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零后是什么人生三个阶段是什么的人

一、 前言   二、 论认识   1. 学习的规律   2. 认识等同于人   3. 知识只能从物质资源中获取   4. 从教育中获取的是再认识   5. 再认识危害的几个实例   6. 再认识可以转化为知识   7. 教育学习的意义   8. 教育学习的困难   三、 世界的本质   1. 世界的五个划分   四、 物的本质   1. 守恒,运动,函数   五、 人生的本质   1. 人生的三个字:定、克、在。  六、 价值观   1、价值的三个领域:资源,认识,函数  七、 对18岁到28岁的建议   八、 总结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一、前言  因为生活中的痛苦和迷惘,我曾经迫切的希望能找到一个人生的导师。  但是我找不到,唯一能给予我指导的只有自己。  在付出了许多代价之后,我提高了自己的认识水平,走出了迷惘和痛苦。  在这里我尝试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告诉后来人,帮助青年人摆脱迷惘和痛苦的困扰。  我相信这个文能切实的帮助青年人。原因在于:  1、我曾经深陷于迷惘和痛苦,我就像熟悉朋友一样熟悉它们。  2、我经历了较多的社会实践。本文的每一个字都源于我在生活实践中的深切体会。  2、我读过很多的书,但是得来的认识几乎在社会实践中被全盘否定,有用的所剩无几。本文是以残存认识作为基础、渐进推导作为内容、实践反省作为检验,描述了我当前的框架完整的认识体系。其中解释了我青年时代的所有思想问题,也包含了我亲身践行的解决方法。  我希望10年前的自己能看到这个文,如果是这样,我现在会过的更好。
  二、论认识  1、学习的规律  学习是困难的。很多人不懂学习,所以开篇先谈学习。  为什么说不懂学习?因为当前教育一昧强调勤学苦读,把学习模式化。它忽视学习本身独特的规律性和特有的困难,使得大部分人停留在原始的学习观,只能盲目的学习。  要了解学习,就要先明确几个定义。  1、知识:对物质运动规律的认识。  2、学习:获取认识的过程。  3、学习的分类:实践学习和教育学习。  4、实践学习:在生活中观察接触物质运动的行为  5、教育学习:阅读书籍资料的行为。  和数学原理一样,本文的定义都非常简单,我会利用它们推导出各种结论。比如下面两个新定义:  6、实践学习:对物质运动规律进行认识的行为  7、教育学习:对物质运动规律的认识进行认识的行为。  进一步可以推导出一个简单的结论和一个复杂的结论。  简单的结论:教育学习的困难所在。  实践学习可以直接获取知识, 教育学习只能间接获取知识。形象的说,直接就是睁着眼睛走路,间接就是闭眼用拐杖点着走路,用拐必然比用眼有更多的限制。文字就是教育学习的拐杖,它的限制体现在三个方面。  1、效率低:  文字呈现静止信息,人运用单一视觉。以单一对静止,点对点作用,效率很低。  2、精确性差。  文字容易表述不清、轻重不分、纷乱拖沓,很难精确的反映物质运动规律。  3、自扰。  自扰的表现形式是:学生看书觉得自己懂了,做题却做不出来。  其原理在于:人看书的时候,要么处于教育学习状态,要么处于实践学习状态。如果学习者由于倦怠等原因,停止了教育学习状态,就会自动过渡到实践学习状态。这时学习者认识的对象不是文字背后的物质运动规律,而是文字的物质载体。人看清楚了文字的一笔一划,一字一句,自然觉得懂了。实际上学习者根本没有在进行教育学习,对教材的知识仍一无所知。总体而言,文字的自扰作用即是:文字的作用是传递知识,但是文字本身也是知识,它常常会喧宾夺主,取代其传递的知识成为学生的认识对象,使学生的学习劳无所得。  复杂的结论:教育学习的规律所在。  教育学习只能获取认识,不能获取知识!  举例来说:猪是物质,杀猪是物质运动,杀猪方法是知识,教育学习只对知识进行认识,即学生获得的是对于“杀猪方法”的认识。如果学生事先对“猪”一无所知,那么他在教育学习中就无法认识理解。由于“猪”是物质,事先对“猪”的认识只能从实践学习中取得。  所以说,教育学习必须以实践学习作为前提。  由此可以得出实践学习两个作用:  1、人可以通过实践学习直接获取知识。  2、实践学习是进行教育学习的前提条件。
  这两点意味着:实践学习决定一个人的认识水平!  实践学习是包括交际,娱乐,旅行等等的一切实践活动。它的特点是需要消耗物质资源。可以说,没有物质资源,就没有实践学习。对于青少年而言,由于物质资源分配不均,实践学习的机会人人不平等。  由于教育学习的困难和实践学习机会的不平等,青年人的认识水平严重两极分化,造成交流的阻塞和生活水平的差距。我们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在困难和不平等的情况下开展学习,通过学习改变命运?  溯本归源,学习是获取认识的过程。要谈学习,就要先谈认识。
