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分数线是指总分还是主考研各科分数线和总分?

拿初中毕业证是总分超过分数线还是单科成绩超过分数线?分数线是多少? - 爱问知识人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491531',
container: s,
size: '150,90',
display: 'inlay-fix'
毕业证是总分超过分数线还是单科成绩超过分数线?分数线是多少?
初中没有毕业证的,所谓的毕业证应该是六年义务教育的那个证书,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都有这个证,常作为老师管理学生的法宝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中新网1月18日电 据人事部官方网站消息,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08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阅卷工作已经结束。中组部、人事部今天公布了合格分数线。从1月...
在填报志愿以及招生录取过程当中,家长和考生打听最多的往往就是某类学校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与“实际录取分数线”,在考生成绩出来以后,这两类分数线决定了考生是否...
大家还关注  我以亲身经历告诉楼主.    10年前未必,17年前肯定是!
  我91年初中毕业,那年我们市一中(省重点)的分数线是472,中专是464,那是一中的录取分数线第一次比中专高。那时都是学校里成绩最好的学生才有上中专的可能。
湖南,90年初中毕业,当时我们那里考中专要预考的,县里面根据上一年考中专的成绩给每个初中学校放预考名额。预考上了的才有资格参加中专的录取。当年我们学校得到了10个名额。然后学校自行组织考试,成绩前10名的张榜公布,(能上榜当时是很光荣的事)这10个人才有资格参加中专的录取,当然10个人就是当时我们那年级成绩最好的一批了 。其他没上榜的人就只有参加高中的录取了。  
等大家都参加中考成绩出来后,我们那10个人中中专只考上了两三个, 其他几个落选。落选的后来被录到了我们那的重点高中县一中。3年后参加高考,有3个考上了大学。。。当是湖南高考包括本科,大专,高中中专,一共录3万多人。录取率25%。  
  作者:YBlianer 回复日期: 23:03:42 
    我以亲身经历告诉楼主.        10年前未必,17年前肯定是!  =======================================  任何时候都不是。
  作者:YBlianer 回复日期: 23:03:42 
    我以亲身经历告诉楼主.        10年前未必,17年前肯定是!  ------------  17年前未必都是.    
  作者:hhanxiao 回复日期: 21:33:10 
    我96年中专毕业的 老师给我们说以后我们就是国家干部了,工作分到济南一商系统,连试用期都没过完。一商就解散了,他奶奶的上那说理去啊。至今档案都不知道在那,去学校找,学校说调走了去找单位。都解散了上那去找啊。被骗苦了啊。原以为上个中专包分配有工作。出来后什么都不是啊。我们学校当时还有读完高中考进来的上中专的呢。 那时和现在是不一样的。那时流行 。考大学不如有个好工作。所以好多人都考中专。还有那时大学没有扩招。我记的我考中专的那年,考大学好像是1:7。也就是7个人当中选1个,多难考。那时中专也很难考的。都是为了出来能分配个工作。      ==================  这位兄弟真惨  
  作者:罂粟花的叶子 回复日期: 23:13:46 
    作者:YBlianer 回复日期: 23:03:42        我以亲身经历告诉楼主.            10年前未必,17年前肯定是!    ------------    17年前未必都是.  ==============================  17年前中专分数线比县重点中学高我相信,比省重点高我绝对不相信。
  这个与个人所处的地区条件不同,不能同一而论。    我是95年中考的,当时考高中是以会考成绩划线,会考之后大约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候再中考,中考的成绩才是中专中师录取的依据。会考的题目难度比中考低一些,注重考察综合水平,当年690的总分我考了666,县中(省重点)的录取线是620的样子吧,记不得太清了。我们班是全年级的尖子班,但是一国家级贫困县的乡级中学,全年级所有学生都参加了第二轮的中考,当然能考上的非常少,那一年全校考上了四个,两个中专,两个中师,包括我。到了中专学校一看,班上同学几乎清一色来自农村,再后来了解到其中不泛考了全市第二名这辈。其实好些同学上了就后悔了,但是没有办法,那个时候年纪都不大、自己的意志也不够坚决、家庭的条件不能允许等多种原因使得我们还是认真地读完了中专参加了工作。现在已经十年过去了,那批同学现在大多已是单位的技术骨干,他们这十年也一直没有间段过自身的提高。我承认当时选择上中专的确是早点跳出农门的想法,如果有成绩好的同学要去填高中的志愿,老师、家长会轮翻去做思想工作让他改变想法,当然我当时的同学中没有这种现象。    ssssffff,“我感觉这个帖子里好多中专生好不要脸,为了吹嘘自己不惜编造弥天大谎。”,事实是什么样的不是吹吹就可改变的,这还不是很久以前的事,还用不着中专生自己来给自己增脸,都是时代造成的,什么时代就有什么样的观念。或许你处在比较发达的地区并且人们的观念与我家乡那种跳农门的狭隘观念完全不同,那也是只你的经历和看法,中国这么大的地盘、这么多不同的地区,并不是你看到就是能代表所有的。  
  山东沿海城市,初中成绩一直是班里前三名,级部前十名,初中毕业时被保送本校高中(区重点).但因为想早工作,就报考市里一所重点中专的热门专业.以我的成绩考市里最好的高中肯定没问题.结果也是我的中考成绩高出最好高中录取线十几分,但在这个中专班才排十几名.我们班的最低录取分就是比本市重点高中录取线高几分.不过后来我参加自考拿到专科\本科文凭,进而通过全国通考考取了公共管理硕士.现在偶尔也有读博的念头.我想如果努努力,考一流名校的博士应该没有问题,呵.只是觉得本人学文,读到博士没什么必要,就没有付诸行动.所以与其纠结以前怎样怎样,不如眼睛向前看,走自己想走的路才最重要.
