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拨民族关系制造社会关系的谣言的目的是什么?

转载自解放军报:敌对势力制造传播谣言&目的就是挑拨离间
来源: 作者:辛士红
  近一个时期以来,社会上噪音杂音有所增多,各种谣言、小道消息不时出现在网络上。一些造谣骨干分子近日受到有关部门的依法查处。这也再次警醒我们:舌头底下有政治,网络上面有法律,切不可被谣言牵着鼻子走。
  历史经验表明,每逢党和国家面临大事,国内外敌对势力总会借机兴风作浪,有意制造和传播谣言,目的就是挑拨离间,破坏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干扰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越是形势复杂,越需要我们头脑清醒、立场坚定;越是众声喧哗,越需要我们明辨是非、旗帜鲜明。
  “凡街市无根之语,谓之谣言。”谣言把谎言包装成“事实”,把猜测翻转成“存在”,借机混淆视听,扰乱人心。有人说:“谣言是一只凭着推测、猜疑和臆度吹响的笛子。”别有用心的造谣者固然可耻,传谣者也不光彩。有的出于好奇心,见风即雨,人云亦云;有的以“消息灵通人士”自居,捕风捉影,以讹传讹;有的法律意识淡薄,认为法不责众,对谣言广而告之。传谣者也许并无恶意,但正是在飞短流长、跟帖热议、跟风转发中,客观上起到了“二次传播”的效果,有助纣为虐之嫌。
===================&&&&&&&&
[题外话]&&
附:&&& 克敌制胜 之
==================
附注1:【来源取自古人】
心机,心中有机,心中生计;
顺天时地利人和者,心机则循天道,顺;
逆天时地利人和者,心机则循人道,逆;.......
[全文参见]:
附注2:【来源取自百度】正本清源
【发 音】:zh&ng běn qīng yu&n
  【解释】:正,使之正,引申为整顿;本,树根,引申为根本;正本:从根本上整顿;源,水源,源头;清源:从源头上清理。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理。比喻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出处】:《·刑法志》:“岂宜惟思所以之论,删定律令。”《·武帝纪》:“思与天下式明王度,正本清源。”
  【示 例】:~的工作是艰巨复杂的,必须下大力气抓好。
  于此而欲为正本清源之法,则唯有力行精神教育之一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中国改革之难》)
  案此实为长吁短叹的发源地,一经正本清源,即虽欲‘缩小为细菌放大为炮弹’而不可得矣。(《集外集拾遗补编·文学救国法》)
  【近义词】:拨乱反正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的态度。
附注3:【来源取自百度】
本末倒置的意思就是把根本的事忽略了,反而注重细微末端、较不重要的事。
  本末倒置 ( běn m& d&o zh& )
  【解释】: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出自】:金·无名氏《绥德州新学记》:“然非知治之审,则未尝不本末倒置。”
  【示例】:该简者你却详而不简,该详者你又简而不详。~,批评你还不愿意?!
◎曲波《》一二
  【近义词】:、、、
  【反义词】:以一持万、本末相顺、分清主次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弄错了事物的轻重主次
  【灯 谜】 半;瓶底朝天;跋作序言;
  本末倒置(打字一)谜底:未
  【英文】:take the branch for the root
;put the incidental before the fundamental ;put the cart before the
  【词性】贬义词
  「本末倒置」的「本」就是根本的意思,「末」是枝节末端的意思,所以这句成语的意思就是把根本的事忽略了,反而注重细微末端、较不重要的事。
