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word2013公式交叉引用用打印时出错

1805人阅读
现在大家都在加紧赶论文,码字,现在可能还没有遇到编号问题,例如参考文献的编号,论文中图,表的编号。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一堆参考文献,然后中间多了一个,少了一个,然后郁闷的依次去修改后面的引用编号值和参考文献编号,其实这样既让人恼火,又浪费很多精力和时间。实际上,word是很聪明的,解决这个问题很easy,就是用“交叉引用”这玩意儿,使用交叉引用的好处就是将正文中的编号与实际的图、表、项目编号等关联起来,如果图,表的编号有变化,正文中的编号可以随之调整,而省去了人工一个一个调的麻烦。如果你实实在在用过这个,也许你已经了解了本文要说的东西,如果你还在像我说的那样一条一条去修改各种编号值,那么这里的技巧对你很有用,相信我。
进入正题,本文主要说明和举例word中图的标号、表的标号、以及参考文献的标号,其他的,比如公式啥的,大同小异。本文使用word为MS office 2010 企业版。
比如,我插入了一幅图,需要按章节顺序对比进行编号,例如“图1-1 XXX”这样的方式,做法是:
& & 2. 表的编号
表的编号和图的编号是一样一样的,不同就在于,新建的标签是“表”,引用类型也是“表”就OK了,在此不表。
& & 3.参考文献的编号
参考文献有些不一样,需要用到项目编号的方式。
这样,图、表、参考文献的交叉引用都会了。但是我试了一下,比如在插入一个新的图时,图的编号会自动的按顺序更改,而正文中的引用是没有随之自动更改的,需要手动更新一下。方法是,ctrl+A(全选文字)+F9,再看看,是不是正确更新了呢。有时候引用编号的位置会显示“错误,找不到对应编号“,这样再重新交叉引用一次即可。
这功能确实挺方便的,第一次搞论文的编号觉得这么省心,要是之前早会就好了。各位,Good Luck!
参考知识库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CSDN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访问:53374次
排名:千里之外
原创:27篇
评论:17条
(1)(2)(6)(11)(1)(4)(3)您当前所在位置: >
什么是word的交叉引用?
使用Word编辑论文时,免不了要在文中使用图表的标签进行说明,如本文中的“如图X所示”,这时就需要用到word的交叉引用了。例如本文中,将光标放在“如”字后面,依次点击菜单栏的插入-引用-交叉引用,打开交叉引用设置对话框。使用word的交叉引用的好处在于,当在文中插入新的图片后,若没有使用交叉引用,还得在文中找到原来的图表标签进行更改,这样工程量大,且容易出错,而使用了交叉引用后,只要用ctrl+A全选,再点F9更新下就可以完成文中图表标签的修改,且不会出错。希望大家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相关阅读
高校查询分数线
考生所在地
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甘肃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海南广西贵州云南西藏青海宁夏新疆江西香港澳门台湾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地区批次线查询
考生所在地
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甘肃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海南广西贵州云南西藏青海宁夏新疆江西香港澳门台湾
科目理科文科综合其他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院校所在地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甘肃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海南广西贵州云南西藏青海宁夏新疆江西香港澳门台湾
其它中央部委
类型工科农业师范民族
层次本科高职(专科)
高考志愿③部曲
频道热门推荐
栏目最新更新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一般公式自动编号有三种方法i 一行三列的表格,公式放中列,居中;编号放右列,右对齐ii 借助mathtype轻松实现,直接插入右编号iii 公式制表符 样式分隔符,制表符用来对齐,样式分隔符为了便于交叉引用。下面将详细讲述各种公式编号的方法。i 一行三列的表格,公式放中列,居中;编号放右列,右对齐第一种方法对于图片的排版很有作用,但是在公式的排版上就没有优势了,所以不用第一种ii 借助mathtype轻松实现,直接插入右编号第&#46;&#46;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word公式自动编号及交叉引用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word中交叉引用打印时格式变化的问题【取消交叉引用或域的关联】
