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痒氢氧沙星滴耳液滴上痒吊瓶多少钱一个

男子诊所打吊瓶猝死 注射药为左氧氟沙星(图)
“早晨出门的时候还好好的,可是我再见到大爹(伯父)时他已经不行了……”来自湖北的打工者朱升鑫红着眼睛向记者介绍说。昨天上午9时40分左右,从湖北来青打工的小张在经过盐城路13号社区医疗卫生中心时,发现在急诊室中打吊瓶的老乡朱家银已经昏迷,医护人员正在手忙脚乱地抢救,他见状连忙喊来一起打工的老乡,并拨打110报警。随后已经没有任何生命体征的老朱被送到解放军401医院抢救,但是最终医治无效死亡。目前卫生局、药监局和公安局均已介入调查。
【救护现场】 中年男子诊所猝死
上午10时左右,一辆急救车在解放军401医院的急诊室门前停下,几名皮肤黝黑的男子迅速将一名已经失去意识的男子抬入了401医院的急诊室。20分钟后,医生从急诊室内走出,宣布抢救无效,该男子死亡。“送来的时候呼吸、心跳、血压等生命体征就已经全都没有了。”医护人员向记者介绍说。而在登记本上,记者也看到医生注明的“院前死亡”四个字。听到这个消息后,几名男子顿时眼圈就红了。“早上吃饭的时候还好好的,没想到竟然能出这样的意外。”死者的侄子朱升鑫介绍说。
他告诉记者,他的伯父老朱今年60岁,是一名木工,他们一个多月以前一同来岛城打工。身体一直不错的老朱因为着凉发起了低烧,就由一名工友陪着到附近的诊所输液,当晚症状有所减轻。第二天早上8时左右,老朱就一人到医院输液。可就在上午9时40分左右,朱升鑫的手机突然响起了一阵急促的铃声,工友小张告诉他老朱在诊所出意外了,已经不行了。
“当时我路过诊所,老朱就躺在诊所的排椅上,双目紧闭已经没有意识了。几名医护人员围在四周急救,但是就是不见老朱有任何反应。我心里‘咯噔’一下,连忙打电话叫人,随后我们拨打110报警。医疗中心的工作人员发现他们的能力已经无法组织起有效抢救时,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就在这个过程中,老朱渐渐没有了呼吸、心跳。”目击者小张介绍说。
【诊所探访】 出事诊所曾闹险情
“这个诊所不就是前两天输液出现过意外的那家卫生中心吗?”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一名401医院的医护人员自言自语地说。随后记者调查发现,就在本月11日,一名王姓女子在该医疗机构输液时,也曾出现过不良反应。记者翻阅资料发现,9月11日出现不适的女子急救时间是从12时09分到12时25分,急救原因是“输液反应”。“当时也是忙活了好一阵,不过幸好那名女子命大,最终脱离了危险。”医护人员刘先生介绍说。
随后记者联系登记的急救电话发现,求助人正是这家诊所的医生。“当时那名女子没啥大事,和今天的意外用药也不一样,我们是不放心才将她送到401医院观察急救的。”记者联系到这家诊所,一个姓徐的医生介绍说,但是记者一再追问,他始终没有说出那名女子当时是用的什么药。
下午2时,记者来到了发生意外的盐城路社区卫生服务站,该服务站已经暂停营业,两扇铁门只留下了一道小缝。在记者亮明身份后,医护人员很配合地让记者进入诊所。在诊所内,记者看到了正在调查事故原因的医政人员,而在诊所的墙上,挂着一块“社区医疗定点单位”的牌子。一名姓李的医生向记者介绍了当时的情况。
他告诉记者,在确诊老朱发烧后,他选择了用左氧氟沙星和病毒痤两种药品治疗。第一天打吊瓶没有任何不良反应,而且老朱的病好了一半,所以老朱第二天又来输液,没想到这一次老朱却突然产生了不良反应,发现老朱抽搐后他们立即停药并且展开抢救,并且拨打了120。李医生称,他只是按照常规剂量用药,没有任何违规行为。
岛城各大医院未现该药猝死病例
那么,这两种药品是不是会经常引发意外的药物呢?对此,记者采访了青医、市立、海慈、八医等医院的医学专家了解到,虽然这两种药品在使用时不用做皮试,但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其中,左氧氟沙星注射剂相对副作用较多,但大多是肠胃不适、皮炎、抽搐等症状,而且只要医护人员反应及时,不会引起较大的意外,而这几家大医院里也没有因注射这种药猝死的病例。“在临床中,左氧氟沙星引起肠胃反应较为普遍。再就是用完这种药后,要避免在阳光下暴晒,以免引起日光性皮炎。但是在我接触的不良反应患者中,还没有出现过猝死的病例。”青医附院的药剂专家韩志武介绍说。
而在海慈医院,曾经出现过一名病人在注射了左氧氟沙星,回家后出现抽搐的症状,但是因为抢救及时,也脱离了危险。“虽然说该药品会引起一定的不适反应,但是在临床上这样的患者还是少数,而且只要在发现问题后及时停药,一般不会出现太大的意外。”第八人民医院医务科张充力主任说。
三部门联动调查
在意外发生后,诊所的负责人立即向市南区卫生局、药监局通报了情况。两局的执法人员也会同市南警方迅速出动,对事情进行了调查。
下午6时,市南区卫生局分管医政的刘副局长向记者通报了初步调查结果和处理方案。经过卫生部门调查,该诊所为私立社区诊所,诊所手续和医护人员资质都符合卫生部门的要求,医生自述的治疗和抢救过程也基本合理。对此,药监部门已经取走药品,通过化验药品成分确定药品是否合格,并且在化验结果出来之前,已经下发通知停止使用同批次药品。“我们在暂时停止该诊所一切医疗活动的同时,将组织医疗专家对事故进行认定。”刘副局长介绍说,她告诉记者,该诊所是否有责任,要等所有的鉴定结果出来后才能确定。此外,市南警方也介入调查。
左氧氟沙星典型病例
典型病例1:患者,男,61岁,因前列腺炎给予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2克、5%葡萄糖注射液250毫升,约30分钟左右病人出现精神异常、兴奋多语、坐立不安、两手向空中抓挠。立即停药,改用头孢曲松钠,一天半后恢复正常。
典型病例2:患者,男,76岁,因肺部感染给予静脉滴注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200ml,每日一次。第四天,患者出现左上腹疼痛,伴恶心纳差,乏力,尿黄,检查发现肝功能异常,停用该药,改用其他抗生素,并用保肝降酶药,一周后,肝功能恢复正常。
