等十几家企业,唯独蓝翔坚持把广告投了二十多年。“我认为广告语不要经常换,否则大家还得重新认识”,荣兰祥告诉媒体。
现在,几乎每个蓝翔的学生在被问到“为什么来这里上学”时都会提到这则广告。汽修专业的学生徐晓博说,“从小就知道蓝翔,十几二十年了。”
作为一种另类网络文化的兴起,蓝翔的影响甚至逐渐超出了电视广告。不久前,蓝翔广告部的工作人员就把所有影视剧、媒体和网友“免费给蓝翔做的植入广告”剪成了一部半小时的片子。对这些恶搞、调侃、嘲弄和消费蓝翔的段落,蓝翔还把它们写进了招生简章。
30年剧烈的城镇化进程中,蓝翔长期保持明星出演,加配音激昂的广告片形态。在这所“不太改变”的培训学校之外,荣兰祥和家人还开办过至少三所培训学校,并尝试多元经营,开办了机械品公司、工程建设公司、地产公司、广告公司和珠宝公司等。事实上,斗殴事件的发生地——河南商丘的天伦花园,正是注册在蓝翔房地产开发公司名下。根据工商登记资料,该公司法定代表人为荣兰祥,占80%股份,孔素英占20%股份。因此,荣兰祥的这场离婚风波,牵涉的似乎不仅仅是婚姻,也难免令人担忧这个商业帝国的分裂。
“我也希望我们的离婚不要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我就是给孩子们争取利益。”孔素英告诉本刊记者。而据相关媒体报道,目前荣兰祥共有六个子女,但一位已离职的老师说,“他应该也不会把蓝翔交给自己的孩子去管,实际上,他不可能把蓝翔交给任何人。”
对于荣兰祥和他的国,荣的一位朋友评价相对中肯:“荣校长是学校的核心,他要管理这么大一个学校,没有威信是不成的。他以前当过兵,技校又是从部队起家,军事化管理很正常。”这似乎也是很多人的共识:“蓝翔也许就得这么管,换别人未必能搞这么好。”
责任编辑:刘家昌
■ “烟台资讯365”让您随时随地用手机轻松掌握烟台最新鲜的事儿
■ 订阅方式:发送ytzx到&&
■ 取消方式:发送qxytzx到
■ 资费:0元/月 &&
■ 仅限山东移动用户
>>相关新闻
10-22· 10-20· 10-16· 10-14· 10-11· 10-01· 09-30· 09-25· 09-25· 09-25· 09-24· 09-23· 06-24· 03-12· 02-23· 10-28·
·····
·····
········
48小时排行榜
&&增值许可证:鲁B2-号&&广告经营许可证:鲁工商广字08-1685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电话:12377&&&举报邮箱: &&
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烟台星云信息传讯有限公司 本站官方网址 鲁ICP备020006号股票/基金&
学生眼中的蓝翔:试学一月不许出校门
  唐峰学习的是两年半学制的厨师专业。他说,试学的时候不知道,入学后才清楚有个协议,上边有一条写着需要完全服从学校分配。
  校区外开掘水沟 跳墙被抓重罚
  借替家人前来参观的名义,9月21日,记者在蓝翔技校招生处一吴姓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学校南校区。