《礼记.大学》里有一句话说:「物有本末,事有,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就是在说明做一件事情,掌握、先后次序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因为一般人往往会有误本为末、倒末为本的疏失,所以就有「本末倒置」的说法。较早的书证是宋代大儒写给他的朋友的信,就提到:「昨所献疑本末倒置之病,明者已先悟其失……」等语,信中谈的就是先后次序颠倒的事情。另外一位宋代大儒陆九渊在〈与曾敬之〉信中也提到:「有其本,必有其末。未闻有本盛而末不茂者。若本末倒置,则所谓文亦可知矣。」大意是说事情都有本有末,没听过根本壮盛而枝节末端不茂盛的事。陆九渊的话更明白的表现出本末倒置的意思。清代所写的〈新修州学之记〉说到:「当奉教化,宣之于民,……然非知治之审,则亦未尝不本末倒置。」意思是说为政者若不知宣扬教化于民,则常会本末倒置,失掉了应有的判断。从这些例子可以知道「本末倒置」是句常用的成语。
已投稿到:&&&新闻热线:021-
我大使批西媒在马航事件中散播谣言挑拨中马关系
原标题:我大使批西媒在马航事件中散播谣言挑拨中马关系
4月2日,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黄惠康在使馆举办面向马来西亚媒体的吹风会。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新加坡《联合早报》4月3日消息,2日,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黄惠康在使馆举办面向马来西亚媒体的吹风会。黄惠康向媒体通报了中方就马航失联航班的搜救情况,并感谢事件发生以来马方做出的不懈努力,他还批评一些西方媒体散播谣言,企图破坏马中关系。
  黄惠康说:“我必须毫不客气地指出来,有一些不那么负责任的西方媒体,扮演了不甚光彩的角色,散布不实消息和谣言。(西方媒体)推波助澜,挑动乘客家属的脆弱神经,并企图挑拨中马友好关系。”
  黄惠康对马国政府表示感谢,他说在这起航空史上罕见的事件中,马国政府一开始便面对巨大挑战。他指出,中国政府赞赏及肯定马国政府的应对与努力,以及对中国乘客家属的照顾。他说,部分中国乘客家属、中国网民,甚至是知名人士针对飞机失联事件发表一些过激与不负责任的言论,并不代表全体中国乘客家属的意见,更不代表中国政府的态度。
  他还说,中国政府不曾说过对现况感到愤怒,也不曾说过对搜救进度感到不满,中方感谢马国政府及相关机构的努力及贡献。
  黄惠康说,马国首相纳吉使用“终结”(ended)这一字眼,是为了照顾中国乘客家属的感受,因为中国家属仍抱有一线希望,所以,纳吉谨慎选用“终结”这字眼,不能公开说明失联客机已经坠毁或无人生还。
  他表示,中马双方真诚合作、相互信任,中方将继续在搜救、调查和家属安抚等方面与马方保持密切沟通与配合,推动事件妥善处理,促进双边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网络上很多传谣言者,目的何在?
只是简单地赚取眼球出名么?
按投票排序
一个传谣者,而且是传很低端很低端的那种谣的传谣者被评论群嘲之后:所以传谣者也没有什么目的,仅仅是蠢+不知蠢而已。附他的原文,谣言部分已经用粗体标出:普通话并不是古代正宗的汉语,而是变味的汉语。这是因为普通话是满清官话,是清朝的时候满人统治者的专用语言。英语称为mandarin。其中man就是满族的意思。普通话是满人学习北京汉人讲明朝官话时产生的,其发音跟明朝官话已经有较大的不同,因为满人学讲明朝官话的时候,由于受满语的影响,带有了浓厚的满语腔调,发音不伦不类,在当时的北京人听起来很蹩脚,当时的明朝官话是江苏话,是吴语。当时的外国传教士进入北京时,曾把北京人讲的明朝官话的拼音记录下来,发现只有z c s ,没有zh ch sh ,是典型的吴语特征。语言专家的考证证明明朝官话是吴语。另外,即便从常理考虑,朱元璋定都南京,他讲的就是吴语,他儿子当然也讲吴语,迁都北京后,明朝官话还是吴语,当时的北京人也讲吴语。普通话脱胎于明朝官话吴语,但是经过满人的口后和吴语就不大一样了,变音变调了。由于满人是统治者,通过政权的权力,本来只是满人专用的满清官话就在全国推广传播,后来就被称为国语或者是普通话。所以普通话是经过满人改造后的汉语,是满人创造发明的。南方的广东广西,福建等省由于天高皇帝远,古代汉语保留的很好,没有被满清官话也就是普通话消灭。所以现在的南方人还讲明朝以前的古代正宗汉语,北方人居然称它们为鸟语,这是无知的表现,唐诗宋词用南方的鸟语来念,非常顺畅,压韵压得非常好,但用普通话念,就有问题了.因为唐宋诗人词人他们不讲普通话。他们讲的是古代汉语。跟南方鸟语一样或者相似或者相近。普通话的历史只有400年,400年前中国没有现在所谓的这种“普通话”。现在的普通话是满人的专用汉语!是满人发明的。深深的打上了满人的烙印。孙中山恨满人统治者,曾想用广东话(古汉语)作为国语(普通话),但没有成功。因为满清官话势力太强了。