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验证一种物质有没有几丁质酶的表面活性物质

您当前的位置:&&&&&正文
几丁质酶抑制化合物产生菌的筛选初探
作者:谢洁 周泽扬 张新军 蓝希钳 胡军华【关键词】
几丁质酶;,抑制化合物;,产生菌
摘要: 从采自全国的200多份土样中分离出1350多株菌,利用平板透明圈法和铁氰化钾方法,以家蚕中肠几丁质酶作为靶标,从这些菌株中筛选出家蚕几丁质酶抑制化合物的产生菌1237#,经初步鉴定该菌株为假单胞菌。本文主要介绍几丁质酶抑制化合物筛选体系的建立、活性物质性质的初步探索及目的菌株的鉴定。  关键词: 几丁质酶; 抑制化合物; 产生菌 
Preliminary screening of chitinase inhibitor producing strains
ABSTRACT In the course of screening for new chitinase inhibitor, using the silkworm chitinase as a target, and transparent inhibition zone plate assay and potassium ferricyanide method, a strain belonging to the Pseudomonas, named#1237 was isolated among 1350 strains from 200 soil samples. The screening procedure and the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culture were also reported. KEY WORDS C I Producingstrain
几丁质是甲壳类动物、昆虫外骨骼和真菌细胞壁的重要组成成分,它是N乙酰葡萄糖胺以β1,4键连接起来的直链多聚物。几丁质在自然界中的存在量仅次于纤维素位居第二。几丁质酶是一类能把几丁质降解为N乙酰胺基葡萄糖或寡聚N乙酰胺基葡萄糖的水解酶。论文论文参考网真菌需要几丁质酶降解子母细胞之间的隔以完成其生殖过程;昆虫发育过程中也需要几丁质酶部分降解外骨骼以完成其变态发育的过程,因此在真菌生殖阶段和昆虫蜕皮阶段其体内几丁质酶的活性显著增高。由于几丁质酶在真菌出芽生殖和昆虫蜕皮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这就使得几丁质酶可能成为生物杀虫剂和抗真菌药物专一性作用的靶目标。同时由于哺乳动物不以几丁质代谢作为生命活动必需系统[1],故以几丁质酶作为靶目标的生物杀虫剂和抗真菌药物具有对人畜无害的优点。至今已报道的几丁质酶抑制剂主要有:Allosamidin[2]、 Argifin[3]、Argadin[3]、Demetyallosamidin[4]等。长期以来日本等国一直在进行几丁质酶抑制化合物的研究,但国内至今未见与几丁质酶抑制化合物相关的研究报告。本研究旨在从我国丰富的微生物资源中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几丁质酶抑制化合物及其生产菌株,为开发具有新型作用点的杀虫抗真菌药物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培养基
1.1.1 平板培养基 PDA培养基。
1.1.2 液体培养基(%) 葡萄糖1,蛋白胨02,牛肉膏01,酵母提取物01,Fe2(SO4)3 0001,pH72。
1.1.3 几丁质酶抑制化合物的筛选平板(%) MgSO4 005,KH2PO4 005,KCl 005,FeSO4&#O 001,ZnSO4&#O 01,胶体几丁质1,琼脂粉12,pH72。
1.2 几丁质酶粗酶 提取家蚕初蛹中肠液,经硫酸铵盐析、透析后冻干保存备用;几丁质由日本信州大学下板诚教授赠送;胶体几丁质:利用盐酸处理几丁质制备[5]。
1.3 活性菌株的液体培养方法菌体接种于液体培养基,37℃振荡培养6d,培养液8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检测活性。
1.4 几丁质酶抑制物的检测方法
1.4.1 平板透明圈法 将几丁质粗酶配成01g/ml的几丁质粗酶液(以后提到的酶液均是按此法配成),把酶液与筛选菌株培养液按1∶2的比例混合,在几丁质酶抑制化合物筛选平板上打孔,取混合液50μl加样于孔中,观察平板透明圈的大小。在检测过程中以蒸馏水、缓冲液和液体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几丁质酶抑制化合物筛选平板含有胶体几丁质和无机盐。在平板上打孔加入酶液,几丁质酶能分解平板中的胶体几丁质而产生透明圈。用相同量的酶液与检测液混合时,透明圈变小表明酶的活性受
受到抑制,透明圈越小表明受抑制的程度越高。这种方法能够直观、快捷地筛选出几丁质酶抑制化合物。