  本人81年中专毕业!
  作者:ssssffff 回复日期: 23:16:01 
    作者:罂粟花的叶子 回复日期: 23:13:46        作者:YBlianer 回复日期: 23:03:42          我以亲身经历告诉楼主.                10年前未必,17年前肯定是!      ------------      17年前未必都是.    ==============================    17年前中专分数线比县重点中学高我相信,比省重点高我绝对不相信。  ——————————、  17年前,我们的县重点(县中)就是省重点+。+。过了五六年乡下两所中学才评了个县重点
  本人81年中专毕业!我弟81年初中毕业,全县中考第一名,报了中专,校长说可惜后了,又反悔,可我家里还是让他上了中专,那年分数高的只能上中师,不过还好选了个英语专业,毕业后在中学任教,那时,中专毕业生可考大学,但只能考师范,还好现在他还不错,算是成功人士了。
  作者:独角小怪兽 回复日期: 23:25:17 
    作者:ssssffff 回复日期: 23:16:01        作者:罂粟花的叶子 回复日期: 23:13:46          作者:YBlianer 回复日期: 23:03:42            我以亲身经历告诉楼主.                    10年前未必,17年前肯定是!        ------------        17年前未必都是.      ==============================      17年前中专分数线比县重点中学高我相信,比省重点高我绝对不相信。    ——————————、    17年前,我们的县重点(县中)就是省重点+。+。过了五六年乡下两所中学才评了个县重点    ------------  17年前,在我们那所省里数一数二的中学里,考中专是被嘲笑的.
  忘说了,我是94年考中专的.
   城市的信息和农村的是不一样的。我97年考高中,当年县里正讨论是否继续分配的问题,但是当年毕业的人还是分配了的,在农村大多数人认为分配是不会取消的,中专还会继续包分配的(后来上大学了才知道不分配了),我们那年的中专和中师分数线都比重点高中线高20来分。       我当年的分数所有的线都过了,但是我爸爸一心想要家里有大学生(我是农村独生女,为此我爸被人瞧不起),坚持要我上高中考大学。老师都说可惜我考那么高分了。幸亏我爸当时坚持了。    ======================================================    我也是97年中考的,因为我在市区,县里不清楚,但是我知道,市区的重点高中当时要541分,你知道县重点高中多少分吗?才500分。相对于当时县里农村学生,上中专是最好的出路,因为当时县里高中师资力量不行,本来基础就薄弱,上了高中也不一定能上大学。      ===========================================================  
不是的,当时我们考6门课总分640分,县重点高中是582分,中专是604,中师是608.。桂林市里的省重点才568.很奇怪吧,是当时的招生政策引起的,当时“地区”和“市”没有合并,农村户口不能报考市里的中学,只能报考各县的重点中学。我们那个县是所有县里教育质量最好的,但是我们县里的重点中学当年只招了126个正取生,中专和中师加起来才招了不到100人——总共将近1w考生,你说分高不高。  
万恶的户籍政策啊!!!!!!!
  各地情况不同,城乡情况也不同.  我老婆他们是省城重点中学,考中专会被人嘲笑.而在我们老家,我88年中考,能考上中专是很荣耀的.我当时只考上了中师,没有读,去了重点高中.
  90年及以前,我们那里的中专比重点高中分数要高,这点我可以肯定,因为我是91年读高中的,也正是从91年开始我们那里的分数线变成  :重点高中&中专&普通高中的  为这件事情我很伤心的,因为当时读了中专就可以安排工作,是铁饭碗,对于我们这些农村孩子来说吸引力很大的
  94、95是中专最后的辉煌,96开始有自费生,97年随着高校招生的“双轨制”,中专迅速转冷,2000后的生源就不要再提了,大家心照了。        所以在94、95年以前,不但中专分数线比重点高中高,而且高过一流的重点高中。        原因:教学一流,学生素质一流,毕业包分配,且是干部指标。        一个大学生得到这样的待遇,因该是4年以后了,4年是什么概念?很可能是当你大学毕业时,去上了中专的初中同学要升到单位的中层了,而你才刚走出校门,一切才要从拖地、打开水开始。        所以对 一个学习优秀且想快速拿到一份体面的工作的初中毕业生来说,如何选择就很明显了。  ============================================================  顶这个!!