后来民国go-vern-ment投票。普通话比四川话多了一票成为了国语。其实四川话和普通话是同一种语系的语言,只是腔调不同而已,能听懂普通话的人也能听懂四川话。北京话,明朝的时候是吴语,后来和满清官话(即普通话)相互的影响,逐渐接近。所以北京话和普通话极其相似,但是不会完全相似.他们只是相互靠近的关系。参考资料:明目张胆胡扯的部分都已粗体标明,可以直观看出整篇谣文的段位如何了。附评论里群众轮X部分:我就是职业喷子,我自认为就是一个心胸狭隘的小人,我就是容不得不学无术的人在专业问题上扯淡。扯淡的表述的数量只要不到两位数,我也就耐着性子逐条指出了;若只是起先犯浑但后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的,我也就知趣闭嘴了;可是这种从头到尾满篇侮辱读者智商的虚构与污蔑的,被群嘲轮喷了还死不认错的,就活该吊起来打。堂堂正正喷,不匿名。
有以下几种情况:0,知道该谣言具有眼球效应,能火。因为评论里有朋友就以下4点吐槽了,我不便更换顺序,就把这条补在第0条了。不过这一类几乎囊括了以下所有种类,给他个0倒也挺合适。1,拿钱办事。这一类客观存在,从政治角度的目的,到商业角度的抹黑对手。谣言最初能传播开,离不开这些托儿的大力宣传。2,所谓的【屁股决定脑袋】事先有了倾向,就会更容易相信那一方面的消息。比如你坚信城管见人就打,那么哪怕一张城管在路上走的照片配一段城管打人的谣言你也会信的。3,宁可信其有转发谣言只需要轻轻一点,辟谣却要查遍资料。一些关于生活与安全的谣言危言耸听,但万一是真的呢?于是想着【反正小心点不是错】,就转了。这种转发者其实最麻烦。第一种喷起来没有心理压力,第二种争起来理直气壮,但第三种,你给他辟谣,他反过来会问你:”万一是真的呢?“,大有一派要你写保证书签字画押,出了任何事情都要你负责的意思。4,看见什么都转这个就无药可救了。
筛选出好友中的傻逼,然后拉黑。
在老朽年轻的时候,曾经非常憎恨和鄙视这些造谣、传谣者,觉得可以用铺天盖地的贬义词去嘲辱他们,但随着世面渐增,我发现使用任何“暴力(包括语言暴力)”的行为都是不妥当的。你可以挑错,但也应只限于此。有一位老人,经常在朋友圈中分享一些山寨保健谣言,但在现实生活中他是一位热心肠的骑行爱好者,经常在半路上帮助遭遇困难的骑友。有一位妇女,对伪科学谣言转发得不亦乐乎,但在现实中她是一个慈祥的母亲,做得一手好吃的饭菜,每当在电视上看到有遭灾受难的人就会掉眼泪。有一位学生,是标准的日粪,经常在QQ群中张贴关于日本的谣言,但在现实中他是本市义工组织的成员,别人节假日休息游玩的时候,他去风景区捡垃圾,去福利院逗小孩,去广场上做志愿者。……这些传谣者大多身处社会底层,身无长技,不受关注。然而身为社会性动物,希望获得他人认同甚至仰慕是任何一个健康人的自然本能。如果你是一家跨国公司的CEO,如果你是手掌大权的机关干部,如果你是一掷千金的金融巨鳄……或许,你只是一个拥有千万粉丝的大V,都会获得众多仰视的目光和众人的赞誉。因此你也就没有必要再去争取朋友圈或QQ好友的肯定。可很多人显然不具有这样的社会地位,也不擅长撰写优美的文章或挥洒艳丽的色彩。他们的生活平凡、单调、枯燥、孤独,因此他们必然会更多的希望来自他人的目光,甚至不在乎这种目光到底是崇敬亦或憎恶。尤其对于一个金本位的物质社会来说,或者对于一个只有少数人可以上位、且贫富差距较高的社会来说,这部分缺乏关注的人口数量很高。中国其实并不算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大部分看似贪婪的人其贪求的实质并非是金钱或物质本身,而是是否能获得他人的认同与尊重。公共道德建设的缺失也注定了我们很少去切实尊重他人,而不能获得足够的尊重则直接导致了很多人自尊心的欲求不满。甚至在知乎本身,大部分人发言的内容也逃不开嘲讽谩骂,能付诸实际去赞美他人的人很少。我个人常常会玩这样的手段,当我需要知道一些我不清楚的事情时,我不会直接问这个问题,比如:“太阳是什么形状的?”这样的问题一般不会有人回答,但我换一个方式来提问,效果就会立刻翻倍:“太阳是三角形的!”于是会有一堆原本沉默的喷子兴高采烈的跳出来吐槽曰:“你个白痴!太阳明明是圆形的!”这件事明确无误的告诉我们:大部分人对于帮助他人并没有太大兴趣,但对于嘲讽他人则十分热衷。人们的恶意造就了世界的恶意,而一个恶意的世界则会让所有人特别的渴望温暖。温暖不止于肌肤相亲,言语感情的交流更加重要。与家人的交流只是任何一个人社交圈子的一小部分,获得普罗大众的认同才会具有醍醐灌顶的功效。为了这个醍醐灌顶,有多少人不顾节操甘当跳梁小丑不惜哗众取宠?有多少人偏听偏信大肆转发以此为乐?有多少人贷款买楼分期买车却连西北风都喝不饱?有多少人沉迷于泡菜游戏刷级捞金却忽视了游戏本身的乐趣?中国人缺乏尊重,也缺乏被尊重。“人为一口气、活着就是为了脸皮”成了很大一部分人的核心价值观,他们所有的价值判断都建立在这个畸形的价值观之上,却忽视了人生本质的享受与乐趣。“世界上最大的就是眼皮,最沉的就是目光”这样的认知是我们共同酿造的苦果。