1.4.2 铁氰化钾方法[7]500μl胶体几丁质加入100μl酶液、不同测试培养液或对照液和pH72磷酸盐缓冲液(测试液体与缓冲液总体积为1000μl),37℃反应30min,加入2ml糖显色液,沸水浴15min终止反应,离心,冷却后测上清的A420(糖显色液用05mol/L的Na2CO3配制成137 μmol/L的铁氰化钾溶液)。测试组1 500μl胶体几丁质加入100μl酶液和1000μl pH72磷酸盐缓冲液,在37℃进行正常酶促反应30min后进行测定。对照1(C1) 500μl胶体几丁质加入100μl酶液和1000μl pH72磷酸盐缓冲液,加样后立即沸水浴15min灭活酶,再置于37℃保温30min和其他组一起测定。测试组2 500μl胶体几丁质加入100μl酶液、100μl培养液和900μl pH72磷酸盐缓冲液,在37℃进行正常酶促反应30min后进行测定。对照2(C2) 500μl胶体几丁质加入100μl酶液、100μl培养液和900μl pH72磷酸盐缓冲液,加样后立即灭活,再置于37℃保温30min和其他组一起测定。测试组1与对照组1的吸光值的差值为ΔAbs1,测试组2与对照组2的差值为ΔAbs2。测定后按以?公式计算几丁质酶活性:酶活性(U/ml)=ΔAbs× 215.61×反应时间(min)×反应体系中酶液的体积(μl)
1.5 1237#菌株产生的几丁质酶抑制化合物理化性质初步探索
1.5.1 活性培养液的耐热性检测 耐热性实验中设计了100℃、90℃、80℃、70℃、60℃、50℃、40℃等7个温度梯度,均处理30min以后用平板透明圈法检测其对几丁质酶的抑制活性。
1.5.2 几丁质酶抑制化合物的浸取或萃取 用甲醇、乙醇和水浸提等量1237#发酵液冻干粉中的几丁质酶抑制活性成分;用氯仿、乙酸乙酯萃取等体积的1237#发酵液中的几丁质酶抑制活性成分。
1.5.3 有机溶剂沉淀几丁质酶抑制化合物 用丙酮、无水乙醇进行活性发酵液的有机溶剂沉淀。
1.5.4 1237#具几丁质酶抑制活性的发酵液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使用平板透明圈法,用以淀粉和无机盐作为基质的检测平板,检测具几丁质酶抑制活性的1237#菌株发酵液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1.6 几丁质酶抑制物产生菌的菌种鉴定[7]参照《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第八版)》进行菌种鉴定。论文参考网 2 结果
2.1 利用平板透明圈法初步筛选出几丁质酶抑制物产生菌由于平板透明圈法筛选几丁质酶抑制物快捷、直观,所以在粗筛的过程中采用此法。本研究从土壤中分离出的1000多株菌中筛选出菌株1237#,其代谢产物对家蚕几丁质酶具有很强的抑制活性(图略)。
2.2 化学方法进一步验证1237#对家蚕几丁质酶的抑制作用在利用平板透明圈法初步确定了假单胞菌1237#代谢产物对家蚕几丁质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的基础上,我们利用化学方法进一步确定了该菌次级代谢产物对家蚕几丁质酶的抑制活性。进行三次重复,其ΔAbs如图1所示。从几丁质酶活力的计算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其它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酶活性的强弱取决于ΔAbs的大小。分析几组数据,得出在加入1237#菌株的培养液后,家蚕几丁质酶的活性被抑制了513%。化学方法进一步确定了该菌株次级代谢产物中含有对几丁质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的物质。 1:正常情况下的ΔAbs; 2:加入具几丁质酶抑制活性的发酵液后的ΔAbs 图1 假单胞菌123#次级代谢产物对家蚕 几丁质酶的抑制作用
2.3 几丁质酶抑制化合物理化性质的初步探索
2.3.1 几丁质酶抑制化合物的耐热性 研究表明菌株1237#产生的几丁质酶抑制物耐热性较差,在60℃处理30min将完全丧失几丁质酶抑制活性;50℃处理30min也使几丁质酶抑制活性部分丧失;但在40℃以下保温数天对几丁质酶抑制活性无影响。
2.3.2 几丁质酶抑制化合物的浸提或萃取 用甲醇、乙醇和水来浸提等量的活性发酵液冻干样品中的几丁质酶抑制活性组分时,仅仅只有水能将冻干样品中的几丁质酶抑制活性组分溶解提出,甲醇和乙醇不能将其浸提出;若将甲醇和乙醇浸提后的不溶物用水溶解后检测其具有几丁质酶抑制活性。用氯仿进行液液萃取时,萃取结束后水相和氯仿中均检测不出几丁质酶抑制活性,提示活性物质被破坏;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活性物质仍留在水相中。
