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区里的游泳池都是小孩子游泳池和老男人。。。。

&&&&游泳池的维护成本比较高,仅仅依靠小区居民的消费根本无力承担这笔费用
&&&&连日的高温炙烤,让众多市民选择与水亲密接触。而各个中高档小区的配套游泳池,便成为不少人首选的去处。
&&&&“仅5.9元!享原价12元的游泳池酷夏畅爽游泳1次。”一些小区游泳池甚至还在本地团购网上发布促销信息。不过这样的做法引起了不少小区业主的抗议:“游泳池为什么可以对外开放?谁来保证小区的安全?”
&&&&对此,华西都市报记者走访了成都市区部分中高档楼盘,发现多数游泳池只要交了钱就可以游泳,几乎没有人核实游泳者的身份。
&&&&业主投诉
&&&&小区游泳池外人买票就进
&&&&“小区的游泳池怎么能够对外开放,如果有不法分子假借游泳之名,来到小区行窃甚至对业主进行人身伤害怎么办?”家住二环路东二段某高档楼盘的陈先生向华西都市报记者报料,他购房时,就是看中了小区提供的会所、泳池等配套服务。但是,现在物管方将小区游泳池承包给他人经营,外面的人只要买票就能进入,也不询问和检查,这让他觉得很不舒服。
&&&&“6月初,游泳池刚开放不久,就有一些外来人员开始到小区游泳池搞培训。”小区居民付先生说,培训时游泳池内至少有五六十个孩子在游泳,而且很多是从小区外面进来的。
&&&&业主们认为,原本作为小区配套设施的游泳池,现在已成为“全民泳池”,游泳人数无法控制,水质、卫生、安全等也无从保障。
&&&&记者调查
&&&&内外有别 部分小区还免费
&&&&小区游泳池,收费内外有别。在高新区南三环某小区内,游泳池售票处一位员工告诉记者,业主价是成人15元/次,月卡296元,而对外价是成人25元一次,月卡488元。小南街上的冠城花园,游泳池收费为大人10元/次、小孩8元/次。建设路上的首创?爱这城是儿童5元/次、成人7元/次。这几个小区的游泳池,均要对外开放。
&&&&而位于九眼桥附近的粼江峰阁、世纪朝阳等小区的游泳池均只针对业主开放,其中粼江峰阁凭业主证还能免费游泳。“小区游泳的价格要比游泳馆便宜,而且就在家楼下,很方便。”不少业主表示。
&&&&前晚8点过,记者在二环路东三段某小区游泳池的入口处看到,墙上贴着“禁止饮酒后游泳”的标识,但并没有人在这里检查,买票就可进入,没有人要求游泳者出示业主卡等以证明身份。
&&&&物管解释
&&&&单纯对内很容易出现亏损
&&&&“每年6-8月,小区开放游泳池是承包给外面专业公司的,这样救生措施和卫生处理都会更专业。”对于小区游泳池对外开放经营的原因,各个物业管理处的解释几乎一致:物业管理费不包含游泳池养护费用,而游泳池的维护成本又比较高。不论是用水,还是消毒药物以及救生员的聘用,都需要花钱,仅仅依靠小区居民的消费根本无力承担这笔费用。如果只对业主开放小区游泳池,很容易出现亏损状况。
&&&&成都市房管局:
&&&&是否可以开放没有明确规定
&&&&成都市房管局物业管理处的工作人员表示,关于小区游泳池能否对业主以外的公众开放,目前政府没有明确规定。
&&&&小区游泳池如何收费?成都市物价局收费管理处工作人员表示,小区游泳池收费是放开的,由小区自行决定,可以自主定价,但需要物管方与业主委员会一起协商决定。
&&&&律师说法
&&&&对外开放需经业主同意
&&&&四川华夏之光律师事务所律师张笛说,小区游泳池的归属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产权属全体业主共有,这种情况下,小区游泳池对外开放需经全体业主同意或授权,其经营收益归全体业主所有。
&&&&另一种情况是,售房合同明确约定游泳池的产权属开发商所有。但是,无论何种情况,作为小区配套设施的游泳池,应当以满足本小区业主需要为前提。
编辑:李燕飞
页面功能&&|&&字体:&&&&|&&
精彩靓图 ||
市州新闻 |
[区县] [区县] [区县] [区县] [市州] [市州] [区县]
社会舆论 |
经济热点 |
娱乐魔方 |
新华视川网 ||
发布:08月10日&&[ ]
发布:08月09日&&[ ]
网友论坛 ||
中国从摇篮到坟墓的公共服务“铁饭碗”体制已打破,需要预先存一笔钱以防万一失业。 []
如果互联网上整天都是官员的“色情日记”、“艳照”,羞耻的仅仅是涉事官员? []
倘若在微博上与女子调情的是一般的网民,我想,绝不会引起公众的关注。 []
[经济] [航空] [反腐] [民生] [杂谈] [观点]
成都小区游泳池 外人随便进
新华网四川频道小区泳池为何成溺亡重灾区?_凤凰体育
小区泳池为何成溺亡重灾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今年7月16日,东莞大岭山凯东新城小区里的游泳池里,一名年轻的业主不幸溺水身亡;在此之前的6月18日下午4时到5时,一名谢姓小学生溺亡在东城下桥蔚蓝星湖小区的成人游泳池内……以上两宗事故,媒体公开报道后,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小区泳池,为何就成为了暗藏杀机的“吃人”泳池?