在互联网上,赚取眼球等于流量。流量、流量、流量!真正懂互联网的都明白,流量就是钱。
有个亲近的朋友在朋友圈里转了一篇“台湾女生同时吃虾+维C药片被合成的砒霜毒死”的文章我跟帖说,这是谣言,老兄他说哦,知道了1、在有人点醒它是谣言之前他相信着这个谣言的内容,并认为有必要将它广而告之,避免自己的朋友吃了中毒。对于缺少怀疑精神的人而言,他并不自知在传谣。2、转载的谣言最终还在那里,没被删掉,如果它想要影响力,它很大可能完全达到了它的目的。3、我甚至不敢确定,他最后是信我多一些,还是信谣言多一些。4、至于谣言的始作俑者,我无法猜度其目的。也许是利益驱使,也许是享受愚弄别人的快感,也许有心理疾病,也许只是蠢,林子太大了。
仅仅是因为傻
只讲下无意传谣的原因,因为自己就做过一次,后悔万分。那是几年前了,第一次在某网状态看见金先生过世的消息,震惊之余非常难过,为表哀悼,转发了状态还另配了蜡烛表情……没多久几个朋友纷纷回复我这是谣言,语气不乏无语不屑,我又羞又愧,几乎忘记了为金先生的健在松一口气,赶快把状态删除,当然连同那些纠正我的评论也就一齐消失了。无意传谣的原因是低估了网络谣言的恶意,彼时从未想过会有人将死讯做噱头编织谎言,连核实的念头都根本没有过。但那种被戳穿后的羞愧之情强烈到我记忆犹新,自己只想消失了事,恨不得看到我这么无脑的人越少越好。我猜测很多无意传谣的人被纠正后也会产生羞愤感从而为了维护自尊不肯承认错误,逼的越紧就宁愿将错就错下去了,更有甚者破罐子破摔开始坚持错误观点也是有可能的。答案很狭窄,也很主观,对题主表示道歉。当年那件事迟迟忘不掉,第一次在知乎斗胆发言,除了分享看法,也是为了向金老先生表达我深深的愧意与歉意。鞠躬。
很多人纯是闲的蛋疼,就花几天时间引经据典挖坑下套搞出一篇钓鱼文,接着看微博空间人人上几万几万的转载量,再加上各种无脑名人悲天悯人的评论转发,一种智商上的优越感油然而生。出名?你见过有几篇钓鱼文有作者姓名了。我真的从来没写过钓鱼文,绝对没有。
最近各种抓造谣分子 大快人心的同时 是否应该反思 为什么谣言会有存在的基础 为什么广大网民不遗余力的去传谣去自愿成为传播环节的一份子 信息不对称或许是一方面问题但更多政府应反思这些谣言中显露的矛盾与问题 同时 应尽量避免 以肃清网络环境为基调引发的文字狱 民智觉醒的一点萌芽可别给掐死了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挑拨中央和香港关系的谣言不会得逞
日 13:59:01
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
  近来,由所谓“占领中环”的模拟投票以及所谓“公民提名”行政长官候选人的主张,引出了多方面的激烈争论,更有一些人士提出所谓“香港民众与中国政府之间出现了越来越紧张的对抗关系”,有的媒体甚至以“香港与北京渐行渐远”为题,表达了对香港主权移交以来香港正在发生最严重的政治危机的观点,并转引港英统治时期最后一位总督的话——“如果北京方面当初使用与现在一样的语言,那么英国政府绝不可能签署联合声明”。言下之意似乎中国政府不仅违背了当初在中英联合声明中做出的承诺,甚至还存在曲解、篡改联合声明的背信行为。而中国政府则发表了《“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详细地整理和集中重申了有关“一国两制”和高度自治的观点与主张。这与上述人士和媒体的观点形成鲜明的反差,到底孰是孰非呢?要解开这一切问题就必须回到“一国两制”、高度自治的本意。
  首先,“一国两制条件下高度自治”是中国政府提出的回归以后依法治理香港的方针而不是英国政府提出的交还香港的条件。在很长时间里,大家对于中英两国能通过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香港问题表示了高度的赞赏,更以双方能够接受“一国两制”这一创举而叹为明智。但是,“一国两制”是由中国政府提出的、关于主权回归之后如何治理香港的构想,是以香港主权回归中国为前提的。邓小平先生在会见撒切尔夫人时就曾明确表示“主权问题是不容谈判的”。这意味着不论是否实行“一国两制”,也不论英国政府是否接受“一国两制”,中国政府在日收回香港都是确定的。当然,如果是以非和平的方式收回香港,各方面都有可能付出巨大的代价,其中受害最大的是香港同胞。所以,中国政府一方面做好了付出任何代价的准备,另一方面则全力争取以和平方式收回香港。同样,对于当年的英国政府来说,在香港不可避免地要交还中国的前提下,支持中国政府以“一国两制”的方式管治香港也是最有利于英国国家利益的。所以,根本不存在所谓中国政府“违背、歪曲联合声明”以及英国政府“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问题。