左氧氟沙星曾被写入“药品不良反应通报”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在2009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了第二十二期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特别提醒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和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应警惕左氧氟沙星注射剂严重不良反应。
该《通报》中介绍,与左氧氟沙星注射剂相关的严重病例报告在喹诺酮类品种中较为突出。临床主要表现为: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呼吸困难、多形性红斑型药疹、喉水肿等。
因此,对于左氧氟沙星的使用,《通报》做出了两点建议,首先建议临床医生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剂时,应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药品说明书规定用药,确需联合使用其他抗菌药物时应合理选择。对喹诺酮类药物过敏者、癫痫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18岁以下患者禁用。肾功能不全者、老年患者、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应慎用或在严格监护下使用。其次,用药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仔细观测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药,并尽快明确诊断,及时给予对症治疗。
“一旦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了通报,就证明这种药品的副作用应该在临床中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医生在使用这种药品时必须慎之又慎。”青医附院的药剂专家韩志武分析说。
上一篇:下一篇: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专家提醒:左氧氟沙星 能口服就别打吊瓶
商机 无处不在
长江商报新媒体广告热线:027-
当前位置: > 专家提醒:左氧氟沙星 能口服就别打吊瓶
专家提醒:左氧氟沙星 能口服就别打吊瓶
长江商报消息 国家食药监局发布左氧氟沙星注射剂不良反应通报
本报讯(记者 刘迅) “一线”抗生素左氧氟沙星注射剂有点“闹心”。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提示关注左氧氟沙星注射剂引起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问题。这是继2009年5月第22期通报后,第2次提示关注该注射剂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专家提醒市民,别太紧张,左氧氟沙星能口服就尽量不打吊瓶。
药监警惕“左氧”严重不良反应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第56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2012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共收到左氧氟沙星注射剂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病例报告1431例。
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累积系统排名前三位的依次为:全身性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呼吸系统损害,三者合计占总例次的60.24%。全身性损害主要表现为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寒战、高热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主要表现为皮疹、多形性红斑型药疹等;呼吸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喉水肿、呼吸抑制等。
记者从国家食药监总局网站上看到,日曾发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22期),警惕左氧氟沙星的严重不良反应。
患者医生开了“左氧”不敢用
昨日,在汉口一家三甲医院,一患者拿着医生开的处方单询问,希望将左氧氟沙星注射剂换成另一种抗生素。
“这段时间感冒了,吃药没见好,还有点发烧。医生建议打点滴。”该患者说,医生开的有左氧氟沙星,他打了两天吊瓶。得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的提醒后,总有点担心,想来换一种抗生素。
据介绍,左氧氟沙星是氧氟沙星的左旋体,属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的特点。在临床,左氧氟沙星注射剂作为非限制性抗生素,临床用量较大,算是“一线”抗生素,使用频次排名抗菌药物前几位。
湖北省食药监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负责人说,该药不良反应在我省排名前5名,但这并非是药品的安全性出现问题,因为运用特别广泛,“分母”大,所以报告数量相对多。
专家能口服尽量不打吊瓶
左氧氟沙星注射剂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除与药品本身特性有关外,还与患者个体差异、超剂量使用、不合理给药途径、不当配伍用药、输液速度过快等因素有关。