夏天市民喜欢游泳解暑新闻最前线深·猛 调查策划统筹:羊城晚报记者 唐波文/羊城晚报记者 唐波 秦小辉 文聪 图/羊城晚报记者 王俊伟夏季,东莞各大游泳池持续火爆,但泳池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今年截至7月31日,东莞就发生了4宗溺水身亡事件,全部发生在小区游泳池。而来自东莞市体育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最近6年泳池所发生的溺亡事故中,超过八成均在小区泳池发生。羊晚记者调查发现,不仅安全方面小区泳池问题突出,救生员配备不足等因素,把小区泳池推上了安全隐患的风口浪尖。热点关注小区泳池常“吃人”今年7月16日,东莞大岭山凯东新城小区里的游泳池里,一名年轻的业主不幸溺水身亡;在此之前的6月18日下午4时到5时,一名谢姓小学生溺亡在东城下桥蔚蓝星湖小区的成人游泳池内……以上两宗事故,媒体公开报道后,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小区泳池,为何就成为了暗藏杀机的“吃人”泳池?其实,这样的悲剧并非偶发的个案。来自东莞市体育局统计数据显示,过去6年多来,东莞全市经营性游泳场所溺亡事故发生了28起,其中2010年5宗、2011年4宗、2012年5宗、2013年3宗、2014年4宗、2015年3宗、2016年4宗(截至7月31日,东城1宗、凤岗2宗、大岭山1宗)。值得关注的是,在这28宗惨剧中,有24宗竟然发生在住宅小区泳池,其余四宗则发生在公共泳池或专业游泳馆(2013年万江水乐坊、市体育中心游泳馆、2014年南城活水世界、2015年东城水立方)。数据显示,在经营性泳池溺亡事件中,事故原因各异,遇难者大多是青少年,且很多都会游泳。另外,泳池的水质也是问题。入夏后,东莞又开始对第二批开放的泳池进行“体检”,结果抽检198间游泳场所中,44间不合格,小区泳池共28家,超过了6成。“其实尿素超标、大肠菌群超标这些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勤换水来解决。”万江一小区泳池的经营者向羊城晚报记者坦言。记者调查为何小区泳池问题频发?为何我们身边的小区泳池均成为了重灾区?羊晚记者调查发现,小区泳池主要存在救生员配备不足、设计存在缺陷、行业没有自律、市民安全意识欠缺等诸多隐患。救生员配备不足连日来,羊城晚报记者走访东莞多个小区泳池发现,这些泳池现场虽然都有救生员在,但存在着救生员要么不足,要么麻痹大意等现象。“我是持证救生员。”在东莞江边泳池一位40多岁的救生员骄傲地说,“这里六七名救生员也都有证。”然而,仅该泳池“按长86米宽28米”计,按照“250㎡以上的按每增加250㎡及以内,增加1人的比例配备救生员”规定,该池至少要配备11名救生员。而在泳池现场,记者只看到四名身着救生员服装的男子。今年7月中旬,东莞市体育局和厚街镇体育部门在厚街镇游泳场所检查时发现,在厚街登记注册的26家经营性游泳场所中,多数游泳池存在着救生员配备不足或没有取得相关资质。一些小区泳池,除了救生员没有持证上岗外,还根本没有应急演练及预案。东莞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坦言,小区泳池一般是露天的,且开放时间一般只有两三个月,导致持证救生员在小区泳池就业意愿不强。目前,东莞救生员群体多数还是由农民工构成。有些泳池的年轻持证救生员也只是一些体育学院的暑期兼职大学生。泳池设计存在缺陷东莞小区泳池存在的第二大问题便是体现在设计上。东莞市体育局在检查中就发现,住宅小区游泳池普遍设计成园林式游泳池,七弯八拐,假山树木环绕,存在安全隐患。此外,一些小区泳池的夜间照明灯光昏暗,表面上虽然是为了美观,但是却增加了救生难度。东莞市游泳协会副会长申建军对此表示,当前白天炎热,游泳者大多集中在夜间。而小区泳池夜晚营业更需泳池灯光照明的充足,按照规定,游泳池水面光照度不低于80lx,作为泳池出租方的物业如发现承包方未改善照明设施,可要求其暂停营业。