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器音符键的减号是那个音符

计算符号_百度百科
计算符号是计算数学时所用的符号,计算符号有、、、。
计算符号加减号
计算符号简介
加减运算是人类最早掌握的两种数学运算 ,且载於人类最早的文字记载中。的阿默斯纸草书就载有加号(Sign for Addition)及减号( Sign for Subtraction):向右走的两条腿“+”是加号,而向左走的两条腿“-”是减号。後者於莫斯科纸 草书中则表示“平方”。
加号是在计算时使用的计算符号。
计算符号历史
古希腊人使用加减号的方法
古希腊的以两数并列表示相加,偶然亦以一斜线“∕”及曲线“”分别作加号和减号使用。
一般不用加号,只有在 公元三世纪的巴赫沙里(Bakhshali)残简中以“yu”作加及“+”作减。
中国人计算的方法
中国古代因注重以工具计算,一般运算全 在或算盘上进行,只记录其结果,因此并无采用甚么,记录时用文字表达运算 。
阿拉伯人使用加减号的方法
十五世纪阿拉伯人盖拉萨迪以两数并列作加而以一特别符号“gs”作减号。
法国人使用加减号的方法
法国人(1484)、意大利人(1494)及十六世纪大多数学家都以拉丁词语plus(加)与minus (减)之首字母分别作加号(或p)和减号( 或m)。
捷克人维德曼发明加减号
十五世纪后廿年之德国人是最早使用现代 的加号“+”与减号“-”。德国(Dresden)图书馆所保存之手稿卷c.80(1486)中便正式使用了“+”、 “-”号。而最先于印刷的书内使用加号“+”与减号“-” 的是人(1489)。
意大利人使用加减号的方法
从十五世纪末至整个十六世纪,意大利人 仍以及作加减号。到了1608年,德国人于罗马出版的《》一书内采用了“+”“-” 号,意大利人才开始采用这两符号,但到卡瓦列里时代已很纯熟。
计算符号加减号流传世界
此外,英国首个使用这两符号(1557)的是雷 科德,而荷兰则于1637年由引入这两符号,同时亦传入其它欧洲大陆国家,后渐流行于全世界。
计算符号乘号
计算符号简介
(Multiplication)是最早产生的运算之一,且出现于人类最早的文字记载当中。
乘法的基本符号是“×” 。
计算符号来历
奥特雷德于1631年在其著作《数学之钥》(clavis mathematicae) 中首次以“×”表示两数相乘,即现代的,後日渐流行 ,沿用至今。莱布尼茨於日给J.的一封信内提出以圆点“·”表示乘,以防“×”号与字母X相混 淆。后来以“·”表示乘法的用法亦相当流行,现今欧洲大陆派(德、法、苏等国)规定以“·”作乘号。其他国家则以“×” 作乘号,“·”为小数点。而我国则规定以“×”或“·”作乘号都可,一般於字母或前的乘号可略去。
计算符号其它
×,万国码 U+00D7,名称为“”,亦称作“叉号”或“交叉”。有以下的可能用法和意思:
中文:标点符号中的,用以代替不便示众的文字。
数学:中的乘号,用作运算:
向量的叉积,与点积相对
集合的笛卡尔积
生物学:在基因图中表示两种物种的杂交
流行文化:用以表示两种原本不相干的、人物、概念、作品等的交集,即是时下所说的 "Crossover" 。
日文:称作“ばつ”(罚)、“ばってん”(罚点)或“ぺけ”(?),指不正确、错误等意思,与○:“まる”(丸、圆)相对
ACG、同人、文学作品等:用以代替有需要存在,但无需要明确表清的“参数”,常与“○”、“□”和“△”共享。例如:
故事情节中的学校黑板或日记上的日期:○○年△△月□□日(星期×)
语文作业作文题目或例句中的名词:《××公司会议纪录》、××区××镇××村……
同人:用作表示人物间的恋爱关系和主被动状况。如“小丁×小娜”,就是小丁主动进攻,小娜被动防守。详见同人用语一览。
由于这个符号的输入不太方便,故此在日常沟通时一般用英文字母 "x" (艾克斯)代之。在HTML和XHTML上,则可以输入×、×或×这实体参引(entity reference)。
施蒂费尔於1545年出版的一本算术书内以大写字母M 及D分别表示乘和除。於1634年出版的书内亦采用 了这符号,他以表示3xyz2。这儿的sec 及ter分别表示第二、三个未知数。
韦达(1591)以AinB作为A与B的乘积。一些十五世纪的手稿及印刷品仍以并列表示相乘,如6x,5x2等,但必须有 字母才行,因5表示5+而非5x,这记法至今还沿用著。
西方称“X’为圣安德鲁斜十字(St. Andrew's cross)(因安德鲁为耶稣的十二门徒之一,传说他被钉在十字架上处死),这 名称与数学全无关系。十六世纪出版的一些数学书就有采用这号,但开首并非现代用法,而是以它表示两个独立的 乘法运算,如以表示715 及448两个乘法。
中国古人及的都不用(Signs of multiplication) ,但后者则以两数并列表示相乘(与加法相同)。印度的巴赫沙里残简中,把数排成表示;排成Unicode ISO , 3, 4, 9, 13, 15 ISO 8859-8 × U+00D7 D7 AA
计算符号除号
计算符号简介
的基本符号是“÷” ,亦可写作分数线形式。
计算符号来历
1544年,施蒂费尔於其出版的《整数算术》(Arithmetica integra) 中以一个或一对作(Signs for division),如以 8)24或8)24(表示24÷8;奥特雷德则以a)b(c表示b÷a=c;J.马洪(1701年)则以D)A+B-C表示(A+B-C)÷D。至1545年, 施蒂费尔又改以大写德文字母D表示除(Division),其後,斯蒂文亦采用了这符号,他以表示,而戈里马德(1751年)则以反写字母表示除,如124=3及a2b2a2。另外,昆尼亚於1790年出版的《数学原理》中,以平放的 表示除。
现今之“÷”称为雷恩记号(Rahn's notation),是瑞士人J.H.雷恩於1659年出版的一本代数书中引用为除号。至 1668年,他这本书之英译版面世,这记号亦得以流行 ,沿用至今。  此外,於他的一篇论文《组合的艺术》“Dissertatio de arte combinatoria” 内首以“:”表示除,後亦渐通用, 至今仍采用。
企业信用信息如果普通的计算器上减号键或者是除号键坏了,像34-18或者是3÷2这样含有该运算符的算式呢? 非实如果普通的计算器上减号键或者是除号键坏了,像34-18或者是3÷2这样含有该运算符的算式呢?非实际应用题,买个新的计算器或者借计算器等方法不在考量范围内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锐角A满足cosA=,利用计算器求∠A时,依次按键则计算器上显示的结果是(  )
A、30°B、45°C、60°D、75°
8、利用计算器求tan45°时,依次按键则计算器上显示的结果是(  )A、0.5B、0.707C、0.866D、1
19、利用计算器求sin30°时,依次按键,则计算器上显示的结果是(  )A、0.5B、0.707C、0.866D、1
锐角A满足cosA=12,利用计算器求∠A时,依次按键则计算器上显示的结果是(  )A.30°B.45°C.60°D.75°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计算器上的加号减号键叫什么键_百度知道
计算器上的加号减号键叫什么键
您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
系统奖励20(财富值+经验值)+难题奖励20(财富值+经验值)
我有更好的答案
基础功能键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清明节的来历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加减号的历史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加减号的历史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1.04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word加减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