2.3.3 有机溶剂沉淀 丙酮和无水乙醇均能将1237#菌株次级代谢产物中的几丁质酶抑制活性成分沉淀出,但使用相同体积的有机溶剂时,丙酮沉淀得到的活性物质的量更多。
2.3.4 1237#具几丁质酶抑制活性的发酵液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该实验结果显示,1237#菌株代谢产物对α淀粉酶的活性不会产生任何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1237#菌株代谢产物中含有几丁质酶的特异性抑制化合物。
2.4 几丁质酶抑制物产生菌的分离、纯化、鉴定从全国采集的300多份土样中分离出1000多株菌,这些菌主要是细菌和真菌。从这批菌种中我们筛选到几丁质酶抑制物的产生菌1237#,根据其菌落形态和菌体形态,参照伯杰氏细菌鉴定守则鉴定该菌株为假单胞菌,部分性质见表1。表1 1237#菌株部分性质检测项目 结果 检测项目 结 果 革兰染色 阴性 直径/长 0.5μm/2μm氧化酶反应 阳性 明胶水解反应 阳性接触酶反应 阳性 生长温度影响 最适温度:37℃;4℃不 生长,41℃能生长
3 小结 本研究在建立简便、快速几丁质酶抑制化合物的检测方法(平板透明圈法)的基础上,从土壤中筛选到假单孢菌1237#。该菌株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含有几丁质酶抑制化合物。在对该几丁质酶抑制化合物性质初步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该物质不能耐受较高温度,60℃处理30min丧失几丁质酶抑制活性;活性物质是极性很强的水溶性化合物,乙醇、甲醇、氯仿、乙酸乙酯均不能将其萃取出来,同时氯仿对几丁质酶抑制化合物的活性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用氯仿萃取活性将完全丧失。从以上的研究结果可以初步推断假单胞菌1237#次级代谢产物中的几丁质酶抑制化合物可能是蛋白质或者肽类物质。此外,该几丁质酶抑制活性物质不会对α淀粉酶的活性产生任何影响。关于该物质的纯化和其相关基因的克隆工作尚在进行中。
[1] Boot R G, Renkema G H, Verhoek M, et al . The human chitotriosidase gene: nature of inherited enzyme deficiency [J]. J Biol Chem ,80
[2] Sakuda S, Isogai A, Matsumoto S, et al . Search for microbial insect growth regulators II. Allosamidin, a novel insect chitinase inhibitor [J]. J Antibiot (Tokyo) ,):296
[3] Houston D R, Shiomi K, Arai N, et al . Highresolution structures of a chitinase complexed with natural product cyclopentapeptide inhibitors: Mimicry of carbohydrate substrate [J]. Proc Natl Acad Sci USA,):9127
[4] Sakuda S, Nishimoto Y, Ohi M, et al . Effects of demethylallosamidin, a potent yeast chitinase inhibitor, on the cell division of yeast [J]. Agr Biol Chem ,):1333
[5] Nitoda T, Kurumatani H, Kanzaki H, et al . Improved bioassay method for spodoptera litura chitinase inhibitors using a collidal chitin power with a uniform particle size as substrate [J]. Pestic Sci ,
[6] Imoto T, Yagishita K. A simple activity measurement of lysozyme [J]. Agr Biol Chem ,4
[7] R.E布坎南,N.E吉本斯. 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第八版)[M]. 北京:科学出版社,--博才网
下页更精彩:
点击排行榜
〖〗链接地址:
几丁质酶抑制化合物产生菌的筛选初探由网友原创或转发,若几丁质酶抑制化合物产生菌的筛选初探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QQ:),谢谢!