建议加强行业自律采访中,无论是主管体育的部门还是主管卫计部门,均感到无奈的是,由于小区泳池都建在小区内,大多都是房地产公司自己营运或者承包给第三方公司,一些泳池对于政府部门的工作不配合。东莞市卫生监督部门就一度对羊城晚报记者坦言:“泳池只要经营就要求办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而实际上,现在不少小区泳池都是无证经营,也给监管带来了难题。”因此,加强行业自律一直是东莞市游泳协会呼吁的重点。申建军称,市游泳协会此前也对全市300多家游泳场馆进行了走访检查,“不少小区的经营者很反感,根本不让进”。政府补贴 减轻经营者负担羊晚记者调查中发现,小区泳池的经营者为了降低成本,不得不选择在救生员配备、换水频率等上面大打折扣,从而带来卫生和安全隐患。国内知名体育专家、江西财经大学副校长易剑东表示,游泳池用水属于工业用水,价格每吨五元到七元不等,而标准游泳池大约是4000立方米,这也就是意味着,经营者仅仅换一次水的成本就要超过两万元以上。部分经营者为了牟利,不得不采取猛添氯化消毒剂等手段来降低成本。易剑东认为,如果地方政府在财政上给予补贴,对游泳池用水的行政收费按照每吨3元左右的生活用水标准来执行,标准游泳池的成本就可以降到1万元出头,这就将大大降低经营者的生存压力。(《小区泳池为何成溺亡重灾区?》由金羊网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版权联系电话:020-133588)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体育官方微信
播放数:446125
播放数:372572
播放数:670495
播放数:5808920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
小区游泳池能否对外开放?律师:应由产权人决定
来源:潮州新闻网
字体:|1058人浏览
市区“红树林”小区内的泳池中,不少市民正在游泳。
  炎炎夏日,正是游泳的好时节,如果能在家门口游个泳,更是一件舒坦的事情。不过,面对越来越“杂”的“游客”,小区业主有些“hold”不住了。近日记者走访发现,市区大部分小区的游泳池都被个人或体育公司承包,并对非业主开放。那么,小区的游泳池能否对外开放?小区泳池收入到底归谁所有?应如何支配使用?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方面。
  调查:多数小区泳池外包 泳池日人流量百人以上
  近日,记者走访市区潮州大道、电信路等部分住宅小区。在潮州大道的海博红树林的游泳池内,记者看到,不少孩子正在水里嬉戏,很是热闹。在游泳池边上,有两个年轻男子正在教小孩基本游泳动作。
  记者从工作人员了解到,这个泳池被一家名叫“奥博体育”公司承包经营,只要购票就可以进场游泳。票价方面,小区业主票价为:成人15元/张、身高1.3米以下小孩10元/张;非业主成人票价20元/张、小孩15元/张。此外,还可以办理月卡、15次卡和30次卡,价格在220-420元之间不等。此外,游泳池还开设了多个游泳培训课程,收费标准也不一样。比如,集体班教学收费为580元/10节课,如果是一对一教学,收费则为780-1280元/10课时。
  随后,记者来到电信路的名邦花苑小区,在该小区游泳池入口的墙上,粘贴一张游泳池开放时间,落款为“名邦花苑物业管理处”。记者在现场看到,小区内共有两个泳池,成人池和儿童池,进出游泳的大人小孩也很多。记者了解到,该小区的游泳池归小区物业管理,票价为12元/张,同时允许一些教练办培训班,招收学生进行教学。&&&&&&
  记者走访了解到,市区大部分小区的游泳池被外包,像海博一品、嘉和名苑、华庭雅筑、汇贤居、宏天广场等近10个小区的游泳池,都已经被不同公司承包。&
  那么,体育公司或个人是如何承包小区游泳池进行经营?收益又是如何分配?星空体育文化咨询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林先生告诉记者,小区的游泳池若没有外包,公司与小区物业一起合作,则培训学费要与物业分成;若公司承包了整个游泳池,只需要付给物业一笔承包费用。至于具体承包费用,该负责人就不愿意透露。&