    2、认识等同于人  定义:  认识:对物质世界的反映能力。  认识水平:对物质运动规律的认识的总和。  学习的作用:提高人的认识水平。  请思考,人是什么?一个叫张三的人,他失去了财产,缺了手脚,我们还叫他张三。所以财产和身体不是人的主体。除去财产和身体,张三剩下仅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能力,既张三的认识。所以,张三就是张三的认识,人是认识!  生活中往往倾向于将财富形体等同于人,而不是认识。那是因为:  人的认识看不见摸不着,而财富体形客观可见,更容易被准确衡量。最主要的是,财富形体和认识水平一般成正比,较高的认识水平让人能高效改造社会和自身,获取财富和优越体形;持有财富和优越形体又使人得以接触更多的物质资源,展开实践学习来提高认识水平。财富形体正是代表着认识水平,才成为人的价值尺度。但是某些情况下,当财富形体和认识水平不一致的时候,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的认识水平。这时候生活就不再依循财富形体衡量人的价值。比如,高庆昌家财万贯,却选择轻生;吕布体貌威武,却被人不齿;陶渊明粗茶淡饭,但乐在其中;小平同志身材矮小,却为人敬仰。认识等同于人,一个人的认识只有自己才真正了解。面对生活,认识使人做出不同的行为,最终导致迥异的命运。  这里也许有声音说:“没有身体,就没有认识!这是常理!身体才是人!”说的有理,我不反驳,但请看我的依据:第一、人的思想在某些情况下往往存在盲区,以至于常理不一定正确。比如地平论、地心论都曾经是常理。第二,如果认为身体是人,那很多思想问题就陷入死局。如果不能走出死局,为何不能反弹琵琶?  所以说人是认识。人的一生,是认识的一生。由此得出两个结论:  人生的意义就是不断的认识。  人生的价值,取决于这个人所能达到的最高的认识水平。
  3、知识只能从物质资源中获取  讲完认识,就回过来说学习。  本章只谈一个观点:知识只能从物质资源中获取。  换一种说法就是,只有通过实践学习才能获取知识,教育学习不能获取知识。  这很难理解。常言道,开卷有益!如果开卷读书不能获取知识,那读书有何益?  孤立的读书并不能获得知识。解释如下:  1、学习者必须事先通过实践学习,对相应的物质对象有了一定认识,才能理解书的内容。比如小学生学习1+1=2。他必须要数一数手指头。数手指头就是实践学习。如果不数,他就理解不了1+1=2说的是什么。  2、现实中,学习者每次读书获取知识量都不同,同样一本《三国演义》,或者是同一句谚语,人在20岁和40岁时去读,收获的知识量会不一样,如果是10岁去看,就几乎没有知识收获。这意味着,读书能否获取知识以及获取多少知识,完全取决于实践学习的程度。  总而言之,孤立读书不能获得知识。此话用在这里就是,如果你没有接触观察过和作者我相似的物质运动,你就很难理解这个文的全部知识。对这点,你可能会有两个疑惑。  1、你也许会想:“现在资讯发达,我在电视电脑上见过各种物质运动,可以算是接触过充足的物质运动。你的文字我都能理解。”  解释是:当人看电视电脑的时候,接触观察的事物在物质范畴上仅仅是一块玻璃,这时人只能从实践学习中收获关于这块玻璃的知识。  2、如果读书不能获取知识,那我获取的是什么?  回答是:请先看一个例子。  试想两人分别收集了珍珠并串成一条项链,一个人串好了,另一个人串不完。前者把他经验写成书,后者看了就能把珍珠串完。如果给一个没见过珍珠的人去看这书,就完全不能领会。  现实中,“珍珠”就是物质,“珍珠的串法”就是知识,而“书”是对知识的“修正调整”。人读书获取的是对知识进行“修正调整”的方法。请注意,如果没有珍珠,就无从了解“珍珠的串法”,之后的“修正调整”便只能是无源之水。也就是说吗,书籍不提供知识,只提供修正调整知识的方法。读书的前提条件是事先通过实践学习获取相应知识。所谓“功夫在书外”,正是如此。  孤立的读书实际上获取的是什么?很明显,书籍是作者的认识,读书是人对书籍进行认识,即对他人的认识进行认识。对认识进行认识,获取的是“再认识”。
  4、从教育中获取的是再认识  凡是对认识进行认识的行为,就是再认识。它普遍存在于我们日常行为之中。  再认识唯一的作用就是扰乱人的思想。  相对而言,认识不会扰乱人的思想。当人对物质运动进行认识,由于物质是客观唯一的,基于其上的认识必然也相对稳定,对思想没有扰动。  而人进行再认识时,得到的再认识会混乱不堪。比如某天张三买了彩票,张三对彩票的认识是:“它可能会让我中奖”——这是客观稳定的认识,此时思想并未扰动!如果接下来,张三又对这个认识进行认识,得到的再认识就是:“我中奖后要先买房还是先买车呢,给老婆还是给老妈呢……”这时再认识便会混乱起来。很明显,张三无论如何再认识,丝毫不能影响开奖结果,只能使他陷入愉快,刺激,烦恼等等思想混乱状态。也就是说,再认识本身对改造物质世界毫无作用,它唯一的作用就是扰乱人的思想。  再认识有一个面具——“简单”。正是这个面具令它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它危害巨大,却不为人所察觉!这里我要拆下它的面具,揭示它的危害。  一、再认识和认识的区别在于:  结构不同。
