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坝抵御洪水工程能抵御多少年一遇的洪水

三峡大坝究竟能抵挡多少年一遇洪水
更新时间: 18:05:36来源:中国新闻网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工程近来被人提起,是缘于网上的一个段子,有网友摘出了从2003年至2010年的新闻标题,从大坝可以抵挡&万年一遇&、&千年一遇&到&百年一遇洪水&;直到&蓄洪能力有限,勿把希望全寄托在大坝上&。对此,国务院办技术与装备司副司长周宪政回应说,从&万年&到&百年&,这种说法是概念上的混淆,是对防洪能力的一种误读。周宪政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脸上的表情有些无奈。国务院办技术与装备司副司长周宪政:不能把几年前的标题连在一起说事儿。的设计标准一直是一样的。设计标准是&千年一遇&,校核标准是&万年一遇&,所谓&百年一遇&是水库保护荆江大堤的标准。荆江大堤在前抵挡洪水的标准时是&十年一遇&,超过十年,挡起来就困难了。通过,(荆江大堤)从原来抵挡&十年一遇&洪水提高到了&百年一遇&,做出了贡献。自从2003年6月,下闸蓄水至今,并未接受过大洪水的考验,直至2010年的夏季汛期里,工程经受了投入运行以来最大洪水也是长江有水文记录以来第三大洪峰的全面检验,当时最大洪峰流量达到70000立方米/秒左右,超过1998年、1954年长江洪水的最高峰值。周宪政对2010年的洪水与1998年做出了比较。周宪政:2010年洪水比较大,流量是70000立方米/秒,1998年洪水流量超过60000立方米/秒,洪峰量级差不多,但洪量不同。所谓洪量就是来水的多少。1998年来了8场洪水,洪水总量比较大。2010年只是洪峰大,但洪量不大。对下游造成影响不同,当然,有了的调蓄,从70000立方米/秒调到了40000立方米/秒,下游的压力自然是小多了。俗话说&万里长江,险在荆江&。拦蓄洪水的最大受益者正是处于下游148公里之外的荆江。荆江河段蜿蜒曲折,防洪难度大。对于的防洪贡献,的市民感受最直接。市民余景武:通过大坝的调蓄,我们2010年的水位只达到设防水位。感觉防汛压力不是很大,安全感很强。在市下辖的公,是长江的分洪区。每年的汛期,当地群众担惊受怕,经济发展也被束缚住了手脚。县长周昌俊:没有的时候,谁也不敢投资。当地有分洪文化,老百姓随时准备走,有一个钱用一个钱,自己都不投资,哪还有外地人来投资?但现在,正是有了的存在,公的县城已从上世纪末的2.43平方公里扩大到了目前的规划面积28.5平方公里,翻了十倍。一大批项目如中粮集团加工项目、石化项目等纷纷落户这里。从坝区到大堤,舞动长江这条巨龙的&大脑&是在下游的。2010年的大洪峰没有造成灾害,长江水利委员会对的调度功不可没。长江委防汛办主任吴道喜对记者说,调度要根据实时的雨情、水情,不断地做出调整。长江委防汛办主任吴道喜:实施调度难在未来的不确定性,让我们很头疼,预报有一定误差。像立方米/秒下来,要保证沙市不过警戒水位,水库水位又不能太高,如果水位太高,来水风险更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现在在汛期原则上防洪是首要任务,但是也要兼顾,充分发挥综合效益。2010年,我们考虑这个问题很细致,坚持滚动会商、滚动汇报。
三峡酒店推荐
免责申明:①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②如您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30日内联系(发邮件时请将#改为@)。
相关目的地:&&
正在发生的旅游热点
京公网安备号
京ICP证110318号
新出网证(京)字242号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更多公众号:huaerjiegc重磅财经热点,实用理财攻略,以小见大,读懂大时代。有价值的资讯,尽在华尔街观察!最新文章对这篇文章不满意?您可以继续搜索:百度:搜狗:感谢您阅读三峡工程到底能抵御多少年一遇的洪水?,本文可能来自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管理员。QQ:人人网 - 抱歉
哦,抱歉,好像看不到了
现在你可以:
看看其它好友写了什么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2003年,“ 三峡大坝能防万年一遇的洪水”,2007年,“大坝能防千年一遇的洪水”,2008年,“大坝能防百年一遇的洪水”,2010年,“大坝蓄洪能力有限,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大坝上”,以上四种说法都来自于权威媒体。从“ 万”到“ 千”到“ 百”到“ 有限”,三峡把“牛皮吹破了吗”?21日,三峡大坝方面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对此作出澄清:“大坝的防洪能力从来就没有变过,是媒体在不同时期截取了不同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四种说法都对。”  三峡“牛皮吹破了”?&&&&日,媒体转载新华社稿件,题为《三峡大坝固若金汤,可以抵挡万年一遇洪水》。&&&&日,《文汇报》转载新华社稿件,题为《三峡大坝今年起可防千年一遇洪水》。&&&&日,新华网发稿,题为《三峡大坝可抵御百年一遇特大洪水》。&&&&日,央视网发稿,题为《三峡蓄洪能力有限》,该文称“勿把希望全寄托在大坝上”。&&&&敏感的网友们迅速发现了这一问题,并将四篇文章的标题逐一罗列,讳莫如深地表示:“什么都不说了,看图,留意日期,你懂的!”&&&&从标题上看,随着时间的推后,三峡大坝的防洪能力逐年减弱?从“防万年一遇洪水”,变成“防千年一遇洪水”,再变成“防百年一遇洪水”,最后变成“能力有限”。大坝的防洪能力到底有多大?这4条来自新华社和央视等权威媒体的报道到底哪一条是对的?&&&&21日,就这个问题,记者专访了三峡水利枢纽梯级调度通信中心副总工程师赵云发。  “万年一遇洪水”:大坝不会垮&&&&赵云发表示,三峡大坝的防洪标准从来就没有变更过。大坝的“设计标准”是“可防千年一遇的洪水”,大坝的“校核标准”是“可防万年一遇的洪水,再加固10%”。&&&&什么是“设计标准”?什么是“校核标准”?赵云发解释称,“大坝可抵御万年一遇洪水”是指“大坝这个工程本身的标准。这意味着,当遭遇万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时,大坝的主体结构不会受到影响,但其他方面可能会受到影响。”  “千年一遇洪水”:大坝运行正常&&&&三峡大坝的防洪标准则是“可以抵御千年一遇洪水”。这是指,“当千年一遇的洪水来临之际,大坝的各种运行指标都不会受到影响。”&&&&既然是能抵御“千年洪水”,那么防“百年洪水”的说法又是怎么来的呢?赵云发解释,“防百年一遇的洪水”主要是针对大坝对下游河段的保护作用而言的。  “百年一遇洪水”:保障下游安全&&&&大坝的防洪能力究竟如何?可以用三句话来描述:&&&&“第一句,大坝建成之后,有了大坝的拦蓄调节,能保障下游安全,让下游荆江河段的防洪能力从原来的‘能防十年一遇的洪水’变成了‘能防百年一遇的洪水’,这就是‘ 防百年洪水’的来源。”&&&&“第二句,如果发生‘百年一遇’到‘千年一遇’之间的洪水,三峡大坝配合分洪和蓄洪工程,可以保障洪水安全下泄。”&&&&“第三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满足城陵矶河段的防洪要求。”“蓄洪能力有限”:没到人定胜天的程度&&&&赵云发最后表示,“三峡蓄洪能力有限,勿把希望全寄托在三峡大坝上”这种说法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对。&&&&三峡集团公司枢纽管理局局长张曙光也曾表示,整个长江流域的防洪措施不能靠一个三峡大坝包打天下,毕竟我们还没有达到人定胜天的程度。&&&&(据《新快报》)  ■资料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是第一个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而兴建的基本建设工程,于日正式开工建设,历经十年奋战,终于实现了一代伟人“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世纪梦想。&&&&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已被列为全球超级工程之一。它是一个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多开发目标的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成后发电18000兆瓦,相当于18个核电站的发电量。同时,改善了650公里长江航线的航运条件,使得我国中部地区资源运输条件得到改善。&&&&三峡大坝建在三斗坪中堡岛,建成后其雄伟壮观的大坝长达2335米、高达70米以上,犹如一座横跨长江上的“水上长城”。&&&&(新华)&&
本版主要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峡大坝抵御不了洪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