  对此,一名业内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根据泳池大小不同,承包费也不同,比如小型游泳池,一个暑假的承包费至少20000元以上,养护泳池费用,包括换水、消毒、人工成本等费用由承包公司承担。如果小区游泳池由物业管理,同样可以出租给教练办培训班,其收入按六四分成,则物业得六成、教练得四成。
  “暑假游泳的人很多,每天一两百人应该没问题,还有一些报班培训。”这名知情人说。&
  记者粗略地算了一笔账,若游泳池没有外包,按每天100人每次10元计算,以3个月计算,除去游泳池养护等费用,小区物业方一个暑假收入六七万元应该不成问题。
  业主:&外来人员太多 无法充分享受小区设施
  “小区的游泳池对外开放,外来人员太多,这会增加小区的管理难度,带来一些安全问题。”家住南国明珠的业主黄女士认为,当初买房就是看中小区建有游泳池等配套设施,入住后才发现泳池被承包了,天气一热,每天都人满为患,且很多不是本小区的人。&“游泳池还开设培训班,人一多,水质、卫生等无从保障。”业主张先生表示,小区的游泳池对外开放后,业主无法完全享受,损害了业主部分利益,还有游泳池带来的收益最终用在何处,业主都不太了解。但也有少数部分业主有不同看法。业主温先生说,他所住小区游泳池的环境整体上来说还算不错,管理也比较到位,对外开放未尝不可。&
  采访中,大部分业主表示,游泳池是否对外开放,最好先征得业主的意见,并明确收入分配进行公示。
  有关部门:泳池收入归开发商 但应服务于业主
  那么,小区的游泳池收入归谁所有?记者致电市住建局的房地产业管理科。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法律没有规定小区游泳池不能对外开放,根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物业对外开放或让人承包所得应归开发商所有,但这笔收入应服务小区业主。
  律师:是否对外开放由产权人决定
  广东省乔博律师事务所陈淮律师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公共场所管理条例》等规定,小区游泳池对外开放需要配备更衣室、淋浴间、卫生间、消毒池等最基本的硬件设施,同时还需要取得卫生许可证等证件,配备救生员。只有具备以上条件的游泳池才可对外开放经营。“满足以上条件的游泳池是否开放,取决于游泳池的产权人是否同意。”陈淮说,如果在商品房买卖合同中或者在小区规划中明确游泳池属于业主共有的设施,那么是否对外开放是由全体业主或者业主委员会依据业主大会的授权决定,在一些尚未建立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的小区内,暂时由前期物业管理公司管理。如果游泳池的产权属于开发商,那么开发商有权决定是否开放。
  当前很多小区的游泳池都对外承包,这样做是否合法?陈淮表示,由于游泳池需要满足上述条件才能对外开发,因此游泳池的维护成本较高,所以大部分的小区会将游泳池给专业的游泳池管理公司承包经营,从法律上而言,这是所有权人对物的处分权,只要游泳池的产权人同意,小区游泳池可以对外承包。
  “泳池的收益应该归泳池的产权人。如果泳池承包给专业的游泳池管理公司,那么承包所得的收益归属应当由产权人享有。”陈淮说,假设该游泳池属于业主的共有设施,而物业公司独占游泳池对外承包所得收益,那么业主可以通过物业管理公司的监督管理部门(如小区所在地的住建局)进行投诉和反映;如果物业管理公司拒不履行返还义务,业主就可以通过成立业主大会、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责令物业管理公司移交所得收益或者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追讨该部分的收益。
更多精彩评论请关注
标签:小区&&游泳池&&开放
[责任编辑:long]
  &广东雅士利集团有限公司创办..
