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堰子长中学文科第一名统考第一名的是?

发布时间: 来源: ()
我的中学母校吴堡宋川中学,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培养了海内外著名学者张维迎、霍学文、马云霄、任廷荣、寇小东等校友。现收集母校网站历史信息,祝愿母校越办越好!
第一篇&建校概况、领导、组织机构及建校过程
第一章&概述
一、&地理环境
吴堡中学位于吴堡县最南部县城的东侧,占地38亩,学校背靠巍巍大山,面临滔滔黄河,与山西军渡镇隔河相望;脚下是贯通东西,连接秦晋的307国道,东侧有通向北部的佳吴公路。学校背山面水,地势雄峻;两道交融,交通发达。校址选在这样一块宝地,可谓龙盘虎踞,钟灵毓秀。
二、&校名沿革
学校始建于1958年。当时距县城西北十公里处的任家沟已于1956年建起一所初级中学,然而随着建国以来国家各类事业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一所中学已不能满足全县学生的上学要求,加之,当时正值国家大跃进时期,各项事业都在跃进,省政府又在《1958年文教工作十二条奋斗目标》中指出:“乡乡办中学,使所有的高小毕业生升入各类中学,普及中学教育。”于是吴堡县委经过研究,决定再办一所中学,并根据县城内机关多、人口集中的具体情况,将学校建在县城内,校名定为“吴堡县第二中学”,一般群众都简称为“二中”。
日,吴堡县并入绥德县,所以从1959年起,校名也改称为“绥德县宋家川中学”。1961年行政区划再次改变,吴堡恢复县制,校名也随之改变,但没有恢复“二中”称谓,而直接顺承称为“吴堡县宋家川中学”。到1962年,正值三年自然灾害的非常时期,国家经济极端困难,全国不少工厂学校停办,宋家川中学在这股大潮中未能幸免,被迫停办,学校的师生及一切设备并入任家沟中学。
1970年学校又恢复办学,校名也延续过去称为“吴堡县宋家川中学”。
1981年学校被榆林地区教委确定为重点中学。
1983年,任中、郭中撤消高中部,两校的高中部全部并入宋家川中学,使其成为吴堡县唯一一所完全中学。以后学校越办越大,已成为吴堡教育的中坚。学校的荣辱情况反映着吴堡教育的兴衰,她的形象实际代表着吴堡教育的整体形象。然而在各类文件中的交往及报章杂志对学校的报道中,不少人很容易将其误为一所县内的乡办中学,因此,在98年时任校长宋秦瑞的积极努力下,经时任县委书记刘汉利批准,决定将学校更名为“吴堡中学”,随即上报地区教育局。1998年10月,榆林地区教育局请示省教育厅同意,批准学校的更名申请,从此学校便更名为“吴堡中学”,一直沿用至今。
三、&发展壮大
吴堡中学建校以来虽历经坎坷,但一直在不断发展壮大。学校级别由原来的县办初级中学发展为现在的市级完全重点中学;校园由起步时简陋的七孔窑洞发展到现今拥有97孔窑洞,24间平房教室的四个斋院和教学、综合、餐饮、公寓、住宅等七座高雅壮观的现代化大楼;学生由最初两个班不到百名发展到现在的六十个班近四千名;教职工由最初的七名发展到现在的二百三十多名;领导管理机制由最初的残缺混乱发展到现在的处室齐全、科学有序;教学设备由最初的一穷二白发展到现在的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的“一部二十六室”;教学方式也由最初的原始的口授发展到现在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
吴堡中学发展壮大,凝聚了几代领导、师生员工的智慧、心血和汗水,其间他们那不朽的奉献精神和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将永铭人心,激励后代。
四、&成绩斐然
吴堡中学经过半个世纪的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励精图治,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各类合格有用的人才。他们遍及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类人才中也突颖出不少精英,比如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家、北大校长助理、光华学院院长张维迎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淡马研究员尚富春、美国ANSYS公司高级工程师寇小东、新西兰大学博导马云肖教授,美国ANGI国际公司总工程师任廷荣,省国防教育“双十佳”先进个人,钢川市副市长尚洪泽及陕西一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小刚等。可以说,吴堡中学人才辈出,精秀济济,他们对祖国、对人民做出的巨大贡献,都是与这所奠基摇篮分不开的。
吴堡中学在前进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特别近年来在创新管理机制,深化教育改革中成绩斐然,学校也先后获得了市工会授予的“职工之家”,团省委授予的“红旗团委”,市政府、市教委授予的“文明校园”等光荣称号。
五、&鉴往瞻后
吴堡中学创建以来走过了一条坎坷不平的道路。从58年建校初期的艰苦创业到62年的被迫下马,从文革后期的重新起办到恢复高考后经历的几次大起大落,吴堡中学可以说历尽沧桑、饱尝艰辛。她像一艘行进在波涛巨浪中的大船,因多种因素时而跃上让人眩目的高峰,时而跌入使人伤感焦虑的底谷,然而她的前进轨迹虽然坎坷曲折、跌宕起伏,但她一直能以顽强的拼搏精神在艰苦条件下跋涉奋进,并克服种种困难,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最后发展成为目前这样一所规模宏大、机制健全、管理科学、教学优良、设备先进的市级重点中学,其间不乏许多宝贵的经验,当然也有一定的沉痛教训。唐太宗说过,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往可以益今,学校的未来还任重而道远,我们相信,吴堡中学的师生员工一定会在新世纪的大潮中,再接再厉,奋勇拼搏,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时代业绩。
第二章&管理体制
第一节&隶属关系
吴堡中学从建校开始属县办中学,学校属科级单位,校长为正科级,由县委组织部任命,学校各处室领导由县教育局任命,属股级。
1958年12月,吴堡、子洲、清涧、绥德合并为一县,称绥德县。吴堡县委县人委撤销,只留一个临时机构――吴堡战区指挥部,后设中心乡,学校属绥德县的一所中学,但人、财等领导权属吴堡中心乡。
1961年8月,吴堡恢复县制,中心乡机构撤销,学校再次属吴堡县管理,一直到1962年上学期停办。
1970年学校恢复办学,当时正值文革中后期,县委、政府尚未恢复,县上的领导机构为“吴堡县革命委员会”,学校也由“县革命委员会”领导。学校机构也称“革命委员会”,名称虽与过去不同,但学校级别实际还属科级单位。
1978年取消“革委会”名称,恢复校长领导制。1981年被地区教育局确定为重点中学。1989年学校级别升申格为副县团级单位,校长、书记由县委提名报地委组织部批任,属副县团级,同时,副职为正科级,主任级为副科级,但一切管理权仍属县委、县政府。
1995年学校降半格为科级单位,各领导层级别也随之降格。
2005年,学校再次被市教育局审定为市级重点中学,但领导、人事、管理权还属吴堡县委、县政府,学校仍以科级单位对待。
第二节&领导体制
一、历年领导机制概况
吴堡中学从1958年建校至1962年下马停办,一直实行校长负责制,下设教导处、总务处、团委会三个处室。
1970年恢复办学时,学校领导为“革命委员会”,实行党政合一的“一元化”领导机制,革委会主任身兼书记、校长两职。1974年“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学校,协助、监督革委会工作。1978年“工宣队”撤离学校,次年取消“革委会”名称恢复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当时,领导机构虽有党支部、校委会的名号,但下设机构简单而不健全,所以分工并不明确,实际还是党政一套班子运行。
1989年学校升半格为副县团级单位后,机构体制也随之变革,学校增设办公室、保卫科、妇委会、校工会,原教导处分为政教处、教务处两个科室。至此学校分工明确细致,校委会主要分管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保卫科,支委会分管团委会、工会、妇委会。
2004年学校与县职中合并,又增设职教处,同时又聘请法制副校长一名,协助学校搞法制教育工作。
吴中组织管理体系表
(二)校党支部
党支部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全校的政治思想工作和党建工作,宣传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上级党委部门的指示在学校贯彻执行。吴堡中学建校开始就设党支部。当时虽然体制为校长负责制,但由于校长车照高系无党派人士,所以学校的许多重大事务实际皆由党支部决定,其时,校党支部实际是学校的最高权力机构。1970年到1977年革委会阶段,实行“一元化”领导。1978年后,由于机构不健全,党支部工作也一直比较模糊,直到1989年领导机制变革健全后,党支部工作才规范、明朗起来。
党支部下设机构有团委会、教育工会、妇委会。
1958年建校时未设团委会,学校只有一个团支部,1959年招生四个班后,始设团委会,以后一直保持至今。教育工会在1983年前机构一直不健全,工会负责人是由学校指定一名教职工上报县工会批准担任,主任工作是负责学校教职工的福利,诸如节日物品的发放,教职工婚丧病事的组织慰问,组织教职工看电影等。1983年县工会主席张德广来校正式成立教育工会,由全体教职工民主选出工会主席,并设三名工会委员。妇委会在1989年前机构也不健全,妇女干部一直是由学校指定医务室一名女医生担任,主要工作是负责学校女职工的保健工作、计划生育及一年一度的“三八节”活动。1989年县妇联发文正式任命王小丽老师为校妇委会主任,校妇委会宣告成立。
(支部、工会、团委表)
三、校务委员会
校务委员会是由校长主持下的学校行政机构。建校初只有教导、总务两处,1989年后趋于完善,下设机构有: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办公室、保卫科共五处室。
1、&教务处。学校初建时为教导处,70年代一段时间称教务组,是学校教务行政的主要管理部门,在校长的直接领导下,负责完成学校行政方面的各项工作任务。与政教处分开后,其主要负责学校教学的组织安排,对各教研组、实验室、电教室、图书阅览室的工作进行督促检查、指导,负责学生的学籍的管理和教师教学业务的考评。