  楼上的那位才牛。。    本人87年初中毕业,很不幸也考了中专,至今为没有读大学而遗憾。那时中专的录取分数线是450(五门课),而县重点中学(春晖中学)的录取分数线是478(六门课)
  91年中考 总分640 中专分数线560 省重点高中分数线540  我考了571,上的中专。  那时候中专分数线的确比省重点高中要高,但并不是说所有的成绩好的学生都上了中专。  我们学校初中三年级不到400人,成绩前20名中只有4个人上了中专。我成绩排第7,比我高的6个都是上的高中。  到了中专发现,上海、北京、天津、广州这样的大城市,都是学习比较差的人才上中专。厦门、贵阳、西安、无锡这样的城市都是和我差不多,在本学校成绩还可以,在全市就排不上号的人。  其他地方的大多是在本市或者本县考前几的人。即使是这样也不能说成绩好的学生都上了中专。比如我一个同学,在他们地区考了第二,而第一却是去上的高中。
  楼主的问题答案如下:    你说的“10年前”是很多年前提出来的,所以并不是1999年,而应该是1995年或更早的年代。  即使在1998年,也有中专线&重点高中线的情况,地区不同并不为怪。  在八十年代以前,肯定大多数的地方中专线远超重高线,尤其是农村。
  晕 直播中啊
可能地方不同有区别,不过这个情况确实存在,因为我姐95年中考的,普通中专是比重点高中的分数高;到了我96年时候就变化了。中专没人考了。      
  94年,初中毕业先进行会考,全体参加,高中录取分数依据此次考试,然后进行中考,报考中师中专的参加,会考考了660多,中考考了430多,本地重点高中和省属重点中专都寄来了录取通知书,会考没一门低于90,中考没一门高于90,完全是不同级别的难度,有可比性吗?
       作者:七红 回复日期: 23:46:31 
    91年中考 总分640 中专分数线560 省重点高中分数线540    我考了571,上的中专。    那时候中专分数线的确比省重点高中要高,但并不是说所有的成绩好的学生都上了中专。    我们学校初中三年级不到400人,成绩前20名中只有4个人上了中专。我成绩排第7,比我高的6个都是上的高中。    到了中专发现,上海、北京、天津、广州这样的大城市,都是学习比较差的人才上中专。厦门、贵阳、西安、无锡这样的城市都是和我差不多,在本学校成绩还可以,在全市就排不上号的人。    其他地方的大多是在本市或者本县考前几的人。即使是这样也不能说成绩好的学生都上了中专。比如我一个同学,在他们地区考了第二,而第一却是去上的高中。  本人93部属中专的
      作者:七红 回复日期: 23:46:31        91年中考 总分640 中专分数线560 省重点高中分数线540      我考了571,上的中专。      那时候中专分数线的确比省重点高中要高,但并不是说所有的成绩好的学生都上了中专。      我们学校初中三年级不到400人,成绩前20名中只有4个人上了中专。我成绩排第7,比我高的6个都是上的高中。      到了中专发现,上海、北京、天津、广州这样的大城市,都是学习比较差的人才上中专。厦门、贵阳、西安、无锡这样的城市都是和我差不多,在本学校成绩还可以,在全市就排不上号的人。      其他地方的大多是在本市或者本县考前几的人。即使是这样也不能说成绩好的学生都上了中专。比如我一个同学,在他们地区考了第二,而第一却是去上的高中。  顶这个  
  以前中专很吃香。高中考大学升学率都不高,所以往往高中毕业一毕业大部分人就只能回家了。
  弱弱的问一句  重高也是统一招生的么?  我们怎么没有外地的志愿的?只能本地的高中,没有重高啊!
  我97年中考,总分600。我们那师范最高,545,下来是中专535,普通高中就很低了,500。上大学后和同学一说,他们惊呼我们省划线老师不可战胜!