  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
  创佳公司创建于1996年,座落在国家历..
  潮州市金叶贸易总公司是广东烟草潮州市有..
  潮州市天池凤凰茶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主办:中共潮州市委 潮州市人民政府 承办:潮州市密码管理局&&潮州市信息管理办公室 承建:中国电信潮州分公司
中国潮州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2-
建议使用IE7.0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网站&&&&当前位置:
社区游泳池为何成了“摆设”?(图)
  龙湖香都的室外游泳池尚未开放。(曹梦晴/摄)
沁雅花园一期小区室外游泳池里,孩子们在水中嬉戏。
  蚌埠新闻网讯 炎炎夏日,市民最期待的消暑方式之一就是去附近的游泳池游泳戏水,感受池水带来的清凉和惬意。目前,蚌埠市一些大型及中高档住宅小区里,倒是有现成的游泳池,但很多游泳池要么闲置多年,要么干脆就一次也没有开放过,不能为居民消暑享用。业主们忍不住抱怨&&
  高温来袭游泳池&底朝天&
  &当时买房时候,开发商讲得头头是道,说小区多么高档,配备有游泳池,然而入住后,才发现它成了摆设,根本就没开放过几次。&居住在阿尔卡迪亚阳光苑小区的金先生,望着小区里空关的游泳池,发出了如上叹息。金先生说,他入住阳光苑小区已经有不少年了,几年前,小区游泳池曾经开放过一次,吸引了众多居民前来嬉水玩乐。&但仅仅就这一次,从那以后,游泳池再也没有开放过了。&金先生遗憾地告诉记者。顺着金先生的指点,记者看到,在进入该小区南门的右手边,就是一个占地百余平方米的游泳池。不过,现如今游泳池的四周,却被一些栏杆挡着,不加留意根本不知道这里就是一个游泳池。记者走近后发现,游泳池里滴水不见,池底落满枯枝败叶,堵塞了进出水的管道。
  记者了解到,不仅仅是阳光苑小区的游泳池常年处于关闭状态,其它一些小区里类似情况也存在。6月21日傍晚,记者又来到龙湖香都小区。这个小区游泳池分为两块,一块浅水区,一块深水区,铺着蓝色瓷砖的池里空空荡荡。里面有市民在打羽毛球,还有大人带着孩子在踢球。业主高女士告诉记者,几年前一个夏天,游泳池也曾开放了一次,业主们都很高兴,连旁边珍珠小区和公安新村的居民都来游泳。但从那以后就没有再开放过。高女士认为,与其让游泳池成为摆设,当初还不如把这里设计为花园或者空地,哪怕停车场都行,起码能够服务于民。&泳池只能看,不能游,实在是太可惜了。&高女士说。
  带&病&经营卫生安全难保证
  6月20日下午,记者随卫生监督执法人员来到沁雅凯旋城的小区游泳池。还未进入,就看到泳池外张贴了大幅广告:泳池将于6月21日正式营业,并有工人向泳池放水,为开业做准备。在执法人员的检查中,发现该泳池不仅没有办理卫生许可证,游泳场所的设计、布局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卫生安全隐患。&想要开门营业就必须获得卫生许可证,否则将受处罚。&执法人员说。
  6月21日傍晚,记者再次来到沁雅凯旋城。记者看到,这里的游泳池已经蓄满了水,水中却空无一人,倒是泳池旁边的圆桌旁围坐了多名穿着泳裤的青年男子,令人拿不准该泳池是否已经正式对外开放。&我们现在暂时还没有对外开放。&其中一名男子的回答打消了记者的疑虑。&不过开业就这两天的事。明天下午先是试营业,你就可以带上衣服来玩了。&该男子告诉记者,泳池暂定的开放时间是下午3点到晚上7点,收费每人每次是10元,不限时间。然而,记者通过观察后发现,由于这里的游泳池是室外的,在泳池入口处根本没有强制喷淋设施和消毒用的浸脚池。来游泳的人,进入泳池区域后,直接就可以跳入池中。
  据了解,原卫生部和国家体育总局2007年制定实施的《游泳场所卫生规范》,对游泳场所的设计、环境卫生、废弃物存放等都有明确规定,同时明确要求,新建、改建、扩建游泳场所的选址、设计,应当委托有资质的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卫生学评价。但当初作为小区配套设施的游泳池,在前期规划时并没有通过卫生部门审查,也没有按照相关卫生标准设计,即使承包经营,存在问题也不少。
  根据要求,各游泳场所设置的强制浸脚消毒池,必须设置在淋浴室通往游泳池的通道上,且池长不小于2米,宽度应与走道相同,深度20厘米;有部分小区泳池虽然设置了强制浸脚消毒池,但在设计时并不规范,直接导致消毒效果不佳;也有些小区泳池的救生设施设备不到位,场所内警示标志不够醒目,未能起到警示作用。此外,根据国家规定,人工游泳池水面面积在250O以内的,至少配备2名救生员;水面面积在250O以上的,按面积每增加250O,增加1个救生员的比例配备。但由于绝大部分小区泳池营业受到季节的影响,救生员只在开放时间段工作,人员流动较大,导致救生员的配备不到位,且有资质的也不多,甚至出现部分经营者为降低成本,聘用没有资质的会游泳的大学生或者其他人员充当救生员的情况。