2、&政教处。1990年成立,主要负责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班主任工作和学生的德育教育,同时也协调保卫科、学生会的工作。
3、&办公室。1989年成立,主要职责是协助党支部书记和校长办理党务、校务等日常事务,领导和管理档案室、宣传室、文印打字室、收发室&、校报编辑室等。
4、&总务处。是管理学校财务后勤工作的机构。主要负责学校的基建和设备的购置与管理;负责师生的饮食起居等生活方面的工作,以保证学校一切工作的顺利进行。
5、&保卫科。1989年成立,一个阶段称治保科。主要是与政教处协调工作,负责学校的内保治安、门卫等工作。
(附有六个表)
第三章&建校过程
吴堡中学占地38亩,总建筑面积22200平方米。建校前这里是一个左崖右涧,高低不平的向阳山坡,山坡上荒冢星罗棋布,看来前人早就认为这是块风水宝地。
校园建设先后经历三个阶段。
一、因陋就简的雏形期
1957年,吴堡县准备在宋家川小学设立初中班,将一完小改办为戴帽中学。由于一完小地形狭窄,于是在此修建了七孔窑洞(现二斋路洞西二孔,东五孔)。1958年上学期,大跃进的浪潮汹涌澎湃,于是又改变方案,决定在此办一所初级中学。接着就动工扩建五孔窑洞,使窑洞数达到十二孔。当年夏天就招收两个班级,两孔窑洞为水、伙房兼工人宿舍,两孔为教室,四孔为领导、教师的办公室,四孔为学生宿舍,学校就这样因陋就简地办起来了。
学校办起后,建校工程就再次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在建校过程中,全体师生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怕苦、不畏累、顶烈日、冒严寒,风雨无阻地参加建校劳动。他们挖土、背石、担水、调泥,什么脏活、累活都干,除上课外的一切时间都是劳动,可以说,劳动已成为师生们的一门必修课。吴堡中学校园的每孔窑洞、教室上都凝聚着师生们的辛勤汗水。
1958年冬,吴堡撤县后,县医院搬入政府原址,学校部分师生暂时迁入远离学校的县医院内。虽然住的远,但早操时的劳动却从没有人迟到过。师生们在建校中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他们的奉献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坚强毅力感人至深。当时负责修建工作的总务主任常生仁和工队长吴堡县的能工巧匠周文秀都感动地流了泪。
在师生们的大力协助下,工程进度迅猛异常。1959年上学期建成一斋中间路洞东侧十四孔和西侧三孔共十七孔窑洞,并竣工现三斋东侧四个教室。下学期又建成二斋东侧四个教室,一斋南侧五孔窑洞和一个砖木结构的大平房作为学校的饭堂、水房。
1960年修建二斋东三孔窑洞,并挖掘三斋教室东的土山,平整出一个小型篮球场,同时在东侧靠山处修建一个厕所。
1961年挖掉二斋西侧的土坡,打好四个教室的基础,但因国家经济困难,上级命令各单位一切工程停工,于是四个教室的修建也就半途停工。
在1962年上学期学校停办时,全校共有二栋八个教室,窑洞三十九孔。学校停办后,校园被县党校和粮站占用,直到1970年恢复办学,八年间校园再未动土木。
二、逐步壮大的发展期
1970年学校恢复办学,校园建设再次启动,师生的建校劳动也如前进行。
从1970年到1976年,学校的基建主要由总务主任宋均太负责;工队负责人分别是贾春生、宋长祥。
1971年改造加固了原建八个教室的房顶。原教室顶为木梁瓦片结构,由于年久失修,多处漏水,险情隐患频生;改&建后成为混凝土圈梁砖拱结构,大大消除了险情隐患。
1972年由宋均太设计,地区设计室核准修建一斋东砖面结构灶房一座。
1973年由于县上公路改道,拆除一斋东南侧圪垛上三孔窑洞。
1974年教育局拨款九千元修建二斋路洞西十一孔窑洞和西侧一栋四个教室。
1975年修建一斋西十一孔窑洞。二年内的工程土方均倒入一斋坡下,填平一斋操场。
从1977年开始,学校基建由总务副校长张汉武,总务主任宋均太、副主任霍守恩负责,工队长分别为贾如明、贾春生。
1977年至1978年夏,修建三斋东、西三十一孔窑洞和三斋西一栋四个教室。
1978年夏至1979年冬修建四斋东十五孔窑洞和三斋路洞中间的二层四室图书楼。
1980年修建四斋实验室和西厕所。
1981年修建四斋东四个教室。
1982年由教育局拔款,宋长祥承建校园东侧家属院上下两排共二十九孔窑洞(上排十三孔,下排十六孔)。
1983年修建南家属院十二孔窑洞。
1984年上学期修建四斋西侧十九孔窑洞和四个教室。
1984年下学期到1985年,由总务主任郭维权和副主任白思恩负责,搬掉一斋西侧的大土山,修建一、二、三斋西斜窑二十九孔,其中一斋十孔,二斋六孔,三斋十三孔。
1986年,总务主任寇升时走马上任负责学校的基建工作,当年就修建竣工校园西侧围墙,从此结束了校园屡遭民宅蚕食的历史。
1988年修建东家属院靠公路十二个商品房。
1990年翻新加固二、三斋十六个教室的房顶。
1995年拆除校园东南侧圪垛二孔窑洞和一砖木结构平房,用集资的方式由吴堡县二建司工队长薛耀邦承建五层三单元三十套住房的一号家属楼。大楼于1997年竣工,解决了部分领导、教师的住房困难问题。当年在大门南侧修建水房一个。至此,吴堡中学校园建设暂告一段落,在以后的几年中,只是小型的修补,没有大的土木动作。
三、突飞猛进的高峰期
1998年下学期,宋秦瑞提任校长,学校乘着西部大开发的东风和国家普九教育带来的机遇,校园建设翻开了新的一页,建设速度突飞猛进。这一阶段学校基建主要负责人是总务副校长薛文堂,总务主任张尚海、副主任孔德文。
1998年秋,由张尚海设计负责在黄河滩打水井一口,解决了多年因水源不足而困扰学校的问题。
1999年3月,拆除校园南家属院十二孔窑洞,并搬掉一斋南端一座小山,动工修建吴中第一座初中部教学大楼。大楼由吴堡县设计室设计,二建司李凤安承建。整体结构为砖混结构,共四层二十八间教室、八间教师办公室,建筑面积3702平方米。与教学大楼同时动工的还有校园西南角靠佳吴公路的二号家属楼。其楼也由吴堡县设计室设计,二建司薛耀邦承建,共三单元六层三十六套,总建筑面积为3023平方米。两座大楼均于2000年7月竣工交付使用。
2000年水泥混凝土硬化一斋操场,修建教学楼与二号家属楼中间三角区的五间平房。
2002年6月,拆除一斋西南面十孔横窑,五孔正窑及二斋西一个教室动工修建建筑面积为3702平方米的五层综合教学大楼。大楼由榆林市煤炭设计院设计,吴堡县二建司李凤安承建,其楼集教学、图书、会议、实验、微机等为一体,多功能综合型大楼,于2003年7月竣工。
2003年扩建四斋西厕所,泥粉二、三、四斋校园的全部窑洞,硬化三个斋院的地面并疏通下水管道,从而结束了雨天校园总是“水漫金山”的尴尬局面。时年还用白色瓷片贴饰三、四斋的全部教室,原图书楼和实验室。
2004年4月拆除东家属院和临公路的商品房及一斋路洞东侧的窑洞、灶房(后因地基不足又拆除三、四斋东侧窑洞各一孔)动工修建学生公寓楼和师生餐饮楼。
两座楼房均由榆林市设计院设计,吴堡二建司李凤安承建。公寓楼为六层砖混结构,建筑面积为5344平方米,可供一千二百多名学生住宿;餐饮楼为四层砖混框架结构,四层为可容纳721座的大型报告厅,一、二、三层内设九个食堂,可供上千人就餐。两座大楼的建成彻底解决了广大师生露天就餐和学生四处流浪租住民房的历史。
时年夏天,为解决学生猛增而教室紧张的压力,又投资56万元在原教学楼四层顶上用彩钢夹芯板加盖了含七个教室、两个教师办公室的第五层。秋天又用双层玻璃、铝合金改饰了二、三斋的全部办公室门窗,彻底改写了麻纸糊窗的历史。。
2005年,在一、二号家属楼中间修建一个阶梯式大门,钢架横拱,阳光板遮顶,造型为一“书”字,安装红外线自动收缩豪华门;在学生公寓楼东北侧修建师生澡堂一个,同时为扩大操场面积又拆除一斋西面十一孔窑洞和二斋三间教室,并用混凝土硬化了操场。至此,一个漂亮、壮观的现代化新校园便建成了。
整个校园以一斋操场为中心,北面是依山横立呈箕形的三个斋院,西面是雄峻的五层综合教学大楼,东面是豪华的四层师生餐饮楼,南面为高雅、朴实的五层教学楼。另外,从东到南沿公路依次矗立着师生澡堂、学生公寓楼、一号家属楼和二号家属楼,形成学校的自然二环。远远望去,整个校园高楼排列有致,窑洞教室鳞次栉比,处处显现着美观、大方、壮丽、高雅的气息。壮观高雅的新校园为吴堡中学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附吴堡中学新貌全景图)
第二篇&五十年艰苦奋斗的历程
第一章&从艰苦创业到被迫下马
吴堡中学是大跃进的产物。1958年,大跃进的浪潮席卷全国,各行各业在“超英赶美”和“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口号的推动下,处处体现一个“快”字,吴堡中学就是在“大办教育”的形势下快速诞生的。时年五月份吴堡县委、人委为响应国家“大办教育”的号召,决定兴办吴堡县第二初级中学,当即由县委秘书、文教科长李&堂打报告请示榆林专员公署,很快专署批复同意,接着县委、人委就向县文卫局下达当年就招生开学的指令。文卫局也立即决定招收两个初中班共一百二十名学生,并由绥师校长李庆春推荐,县文卫科长薛耀章拍板,抽调任中教师刘炳行任教导主任兼党支部书记负责在宋家川完小&准备在后湾山上办戴帽中学的七孔窑洞上开始筹备工作。同时抽调薛德堂、呼建文、楼生荣、常增录四名教师和刘汉杰(教导处职员)、薛保年(总务处职员)两各职员协同工作。从五月份决定兴办到九月一日正常上马开学,前后仅三个多月时间,其速度之快确实惊人,也真正体现了“大跃进”的步伐。
第一节&教学工作及管理
&学校虽然匆匆上马,但教材的运用和课程的设置、授课时间均基本按教育部编定的《普通中学大纲》进行的,教材从开学起也一直使用教育部审编的统编教材,设置的课程有:语文、算术(全一册,59年下学期改为代数、几何)、政治、物理、化学、生物(植物、动物)、历史、地理、体育、美术、音乐,外语课因没有专业教师到1962年下马一直没有开设。另外,因学校初建,校园建设一直不停,加之当时的教育方针就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所以学校当时实行半工半读制(即半天上课半天劳动),又提倡勤工俭学,学校组织了“加工组”、“养殖组”、“水泥组”、“木工组”、“劳动组”等,并将全体学生按爱好、特长分在各组,每天都参加劳动。到1959年下学期,才取消半工半读制,但每星期还安排六节劳动(隔天两节),有时根据需要,体育课也进行劳动,可以说这段时间劳动课成了师生的重头戏。