  十年前肯定不是,我是十年前参加高考的,那时中专早已不吃香,甚至在我中考时(96年),中专热都已降温了。  但二十年前绝对是。这里有不少人不相信中专的分数线曾经比重点高中高,中专曾比高中热门,那是他们太小,少见多怪。    在95年之前乃至更早的时候,虽然中国的改革开放已搞了很多年,但计划经济色彩仍非常浓厚,中专生和大学生都是国家干部编制,都包分配,而且参加工作的工资也是一样的,你可能不相信当时一个清华本科生的工资和一个中专生一样,但这就是事实,所谓“搞原子弹不如卖鸡蛋”说的就是那个时候的事情。既然什么东西都一样,而读中专可以少读三年高中参加工作,能早点赚钱养家,何乐而不为?而且那时大学的录取率极低,就算是你考上了重点高中,也很有可能考不上大学,如此还不如读个中专参加工作,吃穿不愁,还免去了考不上大学带来的风险—要知道,高中生国家是不包分配的。所以那时的优秀考生都是首选中专,考不上中专的才去考重点高中,上面有人提到的中师也是中专的一个门类。    当然,谁也没料到几年之后,中专文凭和大学文凭带来的收入上的差别会如此之大,没料到知识和文凭在一夜之间变得这么值钱,更没有料到有那么多的人因为过低的中专文凭而在后来的国企改革中下岗,这就是后话了,但中专在中国辉煌一时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我还清楚的记得我96年初中毕业要中考时,我们班上还有人想报中专,我们的班主任严厉的警告说:“中专热已经是历史,现在唯一的出咱是考高中,考大学!”于是乎,我们整个学校的尖子生没有一个人报中专,考不上重点高中的也去读普通高中了,再过几年,就听到中专生源不足的消息了……    只以说,这世界变化太快。
  我看96前的中专很好啊~~97就不包分配了哈。  如果是在电力 公安 邮电 税务 烟草等这些学校毕业的早的现在在单位也是个小中层了,小日子过的不比现在的本科差。  要知道那时候几千W待业青年在混社会呢,有个工作你就偷笑了,况且国家还每月给生活费奖学金给你读书(我说公费的哈)出来后你还是干部。
  还有就是中专也是算工龄的啊
  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很有意思,中师毕业生分配去教小学,初中,高师毕业生分配去教高中,大学,分得清清楚楚,绝对不越界,而且那个时候,教小学跟教大学工资一样,真正体现了“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下之分”的社分主义优越性。    如今,似乎好点的幼儿园都只招本科生了……全乱套了。
  10年前99年我们那里的中专已经不吃香了.没有重点高中的高  不过98年前,全市的中考高分考生都是在中专的,比重点高中高多了.能上中师的分数都是600以上.重点高中也不过570多
  我老家山西的,97年参加中考,那年中考满分600,中专分数线531,我所在的地级市最好高中分数线513,我当年考了523,上了这所高中,后来上了重点本科,又读了研。  当时所有的老师都忽悠学生报中专,想想真是万幸,少考了几分,如果当时考上中专,今天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呢?  当年我们全班只有学习最好的那个同学考上了中专,剩下我们这些垃圾都去读了高中。那位上中专的同学毕业后没找到工作,回到村里当会计。读高中的基本上都是读大学然后上研一步步走出来的,现在混的都不错。回过头来看看,真为那个同学可惜,那么聪明的人,如果能上个高中,现在肯定比我们混得好。估计那个同学要恨我们初中老师一辈子,为了那么点奖金,毁了他的一生。
  湖南  97年中考改革,中专毕业不包分配了,班上同学基本上去上了高中了。  96年入学的最后一届包分配 好象。
  90年左右,我们那批分数高的都去读中专了,分数低一档的读省重点,一中。那时读中专有钱法,不用学费。包工作,楼主,你还嫩,很多事情都不知道
  今年是2009年  十年前就是1999年  同学们  我负责任的说,绝对不比重点高中高  因为本人考过  偶的成绩很具体,不好意思    幸好我后来考了大学哦
  不同的城市不同的环境都是不一样的,没有绝对的!跟地方人的思想有关吧.我们上一届的中专生都是比较郁闷的,他们确实比较厉害.有的直接调到高中考大学了.96前以前参加考试的中专生还是很强的  PS:98年是指98年毕业.
  说来惭愧91年我参加中专考试 惨啊 没考上。当时我们学校72名考生只考上5名中专,学校一人给他们发了500元!就是现在我还记得5名中专生那脸上的幸福红光,那一刻我才知道红光满面的确是真的。当天夜里我哭了一个晚上,我感觉是个废物,我的人生完蛋了,真的迷茫了。 但是我们学校规定只要是参加中专考试的学生自动上高中,结果我只好上高中。高中3年因为这中专失败的阴影我是一刻不敢松懈 终于考上本省最好的一所大学。等我接到通知书的时候
心里居然再次浮现出那5名中专生当时幸福的脸庞 是的那一刻我也体会到了当时他们的感受 这个经历给我最大的启示:永远不要抱怨命运
  作者:syjaiwawa 回复日期: 00:22:19 
    湖南    97年中考改革,中专毕业不包分配了,班上同学基本上去上了高中了。    96年入学的最后一届包分配 好象。    ----------------------  湖北  我们那也是96年最后一届包分配的,不过96那一届分配已经不好了.  
  十五年前是吧。十年前已经不是了。
  不错,楼上的提醒了我,当时,像电力、邮电、工商、税务、公安、烟草、铁路等热门单位都有自己的中专,毕业后直接进上述部门,可以说进了学校的门就等于拿到金饭碗了,也许有人会问:这么好的单位,为什么不招大学生?你要知道,那时的大学生跟稀土一样珍贵,珍贵到什么程度?用人单位去学校招人要给学校倒贴钱!打个比方,某公司去大学招人,学校开价:一万元一个!紧俏专业还要加价!因为是学校包分配,学校不点头,用人单位一个人都招不到。所以每年毕业生分配时,大学光这一项就是一笔不小的收益。我一个师傅当年从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后分配时,用人单位就为他掏了一万块钱,以至于后来他想跳槽时,单位居然要他偿还那一万块钱,让人哭笑不得。那时一万元的购买力可比现在高得多(当时人民币对美元是3:1)。看看现在遍地的本科生研究生为找个工作焦头烂额,当年的大学生是何等的风光!    可以这么说,正是当年大学生这种极其紧俏的供需关系,造成了盛极一时的中专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99年开始的大学扩招是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的,只是有点矫枉过正了。
  我87年的中专。读了4年。现在工资2000,操  =============================================  相同的命运,握手,兄弟!!
