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d磁盘碎片整理显示多块磁盘,SSD disks appear multiple disks

4K对齐很重要 SSD快速安装Win8.1有技巧|对齐|SSD_凤凰数码
4K对齐很重要 SSD快速安装Win8.1有技巧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那么,先来说说分区对齐。这种基础的硬盘尝试在HDD和SSD上都存在,并不是仅针对SSD而言。分区对齐对于所有存储产品都有影响,比如U盘和存储卡也无一例外。,
固态硬盘从物理结构上与机械硬盘存在很大不同,对于初级用户而言,买来SSD从安装到使用环节与HDD都有较大差异,所以今天笔者将安装Win8.1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做了简单归纳写在今天这篇技巧篇中。 到现在为止,安装系统依旧是难住众多初级用户的高墙,从引导到安装为什么多出100MB或者350MB的空间?为什么一下分成了4个区,每个区都那么小等种种问题迎面而来。更深层次的就是4K分区如何对齐,一个个小问题累积成山就再也不是小问题了。 那么,先来说说分区对齐。这种基础的硬盘尝试在HDD和SSD上都存在,并不是仅针对SSD而言。分区对齐对于所有存储产品都有影响,比如U盘和存储卡也无一例外。 其次是固件更新问题,目前大厂商的固件更新已经非常到位,均可以通过网站直接下载或者配套软件直接更新,简单程度持平了日常软件的安装。
细节诟病问题可大可小 种类繁多的SATA先导致性能差异也属正常,IDE和AHCI有什么区别,这些小问题都是可以一带而过的,但概念不清很容易会产生较大的逻辑性错误,比如SATA线品质不同可能导致性能差一倍的说法。 以上提到的问题都是今天归纳的重点,并且还将在后续继续进行总结。 硬盘可以说是众多配件中,问题最多的一个,这和它的分工有着密切的联系,HDD可能出现坏道,而现在的SSD同样有些细小的知识点需要了解。 硬盘接口选择 针对硬盘启动选项如何选择,困扰不少用户,AHCI和IDE之间差别是什么?与IDE相比,AHCI是Intel引导下的新型接口标准(类似于API的性质,负责硬件与游戏软件的连接),本质是一种PCI类型的设备,可以提高计算机硬盘的寻道与检查时间,可以让多任务下的磁盘更高效的使用。如果磁盘内没有系统,可能导致计算机无法识别硬盘接口,这时则需要将BIOS设置为IDE模式下。
Z77 BIOS内硬盘模式的选择界面包括IDE AHCI及Raid0 另一类问题很常见,AHCI和IDE的主要区别是接口模式的发展问题,用户认清该选择哪种即可。 分区常识问题 其实用户不用把盘符想的太过重要,受到4K对齐的影响,一些入门用户总是考虑如何划分一块硬盘内的分区最合适,所以我们在下文中也会把问题提炼出来,做简单快捷的普及知识。 4K分区对齐问题 在SSD进入市场前,分区对齐的问题已经在HDD产品线中持续了很久,但没有人真正的在乎过。如今这个问题重新回来了,并且很有必要认识它的严重性,有便于大事化小,用简单的方法来解决它。
使用未对齐分区的读性能损失 固件更新问题 固件更新类似于游戏或者应用程序的升级一样,一段时间内,技术厂商会根据产品出现的问题或者有优化的项目,利用固件更新提高算法或修复BUG。消费者买到产品后,先要查看自己的SSD是否已经是最新的固件版本了,其次参考指导通过下载或者软件来让硬盘实现最新的版本。当然固件更新在机械硬盘中也存在,只不过频率要下的多。 系统保留硬盘空间及数据线问题 无论是100MB还是350MB的系统预留空间,其实并无大碍,而且大多数都是隐藏的,也是作为操作系统安装盘不能避免的,因为Windows需要引导,而这小片分区中就隐藏着非常重要的引导文件,遭到破坏很可能无法进入系统。 数据线,除非质量极差,如在部分电子卖场中能够看到价格非常低廉且做工粗糙的SATA3.0线,否则大部分来讲对性能影响极少,并且不存在品牌兼容问题,如华硕主板必须使用华硕的数据线等。但笔者还是建议尽量使用与主板配套的原装数据线,个别情况需要购买的话也尽量在市场中挑选价格适中的产品,毕竟其也是做为硬盘与计算机传输的重要纽带。