  a.认识是双层结构,第一层是物质,第二层是认识。  b.再认识是多层结构。底层是物质,第二层是认识,第三层以上都是再认识。再认识的层数越多就越混乱,对思想扰乱程度越大。  对象不同。  a.认识的对象是物质世界。  b.再认识的对象是认识。再认识像一座斜塔,层数越多,顶层偏离中心轴越大。偏离到最后,从顶层往下看,看不到底层,这即意味人的认识投影脱离了物质世界,只能对现存的再认识进行再认识,导致人的思想陷入混乱循环,无法自拔。  二、再认识普遍存在的原因:  人的认识时刻处于活动之中,时刻在寻找着落点,如果缺乏物质资源作为着落点,必然会将认识本身作为着落点,由此产生再认识。  三、如何分辨再认识  再认识和认识往往混淆在一起,把再认识分辨出来的方法在于,所有再认识可以套用一个固定句式,就是:“我将要……”。而认识的句式是“我此时此刻要……”。  四、再认识的几个极端表现。  1、如果一个人只有认识,没有再认识。那他是唯物主义者,任何不能实实在在感知到的东西都和他无关。他不怕鬼,也不敬神,他的思想稳定清晰,不受外界干扰。他心目中最重要的事物是维系生存的物质资源。他可能是某个田间老农,也可能是某位殿堂君主。  2、如果一个人只有再认识,没有认识。那他是一个精神病患者,他丧失了认识物质世界的能力,不关心任何现有的物质资源。他只会不断对自己遗存的记忆进行再认识,导致自身思维杂乱无章,他只会一昧哭喊:我要,我要……。  3、最隐蔽的再认识叫做理想,有部电影对理想的定义是:“一部分人构筑社会文化体制使大多数人潜移默化的产生理想,借助理想来控制这大多数人”。进一步分析,理想只有两种类型:第一,要有钱。第二,要有地位。钱是对物质资源的欲望,而地位是一种社会共同认识,两者属于认识。理想作为对钱和地位的认识,是一种再认识。同时,每一个理想都符合再认识的句式,比如“我中奖以后要买车买房”、“我要考清华北大”、“我要当美国总统”——理想除了扰乱人的思想之外一无是处。中奖取决于概率,升学取决于智商和教育环境,当选美国总统取决于社会关系和资金财力。理想的实现和理想本身没有丝毫关系。  4、最高层的再认识叫做死亡。死亡的物质层面等于“无物质”,对死亡的认识便是“无认识”。人对死亡进行再认识,等同于对“无认识”进行认识。这种再认识等于斜塔抽去了底座和第二层,类似于自然数去除以0,得到的再认识为无穷,偏差出现无穷大,对思想的扰乱也无穷大。真正对死亡进行再认识的人,思想状态最为混乱,身心无比痛苦疲惫。越想死,越痛苦;越痛苦,越想死,人在其中无法自拔。  五、结语  再认识有害无利,必须制止。佛家坐禅,儒家慎独,道家无为,都是为了制止再认识。
  5、再认识危害的几个实例  再认识危害的常见实例包括网瘾,毒瘾,抑郁症。  网瘾普遍存在青少年人群之中。网络游戏的物质形态只是一块玻璃屏幕,它呈现的图案反映了游戏作者的认识。这些认识内容丰富,层次复杂,随着游戏进程连续展开,可以长期为人的认识活动提供对象。青少年往往缺乏物质资源作为认识对象,自身认识水平又过于单薄,很难成为认识的着落点,所以他们的认识活动迫切需要对象,一旦接触网络游戏,就会把认识安家在其中,陷入再认识无法自拔,这就是网瘾。  而富裕子女掌握的物质资源为数众多,有数码产品,旅游,车辆,宠物,社交活动等等,他们的认识不缺乏物质对象。就算他们偶尔把认识行为指向网络游戏,也不会留恋其中。  在消除网瘾方面,有些人标榜通过苦行军,军事化管理,电击疗法来消除网瘾。这些方法抑制了认识活动,认识活动停滞,再认识随之停滞,网瘾自然停止。但是治疗结束后,人的认识活动将恢复原状,如果新环境还缺乏物质资源作为对象,那么当事人的认识最终还是要落回网络游戏上。  再说毒瘾。和所有再认识一样,当吸毒者的认识转移到物质对象,毒瘾就消失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张学良,作为一个臭名昭著的瘾君子,在他执掌东北军权之后,便终生告别了毒品。  毒瘾和网瘾的区别在于,网瘾者的认识对象是游戏作者的复杂认识,吸毒者的认识对象是自身的单一认识。具体而言,毒品通过镇静作用抑制人的认识活动,使吸毒者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活动减弱,沉浸于镇静感中——即只对镇静感进行再认识。镇静感的物质基础是微量的毒品,接近“无物质”,所以对毒品的再认识和对死亡的再认识相似,层数极高,偏差极大,甚至出现幻觉,丧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能力,无法自拔。  治疗毒瘾的第一步是逐渐减少毒品的使用,减少镇静感,使吸毒者恢复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能力。这一步成功率往往100% 。第二步是防止复吸。实践中复吸率往往高达95%以上。复吸的根源和网瘾的复玩相似。回家之后,吸毒者的认识活动无处着落,便对记忆中的镇静感进行再认识,进入类似吸毒后的状态,从而开始复吸。  最后谈抑郁症。抑郁症和毒瘾的区别是,吸毒者再认识的物质对象只是毒品,而抑郁者再认识的物质对象是一切物质。  抑郁者每次对物质进行认识的时候,都会自动对得到的认识进行大量再认识,举个简单的例子。普通人看见一颗星星,他会认识到:“哦,这是一颗星星。”然后他就做别的事情了。而抑郁者则进一步再认识:“我的身躯就和星星一样孤独渺小,我的命运像天空背景一样黑暗,这个星星上面有什么呢,是不是也有一个像我一样悲哀的人?……  抑郁者的再认识层次繁多,变化极快。只要他们认识物质,就会自动产生大量再认识,思想被严重扰乱,当思想从平静到扰乱时,会产生兴奋;而从扰乱恢复平静时,会产生痛苦;再认识结束时,人会感到疲惫和倦怠。  有的人把抑郁者看做精神病人,其实两者有质的区别。