&当年学校的学制是按教育部规定的秋季始业三年制进行的,其间始终没有变更。另外,由于当时一切以苏联老大哥为榜样,因此,学校采用的教学法也主要是苏联凯洛夫教育学,具体的课堂教学推行苏联教育家叶西波夫的五环法,即组织教学、复习提问、教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当时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上基本是教师活动,实行“满堂灌”,学生活动很少。从1960年开始,虽然提倡“启发式”教学,但改进动作不大。
&建校初对学生的成绩考核采用前苏联的五分制,即五分为满分,三分为及格。1962年又改为百分制。58年建校时学校的考试主要有期中、期末两大考,1959年开始又有月考。另外还有临时测验,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课堂临时提问,提问毕当时记入教师所带的学生临时积分册中;一种是教师临时抽几分钟时间在黑板上命一两道题,由全班学生笔答,考毕教师可以全收全改,也可以有目的地按好、中、差三类同学收部分学生的试卷,下去评改后再将分数记入临时积分册中。一学期下来学生的总成绩是将期中、期末、月考、临时测试按比例折算相加,然后由教导处存档,并写入学生的通知书,通报家长。这里还需要强调的是,当时注重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因此对部分政治表现特好的学生在文化课不及格的情况下还给以适当的加分照顾。
&关于学校的教学设施,从1958年建校到1962年下马一直少得可怜。初建时可以说一贫如洗,学校连上课的教室都没有,当年招收的两个班均在窑洞内上课。至于图书及理、化、生的实验仪器、药品、标本也极少,到1959年增修了几孔窑洞和四个教室,方腾出一孔窑洞正式成立了图书室,但是仅有的少许理化仪器和药品也摆放在内,实际是一个兼图书、理、化、生等仪器用品的综合室,至于实验室,从学校开办到下马一直没有设立,学生的理化实验也只是教师在课堂上演示,学生从没有条件动手,一些复杂的实验教师在课堂上连演示也办不到,只能照书本传授。关于体育器材与设施,1958年建校时也极简陋,当时连个操场也没有,一个单杠和一副简易篮球架也是木工组自制而栽在狭小的校园里,器材只有两个铅球和一个铁饼。直到1960年才由学生在三斋东头辟出一个小型操场,方购回一副铁制篮球架,同时又购置了跳马、跳箱等器材,从此体育课才能较正规地进行。另外,由于当时房舍紧张,简单的几件体育器材也没有一个器材室,而都堆放在体育教师的办公室。这里还需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当时虽然教学设施简陋无比,而供劳动用的镢头、铁铣、筐担、土车筛却购置不少,所以学生的劳动课却能轰轰烈烈地进行。
&1958年建校时,全校只有两个班级,教职员工只有七名,所以教研组也没有成立,到1959年秋,班级达到六个,任课教师也有所增加,这时才成立了语、数两个教研组,当时语文组组长为李文正,后为常治荣,数学组组长为范朝云,从此语数两科的教研活动也遂展开。至于其它科目,因只有一两名教师,则始终没有单独建组,其教研活动也一直由教导处直接领导进行。
&这一阶段虽然教学设施简陋,机构设置也不健全,但学校对教师、学生的管理却是相当严。每周由校党支部组织教工进行一到两次的政治学习活动,内容有时是学文件,有时搞批评与自我批评。教师一般不准请假,如有要事,一天内的假由教导主任批,两天以上由校长批,同时将教师误课情况记入教师当年的考核档案。教导处职员每天拿值周册检查教师的上课情况,校长、教导主任还不定期地听任课教师的课,检查教师的教案,向学生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
&对学生的管理由教导处和班主任负责,一个班设正、副两名班主任,副班主任除平时协助工作外,正班主任有事请假,则代其全盘工作。班主任工作又与校团委会、学生会合作进行。各班又设团支部、班委会,学生干部负责了解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动态,随时向班主任汇报。各班每晚在晚自习后到熄灯前安排20分钟的&(12页)&,方式是全班学生在宿舍门前排好队,由班主任对全班一天的情况进行总结,好者表扬,差者批评教育。另外,学生宿舍,教室的墙上都贴着学生手册图片,要求每个学生时时铭记,严格遵守。学校每学期对学生进行操行评定,按德、智、体诸方面的表现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等级,放假时连同学业成绩一并写入通知书通报家长。
第二节&教师&
吴堡是一个小县,文化也较落后,解放初人才资源极其匮乏,1956年县一中在任家沟成立,全县教育系统的精兵强将几乎都集中在哪里。当1958年第二中学起办时,全县可以任教的人才已无潜力可挖,因此,只好从任中和县一完小抽调几名教师开学。后又逐年陆续分配调入,但大多数为绥师和榆师的初、中师生,直到1962年下马时,全校四十来名教职员工先后只有黄克荣、陈万德、楼生荣、魏光华、王鸿儒、薛文、范朝云等七人为大专毕业生,李文正、王卫占、候克敏三人为中教班(相当于进修专科)毕业生。教师的籍贯也除楼生荣、陈万德、魏光华、范朝云、候克敏、王卫占、王鸿儒系外籍外,其它均为本县,本地区籍教师。
教师的学历虽然不高,但敬业精神非常可嘉,他们摒弃一切杂念,以校为家,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事业。当时极左思潮相当严重,学校党支部的“唯成分论”观念极强,不少所谓出身欠佳的教师都背着“出身不好”的沉重包袱,经受着“审查”“批判”的压力工作。比如楼生荣、候克敏老师曾多次受到莫须有的审查,批判,但他们的工作一直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很受学生的欢迎。另外,当时正值国家经济困难时期,教师学生都承受着饿肚子的压力工作学习,各班主任老师每天要向学生做大量的思想工作,并采取各种方式提高学生度难关的意志。比如号召学习向秀丽、黄继光、邱少荣等英雄人物,在危难关头克服困难。各科任教师在教具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自制教具进行授课。比如数学老师自制圆规、三角板,地理教师自制地图、地球仪,生物老师上山采集动植物标本等。老师们在白天有繁重的授课、组织活动、劳动,晚上还要加班加点备课改作。1958年建校时,学校还未通电,学生在教室内点得是汽灯,教师晚上工作则全部是煤油灯,直到1959年下学期,学校通了电,这一艰苦局面才得以改变。
建校劳动一直是师生们工作、生活中的重头戏,老师们虽然每月31斤口粮(59年后降为30斤,后又降为29斤),个个都饿着肚子,但在建校劳动中都能率先垂范,勇挑重担,扛石、搬砖、运土都是身先士卒,哪里活最重最累,他们就在哪里干。从建校到下马的五年中,学校规模不断扩大,那一孔孔的窑洞和一栋栋的教室中都凝聚着师生们的心血和汗水。他们的奉献精神也成为吴堡中学的不巧精神财富,那无私无悔的师魂也永远激励着下一代。
第三节&学生
吴堡中学的学生来源主要是吴堡县城和各乡镇。1958年招收的两个班均为吴堡籍,1959年吴堡已并入绥德&,当年所招四个班二百二十名学生有一百二十名系原绥德籍,以后吴堡恢复县制,学生又基本为吴堡籍。
从1960年开始,因国家经济困难,学生人数流失较严重。当年学校共招生四个班二百名,学生进校仅一个月便根据上面政策精减超龄生。当时,学校派教导处职员高学迎去各乡查学生户口,凡17周岁前半年生者均在精减之列。这样,原来所收四个班按摸底便减去一半,最后只留两个班。被精减的学生打着“返乡支农”的旗号,由学校开欢送会遣返回乡。这时1959年进校的学生也因经济困难而大量退学,班级由原来四个班合并为三个班。
因经济极端困难,学校只留61届在校学习,62、63届放假一学期。当时枣林坪中学停办,61届一个班并入宋家川中学,夏天,连同原来两个班一齐作为宋中第一届学生毕业。时年秋季,因连年自然灾害,经济极度困难,学校生存难以为继,所以当年秋季只招64届新生一个班共50名。开学不久,因62届学生不断流失,学校便对其进行第二次改组,班组由第一次改组后的三个班合并为两个班。同时对63届学生也动了二次手术,凡是北五乡的学生全部并入任中,这样又有一半学生迁走,最后只剩南五乡的一个班级。
通过精减兼并和学生的自然流失,61年下学期学校只剩下四个班级。
当时的学生生活、学习条件极端差,学生虽然享受助学金、但少得可怜。学校按学生的不同家庭状况分甲乙丙丁四个等级评定,每月甲等7元,乙等6元,丙等4.5元,丁等3元,家庭收入达人均10元者为自费生。1958年国家为每生每月供应39斤粮食(59年后降为32斤,后又降为30斤),学生每天两餐均为高粱、玉米、白豆熬制的稀粥,当地人称渣渣饭。另外,一礼拜可吃一顿馍。学生有病可吃病号饭,但每顿只有三两面条。1961年国庆节后,学生开始自带粮,所带粮食品种为细粮:小米;粗粮,白豆、玉米、高粱。所带粗粮都要折合成细粮,折合办法是:玉米每斤为0.88斤,白豆、高梁每斤各为0.6斤。同时又按人民币折算,小米每斤1.02角,高粱0.65角,白豆0.55角,玉米0.91角。学生所带粮食按生产队的口粮交纳,不足部分由国家作适当补助,补助办法由学生评议共分三等:甲等13斤,乙等7斤,丙等6斤。学生实行自带粮后,吃饭实行报饭制,多报多吃,少报少吃。饭食基本如前,还是杂粮稀粥。
学生的住宿也极其艰苦,每室住17名学生,可谓摩肩接踵,晚上出去小解,回来后就很难插进去。所住窑洞大多为新修,墙上窑顶的泥皮还长着麦苗就住进去。一部分学生还住在远离学校的原县医院内,那里的窑洞炕小,不少学生就睡在铺着麦桔的地板上。总之,学生住宿的艰苦可概括为四个字:潮湿、拥挤。
学生的学习场所也极差,1958年所收的两个班一直在窑洞内上课,五十多个人挤在一孔窑,出入都要斜着身体。1958年后,教室陆续修起,但还有部分班级在拥挤的窑洞内上课。
当时的学生不仅生活、学习条件艰苦,而且还要承担大量的支农和建校劳动。每周除规定的六节劳动课外,学校的搬粮、运炭、担水也要学生承担;建校工程吃紧时,随时还要抽调部分班级搬砖、运土。可以说在历年的校园建设中,学生们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除学校劳动外,在春秋两季学生还不时地下乡帮周边生产队翻地、收割庄稼。
虽然生活、学习条件艰苦,再加繁重的体力劳动,但学生们在学习上还是毫不放松,他们争分夺秒地为完成学业而奋斗。艰苦的条件锻炼了学生们的坚强意志,后来有不少升入高中,大学的学生由于能吃苦耐劳动而担任了学生干部,不少大学也盛赞老区来的学生能吃苦。
第四节&文体&卫生
&从建校到下马,学校虽然设备简陋,条件艰苦,但文艺、体育、卫生工作还是搞得活泼多样,有声有色。
&每遇大型的节日,如“五一”节、国庆节,学校总组织一些内容丰富多彩的文艺晚会。有的节目自编自演,反映现实生活,歌颂党和国家。所演节目形式多样,有小剧、快板,清唱、舞蹈等。另外配合社会公益活动也搞一些文艺演出。比如年分别有高凤祥、薛耀秀同学当兵服役,学校即组织文艺晚会欢送。晚会上由老师编词学生宋相仁演唱的歌曲曾倾倒了广大师生和服役者。每次晚会都是师生同台,载歌载舞,欢声笑话,其乐融融。