  南校区是蓝翔技校近几年新盖的校区,仅学生宿舍楼就有近20栋。学校门前摆放着六门大炮。南校区的围墙高2米左右,类似护城河的沟渠环绕着学校。有学生称,这是为了防止学生爬墙外出。
  创始至今,蓝翔技校已有五个校区。南校区和东校区间有天桥连接,平时学校大门紧闭。
  东校区是蓝翔技校较早启用的校区之一,目前只有少数实习基地,多数宿舍楼和教学楼都废弃了,校区内两辆标有“济南民兵”的“军车”很是扎眼。废弃教室的黑板上、宿舍楼墙壁上写着不少学生的交友广告。
  学生出入校门严格。22日,蓝翔技校放假一天,但学生得凭假条出入,门口两名学生会学生一左一右查岗。
  蓝翔技校校门东侧两百米外有一条商业街,连接校区的天桥上写着“带动一方经济”的宣传标语。每到蓝翔技校放假的日子,周边的小商贩都会聚集在校门周围,采购回来的每一名学生手里都提着一包包东西。
  今年18岁的小张学习汽修技术,报的是三个月的短期班。
  “前几年在外边打工,挣不到钱,就想学点技术。平常学校里管得太严了,墙有两米多高,就是为了防止有些学生憋不住跳墙出去,跳墙被抓,一般都会重罚。”小张说,“短期班管理松一些,没有早晚自习,晚上几点熄灯都行。长期班管得严,晚上8点半必须熄灯,但查不查夜,班主任自己说了算。”
  “试学一月, 不许出校门”
  “试学一月,不用交任何费用。”这是蓝翔技校的经典广告语。烹饪专业学生唐峰(化名)告诉记者,这里的学生几乎都是看到蓝翔技校的电视广告来的,很多学生最大感受是“试学一月,不许出校门”。
  在火车站蓝翔技校接待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试学不收学费,每月带210元生活费即可。学校招生处的老师告诉记者,试学期间,学生每月带450元生活费。唐峰则称,他平日较为节俭,在校花钱不算多,但20天试学期内,花了2000多元,“学校封闭,很多东西都得在学校里面买。”
  不少学生表示,自己每个月的生活费在700元―1000元之间。
  记者从烹饪系学生口中得知,学校食堂饭菜的确有一部分是烹饪专业的学生做的,但不全是。
  唐峰称,试学期所在的校区和正式入学后的校区不在一起,对学校的了解都是听老师说的。“封闭试学校区的设备不很完善,基本上就是教一些基础课和理论课,像烹饪的切墩,很多时候就是观摩体会。”
  记者从多名学生口中得知,按照校规,试学期一月内不允许出校门。
  “就是把你封闭起来,说学校的各种好,但我们对学校的真实情况并不了解。”唐峰说。
  对于试学期不允许出校门,校方和学生的说法较为一致。招生处的吴老师解释说,“学生刚来,考虑到安全问题,肯定不能让他们乱出去,也防止上网等问题。学生有特殊情况可以向老师反映,跟着老师出去。”
  退学不退学费 毕业要“服从分配”
  受访学生表示,在蓝翔技校要一次性缴清学制内的所有学费,中途退学不退学费。对此,吴老师表示,“大部分都是一次性缴清的,这样可以享受国家财政补贴,也能减免一部分学费。
  唐峰学习的是两年半学制的厨师专业。他说,试学的时候不知道,入学后才清楚有个协议,上边有一条写着需要完全服从学校分配。
  企业从蓝翔技校预订学生,要交1000元费用。“毕业要是不服从学校分配,就得交违约金。我们专业交1600元,一些热门专业多的能到3000多元。”唐峰分析称,用人单位使用学校毕业生需要交钱预订,“如果你自己选择就业,学校不就没钱挣了吗?”