  93年我初中毕业的时候是这样的,市外中专,市内师范,卫校,再接下来才是高中,而且是省重点高中
                                                                    都不要争了。我4,5个堂哥,年龄跨度最大10岁左右(最大的89年中考),还有几个远房亲戚(爷爷那辈是堂兄弟,因为某些原因到了西部省,在那开枝散叶,10年前认祖归宗回来,带了十几个孙子孙女,大小也和我爷爷这房差不多),再加上现在工作单位的同事(80初,80中后,90初的中专生和大学生都有,领导岗位也是中专大学一半一半)的一些情况,    沿海发达省份城市,一般成绩最好的学生都是选择去省重点的,去中专的只是极少数,有一个两个也是家庭情况比较差,需要小孩早点出来工作补贴家用的,省重点分数线一直是最高。而西部那个省份的则有点不同,80年代的中专和省重线差不多,过了90则一年不如一年
  十年前我们那里不是,再往前有可能,本来一开始我打算报中专的,因为一开始包分配,但到我那时就废了,所以就报了重点高中。
2个堂哥都是因为考不上市一中,改上中专的,毕业几年单位也接着解体了,机构太多人,撤掉了
  87年,湖北黄冈,依次是:黄高--县一中--中专--普高。  中专志愿是全国范围内,无部属高于省属这种情况。
至少也要推到20年前,而且沿海省份和不发达省份,市区和县城又有不同
  这也吵,,楼主这二愣子又不会给你们涨工资,发红包。反正农村在中国就是垫脚石。
    沿海发达省份城市,一般成绩最好的学生都是选择去省重点的,去中专的只是极少数,有一个两个也是家庭情况比较差,需要小孩早点出来工作补贴家用的,省重点分数线一直是最高。而西部那个省份的则有点不同,80年代的中专和省重线差不多,过了90则一年不如一年    =============================  虽然很多人这么说,但我对此类言论持强烈怀疑态度,因为这个东西跟经济发达与否没有多大关系,况且那个时候,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别还不大。我上面已说过,考中考是担心考不上大学而白读一个高中。那时大学的录取率低,而且沿海地区好的大学还没有中西部多,考大学更难。    某些沿海地区的人,总有点莫明其妙的优越感,好像经济发达点就处处都比别人强一样,实在是有点可笑了。
  作者:宋祖道 回复日期: 01:03:50 
    这也吵,,楼主这二愣子又不会给你们涨工资,发红包。反正农村在中国就是垫脚石。        这就是中国的特色。。。。。农村孩子想上好学校,还要比城里多考上10分,小学考初中本来就那2科,180几和190几相差的不是一个级别,虽然说成绩并不能代表一切
  作者:龙擒虎 回复日期: 01:09:41 
        =============================    虽然很多人这么说,但我对此类言论持强烈怀疑态度,因为这个东西跟经济发达与否没有多大关系,况且那个时候,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别还不大。我上面已说过,考中考是担心考不上大学而白读一个高中。那时大学的录取率低,而且沿海地区好的大学还没有中西部多,考大学更难。        某些沿海地区的人,总有点莫明其妙的优越感,好像经济发达点就处处都比别人强一样,实在是有点可笑了。        只是陈述一个自己周边人的情况,你要认为是炫耀那也由得你了
    作者:龙擒虎 回复日期: 01:09:41              =============================      虽然很多人这么说,但我对此类言论持强烈怀疑态度,因为这个东西跟经济发达与否没有多大关系,况且那个时候,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别还不大。我上面已说过,考中考是担心考不上大学而白读一个高中。那时大学的录取率低,而且沿海地区好的大学还没有中西部多,考大学更难。            某些沿海地区的人,总有点莫明其妙的优越感,好像经济发达点就处处都比别人强一样,实在是有点可笑了。        省重点上的大学录取率是比较高的,一般能上省重点的都是一只脚已经踏进大学了,除非是特别不努力的,自己把那只脚缩回去了
  98年我中考,普高起码450,上海,六门总分510,大同市重点505,那时候班级叫多啊,我是尚文中学,9个班,每班40人,人多录取分数怎么会低?
看到这个帖子,又勾起了那段不愿回首的经历。那是一生的遗憾,一生的心痛!不同地区不同年代有很大的区别,没经历过的人很难理解个中滋味,命运的捉弄啊!    