&体育工作也很活跃。学校每学期都组织一次运动会,一般情况是上学期田径运动会,下学期球类运动会,同时县上有大型的体育运动会,学校也组队参加。当时学校对学生的体能要求是要达到劳卫制标准。劳卫制按年龄大小分为青年组、少年组两个标准,18周岁以上为青年组,以下为少年组。为使学生达到劳卫制标准,学校有时将早操拉长半小时,学生的锻炼热情也很高,有不少学生每天自发早起床半小时到一小时进行锻炼。
&学校对卫生保健工作也很重视。建校时正值大跃进时期,国家提倡“除四害,讲卫生”,大搞爱国卫生运动,学&校师生也都积极溶入这场运动中。课余时间填鼠洞、赶麻雀、打苍蝇、薰蚊子;每周还在厕所洒石灰,扫蛆蛹,清理臭水沟。平时师生将灭掉的老鼠尾巴,麻雀腿和死苍蝇都要上交,多交者学校给予表扬、奖励。从目前的的观点看,除灭麻雀欠科学外,其它灭害行动无疑都是正确的。
&平时学校对学生宿舍、教室的卫生要求很严。每天都有值日生,宿舍要求被子整整齐齐,呈一条直线,不齐者还用箱盖拍打;炕上的护单缝缀成一大块。每礼拜由教导处和学生会成员进行卫生检查,按清洁、一般、差三个等级打分,并用红、绿、白三种纸张贴墙标示。
&学校在1958年建校时,因住宿紧张没有医务室,师生有病都去县医院就诊。1960年方成立医务室,并调来蒲读编任校医,从此师生有风寒感冒等小病就无需去县医院了。
第五节&总务后勤工作
&总务后勤是服务于教学工作的。这一阶段因情况特殊,总务处除组织师生进行大量的建校劳动外,还为师生度难关做了大量的工作。
&为解决师生副食不足的问题,总务处组织师生在黄河滩开辟了一块蔬菜地,还在校园脑畔辟一块旱地种洋芋。平时由一个工人管理,耕种、浇水、施肥等活则由师生在劳动课时完成。由于经营良好,师生们常年能吃到廉价甚至免费的蔬菜。夏秋时节还带师生上山挖苦菜,秃刺荆做为师生的就饭菜。
&为解决口粮不足的问题,总务处多次组织师生到离校三十里地的慕家塬开荒种粮,所收粮食都加补在学生的口粮内,大大缓解了师生饿肚子的问题,为师生度过难关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为改善学生的伙食,增加学校的收入,总务处领导师生大搞勤工俭学。举办猪场、鸡场、兔场,既增加了学校的经费,又改善了师生的伙食。另外,每逢冬季还带领师生上山砍柴,解决了师生办公室、教室、宿舍生火柴的问题。
&当时的总务后勤人员都能尽职尽责,特别总务主任常生仁同志是一个忠心耿耿的老工农干部,他正直无私,有很强的敬业精神,被人们称赞为德能兼备的红管家。
(附图1962年全体教职工放长假照片)
第二章&特殊历史背景下的文革期
(1970――1976)
文革阶段的历史,吴堡中学与其它学校有很大的不同。由于学校于1962年下马停办,直到1970年才恢复办学,因此其间避过了1966年到1969年三年的文革派争、打砸抢和流血械斗。学校起办后教学秩序一直能平稳正常地进行,然而同时又因特定文革历史大环境的影响,教学等各项工作又处处打着文革极左思潮的办学烙印。
第一节&复校经过
1970年5月,时任吴堡县革命委员会主任的冯怀亮在县革委会常委扩大会议上提出:吴堡县城应尽快起办一所中学,以解决县城干部、职工和群众孩子的就近上学问题。当即会议经过讨论,决定恢复1962年下马停办的原县第二中学,并将其增办成一所高、初中并设的县级完全中学。同时会议决定抽调刘绍德同志任校革委会主任,并指令县文卫局尽快组建校领导班子,抽调教师在当年就招生开学。
不久,县文卫局敲定了学校的领导班子成员,具体为:革委会主任刘绍德,教务组副组长宋炳希,总务组副组长宋均太,团委书记宋荣辉。接着又在各社办中学抽调黄青山、南国全、魏光华、郑学孔、辛培兰、田宏、冯德斌(管理员),再加新分配的任炳发、谭齐国、魏峰、李启成四名大学生共十三人组成了学校的教职工队伍。
当时,学校的部分窑洞在学校停办期间已被县党校占用,还有部分窑洞和教室又被县粮站占用屯积粮食,县革委会决定复校后,在六月份一个月时间内,县党校和县粮站相继搬迁出校园,七月份文卫局拔款对破损的教室进行了修补,八月份开始招生。当年学校招高中班一个,学生全部由各社办中学推荐共60名;初中班两个,主要对象为县城的小学应届毕业生共90名;另外,1959年县一完小曾以戴帽中学的形式招收了两个初中班,共80名学生,这时也一齐并入中学。这样,学校从刚恢复起办,规模就达到高、初中两部共五个班级,学生人数230名左右。
八月底,准备工作一切就绪,学校便准时开学。开学后,学校的一切设备和生活条件都极差,致使一些外籍教师工作不安心,一心想调离吴堡中学返回原籍,本地教师也都想跳槽改行从政。针对这种情况,校党支部通过认真研究,作出了在政治上加强思想教育,在工作生生活上关心、爱护教师的工作思路。一方面组织教师开展“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怎么当好一名人民教师”的大讨论;一方面在教工中开展“交友”活动,具体有“领导与教师”、“党员与非党员”、“本地教师与外地教师”、“年青教师与老教师”等。通过政治学习、思想讨论、交友活动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很快稳定了教师队伍,提高了他们热情工作的积极性。
当时所收的学生年龄相差很大,经历地彼此各异,有的是年龄小的应届生,有地是经过文革大潮的红卫兵小将,这些成分各异的学生势必在管理上有一定难度。针对这一情况,学校通过团会、主题班会、板报专栏等对学生进行了“理想教育”、“道德教育”,使学生们很快端正了学风、规范了行为,有的还写了入党、入团申请书。同时各班还涌现出不少好人好事。
至此,学校便一切步入正规,一直稳步向前发展下去。
第二节&极左思潮下的文革特色教学
学校恢复办学后,根据“五七”指示中“学制要缩短”的精神,将过去中学六年制三三分段改为四年制二二分段。所设课程高初中皆为语文、数学、政治、物理、化学、体育,初中又加设音乐、美术。史、地、生一直没有开设,外语也未正式设课,只是结合当时全民反修的大形势在课外教一些俄文口语、喊话,如“不许动”、“交枪不杀”等。
所设课程使用的课本皆为陕西省教育厅革命委员会编印的文革本,其内容理论知识部分极其简单,但根据“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生产实践部分却占很大比重。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语文主要是毛主席、鲁迅的文章,部分教师还增讲一些课外的语法、修辞知识;政治课则主要是结合当时的形势学习各阶段斗批、改和歌颂文革成果的文章;数理化三科除学一些简单的理论知识外,都很注重实践活动,比如数学课带学生走出教室去测河宽、山高,物理课实践三机一泵的使用、修理,化学课搞土壤的化验与农药、化肥的使用。
这一阶段的教学一直是轻理论而重实践,在“学农”期间,理论知识教学更被淡化,教学工作全部围绕劳动生产实践进行。1975年和1976年招收的两届学生,编为医疗班、农技班、农机班、文艺班等,除所设普通课程外,各班又另加一两门专业课。1977年又招收一个体育班,由学校同县体委共同管理,学校负责食宿和文化课的教授,体委负责体能的训练。总之,这一阶段的课本教学一直呈现着一种中学不中学,中专不中专的畸形文革特色。
另外,又根据“五七”指示中“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要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的精神,学校实行开门办学,在教学过程中又安排了大量的学工、学农、学军和大批判等活动。
学工。学校组建了一个“五七”校办工厂,经营项目有:修补轮胎、充电瓶、制墨水、浆糊、粉笔、汽水等。每班学生都轮流安排去校办工厂进行实践操作,有时寒暑假也抽调部分学生参加制作。另外,农技班、农机班的学生还安排去县综合加工厂车间干加工农机零件,翻砂、农机修理等活,毕业前的半年则完全在综合厂实习。医疗班的学生平时则安排去县医院学打针、医务护理,毕业前的半年也在医院实习。
学农。学校紧跟“农业学大寨”的形势,经常组织学生去周边生产队支农,还在黄河滩经营种地。土地除学校集体经营一部分外,各班还都分种一块试验田,种植蔬菜小麦等。试验田的播种、施肥、灌溉均由本班负责。另外,因河滩沙多土少,还组织学生从山上用脸盆等工具搬土中和沙地,进行土壤改良。
学军。学校除在平时对学生讲一些军事常识外,还提倡一切行动军事化。另外每届学生都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军事训练,当时名曰“军事拉练”。具体办法是将学生拉出校园到几十里外的各公社去修梯田、打坝、挖水渠。去的时候,学生按军事编制编为连、排、班,然后扛着红旗,背着背包,带着粮食、灶具,一日两餐均由学生在田头挖坑筑灶煮饭就食。
当时对学生政治思想表现抓得很紧,对文化课学习相对较松,学校虽有考试制度,要求很不严格,不少科目则实行开卷考试,有些只是象征性的,学生们也因没有升学压力,所以对文化课的学习自然也很不重视。当时的升学办法是:初中生都是小学毕业后不经考试的自然升学;高中生则是根据学生在校的各方面表现而实行推荐制,只有1992年邓小平同志恢复工作后,高中生实行了考试录取制,教师教风、学生学风空前高涨,甚至出现了教师抢辅导的情况,但在1993年的“反回潮”声浪中,考试制度又被取消,教风学风也随之回落。
总之,这段时间的教学情况,可以说既有理论联系实际的合理性的可取之处,但又充满着违背正常教学规律的文革特色。
第三节&繁多的大批判运动和体力劳动
在文革期的这段时间里,因国内大形势的特殊性,革命大批判和劳动一直是师生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复校不久,在“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的口号声中,工宣队进驻了学校。当时宋中的工宣队共由三人组成,队长陈希贤(兼校革委副主任),队员宋桂佳和宋佳祥。工宣队对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过问,他们的工作思路是:学校工作要紧跟形势,围绕革命大批判和农业学大寨进行。
当时,受国内斗批改大形势的影响,学校的斗批改运动也接连不断。比如,1971年“913”事件后,学校开展大规模的批林批孔运动,1973年8月《人民日报》发表《一张发人深省的考卷》,12月又刊发《一个小学生的来信》后,学校大学白卷英雄张铁生和“反潮流”小将黄帅,同时又开展了对“师道尊严”“智育第一”的大批判,还有批邓反击右倾反案风,批唯生产力论等批判运动。在每一次的政治运动中,学校除在校园内组织大批判会外,还组织全体师生下街游行;师生除在学校黑板报、班上教室内的黑板报、纸报上进行批判外,还写大字报、小字报贴在校园内进行批判。
这一阶段学校另一主流活动就是劳动。学校初办时的两届学生基本实行的是半工半读制,以后几届劳动略有减少,但还是工作、学习中的重头戏。