  “我们是主张先就业再择业,最后再创业,希望学生先去用人单位。如果非要自己择业,要交1500元到2000元的违约金。”吴老师称。
  唐峰向记者证实,蓝翔学生的就业还不错,但“用人单位发的工资不多”。“像我们毕业后拿高级技师证的学生,在学校推荐的单位工作能拿到2200元工资。如果实在干不下去就自己找活,厨师等级证和其他相关证书得毕业后6到9个月才能发下来,如果这期间离开用人单位,可能连这些证都拿不到。”唐峰说。
(责任编辑:HT002)
商学院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想进蓝翔不容易:教室全监控 学生流失挂钩教师绩效_新浪山东资讯_新浪山东
想进蓝翔不容易:教室全监控 学生流失挂钩教师绩效
齐鲁网评论
  一位已离职的厨师班老师说,蓝翔有短期班和长期班,学生可以试学一个月,一个月后要是学生走了,班主任就要扣钱。相反,如果短期班的学生转到长期班,班主任也会得到奖励。“所以,班主任就是想尽各种办法留学生,哪怕是骗。”
  30年间,荣兰祥一手制定的“几乎不近人情”的军事化管理模式,虽屡遭争议,却也保证了这架机器以极其精确的方式高效运转。
  不止一名老师告诉本刊记者,蓝翔的军事化管理不仅体现在经济上的奖罚并重,在管理上也是由校长一人树立绝对的权威。
  根据官方说法,蓝翔学校大小事务如政策制定和人事聘用,由学校管理委员会举手表决。但一位已离职的蓝翔教师表示,学校管理委员会其实没有什么发言权,都是校长一人说了算。
  权威是天然的,放权就散,权强则遭质疑,这或许是私人办学难以摆脱的纠结之处。
  “制度就是制度”
  斗殴风波之后,荣兰祥没有在媒体上公开露过面。不过,一位知情人士告诉本刊记者,“他仍在管理学校的日常事务。”
  知天命之年的荣兰祥皮肤黝黑,面相敦厚,说一口乡土味十足的河南话。若不是嘴里时常蹦出的“模式化教学”“扁平化管理”“信号衰减”等现代管理学术语,你很难想象他是这所“航母级技校”的掌门人--30年来,蓝翔培养了40多万名毕业生,荣兰祥本人也因在职业教育发展上的贡献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如今,蓝翔仅负责接听招生热线的接线员就有100多人。
  当然,毁誉历来参半。身边的人对荣的评价也两极分化,支持者认为他仗义、有魄力,一位在职的厨师班老师称,如果教职工的孩子在济南上小学或初中,校长一定会亲自过问上学的事儿,需要出面的都会出面帮忙。
  被津津乐道的案例是荣兰祥的一名司机,干了几年后想换工作,荣兰祥出面帮他在机关找了一份工作。“听说这个司机的单位分房子时,他没有钱,校长还帮他垫付了20多万。”荣兰祥的一位朋友告诉本刊记者,因此,蓝翔很多老员工死心塌地在蓝翔一干就是十几年。
  反对者则批评荣自私、专制而短视。“他爱骂人,开大会也骂,不给留情面。”一位老师说,荣校长是个聪明人,相应地他看别人总是觉得蠢,如果有老师犯了错误,他张口就骂,说到生气处甚至会抄起水杯砸向挨骂的老师。
  一位已离职的教师说,荣兰祥“特别小气”。他对本刊记者举例说,厨师班教学和训练需要原材料,“比如教葱烧海参,每个人用多少海参是定量的,假如要80斤,他可能只给批60斤的钱,葱便宜,最后做出来一盘全是葱。”但在荣的支持者看来,对于成本的严格控制,本是管理者的应尽之责。“该省的肯定要省,不该省的坚决不省。”
  已经离职的厨师班曹师傅则表示,荣兰祥对老师的控制十分严格,平时老师就住在学校。曹师傅说,自己在离职前,荣兰祥还告诫他“不能再去别的学校教课了,更不能跟别人说蓝翔不好”。
  关于荣兰祥的种种描述,有一点没人否认:他对学校尽心尽力,而且,是个聪明人。
  “他跟别人说话,开口就是‘嘿,兄弟',要么就是’伙计们‘,江湖气挺重的。”一位连续多年采访山东人大代表团的记者说。荣兰祥担任山东人大代表时,每次都会提很多职业教育的提案。每到两会期间,约他做访谈的记者特别多,他一般都挺配合,如果确实无法配合,也会亲自向记者表示歉意,“他在对学校的付出上可谓是不遗余力”。
  一位蓝翔的老师则说,为了学校的工作,荣校长能“豁出命去干”,每天几乎只睡三四个小时。“以前我们上班时去校长办公室,还见过他打着吊瓶在那儿办公,都觉得特别心?酸。”
  “一个单位能不能做好,一把手很关键。制度就是制度,一个学校不能采用两个制度。”荣兰祥曾这样告诉媒体。在这家媒体的描述中,荣“个头不高,白衬衫整整齐齐地用皮带扎进西裤,坐得板板正正,讲话谨慎、谦虚,看上去像是一个体制内的普通干部”。
  “学生产品”
  在百度贴吧里,有蓝翔学生把学校称为“蓝翔帝国”。作为帝国的缔造者,荣兰祥本是河南虞城的一个农民,1980年代初离开老家,前往郑州和北京门头沟学习油漆和沙发制作技术。但他有一种生意人的嗅觉:这样的培训班为什么自己不能办?