我们曾经做过数据线对比测试,速率最低的数据线做工十分粗糙 SSD已经进入到了大力普及的阶段,但对于4K分区对齐的知识普及力度并不大,HDD自从有了SmartAlign技术后,对齐问题的严重性明显降低,现在的用户更是根本注意不到这个问题。对于稍微高阶点的用户来说,SSD的4K对齐可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不然测试中产生极大的性能差距也不足为奇。
注意左上角容量上方的绿字项目K - BAD为未对齐 有一定基础的用户能够了解,分区对齐问题主要影响的就是硬盘的4K存取速度,这也是固态硬盘多线程传输优势的表现之一。在正常的对其情况下,4K读取速度在合理的差值内,但如果不对齐,从上图我们能够看到整体读取以及4K写入弱势十分明显。 系统安装即可简单划分加对齐
1TB硬盘的4分区模式 新硬盘入手后,按照正常的系统安装提示进行,通过MSDN原版Win8.1可以进行简单的分区以及正确的4K扇区对齐等操作,这也是目前最为主流的方法,如果您通过全盘迁移,4K对齐则需要其它方式解决了。 就算是已经安装了系统,不愿意通过全盘格式化来实现4K对齐的方法也并不复杂,只需要通过三方软件来轻松实现4K扇区对齐。
DG快速分区软件,解决系统后对齐问题 下载安装后,进入软件,选择盘符后点击软件上方的快速分区,我们能够看到和上图的画面,在画面的右侧下方,点击对齐扇区的整数倍则可以实现对齐,同时也能够快速将硬盘分区。 Ghost安装曾在XP和Win7时代风靡一时,随着国内打击盗版力度的加大和MSDN原版系统开放下载,Ghost的缺点暴露无遗,加上SSD安装系统时间大幅缩减,Ghost版Windows8.1几乎绝迹,而MSDN原版在稳定性的表现也更胜一筹。 在安装系统前,我们需要进入BIOS将启动选项设置成U盘启动,有些主板BIOS则支持启动选项,比如技嘉主板激动后按F12就可以选择启动顺序,相当方便。 之前所做都是为安装windows8.1所做的准备,下面就开始安装windows8.1了,如果已经在BIOS中调整了启动选项,可以直接进行windows的安装了。
windows8.1系统安装界面
选择&自定义&安装
磁盘分区界面 在安装系统前,会进入一个磁盘管理界面,界面中的&驱动器0&或者&驱动器1&仅代表与主板连接的接口,并非系统识别的磁盘顺序,不影响系统安装。安装系统前点击要安装的系统盘符点击&下一步&即可。从win7开始,windows自带的分区软件就可以自动将4k对齐,提供了很大的便捷性。在容量上笔者建议系统盘要有60GB~80GB的空间,用户也可根据自己需求定制。
从复制文件到&个性化&设定仅用了4分多钟 笔者的计时是从选择了U盘启动那一刻开始的,其中有很多主观因素,时间只是大概,不用太过于精确,这里笔者的操作是全程监视状态,打字和拿鼠标都会用去不少额外的&时间&。
设置是个漫长的过程 通过手机计时器可以看出来已经到了10多分钟,设置过程比展开文件用的时间还要长,看来USB3.0的传输速度果然非同寻常。
从更新完成到开始菜单用去2分多钟 在完成更新后还会有个安装应用商店的时间,这个时间也用去了2分多钟,这个过程是笔者在AHCI模式下安装所用时间,IDE模式的安装时间则大打折扣,漫长的时间已经让笔者忘却了看秒表,所以这里就不做展示了。 截止到开始界面安装也算完毕了,12分半的耗时要比过去我们所使用的CD-ROM安装快了不少了,从快捷程度与耗时上都有很大的提升,此类安装方式希望每一个用户都能够熟练应用。 当然,系统安装完后还要有许多的设置和驱动需要安装,但当您点击进入桌面那一刹那,就能够体验到固态硬盘带来的提升不仅仅是图片上所看到的读写更快,而更多的是一种使用感受上的,零延迟,零等待也是常有的事。 为何列出上方的开机速度对比,这也是笔者想着重声明的一项。基予闪存存储技术的SSD,其的工作原理与机械硬盘不同,所以对于满载方面,固态硬盘会受到性能降低的障碍。在上图测试中,一块64GB产品在不分区的情况下,系统安装后加入常用软件的占用率与满载后的开机速度对比,足有9秒的差距。 小结:所以对于大容量的产品也一样,盘符占用率维持在60%-70%为宜,尽量不要超过80%的容量占用。这也是为何消费者会向128GB靠拢一样,目前的大型游戏容量基本都在10GB以上,加上常用软件很容易使得主分区过载。 固件更新对于入门用户来讲的确是件比较头疼的问题,去哪更新,如何更新,每个品牌的更新方式又不同,不更新又如何,更新了又如何&所以下面笔者归纳了目前市场上一线产品的固件更新方法及地址,供读者朋友查阅。