师生的劳动包括两方面:一是校内劳动,一是校外劳动。校内劳动有建校劳动、种试验田、校办工厂做工,为大小灶担炭、担水、搬粮、砍柴、清除厕所的粪便等;校外劳动则主要是走出校园支农、支工。比如,春秋两季将学生拉出去为农村翻地、收庄稼,雨后支援“农业学大寨”为生产队修梯田。另外,县上的建设工程吃紧时,也将学生拉出去支援。比如修县影剧院时,师生曾多次出去打地基、搬砖运土;修建氮厂时,学生拉出去修水渠。师生的校内、校外劳动都是义务的。师生大量无休止地劳动,虽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也严重地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工作。
第四节&体育与文艺
这一阶段,学校的体育工作很有成效。学校除每学期进行一次体能运动会外,又于1971年组建了男女两支篮球队。男篮教练为康义老师,女篮教练为田宏老师。两支球队经常拉出去与离石中学和榆林地区的各中学进行友谊比赛,并屡屡能取得胜利。更值得一提的是在1972年榆林地区举办的中学生球类运动会上,女篮获得了亚军,男篮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一个小县中学的球队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立时在全区名声大震,为此,校长刘绍德代表全区学校出席了在汉中举行的陕西省运动会,并观看了国家男篮的表演。
当时,学校文艺活动也很活跃。每学期都要开展一次全校师生参加的文艺汇演。后来又从各班抽出部分有文艺特长的学生组建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并经常自编自演节目。每遇中央有什么重要指示,宣传队就敲锣打鼓下街搞文艺表演进行宣传。另外,每逢国庆、五一节、春节等重要节日,也进行演出,特别是1970年国庆节时,学校组织了二百几十人的庞大秧歌队上街表演,其声势之浩大轰动了整个吴堡县城。
第五节&颇有成效的勤工俭学
学校恢复办学后,面临严重的办学经费不足问题,加之学生要学工、学农的大形势要求,学校决定以勤工俭学的方式创办一个校办工厂。1971年8月份工厂起办,主要生产学校用的文化用品。初办时厂长为宋荣辉,业务厂长王象贤。工厂设四个车间:一车间生产蓝红墨水,二车间生产墨汁,三车间生产浆糊,四车间生产粉笔。初办时,产品只供学校自用,后来又销到全县十个公社,再后来又远销向周边各县。七十年代末,工厂又增加了补轮胎、充电瓶、制作汽水等项目。工厂一直办到八十年代中期后,在社会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被迫下马。但在这一特定历史阶段,作为勤工俭学和学工基地的校办工厂既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意识,使其掌握了生产技术,又大大解决了学校办学经费不足的问题,它的历史贡献是功不可没的。
这时,学校的学农基地也生产了不少的粮食和蔬菜,解决了师生口粮不足和无副食的问题。另外,学生的建校劳动,为大小灶运煤、挑水、搬粮、砍柴、消除厕所粪便等劳动,也为学校节省了大量的资金。可以说,这一阶段的勤工俭学工作是卓有成效,值得载入史册的。
总之,学校的这段历史,虽然带有强烈的极左文革色彩,但成绩亦不容抹杀,张维迎、薛绥周、孔德勤、尚宏则等精英人物均出至这一历史时期便可证明这一点。
第三章&拨乱反正&迈向辉煌
日,祸国殃民的“四人帮”垮台,十年文革闹剧宣告结束,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教育战线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吴堡中学也乘着大好形势的东风,拨乱反正,奋发图强,几年内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第一节&拨乱反正&转轨定向
从1977年开始,学校随着国家考试制度的恢复,开始了全面的拨乱反正转轨定向工作。
1978年工宣队撤离学校,学校权力回归校革委会;次年学校成立“校务委员会”取代“校革命委员会”,同时将教务组、总务组改为教导处、总务处,其负责人教务组长、总务组长也遂改称教导主任、总务主任,接着恢复了在文革中被取消的学生会组织,并指定蒋维礼老师负责工会工作,80年又补选宋振常、贾光明协助工作,从此工会工作也正常展开。1983年学校设置专职书记,党政分家,党支部、校委会共同开展工作,学校管理机构全部实现正常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邓小平同志“关开教育工作”的重要讲话的发表,为学校教学工作的转轨指明了正确的航向。学校组织全体师生认真学习领会了上述几个文件的精神,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重新认识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学校工作的性质、任务,确立了坚定不移的走以教学为中心的道路。并决心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施政办学,彻底清除文革期间忽视文化课的错误倾向,正确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祖国“四化”建设培养合格、有用的人才。
在摆正教育理念、办学方向的同时,学校围绕教学的一系列机制也相继回归本位。
1978年学校高、初中招生恢复了文革前的考试录取制。当年招生时间由原来的春季始业改为秋季始业,同时初中恢复了三年学制,到1982年,高中也恢复了三年学制。从此,学制一直稳定在中学阶段六年三三分段制。使用课本开始启用教育部编印的全国统编教材,凡国家要求中学开设的课程逐步全部到位。具体为:初中部―语文、政治、英语、数学、物理、化学、音乐、美术、体育,历史、地理、生物于1978年到1979年相继开设;高中部―语文、政治、英语(84届两个班为俄语)、数学、物理、化学、体育,历史于1978年开设,地理、生物于1979年开设。另外,在1980年,学校根据教育部《关于分期分批办好重点中学的几点意见》中“高中可设文理科”的精神,每届学生在高三阶段按文、理重新分班。分班后,语文、政治、数学、外语为公共课,此外,文科开设史、地课,理科开设理化课。从1982年下学期开始,高中部从高二就分文理班授课。
另外,学校的考试制度也逐步走向正规化。1977年国家恢复大、中专考试制度,当时大、中专考试同时进行,学生只能参加一种考试。1980年实行了较科学的大学中专一条龙考试制,1981年又改为先预选后一条龙的办法(1994年预选停止)。为适应国家的考试制度,学校从1977年起就摒弃文革期那种似考非考甚至开卷考试的办法,实行了严格的闭卷考试。当年正值春季始业改秋季始业而无毕业生,但学校还是通过考试选取20名学生参加了大学、中专的升学考试。同时,每学期的期中、期末、月考、临时考试也全部恢复。从此,考试制度全面实现正规化。
第二节&教学工作&硕果累累
学校机制的改变与教学理念的转型,为搞好教学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了使教学质量的提高成为现实,学校在教学方面又做了大量具体而细致的工作。
从1977年下学期开始,学校狠抓了教师的政治思想工作,并开始认真落实知识分了政策。为了解放教师的思想,学校多次组织学习邓小平《关于科学和教育战线工作的几点意见》,使全体教师吃了定心丸,抛掉过去不敢抓文化课的思想包袱,大胆地、全身心地投入了教学工作。在此同时,学校还与有关部门联系,认真落实知识分子政策。1978年解放平反了在文革中被错误关押的所谓“反革命”艾绍武老师,1979年又对范朝云老师的问题也予以澄清,同年学校开始发放班主任津贴。1980年3月,县委、文教局、组团进校慰问教师,同时解决了部分教师夫妻常年两地分居的问题。
好的方针政策如春风春雨般地吹暖滋润了每个教职工的心,大大调动了他们全身心投入工作的积极性。当时虽使用的是统编教材,但没有任何参考书和参考资料,于是教师们就自己深钻细研,编写资料和习题。当时的刻印条件也很差,教师们只能用铁笔蜡纸自己刻写,印刷则由时任总务副校长的张汉武在晚上用简陋的手印机完成,有时材料多了一直要工作到晚上十二点才能睡觉。为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们都不计报酬自发地给学生抢着辅导,有时抢不上自习时间,就在课外进行。比如吴承延老师利用早晚饭后的时间在校园的大黑板报前对学生进行讲授辅导,其敬业精神之可贵着实感人。为讲好每一节课,教师们都大动脑筋,自备教案,自制教具,千方百计为教学服务。比如任炳发老师制作的“光的波动”幻灯片在教学中取得很好效果,后在地区幻灯片教学观摩中还获得地区级优秀节目奖。
从1983年开始,学校对教职工实行岗位责任制,并初步建立了教学工作量酬奖励制度,其中包括优质服务奖,教研成果奖等。校委和党支部成员实行下教研组蹲点包干的方法,以促进各组的教研教学工作。同时学校还与周边县、市中学架起互帮互学的友谊桥梁,学校不定期地派教师到离石中学、义合中学、绥德中学听课学习,这些中学的教师也来本校听课学习。这种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的方法,既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提高了教学质量,又增进了校际的友谊,可谓一举两得。
这一阶段,教改教研活动也搞得轰轰烈烈。在1983年地区教研教改工作会后,学校开展了以教材教法研究为中心,以专题研究教改试验为重点的教研教改活动。当时试行了“六因素单元教学法”“语文六课型单元教学法”“八字教学法”“三环六步反馈法”、“物理教材处理法”等教学方法。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些方法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教改喜获丰收的同时,教研活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980年,艾绍武老师的《中学语文教材改革的方向》和《讲授加评点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好方法》两文在《榆林教育》发表;任炳发老师的《谈正弦交流电的产生》、《对平行板电容器内的场强讨论》也分别于1982年、1983年在《榆林教育》发表;寇志忠老师的《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四篇文章也分别于1983年到1985年在《榆林教育》发表。1983年王玉林老师的《不定方程在化学解题中的应用》、《化学图象题的分析与解答》在《陕西科技报》发表;《关于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修能力的探讨》在全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上交流;《中和热的测定实验改进》在全省化学实验表演寒上作了表演。