精神病人丧失了认识能力,只会对发病前残存的记忆进行大量再认识。抑郁者则幸运的保有认识能力,能工作,能交际,有的还取很大成就。但抑郁者最大的不幸也是因为他们有认识能力。每当抑郁者进行新的认识时,便会有大量新的再认识随之而生,扰乱思想,造成严重的痛苦和疲惫。为了解释抑郁者的处境,可以设定一个模拟场景:  张三必须呼吸,但是有一个装置会根据他呼吸的强弱给予不同的电击。  第一阶段:张三不懂装置原理,每次电击他都拼命躲避,动作造成呼吸加剧,带来更强烈的电击。长期下来,他身体越来越虚弱。  第二阶段:张三身体垮了,他躲避变慢,呼吸减弱,于是电击也减弱了。慢慢的他意识到了呼吸和电击的关系。  第三阶段:张三开始试着憋气,憋气有用,但很难受,而且憋不久,憋气后的喘气反而带来更强的电击。造成了张三身体进一步损害。  第四阶段:张三的意志崩溃,放弃了憋气,顺其自然,每一次呼吸都麻木的对待电击。慢慢的,张三的思想开始变得迟钝。  第五阶段:张三的思想已经迟钝,脑海里只剩下两样东西,一样是呼吸,一样是电击。这时他想,呼吸是我的生命,但它却带给我电击的痛苦,我已经厌倦这样的痛苦,我也厌倦了这样痛苦的呼吸。  把张三的呼吸换成认识,装置换成再认识,电击换成扰乱思想,就是抑郁者的真实写照。在第五阶段,抑郁者从实践中得到一个认识——“自己的认识必然给自己造成痛苦”,当他对这个认识进行再认识时,产生的再认识第一次把矛头指向认识本身,彻底否定了认识。认识的自我否定,使抑郁者极度倦怠并渴望停止自己的认识。也就是说,张三开始对死亡进行再认识,这时他所有的认识都陷入再认识,完全脱离了物质世界,进入不可自拔的再认识循环。但在外人看来,没有任何迹象。  再认识造成思想混乱,思想混乱造成痛苦。一切痛苦都源于再认识。人抵御痛苦的唯一方法是制止自己的再认识,把认识转移到物质对象,使思想恢复平静,解除痛苦。当然,制止再认识不是容易的事情,再认识作为人的本能,具有深沉的力量,只有引用更深沉的力量才能有效制止它。具体做法涉及到后文内容,此处略过。  由此可见,网瘾和毒瘾的根本纠正方法有两个,一是充实物质资源。比如从事一份能接触多种事物或本人感兴趣的工作,使认识有一个着落点。二是提高认识能力。认识能力越强,能够认识的物质资源越多,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跟着认识水平高的人学习。  对于抑郁者,应当置身于一个宁静自然的环境,尝试放松身心的活动,时刻检查制止自己的再认识,主动把认识投射到物质世界中去。
  6、再认识可以转化为知识  前面一共谈了两个事物,教育学习和再认识。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再认识通过一定的步骤可以转化为知识。一个教育学习的过程,就是获取再认识并将其转化为知识的过程。  因为教育学习要对再认识进行接触,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始终要怀着警惕慎重的态度。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也是提醒警惕慎重。  从教育学习过程的定义可以看出,学生学习有两个任务。第一、避免对得到的再认识进行认识,以免扰乱思想。第二、通过一定步骤把再认识转化为知识。这两个任务的完成质量会导致教育学习的4种结果。  1、两个任务都完成的很好时,学生的思维非常清晰,在校学习成绩领先,离校后对各种环境适应能力很强。  2、只完成第二个任务时,学生在校是尖子生,但是已经被再认识扰乱了思想,他们参加工作后会思想不适应,行为不安定。  3、只完成第一个任务时,学生考试成绩平平,以至于参加工作起点很低,但是思想稳  定,适应能力强,生活水平会稳步前进。  4、两个任务都没有完成时,学生的考试成绩差,工作起点低,适应能力弱,思想混乱,生活最为艰辛。  为了达到第1个目标,教育学习必须严格控制再认识的获取量,并及时有效的将其转化为知识。其中最复杂的是将再认识转化为知识,它有四个步骤:  1、实践学习:也就是接触观察教材涉及的物质运动现象,获取原始知识。  2、阅读教材:获取再认识。  3、用获取的再认识对原始知识进行修正调整,由此得到一个新认识。  4、用新认识预言物质运动,并通过实践验证。如果验证成功,该新认识就是知识,学习结束。如果验证失败,说明新认识错误,学习失败。  下面用简单的实例说明这四个步骤,比如学习加法交换律。  1、接触观察自然数的物质形态,比如左手伸出2根手指,右手伸出1根手指。总和为3根手指。再换成左手1根手指,右手2根,总和还是3。  2、阅读加法交换律公式a+b=b+a。  3、用自己对a+b=b+a的理解来修正调整第一步观察到的现象。得出一个新认识:左右手伸出手指的数量之间互换,总和不变。  4、更换左右手伸出手指的数量,如果总和都是相等,证明认识正确,学习结束。  常见的错误做法是,学习者往往用思维想象替代实践学习。这意味着在理科学习中,思维想象能力强的人,成绩就好;思维想象能力弱的人,成绩就差。但是归根结底思维想象不能取代实践学习,一旦涉及到复杂一些的物质运动,思维想象往往难以展开。比如乘法交换律a×b=b×a很容易通过思维想象理解,但是当a和b是矩阵时,a×b≠b×a,这时思维想象就很难进行。而真正要面对的人生各种问题,其复杂程度更是远远超过了理科知识。  