我91年初中毕业,家在城镇,那时中专真热啊,(但中师是中专里最差的专业。)衡量一个学校教学水平就是看考入中专的人数。考中专首先全体学生预选,前几十名的才有资格考,最终全镇5,6百人也只有10人左右才能考上中专。当时中专分数线430分,我考了461分,(全镇前三)我们所在市的市重点中学也积极和我们联系,只要中专分数线达到400分就无条件接收,而且保证送市重点中学的重点班。   可是那时候真是什么也不懂,父母也没什么大见识,加之学习最好的同学都念了中专,自己理所当然的念了中专。往事不堪回首。。。。。。  
从93年往后,中专热就渐渐降温,中专生好似也每况愈下了。唉,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错误的人,做了一个错误的选择。
   10年前不是,但很多年前差不多,那时候最好的学生去读中专,其他读高中,然后参加高考,但那时候去上中专的人一般都没吃亏
  作者:yc-side 回复日期: 21:11:51 
    十年前的中专分数线 确实比重点高中分数线高,我是亲身经历的,人民的第一选择是中专,因为中专也是国家供应粮,可以早点出来赚钱的。      =================================    据我了解,90年代初,省重点中专的分数线确实比县重点高中分数线高,但是那是因为当时县重点高中升学率实在太差而导致的,至少我市区的省重点高中,一直比中专分数线高。因为我家堂哥,90年中考,没有考上市一中(省重点高中,市区最好的高中),才去读的粮食中专(省重点中专),毕业后分配在市粮食局,后来改制下岗。  ----------------------------  
注意城市与农村的区别,由于户籍制度的约束,当时跳龙门在农村那可吃香了,不把分数定高些不全跳了。城市就不存在这些问题,自然上高中的多,高中分数线也就比中专高了。所以看问题要全面嘛,你这样不代表别人也和你一样  
  顶LZ!  我也是97年中考的。说中专分数线比重点高中高实在也扯了!!!    比重点高中分数高的中专是有的,但是我记得也就1,2家,是那种非常非常好的定向培养的学校。不夸张地说,出来都不比研究生差的中专学校!而且也根本不是比重点高中高,是持平。    我觉得扯这话的人就跟“自考文凭比统招文凭含金量高”一样,纯粹是某些人群自我安慰和宣传之词。
  另外你看的那个十年前的贴子是几年前写的,如果你现在再写这个话题应改个十多年前左右才对.
  你是一个有趣的人  XXX你好,正像我们费尽心机找到你一样,也许你也在找我们。虽然生活很现实,但我们的身边依然有一些对很多东西充满好奇的人。有时候他们是Geek,有时候他们是潮人,有时候,他们只是玩家…长期以来,我们的目标就是打造出一个给你用的网站(不要奇怪,我们找的就是你这样热爱旅行、乐于分享的时代青年~~)。这是一个热闹又保持一定分寸的社区,今天我代表已入住的用户诚挚邀请你加入。她很聪明,她亲切友好,试一下,你会爱上她。(这里已经有很多爱旅行的fans,大家都在等你~~)     绝对不一样的体验,请点这里     如果上面链接不可点,请复制下列地址到浏览器打开       或者在这个病毒满天飞的时代,你追求更安全方式,那么我们建议你使用google,然后搜索&freexing&,第一个搜索结果就是我们。相信Google的网站过滤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你电脑的安全。
  97年确实是十年前了但是不能说明问题,本人是93年中考的,从93年开始中专分数是正式开始降低了,93年前一直是师范分&中专》重点高中,93年那次中专开始分数小于重点高中,从那以后中专就开始不行了,然后96年高考赶上第一次变轨,大学开始收钱,一年1900
  95年,四川省的中考总分是600分,当时包括重庆市.重庆还没有直辖.  当时四川省属重点中专的分数线为475分,  涪陵地区中专分数线为445分.  南川中等师范分数线为420分.  南川的一所省重点高中分数线为390分.        我当时就在南川,以前属于涪陵地区,现在都由重庆管.      当时大多数成绩好的都去读中专,中师了.    详情可以看我个人简介这篇文章./lmyayi/blog/item/bf2d288bb27fa911c8fc7acb.html
  准确的说自从1992年国家粮食放开以后,中专就开始走下坡路了,以前上中专吃饭是需要带粮票的,跨省则需要使用全国通用粮票。在使用粮票的年代,中专绝对是大家(尤其是农村或者小城市优秀学生)的首先。中专生绝对比任何人都强。92年以后中专开始走下坡路。96年以后中专彻底完蛋。
  10年的分数不清楚  16年前的分数倒是很清楚    1993年我参加中考,分数524  我们县的中专和中等师范的分数线是540左右,重点高中分数线是511。  
  总分是590    应该是语文,英语,数学,政治各100分,物理60分,化学40分,地理历史和生理卫生各30分。    
  语文87,英语76,数学94,物理化学90,地理历史生理87    总分524    我靠,我太强悍了,过去这么多年我都能回忆出来当年的分数。
  我九八级初中,会考580,中考462,实际上没比较价值,总分都不样,会考总分730,中考是600。仅此而已
  政治90    。。。。。。。    我应该去考公务员......