功夫不负有心人,辛勤的汗水必然会结出丰硕的果实。1978年秋,县教育局举行三所县办中学数、理、化联赛,结果宋中三科均夺魁,特别可贵的是化学科参赛的是寇学林老师所带所20名高一级学生,其效果着实惊人。
1979年,地区举办中学生数理化竞赛,任廷荣、董绍武、王玉林三同学分获物理科全区第五、六、节名。
1982年高考化学单科成绩获全区第四名,1984年物理单科成绩获全区三名。高考升学率在、年均获全区前茅。特别是1979年获全区第二名,1986年全校200多名考生参加考试,竟有31名考取大学,36名考取中专,当时学校名声大震,吸引了周边省市的不少学生前来就读。另外考生的个人成绩也很显著。王小平同学在1982年高考中夺得了全区的理科状元,同年其被邀参加了全国中学生夏令营活动;还有不少同学考进了全国牌大学,如薛绥周(北大),霍学文(人民大学)、任廷荣、马云肖(交大)等。
第三节&强化政治思想教育&德体喜获双收
拨乱反正后,学校不仅在教学成就方面引人瞩目,而且在德育、体育方面也可喜可贺。
一&异彩纷呈的德育教育
为了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意识,学校每逢重大节日都要进行升国旗、唱国歌,在红旗下讲话等爱国主义活动。同时每学期还要进行一次“歌唱祖国”的歌咏比赛或诗歌朗颂会。另外还请老红军、老八路来校做报告,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请政治教师根据国内外形势作时政报告,进行形势教育。每次活动后,各班都要如开主题班会,并写出学习心得在学校黑板报或班上的板报上登载。
这一阶段,学校把学习英雄模范人物,争做“四化”接班人的活动也始终贯穿在德育教育中。比如学雷锋,做好事,学张海迪身残志坚刻苦学习等。通过这些活动,学校师生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仅1981年8月份的统计数学显示,全校一学期所做好人好事达1590件,同时学生学书法风气也很浓,日的《中国少年报》登载了宋中任平同学获全国书法比赛一等奖的消息。
1982年学校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活动,并对全校的脏、乱、差进行了全面的整治。为使教师们达到仪表美、形象美,学校第一次给教师统一发校服。对学生则要求做到文明礼貌、尊师爱长、不抽烟、不酗酒、不打架、不吵嘴、不说脏话。由于学校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当年3月31日全县“文明礼貌日”评选活动中,受到县委、政府的表彰奖励。
这一阶段,学校将思想教育一直与纪律劳动教育结合进行。班主任缭绕如,李建洲、白耀峰、贾光明教师在班上搞“遵纪守规,比学赶帮”的竞赛活动,张子利老师实行“戴红花”活动,宋相仁老师开展“一帮一,一对扛”活动,并对进步快的学生采取敲锣打鼓为家长送喜报的办法,大大激发了学生努力学习、积极进步的热情。另外,宋相仁老师在纪律教育方面,还施行了班干部轮流值周制。具体为每周有两名班干部对学生校内外的表现进行登记,一周下来在班上进行总结评比。这种方法对学生思想的转化,行为的规范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后来在全校各班推广,使全校的思想、纪律面貌焕然一新。1983年,校内有33名学生暗里传抄黄色读物《少女之心》,学校发现后,很快对抄件进行收缴,并对这些同学进行了思想教育。另外,为培养学生吃苦而劳的精神,学校还适当安排一些活动。比如,每年春秋都在校内外进行植树造林活动。王振堂老师所带的高八八届学生在校园一斋、四斋种植了几排钻天杨树,几年内就绿林成荫,使校容校貌大大增色,受到了县林业局的表彰奖励。
异彩呈纷而扎实有效的德育教育,使学校积极进步的风气蔚然成风。1979年,李务滋主任出席地区中小学政治思想工作会议,并作经验介绍,曾引起轰动,后受邀在全区十二个县巡回演讲介绍经验。1980年,《榆林日报》以“理论联系实际,搞好政治思想教育”为题对宋中的德育教育进行了报道。1981年全校有两名学生写了入党申请书,有314名学生写了入团申请书,以后申请入党、入团的人数又在逐年增多,并有多名学生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初二(2)班被评为陕西省教育厅共青团陕西省委省先进班集体,班主任宋相仁老师也于1983年、1984年分别获得陕西省模范班主任、全国模范班任光荣称号。1987年,高一(3)班,初一(1)班被县教育局评为县先进班集体,1988年市高一(1)班、初二(2)班被评为县模范班级,1984年李务滋被评为陕西省山区模范教师,1988年,李建洲、寇升时被评为陕西省山区模范教师,并各晋升一级工资。
(二)&有声有色的体育活动
这一阶段,学校对体育教育也抓得很紧。当时要求教师们必须坚持每天和学生一块出操。另外,每年春秋两季都要举行一次体操或田径、球类运动会。有时教师也要组队参加。比如1981年9月份举办的体操运动会,教师就出队参加,不过只是表演示范,不计分参评。1982年11月份,在黄河滩举办的田径运动会声势浩大,有声有色。二十多名学生小记者分散在各比赛场地随时采访报道,宣传中心的高音嗽叭随时播送着比赛成绩、运动员的精神状况和运动会上出现的好人好事。整个黄河滩红旗招展,人头攒动,广播声此起彼伏,盛况达到了学校举办历次运动会之最。
1980年,学校组建的女子篮球队在陕西省第三届中学生篮球运动会上代表榆林地区参赛,结果取得了全省第三名的好成绩。当李建洲老师带领队员凯旋而归时,县委、县政府组织吹鼓手敲锣打鼓去军渡迎接。
第四章&艰苦跋涉&喜优参半
(1989――1998)
这一阶段是吴堡中学的一个特殊历史时期,它既有让人伤感的质量滑坡,也有使人欢欣的其它成就。喜优参半,荣辱共存是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要特色。
从1989年开始,吴堡中学因种种客观历史因素,致使教学质量开始严重滑坡。
一、&大批骨干教师的调离、退休、转行造成了教师的严重短缺。这一阶段学校的外籍教师谭齐国、魏峰、艾绍武、李永明等相继调回原籍或调往外地,本地教师尚振龙、吴志兴、康义、蒋维礼(三人原系外籍已落户本县),宋相仁等先后退休,代文敏&、李茂华、贾光明、霍世宏、薛卫兵、李文平、张子利、李邦生等转入行政,霍改应、韩继旺、杨文珠、辛荣、李万宝、寇建明、李楚明等本县籍教师亦流于外地。这些离校的教师有的是教学骨干,有的是模范班主任,他们的离开,大大削弱了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力量。当然这时也有新分配的大专学生入校,但初入校者免不了存在或多或少的经验不足的弱点,致使学校高中部出现教师青黄不接的现象。
二、&优生的大量流失,造成高中生源极差。这一阶段,国家对小中专学生实行统一分配制度。中考录取的办法也是先中专而后高中。在这种体制下,不少家长,特别是贫困的农村家长更有严重的急功近利思想,于是便让孩子选择了上小中专这条路。这样,除少部分干部家庭的优生选择上榆中等省级重点中学外,大部分优生都进了小中专。1994年后,人们对上小中专的观念开始淡化,但周边各县中学竟拉优生的现象又接着出现,加之本校师资又处青黄不接之时,自然使大量的优生流入榆中、绥中、米中、神中等周边县市中学。
三、&领导的频繁调动,造成管理措施失去连续性。
从1989年到1997年仅九年时间,先后调换任炳发、田兴国、孔祥棋、冯天德、辛福海等五任校长,应该说每任校长上任后都各有自己的营运布局和规划,但屁股还未坐稳,就因种种原因被调离,自然使诸多改变学校的设想、措施落入了空谷。
四、&停办补学班。补学生是各校高考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学校停办了补学班则使升学率更加雪上加霜。
五、&丧失信心,疏于管理。这一时期,优生大量外流,差生、顽生成了学生中的主流。这些学生本身就难以管理,加上高考不争气,教职工也多失去信心,于是便出现了疏于管理的现象。另外,校内教职工家属摆滩设点,致使学生贪吃、贪喝。学校虽多次禁止,但效果一直不佳。这些现象自然导致学生没有良好的学风。
上述诸多客观历史因素,造成学校从1989年后教学质量开始严重滑坡,特别1990年停办补学班后,在1991年高考中第一次出现了“零”的尴尬局面。以后直到1998年,除1994年考取刘繁荣一名二本大学生后,七年间高考文理一直锁定在“零”的位置上。“零”的出现更加加剧了学生更大规模的外流,不仅高中优生留不住,就连初中优生也有不少转入外地,致使这一阶段,学生逐年减少,到1994年,全校在校生只剩896名。每年高中毕业生也仅是一个班或两个班,且多为素质低下的差生。“质量低下、优生外流、导致了高考现零;高考出零,又导致优生更多的外流”,这种恶性循环,一直重复上演了七年,成为吴堡中学历史上最令人尴尬而痛惜的一段。
客观历史因素导致的质量严重滑坡并意味着学校工作的全面崩溃,这一时期学校在其它方面还有不少的闪光点。
总务工作扎实有效。这一时段校党支部针对学校升学率低的具体情况,狠抓了师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党支部通过组织学习、讨论,教育师生放下包袱,力争进取,虽然在升学率上难以突破,但在德育教育工作、学习作风上还是很有成效。为此,校党支部于年先后两次被评为地区模范党支部,李务滋书记也于1991年受到陕西省“505”教师奖励基金会的奖励,1992年被评为陕西省先进党务工作者。另外,校党支部也曾七次受到县教育局、县直委的嘉奖。其间,1989年寇学林老师所带的高二(3)班被评为陕西省中学优秀班集体,1997年宋秦瑞副书记获榆林市委全市党员“双学”活动先进个人奖。
这一阶段文理两科考生的升学率很尴尬,但体育科的升学率却是很辉煌。当时担任体育教学工作的慕明清、李建洲、杨文珠老师都有独特的教学手法和教学经验,特别慕明清老师更为突出。他们不但安排集体的晨训、晚训,还根据每个考生的不同情况制定了不同的训练方案。在他们灵活、科学和精心的训练下,先后有宋国武、冯平平、慕润宽、李耀武等26名体育考生考入北京体育大学,西安体院等,体育大专院校和体育中专专业学校。体育专业的考生几乎年年获全区榜首,甚至在陕西省也小有名气。