武汉协和医院药剂科主任陈东生提醒,药监部门只是提醒公众警惕药物不良反应,市民不必过度紧张,合理使用就可以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
陈主任说,临床医生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剂时,应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药品说明书规定用药。避免配伍禁忌,确需联合使用其他抗菌药物时应合理选择。对过敏者、癫痫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17岁以下患者禁用。肾功能不全者、老年患者、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应慎用或在严格监护下使用。用药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仔细观察患者症状和体征,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药,并尽快明确诊断,及时给予对症治疗。
“左氧氟沙星的口服效果也很好,并且比注射更加安全,所以能口服的患者尽量不打吊瓶。”陈主任提醒,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应合理使用抗生素。
药理作用:左氧氟沙星是氧氟沙星的左旋体,属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它的主要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细菌拓扑异构酶Ⅱ)的活性,阻碍细菌DNA的复制而达到抗菌作用。
特点: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的特点。左氧氟沙星能口服就别打吊瓶
日 10:41来源:
■权威发布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分析显示,左氧氟沙星注射剂导致的严重过敏反应以及临床的不合理使用情况仍较为突出。这是继2009年5月第22期通报后,第2次提示关注该注射剂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专家提醒,左氧氟沙星能口服就尽量不打吊瓶。严重的可发生过敏性休克左氧氟沙星是氧氟沙星的左旋体,属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具有广谱抗菌作用。通报显示,2012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共收到左氧氟沙星注射剂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病例报告1431例。左氧氟沙星注射剂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居前3位的不良反应表现依次为:过敏性休克(198例次,7.94%)、呼吸困难(197例次,7.90%)和过敏样反应(171例次,6.85%)。全身性损害主要表现为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寒战、高热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主要表现为皮疹、多形性红斑型药疹等;呼吸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喉水肿、呼吸抑制等。12岁男孩静脉滴注导致呼吸困难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分析显示:该产品存在临床不合理使用现象,而不合理用药增加了用药风险。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超适用人群给药、与其他不适合药物混用、超适应症用药、超剂量用药等等。左氧氟沙星注射剂说明书中明确提示18岁以下患者禁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注意事项中提示“18岁以下未成年患者避免使用本类药物”。但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中,仍有18岁以下患者使用了左氧氟沙星注射剂的病例报告。报告提及一位12岁男孩病例,他因“腹泻”入院,给予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0.2g(100ml)。用药10分钟后患儿即出现发音困难、呼吸困难等症状,立即停药,并给予肌注马来酸氯苯那敏注射液4mg,雾化吸入肾上腺素等措施,20分钟后症状逐渐缓解,40分钟后症状消失。口服吸收效果好上述报告建议说,左氧氟沙星口服后吸收良好、生物利用度高,建议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能口服治疗者不建议使用注射给药的方式。鉴于与左氧氟沙星注射剂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较多,除与药品本身特性有关外,还与多种因素如患者个体差异、超剂量使用、不合理给药途径、不当配伍用药、输液速度过快等有关,建议临床医生在使用本品时,需注意剂量、特殊人群,避免超适应症用药,严禁禁忌证用药;注意左氧氟沙星注射剂的过敏反应,对喹诺酮类药物过敏的患者禁用,过敏体质患者、高敏状态患者慎用;有癫痫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慎用;严禁本品与其他药品混合同瓶滴注,注意配伍用药,防止发生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与偏碱性液体、头孢类抗生素、中药注射剂等配伍使用。同时建议药品生产企业修改完善药品说明书相关内容,加强上市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并积极开展质量和工艺方面的研究,同时做好安全用药宣传和培训,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南方日报记者 李劼