微信查看最新信息微信扫一扫或用微信搜索微信号:hbrc-com
安卓手机客户端更省流量手机扫描下载或者直接
猜你还喜欢的文章
热点文章排行榜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植物源农药杀虫与抑制几丁质酶活性的测定_文档库
文档库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 植物源农药杀虫与抑制几丁质酶活性的测定
植物源农药杀虫与抑制几丁质酶活性的测定
时珍国医国药2010年第2l卷第3期HSHIZHEN
MEDICINEANDMATERIAMEDICARESEARCH2010VOL.21NO.3
植物源农药杀虫与抑制几丁质酶活性的测定
桂1,孙果宋2,黄科林2,林润国2,张桂华1,邓光辉1‘
(I.广西民族大学化学与生态工程学院,广西南宁530006;2.广西化工研究院,广西南宁530004)摘要:目的研究青蒿叶、桉树叶、红树植物白骨壤叶乙醇提取物对大蜡螟虫的毒杀作用以及对虫体几丁质酶活性的抑制
作用。方法采用室内药液喷虫法测定3种植物乙醇提取物的杀虫活性与抑制几丁质酶活性。结果青蒿、按树、红树植物白骨壤叶乙醇提取物对大蜡螟24h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9.00±3.87)%,(53.47±11.63)%,(18.60±6.70)%。对大蜡螟几丁质酶的抑制率分别为(20.33±1.42)%,(20.594-1.72)%,(13.56±1.58)%。结论青蒿叶与桉树叶植物乙醇提取物的杀虫活性与抑制几丁质酶活性显著高于红树植物白骨壤叶乙醇提取物(P<0.05)。
关键词:植物源农药;中图分类号:s433
大蜡螟;杀虫活性;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旬805(2010)03旬732旬2
AssayoftheInsecticidalActivityandChitinaseInhibitoryActivityofBotanicalPesticides
Guil,SUNGuo.son92,HUANGKe.1in2,LINRun—gu02,ZHANGGui.hual,DENGGuang—huil‘
andEcologicalEngineedngCollege,GuangxiUnivemity
(1.Chemistryfor
Nationalities,Nanning,530006,Chi-
,m;2GuangxiResearchInstitute
ofChemicalIndustry,Nanning,530004,China)
southemwoodleaves,eucalyptusleavesandmangroveavicenniamarinaleavesetha-
Abstract:Objective
extracts
Tostudytheeffectsof
theinsecticidal
activityandchitinaseinhibitoryactivityagainstGalleriameUonella.MethodsTheinsecticidal
extractswere
tivity
andchitinaseinhibitoryactivityofthethreeplantethanol
testedforindoorcontact
toxicity
byusingspfinl【ling
method.Results
resultsshowedthatafter24htreatment,the
extract
correcteddeathratiosofsouthemwood,eucalyptusandman—
groveavieenniamarinaleavesethanoltionratiosofchitinaseal
were(69.00±3.87)%,(53.47±11.63)%,(18.60±6.70)%andtheinhibi-
were(20.33±1.42)%,(20.59±1.72)%,(13.56±1.58)%,respectively.ConclusionTheinsecticid—
extractwere
activityandchitinaseinhibitoryactivityofsouthemwoodandeuealyptasleavesethanol
extract
higherthanmangroveavi—
cenniamarinaleavesethanol
markedly.
Galleriamellonella;
Insecticidalactivity;
Chitinase
Keywords:BotanicalPesticides;
2l世纪全球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更加注蕈农产品质量安全性,倡导安全优质绿色食品。h…,从天然植物中提取杀虫活性物质防治农林害虫,已成为研究热点,并对现代农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几丁质酶(chitinase)可以水解昆虫体壁和中肠中的几丁质,在昆虫变态发育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几丁质酶抑制剂通过抑制几丁质酶活性干扰昆虫正常变态发育过程而达到杀虫的目的。由于动植物机体不含几丁质,故以几丁质酶作为靶标的新型生物农药具有安全无害的优点‘L“。目前已筛选出近十种不同来源的几丁质酶抑制剂,包括糖类与肽类几丁质酶抑制剂一J。而有关青蒿叶、桉树叶、红树植物白骨壤叶来源的几丁质酶抑制剂未见报道。
大蜡螟(Galleriamellonella)属螟蛾科蜡螟亚科,是养蜂业的主要害虫。由于大蜡螟易于人工饲养,在农药学上可作为生测试虫一j。本研究以大蜡螟为测试对象,研究青蒿叶、桉树、红树植物白骨壤叶乙醇提取物对它的毒杀作用以及对虫体几丁质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为开发新型安全植物源农药提供参考。
大蜡螟虫(广西甘蔗研究所提供)。青蒿叶、桉树叶、红树植物白骨壤叶采自广西药用植物园、广西防城港等地。2方法
2.1植物源农药提取物的制各称取10g青蒿叶、桉树叶、红树植物白骨壤叶干燥粉末,加入20
50%乙醇,超声萃取20
过滤,滤液减压蒸馏,收集膏状物并称重,用95%的乙醇溶解,配制成浓度为100ms/ml的植物提取物母液备用。
2.2杀虫实验选择虫龄与虫体大小基本一致的试虫20只,置于垫有中性滤纸的90am保湿玻璃培养皿中,将植物提取物母液稀释为1.5%的浓度(内含l%的吐温80),作为供试药液。采用小型喷雾器喷雾法对准虫喷雾,每皿喷药液约1ml。对照组用95%的乙醇代替供试药液,将培养皿放置于26℃的人工气候培养箱培养24h(昼夜比16:8)。24h后检查死虫数,计算死亡率与校正死亡率。死亡率(%)=(死亡的虫子/虫子总数)×100%,校正死亡率(%)=[(死亡率一对照组死亡率)/(1一对照组死亡率)]×100%。测定活虫体几丁质酶活力,计算酶活抑制率。每处理设3个重复。
虫体蛋白质含量的测定考马斯亮蓝G一250法测定大蜡N一乙耽氨基葡萄糖还原糖的测定3,5一二硝基水杨酸
收稿日期:2009-05—11;修订日期:2009—10—10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No.0229012,No.0640038);
广西教育厅项目(No.200707MS034)
作者简介:周桂(1969一),女(汉族)。湖北宜昌人,现为广西民族大学化学与生态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天然产物研究工作.‘通讯作者简介:邓光辉(1957.),男(壮族)。广西百色人.现为广西民族大学化学与生态工程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天然产物化学研究工作.?732?