  入不敷出经营者压力大
  6月22日下午3点左右,记者在金奥华府小区游泳池看到,湛蓝的水面,被太阳晒得明晃晃的,十几个人正在里面热火朝天地&翻腾&,其中一大半是周末在家的小朋友。虽然是露天的,在四条边上,还是配备了4名安全员。与体育馆里动辄二三十元的收费相比,这里的价格也很实惠。一位陪同的家长告诉记者,这个泳池就在家门口,特别方便,卫生条件也很好,最关键的是,价格还很便宜。&10块钱一次,办理月票还能再便宜一些,孩子一泡就是一个下午。&另一名家长告诉记者,自己并不是该小区的住户,她家就住在阿尔卡迪亚阳光苑。&小区有泳池不开,我们只能带着孩子去附近的泳池游泳。&除了金奥华府,她最经常去的还是沁雅花园游泳池。
  已经连续开放10年的沁雅花园游泳池,是由物业公司承包给个人管理。承包人徐伟认为,蚌埠市不少小区都配备有游泳池,但是多数一直都处于关闭状态,究其原因,配套设施不完善只是一个方面,经营收入入不敷出直接影响承包者的热情才是更重要的原因。徐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为保证水质,游泳池每两三天要注入70吨左右的水,每吨水近5元,一个月要近4000元;十来个管理员,每人1500元月工资;还有消毒药剂和日常设备的维护费用。粗略算一下,每个月的开支需要近20000元。&另外,与标准游泳池不同,小区游泳池形状是不规则的,更像是一个戏水池,孩子玩的多,成人玩的少。此外,由于小区游泳池服务对象大多是本小区业主,这个特点决定了它人流有限。&游泳池票价是10元(不限时),每年从6月底开始营业,到8月底关门,收入很难应付开销。我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和自身的工作有很大关系。&原来,徐伟是原安徽省游泳队队员,他承包沁雅游泳池大部分收益来自游泳培训班的学生。他说:&沁雅游泳池开了10年了,周围居民都习惯了。要是不开的话,居民夏天纳凉更没去处了!
  今后泳池开放把关更严格
  2012年,市卫生监督部门对蚌埠市7户开放性游泳场实施的量化分级管理结果显示,7户均为B级,这意味着蚌埠市泳池的卫生状况仍需改进。为此,在今年夏季泳池开放前,市卫生监督部门与市体育局联合召开夏季泳池开放准备会议,明确要求将池水循环消毒设备、余氯检测设备、强制通过式浸脚池纳入卫生等级评定项目,其中一项不合格,都将影响卫生许可证的发放。据市卫生监督局环境与学校卫生监督科负责人董永超介绍,他们在工作中将严把泳池《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的发放,从源头上切断威胁市民的卫生安全隐患。
  除了卫生部门的监督把关,市体育局也将安全监管工作前置。今年年初,国家体育总局通过了《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许可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实施行政许可,并从5月1日起正式实施,游泳被正式列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根据&办法&规定,在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目录公布前,已经开展目录中所列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的,经营者应当在日前申请许可。&以前游泳场所在办理卫生许可证后,就能去工商局注册获得营业执照,再到体育主管部门备案即可,这导致体育主管部门对泳池的管理稍显滞后。新&办法&的出台,要求今后新开设的游泳场馆必须同时取得卫生部门发放的《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以及体育部门发放的《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许可证》后,才能去工商局注册营业,否则将会受到行政处罚,这意味着泳池的经营准入门槛更为严格。&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编辑:
     
版权声明:
①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中安在线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须注明来源,如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②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支付稿酬或作其他相应处理。
24小时新闻排行
安徽国内国际
搜索热词        来源:360新闻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小区泳池能不能对外开放?