[责任编辑:朱羽寒]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15:44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04/13 09:21
04/13 10:23
04/13 08:14
04/13 08:48
04/13 08:48
04/13 08:14
04/13 10:30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22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9:21
凤凰数码官方微信
播放数:733075
播放数:466935
播放数:319287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求助】 两块SSD,HDTUNE和DISKINFO显示的健康状态不太一样_图拉丁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861,328贴子:
一块是 HDTUNE显示有重映射扇区计数和重新分配事件计数都有警告,DISKINFO上不知道是不是另一块是 HDTUNE显示重新分配事件计数有警告同时,AS SSD benchmark跑分第一次跑检不到ACC读取时间,跑第二遍才有测试环境结果如图,都是作为从盘测的这是什么情况?哪位告诉下,不胜感激SSD 1号SSD 2号检测环境
报考一级消防师要求,学尔森13年考培经验为您解答,更有百度信贷分期付学费.
hd不对,检测固态识别不好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我的位置:>> >
技术性击倒SSD?机械硬盘组RAID0单挑SSD
发布时间: 10:41:26 作者: 编辑:admin
  近两年来,SSD的风潮越刮越猛,其强悍的随机读写性能,极短延迟时间,低功耗无噪音等优点让它迅速成为存储界新星,但容量低,价格贵,擦写次数有限,稳定性欠缺,又让很多资深的DIY群体质疑SSD,而机械硬盘不给力的性能完全不能满足DIY大神们,于是他们就想到RAID磁盘阵列&&  那机械硬盘组RAID能挑战SSD强悍的性能吗?笔者手头正好两块希捷单碟1TB的机械硬盘与一块三星830系列128G SSD,两款产品在用户群中的认可度较高,今天就拿希捷单碟1TB组RAID0阵列挑战SSD,让我们一起见证机械硬盘能否王者归来?技术性击倒SSD?机械硬盘组RAID0单挑SSD●关于RAID:RAID 磁盘阵列  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中文称之为独立冗余磁盘阵列。RAID是一种把多块独立的硬盘(物理硬盘)按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硬盘组(逻辑硬盘),从而提供比单个硬盘更高的存储性能。  RAID包括RAID 0~RAID 50等数个规范,我们常使用主要是RAID 0,RAID 1,根据测试实际需求,我们选择了RAID 0。  RAID 0连续以位或字节为单位分割数据,并行读/写于多个磁盘上,具有很高的数据传输率,但它没有数据冗余,并不能算是真正的RAID结构。RAID 0只是单纯地提高性能,并没有为数据的可靠性提供保证,而且其中的一个磁盘失效将影响到所有数据,这也是为什么RAID 0不能应用于数据安全性要求高的场合。