完全依赖思维想象进行学习的教育现状给初涉社会的青年人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青少年生活两点一线,忽略了实践学习,小学毕业时有多少知识,大学毕业时还是那么多。当他初涉社会,面对种类繁多,关系复杂的物质运动,他会产生强烈的陌生感,无法适应环境。这时形势逼迫他进行实践学习,可是这方面的能力却生疏退化了。于是青年人干脆要放弃实践学习,买了些书,比如哲学新讲,成功学,口才学之类的,准备和上学时一样利用思维想象的方式进行教育学习。但是局势不同了,学校的知识内容有限,循序渐进。而社会的知识复杂繁多,混乱交错,思维想象已经无法胜任替代实践学习的任务。相比实践学习,思维想象有三大漏洞:1、片面性。2、错觉。3、思维盲区。  1、片面性:指思维想象常常会出现遗漏。在学校时表现为考试很难满分,总会有一些步骤出错。但是在现实中容不得差错。比如蒸一个馒头,配料成分时间火候有一样不对,开锅就是一滩面泥。发射火箭弄错一个小数点,可能就是一场事故。思维想象的片面性会让青年人在社会实践中多次付出物质代价,这是他们难以承受的。  2、错觉:指思维想象会被过于复杂的物质运动的假象迷惑。比如地球是圆的,而在思维想象中是平的。  3、思维盲区:物质运动中涉及“无限”的领域是人类思维的盲区,人的思维无法对其想象。最典型的就是芝诺悖论 。古希腊数学家芝诺提出:如果让乌龟先跑,那么兔子永远也追不上乌龟。  如果仅凭思维想象,就无法理解各种书籍中的知识。如果一昧依赖思维想象,必然会理解偏差,实践碰壁。在教育学习中,学习者必须摒弃思维想象,踏踏实实去实践学习。  王阳明曾经提出“知行合一”的道理,用本文的定义来解释,“知”就是教育学习,“行”就是实践学习。“合”就是再认识转化四步骤中两者的配合,“一”就是由此得到的知识。  总而言之,再认识转化为知识必须严格按照四步骤,始于实践学习,终于实践学习。只有实践,才能克服思维想象的漏洞,真正的理解书本上的知识。越是复杂的知识,就需要越丰富的实践经历,没有实践学习,就没有知识,也不能把再认识转化为知识。
  7、教育学习的意义  教育学习的意义在于知识的传承。  从科学技术方面来看,现代和古代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汽车解放了双腿,电灯取代了火堆。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教育学习,知识不能传承,那我们现在的生活就会如同祖辈一样艰难。  但是在人生思想方面,教育学习却失去了它的意义。我们这代人仍然和祖辈父辈一样艰难——父辈初涉社会时感到迷茫,我们也一样。父辈初次面对爱情会幼稚,我们也一样。我们的祖辈父辈们耗费青春,付出代价,在他们中年时代终于完善了对这个世界的认识,磨练出了坚强的心灵,他们已经坐上了汽车飞机,但是我们青年人只能疲惫的步行。我相信,这是每一代人都在重演的场景,不久的将来,我们的下一代人也会重走我们现在的弯路,重复面对我们的迷惘和痛苦。这让我联想到《百年孤独》中描述的一个场景:布恩迪亚家族一代代人不断重复同一个名字,重复同一套行为。这幅场景是荒诞的,但是我们的现状恰恰如此。  我不禁要问,为什么教育学习的意义只体现在科技方面,不体现在人生思想方面?我们华夏民族上溯五千年,前后两百多代人,为什么没有人留下可以解决人生各个阶段思想问题的系统知识呢?  科技方面,西方文明将少数科学家的知识通过教育学习加以传承,使后一代人不必再去重复他们简陋的实验,不必再去自己烧制试管,自己去搅动沥青,再去给蒸汽机铲煤。使后人的探索不再重走前人的弯路,认识水平的起点一代代不断提高。而今,任何一个大学生的认识水平都高于二百年前的科学家。再看中华文明,历史不乏卓越的思想家。但是当代国学大师的认识水平也未必能比上两千年前的大思想家,更不要说普通学生了。前人的知识没有有效的传承,使得我们这一代代的青年人不得不孤独的在黑暗中摸索,在痛苦中迷惘!但是当局者迷,很少人对此质疑。换位思考一下,比如某探险家在巴西雨林惊奇的发现一些原始部落,他们至今仍在钻木取火,生活饥寒交迫。相比之下,我们惊诧并同情这些人,但是反观我们同样处于原始状态的思想生活,谁为我们感到惊诧和同情呢?  教育学习的意义在于传承知识,如何传承人生思想知识呢?  知识是一个体系,人探索知识时必然是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知识的传承也应当服从这个顺序。拿科学知识来说,必然先学加减,后学乘除,循序渐进,后面才到微积分。所以,人生思想知识的传承原则是循序渐进。  而现实中,青年人只能直接去阅读思想巨著,可那都是大思想家处于思想成熟期的思想精华,是先哲在几十年中所经历的海量复杂的物质资源的总认识。青年人直接进行学习,就像小学生学微积分,只能是似懂非懂,不能完全理解。由此学习失败,青年人只能凭借原始本能独自从头探索,这实在是一件可悲的事情,特别是这种事情发生在一个历史长达两百多代人的国家,尤其令人愤懑和不解。难道人性如此自私,自己走出了迷惘和痛苦的困境,心满意足,就忘记了子孙后代,漠视着子女重复自己曾经的曲折和痛苦!  也许,真正的原因是知识的传承太过困难,毕竟人的历史已经有几万年,而西方的科学知识传承也仅仅是三百年前才成功启动的。