  彼时恰逢改革开放初期,技术培训有大量的生源基础--转移到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开始井喷,1985年政府又放松了对农民进城务工的限制,更多的农民进入城市。
  1984年,荣兰祥和妻子孔素英在济南租了十几间教室,办起天桥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就是蓝翔的前身。一开始,学校的专业只有油漆、沙发制作和缝纫,分别由荣兰翔和妻子任教。很快,学校的报名人数就达到了上百名。
  作为工业大省,山东成为“职业教育大省”的特质在1980年代就已初露端倪。荣兰祥对媒体回忆,当时搞民办教育的人很多,济南至少有上千家,有修手表的、修收音机的,大的学校也有两三百人。
  荣兰祥有自己独特的一套生意经:学生就是产品,质量好坏是关键。不久后,他就开始印制自己的内部缝纫教材,培训老师,又新增了时髦的摩托车维修培训专业,学生很快就增加到上千人。
  实用主义,是蓝翔最核心的价值观。成立至今,这所培养蓝领阶层的学校一直都在努力让自己的“学生产品”拥有更高的“出厂率”。而蓝翔的专业设置,也始终紧跟中国社会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就业不好的、工资不高的,就把这个专业砍掉。”荣兰祥说。
  1989年,恰逢部队搞“三产”热潮,荣兰祥的职业技术培训学校被部队收编,蓝翔也随后从一个自发生长的民办学校走向了另一条发展轨道。“部队带来的好处是能提供场地,关键的是还能带来学员,很多部队转业人员都需要培训技能。”孔素英告诉本刊记者。
  当时,一些部队干部加入了蓝翔的教师队伍,他们严格按照部队的管理方法教育学生,这也成为日后蓝翔军事化管理的模型。“我们学校最有价值的不是房子,也不是实习设备,而是管理体系和章程制度,”荣兰祥说,“可以说,就算教育部都拿不出我们这么细致的制度。”
  与部队合作办学的十余年,蓝翔顺势而上。到1997年中央军委下达文件要求部队和其生产经营部门脱开时,蓝翔的在校生规模已从1989年的一千人激增到超过一万人。
  那一年,蓝翔的专业数量已达到现今的规模。当时,蓝翔的缝纫教材已改编到第五版,两本名为《时装精品》和《上海新装》的教材封面是穿着垫肩西装、宽裤腿西裤的女模特。
  实用至上的办学理念,确实令学校和学生都尝到了甜头。2008年,蓝翔烹饪专业的学生参与了北京奥运会的餐饮服务,“是组委会找上门来的,”烹饪专业的一位老师告诉记者,当时奥运村针对各餐饮集团竞标,“蓝翔一共进去400多个厨师,奥运会餐饮做得很好。咱们的学生听话、纪律好,用人单位用起来好使。”最后,这批学生全部留在了北京各部委机关部门,“后来世博会、全运会等等,要的都是蓝翔的学生。蓝翔的厨师专业一下子就火了。”
加新浪山东微信为好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津大学 参观新校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