●评测所需硬盘介绍:\两块希捷单碟1TB  希捷1TB为单碟装,采用SATA 3.0接口,磁记录密度高达每平方英寸625Gb,转速7200RPM,缓存64MB ,其性能号称机械硬盘中最强者。本次拿到两块希捷单碟1TB组两块RAID 0磁盘阵列,那性能能超越SSD吗?下来评测为您揭开。三星830系列 128G SSD  三星830系列的主控、缓存、闪存到产品固件全部由三星自主开发,业界首款&三核心&主控,可以进行同时多任务处理,搭配三星自家的27nm& MLC闪存颗粒,其综合读写性能极强。●基调:HDD单挑SSD?靠谱吗?&希捷单碟1TB与三星830系列128G的CDM测试成绩  如果单纯拿两者比较性能根本不在同一数量级别上,相信大家心里早就有数。但是就在这种差距下,希捷单碟1TB组成磁盘阵列,能否技术性击倒SSD,更令人期待。----------------------------------------------------------------------------------针对网友提出的疑问及观点,我们将在这里集中解答1、65楼网友提出的观点:单硬盘一个硬盘挂了,数据就不会丢失了?  PConline编辑回复:机械硬盘组RIAD0时,比如分A盘与B盘,数据会同时分配到A盘与B盘里,就是将数据拆分了,从而实现了传输速度的翻倍,假如其中一个盘挂掉,数据将无法恢复。  而单硬盘时,数据会全部保存在一个硬盘里,一般情况下都可以通过专业的软件进行数据恢复。----------------------------------------------------------------------------------[page]●评测平台介绍与说明:&
Intel Core i5 3450
华硕 P8Z77-V Deluxe
芝奇 DDR3 1600 4G x 2
NVIDIA GTX660Ti
系统盘:三星830系列256G
副盘:三星830系列128G
  &&& 两块希捷单碟1TB
Windows 7 64位旗舰版+DirectX 11
NVIDIA显卡驱动程序305.53
ATTO Disk Benchmark
HD Tune Pro
CrystalDiskMark
Photoshop CS6
  测试双碟阵列时,在主板中开启RAID模式,两块希捷单碟1TB组磁盘阵列的具体方法这里不作介绍,很简单,不懂可以请教下度娘。测试SSD时,开启AHCI模式,主板节能模式,模拟用户的真实使用情况。    测试部分为理论性能测试与实际应用测试,理论性能测试所使用的测试软件分别为CrystalDiskMark、ATTO Disk Benchmark 、HD Tune Pro以及HD Tach。实际性能测试软件包括,Fastcopy复制传输,Win7开机时间测试,COD8游戏加载测试,Photoshop CS6图片加载测试。组成双碟阵列后,磁盘里有1863.02GB容量未分配●理论性能测试:HD Tune Pro测试:  HD Tune是一款较常用的硬盘工具软件,能检测出硬盘的固件版本、序列号、容量、缓存大小以及当前的Ultra DMA模式等基本信息,另外硬盘传输速率测试、健康状态检测、温度检测及磁盘表面扫描等功能。其中硬盘传输速率测试常被用户用于检测硬盘的性能。&双碟阵列与三星830系列128G测试成绩&双碟阵列与三星830系列128G测试成绩测试成绩对比  HD Tune基准性能测试中,组双碟阵列的机械硬盘上演逆袭,平均读取305MB/s,平均写入314MB/s,比起原来一块机械硬盘(读163MB/s,写164MB/s),快近一倍,而对比三星830 128G,这样的读写速度已经可以说打成平手,完全能秒杀了老式的SATA2.0接口的SSD。但从曲线图中可看出,读写测试时双碟阵列有明显衰退的迹象,而三星830 128G保持较为平稳的曲线,可看出两者稳定性差异。HD Tach 3.0.1.0测试(Long bench)  HD Tach是各种硬盘评测中常用的工具软件,其评测结果能较好地反应出磁盘性能,具有相当的权威性。软件自带一个硬盘性能资料库,方便用户与测试的磁盘作对比,从而可知所测的磁盘性能处于什么水平。