[责任编辑:robot]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用户名&&密码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肠胃炎,打了两天吊瓶(左氧氟沙星)(脱卟),现在查血象不高,还是_百度知道
肠胃炎,打了两天吊瓶(左氧氟沙星)(脱卟),现在查血象不高,还是
肠胃炎,打了两天吊瓶(左氧氟沙星)(脱卟),现在查血象不高,还是有点低烧是怎么回事
提问者采纳
脱水严重也会发热。
那还要再继续打吊针还是可以吃药!感觉脱水不厉害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左氧氟沙星能口服就别打吊瓶
&&&&来源:
摘要: 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分析显示,左氧氟沙星注射剂导致的严重过敏反应及临床不合理使用情况仍较为突出。这是继2009年5月通报后,第2次提示关注该注射剂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
■权威发布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分析显示,左氧氟沙星注射剂导致的严重过敏反应以及临床的不合理使用情况仍较为突出。这是继2009年5月第22期通报后,第2次提示关注该注射剂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专家提醒,左氧氟沙星能口服就尽量不打吊瓶。
严重的可发生过敏性休克
左氧氟沙星是氧氟沙星的左旋体,属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具有广谱抗菌作用。通报显示,2012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共收到左氧氟沙星注射剂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病例报告1431例。左氧氟沙星注射剂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居前3位的不良反应表现依次为:过敏性休克(198例次,7.94%)、呼吸困难(197例次,7.90%)和过敏样反应(171例次,6.85%)。全身性损害主要表现为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寒战、高热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主要表现为皮疹、多形性红斑型药疹等;呼吸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喉水肿、呼吸抑制等。
12岁男孩静脉滴注导致呼吸困难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分析显示:该产品存在临床不合理使用现象,而不合理用药增加了用药风险。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超适用人群给药、与其他不适合药物混用、超适应症用药、超剂量用药等等。
左氧氟沙星注射剂说明书中明确提示18岁以下患者禁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注意事项中提示“18岁以下未成年患者避免使用本类药物”。但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中,仍有18岁以下患者使用了左氧氟沙星注射剂的病例报告。报告提及一位12岁男孩病例,他因“腹泻”入院,给予静脉滴注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0.2g(100ml)。用药10分钟后患儿即出现发音困难、呼吸困难等症状,立即停药,并给予肌注马来酸氯苯那敏注射液4mg,雾化吸入肾上腺素等措施,20分钟后症状逐渐缓解,40分钟后症状消失。
口服吸收效果好
上述报告建议说,左氧氟沙星口服后吸收良好、生物利用度高,建议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能口服治疗者不建议使用注射给药的方式。
鉴于与左氧氟沙星注射剂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较多,除与药品本身特性有关外,还与多种因素如患者个体差异、超剂量使用、不合理给药途径、不当配伍用药、输液速度过快等有关,建议临床医生在使用本品时,需注意剂量、特殊人群,避免超适应症用药,严禁禁忌证用药;注意左氧氟沙星注射剂的过敏反应,对喹诺酮类药物过敏的患者禁用,过敏体质患者、高敏状态患者慎用;有癫痫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慎用;严禁本品与其他药品混合同瓶滴注,注意配伍用药,防止发生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与偏碱性液体、头孢类抗生素、中药注射剂等配伍使用。
同时建议药品生产企业修改完善药品说明书相关内容,加强上市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并积极开展质量和工艺方面的研究,同时做好安全用药宣传和培训,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南方日报记者 李劼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相关新闻: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眼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