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的人生思想知识传承引擎也需要一次启动,而我希望这个文是一颗火星。  过去失败的思想知识传承到底存在什么问题呢?  世界对于青年人而言是黑暗而无限的。但对于老人而言,世界是他对一生经历物质运动的认识的总和,它清晰有限,可以描述。老人可以讲述自己的认识,但是他们却很难说清自己的认识是怎么来的,也就是说:到底是如何接触体验了具体细微的物质运动,对应的认识才降临到他们的身上。  而科学家不一样,科学家描述自己的认识时,会从制造第一根试管的方法说起,穷竭详尽之能事,直到火箭最终点火,期间涉及的所有具体细微的物质运动都能一一列举,排序阐明。这样的教育学习即提供了再认识,还为再认识转化知识步骤中必要的实践学习提供了具体指导,使得学生能有效的把再认识转换为知识,知识得以成功传承。  反观我们的《道德经》、《论语》等思想巨著,实际上全文都是结论,并没有提及过程,更不列举阐明具体物质运动。它提供了再认识,却没有为学生的实践学习提高具体指导,学生只能用思维想象替代实践学习,得到的知识漏洞百出。知识无法传承。  当前,教育学习在思想知识传承上的失败已经引发了人们的质疑,对教育学习的新观点众说纷纭。  在我看来,教育学习的目的是提高人的认识水平,使人能运用现有的物质资源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资源,从而改善生活条件。而现实中教育学习已经偏离了它的本义,蜕变成为一种社会资源再分配制度,制造了“一考定终身”的观点。  确实,不少人通过学习考取名牌院校,公费留学,直接改善了生活条件。但其根源并不是教育学习创造了财富,而是教育学习被当做社会物质资源再分配的决定依据。很明显,社会资源再分配制度的前提是国家持有物质资源。在八十年代,国家掌握大量物质资源,于是再分配制度极其优厚,大学毕业就能当公务员,当公立教师。而现在,物质资源经过长期分配,国家的持有量相对少了,所以很多本科生只能去当保安和服务员。当代大学生的认识水平并不比八十年代的大学生低,按照教育学习的本质,他们的生活条件应当优于过去。为什么他们能创造的物质资源更多,得到的物质资源却更少?原因正是上面说的,教育学习已经蜕变成一种社会物质资源再分配制度,它追求的不是如何更好的创造社会物质资源,而是如何更好的瓜分索取现有的社会物质资源。长期的重视索取,忽视创造,社会物质资源将会越来越少,人们整体生活水平越来越低。在此同时,因为缺乏物质资源,实际学习的机会越来越少,最后将导致民众认识水平的整体倒退。
  8、教育学习的困难  教育学习的困难存在于再认识转换为知识的四个步骤,可以逐步分析如下:  第一步,青少年首先要通过实践学习接触教材涉及的物质运动,获得原始知识。这个物质可能是一件器物,也可能是在工作环境中担任上级,同级,下级的人,或是一次爱情中充当对象的异性。这些物质对于大部分青少年而言很难得到。这是第一个困难,也是青少年最难依靠自己力量克服的困难。但是富家子女不存在这个困难,父亲可以把子女安排在自己公司的任意职位。子女们也有充足的时间和财力开展社交活动。  第二步,阅读书籍材料获取再认识。这一步的困难包括引入文字造成的低效率,低精确性,自扰。除此之外,书籍中存在的再认识也会扰乱学生思想。比如说一道数学公式,那就是纯认识。但作者在表达这条公式时必然会用一些语言进行阐述和强调。这便是作者对公式的认识,即再认识。优秀的书籍教材,其中认识远远多于再认识。劣质的书籍教材,再认识远远多于认识。比如当前所谓“成功学”书籍充斥的:“只要学习,就有出路”。“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只要有理想,就有希望”等等语言都是再认识。所以这一步的困难就是学生要分辨剔除书籍的再认识。特殊情况是,富家子女不一定要从书上获取认识,他们的家人大多认识水平很高,也可以聘请家庭教师,家人教师有能力就事论事,对当前事物中物质运动细微变化之处一一分析清楚,直接给他们提供认识。这样他们就不存在分辨剔除再认识的困难。  第三步,用获取的再认识对原始知识进行修正调整,由此得到一个新认识。这一步的困难在于需要一定的技巧。  第四步,用新认识来预言实践并验证。它和第一步一样,也要消耗物质资源。  只有认识到教育学习的困难,才能知道如何有效开展学习。从中也可以发现,在教育学习中富家子女面临的困难比贫困子女更少,这就决定了富家子女的教育学习更加高效,他们认识水平将远高于贫困子女。这将会成为双方交流的阻塞和贫富的两极分化。  贫困子女需要在教育学习上花费更多的努力,对此我建议,选择一本好的辅导书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学生克服教育学习中的所有困难,它的内容应当包括四点:  第一,列举与知识点对应的物质运动实例。便于学生进行思维想象。  第二,归纳教材中的认识。  第三,把再认识和物质运动实例结合成例题进行讲解,便于学生理解。  第四,提供习题及其解题思路和答案解析。便于学生检验自己得到的新认识。  优秀的辅导书在编排上四个步骤层次分明,并且用不同颜色和字体加以区分。步骤内容完整,举例简约清晰,篇幅不会很多。运用得当的话,一本辅导书顶的上一个优秀教师。