双碟阵列测试成绩三星830系列128G测试成绩测试成绩对比  HD Tach测试中,虽然平均读取上,双碟阵列稍逊于三星830 128G,但突发传输上,以547MB/s速度远胜过SSD的384MB/s,这下可以为机械硬盘正名了?ATTO Disk Benchmark性能测试  ATTO Disk Benchmark是一款简单易用的磁盘传输速率检测软件,可以用来检测硬盘、U盘、存储卡及其它可移动磁盘的读取及写入速率。该软件使用了不同大小的数据测试包,数据包按0.5K、1.0K、 2.0K直到到8192.0KB进行分别读写测试,测试完成后数据用柱状图的形式表达出来,很好的说明了文件大小比例不同对磁盘速度的影响。双碟阵列测试成绩三星830系列测试成绩测试成绩对比  ATTO测试中,持续读取方面,双碟阵列以380MB/s再次胜出,而持续写入方面,就不及三星830 128G,但对于单块机械硬盘,这样的速度性能提升近一倍,非常明显。[page]CrystalDiskMark软件性能测试  CrystalDiskMark软件是一个测试你的硬盘或者存储设备的小巧工具,简单易于操作的界面让您随时可以测试存储设备,测试存储设备大小和测试数字都可以选择。CrystalDiskMark默认运行5次,每次1000MB的数据量,取的是最好成绩。双碟阵列测试成绩三星830系列测试成绩持续读写成绩对比4K随机读写成绩对比  持续读写方面,CDM所测得数据基本与前面测试一致,也证明了机械硬盘组磁盘阵列完全能挑战主流SSD的持续读写速度。而与日常操作应用中息息相关的4K随机读写方面如何呢?0.8MB/s对24MB/s,相差30倍,3.4MB/s对63MB/s,相差18.5倍,这方面的差距很明显,看来机械硬盘想突破随机I/O这个瓶颈还是很难的。HD Tune IOPS测试:&双碟阵列与三星830系列128G测试成绩&双碟阵列与三星830系列128G测试成绩测试成绩对比  笔者再用HD Tune软件中的&随机存取&进行测试,得出来的成绩没有意外,IOPS的差距非常悬殊,这样的差距还体现在&平均存储时间&与&最大存储时间&上,SSD在0.128ms--3.779ms,而双碟阵列则是19.475---118.147ms,机械硬盘在随机I/O测试中败下阵。[page]●实际应用测试:Fastcopy传输性能测试  Fastcopy,是一个以优秀的文件复制工具,其复制速度比Windows自带的复制功能要快得多。测试中分单个文件及文件夹传输测试,单个文件的容量为3.57G的影音文件,文件夹为13.78G的Windows系统文件(零碎文件居多),测试方法为将文件从主盘通过Fastcopy软件传输到测试盘,并计录下平均传输速度。&单个文件传输&文件夹传输测试成绩对比  单个文件传输上,双碟阵列甚至超越了SSD,但零碎文件居多的Windows文件夹传输,就大幅落后于SSD,还是随机读写方面不给力啊!Win7开机时间测试  一套DIY配置性能强弱,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开机的速度快不快?开机所用的时间长与短给予用户不同的体验,谁想慢悠悠坐等开机浪费时间呢?那组双碟阵列后,实际系统开机时间会不会缩短呢?Win7开机页面Photoshop CS6图片加载时间测试  Photoshop是最著名的图像处理软件之一,集图像编辑修改、图像制作、广告创意、图像输入与输出于一体,深受广大平面设计人员和普通用户的喜爱。测试方法是加载61张高分分辨率的大图,共393MB,记录所用时间。游戏加载时间测试  日常应用测试当然少不了游戏。本次测试选用了第一人称射击游戏《使命召唤8》,选择关卡第一幕《黑色星期二》,用秒表记录下这关卡的加载时间,看看12款是不是带给我们一样的游戏体验?&  从上面的测试中可以看出,机械硬盘组阵列后,相对于单块希捷单碟1TB,那用户体验也完全不一样,就算是SSD,双碟阵列实际应用体验也没有差多少。[page]PConline评测室总结:●机械硬盘组阵列的性能大幅提升,但随机读写被完秒:  从评测成绩看,机械硬盘组成RAID0阵列后,性能暴涨,有一些测试成绩甚至超过目前市场新锐三星830系列128G SSD。