  宁海新闻网讯 烈日炎炎,酷热难耐,游泳成了大多数人消暑健身的好选择。公共泳池人满为患,好在丰泽园配套有泳池,业主们&足不出户&就能戏水降温。而小区泳池在今夏对外营业后,跑来蹭泳的外来居民也越来越多。小区泳池能否对外开放?这一话题成了这个夏天丰泽园小区业主关注的焦点。
  记者注意到,作为宁海城区首个配套有泳池的小区,丰泽园的泳池在这样的天气里,特别受到业主的关注。去年8月,有网民投诉&丰泽园泳池为啥不开放&;今年7月,又有人质疑小区泳池能否对外开放。作为小区的高端配套,丰泽园泳池陷入了&不是点缀就是累赘&的尴尬境地。
  小区泳池对外开放,这对于喜欢游泳的小区外居民来说应是一件喜事,但对于小区物业将泳池&外租&的行为,许多业主却意见纷纷。7月初,网民&小人宁&在百姓事马上办网上平台留言,质疑丰泽园小区泳池对外营业的事。&照理说小区里的游泳池是归我们业主所有,小区没权利把游泳池对外承包,在没经过业主同意的情况下小区对外开放游泳池是合法的么?&
  带着业主的质疑,记者到现场了解相关情况。丰泽园物业服务中心副经理李先生告诉记者,泳池是归全体业主所共有的。考虑到业主的需求,他们在遵守《物业管理条例》的情况下,委托泳池专业管理公司来负责,确保泳池开放期间的安全使用。物业管理公司不直接负责泳池的相关事宜。
  事实上,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小区泳池在7月初开放营业时,无论游泳者是否为小区居民,只要购票都能来这里游泳。其中,小区业主的票价为每人15元,而外来居民则收取每人25元的门票。但营业不到一周时间,在部分业主的强烈抗议下,物业公司暂时停止了泳池的营业。由于丰泽园目前尚未成立业主管理委员会,丰泽园物业服务中心采用发放征询意见单、上门或电话听取业主意见的方式,对小区业主就泳池管理事宜进行意见的收集和整理。这些问题包括小区泳池是否委托专业单位经营管理、开放对象、开放时间、售票价格等。&经过调查,小区605户业主86.45%是同意开放泳池的,但仅有56.98%同意向业主开放,40.73%同意向业主及亲友开放。&李先生在电话中这样表示。
  调整后,丰泽园小区泳池在7月中旬重新开放,此次只针对业主开放。泳池管理负责人陈先生告诉记者,售票处工作人员会要求对方出示丰泽园业主门禁卡后才能正常购票。目前,游泳池票价为儿童15元/人,成人20元/人,如果购买包次卡和家庭卡的话,价格会更实惠。目前,丰泽园小区游泳池配备了救生员、教练、保洁员等10余名工作人员。为保证水质,儿童池每二三日全面更换一次旧水,成人池则每日添加新水和消毒处理。同时,营业时间到晚上8点半,尽量减少对小区居民的影响。仅靠小区业主能否支撑泳池的正常运行?陈先生坦言,靠着游泳培训等多项目运营手法,从目前运营半个月的情况看来,小区泳池运营收支平衡,每日略有盈余。因此他们能保证小区游泳池仅对业主开放的原则。
  事后,记者还就此事走访了县住建局,得到的答复是,小区泳池的运行管理不属于物业服务企业的基本服务内容,物价部门在核定物业服务价格时,也不包括泳池部分运行的成本。在小区业主大会及业主委员会成立前,小区公共设施由物业代为管理维护。此外,记者还征询了法律意见。县云峰法律服务所的应峥峰认为,作为小区配套设施的游泳池,主要是为业主服务的,不是面向全社会的,所以在日常的运作中还是应当以满足本小区业主消费为前提。小区游泳池的产权约定为全体业主共有的,其对外开放需经全体业主同意或授权。
宁海新闻网
  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孩子游泳池这块加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