螟虫匀浆液中蛋白质含量。“。
(DNS)比色法测定。“。
2.5几丁质酶液的提取与活性测定取lg虫体,冰浴研磨匀浆,制成10%匀浆液,离心(3500r/rain)加min取上清用于酶活的测定。取0.5ml上清液加入IIIIl磷酸氢二钠一柠檬酸缓冲液(pH6.6),0.5
1.5%胶体几丁质,于37℃水浴振荡酶反应30
Word文档免费下载:
几丁质酶活性的测定 几丁质酶活性的测定 活性⑴ 几丁质酶 几丁质是绝大多数真菌...真菌细胞壁的重要成分 ——几丁质的水解,从而抑制真菌的生长增殖,提高植物的抗...几丁质酶广泛存在于各种微生物、动物和植物中,尤其在...几丁质酶抑制剂可以开发成为一种新型的绿色生物杀虫 ...2.3酶活力测定 以N.乙酰.D.氨基葡萄糖的生成速度...杀虫植物据报道全世界约1600种以上植物具有杀虫活性,...(主要为植物精油) 抑制生长发育(植物源昆虫激素) ...对突触上ATP酶活性也有影响 商品化:目前我国有8家...(一)植物源农药中的活性成分 天然植物中的杀虫活性...也可阻断昆虫的神经传导,抑制多种解毒酶,发挥神经毒...此外,还要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标准水平,改善分析检测...树种核中提炼 出的一种高效无公害的植物源杀虫 剂...对突触上 ATP酶活性也有影响 除虫菊(Chrysanthemum ...核磁共振等化学结构鉴定技术以及生物活性测定方法 的...还具有拒食、抑 制生长发育、忌避、忌产卵、麻醉、抑制种群形成等特异的作用...利用这些活性成分开发的植物源农药商品种类较多。 1 杀虫生物碱 杀虫生物碱包括...“新型植物源农药砂地柏杀虫、杀菌剂开发”课题资助...生物活性测定、田间药效试验及小试和中试研究,实现...植物产生的某些次生物质可 抑制附近同种或异种植物...几丁质亲和层析一步纯化后,经过SDS-PAGE电泳测定该酶的分子量为22.8ku,其比活力为86.65,纯化倍数为1.707,产率为32.1%。纯化的几丁质酶能抑制病原真菌的生...用平板透明圈法筛选到 3 株产几丁质酶菌株, 其中一株链霉菌经测定对稻瘟菌、...旨在寻找能抑制真菌 病害的高活性的几丁质酶基因以应用于植物病害的收稿日期: 0...等植物源农药 应用常规农药对环境生物的毒性测定方法...(1)植物源杀虫剂活性成分复杂,能够作用于昆虫的多...麻醉和抑制生长发育等,主要有烟碱、苦参碱、黄连碱...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基于几丁质酶阻断的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及其活性研究,几丁质酶活性测定,纯化水活性炭过滤器,几丁质,尚赫几丁质,几丁质酶,尚赫几丁质胶囊,尚赫几丁质胶囊的评价,几丁质是什么,几丁质能减肥吗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基于几丁质酶阻断的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及其活性研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论文:几丁质酶抑制化合物研究进展几丁质酶抑制化合物研究进展-中大网校论文网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芥菜新型几丁质酶bjchi1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研究,几丁质酶,几丁质酶基因,几丁质酶活性测定,几丁质,尚赫几丁质胶囊,改性几丁质生物胶,充能的几丁质集核,蛛魔几丁质,几丁质珠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芥菜新型几丁质酶bjchi1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研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几丁质酶活性测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