在实际应用中,组双碟阵列后,体验与单块机械硬盘有天攘之别,但无可否认,随机读写是机械硬盘的硬伤,不管是4K随机读写,还是IOPS,双碟阵列均远远落后于SSD,机械硬盘本身的瓶颈组成阵列也无法克服。●双碟阵列与SSD怎么抉择?  虽然随机读写不给力,但希捷单碟1TB组成双碟阵列后性能的大幅提升。双碟就是2TB(组阵列容量有所损失也能达到1.8T),而三星830系列SSD仅128G,容量方面机械硬盘是SSD的15倍,对于一些来用户来说极具诱惑。  再者就是价格上,以三星830系列128G为例,市场售价为699元(最新报价),买两块1398元。而希捷单捷1TB报559元,组两块是1118元。显然容价比方面,机械硬盘具备绝对优势。啥一看,组双碟阵列更实惠,虽然阵列随机读写跟不上SSD,但性能的提升也应该能满足的要求。●数据无价,SSD+HDD&2!SSD+HDD目前最佳解决方案  机械硬盘组RIAD0存在很大风险,如果阵列中随便一个硬盘挂了,全部数据将丢失,毕竟那是近2TB的数据,钱是不能买回来了的。有人会说,SSD也存在风险,MLC 闪存坏一个,那一切也完蛋了,连修补的机会都没有。但是随着SSD技术的改进,一线SSD品牌品质还是很有保证,不会轻易罢工。  现在是SSD与HDD混融阶段而不是混战阶段,最明智的选择就是买一块SSD作系统盘,再配一块机械硬盘的作存储仓库,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这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最佳方案。
您可能还感兴趣
什么值得BUY
5000元档通杀3A大作
             
Intel i5-6500
华硕B150M-A
金士顿UV300 240G
芝奇 DDR4 2400 8G
航嘉 Jumper400W
鑫谷 竞速者机箱
酷冷至尊 蓝旋风认识固态:SSD硬盘内外结构解析
查看: 1477|
评论: |来自:
摘要: 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简称固态盘(SSD),是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而制成的硬盘,由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FLASH芯片、DRAM芯片)以及缓存单元组成。区别于机械硬盘由磁盘、磁头等机械部件构成,整个固态硬盘结
(Solid State Drive),简称固态盘(),是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而制成的硬盘,由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FLASH芯片、DRAM芯片)以及单元组成。区别于机械硬盘由磁盘、等机械部件构成,整个固态硬盘结构无机械装置,全部是由电子芯片及电路板组成。根据固态硬盘的定义,我们可以知道固态硬盘的内部结构,其实就是由三大块主控芯片、颗粒、缓存单元构成。接下来,我们逐一来看。固态硬盘大脑:主控芯片正如同CPU之于PC一样,主控芯片其实也和CPU一样,是整个固态硬盘的核心器件,其作用一是合理调配数据在各个闪存芯片上的负荷,二则是承担了整个数据中转,连接闪存芯片和外部SATA。不同的主控之间能力相差非常大,在数据处理能力、算法上,对闪存芯片的读取写入控制上会有非常大的不同,直接会导致固态硬盘产品在性能上产生很大的差距。慧荣主控当前主流的主控芯片厂商有Marvell(俗称“马牌”)、SandForce、Silicon Motion慧荣、Phison群联、JMicron智微等,而这几大主控厂商,又都有着自己的相应特点,应用于不同层级的固态产品。以台系厂商慧荣为例,此款主控芯片主要特点在于能够为固态硬盘厂商提供包括软件和硬件在内的一体化主控方案,包括主控芯片、电路板以及存储单元,能够极大的提升产品的更新速度和使用寿命,并且不存在兼容等问题。