  我的感觉是90年以后慢慢不吃香,不过92年的时候还不错呢
  20年前,88年左右,太原,中专分数是比重点高中高。班里的好手,都上重点中专了。如铁路中专、金融中专、等等。你随便问问那个年代过来的,功课不错的,就知道了。高手当时基本上不上重点高中。
  当年去中专中师的同学绝对是优秀人才,可惜了.....  我初中同班的一个女生,成绩比我好,使我从未做过全班和全校第一,当然那仅仅因为她比我努力。  最后去读了中等师范,现在在我们镇上的初中--我们的母校做教师,很可惜很可惜。    
  97年初中毕业,江西泰和,当时分数线依次为区外中专——区内中专(幼师、农校、工校这些)——县一中——卫校(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卫校比别的中专分数线要低)——县二中——其它高中。当时我就是读的卫校,后来包分配了,现在一小医院上班。无意争辩什么,这在我们这里是一个事实。
  在河南,十年前那种情况是不可能的,但是在十五年前,那也不会假,因为那时形式就这样,社会发展初具规模,急需人才,所以小中专毕业能统一分配工作,就业不愁,上大学要先上高中,所以大学上的就少了
  听说很早以前是的,那会包分配
  10年前的情况不知道,但是30年前是肯定的  。  。  说说我妈  我妈初中毕业的时候 全区第一名,进了中专卫校。  成绩比我妈差的进了高中。  因为当时都比较穷,进中专能早拿工资。  我妈说的 毕业的时候 上午领导毕业证,下午就被医院给带走了。  现在我妈在的医院,本科毕业有关系的话还能进去,没关系的话研究生还差不多。    说说我吧,  我的很多同学在初中上高中的时候,上了中专,中专毕业后在单位混了几年,现在很多都是公务员编制了。而我大学即将毕业正在为公务员考试做准备。    不过我还是不后悔上大学,同学在一起吃饭的时候 上过大学个人素质为人处事学习能力明显比中专毕业的同学高。
  虽然我妈当时上了中专,中专是最好的学校,但是现在很后悔。  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进了高中 高考上了本科大专,现在升职之类的不受学历的制约。
  我95年考的中专,当年北京市中考算上体育分数满分是630分,我考了593分,记得当时北京市最好的高中是北京四中,我的这个分数除了这个北京四中去不了,其他的重点高中都可以去,唉,记得那会清华附中挺有名的,本来我想报这个学校,可是家里条件不好,说是早点工作算了,我是农民户口,又说上中专可以转城市户口,唉,户口害人啊,当时北京市的警察、税务、电信等系统的中专学校必须要北京市城市户口才可以报考。再加上学校老师极力推荐中专,当时我就找了几个外省中专报上去了,呵呵,可笑的是校长全给我改成北京市的中专了,个中缘由,不说也罢,毕业后我去了个我没报过的中专。当时我们学校都是学习最好的,中上的上的中专,中等的去高中,差的去技校。人生的第一次选择,就是这么的随意和轻率。
  一晃20多年了,记得那时我们这里考中专是要先预选的,一个学校只给为数不多的名额可以考中专,当时我们那个初中只给了十个可以考试的名额,在那次的预选中,我考了个第二名,结果校长、主任找到了家长,都劝我放弃这个考试的名额,说什么将来一定是大学的料等等,父母也被他们说动了,我放弃了名额,第十一的顺补,结果那个人还真考上了,居然是我父母同事家的孩子,后来自己上了高中、大学,开始时还一直耿耿于怀的,到现在看来,还是上高中对了。
  98年中考,分数810,,本市重点中学是没问题了  结果家里因为孩子生得多,让我考中师...  话说当年刚上中师还说着有分配,在学校每月都有国家补贴  结果三年一毕业,97届(即2000年毕业的那一批)都分配了  我们98届的教育部就说要竞争上岗  --是跟当年同时毕业的大专生一起竞争!!  500多号人竞争200个岗位  虽然是个小县城,但当时各山区明显是师资不够的  非要弄什么竞争上岗,今年考一次,明年再考一次  如是三年...当年同学少数考上了,部分去当代课老师  09年始,大好消息是,教育局把一批代课老师统统给转正~~~  多么讽刺...  (据说98年该教育局经常发不出工资,于是想出点子叫大家竞争上岗,收取报名费大约200元/人,乃后有极小部分人走后门以3万元/位,购得一正式教师岗位..暗箱操作,有好几位初中同窗家道不错,皆购得.)