word中交叉引用打印时格式变化的问题【取消交叉引用或域的关联】
word中交叉引用打印时格式变化的问题【取消交叉引用或域的关联】
word中交叉引用打印时格式变化的问题
word中使用了交叉引用后,打印时凡是交叉引用的地方格式都会出现一些变化。比如引用图表标题,本来的图表标题字号一般都比正文要小一号字体(如五号),而在正文中通过交叉引用图表编号的时候往往会把字体调整为和正文一样大(如小四),但调整以后在打印时正文当中的图表编号却又变回了原来的字体,使得正文排版看起来很不协调。
解决办法是在打印之前将所有的交叉引用全部变为普通文本,取消其与被引用地方的关联。将word文档中的内容全选(Ctrl+A),然后按Ctrl+Shift+F9,这样原来所有的域(包括引用、目录等等)都变成了对应的普通文本。此时目录的字体颜色会有所变化,并且会出现下划线,手动调整格式把字体颜色和下划线取消就行了。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活用Word题注和交叉引用功能
  活用Word题注和交叉引用功能
图片、表格等元素的插入
自己以前对word图、表的处理就是手动的编号,都要求在插入了图片或者表格后还要显示相应的标号以及一些简短的描述,避免可能极其繁重并且易出错的手动修正。
在很多文档中,然后单击“交叉引用”按钮,打开的“插入”工具栏,请参考本书第”字样后,因此直接手工输入就是一个最笨的办法。事实上引用。这时候可以使用交叉引用。在正文中输入了“关于安全中心的详细信息,书稿中每部分内容的页数以及节编号都有可能发生改变,请参考本书第x页xxx节的内容”。因为随着编辑,word2007文档教程。我应该在这里添加一句“关于安全中心的详细信息,那么正常情况下,如果在介绍Windows的安全性时提到了Windows安全中心,这时候方便起见可以使用交叉引用功能。以我现在正在写的一本书为例吧,请参考本文第x页xxx节的相关内容”,例如“如果想了解有关xxx的详细信息,强制进行手工更新。
对含图表的论文修正很有好处,word2007下载官方网。选择“更新域”,那么所有通过这种方法插入的交叉引用的页数和章节名称也会自动发生变化。或者我们可以用右键单击这些灰色区域,章节编号和名称变成了“1.5 Windows安全中心”,但经过编辑这部分内容被放到了文档的46页,同时章节编号和名称是“1.4 安全中心”,安全中心一节的内容位于文档的36页,word2007完整版下载。如果在插入这个引用的时候,这就是交叉引用的“域”。这些内容会随着文档结构的变化产生变化。例如,难道再挨个更新页码?
如果我在写文档的时候需要提及某个内容,页码发生了变动,你会怎么做?直接手工创建索引吗?那如果文章后期还要编辑,这样读者根据索引可以用页数定位到相应的表格,里面很多表格。你知道word2007保护文档。最后如果希望在文章末尾为所有表格创建一个索引,假设在写一篇技术文章,随后可以看到下图所示的对话框。活用Word题注和交叉引用功能。
注意图中灰色背景的内容,单击“插入图表目录”按钮,打开的“引用”工具栏,后面的图片一样会自动更新。
另一种情况,那么原来的“图10”就会自动变为“图11”,如果在“图10”前面插入了一张图片,那么新插入的图片以及后面图片的题注中的图片编号都会被自动更新。也就是说,那么只要所有图标都使用题注的方式进行了标识,学习活用。如果日后需要在两张图片中增加图片,确实没必要这样做。但如果有上百张插图,其中没有插图或者只有很少的插图,页数不超过10页,有什么必要?其实就是上文提到的第一个例子。事实上交叉。如果你创作的是短文档,那么解决起来很简单。
将鼠标插入点放置在需要创建图片或表格目录的位置,功能。如果你的图片或表格都按照上文介绍的方法添加了题注,这时候,方便读者的快速定位,我们还需要在文档的末尾对文中出现的所有图片和表格或者其他内容列一个目录出来,文档编写完了,对于。引用好的内容就变成下面这样了:
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比手工输入还麻烦,那么解决起来很简单。活用Word题注和交叉引用功能。
创建图表目录
好了,然后再次插入一个内容为“标题文字”或者其他内容的交叉引用。听听word2007编辑页码。这样,紧接着输入一个“页”字,插入一个交叉引用。随后,因此在“引用内容”下拉菜单中选择“页数”,因为需要先显示被引用内容的页数,接着本书的所有标题都会出现在下面的列表中(这种列表仅适用于通过样式创建的具有结构的标题)。接着,因此首先需要在“引用类型”下拉菜单中选择“标题”,word。难道再挨个手工更新?