核心器件:闪存颗粒单元作为硬盘,存储单元绝对是核心器件。在固态硬盘里面,闪存颗粒则替代了机械磁盘成为了存储单元。闪存(Flash Memory)本质上是一种长寿命的非易失性(在断电情况下仍能保持所存储的数据信息)的存储器,数据删除不是以单个的字节为单位而是以固定的区块为单位。固态硬盘中闪存颗粒占据大部分比重在固态硬盘中,因其具有非易失性存储的特性,即断电后仍能保存数据,被大范围运用。根据NAND闪存中电子单元密度的差异,又可以分为(单层次存储单元)、(双层存储单元)以及(三层存储单元),此三种存储单元在寿命以及造价上有着明显的区别。SLC(单层式存储),单层电子结构,写入数据时电压变化区间小,寿命长,读写次数在10万次以上,造价高,多用于企业级高端产品。MLC(多层式存储),使用高低电压的而不同构建的双层电子结构,寿命长,造价可接受,多用民用高端产品,读写次数在5000左右。TLC(三层式存储),是MLC闪存延伸,TLC达到3bit/cell。存储密度最高,容量是MLC的1.5倍。 造价成本最低, 使命寿命低,读写次数在左右,是当下主流厂商首选闪存颗粒。海力士16nm TLC闪存颗粒当前,固态硬盘市场中,主流的闪存颗粒厂商主要有Toshiba东芝、Samsung三星、Intel英特尔、Micron美光、SKHynix海力士、Sandisk闪迪等。告别小白:固态硬盘内外结构解析东芝闪存颗粒由于闪存颗粒是固态硬盘中的核心器件,也是主要的存储单元,因而它的制造成本占据了整个产品的70%以上的比重,极端一点说,选择固态硬盘实际上就是在选择闪存颗粒。锦上添花:缓存芯片缓存芯片,是固态硬盘三大件中,最容易被人忽视的一块,也是厂商最不愿意投入的一块。和主控芯片、闪存颗粒相比,缓存芯片的作用确实没有那么明显,在用户群体的认知度也没有那么深入,相应的就无法以此为噱头进行鼓吹。南亚缓存实际上,缓存芯片的存在意义还是有的,特别是在进行常用文件的随机性读写上,以及碎片文件的快速读写上。由于固态硬盘内部的磨损机制,就导致固态硬盘在读写小文件和常用文件时,会不断进行数据的整块的写入缓存,然而导出到闪存颗粒,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缓存维系。特别是在进行大数量级的碎片文件的读写进程,高缓存的作用更是明显。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没有缓存芯片的固态硬盘在用了一段时间后,开始掉速。当前,缓存芯片市场规模不算太大,主流的厂商基本也集中在南亚、三星、金士顿等。根据最新消息,无外置缓存的固态硬盘产品将于不久后问世,虽然很早之前就有诸SandForce SF2281自带缓存主控产品,但是市场反响却差强人意,不知道最新的无外置缓存的固态硬盘的表现如何,也请大家拭目以待。主控芯片、闪存颗粒、缓存芯片,这三者有机的结合在一块PCB板上,构成了固态硬盘的整体形态。我们在选购固态硬盘或是评价固态硬盘的时候,可以从这三者出发,进行产品性能的预估,避免被有些商贩鼓吹的高速读写,蒙蔽双眼。
刚表态过的朋友 ()
上一篇:下一篇:
教程:手机数据恢复 安卓设备内置存储器数据创建镜像到电
那些被判死刑的硬盘数据恢复,当需要恢复数据的客户,被告
我们的系统维护的过程中肯定需要对数据库进行定期的备份,
10-3110-3010-3010-2810-2510-1710-0409-0508-3108-23
244098841843154164985496928822830
硬盘基地推荐 /2
开盘数据恢复是硬盘物理故障数据恢复的一种特殊情况。当硬盘的磁组件的任何一个部件(如磁头、前置放大器、音圈、驱动臂等)损坏...
SSD能恢复数据吗?相信很多正在使用SSD固态硬盘的用户都有这么疑问。毕竟大家都有错手删错文件的时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sd关闭磁盘整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