  看了这么多发言,都说90年代前,甚至95年之前中专比重点高中分数高,可能我们那儿真的是个例外了.    我是苏北农村的,85年的时候分数还是中专比重点高中分数高的,但到了我们86年,不知道是市里还是县里还是学校的意思,要求第一志愿必须报重点高中(县一中,据说也是省重点,县里唯一的一所重点中学),所以造成了我们那届重点高中比中专分数高。    很多人说当时大学升学率低,担心上了高中考不取大学,但我觉得我们学校的录取率还可以。360个学生,应该有100个左右考上了本科,加上大专,还有似乎高中也可以考中专的,总共差不多有200个左右上线了。要知道那还是89年,大学缩招很厉害的。不过普通高中的升学率确实低,我们县20多个普通高中上本科线的人加起来不会超过30个。当时一所普通高中能考上1,2个本科就比较不错了,如果有人上了重本,那就要大力宣传了。
  还有很多人都说中专到90年代后期还包分配,但大学里,可是89级即93届的学生已经不包分配了。而且,最倒霉的就是,我们是第一届交学费的学生
  中专的分数高原因有两个:  1、是当时在大学录取率低,考上重点高中也未必能上大学。  2、中专毕业分配当时是包分配,农转非,对于乡镇学生诱惑极大。
  一般来说,95年之前县及以下的中专线还是高于高中线的,但是一些大中城市里的人肯定重点高中线大于中专线了。
  没错啊,只是十年不很准确    基本上,如果初中上中专,三年后在别人上高中的时候就可以工作了,对于当时的社会而言,成本与风险都低,收益更大,我记得当时我的学长考了全县第一,就是上了中专师范,现在在小学教书呢
  中学毕业都中专 高中毕业之后读的就少!    中学学习好,未必高中就学习好!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    确实有那么很好一部分人,因为家境,为了早工作, 放弃读高中考中专的,这只是很少的一些人。    再傻逼的博士 智商还是比较高的!一般会在120以上
   城市的信息和农村的是不一样的。我97年考高中,当年县里正讨论是否继续分配的问题,但是当年毕业的人还是分配了的,在农村大多数人认为分配是不会取消的,中专还会继续包分配的(后来上大学了才知道不分配了),我们那年的中专和中师分数线都比重点高中线高20来分。         我当年的分数所有的线都过了,但是我爸爸一心想要家里有大学生(我是农村独生女,为此我爸被人瞧不起),坚持要我上高中考大学。老师都说可惜我考那么高分了。幸亏我爸当时坚持了。      ======================================================      我也是97年中考的,因为我在市区,县里不清楚,但是我知道,市区的重点高中当时要541分,你知道县重点高中多少分吗?才500分。相对于当时县里农村学生,上中专是最好的出路,因为当时县里高中师资力量不行,本来基础就薄弱,上了高中也不一定能上大学。            ===========================================================     不是的,当时我们考6门课总分640分,县重点高中是582分,中专是604,中师是608.。桂林市里的省重点才568.很奇怪吧,是当时的招生政策引起的,当时“地区”和“市”没有合并,农村户口不能报考市里的中学,只能报考各县的重点中学。我们那个县是所有县里教育质量最好的,但是我们县里的重点中学当年只招了126个正取生,中专和中师加起来才招了不到100人——总共将近1w考生,你说分高不高。     万恶的户籍政策啊!!!!!!!  ======================================================  顶这个!!!!!!!
  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  一个火鸡养殖场,当火鸡长到101天时就会杀掉它。有一只火鸡活到了100天了,它很聪明,通过这100天的仔细观察,它兴奋的告诉自己的同伴,它们生活在天堂!    在中国这个剧烈变动着的国度,我们所谓的经验都是如此可笑。昨天还是主人,今天就成了笑话。
  我是湖南益阳农村的,94年中考,我那一年还是中专比高中分数线要高,当年犹豫好久,因为考中专我可以有20分的加分,对于全校前5的我基本上考上中专是没有问题的,不过还好,我最后还是去读了我们的益阳县一中,选择正确。
  我90年初中毕业,那时中专分特高,主要是重点,包分配的中专,一毕业就进事业单位和公务员,
  中专之前是包分配的    想想现在的考公务员热就知道了为什么分高了
  1995 shi zui hou yi nian
  97年以前的江苏录取分数线是:重点高中》中专中师》非重点高中  但是生源质量是:一流学生读中师中专,二流学生读重点高中,其他学生读非重点高中。所以当时好多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在考试时候故意保留分数才能考上中师中专
  作者:kinghigher 回复日期: 14:23:59 
    1995 shi zui hou yi nian    ///////////////////////  我们这里97年是最后一年。
  为什么我们不一样.  我九六年初中毕业.考高中的试题不一样.考中专的试题也不一样.  前者简单,后者超男.  俺就是一中专生.  后悔到了...............无语.  毕业就失业.成了社会的垃圾.后后来的民办中专混淆不清,悲.
  我97年中考,那时先学校选拔后中考,普高比中专分低。重点高中比中专分高,我全校就三个重点高中。更可笑的是我县重点和普高是一高中
  作者:znd-19840 回复日期: 14:32:23 
    97年以前的江苏录取分数线是:重点高中》中专中师》非重点高中    但是生源质量是:一流学生读中师中专,二流学生读重点高中,其他学生读非重点高中。所以当时好多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在考试时候故意保留分数才能考上中师中专     ___________  简直胡扯!我初中,最优秀的学生,参加数理化竞赛的,没一个去读中专的!读中专的都是年级排名20以后的,城镇孩子年级排名50以内,花钱读重点高中也不读中专的,除了我一个好朋友视力实在不好,她爸爸怕读高中下来眼睛读瞎了才去读省重点中专。  本人中考志愿只填了一栏,重点高中。家父表示意外失手找人也要上重点高中。他认为没有没过高考试卷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5中专录取分数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