  不管 多完善 多好的东西   不能简化而让普通人去读懂和领会它   那么它的意义是不大的  你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如何去完善它了 让它多么的无懈可击  让它尽量的没有漏洞,没有瑕疵  人生的真谛在于过程而非结果  所以 必须经历一定的时间冲刷 领会的东西才会不同 才可能变得有意义和价值  你写这个东西的目的 并不能让十年前的你 或者现在的后生辈有多少价值和意义  或许你只是为了认可一下自我的价值而已
  挺深奥的啊
    年轻人总要迷茫一阵子的,楼主加油。
  ……给自己画了一个圈?走在圈里还是走在圈外的说?你说你是走在里外之间的那条线上?那人家都说抬头走更容易平衡……
  @尘埃的孤独
15:13:28  不管 多完善 多好的东西  不能简化而让普通人去读懂和领会它  那么它的意义是不大的  你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如何去完善它了 让它多么的无懈可击  让它尽量的没有漏洞,没有瑕疵......  -----------------------------  多谢回复这么多。  其实我已经不是很计较别人的认可,因为这没有什么价值。  我写这个文,只是对我对过去的祭奠,写完全文后,我将开始下一阶段的生活。
  @win-16 15:22:54  挺深奥的啊  -----------------------------  很抱歉,我已经尽力写的简单了。我本身也很抗拒看起来深奥的东西。
  @zijida
15:24:15  年轻人总要迷茫一阵子的,楼主加油。  -----------------------------  多谢!
  有些太理论了,多放点有趣的事例吧
  @傻不楞冬的小兔子
16:07:02  有些太理论了,多放点有趣的事例吧  -----------------------------  嗯,考虑一下怎么放。
  @choock
15:44:21  ……给自己画了一个圈?走在圈里还是走在圈外的说?你说你是走在里外之间的那条线上?那人家都说抬头走更容易平衡……  -----------------------------  不懂。。。
  @林南坤
19:33:24  @choock
15:44:21  ……给自己画了一个圈?走在圈里还是走在圈外的说?你说你是走在里外之间的那条线上?那人家都说抬头走更容易平衡……  -----------------------------  不懂。。。  -----------------------------  没明白?哦……当我没说,支持你继续写完,写完以后会很有成就感的,仅此而已。
  世界的本质  世界的五个划分  定义。  物质:是能被人的认识所感知的一切对象。  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有各种各样的物质。而人的认识本身是不是物质呢?如果不是,那认识和物质又是什么关系呢?  马克思认为,人的认识不属于物质范畴,他是物质的衍生物。认识和物质的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物质高于认识。马克思的话说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是疑问并没有消除,物质的衍生物又是一种什么东西呢?为什么在一个纯物质的世界上空还要飘荡一个叫做“衍生物”的幽灵,它的存在的作用是什么?  我们进行思维想象,想当然是物质高于认识,但是我们的思维想象常会犯错。比如地球是圆的,我们却曾经想当然它是平的。地球是平的认识解释不了一些物质运动规律,比如远处驶来的帆船先看到桅杆,才看到船体。而物质高于认识的认识解释不了人为什么要修养道德,济世普众。既然人死神灭,一切化为虚无,那么人活着还有什么意义,何必去约束自己的行为?所以,不妨倒过来想:是否应是认识高于物质呢?  我认为,马克思既然认定人的认识不属于物质范畴,就不能拖泥带水,应当把它作为独立于物质的对象看待。就算承认没有物质就没有认识,也不能因此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物质高于认识,认识依附于物质。就像光明和黑暗一样。没有黑暗就没有光明,但是我们从来不认为黑暗决定光明,黑暗高于光明,光明依附于黑暗。  所以,我们这个宇宙至少应当存在两个平行的世界,一个是物质世界,一个是认识世界。两个世界分别有自己的运动规律,相互独立存在。这两个世界中的对象在自己的世界中守恒存在。  那么,人属于哪一个世界?  按照思维想象,人应当属于物质世界。人看的,听的,吃的,包括身体本身都是物质,如果身体损坏,人也随之终结。看起来人是属于物质世界。  是的,人得身体本身属于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但是有一个问题在于,人得身体能否等同于人。现代医学可以给人更换四肢,血液,心脏,替换过的人还是原来的人吗?一个死刑犯的器官移植给一个病人,那痊愈后的人是原先的病人还是死刑犯呢?答案是显然的,人的身体不能等同于人。等同于人的应当是人的认识,所以人应当划入认识世界,而非物质世界。因为人只能感知物质世界,不能感知认识世界,所以,认识世界的存在是一个推定。即第一推定。  