  其次,高度自治的法律依据来自中国宪法,而非作为国际法文件的联合声明。“一国两制”是中国政府在香港回归的前提下管治香港的构想和设计,因此,在作为国际法文件的联合声明中是以中国政府单方承诺而非中英双方共同承诺的方式,宣示了“一国两制”条件下香港实行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针政策。另外,通过中国宪法第三十一条的授权,以基本法的方式明确规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可见,以“一国两制”为前提而实施的高度自治,其法律依据并不是联合声明,而是源于中国宪法和全国性法律之一的基本法。至于联合声明当中所载明的12项基本方针政策,则是中国政府主动表达的单方承诺,不是应英国政府要求而做出的承诺。至于基本法中的明确规定,即对该法的任何修改均不得与联合声明中所载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既定的基本方针政策相抵触的条款,从法律上讲,则是中国政府为履行联合声明中的单方承诺而进行的国内法制安排,与高度自治权的授权来源和法律依据无关,不能以此作为高度自治权来自国际法而非中国国内法的依据。
  再次,香港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绝大多数是拥护“一国两制”的爱国者。香港居民中的中国公民相当部分是近五六十年间的内地移民及其后裔,回归前和回归后的这些移民在文化观念、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并没有什么根本差异,自然也谈不上内地移民冲击香港居民核心价值观念和基本生活方式的问题。一些境外媒体和香港反对派人士宣扬的所谓“香港居民捍卫香港传统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免受内地侵害”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当然,我们不否认有不少移民到香港的内地居民及其后裔,对于内地所实施的社会主义制度,甚至对于中国共产党,存在不信任或者怀疑态度,但这远不是主流民意。绝大多数香港居民中的中国公民并非不热爱祖国,相反,他们多数属于拥护“一国两制”且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拥护国家以符合香港实际的资本主义制度和法治原则治理香港,也不反对在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而是希望香港和内地携手发展。
  最后,香港近期发生的“反对”活动并不能称为香港与中央渐行渐远的证据。香港先后出现的以所谓支持公民提名行政长官候选人和占领中环的网络投票行动,以及游行示威活动,被某些境外媒体和香港反对派人士称为香港人民表达对中央不满以及所谓“香港与北京渐行渐远”的反应标志。实际上,在香港的游行示威和表达诉求的民间投票,不论采取什么具体的方式,只要不违反现行有效的法律都受到保护,这也正是“一国两制”条件下香港法治的充分体现,但不参与上述活动的香港居民并不能被这些人士所代表,反对“占中”、反对踢开基本法所规定的法律程序进行政治改革的主张,同样得到了其他居民的支持,甚至反占中签名突破了150万人。这只能说明香港的意见多元化和表达自由化受到良好的保障。
  当前,香港关于如何进行下一步政治改革的意见和主张的确存在分歧,但意见对立的双方希望在香港能够尽快实现由普选产生行政长官候任人选这一点上达成共识。因此,如何在民主法治的轨道上尽快形成能够为多数港人所支持的方案是当务之急。这与港人和中央的关系无关,更谈不上所谓香港与中央渐行渐远的问题。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网站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挑拨名族关系制造事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