这一时期高考单科成绩有些也很突出。霍万昌教师所带的生物科多年单科高考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王振堂老师所带九三届理科考生高考中语文获全区单科成绩第一名。1994年,主管教学的白耀峰被地区教委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之外,部分学生在全国各类竞赛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996年,尚慧军同学在全中初中物理知识竞赛中获二等奖;1997年,李荣胜同学在全国数学联赛中获榆林地区优胜奖;1998年,王国兵同学在全国高中化学竞赛(陕西赛区)获地区优胜奖;同年,张炜同学在全国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赛(陕西赛区)获三等奖;霍志坚、慕学渊获陕西省初中数学赛榆林地区优胜奖。
另外,教研成果也很喜人。李万宝老师撰写的课堂教改论文在《教师报》主持的课堂教学论文评比中获奖,并为学校送来了喜报;薛显红写的论文《烃的燃烧计算规律》在《中学生化学报》发表;王振堂老师撰写的《例谈语文客观题的几种解法》等六篇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部分论文还在省、地级论文评比中获奖,还有不少老师的教研论文在县、市、教育多次交流。
此外,&学校于1992年下学期在高中部增设了劳动技术课。课程除教授省教育厅的编编课本外,又根据吴堡县的具体实际情况,李爱锋老师编写了《红枣栽培技术》一书。劳技课每学期进行一次考试,成绩不纳入文化科计算,但作为全面考核学生素质的重要依据。每年任技术课老师是王锦梅,1995年,劳动技术课停上。
这一阶段,在整顿校风校纪方面也有一定的成就。特别是辛福海任校长期间,曾大刀阔斧地整顿学生纪律,狠刹校内乱经商的恶风,并对学校进行全面综合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人也获得了陕西省综合治理先进个人奖励。同时慕明清老师也于1994年被评为吴堡县治安先进个人。
在文体方面,学校每学期举办一两次文艺、体育比赛,也参加县上的文体赛事。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县上组织了大型“迎七一,庆回归”歌咏比赛,宋中队获得了全县第二名的好成绩。
第五章&群策群力&再度掘起
1998年6月,县委、县政府再次调整学校的领导班子,宋秦瑞、薛显红二同志分别担任校长和党支部书记。新的领导班子深入研讨了这些年教育质量滑坡的主要原因,乘着学校扩招带来的历史机遇,重新调整了办学思路,做出了大胆的改革规划,通过全体师生的奋勇拼搏,教学质量很快走出低谷,再次迈向辉煌。
第一节&调整办学思路,制订长远发展规划
1998年7月,新的领导班子组成,他们牺牲了一个月的暑假休息时间,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制订出学校第一个三年发展规划,提出了“1121”办学新思路:一个重点,即重点办好高中,以高中教育为龙头,带动初中教育的发展;一个服务,即办好初中教育,为高中教育服务;两个目标,即升学目标和会考目标;一种战略,即精品战略,具体为高中举办预科班,初中举办实验班,学生依据考试成绩和表现实行动态管理。
2001年下学期,在第一个三年计划基本完成的情况下,又制订了第二个三年发展目标规划。具体为:教育教学目标,高中升学率达到全市十三所中学中等水平,初中达到全县三所县办中学一流水平;教学设施建设目标,教学设施基本实现现代化;师资建设目标,高、初中教师学历基本达标;校园建设目标,修建师生餐饮楼,学生公寓楼。
2005年下学期,第二个三年奋斗目标基本完成,又制订出第三个三年发展目标规划。具体为:初中教育打好基础,高中教育稳步发展,职业教育办出特色。
在此期间,又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确定了“明理博学,荣校报国”为学校的校训,“以人为本,以德治校,严谨治学,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力争形成“团结拼搏,务实创新”的校风,“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的教风,“勤学守纪,文明进取”的学风。
第二节&管理体制与措施
一&、管理机构
学校的管理机构从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已渐趋完善,当时校工会、妇联已挂牌正式成立,在1990年学校升格后,教导处又分为政教处和教务处两个科室。
这一阶段,又增设了年级组、教研室、公寓办、宣传室、校报编辑室等机构。2002年学校与县职业中学合并,又增设职教处。2004年又聘县政法委副书记宋琦辉为学校兼职法制副校长。
至此,党支部、校委会领导下的学校管理机构全部完善。
二&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制度
无规矩难成方圆。这一时段学校狠抓管理制度建设,先后制订了《教师工作常规》、《教职工量化考核方案》、《班主任工作考核暂行规定》、《学生德育量化考核办法》、《学生考试违纪处理规定》等六十多种规章制度,使学校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
2、&加强领导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学校为提高领导层的管理水平和施政能力,不惜出巨资对各校委成员进行管理业务培训,先后有宋秦瑞、薛显红、李常利、薛文堂、李建洲、薛世宏、宋锦龙、薛冰泽、王利英、薛利平、霍玉涛、寇建斌等参加了榆林、西安、苏州、南宁等地的校长培训和提高培训,前后共达十二人次。通过培训,领导成员科学化的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为办好学校打下坚实的基础。
3、&集思广益,民主监督
这一阶段,学校采取民主决策,集体领导,实行各司其职各其责的管理体制。每个领导分工明确,各抓一块,每周星期日晚召开一次校委、支部联席会议,由各部门汇报本周工作并集体研究部署下周工作。有重大问题则由集体讨论决策。每学期全校领导要向全体教职工进行两次工作汇报,并公开述职,然后由教职工进行民主评议打分,学校管理基本做到了校务公开,民主监督。
第三节&教学工作
一&、大量增设现代化教学设备,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
从1999年到2004年,学校加大了对教学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使教学基本实现了现代化。
1、&新建装有72台电脑的学生微机室两个,15台电脑的教师备课室一个,改建含37台电脑的电子阅览室一个,并购置5万元的教学软件,使全校各班的微机信息课全面开设。另外,学校又建立了校园网,并以10兆光纤接入英特网。
2、&新建两间64座语音室,三间64座标准化化学实验室,两间64座生物实验室,三间64座物理实验室,并购置大量理、化、生实验仪器,使各科器材设备达到国家一类标准。
3、&所有教室配齐“三机一幕”,即电视机、录音机、投影仪、安装投影幕。购置特级教师VCD教学片、录音带1737盘,投影片1000张,多媒体投影仪3套,并装修可容纳705人的多媒体阶梯教室一个,使电化教学上了一个新台阶。
4、&为文印室购置了一体机、激光打印机、阅卷机、扫描仪、复印机、光盘刻录机、数码照像机、摄像机及印像机等现代化设备。
5、&为图书室增购图书5万册,每学期为阅览室订报章杂志等阅读资料二百余种,大大满足了师生的查资料和阅读的需求。
6、&所有教室安装了墨绿色黑板,增加了日光灯数量,所有教室还安装了电扇,配置了饮水机,极大地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条件。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的兴衰关键在教师,这一阶段学校针对这一主要矛盾,狠抓了师资建设,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1、&积极支持和鼓励教师参加在职函授,脱产进修及通过网络教育等多种形式提高他们的学历。从1998年到2004年,学校共有15名教师参加在职函授取得出本科学历,有10名教师通过脱产进修获得了本科学历。从2005年开始,学校又根据市教育局要求,鼓励部署了42名教师参加脱产或在职函授学习,以提高其学历。
2、&不惜代价外聘教师
&时代进入21世纪后,各县市学校对教师的争夺日趋激烈,吴堡是一个贫困小县,教师待遇有限,加之生活环境较差,因此先后有王增贤、吕振文、霍弋戈、李爱锋、王爱峰、李利芳、王红霞、张黎花、冯东玲、王玉宁、刘凡生等十几名骨干教师被榆中、神中等校挖走,造成学校师资再度出现紧张情况,在本县已再无潜力可挖的情况下,学校决定走出本县去全国各大专院校招聘。经过努力,从2002年到2005年,学校由陕南、关中、太原、辽宁、湖北等地共招聘回74名外籍教师,其中有29名系本科大学生,大大地充实了学校的师资力量。2004年6月,《榆林日报》报道了吴堡中学的这一新举措。
三&、引入激励机制,狠抓教学管理
有了教师必须科学管理,使其积极发光发热。为此,学校先后制订了“教职工量化考核制度”、“初、高中统考、会考奖励方案”、“高考奖励方案”等三十多种管理制度和激励措施。尤其量化考核将教师的授课节数、批改作业情况、考试成绩、学生欢迎率等与教师的奖金挂钩,打破了多年来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做法,改革了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机制,大大调动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在各项制度的考核落实后,学校加大了对各个环节的检查,使考核达到公正、合理。教务处配两名职员每节检查教师的上课、辅导、迟到、早退情况,学校领导也不定期地听课、抽查教案。检查情况每日一核实,每周一通报,每月一公布;每学期还进行两次大型作业、教案检查。另外,在学生考试时,实行单人单桌,教师单监,密封制卷,流水改卷,统一登分,以便使责任到人,便于评比。
四&关心教师,千方百计提高待遇,激发其教学积极性
为解决教师住宿困难的问题,学校于1999年修建了二号家属楼,解决了36户教职工的住宿。2005年又从县上争取到10万元经费并通过集资37万购买了原电厂地皮一块,修建了3号家属楼,使36名教师又喜迁新居。