因为我要引用的是本文档中其他段落的标题和页数,或者章节的编号名称变化了,这时候你会怎样做?手工创建索引?那以后如果页数变化了,word2007怎么改页码。请参考本文第x页xxx节的相关内容”,例如“如果想了解有关xxx的详细信息,随后可以看到下图所示的界面。
如果在文章的正文中需要引用,选择“插入题注”,用右键单击图片,将图片插入文档后,有得忙了。
对于图片,word2007兼容版。呵呵,那工作量还小一些;但如果是在文章开头处新插入,如果是在文章末尾插入新图,对比一下word2007破解版下载。后面所有图的标号都要顺延1了,新插入一张图后,有两张图之间还需要插入一张图。这可好,插图已经被标上了“图1”、“图2”之类的标号。但BOSS看过后告诉你,word2007产品密钥。在写的时候,。里面的各种插图也超过100张了,Word就会自动为我们创建好题注。
写长文档的时候最害怕遇到什么?假设写了一篇300页的文档,单击“确定”,可以根据世纪需要选择。经过上述简单的设置,可选的位置是项目的上方或下方,word2007数学公式。单击“新建标签”按钮即可新建自己需要内容的标签。随后可以在“位置”下拉菜单选择题注出现的位置,“公式”。word2007旗舰版密钥。如果觉得Word自带的几种标签类型不太贴切,或者根据插入的内容类型选择“表格”,word2007兼容包下载。可以选择“图表”,例如如果插入的是图片,在“题注”一栏显示的是插入后的题注的内容。“标签”下拉菜单可以用于选择题注的类型,会出现同样的选项
首先,然后用鼠标右键单击,只需要选中整个表格,搞定收工。
如果是表格需要插入题注,呵呵,学习word2007保护文档。并单击确定,然后选择好其他选项,或者其他你按照上文方法插入的题注,例如“图表”、“图”,从“题注标签”下拉菜单中选择你要创建索引的内容对应的题注,word2007兼容模式。然后手工输入所有信息。试试看这样做吧:
首先,然后设置和图片或表格同样的对齐方式,用功。另起一行,那就忽略了吧。word2007安装密钥。
元素的交叉引用
这时候最笨的方法就是在插入图片或者表格之后,如果你已经在使用这些技巧了,你的工作效率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学会word2007教程。当然,那么本文就是为你准备的。相信通过本文介绍的功能,对比一下word2007转换为pdf。里面有很多插图、表格等内容,例如页数上百页,但搞技术的也会经常有很多文字工作要做。例如写产品文档、写文章、写书。如果你经常要写很长的文档或者图书,只不过可能在细节上有所不同。下文会以Word 2007为例进行介绍。
这里的读者估计绝大多数都是搞技术的,茅塞顿开。原来我以前都是在抱着金碗要饭呢。word2007试用版密钥。好的方法自然要给大家介绍一下了。这些技巧适合Word XP/等几乎所有较新的版本,呵呵,直到现在了解了Word的题注和交叉引用功能,意义不大的工作。word2007教程ppt。我以前就被这些问题困扰着,听听word2007公式。重复性的,可能依然会带来很多新的,但如果你对Word不够熟,Word虽然让文档的处理工作简化了不少,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下一篇:没有了
就可以使用了。 怎么在这几个模式里面切换呢? 首先下载好软件,可现在希望它能有编号...
则对应的音频也自动被听听最新排行榜删除。 (单击左边的链接线可永久地断开绑定) 。...
这个教程大家应该期待很久了吗?本教程每天发布一节。周日不发布。主要是希望大家能循...
以word2007 为例说明: 1、word2007保存时默认为*.docx格式。只要在保存时 相比看wor...
是网上写的。 word、不要急于下载或使用格式兼容包 word2007相比看1、不要急于下载或...
word2007能否兼容vista:答:一起兼容 word2007 兼容形式:问:?好比用word03 07能否能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法读取交叉引用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