第三个问题,认识世界和物质世界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因为认识世界的存在主体是人,物质世界的存在主体是物,这个问题可以简化为:人和物之间有什么关系?很明显,我们人可以认识物质,并使用物质。四个字:人驱动物。用一个字来描述这个关系。就是:克。就像水克火,金克木一样。人克物。认识世界和物质世界之间的关系之一是克和被克的关系。认识世界克物质世界的微观过程,就是人生。  第四个问题:我们都知道“生”“克”相对立。既然有“克”,必然有“生”。如果说把宇宙分为物质世界和认识世界,并且认识世界克物质世界,那么“生”的位置在何处呢?  这个问题已经涉及人的认识的盲区。只能进行推定。“生”的含义是“使……旺盛”,因为我们已经说人克物,就等于否定了人生物。如果说是物生人,那就形成一个态势——“物”一直在支出于人,人一直在消弱物,物会越来越衰败,人会越来越兴旺,最后物质世界就会坍塌,那我们看到的物质世界早已不复存在。所以说,这个宇宙应该还有别的世界与物质世界和认识世界平行共存,这样才有安置“生”的位置。而因为人只能感知到物质世界,所以这些另外的世界是存在也是基于推定。即第二推定。  如何进一步推定另外的世界的数量和性质呢?  还是只能回到对物质世界的感知中寻找答案。在物质世界里,普遍存在一种规律,那就是将一个个体的局部无限放大,这一局部的内容就会奇妙的展现出它原本整体的形态来。数学家称其为“分形”。比如海岸线截一小段放大,这一小段便会看起来和整条海岸线一模一样。比如把一个细胞进行克隆,克隆出来的个体就会和原细胞所在的个体一模一样。根据这种规律,我认为物质世界作为宇宙的一个局部,它有自己内部的生克格局,这个生克格局在形式上应当是和宇宙整体的生克格局是相同的。  物质世界的生克格局有5个对象,彼此相生相克。所以宇宙在人,物之外应该还有三个世界。这是第三推定。  这三个世界和我们感知的物质世界和推定存在的认识世界有着和五行类似的生克关系。我们知道,五行之间生克关系是:水(克)火(克)金(克)木(克)土(克)水。水(生)木(生)火(生)土(生)金(生)水。我们现在已经认定了宇宙五行关系的一部分:人(克)物(克)A(克)B(克)C(克)人。物(生)C(生)A(生)人(生)B(生)物。需要做的就是把它填满。怎么填呢?首先,什么克人?人怕鬼,而且从没有人有证据证明鬼的存在。说明“鬼”克“人”,并且不为人所感知,不属于物质世界。所以C可以称之为“鬼”世界。至于“物”生“鬼”,指的可能是物质世界的活动对“鬼”世界有利,比如祭祀。人们在常识里觉得从祭祀中收益的应当是神而不是鬼。但是道教里神不食人间烟火。佛教的神想要什么都可以变化出来,西方耶稣不烧香,神不能从祭祀中能得到什么好处。所以说物生鬼。而不是生“神”。而且这里推定的“鬼”并不是害人的恶鬼,而是一个平行于物质世界和认识世界之外,有自己独特运行规律的一个世界。通过生克关系构成宇宙存在的基石。  同理,B克鬼,我们把B世界成为“神”,这很好理解。但是“人”生“神”怎么理解呢?从字面来看,人生神是人的存在使神旺盛,可以这样理解,人多了就不怕鬼,因为人多则神旺,神旺则克鬼,鬼克则无力克人,所以人就不怕了。  最后是A,A生人,被鬼生,克神,被物克。我们常识里除了人鬼神物之外再有没有别的东西了。这个A到底是什么呢?  换一种角度分析,将宇宙五行和物质五行的方位一一对应,物质五行中水代表北方,处于上方,而“神”位于天,对应水。木代表东方,处于右,对应物;火代表南方,处于下,对应鬼;金代表西方,处于左,对应人‘土代表中央,处于中,正好和A对应。  神性如水,上善若水;物性如木,生长不休;人性如金,明似铜镜;鬼性如火,影影绰绰。A性如土,万物之母。讲到万物之母,就对上号了。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A的名字就是“道”。  再从另一个角度观察。物质世界以“生”排序,就是土金水木火,这是从固态到气态的演变,是分子运动从有序到混乱的过程。而“土”的作用就是将混乱还原为有序。同样,处于对应的“道”的功能也是将无序转换为有序。它的排序在“人”的后面,与人的关系最为密切,却又最难被人所理解。  综上所述,得出的总推定是:宇宙存在五个平行世界,按照相生关系来排序是“道人神物鬼”。  怎么看待人和其他四个世界的关系呢?这五个世界是平行,等价,相对守恒的,彼此之间通过生克关系进行作用。作为人,只能生神,克物。“生神”需要认识人,驱动人,即“克”人。很明显,人不能“克”人,所以人自己不能“生神”。人自己唯一能做的只是克物,也就是认识和驱动物质世界。根据奥卡姆剃刀定律“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如果一个事物无法感知,就可以当做它不存在。因为人只能克物,所以人永远也不能感知到除了物之外的其他四个世界。人可以把“人神鬼道”视作不存在。不必敬神,不必畏鬼,不必执着于求道,不必忧患人的生死。只需顺天分,尽本能,一心去认识和驱动和改造物质世界,一个纯粹的人,应当是一名唯物主义者。纵观近代,唯物主义也的确通过东方革命和西方科技证明了它的价值。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人分手后的心理阶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