为使外籍教师安心工作,学校对其生活、住宿均给以一定的优惠。比如他们如要结婚,就为其泥粉窑洞,解决住宿,并由工会主持为&他们举行有意义的婚礼。校团委、工会与县工会、团委、妇联举行了盛大的集体婚礼。到2006年底,学校先后为十三对教师举办了婚礼,布置了新房,安排了住宿。每逢节假日,学校领导还与外籍教师举行茶话会共度节日。另外,每学年还为外籍教师报两次探亲路费。诸多温暖人心的关爱政策,稳住了外地教师的心,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学校每学期投入10万余元用于教师的奖励。特别2004年光为高三教师发奖金就达9万多元,初三教师3万多元。其中马巧平、武军同志各领到奖金1万元,创下了建校以来获奖之最。
此外,为关怀教师,学校1998年起将日常课时津贴由原来每节2.5元提高到每节3元,2005年起为每位教师订一份专业性杂志,其中三分之二费用由学校支付。
教师待遇的提高和对他们的关爱,既稳定了教师队伍,又提高了他们的教学积极性,从2004年起,基本再没有出现教师外流的情况。
五&多方取经,促动教研教改
这一阶段,学校为使教师开阔眼界,吸取外地的教学经验,促进本校的教研教改,曾多次组织任课教师走出校门去外地学习经验。先后去过的地方有西安、榆林、神木、府谷、内蒙、宁夏、苏州、杭州等地的名校。另外,每年11月份都要派高三级教师到西安或北京等地参加高考研讨会,2003年还赴大连参加了学习研讨,2001年、2005年又分别派高三级、高二级全体教师去米中、绥中学习参观教研教改。学校不仅采取走出去的方法取经,有时还将外校名师请进来传经送宝。比如2004年邀请绥德县一中的三位教师来校讲示范课,2006年4月请绥德中学特级教师刘永春来校作“如何撰写教学论文”的报告。通过学习交流,学校的年轻教师逐步掌握了新的教学理念,业务素质也有了相应的提高,课堂上逐步开始运用新的科学的教学方法。
此外,学校为促动教师教研教改的热情,还出台了“教学能手奖励”、“教师论文奖励”、“指导学生论文奖励”等制度。从1998年到2006年,先后有宋锦龙、贾思卿、丁爱琴等92位教师的论文在省市级刊物发表,有65篇获奖。其中王振堂老师的《转拆,还是并列?借代,还是借喻?》于2000年发表后,被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收入《新时期全国优秀学术成果文献》一书出版,《这个“蕊”字有误》被国家中字教研研究中心心录,《对高考作文阅卷的忧思》于2002年发表后,引起陕西省高考作文阅卷中心的重视,决定从2003年起,每篇作文阅卷时间不得少于3分钟。为此,王振堂老师也于2002年被市教研室评为优秀教研员。另外,还有张建军、王美丽、宋利萍、宋爱军等25名教师被评为县教学能手,冯东玲老师获市级教坛新秀二等奖。
教师的教研热带动了学生的写作热。这一阶段,先后有宋鹏宇、牛颖慧、宋瑜等40多名学生的文章在省、市级刊物发表,有弓五五、李辽原、薛彦龙等125名学生在榆林校园文大赛上获奖。在2002年、2004年,学校分别被市语文教育学会、市教研室评为集体优秀组织奖。
六&、&创建激励机制&培养良好学风
从1999年开始,为了扭转学生的不良学风,学校对学生采用动态管理机制。高中部将同年级班级分为预科班、重点班、普通班三种类型;初中部分为实验班和普通班两种类型(初中班于2000年不再分类)。每学年按学生考试成绩进行动态调换,优者进、劣者退。这种动态管理机制的引入,大大激发了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使学校的学风有了不小的改变。
另外,在学生中实行奖学金制度,每学年学校拿出一些经费对品学兼优的学生给以一定的奖励。此外,还与苏州工业园区合作,使其加大对贫困生的援助。从1999年起,苏州工业园区不仅为在校贫困生捐资助学,还为每年考取大学的一、二本学生捐资,使那些贫困生能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七&可喜的成果
有付出必有回报,辛勤的汗水必然会结出丰硕的早实。1999年全校参加高考的学生共50名,有3名考上大学,实现了“零”的突破;2000年57名考生中有23名考取大学,升学率达到40.3%,2001年共有86名考生,考取81名,升学率达94.2%;2002年共有122名考生,考取116名,升学率达95.1%;2003年有考生154名,考取127名,升学率82.4%;2004年上省线59名,上线率28.7%,总升学率94.7%;2005年,上省线43名,上线率14%,总升学率89%;2006年上线14名,升学率较前有所回落。总之,从1999年破“零”后,学校共考出大学生800多名,2003年县教育局给学校颁发了“高考成绩优异奖”。日,日《榆林日报》以从“零”的突破为题,报道了吴堡中学的突变。
吴堡中学中考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每年向榆中输送十几名高材生。会考合格率和优秀率也一直在85%以上。
由于高考成绩喜人,初步稳定了生源,2002年曾出现了喜人的外校学生返校热。2004年高一招生破历史先例达10个班。全校在校生达到4027名,创下在校生人数的历史之最。
第四节&德育教育
德育工作是学校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阶段学校在德育纪律方面采取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每周星期一早早晨举行一次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每遇“国庆”、“五一”、“七一”等重大节日,举行“热爱祖国”、“热爱党”的朗诵或歌咏比赛等活动,每学期还进行一次与国情、道德教育有关的书法或绘画比赛,还不定期地根据学生的思想动态召开有意义的主题班会。另外,学校创办了《吴堡中学报》,团委会办了《学生手抄报》,学生会办了《黄河小舟》报。学生的思想感悟、读书读报的心、体会以及文艺创作小品都可在上面发表。诸多有意义的活动,既陶冶了学生的道德情操,又极大地丰富了学校的校园生活。
二、&实施班级德育量化管理制度。为了提高各班主任抓德育纪律的积极性,这一阶段学校提高了班主任津贴,又增设了班主任奖金,并实行量化考核。1998年前,班主任津贴每月仅21元,这一阶段逐步提高到了每月45月到50元(根据班级大小);增设的奖金又分为四个档次,根据政教处的检查和值周员对各班的道德风貌、上课、自习的检查打分,一月下来进行总评,然后按所评等级当月兑现。每个班主任的津贴和奖金两项相加,每月最多可领到180元&。
三、&对学生进行品行量化考核和法制教育。学校制定了学生礼仪常规,一日常规,一周常规和一月常规等多种管理制度,每日、每周对学生进行检查考核。办法是规定每生品行基本分为100分,然后各班主任根据学生各方面的表现进行扣分或加分。如果学生品行分为60分以下就进行校纪处理,85分以上则作为期末评模的依据。
另外,学校还结合形势不定期地请县政法部门的同志来校做法制报告,以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比如2001年请公安局来校做揭批法轮功的报告,2002年做禁毒宣传报告,2004年请政法委会法制讲座,2005年请交警做交通安全讲座。
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2000年,学校与家长商议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并根据具体情况不定期地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共同研究管理教育学生的方法。每学期学校召开一次全校性的家长会议,先由学校领导、班主任向家长汇报工作,然后再由家长通报学生在家的表现情况。这样,双方互相通气,使学校工作受家长和社会的监督,又使学校能全面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以便对症下药,教育学生。
五、&全方位加强安全管理。从2000年起,学校严格门禁制度,学生凭学生证出入校园,来客要进行登记。2004年,又投资20万元在全校安装了校园监控系统,确保了校园的安全。多年来,保卫科一直实行白天值班,夜间巡逻制度,在2003年非典期间更是24小时轮流值班巡逻,确保了师生的健康安全。从2004年起公寓楼实行封闭式管理。诸多安全保卫措施,使学校秩序逐步趋向规范。
六、&从2000年开始,实行高一新生进校进行为期一周的军训制度。从2004年起,又统一军装,更规范了训练,使学生的国防意识大大增强。
诸多扎实有效的德育纪律使学校多年来一直秩序井然,学生文明礼貌的习惯初步形成,好人好事屡见不鲜,初步形成了“明礼博学、荣校报国”、“勤学守纪,文明进取”的好校风。为此,上级的嘉奖也接连不断。
2001年校团委被团省委命名为“红旗团委”,2002年学&校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文明校园”,同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安全文明小区”,2003年2月又被榆林市综合治理委员会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2006年,校党支部被县委评为“先进性教育活动先进集体”。
第五节&总务后勤工作
一、&从1998年开始,学校先后制订出纳、会计、保管等总务人员职责,制定了外出开会、培训、出差等费用报销的规定,办公用品及部分生活用品的配置及管理办法,出台了班级公物管理及赔偿制度,校园环境管理制度等。诸多制度的出台,落实了责任,严肃了财务管理,使后勤工作达到正规化、科学化。
二、&2004年用公开顶价的方式承包了学校各个门市、澡堂、灶房,年创收20余万元。另外,大型建设项目,大宗购物都实行公开招标,有效地节约了资金,堵住了不正之风。
三、&先后投资15万元于2003年新建两个高水位蓄水池,2005年新打一口水井,解决了学校长期“吃水用水”难的问题。另外,水、电通过张尚海老师的科学设计,全部实现了自动化管理,保证了教学、生活秩序的正常进行。
四、&从1999年开始,先后投资30多万元将原来的双人破旧木课桌全部换成了经久耐用的单人小铁桌,大大节约了每年的维修资金。
五、&2003年,在二斋教师办公室门前栽植一排松柏树,2005年在一斋操场周围盆植各种花草,极大地美化了校园环境。
几代人栉风沐雨,半世纪沧桑砥&,吴堡中学走过了一条曲折而艰难的道路,目前学校规模宏大、师资充足,现代公教学设施一应俱全,吴堡中学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灿烂。
1、2、3、4、5、
吴堡中学统考成绩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甘堰土家族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